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乡村建设:“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双向互构的逻辑——基于南京市竹镇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腾 刘祖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62,共12页
生态乡村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连接点,如何实现乡村绿色发展是当下及未来生态乡村建设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双向互构作为分析框架,对南京市竹镇生态崛起的个案进行分析。研究... 生态乡村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连接点,如何实现乡村绿色发展是当下及未来生态乡村建设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双向互构作为分析框架,对南京市竹镇生态崛起的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两化”的双向互构是乡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有效路径。“生态产业化”是推动乡村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过程,主要包括生态资源培育、生态资源资产化、生态资产资本化、生态产品与服务市场化四个关键环节;“产业生态化”则是将环境减排和资源减量等生态思维应用到产业发展中的过程,主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间资源共享、绿色技术运用等多元途径实现。“两化”价值互享、功能互通,实现“两化”互构不仅需要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也离不开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种机制的支持。本文对“两化”互构的逻辑关系、行动策略和实现机制的提炼突破了既有的理论阐述,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态乡村建设研究中理论分析的不足。未来研究中,不同类型乡村的生态发展路径和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乡村建设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 生态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乡村建设模式与途径 被引量:1
2
作者 纪珊珊 《南方农业》 2021年第18期152-153,共2页
生态乡村建设工作能提高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是对生态农村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生态乡村的建设是有效推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关键构成要素之一,我国乡村生态建设虽然在现阶段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乡村地区内的生态环境也有所改善,但... 生态乡村建设工作能提高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是对生态农村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生态乡村的建设是有效推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关键构成要素之一,我国乡村生态建设虽然在现阶段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乡村地区内的生态环境也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被破坏和生态被污染现象依旧存在,因此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应把生态乡村建设作为切入点,引领农村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乡村建设 模式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供给侧改革提升民族贫困地区生态乡村建设的质量
3
作者 冯振萍 《世纪桥》 2017年第2期80-82,共3页
本文认为少数民族偏远贫困地区在"五位一体"生态乡村建设中以供给侧改革理念为指导,可以促进优质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质量。结合民族贫困地区生态乡村建设存在着诸如思想理念落后、环境封闭滞塞的... 本文认为少数民族偏远贫困地区在"五位一体"生态乡村建设中以供给侧改革理念为指导,可以促进优质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质量。结合民族贫困地区生态乡村建设存在着诸如思想理念落后、环境封闭滞塞的、文化人才断档等深层次的问题,最后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民族贫困地区 生态乡村建设 脱贫致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乡村建设初探——以长沙市许兴村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罗茜 冯超 +1 位作者 李志华 王福生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2期150-156,182,共8页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打造生态乡村。许兴村位于"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绿心地区,山青水秀,打造生态乡村条件得天独厚。文章探索生态乡村规划的编制方法体系,构建了以理念规划、发展策划"两划合一"为总体思路和以基础设...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打造生态乡村。许兴村位于"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绿心地区,山青水秀,打造生态乡村条件得天独厚。文章探索生态乡村规划的编制方法体系,构建了以理念规划、发展策划"两划合一"为总体思路和以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产业发展、乡村绿化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等5个方面为建设内容的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体系,以期提出建立理想生态乡村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不断丰富生态乡村旅游市场和产品的多元化研究,推进生态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乡村建设 规划理念 发展格局 环境治理 生态产业 许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乡村建设模式与途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国彪 《山西农经》 2021年第5期96-97,共2页
建设生态乡村,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从生态乡村建设体系的内涵出发,探讨了经济化、区域化、生态化、资源化4种生态乡村建设模式,以及连片整治、生态修复、... 建设生态乡村,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从生态乡村建设体系的内涵出发,探讨了经济化、区域化、生态化、资源化4种生态乡村建设模式,以及连片整治、生态修复、发展生态经济等建设生态乡村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生态乡村建设模式与有效途径的分析,试图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乡村建设 生态环境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苏北新洋农场生态乡村建设现状
6
作者 杨思艺 郭思远 《戏剧之家》 2020年第1期187-189,共3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重视,国营农场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份子,积极改革管理经营体制,站在了生态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江苏省农垦新洋农场有限公司自建场以来就一直秉持“绿色自然”的理念,在发展期间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重视,国营农场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份子,积极改革管理经营体制,站在了生态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江苏省农垦新洋农场有限公司自建场以来就一直秉持“绿色自然”的理念,在发展期间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同时也遇到了一些与时代发展、生态建设相关联的问题,并提出借助“互联网+”继续发展现代生态乡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乡村建设 互联网+ 新洋农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生态乡村建设在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7
作者 马晓昭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经济》 2017年第2期00047-00047,共1页
生态乡村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渠道,在少数民族地区展开此项工作,必须要保障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精准扶贫是当今非常热门的话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渠道。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乡村建设,不仅能够充分挖掘当地生态资源... 生态乡村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渠道,在少数民族地区展开此项工作,必须要保障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精准扶贫是当今非常热门的话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渠道。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乡村建设,不仅能够充分挖掘当地生态资源的价值,并且能够实现旅游产业精准扶贫新渠道,帮助当地人民摆脱贫困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乡村建设 四川凉山 贫困地区 精准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乡村建设的理论重构与主体整合——基于波兰尼生态政治的反思 被引量:4
8
作者 姚茂华 黄斌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2,共6页
生态乡村建设存在着"国家主导"、"市场主导"和"社会主导"三种理论取向。三种取向在指引生态乡村建设的同时,也存在着用"碎片化"思路理解系统性问题的不足。波兰尼的生态政治思想从政治、经济... 生态乡村建设存在着"国家主导"、"市场主导"和"社会主导"三种理论取向。三种取向在指引生态乡村建设的同时,也存在着用"碎片化"思路理解系统性问题的不足。波兰尼的生态政治思想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系统角度出发理解生态问题,强调国家与社会对市场的规制,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当下生态问题发生的新视角。因而基于生态乡村建设的特点,目前在生态乡村建设中我们应注意国家、社会与市场的结构性平衡,以国家规制、市场推动和社会本位重构生态乡村建设理论视野,整合生态乡村建设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乡村建设 波兰尼 生态政治 结构性平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系苏北生态 建功绿色时代——探访苏北国营农场的绿色生态之路
9
作者 郭思远 徐芯蕾 +2 位作者 杨思艺 吴心远 王星宇 《艺术科技》 2019年第11期54-54,111,共2页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逐步凸显,国营农场作为绿色时代变革的一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改革体制,站在了生态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江苏省农垦新洋农场有限公司(江苏国营新洋农场)自建场以来就一直秉持'绿色自然'的思想,'绿...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逐步凸显,国营农场作为绿色时代变革的一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改革体制,站在了生态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江苏省农垦新洋农场有限公司(江苏国营新洋农场)自建场以来就一直秉持'绿色自然'的思想,'绿色'是新洋的底色,在改革发展期间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乡村建设 社会实践 新洋农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