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中草药对热应激肉羊生理指标、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郎利敏 张青娴 +5 位作者 王亚洲 施巧婷 赵彩艳 王二耀 辛晓玲 师志海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5,共7页
为探讨复方中草药对热应激条件下肉羊生理指标、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育肥期杂交肉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和1.5%的复方中草药,对照组饲喂基础日... 为探讨复方中草药对热应激条件下肉羊生理指标、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育肥期杂交肉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和1.5%的复方中草药,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间羊舍内环境温湿度指数(THI)>76,处于中度热应激状态。试验第20天,1.0%组羊的呼吸频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4.3%,差异显著(P<0.05);第30天,1.0%和1.5%组羊的呼吸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6.07%和5.67%,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1.0%组羊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0.27%、12.46%,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1.0%组羊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分别提高了10.26%、12.24%、8.56%、5.19%、12.38%和8.50%,差异显著(P<0.05);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葡萄糖(GLU)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分别降低了6.05%、10.52%、8.98%、7.73%和7.88%,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1.0%和1.5%组的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分别提高了10.07%、9.56%,差异显著(P<0.05),1.0%组免疫球蛋白A(IgA)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分别提高了10.60%、11.46%,差异显著(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可以显著改善肉羊的热应激反应,添加量以1.0%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 热应激 肉羊 生理指标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豆粕与复方中药对平原环境下雪域白鸡育雏期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吴媛媛 王治家 +8 位作者 李禹涛 肖发沂 范晶晶 顾甜甜 金雨锡 杨晨 冯静 王燕 王新华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08,共6页
为了研究在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与复方中药对平原环境下雪域白鸡育雏期(1~42日龄)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20只1日龄雪域白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饲喂用3%发酵豆粕等量替代普... 为了研究在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与复方中药对平原环境下雪域白鸡育雏期(1~42日龄)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20只1日龄雪域白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饲喂用3%发酵豆粕等量替代普通豆粕的基础日粮,试验2组饲喂添加1.5%复方中药的基础日粮,试验3组饲喂用3%发酵豆粕等量替代普通豆粕,同时添加1.5%复方中药的基础日粮。统计各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21,42日龄随机取雏鸡各15只,翅静脉采血1 mL/只,分离血清,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各试验组42日龄体重、1~42日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试验1组料重比最低。42日龄时,试验3组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丙氨酸转氨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有降低,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经计算,试验2,3组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较对照组分别提高9.18%(P>0.05)、8.92%(P>0.05)。说明在日粮中混合添加发酵豆粕与复方中药能提升血液胆固醇转运效率,但发酵豆粕与复方中药对雪域白鸡确切的生长或机体代谢作用,以及两者的最适添加量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域白鸡 发酵豆粕 复方中药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菌酶协同发酵中草药渣对羔羊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廖云琼 康永刚 昌莉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37,共6页
为研究菌酶协同发酵中草药渣对羔羊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羔羊6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羔羊。各组羔羊分别饲喂含有0、0.5%、1.0%和2.0%的菌酶协同发酵中草药渣的饲粮... 为研究菌酶协同发酵中草药渣对羔羊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羔羊6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羔羊。各组羔羊分别饲喂含有0、0.5%、1.0%和2.0%的菌酶协同发酵中草药渣的饲粮,预饲期1周,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饲喂1.0%和2.0%的菌酶协同发酵中草药渣可以显著提高羔羊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2.74%、16.78%(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9.19%、11.52%(P<0.05)。饲喂1.0%和2.0%的菌酶协同发酵中草药渣可以显著提高IgA、IgM、IgG的水平(P<0.05),显著降低TNF-α和IL-8的水平(P<0.05);羔羊饲喂0.5%、1.0%和2.0%的菌酶协同发酵中草药渣可以显著降低IL-6水平(P<0.05),显著提高IL-10水平(P<0.05)。饲喂1.0%和2.0%的菌酶协同发酵中草药渣可以显著提高羔羊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水平(P<0.05),且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水平(P<0.05)。羔羊饲喂1.0%和2.0%的菌酶协同发酵中草药渣可以显著降低羔羊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显著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菌酶协同发酵中草药渣对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在羔羊生产中添加适量的菌酶协同发酵中草药渣可以改善羔羊的生长性能、机体免疫力及机体健康,且菌酶协同发酵中草药渣的最适添加量为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酶协同发酵 中草药渣 羔羊 生长 免疫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马母马补喂半胱胺锌对马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杨帆 李晓斌 +4 位作者 王建文 李佳豪 经宏鑫 阿依娜扎尔·努尔买买提 陈开旭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89,共6页
为研究在放牧条件下通过给伊犁马母马补喂半胱胺锌(Zn-CS)对马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选择48匹母子关系的泌乳马(24匹)和哺乳马驹(24匹),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随机分为4组,马驹与母马分组一致。对照组母马每天补喂0 mg/kg·B... 为研究在放牧条件下通过给伊犁马母马补喂半胱胺锌(Zn-CS)对马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选择48匹母子关系的泌乳马(24匹)和哺乳马驹(24匹),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随机分为4组,马驹与母马分组一致。对照组母马每天补喂0 mg/kg·BW半胱胺锌,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补喂3、5、7 mg/kg·BW半胱胺锌,进行为期100 d的补喂试验,其中预饲期10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果显示: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马驹血中总蛋白(TP)含量均显著高于未饲喂Zn-CS的对照组(P<0.05)。给母马补喂Zn-CS能显著降低马驹血中尿素(UERA)含量,并提高甘油三酯(TG)含量,试验Ⅰ组马驹血浆中UERA相比于对照组显著降低了7.54%(P<0.05)。试验Ⅱ组马驹血浆中T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提高了28.57%(P<0.05)。补喂不同剂量Zn-CS对马驹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有极显著影响,对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的比值有显著影响。给母马补喂Zn-CS能显著影响马驹血中矿物质元素含量,试验Ⅲ组马驹血中钙离子(Ca^(2+))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提高了9.29%(P<0.01),试验Ⅰ组马驹血中镁离子(Mg^(2+))显著高于对照组,提高了20%(P<0.05)。综上所述,在放牧条件下给泌乳母马补喂不同剂量的Zn-CS,能够提高马驹血液中TP、GLB、TG、Ca^(2+)和Mg^(2+)的含量,增加ALT、AST和ALP的酶活力,且补喂时间越长,越能提升马驹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胺锌 伊犁马 哺乳马驹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免疫功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王玺年 安小娅 +1 位作者 田宗祥 李瑞杰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2,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复合益生菌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免疫功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48只体重相近、健康的杜湖杂交羔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羔羊。对照组饲喂全混合饲粮,试验组在全混合饲粮中...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复合益生菌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免疫功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48只体重相近、健康的杜湖杂交羔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羔羊。对照组饲喂全混合饲粮,试验组在全混合饲粮中分别添加0.1%、0.2%和0.3%复合益生菌。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2%组和0.3%组肉羊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14.08%和14.64%(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7.11%和6.94%(P<0.05);0.2%组肉羊的粗蛋白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0.2%组和0.3%组肉羊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6.65%、21.89%、18.40%(P<0.05),0.2%和0.3%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尿素氮(BUN)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5.95%、19.43%、17.69%(P<0.05),0.2%组和0.3%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5)。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0.2%复合益生菌有利于肉羊吸收饲料营养成分,改善机体健康,提高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肉羊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免疫功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饲益生菌对湖羊羔羊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王玺年 安小娅 +2 位作者 魏占虎 田宗祥 郭志明 《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1期17-20,共4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处理组对羔羊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质健康、体重相近的湖羊羔羊3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基础饲粮)、试验Ⅰ组(70%基础饲粮+30%苜蓿草粉)和试验Ⅱ组(70%基础饲粮+30%苜蓿草粉+1%益生菌),试验期6...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处理组对羔羊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质健康、体重相近的湖羊羔羊3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基础饲粮)、试验Ⅰ组(70%基础饲粮+30%苜蓿草粉)和试验Ⅱ组(70%基础饲粮+30%苜蓿草粉+1%益生菌),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各组羔羊试验末重、干物质采食量及料重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0.40%(P<0.05),与试验Ⅰ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和Ⅱ组甘油三脂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Ig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IgA和IgM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饲粮中补饲益生菌+饲草纤维能够提高羔羊生长性能,改善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增强免疫机能及机体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羔羊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株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对断奶羔羊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7
作者 聂福旭 王兴超 +5 位作者 丁耀忠 刘根新 刘晨 杨琴 王雯静 王何美 《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2期49-55,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三株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对断奶羔羊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外表健康、体重相近(15.19±0.81)kg的小尾寒羊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 试验旨在探究三株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对断奶羔羊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外表健康、体重相近(15.19±0.81)kg的小尾寒羊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1.0%、1.5%的发酵中药制剂,试验Ⅴ组添加1.0%的纯复方中药制剂,预试期3 d,正试期40 d。结果显示,试验Ⅲ、Ⅳ、Ⅴ组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Ⅱ组与Ⅳ组间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Ⅲ、Ⅳ、Ⅴ组的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Ⅱ组与Ⅲ、Ⅳ、Ⅴ组间显著差异,Ⅳ组与Ⅲ、Ⅴ组间显著差异(P<0.05);试验Ⅲ、Ⅳ、Ⅴ组的ADF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Ⅱ组与Ⅳ组间显著差异(P<0.05)。试验Ⅲ、Ⅳ、Ⅴ组的T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Ⅳ、Ⅴ组的GL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Ⅲ组与Ⅰ、Ⅱ组间显著差异(P<0.05);Ⅲ组的AL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组和Ⅳ组的IL-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Ⅲ、Ⅳ组与Ⅱ组间显著差异(P<0.05);Ⅱ、Ⅲ、Ⅳ、Ⅴ组的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Ⅲ、Ⅳ组与Ⅱ、Ⅴ组间显著差异(P<0.05);Ⅲ组的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Ⅱ组与Ⅲ组间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三株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均能显著提高断奶羔羊的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且能改善其血液生化指标,1.0%的比例为最适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发酵中药制剂 断奶羔羊 生产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早孕期sFlt-1/PLGF比值、血常规、生化指标构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模型研究
8
作者 侯雪晶 刘陈 +2 位作者 齐俊巧 裴梦然 路春梅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5年第2期317-321,共5页
目的通过综合早孕期sFlt-1/PLGF比值、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构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早期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116名孕妇临床资料,其中35例HDP孕妇作为HDP组,81例非HDP孕妇作为对照组。... 目的通过综合早孕期sFlt-1/PLGF比值、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构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早期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116名孕妇临床资料,其中35例HDP孕妇作为HDP组,81例非HDP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实验室相关指标[sFlt-1/PLGF比值、血清铁蛋白(FER)和D-二聚体、血清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淋巴细胞数(LYM)、单核细胞数(MONO)、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素、肌酐含量、血糖(FPG)、TyG指数],结合10-折交叉验证,利用早孕期sFlt-1/PLGF比值、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构建HDP疾病预测模型。结果HDP组sFlt-1/PLGF、WBC、NEU、TG、TC、OGTT结果、D-二聚体及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YM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sFlt-1/PLGF、WBC、NEU及LYM建立的HDP疾病预测模型,其最大约登指数为0.834,相应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87.40%、0.826及85.70%。联合sFlt-1/PLGF、WBC、NEU、LYM、TG、TC、OGTT结果、D-二聚体及Hcy建立的HDP疾病预测模型,其最大约登指数为0.905,相应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91.70%、86.90%及0.925。结论综合早孕期sFlt-1/PLGF比值、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成功构建了HDP早期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助于医生在孕早期即对孕妇行风险评估,从而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HDP发生率和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孕期 sFlt-1PLGF比值 血常规 生化指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临床特征与生化指标建立细菌性脑膜炎转归不良的风险预测模型
9
作者 李博 迟洁 高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4期663-668,共6页
目的分析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特征与生化指标,构建转归不良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对陕西省人民医院2020年9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274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56例、女118例,年龄范围0~18岁。根据患儿院内治... 目的分析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特征与生化指标,构建转归不良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对陕西省人民医院2020年9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274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56例、女118例,年龄范围0~18岁。根据患儿院内治疗结局将其分为转归不良组和转归良好组,分析其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利用临床特征与生化指标建立细菌性脑膜炎转归不良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进一步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预测性能及实用性。采用Mann-Whitney U、t、χ^(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模型的区分度、预测性能、实用性分别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检验、决策分析曲线进行评价。结果274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转归不良65例(23.72%)。反复惊厥发作、脑脊液蛋白>1 g/L、脑脊液葡萄糖/血糖降低、血/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是细菌性脑膜炎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4个危险因素建立细菌性脑膜炎转归不良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ROC显示模型预测的AUC为0.855(95%置信区间0.808~0.895);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的曲线与理想曲线走向相同且贴近,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预测转归不良概率与实际转归不良概率接近(P=0.394);决策分析曲线显示,当高风险阈值在0.06~0.77时应用模型预测具有较好价值。结论基于反复惊厥发作、脑脊液蛋白、脑脊液葡萄糖/血糖、血/脑脊液细菌培养4个危险因素构建细菌性脑膜炎转归不良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脑膜炎 儿童 临床特征 生化指标 病情转归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生化指标的列线图模型在中重度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王坤 汪珺莉 +2 位作者 吴艺敏 张宇 许导靖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
目的:探讨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联合生化指标的列线图模型诊断中重度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经超声图像诊断的170例MAFLD患者,根据二维超声图像分为轻、中、重度组... 目的:探讨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联合生化指标的列线图模型诊断中重度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经超声图像诊断的170例MAFLD患者,根据二维超声图像分为轻、中、重度组,同期招募11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诊断中重度M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诊断效能,应用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脏硬度值(LSM)、血小板计数(PLT)、肝脏脂肪变性指数(HSI)为诊断中重度M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LSM联合PLT、HSI列线图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940 (95%CI:0.911~0.969),灵敏度87.5%,特异度88.1%,内部验证后显示该模型准确性和稳定性较高。结论:基于LSM联合PLT、HSI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诊断中重度MAFLD,为临床早期干预和调整治疗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 生化指标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及其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关系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虹 戚月 罗开宏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5年第1期290-293,共4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一种不可逆的进行性疾病,每年约导致120万人死亡,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1]。高尿酸血症(hyperuricaemia, HUA)是CKD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导致。...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一种不可逆的进行性疾病,每年约导致120万人死亡,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1]。高尿酸血症(hyperuricaemia, HUA)是CKD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导致。同时患有HUA和CKD的患者也面临更高的突发肾脏替代治疗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肾脏病 高尿酸血症 尿酸 脂代谢 糖代谢 炎症反应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对草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结构和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王燕 张凯 +2 位作者 李坤 杨顺慧 王广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8,共9页
【目的】探究稻草对草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肌肉营养成分、肠道结构和菌群的影响,为稻渔轮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规格整齐、健康的草鱼270尾[平均初始体质量为(55.36±0.52)g/尾],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CF)、干稻草组(DS)和... 【目的】探究稻草对草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肌肉营养成分、肠道结构和菌群的影响,为稻渔轮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规格整齐、健康的草鱼270尾[平均初始体质量为(55.36±0.52)g/尾],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CF)、干稻草组(DS)和新鲜稻草组(FS),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CF组草鱼只投喂配合饲料,DS组草鱼投喂处理后的干稻草,FS组草鱼投喂新鲜稻草,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试验。养殖试验结束后,测定生长指标(成活率、增重率、摄食率、特定生长率、脏体比、肝体比、肠重比、肠长比、肥满度)、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肌肉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灰分、水分含量)、肠道结构(肌层厚度、绒毛高度和绒毛宽度)和菌群多样性。【结果】与CF组相比,除成活率3组差异不显著外,DS和FS组的其余生长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各组草鱼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差异显著(P<0.05),以CF组最高;CF组的球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DS组和FS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DS组。各组草鱼肌肉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CF组草鱼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DS组和FS组(P<0.05),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FS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FS组(P<0.05)。与DS组相比,CF和FS组草鱼肠道结构较为完整;DS组草鱼的肌层厚度、绒毛高度和绒毛宽度最低。CF、DS和FS组草鱼肠道优势菌门一致,均以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最大,分别为73.31%,58.62%和32.89%,而优势菌属各不相同。FS组草鱼肠道菌群OTU数量最多。【结论】草鱼摄食稻草对生长、免疫和肠道造成一定的损伤,在稻渔轮作中建议补充一些配合饲料,以弥补单一摄食稻草而造成的营养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稻草 稻渔轮作 血清生化指标 肠道结构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籽粕替代豆粕对育肥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13
作者 刘紫萌 宋杰 +7 位作者 魏赜 王泽璇 韩双祎 赵雯 尹雪姣 段春辉 刘月琴 张英杰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4-1126,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用菜籽粕替代豆粕对育肥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瘤胃微生物的影响。选取60只体重(18.12±0.28)kg的3月龄健康育肥羔羊,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用菜籽粕替代0(对照组)、50%(试验Ⅰ组)和100%(试...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用菜籽粕替代豆粕对育肥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瘤胃微生物的影响。选取60只体重(18.12±0.28)kg的3月龄健康育肥羔羊,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用菜籽粕替代0(对照组)、50%(试验Ⅰ组)和100%(试验Ⅱ组)的豆粕。试验期3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20 d。试验期间记录试验羊体重、采食量,并于正试期第20天采集血液和瘤胃液。结果表明:各组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以及瘤胃液pH、氨态氮和微生物蛋白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瘤胃液中乙酸、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戊酸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在瘤胃微生物属水平上,试验Ⅱ组互营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组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5);对照组小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普雷沃氏菌科UCG-001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育肥羊饲粮中,用菜籽粕替代50%或100%的豆粕对育肥羊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营养物质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但降低了饲料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羊 菜籽粕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瘤胃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胁迫对虹鳟心脏生化指标和低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马九菊 黄进强 +3 位作者 李永娟 吴深基 赵璐 曾粤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2,共11页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是一种低氧敏感性鱼类,低氧胁迫下其生长、行为、代谢和免疫等均会受到影响。为了解低氧胁迫对虹鳟心脏生化指标和低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用酶活性测定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分析中度低氧[(4...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是一种低氧敏感性鱼类,低氧胁迫下其生长、行为、代谢和免疫等均会受到影响。为了解低氧胁迫对虹鳟心脏生化指标和低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用酶活性测定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分析中度低氧[(4.5±0.1)mg/L]和重度低氧[(3.0±0.1)mg/L]胁迫4、8、12、24 h、中度低氧1个月(TMM)、重度低氧1个月(TMS)及复氧[(8.5±0.1)mg/L]12 h和24 h后虹鳟心脏中生化指标变化以及低氧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中度低氧胁迫下,虹鳟心脏中丙酮酸激酶(PK)、总胆固醇(TC)、乳酸(LD)和谷丙转氨酶(GPT)水平在8 h时升高,24 h时降低,复氧后仍显著高于对照水平(P<0.05)。在重度低氧胁迫下,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随低氧胁迫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在8 h时达到峰值(P<0.05),24 h和复氧后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磷酸腺苷酶(ATPase)、脂肪酶(LPS)、TC、谷草转氨酶(GOT)和GPT水平在12 h时降低,复氧后均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TMM组和TMS组中PK、TC、乳酸脱氢酶(LDH)和GP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在中度低氧胁迫下,sdh、fih1和hif-1α基因表达量在8 h显著升高(P<0.05),复氧后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在重度低氧胁迫下,ldh、pk、sdh、hif-1α、egln-1和vhl基因表达量在24 h时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TMM和TMS组中ldh、pk、sdh、fih1、egln-1和vhl基因表达量在中度低氧胁迫下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低氧胁迫下pk、sdh和vhl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低氧胁迫使虹鳟心脏发生代谢紊乱,影响体内正常的代谢水平,并对虹鳟心脏造成一定损伤。本研究可为进一步阐明虹鳟低氧胁迫的调控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低氧胁迫 生化指标 代谢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喹啉醌和葡醛内酯对产蛋高峰早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浆激素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15
作者 肖蕴祺 沈一茹 +3 位作者 邵丹 张珊 陈静龙 施寿荣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吡咯喹啉醌(PQQ)和葡醛内酯对产蛋高峰早期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浆激素和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60只体重相近且健康的25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 试验旨在研究吡咯喹啉醌(PQQ)和葡醛内酯对产蛋高峰早期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浆激素和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60只体重相近且健康的25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为:基础日粮+0.4 mg/kg吡咯喹啉醌(吡咯喹啉醌组);基础日粮+300 mg/kg葡醛内酯(葡醛内酯组);基础日粮+0.2 mg/kg吡咯喹啉醌+150 mg/kg葡醛内酯(吡咯喹啉醌+葡醛内酯组)。试验预饲期2周,正式期8周。结果显示:饲粮添加吡咯喹啉醌、葡醛内酯或二者共同添加对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吡咯喹啉醌、葡醛内酯或二者共同添加对蛋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吡咯喹啉醌组和葡醛内酯组蛋鸡血浆孕酮水平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葡醛内酯组蛋鸡血浆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P<0.05),吡咯喹啉醌组、吡咯喹啉醌+葡醛内酯组蛋鸡血浆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吡咯喹啉醌和葡醛内酯虽然未显著提高产蛋高峰早期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但可显著提高机体的激素水平,显著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和谷草转氨酶活性,起到调节机体生理水平及预防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喹啉醌 葡醛内酯 蛋鸡 激素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糖原贮积病血糖及生化指标的横断面调查
16
作者 马妮 吴昊天 +3 位作者 王颖 杨静 梁丹霞 杨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7,共6页
【目的】肝糖原贮积病(GSD)患者有反复的低血糖发作。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分析儿童肝糖原贮积病(GSD)日常血糖及生化指标,为预防低血糖发作和临床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横断面现场调查研究,收集2024年7月14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 【目的】肝糖原贮积病(GSD)患者有反复的低血糖发作。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分析儿童肝糖原贮积病(GSD)日常血糖及生化指标,为预防低血糖发作和临床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横断面现场调查研究,收集2024年7月14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进行医患交流义诊活动的肝GSD患者及家长的临床资料,现场采集患者及家庭对照者的外周血,检测和分析两组间血糖及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44例肝GSD患者中男34例,女10例。亚型包括GSD Ib型14例、Ia型15例,Ⅲ型2例,Ⅵ型7例,Ⅸ型6例。年龄为7.60(5.08~11.98)岁,所有患者均依赖生玉米淀粉维持血糖。肝GSD患者中平素肝大和反复低血糖发作的患病率分别为77.3%(34/44)和61.4%(27/44)。此次检测有61.4%(27/44)的患者血糖≤3.9 mmol/L,其中18.2%(8/44)的患者血糖≤2.8 mmol/L,且均为非Ib型患者,血糖最低值为1.19 mmol/L,医患交流活动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发作。65.9%(29/44)的家庭受检者的血糖≤3.9 mmol/L,与肝GSD组比较,低血糖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8)。生化检测中,肝GSD患者高乳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65.9%、45.5%和9.1%,而家庭对照受检者分别为18.2%,43.2%,15.9%,两组的高尿酸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0,P=0.334)。【结论】肝GSD患者的无症状性低血糖较为普遍,特别是非Ib型患者,需要优化生玉米淀粉的饮食管理,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并注意家庭清淡饮食,降低高尿酸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发生,避免严重低血糖状态带来的严重不良反应风险、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糖原贮积病 低血糖 生化指标 横断面调查 儿童 家庭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击晕对肉杂鸡食用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7
作者 徐晨 李芳雯 +4 位作者 李晶 孔晓慧 王晓明 陈丽 韩敏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6-453,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电击晕对肉杂鸡食用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改善动物福利并降低次品率。[方法]以818肉杂鸡为研究对象,选用2种屠宰线链速(每小时7 200和6 260只鸡)和50~90 V电压,以直接宰杀为对照组,测定并分析鸡肉食用品质和血...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电击晕对肉杂鸡食用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改善动物福利并降低次品率。[方法]以818肉杂鸡为研究对象,选用2种屠宰线链速(每小时7 200和6 260只鸡)和50~90 V电压,以直接宰杀为对照组,测定并分析鸡肉食用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击晕组的宰后初期pH值、保水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浆皮质酮激素(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直接宰杀鸡只应激程度最高。鸡在使用7 200只·h^(-1)、80 V和6 260只·h^(-1)、70 V的参数击晕后,宰后2 h pH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乳酸堆积较少,糖酵解速率减缓;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保水性最好;CORT、ACTH含量最低,说明该电压下鸡只电晕效果最好、应激程度最小;但该电压击晕后相比对照组嫩度显著变差。电击晕对鸡只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弹性均无显著影响。[结论]7 200只·h^(-1)、80 V和6 260只·h^(-1)、70 V击晕更有利于保证动物福利和改善鸡肉品质,实现科学屠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击晕 肉杂鸡 食用品质 宰前应激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赖氨酸水平对黄鳝幼鳝生长性能、生化指标、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18
作者 梁立文 周磊涛 +8 位作者 周秋白 王自蕊 杨竹青 黄广华 胡运松 陈希环 陈恺文 黄浩 张亚洲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3,共12页
为探究黄鳝(Monopterus albus)幼鳝对赖氨酸的需求量,配制了6组赖氨酸实测值为2.31%、2.61%、2.91%、3.51%、4.71%和7.11%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7.64±0.04)g幼鳝90d。结果表明:(1)随饲料赖氨酸水平的升高,幼鳝增重率(WGR... 为探究黄鳝(Monopterus albus)幼鳝对赖氨酸的需求量,配制了6组赖氨酸实测值为2.31%、2.61%、2.91%、3.51%、4.71%和7.11%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7.64±0.04)g幼鳝90d。结果表明:(1)随饲料赖氨酸水平的升高,幼鳝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沉积率(PRR)、蛋白质效率(PER)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饲料系数(FCR)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3.51%水平显著提高了幼鳝WGR、SGR、PRR、PER,降低了FCR(P<0.05)。3.51%水平显著提高幼鳝肝脏mTOR、S6K1及IGF-1的相对表达量,降低了eIF4E-BP2的相对表达量(P<0.05)。(2)随饲料赖氨酸水平的升高,幼鳝肌肉粗蛋白质呈先升高后不变趋势,粗脂肪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7.11%水平显著提高了幼鳝肌肉粗蛋白质、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P<0.05),3.51%水平显著提高了幼鳝肌肉粗脂肪含量、EAA/TAA和EAA/NEAA(P<0.05)。(3)随饲料赖氨酸水平的升高,幼鳝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呈升高趋势,7.11%水平显著高于2.31%水平(P<0.05);谷草转氨酶活性(GOT)及血氨(Sa)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溶菌酶(LZM)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51%水平Sa显著低于其余水平(P<0.05),2.91%水平GOT显著低于2.31%水平(P<0.05),4.71%水平LZM显著高于2.31%—2.91%水平(P<0.05)。(4)随饲料赖氨酸水平的升高,幼鳝肝胰脏、前肠胰蛋白酶活性及前肠脂肪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2.91%—3.51%水平显著提高了幼鳝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综上,饲料适宜赖氨酸水平能够提高幼鳝消化能力以及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通过促进GH/IGF及mTOR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增强机体蛋白质沉积,从而提高幼鳝生长性能。以WGR、SGR、FCR、PRR、PER为评价指标,黄鳝幼鳝的适宜赖氨酸需求量为3.38%—3.55%(占饲料蛋白质6.57%—6.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消化酶活性 蛋白质代谢 黄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对产蛋高峰期笼养蛋鸭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李茹 田勇 +3 位作者 蒋春青 冯伟峰 邹晓庭 卢立志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5-386,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笼养蛋鸭产蛋高峰期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抗菌肽对其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640羽产蛋率相近的220日龄绍兴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 本试验旨在探讨笼养蛋鸭产蛋高峰期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抗菌肽对其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640羽产蛋率相近的220日龄绍兴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和400 mg/kg抗菌肽。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0 mg/kg抗菌肽可显著提高产蛋率(P<0.05),并可显著降低料蛋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0、200和400 mg/kg抗菌肽对各蛋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0 mg/kg抗菌肽可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P<0.05),并可显著降低血清尿酸含量、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0和400 mg/kg抗菌肽可显著提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饲粮中添加200 mg/kg抗菌肽可显著提高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饲粮中添加100、200和400 mg/kg抗菌肽均可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并可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0 mg/kg抗菌肽添可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P<0.05)。综上所述,抗菌肽可提高产蛋高峰期笼养蛋鸭的产蛋率,降低料蛋比,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在本试验条件下,产蛋高峰期笼养蛋鸭饲粮中添加200 mg/kg抗菌肽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笼养蛋鸭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能力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日粮蛋白水平及采精频率对川乡黑猪精液品质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0
作者 杨坤 安瑞 +2 位作者 杨跃奎 杨雪梅 陈晓晖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7-281,287,共6页
本试验旨在分析不同日粮蛋白水平与采精频率对川乡黑猪精液品质与血液和精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2头2岁以内、体况相近、正常种用的川乡黑猪公猪,按日粮蛋白水平13.5%、15.0%、16.5%、18%和采精频率3、5 d/次的不同组合随机分为8组,... 本试验旨在分析不同日粮蛋白水平与采精频率对川乡黑猪精液品质与血液和精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2头2岁以内、体况相近、正常种用的川乡黑猪公猪,按日粮蛋白水平13.5%、15.0%、16.5%、18%和采精频率3、5 d/次的不同组合随机分为8组,试验期2个月,试验结束时分别采集精液和血液测定指标。结果表明:低日粮蛋白水平(13.5%)下,公猪精液品质和血液、精液生化指标低于正常水平(P<0.05),精子畸形率升高(P<0.05);日粮蛋白水平为15.0%时,精子畸形率降低(P<0.05),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等血液激素水平和精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降低(P<0.05);日粮蛋白水平为16.5%时,精液品质没有显著提升;与蛋白水平15%和16.5%相比,日粮蛋白水平达18%时,精液品质不增反减,精子畸形率上升(P>0.05),精子活率降低(P<0.05),血液中FSH、LH、T含量和精液SOD、GSH-Px、T-AOC均下降(P>0.05),MDA含量升高(P>0.05);从采精频率看,相同日粮蛋白水平下,5 d/次的采精频率下公猪精液SOD、GSH-Px、T-AOC、MDA以及血液中FSH、LH、T等指标指标均优于3 d/次(P<0.05),采精量、精液密度、精子活率等也有所提高(P>0.05),精子畸形率下降(P>0.05)。结合试验结果与饲养管理成本,采用日粮蛋白水平15%、采精频率5 d/次组合时,川乡黑猪公猪精液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均为最优,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川乡黑猪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粮 蛋白水平 采精频率 精液品质 血液生化指标 川乡黑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