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陆基圆形鱼池+稻田联合联合生产经济效益探讨
- 1
-
-
作者
马旦梅
甘文林
梁郁霞
甘峰瑞
蒙浩焱
黄立春
-
机构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南宁市水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5期79-81,共3页
-
文摘
为分析陆基圆形鱼池+稻田联合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笔者在南宁市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开展试验。通过综合利用稻田和陆基圆形鱼池优势,取得赤眼鳟单产17.12kg/m^(3)、平均饲料系数1.45、投入产出比1:1.54、纯利润131.43元/m^(3),水稻单产564kg/亩、投入产出比1:1.29、肥料节约16.25kg/亩、纯利润472元/亩的综合经济效益,以期为水产养殖业和种植业联合生产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投入产出比
水稻单产
饲料系数
水产养殖业
生产经济效益
赤眼鳟
陆基
纯利润
-
分类号
F326.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964.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湿地松松脂生产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郑光耀
许彬
-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出处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1-13,共3页
-
文摘
本文对湿地松松脂生产经济效益作出了分析,认为:湿地松进入采脂期,每人年采脂量达5吨以上;湿地松结合采脂经营,其综合经济效益提高38%;涅地松松脂生产的开发利用,对发展我国松香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采脂
松脂加工
生产经济效益
材积生长量
纸浆材
美国东南部
单株材积
开发利用
平均树高
芒箕
-
分类号
TQ351
[化学工程]
-
-
题名徐淮地区粮食生产经济效益探讨
- 3
-
-
作者
顾焕章
张景顺
-
机构
南京农学院农经系
-
出处
《农业技术经济》
1983年第9期21-23,共3页
-
文摘
江苏省徐淮地区位于黄淮海大平原的南部,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多灾低产,地瘠人贫的经济落后地区。解放以来虽然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直至70年代初,其产量和群众收入水平仍然较低。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类型地区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问题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认识。有一种看法认为提高这一地区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主要应当依靠发展多种经营和扩种经济作物,至于发展粮食生产只能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低产地区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
关键词
生产经济效益
农业生产
经济收益
江苏省
经济落后
粮食生产
多种经营
黄淮海
经济作物
大平原
-
分类号
F30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论科学养鸡与生产经济效益关系
- 4
-
-
作者
赖银生
-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系
-
出处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1997年第1期17-20,共4页
-
-
关键词
生产经济效益
生产性能
管理效益
代谢能
蛋氨酸
养鸡
生产效益
肉仔鸡
饲养效果
产蛋母鸡
-
分类号
S831.4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提高广西香蕉生产经济效益的途径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覃国清
农徽韬
-
机构
广西农业大学
-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6期259-262,共4页
-
文摘
提高广西香蕉生产经济效益的途径覃国清,农徽韬(广西农业大学南宁530005)(广西区农委)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区香蕉生产发展很快。1990年全区香蕉产量达21.38万吨,比1985年增长176.9%;1992年栽培面积达2.8万公顷,总产6...
-
关键词
香蕉组培苗
生产经济效益
广西发展
科学管理
南亚热带地区
集约化栽培
定植期
调整产业结构
桂南地区
栽培制度
-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大棚栽培食用菌的生产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被引量:4
- 6
-
-
作者
吴兴荣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
-
出处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22,共3页
-
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8C027)。
-
文摘
为评估大棚栽培食用菌的生产经济效益,通过定义投入成本与产出指标,构建生产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该体系中,按照大棚栽培食用菌的流程,统计食用菌的栽培成本,综合多个影响因素估算食用菌产量及盈利。据此分析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得出栽培食用菌的投入产出比,从而得出大棚栽培食用菌的生产经济效益评估报告。通过对比试验可知,应用该方法,大棚栽培食用菌的生产经济效益提高了56.25%。
-
关键词
大棚
食用菌
生产经济效益
效益评估
-
Keywords
greenhouses
edible fungi
economic benefit of production
benefit evaluation
-
分类号
S646.9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浅析杂交水稻生产经济效益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陈中奇
马晓娅
-
机构
四川省涪陵地区农业局
-
出处
《农业技术经济》
1984年第5期25-27,共3页
-
文摘
一、杂交水稻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 四川盆地边缘的涪陵地区10个县,从1977年开始种植杂交水稻,经过7年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1983年种植面积为667,833亩,比1977年增加50.8倍,由占水稻面积的0.41%增加到21.60%;亩产由752斤提高到982斤,增长30.59%;产量由占水稻产量的0.61%上升为36.56%,增长58倍,大大超过了面积增长的速度和所占的比重。1983年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多产稻谷3.4亿多斤,增加产值4,695.57万元。全区水稻总产达17.95亿斤,创历史最高记录。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生产经济效益
水稻生产
四川盆地
水稻产量
种植面积
稻谷
最高记录
总产
平均亩产
-
分类号
F30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禽猪鱼综合生产经济效益研究总结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施大明
钱盾元
俞浓芬
-
机构
无锡县畜牧兽医站
-
出处
《家畜生态学报》
1991年第1期3-6,共4页
-
文摘
本项目通过生物物质的多层次利用,实现提高畜禽饲养经济效益的生态原理,重点讨论禽、猪、鱼综合生产模式的经济效益,以及形成综合养殖食物链的合理群体结构。我们从1988年起,在堰桥乡村前养殖基地进行实验观察。结果表明,应用猪混合料中添加一部分鸡粪作为肥水养鱼的辅助饲料。该项生产技术不仅达到了节约饲料的显著效果,而且实现了生产降本增利的经济效益。
-
关键词
鸡粪
畜禽饲养
生产经济效益
混合料
群体结构
实验观察
肉鸡品种
生态原理
综合养殖
日增重
-
分类号
S8
[农业科学—畜牧兽医]
-
-
题名宣化化工厂连续十七年实现安全生产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 9
-
-
作者
张德润
马灵萍
-
出处
《兵工安全技术》
CAS
CSCD
1996年第2期46-47,共2页
-
文摘
宣化化工厂是河北省较大的生产民用爆破器材的厂家之一。近年来,该厂抓住"安全才能出效益"的主题,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企业一切工作的首位,连续十七年实现安全生产,使经济效益逐年稳步增长。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一是走专抓与兼抓相结合的路子。即,厂设有安全委员会,吸收各口人员参加,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
-
关键词
安全生产
十七年
化工厂
安全动火
民用爆破器材
相结合
安全委员会
生产经济效益
宣化
河北省
-
分类号
X9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
-
题名宁夏吴忠酿酒葡萄生产经济效益及影响因素分析
- 10
-
-
作者
武敏
高雷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
出处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1-125,共5页
-
基金
2020年农业农村部委托项目“农村创业创新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实现路径和政策研究”(08200109)。
-
文摘
酿酒葡萄作为贺兰山东麓支柱性产业之一和当地农户生计之一,处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战略位置。葡萄生产经济效益会影响当地农户增收和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通过调研宁夏吴忠市种植户种植酿酒葡萄收益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酿酒葡萄生产经济效益提升受到生产资料投入、种植规模和市场单价等因素影响。为了实现种植户增收和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目标就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产业支撑保障力度,完善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和政策体制机制;拓展土地流转空间;完善各主体利益联结机制等,促进葡萄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
关键词
酿酒葡萄
生产经济效益
影响因素
宁夏
吴忠
-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科学种地合理投资 提高小麦生产经济效益
- 11
-
-
作者
河南省小麦高稳优低研究推广协作组
-
机构
河南省农牧厅农业经济管理处
-
出处
《农业技术经济》
1983年第11期5-8,共4页
-
文摘
小麦生产经济效益的研究,是河南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研究推广课题的重要内容。为了搞好此项研究,确定温县、偃师、濮阳等15个县为重点县,1982年起,选了163个重点户,建立小麦地块技术经济档案,逐项登记栽培过程中各项技术措施和投资情况,收获前对产量进行测算,收获后记录了实际产量,对生产经济效益作了初步分析,结果如下。
-
关键词
小麦生产
生产经济效益
技术措施
实际产量
合理投资
成本研究
经济档案
栽培
河南省
收获
-
分类号
F30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高产粮区提高粮食生产经济效益途径的探讨
- 12
-
-
作者
沈启敏
刘田
-
机构
江苏吴县县委农工部
-
出处
《农业技术经济》
1983年第9期28-30,共3页
-
文摘
“粮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础”。我国人多地少,十亿人口要吃饭、要建设。粮食的使用价值大,但由于目前粮价不合理,经济效益很低。这个问题,在高产粮区更为突出。以吴县为例,1965年粮食年亩产917.3斤,每百斤粮的物耗为3.54元,每元物耗的粮食产出为28.2斤,1979年粮食年亩产达1,360.5斤,而每百斤粮的物耗达6.09元,比1965年增长72.03%,每元物耗仅生产粮食16.4斤,比1965年反而下降了41.84%;如果加上活劳动消耗,粮食生产的经济效果甚至成了“负数”。主要原因有三:一是。
-
关键词
产粮区
粮食产出
生产经济效益
粮食生产
经济效果
粮食问题
劳动消耗
年增长
使用价值
物耗
-
分类号
F30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斗门县建立良性生态循环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 13
-
-
作者
吴炯蔚
钟桓乐
李德元
-
出处
《农业技术经济》
1982年第2期6-8,共3页
-
文摘
广东省斗门县,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调整农业生产的结构,改变过去“以粮唯一”的状况,初步建立了一个粮、蔗、猪、鱼四大主产相互促进的良性生态循环,三年来,收到显著的经济效果。布局调整前的1978年,稻谷亩产只有700斤,总产1.7亿多斤,调整后,到1980年,亩产增至950斤,总产22,390多万斤。单产总产分别比1978年增加150斤和5,400万斤,增长20.4%和30.7%。1981年虽然早晚两造严重受灾,但早造亩产仍比历史最高水平增产19斤,全年亩产822斤,总产15,200万斤,比1978年亩产增122斤,总产减2,270万斤,仍属历史上第三个丰收年。
-
关键词
生态循环
生产经济效益
总产
经济效果
布局调整
农业生产
广东省
最高水平
实际情况
低洼田
-
分类号
F30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提高葵花籽油生产经济效益的措施
- 14
-
-
作者
刘玉堂
凌秉政
-
出处
《工业技术经济》
1984年第3期43-46,共4页
-
文摘
榨油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提高加工油的质量。象其它的工农业产品一样,葵花籽质量是由一系列指标决定的。其中基本指标是葵花籽的湿度、灰份和杂油的含量以及油的酸值。葵花籽油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酸值,酸值的增长证明生物化学过程还在继续。当葵花籽贮存条件稳定时,油的酸值增长极小。随湿度、灰份和杂油量的增加,也会使油质急剧变坏,致使葵花籽油酸值提高。
-
关键词
葵花籽油
工农业产品
系列指标
生物化学过程
含油量
加工油
灰份
生产经济效益
贮存条件
进厂原料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关于如何提高上海电视机生产经济效益的调查
- 15
-
-
作者
财政金融系七九级学生经济效益调查组
-
出处
《财经研究》
1982年第1期29-34,共6页
-
文摘
上海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电视机,迄今已二十多年。据1981年7月统计,上海的电视机行业有八个整机装配厂,十七条流水生产作业线(现已重新组合成上海广播电视公司),直接从事电视机生产的工人大约一万人,生产能力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1978年上海电视工业实行体制改革后,形成了电视机生产“一条龙”,生产大幅度增长,达28.8万台,比1977年的15.7万台增长83%;1980年产量达74.2万台,是1977年的4.7倍,总产值达3.11亿元。从1979年下半年起已扭转了电视机生产长期亏损的局面。
-
关键词
黑白电视机
年产量
下半年
消费者
元器件
生产经济效益
体制改革
国际市场
价格高
提高经济效益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提高制革工业明胶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 16
-
-
作者
潘庆瑞
-
出处
《工业技术经济》
1987年第5期16-19,共4页
-
文摘
明胶生产行业以省为单位,以各省的皮革公司牵头,开展行业内部的横向联合,就能为制革工业的挖潜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就能在不要国家投资的情况下,依靠技术进步,走内涵发展明胶生产的道路,提高制革工业明胶生产的经济效益。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开展行业内部的横向联合,发展明胶生产的条件是否具备?论述如下。
-
关键词
内涵发展
技术进步
社会环境
生产行业
制革工业
生产经济效益
资金占用费
制革废水处理
国家投资
联合生产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临沂县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提高快的三个特点
- 17
-
-
作者
刘辅和
-
机构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农业技术经济》
1984年第1期17-19,共3页
-
文摘
山东省临沂县共有25个社镇,1,133个大队,117.5万农业人口,147万亩耕地,其中粮田105.2万亩,经济作物33.2万亩。原来,农业生产水平不高,经济收入不多,经济效益也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收入增多了,经济效益也有了显著提高。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82年全县农、牧、工副、渔业总收入达到3.76亿元,比1978年增加1.23亿元,增长48.6%,平均每年递增10.4%。其中。
-
关键词
生产经济效益
经济作物
农业生产水平
农业人口
经济收入
不变价格
粮田
平均亩产
总收入
渔业
-
分类号
F30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活性炭生产经济效益分析
- 18
-
-
作者
贾铭勋
-
出处
《工业技术经济》
1985年第3期30-32,37,共4页
-
文摘
吉林省1983年中生产活性炭911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6%,为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中南方出现一些小活性炭厂,“混烧法”废糖用炭再生技术被迅速推广,冲击了粉状活性炭市场。“再生炭”成本低,易吸附味精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色素物质,售价为现行价格的60%。占全省70%的商品活性炭是用闷烧炉生产的,用户多为全国大、中型味精厂。受市场波动影响,一年来供、需之间因产品质量。
-
关键词
活性炭厂
生产经济效益
粉状活性炭
味精厂
现行价格
产品质量
色素物质
再生技术
北京第二制药厂
多品种生产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高产粮区提高粮食生产经济效益途径的初探
- 19
-
-
作者
刘田
-
出处
《农业技术经济》
1982年第5期17-21,共5页
-
文摘
一、粮食生产经济效益的现状 粮食,既是“最终产品”也是“中间产品”,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一天也离不开粮食。但是,目前从事粮食生产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却不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20多年来,粮食生产的成本(不包括活劳动消耗)
-
关键词
生产经济效益
粮食生产
劳动消耗
生产资料
生活资料
最终产品
产粮区
中间产品
部门统计
经济效果
-
分类号
F30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提高我国奶牛生产经济效益的几个问题
- 20
-
-
作者
陈一夫
-
机构
陕西省农林学校
-
出处
《农业技术经济》
1983年第3期23-25,共3页
-
文摘
我国农村实行责任制后,城镇工矿郊区养奶牛者骤增。许多地方牛奶已敞开供应。 广大群众所以爱养奶牛,主要原因是养奶牛的经济效益高。养一头高产奶牛年产奶可达两万多斤,收入约5000元;养一头中等奶牛年产奶可达8000多斤,也可收入2000多元。还有大量牛粪可以上地,增加农业收入。例如,陕西省长安县社员王玉林,低价购入两头低产奶牛,由于喂养细心,平均每头日产奶量提高到60斤,仅一年时间就收入奶费3000多元,并给生产队提供优质肥料100多方。周至县东风畜牧场和武功县杨陵马场,原来养马赔钱,改养奶牛后年年盈利。奶牛是草食动物,消化粗纤维的能力很强,能把成本低廉的农作物秸秆等粗饲料,转化成营养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的牛奶。
-
关键词
产奶牛
生产经济效益
农作物秸秆
头日产奶量
增加农业收入
经济价值
敞开供应
责任制
草食动物
肥料
-
分类号
F30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