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和谐因素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述评 被引量:6
1
作者 包庆德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9,共8页
解读和谐社会,应着力把握其表征时代精神的理论特质,特别是其与时俱进的实践品格。其中彰显人与自然协调关系的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并凸显其基础地位与时代特征。随着人们对和谐社会构建认知能力与解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 解读和谐社会,应着力把握其表征时代精神的理论特质,特别是其与时俱进的实践品格。其中彰显人与自然协调关系的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并凸显其基础地位与时代特征。随着人们对和谐社会构建认知能力与解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其研究已深化到从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审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因素内在深层逻辑关系的崭新阶段。在当代,生态环境因素极大地渗透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水准。从生态哲学维度系统梳理和深度规范和谐社会构建的生态背景与基础功能,生态和谐思想渊源与生态和谐审视维度,和谐思维方式与和谐发展理念以及与时俱进的生态和谐实践,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维度 和谐社会构建 生态和谐因素 和谐思维方式 生态和谐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伦理的实践导向及其当代意蕴
2
作者 周鑫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7-17,共11页
持续恶化的生态现实催生了生态伦理学这一新兴学科,生态伦理介于伦理学和生态环境科学之间,不但具有理论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的产生,是协调人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求得二者和谐发展的结果。近年来,生态污染、恶化等问题日益严... 持续恶化的生态现实催生了生态伦理学这一新兴学科,生态伦理介于伦理学和生态环境科学之间,不但具有理论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的产生,是协调人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求得二者和谐发展的结果。近年来,生态污染、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之所以出现这种后果,也是人类肆意妄行的结果。因此,只有提高到人类生态伦理道德的高度去感悟和对待这个问题,才能使它得到最终的解决,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和谐实践生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