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库区消落带植被生境构筑技术初探 被引量:17
1
作者 吴江涛 许文年 +2 位作者 陈芳清 戴方喜 郑江英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0,共4页
在水库消落带内为植物生长构筑适合的立地条件和生态环境,是消落带植被恢复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个步骤。通过对水库消落带的形成特征及其植被生境状况的研究,运用恢复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基本理论,确立了库区消落带植被生境构筑技术的概念... 在水库消落带内为植物生长构筑适合的立地条件和生态环境,是消落带植被恢复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个步骤。通过对水库消落带的形成特征及其植被生境状况的研究,运用恢复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基本理论,确立了库区消落带植被生境构筑技术的概念;并结合清江隔河岩水库消落带植被修复的现场试验,提出了库区消落带植被生境构筑的三种方法,即PEB防冲刷基材生态护坡技术、防冲刷生态型护坡构件、燕窝植生穴。结合具体地质地理条件,三种方法可以组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消落带 植被恢复 生境构筑 隔河岩水库 清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生水泥土生境构筑技术标准初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黎明 申剑 +3 位作者 周明涛 宋岩松 许文年 许立科 《水电与新能源》 2021年第11期28-32,37,共6页
植生水泥土生境构筑技术是边坡防护和生态恢复新技术,且有更多优势。结合设计、施工,植生水泥土生境构筑技术重点探索了包括坡面要求(坡面预处理、截排水)、加筋系统(植生棒、锚固件及挂网)、植生水泥土(原材料、配合比及喷植厚度)在生... 植生水泥土生境构筑技术是边坡防护和生态恢复新技术,且有更多优势。结合设计、施工,植生水泥土生境构筑技术重点探索了包括坡面要求(坡面预处理、截排水)、加筋系统(植生棒、锚固件及挂网)、植生水泥土(原材料、配合比及喷植厚度)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应执行的关键技术标准,并提炼出了工艺流程图和施工技术要点,为技术的后续研究、设计与施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生水泥土 生境构筑 边坡防护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生水泥土生境构筑技术在道路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3
作者 董文豪 艾尚进 +2 位作者 刘黎明 夏栋 许文年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S2期109-114,共6页
随着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市政、水利等建设过程中,大量裸露边坡因施工开挖而形成。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存在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为了快速修复这些裸露边坡,研究提出了植生水泥土生境构筑技术,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植物... 随着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市政、水利等建设过程中,大量裸露边坡因施工开挖而形成。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存在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为了快速修复这些裸露边坡,研究提出了植生水泥土生境构筑技术,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植物群落及基材肥力等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而且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生水泥土 生境构筑 生态修复 边坡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生境优化为切入点的工业历史老城区更新模式研究——以福州马尾老城区为例
4
作者 林毅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7期1-9,40,共10页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共同提升是近期国家所倡导的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政策中对于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要求。针对我国工业历史老城区的共性分析,以生态环境优化为切入点,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法分析了该类型城市更新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共同提升是近期国家所倡导的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政策中对于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要求。针对我国工业历史老城区的共性分析,以生态环境优化为切入点,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法分析了该类型城市更新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通过更新目标与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结合城市绿地系统修补与存量资源高效利用,形成城市地域特色与城市总体风貌融合的更新理念。在量化成效指标的同时也结合福州市马尾船政老城区的实践,论证了该理论可在有效提升工业历史老城区综合承载能力的同时,实现“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历史传承”的城市更新成效,可为类似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历史老城区更新 全域生境优化 生境构筑要素 生境构筑方式 生境成效量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扰动区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67
5
作者 赵冰琴 夏振尧 +3 位作者 许文年 杨森 夏栋 王泽光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0-137,共8页
回顾了国内外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发展历程,从生境构筑方法的角度探索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将工程扰动区常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分为喷混类、加固填土类、槽穴构筑类和铺挂类。喷混类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对坡面的要求不高,适用于各类边坡,核心在... 回顾了国内外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发展历程,从生境构筑方法的角度探索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将工程扰动区常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分为喷混类、加固填土类、槽穴构筑类和铺挂类。喷混类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对坡面的要求不高,适用于各类边坡,核心在于喷播基材的配方;加固填土类和槽穴构筑类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可与植被护坡有机结合,前者在景观设计上的前景较好,后者更适用于裸露岩质山体的生态恢复,可改善生态修复工程中乔灌木存活率较低的问题;铺挂类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具有可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的优势,施工简单,适用于稳定性较好的土质或软岩质边坡。研究成果可为工程扰动区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的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扰动区 生境构筑 分类方法 边坡 生态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挖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研究——以宜昌求索众创中心项目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少丽 许文年 刘立荣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0-137,共8页
为了给开挖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的选择和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以宜昌求索众创中心开挖岩质边坡生态修复项目为对象,研究了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和防冲刷基材(PEB)生态护坡技术施工方案的主要区别以及工程竣工后1个月... 为了给开挖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的选择和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以宜昌求索众创中心开挖岩质边坡生态修复项目为对象,研究了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和防冲刷基材(PEB)生态护坡技术施工方案的主要区别以及工程竣工后1个月和5个月的生态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两种生态修复技术施工方案主要在基材基层材料配比、锚固方式以及施工方法上存在不同。生态修复效果在竣工初期没有太大差别。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植物根系一旦穿过基材表层以后,防冲刷基材生态护坡技术的植物生长状况明显优于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今后在开挖岩质边坡生态修复中,对于边坡坡度小于50°的稳定开挖岩质边坡应优先选择防冲刷生态护坡技术,以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当坡度较大时则考虑选用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挖岩质边坡 生态修复 植被混凝土 防冲刷基材 水土保持效果 景观效应 植物生境构筑 植物物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矿山废弃地边坡植被恢复技术及模式 被引量:6
7
作者 高赛 孙飞 +3 位作者 刘海龙 李红娜 唐玉情 张捷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9期38-42,I0007,共6页
大型采矿工程建设在造成地表景观破坏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人工创面(边坡),植被恢复作为矿山废弃地边坡生态恢复的基础,其技术要点是在恢复区内构建出适合先锋植物生长的生境,为植物提供良好的基质条件和立地环境。生境构筑技术将直接关... 大型采矿工程建设在造成地表景观破坏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人工创面(边坡),植被恢复作为矿山废弃地边坡生态恢复的基础,其技术要点是在恢复区内构建出适合先锋植物生长的生境,为植物提供良好的基质条件和立地环境。生境构筑技术将直接关系到植物成活和整个边坡植被恢复工程的质量及效果。按照重构生境的不同,将矿山废弃地边坡植被恢复技术分为混合喷播型、挂网铺设型、格构填土型、预制穴槽型四大类,并针对边坡立地条件和地质构造特点等提出了相应的边坡植被恢复技术组合模式。将该模式用于寒区黑龙江省多宝山铜矿矿山排土场边坡植被恢复工程,经恢复区工程实践检验,所探索的模式可为矿山废弃地边坡植被恢复工程提供一定的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废弃地 边坡植被恢复 生境构筑 技术组合 寒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混凝土在官地水电站的试验分析
8
作者 田仁喜 赵丹 +1 位作者 冷红志 戴方喜 《四川环境》 2014年第3期18-23,共6页
本文主要对官地水电站高陡边坡植被混凝土前期绿化试验成果进行分析,以寻求在干湿季节明显、雨量集中、干旱季节漫长、温度高、蒸发量大等干热河谷气候特征条件下的最佳生境构筑方法,为官地水电站乃至雅砻江流域水电工程高陡边坡生态恢... 本文主要对官地水电站高陡边坡植被混凝土前期绿化试验成果进行分析,以寻求在干湿季节明显、雨量集中、干旱季节漫长、温度高、蒸发量大等干热河谷气候特征条件下的最佳生境构筑方法,为官地水电站乃至雅砻江流域水电工程高陡边坡生态恢复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边坡 生境构筑 植被混凝土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