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制造计划可以跨越“生产率悖论”吗:来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6
1
作者 曹玉平 侯迎信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2,共10页
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FP)的重要源泉。基于微观企业视角,首先对“生产率悖论”现象的出现与消失进行了一体化的理论机制阐释。随后,以我国工信部实施的智能制造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1-2021年A... 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FP)的重要源泉。基于微观企业视角,首先对“生产率悖论”现象的出现与消失进行了一体化的理论机制阐释。随后,以我国工信部实施的智能制造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1-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借助交错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了智能制造计划影响企业TFP的总效应、机制、异质性及动态影响。研究发现:(1)智能制造计划虽在短期内对企业TFP的影响不显著,但在长期和总体上提升了企业TFP;(2)机制分析表明,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智能制造计划在短期、长期和总体上均能提升企业TFP;智能制造计划在初期和总体上扭曲了企业资源配置,但这一扭曲效应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从而对企业TFP的影响呈现出U型演变特征;(3)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人力资本结构或数字化水平越高,智能制造计划可以在总体上越大且在时序上越快地提升企业TFP。研究结果为从微观企业层面去理解“生产率悖论”现象的出现与否、内在机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长提供了理论解释和经验证据,对探寻提升TFP的新动力源和微观机制具有政策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计划 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率悖论 交错双重差分 动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宪萍 于文卿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32,共10页
数字技术已成为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全球价值链的位置攀升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经济利益的重要议题。数字技术分别在价值网络、生态网络、技术网络和个性网络实现制造业价值链、供应链、创新... 数字技术已成为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全球价值链的位置攀升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经济利益的重要议题。数字技术分别在价值网络、生态网络、技术网络和个性网络实现制造业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和服务链的高端攀升,但数字技术能否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生产率悖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最终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引擎值得进一步探究。基于UIBE GVC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对中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行业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对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促进作用均显著,且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提升的正向效应最强。面对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瓶颈,要从政府引领、产业创新和企业协同等方面共同促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破解“生产率悖论”——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梁雅楠 张成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70,共11页
在数字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能否破解“生产率悖论”是值得关注的现实命题。基于CNRDS数据库,运用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破解企业生产率悖论,提升企业全要素... 在数字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能否破解“生产率悖论”是值得关注的现实命题。基于CNRDS数据库,运用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破解企业生产率悖论,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正向影响在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以及非制造业行业中更为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自主创新效应、发挥人力资本优化效应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因此,企业应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以差异化转型策略加强企业间数字化协同、发挥人力资本优势,积极推进数字化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生产率悖论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标准认证如何助力企业“出海”?——兼论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
4
作者 文雁兵 孙莹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4,155,156,共14页
本文通过拓展Melitz(2003)提出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阐明了通过国际标准认证促进企业出口的理论机制,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当企业生产率较低时,通过国际标准认证促进了企业出口,也降... 本文通过拓展Melitz(2003)提出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阐明了通过国际标准认证促进企业出口的理论机制,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当企业生产率较低时,通过国际标准认证促进了企业出口,也降低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生产率门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与此同时,产品信息不对称问题越严重,通过国际标准认证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越明显。本文的发现有助于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国际标准认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标准认证 企业出口 “出口-生产率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对制造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 被引量:19
5
作者 范晓男 孟繁琨 +1 位作者 鲍晓娜 曲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25-134,共10页
在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背景下,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各产业,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能否促进制造企业生产率提升,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利用2015—2017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 在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背景下,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各产业,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能否促进制造企业生产率提升,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利用2015—2017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对制造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构建基于结构方程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制造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影响生产率的内在机制及路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提升了制造企业生产率;市场份额对人工智能与制造企业生产率的关系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人工智能通过劳动力数量、物质资本使用效率和技术创新产出3种中介变量显著促进企业生产率提升,并通过人力资本使用效率和技术创新投入抑制企业生产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生产率 制造企业 生产率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因果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勇 陈冬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0-103,共4页
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分析了造成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几种解释:测度方法的失误、投资收益的时滞、利润再分配或者转移、管理失误、劳动力因素、资本因素与能源危机、技术创新放慢以及公共政策失误等。事实上,信... 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分析了造成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几种解释:测度方法的失误、投资收益的时滞、利润再分配或者转移、管理失误、劳动力因素、资本因素与能源危机、技术创新放慢以及公共政策失误等。事实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生产率增长和GDP增长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IT生产率悖论在20世纪90年代末已基本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生产率悖论 信息经济学 生产率测度 投资收益 利润再分配 技术创新 能源危机 公共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星级酒店业的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研究——基于广州案例 被引量:9
7
作者 熊伟 骆雅洁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4期71-81,共11页
信息技术与酒店业的结合给酒店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国外有大量的学者致力于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生产率及业绩之间关系的研究,但并没有一致的结论。文章通过对广州市高星级酒店的相关调查,获取了第一手数据,借助AMOS软件的验证性因子... 信息技术与酒店业的结合给酒店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国外有大量的学者致力于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生产率及业绩之间关系的研究,但并没有一致的结论。文章通过对广州市高星级酒店的相关调查,获取了第一手数据,借助AMOS软件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及SPSS软件的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功能,以检验信息技术的应用对酒店业绩的影响。结果显示,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在高星级酒店业内不存在,前厅应用、客人相关界面应用、餐厅及宴会管理系统及后台应用均对酒店业绩有积极的作用。其中,客人相关界面应用对酒店业绩影响最大,因此应着重投资。文章的结论将为高星级酒店业决定是否战略性地投资于信息技术或集中于某些特定领域提供重要的信息。最后,文章还对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后续可以开展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星级酒店 酒店业绩 生产率悖论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彭赓 吕本富 胡新爱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4-37,共4页
信息技术对社会生产率的提高与社会对其投入之间表现出不一致的现象,这就是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文章在分析和解释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用通用技术的观点很好地解释了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问题,同时在国家、产业、和企业... 信息技术对社会生产率的提高与社会对其投入之间表现出不一致的现象,这就是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文章在分析和解释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用通用技术的观点很好地解释了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问题,同时在国家、产业、和企业三个层次上建立了信息技术投入产出测度模型,分析了用消费者剩余来检测信息技术投入产出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生产率悖论 测度模型 消费者剩余 投入产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垄断、市场进入成本与出口生产率悖论--基于中国工业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史长宽 梁会君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8-37,共10页
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之谜是近几年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选取2004~2008年中国分地区工业企业相关数据,考察了中国分地区“生产率悖论”的程度差异以及形成原因和作用机制。回归初步结果显示:中国的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生产率悖... 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之谜是近几年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选取2004~2008年中国分地区工业企业相关数据,考察了中国分地区“生产率悖论”的程度差异以及形成原因和作用机制。回归初步结果显示:中国的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生产率悖论,东部地区悖论的显著程度要弱一些,中部地区不存在生产率悖论。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从地方行政垄断的角度,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进一步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性行政垄断一方面导致中国各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市场分割,增加进入国内异地市场的成本;另一方面会减小出口贸易成本。这样产生的国内外贸易成本相对变化是形成“生产率悖论”的主要原因,而地区企业的国内贸易成本越大,国外贸易成本越低会使“生产率悖论”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垄断 贸易成本 生产率悖论 市场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与经济增长——中国存在生产率悖论吗 被引量:5
10
作者 靖飞 俞立平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3-206,F0003,共5页
采用状态空间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信息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生产率悖论,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生产率悖论消失。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小于... 采用状态空间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信息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生产率悖论,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生产率悖论消失。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小于劳动力和资本,而经济增长对信息化的带动作用比较显著。信息化的地位首先是作为一个产业存在的,其次才是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单纯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被高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经济增长 状态空间模型 生产率悖论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行政垄断与我国企业出口的“生产率悖论” 被引量:38
11
作者 盛丹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80,共11页
本文选取1998~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企业出口的"生产率悖论"。我们发现:我国的外资企业的出口存在明显的"生产率悖论",即外资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显著低于非出口企业,... 本文选取1998~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企业出口的"生产率悖论"。我们发现:我国的外资企业的出口存在明显的"生产率悖论",即外资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显著低于非出口企业,这与新新贸易理论的结论恰好相反。而内资企业的出口行为则符合新新贸易理论的理论预测。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从地方行政垄断和行业要素密集度的角度,对这一悖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性行政垄断对我国外资企业的诸多限制及政策引导,扭曲了企业的出口行为,是形成"生产率悖论"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行政垄断 生产率悖论 新新贸易理论 企业出口 外商直接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信息化存在“生产率悖论”吗?——基于门槛面板回归模型的检验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艾敏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2-51,共10页
基于门槛面板模型,分别以农村信息化水平、农村资本投入和时间作为门槛变量,研究了信息化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从信息化水平看,信息化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双门槛效应,不存在信息技术生产率悖... 基于门槛面板模型,分别以农村信息化水平、农村资本投入和时间作为门槛变量,研究了信息化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从信息化水平看,信息化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双门槛效应,不存在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但是呈现出信息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异质性,随着信息化水平提高,其弹性系数依次下降;第二,以时间作为门槛变量,检验结果显示存在两个时间门槛,在2003年之前存在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化水平突破了门槛值,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第三,资本投入具有双门槛效应,资本投入的第一个阶段存在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后两个阶段突破门槛后,信息化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是递增的,说明对农村资本投入的增加中,同时增加了对农村信息资本的投入,从而农村信息化水平得以提高,继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高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农村经济增长 生产率悖论 门槛面板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木制品企业的出口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兼论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光远 曾寅初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105,共9页
基于1998年至2007年中国木制品企业层面数据,本文利用多种全要素生产率估计方法和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模型,从差异比较和效应验证两个方面对出口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存在着显著的出口自选择效应,所以不同估... 基于1998年至2007年中国木制品企业层面数据,本文利用多种全要素生产率估计方法和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模型,从差异比较和效应验证两个方面对出口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存在着显著的出口自选择效应,所以不同估计方法的结果都显示出口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普遍高于非出口企业,在木制品业中不存在所谓的"生产率悖论";木制品业中内销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快于出口企业,出口企业存在的"惰性"和"惯性",而内销企业存在的"竞争效应""老鹰效应"和"干中学"效应,可能是导致了这种生产率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制品业 出口 生产率悖论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投资与“生产率悖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之光 赵欣 康华 《未来与发展》 2015年第7期25-30,5,共7页
基于非参数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1993-2010年14个国家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检验了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以及信息技术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研究发现有:发达国家全要素... 基于非参数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1993-2010年14个国家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检验了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以及信息技术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研究发现有:发达国家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发展中国家主要依靠技术效率;从技术效率的角度看,发达国家或地区主要依靠规模效率,而发展中国家主要依靠纯技术效率;信息技术投资显著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对发达国家的贡献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生产率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大是否提升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基于“生产率悖论”的经验检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孔群喜 王晓颖 彭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64,共10页
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中国30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考察ODI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ODI规模扩大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产生了抑制作用,仅在ODI规模较大的地区呈现出显著的积极影响。TFP水平对于ODI提升经济... 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中国30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考察ODI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ODI规模扩大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产生了抑制作用,仅在ODI规模较大的地区呈现出显著的积极影响。TFP水平对于ODI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存在调节效应,且在经济增长质量高、ODI规模较大、TFP水平较高的地区作用效果更强。在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门槛条件下,ODI规模的变化对经济增长质量存在较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而在技术进步和效率门槛条件下,ODI阻碍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因此,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来看,中国需要推进顺梯度ODI,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互惠投资关系。同时要增强逆梯度ODI的投资规模,提升本土自主创新和学习吸纳能力。就国内而言,要加强人力资本投资,落实企业研发的投入,全方位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经济增长质量 门槛检验 生产率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主要原因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先波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3-237,共5页
本文从IT投入产出测度、时滞、利润分配、信息与技术管理、股票市场和分析工具等方面,全面阐述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产生原因,揭示信息技术投资方面潜在的生产率问题,为人们恰当评价信息技术投资提供依据.
关键词 企业 信息技术 生产率悖论 信息技术投资 利润分配 投入 产出 股票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个层面的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美凤 彭爱东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5-48,共4页
从企业、产业、国家三个层面出发,回顾并分析了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阐述了悖论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三个层面的悖论分别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生产率悖论 产业结构 企业效益 信息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吗——基于企业出口状态转换的视角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鹏辉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66,共9页
基于出口状态转换的视角,按照存续期内的出口状态将企业划分为持续出口、新出口、退出出口、间断性出口和始终不出口等五种类型,在此基础上考察出口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研究结果否定了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任何类型出口企业生产率... 基于出口状态转换的视角,按照存续期内的出口状态将企业划分为持续出口、新出口、退出出口、间断性出口和始终不出口等五种类型,在此基础上考察出口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研究结果否定了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任何类型出口企业生产率都要高于始终不出口企业;持续出口企业具有显著自选择和干中学效应,间断性出口企业效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率悖论 出口状态 自选择效应 干中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率与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暑子 范从来 康志勇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89,共24页
新新贸易理论认为,只有生产率高的企业才出口,但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却显著低于非出口企业,由此形成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已有研究认为,悖论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市场分割导致进入门槛过高,阻碍了企业内销,但该观点忽略了汇率... 新新贸易理论认为,只有生产率高的企业才出口,但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却显著低于非出口企业,由此形成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已有研究认为,悖论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市场分割导致进入门槛过高,阻碍了企业内销,但该观点忽略了汇率在调节海外市场进入门槛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在Melitz(2003)的模型中引入汇率,考察本币汇率对生产率异质企业的出口和内销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本币贬值导致出口的生产率临界值低于国内市场,是形成悖论的重要原因;相反,本币升值会提高出口的生产率临界值,从而缓和悖论,甚至导致悖论消失。因此,本币低估是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重要解释变量。第二,国内市场分割增加了出口转内销的难度,延迟了低效率出口企业的退出行为,从而削弱了升值的积极效应。本文随后使用中国工业企业面板数据(2000—2007年)进行的经验检验支持了上述理论预测。由此,本文建议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利于促进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且需以破除国内市场分割为辅助,方能促进双循环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 生产率悖论 市场分割 异质企业 双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存在“生产率悖论”吗?——基于中国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数据的检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轶群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26,共6页
"生产率悖论"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使用统计和计量方法检验了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生产率悖论",发现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自选择效应"为负,检验结果支持存在"生产率悖论",即我国体育用... "生产率悖论"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使用统计和计量方法检验了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生产率悖论",发现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自选择效应"为负,检验结果支持存在"生产率悖论",即我国体育用品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低于非出口企业。然后,本文进一步检验了体育用品产业生产率等变量对出口规模的影响,发现生产率、产出及盈利性等对出口规模有重要影响。最后,我们分析了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生产率悖论"产生的原因,并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生产率悖论 自选择效应 体育用品产业 出口企业 非出口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