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山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沈万斌 尚颖 +2 位作者 刘景帅 高凯 王黎黎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1年第2期79-82,共4页
采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60年、2005年和2009年旅游景区EI值均大于75,生态环境为优;与1960年比2,005年和2009年EI值分别减小0.99和1.50,生态环境逐年变差,并呈加剧之势I;bio、IvegI、ero和... 采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60年、2005年和2009年旅游景区EI值均大于75,生态环境为优;与1960年比2,005年和2009年EI值分别减小0.99和1.50,生态环境逐年变差,并呈加剧之势I;bio、IvegI、ero和Ienv值均分别减小1.43、0.87、1.04和5.05,生物多样性和植被覆盖率在下降、土地退化加快和环境质量在下降I;env值下降幅度最大,环境质量明显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旅游景区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旅游承载力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像元尺度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以深圳市大鹏半岛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旭 胡宇 周增科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5年第6期110-117,共8页
揭示大鹏半岛近年来生态环境时空变动情况,为大鹏半岛生态环境保护和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深圳市大鹏半岛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像元尺度的动态评价研究,弥补了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反映区域内部异质性的不足。研... 揭示大鹏半岛近年来生态环境时空变动情况,为大鹏半岛生态环境保护和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深圳市大鹏半岛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像元尺度的动态评价研究,弥补了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反映区域内部异质性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大鹏半岛生态环境状况呈现出建成区明显低于植被覆盖区域的特点;在研究时段内评价单元之间的生态环境状况没有剧烈变动,但生态环境状况为优和良的区域面积逐年下降,生态环境有所变差;生态环境状况发生变化的评价单元逐年增多,生态环境稳定性有所下降;由于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张,生态环境变差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建成区周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元尺度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与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数据整合方案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唐伟 王德富 文学虎 《测绘》 2016年第6期255-258,276,共5页
本文在地理国情进入常态化监测的大背景下,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研究并提出了数据整合、转化等技术方案,使其能够应用于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监测与评价工作。该方案为拓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应用领域、改进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工作方... 本文在地理国情进入常态化监测的大背景下,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研究并提出了数据整合、转化等技术方案,使其能够应用于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监测与评价工作。该方案为拓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应用领域、改进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工作方法提供了基础地理信息,对测绘成果数据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国情普查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数据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简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朱艳 张雪华 《绿色环保建材》 2021年第6期19-20,共2页
本次研究按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对郑州市辖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采用行政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和三种专题评价相结合的生态环境状况综合分析方法,涉及84个评价因子。研究结果表明,2018年郑州市生态环境质量为&... 本次研究按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对郑州市辖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采用行政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和三种专题评价相结合的生态环境状况综合分析方法,涉及84个评价因子。研究结果表明,2018年郑州市生态环境质量为"良",同比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城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评价 生态功能区功能状况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湟水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赵翠平 龚家国 +2 位作者 王浩 王英 杨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71,共4页
以湟水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8 OLI和MODSI遥感影像,基于ERDAS软件和ArcGIS软件空间分析技术,得到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植被覆盖空间分布图。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105)》,计算生物丰度指数、水网密度指数、... 以湟水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8 OLI和MODSI遥感影像,基于ERDAS软件和ArcGIS软件空间分析技术,得到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植被覆盖空间分布图。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105)》,计算生物丰度指数、水网密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土地胁迫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等,对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生态环境状况一般,主要是由于西宁市城区和民和县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较低。现阶段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控制污染排放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水流域 遥感 ERDAS ARCGIS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矿集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斌 吴云霞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60-66,共7页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合理性是评价成功与否的关键。成矿带与矿集区较平原区具有地形地貌复杂、矿山活动频繁、地质灾害频发的特点,以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矿集区为研究区,将矿山开发占地和地质灾害密度作为环境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合理性是评价成功与否的关键。成矿带与矿集区较平原区具有地形地貌复杂、矿山活动频繁、地质灾害频发的特点,以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矿集区为研究区,将矿山开发占地和地质灾害密度作为环境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合成矿带与矿集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开展了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矿集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区域特点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能够更加合理、准确地反映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及空间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燕山—太行山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中若干值得商榷的问题 被引量:34
7
作者 叶有华 梁永贤 +1 位作者 沈一青 谢林伸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4-406,共3页
分析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简称《规范》)中指标使用、计算方法和应用范围等值得商榷的问题。认为《规范》中的湿地除了应包括天然湿地外还应包含人工湿地,同时应将湿地作为水网的重要构成;未利用地中的部分指标在国家... 分析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简称《规范》)中指标使用、计算方法和应用范围等值得商榷的问题。认为《规范》中的湿地除了应包括天然湿地外还应包含人工湿地,同时应将湿地作为水网的重要构成;未利用地中的部分指标在国家尺度上不具有代表性;将各类水网指标直接相加而不进行权重分配有失客观;归一化方法使用上没有统一。《规范》对于同一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动态变化评价没有意义,且不适用于城市内设区的区级行政单位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建议根据各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建立分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应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可比性和操作性,在指数计算中应对各指数及其下设指标分别进行权重分配,各指数均应进行归一化,同一区域不同时期各指标的归一化系数应保持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指标 计算方法 应用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海洋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湘艳 余静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3-480,共8页
在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增多,海洋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进行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科学评价方法的研究可以为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本文首先基于贝叶斯网络... 在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增多,海洋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进行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科学评价方法的研究可以为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本文首先基于贝叶斯网络基本理论,构建了海洋生态环境状况贝叶斯网络评价模型;再以山东省为例,充分融合专家经验知识与客观数据,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评价了2013—2019年山东省近海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了各评价指标间关系及其对近海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程度。评价结果表明2013—2019年山东省近海生态环境状况保持一般状态,海洋环境质量与海洋生态灾害类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最大,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初见成效。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能有效评价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分析结果对于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贝叶斯网络 海洋环境保护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专题数据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嘉力 姜代炜 +3 位作者 黎宁 韩雪蓉 秦旭芝 唐国滔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80,共6页
为了建立一套生态遥感快速监测方法,实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以2015年广西40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例,以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高分影像、地貌为基础数据,利用RPC模型及网络刺点进行影像纠正,使用空间分析等程序化处理方法进行代码转... 为了建立一套生态遥感快速监测方法,实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以2015年广西40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例,以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高分影像、地貌为基础数据,利用RPC模型及网络刺点进行影像纠正,使用空间分析等程序化处理方法进行代码转换和信息抽取,实现了广西国情普查成果转化,得到了2014年和2015年生态遥感数据,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生态遥感快速监测方法,最终得到2015年全区重点生态功能县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40个重点生态功能县中有15个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等级为"优",25个为"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影像 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 重点生态功能县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数据的黄河三角洲核心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郎坤 赵庚星 +3 位作者 王文倩 张素铭 常春艳 王卓然 《山东国土资源》 2019年第12期29-39,共11页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的重要基础,脆弱生态区则是当前关注的热点区域。该文选择黄河三角洲脆弱生态核心区,利用3S(RS、GIS、GPS)数据、统计数据、野外实测数据等多元数据,构建并提取了7个反映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指...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的重要基础,脆弱生态区则是当前关注的热点区域。该文选择黄河三角洲脆弱生态核心区,利用3S(RS、GIS、GPS)数据、统计数据、野外实测数据等多元数据,构建并提取了7个反映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指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200 m边长网格作为评价单元,通过指标叠加获取各单元分值,进而将生态环境状况划分为优、良、中、差、劣6个等级,得到了垦利区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结果,并进行了生态环境分区与分析。结果显示,垦利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较差,生态环境状况优、良的比例仅占7.7%,差、劣的等级则占61.5%,生态环境状况从东北沿海向西南内陆呈变好趋势。与利用国家规程的评价结果相比,该研究能更加细致合理反映研究区生态环境等级变化。垦利区生态环境划分为稳定区、过渡区和脆弱区3个区,各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耕地、盐荒地和滩涂,占各区面积的36.84%、31.85%和47.37%,生态环境稳定区要强化农田基本建设,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同时加强区内盐荒地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过渡区应提高耕地集约化利用程度,加大土壤盐渍化改良力度,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生态环境脆弱区应适度水产养殖规模,防止海水侵蚀,加强天然林草地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环境保护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和生态质量评价对比分析——以济南市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贵芬 田勇 +4 位作者 姜腾龙 刘建军 孙军 王兆军 侯学会 《自然资源信息化》 2023年第1期21-26,共6页
本文以济南市为例,开展了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和生态质量评价,对比分析了生态环境状况、生态质量现状、空间分布规律等内容。结果表明: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58.82,生态环境状况处于“良”等级,12个区(县)生态环境状况处于... 本文以济南市为例,开展了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和生态质量评价,对比分析了生态环境状况、生态质量现状、空间分布规律等内容。结果表明: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58.82,生态环境状况处于“良”等级,12个区(县)生态环境状况处于“良”和“一般”等级;生态质量指数(EQI)为50.86,生态质量状况处于“三类”等级,12个区(县)生态质量状况处于“二类”“三类”和“四类”等级。研究结果反映全市土地利用格局不尽合理、个别建成区绿地率不高、公园绿地可达性不好、重要生态空间连通度不好、人为干扰度较高等问题,本文为进一步完善生态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为济南市乃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生态质量评价 对比 黄河流域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遥感数据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中的不确定性研究——以四川省松潘县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倩 徐亮 周春兰 《四川环境》 2019年第5期114-118,共5页
2018年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逐步完成了全省范围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解译数据代替之前基于中等分辨率影像的解译数据的工作。通过2018年松潘县两套解译数据用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对比分析,探讨数据应用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尽管保... 2018年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逐步完成了全省范围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解译数据代替之前基于中等分辨率影像的解译数据的工作。通过2018年松潘县两套解译数据用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对比分析,探讨数据应用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尽管保证了各自数据的准确率,两套数据土地利用/覆盖各生境类型面积仍有较大差异,并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相差较大。认为遥感产品的尺度效应及人机交互解译中制图者的经验、主观性是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应探索适用于生态遥感监测的尺度转换方法并加强制图者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解译 尺度问题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以柳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雪欣 赵晓晨 葛晓霞 《广东水利水电》 2023年第2期51-56,共6页
为提高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科学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选取11项陆生、水生生态评价指标,构建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并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流域生态环境状况。以柳江流域为实例,结合实... 为提高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科学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选取11项陆生、水生生态评价指标,构建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并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流域生态环境状况。以柳江流域为实例,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及遥感、GIS技术,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计算赋值,并将评价指标分级结果和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成图输出。结果表明,柳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空间差异较大,生态环境状况为一般及良的区域在全流域分布较为广泛,龙江下游、柳江干流中下游及洛清江中上游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相对较差。全流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平均值为64.3,整体处于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综合指数法 柳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内蒙古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永莉 白力军 +4 位作者 崔晋江 布仁图雅 王玉华 李晶晶 卢玉婷 《环境与发展》 2023年第6期33-38,44,共7页
本文采用原环境保护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的评价方法,对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43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的生态功能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内蒙古43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2019年FEI指数平均值为61.06,FEI指数最高的县... 本文采用原环境保护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的评价方法,对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43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的生态功能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内蒙古43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2019年FEI指数平均值为61.06,FEI指数最高的县域是阿尔山市,为72.70,最低的是开鲁县,为49.57。生态功能区功能状况为“优良”的县域个数比例为62.79%。防风固沙功能区FEI指数为60.84,水源涵养功能区FEI指数为63.14,水土保持功能区FEI指数为52.17。林草地覆盖率及特征指标的不同是导致不同功能区FEI指数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环境质量 FE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县域尺度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娜 《环境生态学》 2022年第7期33-36,共4页
基于遥感影像与统计数据对沈阳市各县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20年沈阳市13个县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45.08~57.29,其中4个县域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良,9个县域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一般;各县域生态环境状况基本呈现从城市中心区... 基于遥感影像与统计数据对沈阳市各县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20年沈阳市13个县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45.08~57.29,其中4个县域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良,9个县域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一般;各县域生态环境状况基本呈现从城市中心区域到城郊区域逐步上升的趋势;生态环境状况受土地利用与降水量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尺度 生态监测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沈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被引量:34
16
作者 张沛 徐海量 +3 位作者 杜清 凌红波 张鹏 赵新风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6-422,共7页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针对塔里木河干流区域在综合治理前后的环境变化状况,以1990、2000年和2010年7—8月的3期Landsat-TM和中巴资源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借助RS、GIS手段和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方...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针对塔里木河干流区域在综合治理前后的环境变化状况,以1990、2000年和2010年7—8月的3期Landsat-TM和中巴资源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借助RS、GIS手段和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方法,对比分析了综合治理前后生态环境的特点,得知塔里木河干流的生态环境在综合治理前处于最差的级别,综合治理后有明显改善。虽然,综合治理遏制了生态退化的趋势,但是流域内生态脆弱的现状并没有发生根本扭转,仍需要进一步地增加治理投入,巩固和增强综合治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生态恢复 土地利用 塔里木河干流
原文传递
“5·12”汶川地震灾区典型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影响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秋劲 徐亮 +2 位作者 周春兰 于飞 刘佳 《四川环境》 2009年第5期96-98,103,共4页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带来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次生地质灾害等,给灾区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重点以汶川县作为典型区域,运用"3S"技术,通过对汶川县震前、震后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定量...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带来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次生地质灾害等,给灾区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重点以汶川县作为典型区域,运用"3S"技术,通过对汶川县震前、震后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分析"5.12"大地震对龙门山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区域灾后重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3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核心区生态环境状况格网化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
18
作者 卓嵩 蒋红兵 +1 位作者 任文力 杨涛 《测绘》 2015年第6期243-245,共3页
对汶川地震核心灾区生态环境状况格网化分析时,传统统计方法存在颗粒度偏大、数据不全面等不足,本文引入面向四川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模型,充分利用多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遥感影像,融合水利、国土等行业部门专题资料,基于格网化技术... 对汶川地震核心灾区生态环境状况格网化分析时,传统统计方法存在颗粒度偏大、数据不全面等不足,本文引入面向四川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模型,充分利用多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遥感影像,融合水利、国土等行业部门专题资料,基于格网化技术,设计了格网化定量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技术流程,对该示范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汶川地震核心区 格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生态区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钱贞兵 戴晓峰 +1 位作者 陈超 徐升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75,共4页
选取安徽省5大生态区作为研究对象,参考环保部门对县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相关技术规范,对2011年和2015年安徽省全部县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再根据5大生态区所辖的县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各生态区进行差异性分析,以评价各生... 选取安徽省5大生态区作为研究对象,参考环保部门对县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相关技术规范,对2011年和2015年安徽省全部县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再根据5大生态区所辖的县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各生态区进行差异性分析,以评价各生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变化情况。通过对各生态区二级指数的统计学分析,找出导致研究年份间变化的原因,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配对样本t检验 差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建塘镇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
20
作者 牛一峰 岳彩荣 《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6期1-6,共6页
以香格里拉市建塘镇为例构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体系。利用遥感影像提取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信息,运用GIS技术计算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最终运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模型对建塘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建塘镇生态环境状况整体较好,其... 以香格里拉市建塘镇为例构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体系。利用遥感影像提取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信息,运用GIS技术计算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最终运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模型对建塘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建塘镇生态环境状况整体较好,其中环境状况为优的区域占总面积的67.4%、良为11.9%、一般为17.1%、较差为3.5%。该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反映当地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RS GIS 生态环境指数(EI) 评价指标 建塘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