期刊文献+
共找到62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包装设计在生产与消费环节中的影响与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柏禹同 《绿色包装》 2024年第7期82-85,共4页
绿色包装设计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在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中的影响和作用备受关注。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绿色包装设计成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在生产环节,绿色包装设计可以减少环境... 绿色包装设计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在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中的影响和作用备受关注。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绿色包装设计成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在生产环节,绿色包装设计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产品设计;而在消费环节,它则能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增强消费者环保意识和引导消费者购买行为。本对绿色包装设计在生产与消费环节中的影响与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包装设计 生产与消费 影响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生产与消费
2
《中外能源》 CAS 2024年第2期99-100,共2页
瑞典政府2023年11月16日表示,计划大规模提高核电产量,以推进该国的能源转型,并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瑞典政府提供了一份新的路线图,概述了最迟在2035年增加相当于两个核反应堆的产量,并在2045年进行“大规模扩能”。能源部长Ebba... 瑞典政府2023年11月16日表示,计划大规模提高核电产量,以推进该国的能源转型,并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瑞典政府提供了一份新的路线图,概述了最迟在2035年增加相当于两个核反应堆的产量,并在2045年进行“大规模扩能”。能源部长Ebba Busch表示,“该计划将进一步推动瑞典再次成为强大的核能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典政府 电力需求 能源转型 能源生产与消费 路线图 核反应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消费视野下文化旅游景观的生产与消费研究——以云南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为例
3
作者 邹宇灵 《传承》 2024年第2期112-118,共7页
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旅游景观符号,应明确其特征,才能进一步探讨符号的生产与消费的机制。文章以游客对于景观的参与程度来划分旅游景观符号:一是表述式景观符号,即景观符号生产者通过符号建构表述符号意义;二是互动式景观符号,这类符号... 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旅游景观符号,应明确其特征,才能进一步探讨符号的生产与消费的机制。文章以游客对于景观的参与程度来划分旅游景观符号:一是表述式景观符号,即景观符号生产者通过符号建构表述符号意义;二是互动式景观符号,这类符号需要消费者参与其中,与景观符号进行互动,且在互动过程中获得、生成符号的意义。表述式景观符号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明确区分,而互动式景观符号的生产与消费充分体现了消费主体性,游客因消费过程中的行为成了意义生产者,其他人接收到符号信息,主动参与其中消费,并成为其他游客接收的符号意义的生产者,如此循环往复,游客主导着旅游景观符号的生产与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消费 消费主体性 生产与消费 民族文化 旅游景观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赋能虚拟文创产品生产与消费的路径探究——以故宫博物院为例
4
作者 翟瑶 杨子铖 《采写编》 2024年第12期167-169,共3页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及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众多产业不可阻挡的潮流与趋势。而元宇宙作为最新科技发展的产物,融合了虚拟与现实技术,为博物馆展示历史底蕴、讲好人文故事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此视角下,如何运用先进的元宇...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及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众多产业不可阻挡的潮流与趋势。而元宇宙作为最新科技发展的产物,融合了虚拟与现实技术,为博物馆展示历史底蕴、讲好人文故事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此视角下,如何运用先进的元宇宙技术,赋能虚拟文创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成为本文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文创产品 生产与消费 路径 故宫博物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生产与消费关系中的作家、作品、读者二重性 被引量:3
5
作者 黄书泉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5期61-66,共6页
关键词 文学社会学 生产与消费关系 文学生产与消费 作家 文学作品 文化消费 生产劳动 现实关系 文学消费 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中长期情景预测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13
6
作者 魏方 纪飞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7-143,共7页
2008年以来,一些国家粮食短缺,粮价飞涨,发生饥饿粮荒,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与此相对的是,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粮食自给率连续十年保持在95%以上。然而,随着我国将迎来15亿人的人口峰值对粮食需求量的巨大推动,以及城镇化率和人... 2008年以来,一些国家粮食短缺,粮价飞涨,发生饥饿粮荒,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与此相对的是,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粮食自给率连续十年保持在95%以上。然而,随着我国将迎来15亿人的人口峰值对粮食需求量的巨大推动,以及城镇化率和人均收入迅速提高对人均粮食消费数量及结构的重要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在未来三五十年是否依然可以继续保持乐观形势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根据相关影响要素,构建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中长期变化的可能情景,在此基础上做出预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国家制定粮食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与消费 中长期情景预测 粮食安全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字传播时代身体符号的生产与消费--基于消费主义视角 被引量:12
7
作者 奚路阳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55,共5页
身体总是处于特定时代下的社会关系中,难以超脱支配生产关系的生产方式。消费主义笼罩下的数字传播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本对身体的深度开发与生产,使得身体成为一种商品符号并构成了生产和消费的新场域。当前网络媒介中所呈现出... 身体总是处于特定时代下的社会关系中,难以超脱支配生产关系的生产方式。消费主义笼罩下的数字传播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本对身体的深度开发与生产,使得身体成为一种商品符号并构成了生产和消费的新场域。当前网络媒介中所呈现出的身体作为一种超真实拟像,去面孔化和碎片化构成了其主要特征。而在身体符号的具体消费中,个体一方面以虚拟在场的身体凝视实现对他者的身体消费,构建自身的主体认同并获得替代性满足;另一方面个体同时也将身体符号的自我消费作为一种社交货币获取社会资本。与此同时,在资本主导的与媒介、大众共谋的审美与生产逻辑下,身体不仅在商业传播中作为生产要素成为注意力聚集与变现的重要载体,本身也构成被生产和开发的对象,成为资本新的生产分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传播时代 身体符号 生产与消费 消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世界市场时代的文艺生产与消费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列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67-76,共10页
世界市场来临以后,资本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决断力量,文艺存在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型为文艺生产和文艺消费,因而也就相应地出现作者向生产者的转换,欣赏者向消费者的转换,作品向产品和商品的转换,这些转换给文艺存在分析带来极大的困难。
关键词 世界市场时代 文艺生产与消费 文化资本 布控与操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到鲍德里亚:生产与消费关系理论的后现代变迁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宇宙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2-908,共7页
在马克思的生产与消费关系理论构架中,消费被赋予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一直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在马克思那里,消费被确认为生产的一个"内在要素",因为马克思当时没有也不可能直接预见到资本以文化的方式对消... 在马克思的生产与消费关系理论构架中,消费被赋予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一直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在马克思那里,消费被确认为生产的一个"内在要素",因为马克思当时没有也不可能直接预见到资本以文化的方式对消费的控制。鲍德里亚在后现代语境下以符码的方式解蔽马克思的生产与消费关系理论,突显消费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鲍德里亚的这种符号编码只是形而上学的无限夸大,无视生产对消费的隐性操控,乃至彻底否定物质生产的核心地位,从而丧失了对现实生活真正根基的应有重视和对社会批判的应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鲍德里亚 生产与消费 后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技术进步在生产与消费矛盾演变中的作用及启示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佑铭 周扬波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技术进步对生产二因素作用和地位的相对变化产生影响,而生产二因素作用和地位的相对变化又以资本积累侧重点的确定或调整为媒介,对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演变产生推动作用。此一生产与消费矛盾演变的历程及其内在机理,对我国正确应对当前并... 技术进步对生产二因素作用和地位的相对变化产生影响,而生产二因素作用和地位的相对变化又以资本积累侧重点的确定或调整为媒介,对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演变产生推动作用。此一生产与消费矛盾演变的历程及其内在机理,对我国正确应对当前并不乐观的宏观经济形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要消除居民消费需求持续疲软的状况,真正实现生产和消费之间持续良性均衡,关键在于促使企业加快进行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当然,要注意避免因此重蹈西方国家的覆辙,防止将来网络化生产模式普遍采用下生产萎缩和消费不足并存局面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生产二因素作用和地位 生产与消费 矛盾演变 启示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与消费异质下的中国经济失衡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文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6-169,共4页
中国特有的二元企业结构的表现是国有企业低效率、高工资、易于贷款、就业比例下降,而私营企业高效率、低工资、难于贷款、就业比例上升等。文章将中国经济的这些关键特征纳入统一的框架之内,并且考虑了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的消费异质,... 中国特有的二元企业结构的表现是国有企业低效率、高工资、易于贷款、就业比例下降,而私营企业高效率、低工资、难于贷款、就业比例上升等。文章将中国经济的这些关键特征纳入统一的框架之内,并且考虑了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的消费异质,特惠模式下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生产异质。通过模型校准分析,发现理论模型所得数据与中国现实数据之间高度正相关,达到0.95以上。并用该模型对中国经济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与消费异质 二元企业结构 经济失衡 特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力能源生产与消费过程碳强度时空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建屏 徐黎黎 王忠祥 《环境影响评价》 2015年第2期74-78,共5页
采用IPCC碳排放数学模型,测算2001—2010年中国电力能源生产与消费环节碳排放量,研究电能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变特点,为优化电力能源产品结构、制定差异化节能减排政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第一,我国电力能源生产与消费过程的碳排放量、... 采用IPCC碳排放数学模型,测算2001—2010年中国电力能源生产与消费环节碳排放量,研究电能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变特点,为优化电力能源产品结构、制定差异化节能减排政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第一,我国电力能源生产与消费过程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相差不大,碳排放量以9.99%的速度逐年增长,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每年下降4.42%,"十一五"期间,碳排放强度共下降33.95%。第二,省际间电能生产与消费过程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格局呈现出显著差异性,西部省份碳排放强度普遍高于东部发达地区,西部经济发展对电能消费碳排放的依赖性强,东部地区低碳经济格局开始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能源 生产与消费 碳排放强度 时空特征 低碳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研究劳动价值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新建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24-29,共6页
本文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入手,依据经济史逻辑论证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观的科学性,阐述了某些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生产性及价值创造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关键词 生产与消费 劳动价值论 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时代的中国电影生产与消费模式的转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岳大为 刘庆振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1-54,共4页
5G技术投入商用后的快速发展将有助于进一降低信息分发的成本,提升社会沟通的效率,强化用户的体验,并且使内容型产品的形态更丰富、数据传输的品质更高、休闲娱乐的体验更有吸引力。对于电影而言,一旦5G技术全面普及,全新的信息技术革... 5G技术投入商用后的快速发展将有助于进一降低信息分发的成本,提升社会沟通的效率,强化用户的体验,并且使内容型产品的形态更丰富、数据传输的品质更高、休闲娱乐的体验更有吸引力。对于电影而言,一旦5G技术全面普及,全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必将在根本上重塑电影产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革命 转型研究 信息分发 消费模式 生产与消费 休闲娱乐 全面普及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达峰、碳中和”加速生产与消费系统转型与升级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岩 《中国经济评论》 2021年第5期48-52,共5页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需要为碳达峰合理负担社会成本,也需要自身为适应这一目标而作出改变。2021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需要为碳达峰合理负担社会成本,也需要自身为适应这一目标而作出改变。2021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与升级 政府工作报告 碳中和 二氧化碳排放 合理负担 生产与消费 国家自主贡献 全国两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技书刊生产与消费的协调与均衡
16
作者 李素贤 李曼罗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494-496,共3页
近年来科技书刊的生产与消费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消费不畅,供销失衡.要使科技书刊均衡发展,必须提高其知识的承载力、创新力、吸引力,即竞争力.只有生产与消费均衡发展,才能实现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 科技书刊 生产与消费 竞争力 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业重心迁移、生产与消费分离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17
作者 黄乐文 钱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508-511,共4页
本文通过引入我国1997年至2009年省际间电力调入、调出数据,讨论了"生产与消费分离"的环境效应,该途径是对揭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机制黑箱的有益尝试,指出工业重心转移的同时,也转移了污染,并且在电力生产重心加速向中西部移... 本文通过引入我国1997年至2009年省际间电力调入、调出数据,讨论了"生产与消费分离"的环境效应,该途径是对揭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机制黑箱的有益尝试,指出工业重心转移的同时,也转移了污染,并且在电力生产重心加速向中西部移动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将推迟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工业污染 生产与消费分离 区域间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生产与消费理论的现实意义
18
作者 朱解放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7-28,共2页
马克思生产与消费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马克思这一理论的科学内涵,对于认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一般规律,正确处理人民生活和生产发展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生产与消费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诗歌生产与消费中的“倡懂”现象
19
作者 巫洪亮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6-60,74,共6页
20世纪中国"当代"诗歌的生产与消费中,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倡懂"潮流,"懂"不仅是"当代"诗歌生产的重要标尺,也是"当代"读者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这种潮流的生成与壮大,一方面受社会主... 20世纪中国"当代"诗歌的生产与消费中,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倡懂"潮流,"懂"不仅是"当代"诗歌生产的重要标尺,也是"当代"读者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这种潮流的生成与壮大,一方面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当代诗歌理想范式的建构紧密相关,同时还与国家权力主体实施诗歌意识形态属性监控密不可分。"倡懂"现象的普泛化给"当代"诗歌发展带来许多难以预料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诗歌 生产与消费 “倡懂”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以及优先发展重工业问题
20
作者 杨坚白 《经济问题》 1980年第8期1-4,12,共5页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中,对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它们的辩证关系作了极为精辟、极为深刻的分析。我在这里概括地谈一谈它的精神和实质。第一、生产是手段,消费是目的。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中,对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它们的辩证关系作了极为精辟、极为深刻的分析。我在这里概括地谈一谈它的精神和实质。第一、生产是手段,消费是目的。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社会再生产是个运动过程。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生产与消费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与消费 优先发展重工业 生产资料生产 社会再生产 优先增长 资本主义国家 轻工业 消费需要 技术进步 农轻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