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多情景预测——以宁夏段为例
1
作者 刘涛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4年第7期32-36,40,共6页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预测对于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流域宁夏段为例,基于土地利用、气候、地形和社会经济等多源数据,结合PLUS模型和当量因子法,对宁夏2020—2030年多种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和预...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预测对于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流域宁夏段为例,基于土地利用、气候、地形和社会经济等多源数据,结合PLUS模型和当量因子法,对宁夏2020—2030年多种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和预测。结果表明:①PLUS模型模拟的Kappa系数为0.854,总精度为0.902,所建模型适用于宁夏土地利用模拟预测;②所有土地利用类型的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000,说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结果的可信度较高;③2020年宁夏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整体减少了41.401亿元,不同情景下的总价值均有所减少;④2030年生态保护情景下的总价值最高,为1482.725亿元,在城市发展情景下最低,为1467.733亿元;⑤整体来说,宁夏以生态保护情景最为适宜,但是不同地级市并不完全适用于生态保护情景,需要因地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多情景预测 当量因子法 PLUS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在政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若男 刘睿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7-17,共11页
生态系统服务科学评估是生态保护政策制定的基础,但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范围及应用效果仍处于探索阶段。文章在系统梳理生态系统服务分类及常用生态系统服务供能量及价值量评估方法基础上,从生态保护政策目标制定、区域划定及受益... 生态系统服务科学评估是生态保护政策制定的基础,但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范围及应用效果仍处于探索阶段。文章在系统梳理生态系统服务分类及常用生态系统服务供能量及价值量评估方法基础上,从生态保护政策目标制定、区域划定及受益者识别等方面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能够提供的作用;结合我国生态安全及生态文明制度需求,从国家尺度到局地尺度上,利用典型应用案例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在生态保护政策中的应用效果;并进一步提出未来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在生态保护政策应用中的切入点,即规范评估方法,建立生态系统过程-服务-居民福祉关联,注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政策创新。以期为生态系统保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生态保护政策 政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长江武汉段城市河流廊道蓝绿空间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邱悦 文晨 戴菲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94,共7页
为推动城市河流保护修复和可持续性发展,该研究在长江生态大保护规划背景下选取武汉段作为研究对象,引入生态系统服务(ES)理论,基于ArcGIS软件和InVEST模型工具集,筛选计算了代表研究区综合特征的5个模块(生物多样性、微气候调节、水净... 为推动城市河流保护修复和可持续性发展,该研究在长江生态大保护规划背景下选取武汉段作为研究对象,引入生态系统服务(ES)理论,基于ArcGIS软件和InVEST模型工具集,筛选计算了代表研究区综合特征的5个模块(生物多样性、微气候调节、水净化、审美质量、休闲与娱乐),并通过可达性评估了其高值与人口之间的耦合度。结果显示区域ES与人口的空间匹配较为失衡,呈现区段梯度变化趋势。根据耦合度结果,建议划分4类优先区域,提出优化蓝绿空间格局和构建蓝绿空间网络的建议,目的为均衡区域的ES存量和激活ES流量。本研究的存量和流量测定评估体系能有效识别ES转化的薄弱区,助力区域综合效益提升,为城市河流廊道的空间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存量 流量 城市河流廊道 蓝绿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承载力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耦合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华阳 王远 +2 位作者 黄逸敏 伍博炜 赖文亭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0-160,共11页
生态系统质量是区域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展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可获取国土空间生态本底特征,为生态系统保护格局构建提供现状底图,明确生态系统修复重点、国土空间优化提供导向。以长汀县为例,基... 生态系统质量是区域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展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可获取国土空间生态本底特征,为生态系统保护格局构建提供现状底图,明确生态系统修复重点、国土空间优化提供导向。以长汀县为例,基于地区生态典型性、区域生物量差异及公众支付意愿与能力构建特色评价指标,采用生态承载力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耦合研究方法,对长汀县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县域、镇域、村域及系统斑块等多尺度评估。结果表明:长汀县生态系统服务等级空间分布符合区划规律,大致呈中间低、四周高的特征;尺度细化使结果分布异质性更强,可为开展生态修复、空间优化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长汀县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低生态等级乡镇个数占比高达38.89%,影响因素多样,水土流失及森林覆盖率影响显著;地形地势、人类活动、政策实施影响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地势平坦的人口稠密区系生态承载力低值集中区;森林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评估中扮演重要角色,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均值等级极高的4个乡镇,其森林生态系统面积皆占89%以上。通过对生态承载力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耦合的方法进行探究,有利于推进"两山"理论的应用实践,将为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与空间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市域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以福州市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廖凌云 傅田琪 +1 位作者 吴涌平 兰思仁 《风景园林》 2022年第7期80-85,共6页
在中国自然保护地体制改革背景下,保护地优化整合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自然保护地设立的保护目标多侧重于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较少关注生态系统服务。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保护目标有利于提升自然保护地的综合效益。以位于闽江流域下游... 在中国自然保护地体制改革背景下,保护地优化整合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自然保护地设立的保护目标多侧重于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较少关注生态系统服务。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保护目标有利于提升自然保护地的综合效益。以位于闽江流域下游的福州市为例,基于当量因子法与价值聚类工具进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空缺分析,并从分类体系、空间格局和管理体制3方面对市域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2018年福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值为542.7亿元,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结果为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2)福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分布呈现中心低、四周高的格局;3)福州市自然保护地体系存在3处保护空缺。进而,针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保护空缺区域提出差异性优化策略,为市域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快速评估与优化提供案例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保护地体系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当量因子法 保护空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子赫 马建武 侯禹升 《现代园艺》 2022年第1期35-38,42,共5页
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对保护湿地主要功能、全面提升湿地服务价值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简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重要进展与其评估指标体系的发展,介绍当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内涵研究概况,讨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机制及评估准确... 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对保护湿地主要功能、全面提升湿地服务价值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简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重要进展与其评估指标体系的发展,介绍当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内涵研究概况,讨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机制及评估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文献总结,分析现有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重点、数据来源、方法与尺度的规律等,最后总结提出当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还存在评估指标体系与研究区域不契合、研究重点单一、数据来源与方法不科学等亟待解决科学问题,并展望未来评估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辽宁省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多情景预测 被引量:9
7
作者 赵恒谦 刘哿 +3 位作者 杨姿涵 刘轩绮 苗群峰 付含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37-4151,共15页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预测在可持续地区发展和资源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辽宁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典型代表,在面临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快速发展的挑战同时,也迫切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其生态系统的演化趋势以及对生态系统服...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预测在可持续地区发展和资源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辽宁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典型代表,在面临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快速发展的挑战同时,也迫切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其生态系统的演化趋势以及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辽宁省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为基础,利用InVEST-Markov-PLUS模型对辽宁省过去-未来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多情景预测等开展了模拟研究,为更好地促进生态系统服务,推动辽宁省高质量均衡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建议.结果发现:(1)2000~2020年,辽宁省碳储量和土壤保持量总体呈升高趋势,产水量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波动降低态势.(2)辽宁省碳储量和土壤保持量呈现出东部山区和西部丘陵高,中部较低的趋势,产水量呈现出从东到西递减的趋势.(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5 479.44亿元上升到5 655.26亿元,总计上升了175.82亿元,且4种服务在研究时期内均有上升,文化服务变化最快.(4)2030年,辽宁省碳储量和土壤保持总量除生态保护情景外均有所下降,产水量除耕地保护情景有所上升,其他3种情景下均有所下降,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除经济优先情景外均有所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InVEST模型 MARKOV模型 PLUS模型 多情景预测 辽宁省
原文传递
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权衡协同关系研究
8
作者 戴金峰 乔江波 +3 位作者 朱绪超 朱元骏 贾小旭 邵明安 《土壤》 2025年第1期238-246,共9页
为探究近年来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其变化原因,分析权衡协同关系的动态规律,助力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在新时期实现新发展,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InVEST模型,研究了2010—2020年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与4种... 为探究近年来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其变化原因,分析权衡协同关系的动态规律,助力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在新时期实现新发展,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InVEST模型,研究了2010—2020年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与4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权衡协同关系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中的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功能先增加后减少,分别下降了31.93×10^(8) m^(3)与6.43×10^(8) t,碳储量无明显变化,生境质量评分保持在0.3左右,优秀面积减少1833 km^(2);②研究区整体空间分布为西北高、东南低,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高值区分布于山脉附近,以林地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③多年来权衡关系为主导关系,协同关系存在于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以及碳储量与生境质量之间。综上,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呈下降趋势,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林地面积的减少和气候条件的改变,未来应适当增加林地面积,建立林地面积预警红线,并建立气象动态监测机制,以应对极端气象条件,促进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权衡协同 InVEST模型 天山北坡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数据与服务评估的关系
9
作者 孙尚伟 孙振凯 +4 位作者 张群 王成 刘颂颂 沈德才 林若宜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3期62-70,共9页
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和市民提供的服务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城市站)观测和研究的重点内容。为强化城市站观测数据的统一性、系统性和可对比性,以及合理利用观测数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文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城... 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和市民提供的服务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城市站)观测和研究的重点内容。为强化城市站观测数据的统一性、系统性和可对比性,以及合理利用观测数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文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站的管理和观测研究实践,针对目前城市站数据观测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其次在梳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观测指标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观测数据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框架,以提升观测数据的利用价值,提高城市站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最后从提升城市站观测数据质量、丰富观测研究成果类型,以及服务评估框架的可行性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站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长期定位观测指标 生态服务评估指标 服务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宇 张敏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9-335,共17页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引入文化生态系统服务(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CES)评估,有助于全面认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优化生态空间布局。但是目前缺乏对空间规划中如何运用CES的路径和方法进行系统总结与展望,影响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有...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引入文化生态系统服务(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CES)评估,有助于全面认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优化生态空间布局。但是目前缺乏对空间规划中如何运用CES的路径和方法进行系统总结与展望,影响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有效应用。通过梳理近十年来国内外CES评估应用于空间规划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有关CES形成的理论解释从关系性和交互性视角得到深化,将CES视为人与自然交互的实践和结果,表现为CES在供给方、生产方、需求方和消费方之间的流动。(2)有关CES的概念得到了细化,促进更具操作性和规范性的CES评估理论框架形成。(3)CES评估主要包括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益处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三种进路,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空间范围的数据获取方法、基于空间位置的数据获取方法和集成式空间分析评估方法三种。(4)CES评估与规划编制的结合方式主要包括前置于规划编制和融入规划编制全过程两种。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中应融入CES评估,并为此提出总体思路,以及在规划编制不同阶段的具体应用目的和方法,展望数字化变革带来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文化生态系统服务 文化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国土空间规划
原文传递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昊翔 曹雪莹 张晨晨 《绿色科技》 2024年第3期273-280,共8页
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特征,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的发展历程。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得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可分为价值评估法和物质量评估法两大类。目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已运用于土地利用、生态补偿、景... 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特征,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的发展历程。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得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可分为价值评估法和物质量评估法两大类。目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已运用于土地利用、生态补偿、景观规划等各种领域。探讨了研究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理论创新、某些生态系统被忽视、研究结果数据转换困难等。指出了未来研究将呈现以下特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评估、评估倾向于多元化及与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评估方法 评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恢复中生态系统服务的演变:趋势、过程与评估 被引量:35
12
作者 张琨 吕一河 傅伯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6337-6344,共8页
经过10余年的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已经成为生态恢复研究关注的前沿和热点。生态恢复改变了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产生和提供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演化仍缺少系统性研究。对国内外相关... 经过10余年的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已经成为生态恢复研究关注的前沿和热点。生态恢复改变了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产生和提供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演化仍缺少系统性研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综述,总结了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中框架的构建和方法的选择(参数转移法、系统模型法和定量指标法),介绍了生态恢复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促进作用、生态系统服务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协同与权衡关系,分析了社会经济因素对生态恢复和生态系统服务维持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生态恢复实践,提出未来生态恢复和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可以从深化作用机制研究、推动服务评估创新、增强研究成果应用3方面深化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园城市背景下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再评估
13
作者 杨科学 《新丝路》 2024年第5期256-258,共3页
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产生了诸多生态问题,城市生态评估与改善日益重要,生态系统评估方式多样造成评估结果差异。本研究通过收集国内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实证评估数据,建立价值转移数据库。运用Meta回归分析方法对中国城市湿地公园... 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产生了诸多生态问题,城市生态评估与改善日益重要,生态系统评估方式多样造成评估结果差异。本研究通过收集国内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实证评估数据,建立价值转移数据库。运用Meta回归分析方法对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再评估。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特征在湿地公园生态系统评估中具有显著的影响;净化环境和环境调节是湿地公园提供的经济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对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结果具有明显的影响;Meta分析价值转移模型回归有效性检验结果显示,得到的均值和中位数转移误差较于现有自然资源价值转移研究处于可接受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城市湿地公园 价值转移 Meta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与指标研究综述 被引量:24
14
作者 朱颖 吕洁华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4-84,共11页
生态服务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森林在提供林业公共产品方面发挥具大的生态作用。由于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服务反映的模糊性,目前尚难准确评估其价值。通过对国内十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综述了森林生态系... 生态服务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森林在提供林业公共产品方面发挥具大的生态作用。由于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服务反映的模糊性,目前尚难准确评估其价值。通过对国内十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轨迹,并指出存在的不足。建议国内研究应进一步提升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理论探索,并推进应用成果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Markov和InVEST模型的莆田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15
作者 王午鑫 唐雅兰 +1 位作者 朱格格 陆东芳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44-54,43,共12页
在城市化影响下,建设用地的扩张对未来生态系统服务水平产生负面影响。评估并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决策提供有效支持。为研究莆田市绿色空间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趋势,基于CA-Marko... 在城市化影响下,建设用地的扩张对未来生态系统服务水平产生负面影响。评估并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决策提供有效支持。为研究莆田市绿色空间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趋势,基于CA-Markov模型分析莆田市2030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情况,运用InVEST模型对未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进而分析其绿色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2020-2030年,莆田市建设用地持续扩张,增长至732.10km^(2),水体、林地、耕地、草地等绿色空间在未来10年整体面积将缩减97.92km;(2)经标准化后的莆田市总生态系统服务指数由2020年的0.5963缩减至2030年的0.5820,这主要由于绿色空间被建设用地侵占,导致总体生态系统服务水平发生下降;空间上,莆田市总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数呈现出"北部高,南部低"的分布特点;(3)将莆田市生态系统服务绿色空间分为高、中、低三级,其中高、中生态系统服务绿色空间面积将在2030年分别缩减至1556.60km^(2)、178.53km^(2),低生态系统服务绿色空间面积在2030年增加至1382.80km^(2)。未来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中,应当限制建设用地的进一步扩张,加强对现有绿色空间的保护,通过增加植被,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方式,完善莆田市生态系统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绿色空间 CA-MarkovInVEST模型 莆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碧流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辐射效应研究
16
作者 李晓彤 《现代园艺》 2024年第4期34-38,41,共6页
基于InVEST模型,评估碧流河流域近20年的产水服务、固碳服务及生境质量,并探究产生的辐射效应。结果表明,碧流河流域产水量由于受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影响,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固碳量及生境质量均呈下降趋势;产水服务在空间上呈四周高中间... 基于InVEST模型,评估碧流河流域近20年的产水服务、固碳服务及生境质量,并探究产生的辐射效应。结果表明,碧流河流域产水量由于受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影响,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固碳量及生境质量均呈下降趋势;产水服务在空间上呈四周高中间低,固碳服务及生境质量服务在空间上分布趋势较为一致,均为南高北低,高值分布区域集中在林地;碧流河流域对周围地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辐射效应,其中,主河道周围为核心辐射区,支流周围为次要辐射区,借助管道等辐射的地区为边缘辐射区。经计算可知,碧流河流域固碳功能的供给量不足以支撑大连市内的固碳需求量,其辐射力不足以覆盖大连市全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流河流域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辐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浅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阳 梁淑榆 +2 位作者 蔡怡然 邹天娇 郑曦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第2期88-94,共7页
文章对北京市浅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生态功能进行评估,从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以及文化服务3方面构建适宜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Invest、USLE模型、ITREE效益计算器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浅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涵养... 文章对北京市浅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生态功能进行评估,从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以及文化服务3方面构建适宜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Invest、USLE模型、ITREE效益计算器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浅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土壤保持、生境保护、森林游憩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识别关键保护区域,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修复措施,为北京市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修复优化战略提供一定的基础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保护修复 浅山区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滨海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视角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学强 郑博洋 +2 位作者 连懿 莫训强 李洪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0-1208,共9页
研究以渤海湾为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区,以渤海湾滨海地区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视角,以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为问题与目标维度构建了渤海湾滨海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评价体系。根据渤海湾生态问题,截污净化、产水量... 研究以渤海湾为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区,以渤海湾滨海地区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视角,以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为问题与目标维度构建了渤海湾滨海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评价体系。根据渤海湾生态问题,截污净化、产水量和生境质量3类指标被筛选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关键指标,并分别使用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模型中的营养物迁移模型、产水量模型和生境质量模型进行评价。此外,对2000—2020年渤海湾滨海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和截污净化、产水量、生境质量3类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指标的时空变化进行评价,并分析了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时空演变的驱动因素。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20 a间渤海湾滨海地区,耕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而建设用地和湿地面积增加,氮磷截留率和产水量增加,但生境质量下降。(2)渤海湾滨海地区综合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供给良好,但近年来呈下降趋势。(3)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渤海湾滨海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对渤海湾滨海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评价方法及结果不仅可指导本区域生态建设,同时对其他区域的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系统服务 渤海湾滨海地区 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InVE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ree模型的行道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赛 李松 丁茗童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3期41-49,共9页
行道树作为街道绿化系统的骨架,支撑着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正常运转。以武汉市临江大道中段为例,基于i-Tree构建行道树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评议模型,通过以货币值作为统一衡量标准分析演算研究地27种常见行道树及街道整体生态系统服... 行道树作为街道绿化系统的骨架,支撑着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正常运转。以武汉市临江大道中段为例,基于i-Tree构建行道树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评议模型,通过以货币值作为统一衡量标准分析演算研究地27种常见行道树及街道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旨在为行道树树种选择优化,以及街道景观与生态环境的提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街道的植景搭配中,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排序为:美学价值>能源节省价值>雨水截留价值>空气净化价值>生态固碳价值。2)研究地全部行道树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约131.8万元,平均1 km行道树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达28.65万元,单株行道树年平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达307.23元。3)行道树具有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同时也存在明显种间差异,其中能源节省、美学价值和雨水截留价值在演算树种中价值量较高,空气净化和生态固碳价值量较低。因此,在街道行道树配置过程中,应将能源节省、美学价值和雨水截留价值作为首要参考因素,再结合街道属性综合考虑树种选择与应用,以构建功能全面的城市行道树生态系统服务结构,提高行道树整体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道树 i-Tree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种间对比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农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霜 聂鑫 张安录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51-2260,共10页
为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共中央对生态补偿制度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指导意见,并在重点区域进行了实践。但是,生态系统服务空间供需错位导致参与主体不明确,生态补偿标准不统一阻碍机制的稳定运行,影响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因此,本... 为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共中央对生态补偿制度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指导意见,并在重点区域进行了实践。但是,生态系统服务空间供需错位导致参与主体不明确,生态补偿标准不统一阻碍机制的稳定运行,影响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因此,本文剖析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概念,总结二者的相互关系,分析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定义和传递过程,介绍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主要建模方法,同时归纳农地生态补偿机制构建、补偿标准确定和参与主体识别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不足之处和未来方向,概括生态系统服务建模方法的发展趋势,为农地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和改进提出可行的方向和思路。根据分析和梳理得出主要的研究进展为:①目前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侧重功能和潜力,忽视了生态系统服务传递的中间过程;②生态系统服务的建模方法不断被完善,技术门槛逐渐提高,并更加注重多元化、交叉学科的融合;③农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方案设计亟需结合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流动属性进行改进。因此,合理地改进农地生态补偿方案,可根据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空间流量分布测度生态补偿标准,并通过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效益的接收对象确定参与主体,从而建立农地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补偿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