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生态补偿核算研究:以海南岛18市县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韩念龙 李南恒 黎兴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14,共10页
科学划分生态补偿区域及核算生态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问题,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海南岛各市县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的输出区与输入区,采用生态系统服务流确定生态服务流动的范围及强度,... 科学划分生态补偿区域及核算生态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问题,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海南岛各市县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的输出区与输入区,采用生态系统服务流确定生态服务流动的范围及强度,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支付意愿等因素建立生态补偿模型,最终确定海南岛各市县的生态补偿金额。结果表明,海南岛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存在明显空间分异,海南岛中东部区域琼中、白沙及万宁提供了海南岛超过70%的生态系统服务流量;2000—2022年间海南岛以市县为单元的生态受偿与支付主体比例由10∶8变化为9∶9,存在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流 生态补偿 标准核算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龙 徐丽 +1 位作者 于名召 贺桂珍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0-1012,共13页
水生态系统服务流是目前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热点。基于动态视角的服务流动评估可以帮助更好的分析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以提高人类福祉。总结目前已有的水生态系统服务流文献,阐述了水生态系... 水生态系统服务流是目前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热点。基于动态视角的服务流动评估可以帮助更好的分析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以提高人类福祉。总结目前已有的水生态系统服务流文献,阐述了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定义和分类、尺度特征、载体特征、国内外研究区域分布和研究对象。目前主要是从两个角度探讨了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概念,一个是强调流动路径,另一个强调流动的结果,不同的研究角度使得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相关概念尚未统一。梳理了目前水生态系统服务流评估的基本流程与方法,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供需计算、水生态系统服务物质流评估和价值流评估,接着总结了目前水生态系统服务流应用方向,包括区域水生态安全评估、流域生态补偿以及洪水管理。论述了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研究不足:(1)可用水生态系统服务流分析模型较少,现有网络模型缺陷较多;(2)缺乏水生态系统服务流与其他服务流的权衡与协同分析;(3)对水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尚未充分开展。最后对未来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研究进行展望:(1)开发适配程度更高的水生态系统服务流模型;(2)多尺度整合研究;(3)进行水生态系统服务流耦合分析,以期促进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朝着更加系统以及科学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流 评估 生态安全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东北地区水安全格局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才志 安志英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9,27,共10页
基于供水服务“供流需”(供给流动需求)的研究思路构建水安全框架,采用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测度水生态系统供需服务盈余和赤字状态,提取水生态“源”“汇”区,采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识别“源汇”廊道和脆弱节点,进而分析东北地区水安全... 基于供水服务“供流需”(供给流动需求)的研究思路构建水安全框架,采用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测度水生态系统供需服务盈余和赤字状态,提取水生态“源”“汇”区,采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识别“源汇”廊道和脆弱节点,进而分析东北地区水安全格局。结果表明:2000—2020年东北地区产水量和需水量均呈增加态势,空间上产水量大致呈东多西少分布,需水量的空间分布与人口密度、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度一致;整体而言,研究期内水生态系统供需服务主要表现为盈余状态,且盈余面积逐渐增加;水生态“源”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及中部地区的耕地和林地,水生态“汇”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的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东北地区的水生态“源汇”廊道主要为松花江、绥芬河、辽河、图们江、大凌河、太子河等河流及其支流;辽宁中部、长春、哈尔滨等地多个供水节点较为脆弱,黑龙江中部的供水节点需要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系统服务流 产水量 需水量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研究进展及对长江流域的启示
4
作者 官冬杰 和秀娟 周李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9,共10页
全面梳理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研究现状,有利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综述了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城市蔓延通过载体传递和流动路径两方... 全面梳理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研究现状,有利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综述了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城市蔓延通过载体传递和流动路径两方面改变了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流量、流速和流向,导致生态系统服务流总量的减少和空间异质性的增加;城市蔓延的单项指标变化、城市蔓延的尺度以及城市蔓延的多情景模拟是探索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影响过程的主要切入点;城市蔓延过程中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流扩散效应主要源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和人类居住模式的改变。已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但在揭示影响机理、剖析影响过程、评估影响效应以及探索生态系统服务流合理分配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还存在较大空白。在此前提下,未来应基于“机理揭示-影响模拟-效应评估”的研究思路,建立长江流域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影响研究框架,探索长江流域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合理分配方案,实现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协同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长江 城市蔓延 生态系统服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主体的生态系统服务流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苹果供给服务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文婷 陈海 +1 位作者 贾哲 耿甜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62,共12页
揭示食物供给服务流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是保证粮食安全、确保该服务持续供给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依据。以苹果供给服务为例,首先构建了研究理论框架,随后采用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客商、企业、电商3类主体作用下苹果供给... 揭示食物供给服务流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是保证粮食安全、确保该服务持续供给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依据。以苹果供给服务为例,首先构建了研究理论框架,随后采用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客商、企业、电商3类主体作用下苹果供给服务流(apple provision service flow,APEF)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APEF时间上呈季节式变化,秋季流量最高,夏季最少,受节假日影响“波峰”型态势明显,不同主体差异较大;②空间上呈“喇叭”状多核心分布,主要流向为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其中客商呈“南—北”走向的放射状,企业呈“三核三线”状,电商呈“多核心串珠状”;③APEF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苹果产量、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研究结论可为解决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时空错配及科学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流 主体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 被引量:35
6
作者 刘慧敏 刘绿怡 丁圣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232-3242,共11页
生态系统服务流对生态系统服务地形成、输送、转化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搭建起了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人类需求之间的桥梁,成为近期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物质需求呈非线性方式增长。人... 生态系统服务流对生态系统服务地形成、输送、转化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搭建起了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人类需求之间的桥梁,成为近期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物质需求呈非线性方式增长。人类在利用生态系统服务流带来惠益的同时,也给生态系统服务流带来压力。综述了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内涵和属性特征,包括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定义、分类、时空尺度、载体特征和量化属性等。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机制,即积极的与消极的人类活动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空间单元、传递载体和量化属性等方面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具体的生态系统服务流并最终影响人类福祉。探讨了通过生态系统服务流价值和风险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流保护规划、生态系统服务流恢复与重建等积极的人类活动,来实现生态系统服务流传输功能的可持续。未来可以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流路径载体衰减效应研究、多尺度分析处理系统的使用和生态系统服务流传输网络动态耦合模型的构建等来制定合理的生态系统服务流集成管理。通过对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服务流相互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对退化的生态系统服务流进行保护和恢复,也可为生态系统服务流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流 人类活动 时空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效用评估到过程测度: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肖华斌 郭妍馨 +1 位作者 王玥 吴扬睿 《风景园林》 2022年第10期32-37,共6页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不均衡性与空间异质性往往难以表征,而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可以有效表征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流动—需求”的级联结构与水平过程。首先,在厘清相关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空间特征和尺度效应方面...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不均衡性与空间异质性往往难以表征,而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可以有效表征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流动—需求”的级联结构与水平过程。首先,在厘清相关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空间特征和尺度效应方面分析其基本特征;其次,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因素和权衡协同关系方面厘清其流动过程,从生物物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视角梳理生态系统服务流的评估方法;最后,从供需-流动和情景模拟2个层面总结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空间制图方法、模型等,发现服务路径属性网络模型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动态量化和路径模拟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经历了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效用评估到流动全过程测度模拟的转变,对生态系统服务流传导机制的理解逐渐深入的同时,生态系统服务流空间的精确识别及优化提升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流 空间制图 情景模拟 评估方法 服务路径属性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湿地削减大气PM_(2.5)的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莫丽春 马蕊 +1 位作者 谢屹 陈建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570-5577,共8页
湿地对大气颗粒物的沉降和运移有一定的影响。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小尺度定量湿地下垫面的颗粒物沉降速度与沉降量以及湿地植物对颗粒物的吸附或阻滞作用。但由于方法的缺失,研究无法在大尺度上定量解释有关湿地对颗粒物的产生、转移... 湿地对大气颗粒物的沉降和运移有一定的影响。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小尺度定量湿地下垫面的颗粒物沉降速度与沉降量以及湿地植物对颗粒物的吸附或阻滞作用。但由于方法的缺失,研究无法在大尺度上定量解释有关湿地对颗粒物的产生、转移、转化和传递过程,这也导致研究结果对政策制定和城市空间规划缺少指导作用。因此,本研究引入了生态系统服务流模型的理论框架,结合颗粒物干沉降与HYSPLIT模型,量化北京市湿地削减PM2.5服务的物理流量、流动路径以及受益地区。研究结果表明:(1)北京市湿地2015年PM_(2.5)沉降总量为4240 t,单位面积的平均沉降量为8.27×10^(-3) kg/m^(2);2018年为2610 t,单位面积的平均沉降量为4.46×10^(-3) kg/m^(2);(2)2015年和2018年北京市湿地削减PM2.5生态系统服务物理流量最高值均出现在冬季,最低值出现在夏季,总体呈现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趋势;(3)2015年和2018年向华北地区迁移的气流轨迹占当季气流轨迹总数的比例最大,京津冀地区与山东省为主要受益区。研究结果既为科学管理湿地资源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也可为开展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相关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 PM2.5 生态系统服务流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9
作者 王嘉丽 周伟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213-4222,共10页
生态系统服务流是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人类需求耦合的重要桥梁,是当前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热点与前沿。科学理解生态系统服务从产生、传递到使用的全过程,明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状况,对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提高人... 生态系统服务流是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人类需求耦合的重要桥梁,是当前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热点与前沿。科学理解生态系统服务从产生、传递到使用的全过程,明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状况,对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提高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概念内涵,归纳总结了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定量研究方法,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在理论探索与应用案例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当前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包括:生态系统服务从供给区传递至需求区的空间转移规律尚不明晰、定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方法不成熟、面向应用的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研究较为缺乏,以及人与自然耦合系统中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框架有待进一步完善。未来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复杂系统中生态系统服务流跨尺度、跨区域的传递过程,加强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流动过程与传递路径的定量分析与模拟,重视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应用性研究,尤其是在生态恢复、生态补偿、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应用,并完善人与自然耦合系统中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研究框架,以期促进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流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 人类福祉 生态系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流特征及量化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冯晓玙 黄斌斌 +1 位作者 李若男 郑华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29-38,共10页
文章在认知生态系统服务流形成过程、传递载体、空间特征等基本属性特性的基础上,综述了服务流的研究框架以及产品提供、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等生态系统服务流动过程;结合研究热点,着重分析了区域间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形成特征;系统梳理了... 文章在认知生态系统服务流形成过程、传递载体、空间特征等基本属性特性的基础上,综述了服务流的研究框架以及产品提供、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等生态系统服务流动过程;结合研究热点,着重分析了区域间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形成特征;系统梳理了现有的生态系统服务流定量评估方法以及适用范围;并进一步提出未来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研究切入点,即时空尺度耦合研究、区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精准量化、文化服务流的量化表达、以及生态系统服务流动过程中人类活动干扰的量化和区分。以期优化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提升人类福祉,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流 受益者 量化方法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正忠 徐昔保 +1 位作者 李景宜 梁彩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27-838,共12页
生态系统服务流是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有效方式,在揭示生态系统服务从自然生态系统流向人类社会的动态过程中具有明晰服务质量、方向和分布特征的重要作用。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内涵、理论框架、模型和应用视角出发,利用CiteSp... 生态系统服务流是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有效方式,在揭示生态系统服务从自然生态系统流向人类社会的动态过程中具有明晰服务质量、方向和分布特征的重要作用。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内涵、理论框架、模型和应用视角出发,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筛选的183篇SCI论文和33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总结相关模型与方法的适用性及案例应用,探讨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研究重点。目前,在服务流概念探讨、模型方法应用、服务流量化、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估、生态补偿修复和安全格局优化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通用框架探索、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选择、多尺度研究等方面存在较大不足。未来需加强生态系统服务流在生态保护实践与政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立足通用研究框架构建、模型开发与关键参数率定、重点区域和多时空尺度研究以及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生态补偿与生态修复等方面,为区域生态保护与管控政策制定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流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 生态模型 生态安全格局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胁迫下闽东南地区流域淡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梓隆 林静玉 黄金良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51-1063,共13页
淡水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流动和供需分析是当前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前沿热点。目前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流动路径研究鲜有报道,且已有研究较少考虑水质调节服务对于淡水供给服务流的影响。闽东南地区流域受人类活动扰动大,存在典型的水质型... 淡水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流动和供需分析是当前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前沿热点。目前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流动路径研究鲜有报道,且已有研究较少考虑水质调节服务对于淡水供给服务流的影响。闽东南地区流域受人类活动扰动大,存在典型的水质型缺水问题。该研究选取福建省平和县花山溪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利用InVEST模型、情景设置、供需分析等方法,从子流域尺度和行政区(乡镇)尺度揭示水质胁迫(以氮为例)对淡水供给服务的影响,分别定量并可视化自然状态和供需平衡状态下淡水供给服务的供需情况和流动路径。结果表明:(1)基于子流域尺度的自然状态,累积盈余流量为4.59×10^(8)m^(3),在水质胁迫的情景下削减为9.9×10^(7)m^(3),削减率为78.43%,流向不受水质影响;(2)基于行政区尺度的供需平衡状态,动态服务流量为4.63×10^(7)m^(3),在水质胁迫情景下约为4.02×10^(7)m^(3),削减率为13.17%,水质影响下乡镇间水资源供需差异发生改变,故流向发生变化,霞寨镇从原先的相对供给区转变为相对受益区。该研究成果可为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研究以及闽东南地区乡镇水资源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流 InVEST模型 情景分析 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流视角的生态补偿区域划分与标准核算——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4
13
作者 刘春芳 王佳雪 许晓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7-165,共9页
厘定补偿边界与明晰补偿标准是流域生态补偿科学实施的关键。生态系统服务流因其可清晰反映流域上下游生态系统服务联系、精准界定生态系统服务供受区范围、客观计算生态系统服务补偿标准,成为生态补偿研究的新切入点。文章以石羊河流... 厘定补偿边界与明晰补偿标准是流域生态补偿科学实施的关键。生态系统服务流因其可清晰反映流域上下游生态系统服务联系、精准界定生态系统服务供受区范围、客观计算生态系统服务补偿标准,成为生态补偿研究的新切入点。文章以石羊河流域为例,基于流域2018年土地覆被、气象观测和统计年鉴等多源数据,利用供需平衡模型和风沙扩散模型分别模拟了流域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流动特征,并据此确定了受偿区、支付区范围以及补偿的标准。结果表明:(1)石羊河流域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主要为水供给服务和防风固沙服务,总体呈现出"上游水资源供给,下游防风固沙"的分布格局;(2)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的综合受偿区分布在流域上游的天祝藏族自治县和下游的民勤县,综合支付区在流域的中上游县(区)均有分布;(3)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总额度为9.89亿元,其中水供给服务每公顷应受偿/支付357.39元,防风固沙服务每公顷应受偿/支付943.67元。受偿额度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流域下游民勤县,支付额度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流域中游凉州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系统服务流 区域划分 标准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流模拟与特征分析——以泾河流域土壤保持服务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婷 周自翔 白继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33,共13页
以黄土高原泾河流域土壤保持服务为例,基于SWAT模型模拟泾河流域2003—2018年产沙量,将土壤保持服务划分为减轻泥沙淤积、保护土壤肥力、减少土地废弃三部分,分析子流域土壤保持服务盈亏状态;并以减轻泥沙淤积服务为例,从坡面、河道、... 以黄土高原泾河流域土壤保持服务为例,基于SWAT模型模拟泾河流域2003—2018年产沙量,将土壤保持服务划分为减轻泥沙淤积、保护土壤肥力、减少土地废弃三部分,分析子流域土壤保持服务盈亏状态;并以减轻泥沙淤积服务为例,从坡面、河道、子流域尺度刻画其空间流动路径并计算流量。结果表明:年际变化上,减轻泥沙淤积、保护土壤肥力和减少土地废弃服务均呈波动增加趋势;空间上,植被覆盖好、地形平坦区域的土壤保持服务量较高;各子流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盈亏状态受地形约束明显,地形平坦区域多数年份处于盈余状态,地形复杂区域多数年份处于亏损状态;土壤保持服务中的减轻泥沙淤积服务属于定向服务流,依赖土壤侵蚀-搬运-沉积路径自然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流 土壤保持服务 供需平衡 SWAT模型 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尺度下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潇 路青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55-63,共9页
文章通过对城市尺度范围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2种服务流理解下的服务类型研究重点及进展;基于2种理解将现有研究进行分类,在服务类型和现有的相关模型及软件上加以区分;对2种理解下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及评... 文章通过对城市尺度范围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2种服务流理解下的服务类型研究重点及进展;基于2种理解将现有研究进行分类,在服务类型和现有的相关模型及软件上加以区分;对2种理解下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及评述。最后,预测了服务流相关的未来研究方向,为今后规划及城市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流 城市环境 生态规划 人类福祉 服务供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流视角下武汉城市圈横向生态补偿研究
16
作者 黎永豪 张安录 +1 位作者 张宇 舒源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5,共15页
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是落实生态文明战略,构建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关系的重要手段。生态系统服务流清晰反映生态服务在何时何地由谁享受了多少,已成为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研究的新切入点。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区,在定量测算2000、2... 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是落实生态文明战略,构建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关系的重要手段。生态系统服务流清晰反映生态服务在何时何地由谁享受了多少,已成为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研究的新切入点。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区,在定量测算2000、2010和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和价值量的基础上,揭示了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流动特征,并基于价值转移量和研究单元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系数调整构建了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模型。结果表明:(1)武汉城市圈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错位明显。(2)生态系统服务流动方向以东北、西南为主,流动半径、流转强度、价值转移量均呈总体增加趋势。(3)2000、2010和2020年生态补偿总额不断增加,由14.52亿元升至24.52亿元,各补偿区需支付金额由0~8.23亿元升至0~10.65亿元,各受偿区的受偿金额由0~9.48亿元升至0~11.47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生态补偿 生态系统服务流 价值 武汉城市圈
原文传递
生态系统服务流概念内涵与量化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夏沛 彭建 +2 位作者 徐子涵 顾恬玮 王佳斌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4-599,共16页
生态系统服务流指示实际被使用的服务,是连接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纽带。理解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概念内涵、厘清其量化方法是推动生态系统服务流有效实践应用的基本前提。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流概念愈发受到重视,但仍然缺乏连接概念内... 生态系统服务流指示实际被使用的服务,是连接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纽带。理解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概念内涵、厘清其量化方法是推动生态系统服务流有效实践应用的基本前提。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流概念愈发受到重视,但仍然缺乏连接概念内涵、量化方法和实践应用的系统性梳理。因此,为强化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估的实践性意义,本文基于过程、数量和空间3种视角梳理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概念内涵,据此明晰生态系统服务流的量化方法,探讨生态系统服务流系统研究框架。研究认为,应该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管理行动—人类福祉提升愿景”系统性研究框架,聚焦生态学意义与地理空间过程、利益相关者角色和面向人类福祉提升的可持续决策系统,将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推向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实践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流 供需评估 利益相关者 人类福祉 生态系统服务管理
原文传递
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18
作者 刘慧敏 范玉龙 丁圣彦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61-2171,共11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导致多种生态服务退化或消失.生态系统服务流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输送、转化和维持有重要作用,并成为相关研究的新兴方向之一.本文在对生态系统服务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传递的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导致多种生态服务退化或消失.生态系统服务流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输送、转化和维持有重要作用,并成为相关研究的新兴方向之一.本文在对生态系统服务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传递的载体,初步探讨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形成机制,包括服务流的形成、属性、尺度特征、定量化及其制图等.同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成本效应,如输送成本、转化成本、使用成本和成本相对性等进行尝试性分析,旨在分析生态系统服务流传递过程中的成本耗散.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双重核算"问题,使人类准确识别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消费热点区域,有利于生态系统服务在传递过程中达到效益最大化,对提出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流 生态系统服务 载体 成本效应
原文传递
基于复杂网络的生态系统服务可供给网络构建及关键区识别--以湖北省为例
19
作者 赵晓雪 禹佳宁 周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610-9625,共16页
在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的双重压力下,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消耗之间的地理空间分离现象日益突显,凸显了对精细化生态管理的迫切需求,然而传统的保护区划定方法未能充分考虑生态系统服务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聚焦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流动性及其... 在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的双重压力下,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消耗之间的地理空间分离现象日益突显,凸显了对精细化生态管理的迫切需求,然而传统的保护区划定方法未能充分考虑生态系统服务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聚焦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流动性及其距离衰减特征,通过应用复杂网络分析,构建了一个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应能力的生态保护区划定框架。以湖北省为研究案例,面向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供需调控,结合生态系统服务流构建了生态系统服务可供给网络,并运用复杂网络结构分析与聚类算法,有效识别了关键的生态管理区域。结果表明,湖北省的生态服务网络呈现出多层次复杂结构,尤其是在空间分布上,各区域节点的服务供给能力和控制作用表现出显著差异性,突显了生态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复杂交互关系。服务供给呈“西高东低”,服务需求则集中在中部城市化水平高的区域,网络中存在的不均衡、关键节点分布不均匀以及连通性和稳定性有待提升等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中部地区的低连通性,可能对生态服务的流动性和效率构成限制。在此基础上,划定了生态系统服务优先保护格局分区和整体性的指导框架,将湖北省划分为生态保护区、源地连通区、保育提升区、人地协调区和生态恢复区。总的来说,本研究提出的方法不仅揭示了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流动模式,还实现了生态系统服务可供给网络的量化评估,研究结果为湖北省提供了生态保护与资源配置的科学依据,并为跨区域生态资源管理和制定可持续的生态平衡策略提供了一个可实施的工作路径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可供给网络 生态系统服务流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流定量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20
作者 刘慧敏 刘绿怡 +2 位作者 任嘉衍 卞子亓 丁圣彦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723-2730,共8页
生态系统服务流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形成、输送、转化和维持等均有重要作用,且能够在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之间建立时空连接,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量化有利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准确评估,对生态系统保育和管理以及制定积极有效的生态补偿等具有重... 生态系统服务流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形成、输送、转化和维持等均有重要作用,且能够在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之间建立时空连接,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量化有利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准确评估,对生态系统保育和管理以及制定积极有效的生态补偿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理论基础,在总结不同学者对生态系统服务流定义的前提下,分析了定量化服务流的侧重点,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进行分类;探讨了影响生态系统服务流定量化的关键因素,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流和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流定量化的具体过程,并详细介绍了各个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流 供需耦合 定量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