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缘起、内在机理与外在边界
1
作者 唐阿楠 刘鑫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2-34,共13页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文章立足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构建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深入探讨其实现路径。研究认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并非单一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农业劳动者素质提升...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文章立足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构建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深入探讨其实现路径。研究认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并非单一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农业劳动者素质提升、劳动资料技术跃迁与劳动对象内涵拓展的有机统一,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特征。基于此,进一步剖析科技创新驱动、制度变革引领以及生态环境约束等多重因素耦合作用下,农业新质生产力得以涌现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重塑了农业比较优势,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更通过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有效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展了农业功能和价值空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能。据此,应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重要保障、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战略重点的政策体系,充分释放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能,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 生产要素重构 农业科技创新 农村制度变革 产业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