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我国生产力状况出发 变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
作者 智士才 《经济问题》 1981年第11期20-23,共4页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中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这条经验,是我们党经历三十二年的曲折,付出了重大历史代价才得来的.珍惜...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中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这条经验,是我们党经历三十二年的曲折,付出了重大历史代价才得来的.珍惜这条经验,并以此为借鉴,在实践中创造和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 生产力水平 我国现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资料 个体经济 社会化程度 国家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于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认识的新拓展——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安徽考察工作时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体会
2
作者 徐信华 《理论学习与探索》 1999年第6期69-71,共3页
一江泽民同志“在安徽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代表中央郑重宣布:“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核心是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社会保障。长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既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也是稳... 一江泽民同志“在安徽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代表中央郑重宣布:“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核心是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社会保障。长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既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也是稳定农村社会的一项带根本性的措施。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产关系 家庭承包经营 生产力状况 农业生产力 农业和农村工作 生产劳动 新拓展 规律认识 考察工作 中共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责任制是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被引量:4
3
作者 乔凤山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第6期39-40,共2页
生产责任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它是由生产力的具体状况决定的。因此,研究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首先要研究生产力的具体状况。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具体状况是多层次、低水平、不平衡的。特别是经过十年内乱,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 生产责任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它是由生产力的具体状况决定的。因此,研究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首先要研究生产力的具体状况。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具体状况是多层次、低水平、不平衡的。特别是经过十年内乱,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多年来,农作物的种植不分地区特点,不讲息耕轮作,土壤板结,沙化碱化,地力贫瘠,形成了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的恶性循环;生产工具落后,机械化水平很低,绝大部分地区是人、畜力结合劳动,整个生产过程仍以手工劳动为主;农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事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科学种田水平很低,农业科技人员越来越少,(据统计建国以来,高、中等农牧业院校毕业的学生达七十万,到一九七八年国家农技人员仅有二十八万,有四十多万改了行)因此,农业科技推广甚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责任制 具体形式 生产力状况 生产关系 具体状况 劳动者 农民 化碱 物质利益 产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业生产责任制——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加速农业生产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钟汉山 曾昭汰 赵碧云 《江西社会科学》 1981年第2期27-30,共4页
近几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农村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解放思想,打破框框,排除“左”的思想干拢,在实践中创造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例如,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田间管理包产到劳力责任制、集体承包和个人... 近几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农村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解放思想,打破框框,排除“左”的思想干拢,在实践中创造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例如,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田间管理包产到劳力责任制、集体承包和个人承包混合责任制,等等)。农业责任制的建立和实行,迅速地改变着农村的落后面貌,农民群众欣喜地走上了治穷致富的道路。农业生产责任制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是因为它适合我国农村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觉悟程度,严格地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这一客观绎济规律(简称“一定要适合”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责任制 生产力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 专业承包 生产力的发展 联产计酬 我国农村 农业机械化 生产资料 生产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被引量:1
5
作者 马英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9-14,共6页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当代理论和现实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不否认上层建筑与生产力之间的直接联系,理论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也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同样是一条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当代理论和现实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不否认上层建筑与生产力之间的直接联系,理论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也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同样是一条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将其纳入社会基本矛盾规律体系,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状况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 社会发展 客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倡导新型婚育观念应从现实生产力状况出发
6
作者 彭志强 《甘肃农业》 2004年第10期105-106,共2页
诱导式的人口转变模式 ,决定了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心应当放在宣传教育上。为此 ,我们应当从现实的生产力状况出发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育文化 ,积极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新型婚育观念。
关键词 婚育观念 现实生产力状况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宣传教育 生育文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7
作者 胡子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8-20,共3页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总结新的历史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我认为除了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两个规律之外,还有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这一规律。本文可以说是我写的《对经济基础“...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总结新的历史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我认为除了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两个规律之外,还有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这一规律。本文可以说是我写的《对经济基础“中介”论的探讨》的续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层建筑 生产力状况 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党和国家 马恩 毛泽东同志 《毛泽东选集》 政治统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对生产力状况的整体认识
8
作者 贾高建 《探索》 1987年第2期40-44,共5页
要了解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就必须分析它的生产力。然而,理论界过去这种分析却往往只是对生产力要素的分析,特别是偏重于劳动资料的状况。我认为,对生产力状况的分析应该从三个基本环节入手。
关键词 社会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 生产力要素 生产过程 生产力诸要素 劳动者 部门结构 资本主义 私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及国际对比
9
作者 程恩富 周环 《经济问题》 1988年第5期2-7,共6页
划分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发展阶段,必须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双重标准为尺度。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划分也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视角去认识。本文拟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同国... 划分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发展阶段,必须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双重标准为尺度。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划分也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视角去认识。本文拟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同国际对比,对我国的生产力状况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发展阶段 经济特征 社会经济形态 阶段划分 基本观点 实际情况 生产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标志
10
作者 陈纯仁 《湖南社会科学》 1995年第2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 劳动者 生产系统 物质财富 经济效益 生产力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 生产力诸要素 生产力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关系怎样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几个问题
11
作者 廖士祥 陈宪 《江西社会科学》 1982年第6期34-39,63,共7页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谈到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的问题时说:“由于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总的说来还比较低,又很不平衡,在很长时期内需要多种经济形式的同时并存。”这一论断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丰...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谈到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的问题时说:“由于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总的说来还比较低,又很不平衡,在很长时期内需要多种经济形式的同时并存。”这一论断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 生产力水平 我国现阶段 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 几个问题 积极主动 次状态 个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状况是经济形式的出发点
12
作者 段若非 《经济问题》 1986年第2期25-30,共6页
社会物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历史运动的最基本的规律,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自觉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 建国以来的实际生活表明。
关键词 生产力状况 经济形式 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 是马克思主义 物质生产力 历史运动 实际生活 社会化生产力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状况是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属性的依据
13
作者 海泉 《探索》 1988年第1期12-14,共3页
当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人们对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问题仍存在着不同看法。这些不同看法,无一不是根源于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属性的认识。而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属性的认识,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进一步推进... 当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人们对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问题仍存在着不同看法。这些不同看法,无一不是根源于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属性的认识。而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属性的认识,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国家 生产力状况 产品经济 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 经济利益 生产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状况”范畴和我国社会主义实践
14
作者 张守民 《哲学研究》 1988年第6期9-16,共8页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是我们今天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因此,弄清楚“生产力状况”这一范畴,实事求是地说明我国今天的生产力状况,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是我们今天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因此,弄清楚“生产力状况”这一范畴,实事求是地说明我国今天的生产力状况,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状况 劳动者 生产力发展 我国现阶段 生产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 生产资料 生产工具 社会主义制度 全民所有制经济
原文传递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学习党的六中全会决议的一点体会
15
作者 钱章录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1年第4期28-31,共4页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总结我国三十二年来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列举出十个主要点。其中第三点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总结我国三十二年来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列举出十个主要点。其中第三点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问题上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发展 相适应 社会主义国家 生产力状况 社会主义制度 变革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六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计量方式及其方法论意义
16
作者 崔义成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4-18,共5页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基本经济规律。人们什么时候按这条经济规律办事,社会生产力就有可能获得迅速的前所未有的向前发展;反之,社会生产力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或者萎缩地缓...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基本经济规律。人们什么时候按这条经济规律办事,社会生产力就有可能获得迅速的前所未有的向前发展;反之,社会生产力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或者萎缩地缓慢的发展。这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所证实,我国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力 发展状况 劳动者 生产力发展 计量方式 经济发展战略 方法论 生产力状况 微观生产力 三个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结构要素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恒瑞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3-27,共5页
本文拟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理论观点,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结构、状况,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应”,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任务等问题,谈一些个人的见解。一、生产力的基本结构要素与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 本文拟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理论观点,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结构、状况,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应”,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任务等问题,谈一些个人的见解。一、生产力的基本结构要素与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状况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和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现实来看,生产力的基本结构要素是:第一,主体性要素,即作为生产过程的设计者、控制者的劳动者;第二,客体性要素,即生产资料,包括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土地、原材料等劳动对象;第三,结合性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 结构要素 马克思恩格斯 交换方式 社会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 占有方式 生产过程 社会化大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产力标准的“第一位”意义及其内涵——再论生产力标准
18
作者 罗宗 《社会科学》 1988年第8期2-5,15,共5页
随着十三大报告学习的深入开展,生产力标准问题已逐渐受到各级干部的重视,理论界也就此进行了初步研究。笔者去年10月写过一篇题为“坚持生产力标准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的文章,发表于本刊去年第12期,现再就当前学习研究中值... 随着十三大报告学习的深入开展,生产力标准问题已逐渐受到各级干部的重视,理论界也就此进行了初步研究。笔者去年10月写过一篇题为“坚持生产力标准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的文章,发表于本刊去年第12期,现再就当前学习研究中值得深入讨论的两个问题,即:为什么要把生产力标准提到第一位?生产力标准的内涵究竟如何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标准 科学社会主义 生产力状况 社会现象 马克思主义 评价标准 核心问题 根本标准 学习研究 深入开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云南生产力系统的特征 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19
作者 徐亚非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16,共6页
从是否有利于云南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生产力进步的角度出发,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对云南省的生产力及生产力系统作综合的、整体的把握,正确认识云南省生产力系统的现状和特征,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制定合理的政策和发展策略,从而促进... 从是否有利于云南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生产力进步的角度出发,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对云南省的生产力及生产力系统作综合的、整体的把握,正确认识云南省生产力系统的现状和特征,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制定合理的政策和发展策略,从而促进云南生产力整体进步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系统 云南省 促进生产力 生产力体系 生产力要素 生产力状况 功能效益 生产力进步 产业结构 正确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20
作者 李以国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1-24,6,共5页
生产力标准的绝对性,是说只有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虽然总的发展趋势是前进向上的,是不断进步的。但是,在具体的发展... 生产力标准的绝对性,是说只有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虽然总的发展趋势是前进向上的,是不断进步的。但是,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它又是会出现曲折,甚至暂时倒退的。这就需要一个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社会发展的总过程是通过一个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个社会形态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社会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又是分阶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标准 绝对性和相对性 社会进步 生产力发展 最高标准 生产力状况 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 社会形态 具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