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2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otka-Voterra模型的光伏产业生态创新系统演化路径的仿生学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陈瑜 谢富纪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84,共11页
以可再生能源的典型代表光伏产业发展为例,借鉴产业生态学的理念,通过引入生态学中的Lotka-Volterra竞争捕食者模型,模拟研究了中国光伏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首先详细阐述了光伏产业生态创新系统中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关... 以可再生能源的典型代表光伏产业发展为例,借鉴产业生态学的理念,通过引入生态学中的Lotka-Volterra竞争捕食者模型,模拟研究了中国光伏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首先详细阐述了光伏产业生态创新系统中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借鉴自然生态系统中复制、竞合与重组机制,分析了这三种机制对光伏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影响.然后,根据Lotka-Volterra模型的推理,得到系统的稳态平衡点.研究表明,中国光伏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主要有两个方向:后向捕食战略和前向捕食战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光伏产业发展应改变原来仅考虑自身发展的单向思维模式,而转向各物种协调平衡发展的系统思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tka—Volterra模型 光伏产业 生态创新系统 演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重庆产业生态创新系统仿真与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小苍 刘俊丽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8,共7页
在对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生态效率评价的基础上,以系统动力学为工具构建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仿真模型,对重庆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未来发展从企业行为、政府作为、研究机构、创新人才等四个方面进行仿真检验及预测,并探讨其创新资源... 在对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生态效率评价的基础上,以系统动力学为工具构建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仿真模型,对重庆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未来发展从企业行为、政府作为、研究机构、创新人才等四个方面进行仿真检验及预测,并探讨其创新资源综合配置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产业生态创新系统 生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系统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素峰 严良 +1 位作者 谢军安 张明辉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33-237,共5页
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实现我国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优化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系统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从影响生态创新系统的驱动因素出发,构建驱动机制框架图,根据"驱动因素驱动... 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实现我国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优化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系统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从影响生态创新系统的驱动因素出发,构建驱动机制框架图,根据"驱动因素驱动机制生态创新绩效"的研究思路,探讨内、外驱动机制以及两种机制的协同。通过案例研究,分析湖北省大冶地区生态创新系统驱动机制形成的过程,最后提出"五维"的生态创新系统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 生态创新系统 驱动机制 协同作用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重庆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健康状态与趋势实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小苍 刘俊丽 《海南金融》 2016年第6期32-38,共7页
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当前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改变我国传统工业"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转向绿色化、生态化和可持续的"生态创新"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 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当前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改变我国传统工业"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转向绿色化、生态化和可持续的"生态创新"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创建产业生态创新系统评估指标体系,对重庆现有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基本健康情况进行评估,探寻存在问题并得出结论:重庆地区2005年到2015年总体的产业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一直有所发展,但发展进程相对缓慢,基本上位于不健康(II)和基本健康(III)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创新 模糊综合评价 产业生态创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绿色转型与区域生态创新系统构建
5
作者 唐琦 《浙江经济》 2020年第1期68-69,共2页
构建区域生态创新系统将有助于打破地方制造业传统发展的路径依赖,提升企业生态创新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加快地方制造业的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也是浙江推进"大花园"建设的重要目标。目前,如何解决环境... 构建区域生态创新系统将有助于打破地方制造业传统发展的路径依赖,提升企业生态创新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加快地方制造业的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也是浙江推进"大花园"建设的重要目标。目前,如何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达到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创新系统 绿色转型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经济背景下江苏生态创新系统评价研究
6
作者 姜楠 赵红梅 《价值工程》 2020年第3期205-206,共2页
面对企业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全球经济竞争压力挑战,实现生态创新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因此产生了生态创新系统。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将生态创新系统划分为四个子系统。根据四个子系统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江苏省生态创新系统健康程度进... 面对企业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全球经济竞争压力挑战,实现生态创新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因此产生了生态创新系统。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将生态创新系统划分为四个子系统。根据四个子系统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江苏省生态创新系统健康程度进行评价,得出江苏省在2007至2017十年期间生态创新系统健康程度显著上升,进而分析和预测未来江苏省生态创新政策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创新系统 数据预处理 熵权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以海尔卡奥斯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水莲 付晗涵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9,共9页
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长效发展成为重要议题,也是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索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研究发现,价值共创机制包括模块化机制、... 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长效发展成为重要议题,也是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索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研究发现,价值共创机制包括模块化机制、场景化机制和互补机制;创新生态系统中,模块化机制、场景化机制和互补机制高效整合生态资源,提升生态数字化能力,从而形成创新生态系统的同边网络效应、跨边网络效应和跨领域网络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研究情境,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理论研究,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工业互联网平台 价值共创 模块化机制 场景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提升研究
8
作者 吴群 韩天然 +1 位作者 杜媛媛 李梦晓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27,共16页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平台创新生态系统如何借力数字技术来应对外部环境风险值得关注。本文以制度理论、资源整合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为切入点,构建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基于全国平台型电商企业的问卷调...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平台创新生态系统如何借力数字技术来应对外部环境风险值得关注。本文以制度理论、资源整合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为切入点,构建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基于全国平台型电商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具体作用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正向影响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资源整合能力与价值共创在数字技术对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其中,资源整合能力在数字技术对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价值共创在数字技术对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制度环境正向调节价值共创对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作用,并正向调节数字技术与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之间的链式中介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明晰了考虑制度环境的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提升的具体作用机制,对于促进平台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资源整合能力 价值共创 创新生态系统韧性 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责任履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开放式创新战略绩效提升:基于科大讯飞的纵向案例研究
9
作者 张长江 兰凯 +2 位作者 张玥 张思涵 杨昱琪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7-294,共18页
中国式创新要求企业兼顾社会责任履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和创新绩效提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在深入剖析科大讯飞成立24年来社会责任履行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历程基础上,探索高科技企业“社会责任-... 中国式创新要求企业兼顾社会责任履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和创新绩效提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在深入剖析科大讯飞成立24年来社会责任履行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历程基础上,探索高科技企业“社会责任-创新生态系统-开放式创新战略绩效”关系框架。研究发现:高科技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一般遵循责任理想、政策响应和战略契合3个阶段;社会责任履行促进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基本模式为“社会责任-创新种群共生-创新群落互动-创新生态演化”;创新生态系统助力开放式创新战略绩效提升的主要路径为创新资源获取和创新协同共生;创新生态系统可在社会责任履行和开放式创新战略绩效提升之间发挥桥接作用。本研究为高科技企业构建自立自强的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创新生态系统 开放式创新 资源获取 协同共生 科大讯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主导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与构建路径
10
作者 温兴琦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23,共14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创新范式持续迭代,企业成为驱动创新系统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主导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企业主导性、深度协同性、数字赋能性和高度适应性四大基本特征。企业主导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基于DART模型的... 在数字经济时代,创新范式持续迭代,企业成为驱动创新系统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主导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企业主导性、深度协同性、数字赋能性和高度适应性四大基本特征。企业主导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基于DART模型的价值共创机制与数字技术驱动机制,二者紧密耦合并相互赋能。企业主导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进一步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精准界定并明确划分各创新主体的角色与核心责任,并不断完善价值共创与数字技术驱动的双轨并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主导 数字创新 创新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数字技术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贸流通业创新生态系统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赋能的调节效应
11
作者 黄芸飞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0,共5页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商贸流通业创新生态系统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并重点考虑数字化赋能对此过程的调节效应,以期为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业创新主体对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商贸流通...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商贸流通业创新生态系统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并重点考虑数字化赋能对此过程的调节效应,以期为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业创新主体对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商贸流通业创新资源对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商贸流通业创新环境对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数字化赋能在商贸流通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创新生态系统 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技术互补与协同创新
12
作者 刘潇 李家宝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6,共13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以AI创新应用为导向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平台赋能互补者创新研究多从平台模块性、边界资源开放等视角展开,缺乏对互补者与平台企业创新要素复杂协同关系结构的考察,构建“要素—过程—绩效”框架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以AI创新应用为导向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平台赋能互补者创新研究多从平台模块性、边界资源开放等视角展开,缺乏对互补者与平台企业创新要素复杂协同关系结构的考察,构建“要素—过程—绩效”框架研究平台企业赋能互补者协同创新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首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隐含在协同创新活动中的技术组件互补关系进行建模和分析;其次,采用数据驱动的NK模型对互补者协同创新过程进行建模和仿真,探究技术相互依赖对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后,基于百度大脑AI开放平台实例研究和仿真实验,发现互补者通过组件策略嵌入生态系统所形成的技术相互依赖水平负向影响协同创新潜力,并且系统中核心组件比例(C-Ratio)越高,协同创新绩效越低。据此,提出平台企业协调创新生态系统各类参与者资源及赋能平台创新活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 数字平台 协同创新 NK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能级:统计测度、差异分解与时空演进
13
作者 李晓娣 饶美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8-626,共9页
为了科学测度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水平,本文基于“能级理论”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测度指标体系,对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市创新生态系统能级进行测算。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空间核密度估计法及马尔可夫链剖析其区... 为了科学测度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水平,本文基于“能级理论”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测度指标体系,对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市创新生态系统能级进行测算。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空间核密度估计法及马尔可夫链剖析其区域差异、时空演化格局以及内部动态跃迁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能级呈现显著的不平衡特征,区域间差异是分布失衡的主要空间原因;东部呈现高-低集聚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中西部存在一定正向空间溢出,东北地区空间特征不明显;创新生态系统能级跃迁是一个缓慢、连续的过程,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性。本文研究为各地区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提升策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能级 差异分解 时空演进 能级跃迁 空间核密度估计 马尔可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基于可供性视角的案例研究
14
作者 罗均梅 徐翠丰 王水莲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73,共14页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共创是驱动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数字孪生作为集成型前沿数字技术,其丰富的可供性成为推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的关键要素。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尚待深入挖掘。聚焦海尔集团的衣联网、日日顺、卡...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共创是驱动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数字孪生作为集成型前沿数字技术,其丰富的可供性成为推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的关键要素。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尚待深入挖掘。聚焦海尔集团的衣联网、日日顺、卡奥斯三大子生态系统,采用嵌入式案例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发现:数字孪生技术的多维可供性在单一场景、多元场景及生成场景中展现了显著的应用潜力,成为推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的关键引擎;互补创新连接了数字孪生的多维可供性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共创,成为催化这一过程的重要机制;数字孪生的多维可供性催生了聚焦化、多样化和模块化互补创新形态,进而促成了互动式、整合式和转化式的价值共创模式,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效率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数字技术管理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关系相关的理论文献,还为企业在不同场景中有效应用和管理数字孪生技术以实现价值共创提供了借鉴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可供性 互补创新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生态系统下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方案
15
作者 崔倩如 龚小芹 李元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宏观、中观、微观视角剖析发达国家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困境提... 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宏观、中观、微观视角剖析发达国家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困境提出本土化方案。发达国家户外运动产业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层面的政策引导与基金支持,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层面的协同合作与人才培养体系,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层面的数字化转型与新兴技术应用。我国户外运动产业起步较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面临自然资源开放不足、政策体系不健全、产业协同机制与人才培养欠缺、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过高与数据驱动有限的现实障碍,需要着力完善政策供给体系,拓宽基金拨款渠道;搭建跨部门协同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重视新兴技术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户外运动产业 高质量发展 国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与实证
16
作者 尹西明 魏阙 +1 位作者 陈劲 冯雪皓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4,106,共12页
本文从“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国家创新体系能级提升-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探讨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仿照自然生态规律,利用数据能量作为驱动创新体系能级提升的关键要素,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 本文从“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国家创新体系能级提升-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探讨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仿照自然生态规律,利用数据能量作为驱动创新体系能级提升的关键要素,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在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优化科技政策制定机制和提升科技治理精准施策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揭示数字科技创新生态中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的生态学特征。基于研究发现,提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活用好数据要素、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等路径,推进数字科技创新和数实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数据要素 国家创新体系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陈玉玲 王雷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6,共9页
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支撑,识别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影响因子、探究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联动机制是加速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的关键。本文深入分析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和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支撑,识别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影响因子、探究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联动机制是加速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的关键。本文深入分析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和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分别构建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和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的评价体系,利用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的驱动作用及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能够显著驱动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的提升,并呈现先边际效应递减后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规律。最后,本文从优化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实施差异化区域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战略、加大创新人员和资金投入3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 高技术产业 创新质量 创新能力 影响因子 差异化策略 创新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供应链创新生态系统伙伴选择方法研究
18
作者 尚佳艺 王琦峰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在制造业供应链创新生态系统中,伙伴选择对系统的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起着关键作用。针对制造业供应链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价指标异构多源等问题,文章在构建全面的选择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 在制造业供应链创新生态系统中,伙伴选择对系统的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起着关键作用。针对制造业供应链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价指标异构多源等问题,文章在构建全面的选择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直觉模糊数的VIKOR群决策方法,旨在更准确地评估制造业供应链创新生态系统的合作伙伴。采用区间直觉模糊集技术处理评价信息,利用熵权法为评价指标分配权重,并通过VIKOR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排序。通过实例分析与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在选择制造业供应链创新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方面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创新生态系统 伙伴选择 VIKOR 区间直觉模糊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创新生态系统与绿色经济耦合协调研究
19
作者 侯晓娜 刘旭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5年第2期31-33,共3页
中国经济正经历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同时也带动了辽宁省的发展速度,创新的环境友好特质与绿色经济发展要求相契合。本文通过构建创新与绿色经济指标体系,测度了2013—2022年辽宁省各地级市耦合协调程度,分析了辽宁省创新与... 中国经济正经历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同时也带动了辽宁省的发展速度,创新的环境友好特质与绿色经济发展要求相契合。本文通过构建创新与绿色经济指标体系,测度了2013—2022年辽宁省各地级市耦合协调程度,分析了辽宁省创新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两个系统间协调发展的水平。研究发现,辽宁省内各地级市创新生态系统和绿色经济的耦合协调水平不存在空间异质性,从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和沿海经济带来看,这两者的均值相差不多,深入分析后发现,两个区域的特点鲜明一致,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以沈阳市为核心,其耦合协调值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其他城市总体上保持稳定性前进趋势。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加强辽宁地区创新生态与绿色经济产业和资源互联互通,促进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推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路径,激发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区域协调发展规划,进一步增强辽宁省在创新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上的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创新生态共生系统 绿色经济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保护强化趋势下创新生态系统主体间技术博弈研究
20
作者 周钟 付胜君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7,共10页
[研究目的]分析创新生态系统主体间的技术博弈情形,探讨不同专利保护强度和变化周期对主体间技术博弈的影响机制,进而研究合理的专利保护机制和补贴政策,为引导创新生态系统的优化发展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以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领先企业... [研究目的]分析创新生态系统主体间的技术博弈情形,探讨不同专利保护强度和变化周期对主体间技术博弈的影响机制,进而研究合理的专利保护机制和补贴政策,为引导创新生态系统的优化发展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以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领先企业和跟随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系统涌现出四类均衡状态。随后构建多主体仿真模型,研究专利保护强度变化和不同变化周期对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当专利保护强度较低时,跟随企业倾向于采取模仿领先企业的研发策略,政府可以通过与补贴政策的互动来专注专利质量的提升;当企业技术策略转换稳定后,专利保护强度的提升会导致企业群体短暂偏离最优演化策略和收益下挫,政府应当通过人性化措施来实现政策调整的“软着陆”;采取{专利保护,模仿学习}策略组合的企业群体总收益最大,政府要加强领先企业的专利保护意识,鼓励跟随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保护强度 创新生态系统 企业策略 演化博弈 多主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