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例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典型试题
1
作者 宋立伟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22年第4期53-54,共2页
各类试题中,部分学生因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相关知识理解不到位,造成失分.本文以典型试题为例对教材知识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对学生学习有所帮助.一、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若不考虑能... 各类试题中,部分学生因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相关知识理解不到位,造成失分.本文以典型试题为例对教材知识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对学生学习有所帮助.一、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若不考虑能进行化学能合成作用的生产者,则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即为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多数习题也不考虑这一点.若考虑化学能合成作用,则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化学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试题 知识理解 合成作用 教材知识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失分 化学能 例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的“生本生物”一般教学模式的构建--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观摩课为例
2
作者 周祥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第8期69-71,共3页
当前,关于教师的各种基本功的比赛层出不穷,观摩课和评优课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那么,何为一堂好课?对此,各路专家见仁见智。本文从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的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生本生物”一般教学模式的构建出发,以一堂《生态系统的能量... 当前,关于教师的各种基本功的比赛层出不穷,观摩课和评优课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那么,何为一堂好课?对此,各路专家见仁见智。本文从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的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生本生物”一般教学模式的构建出发,以一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观摩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优课 生本 学生认知 翻转课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观摩课 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课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韩健 《中学教学参考》 2016年第29期105-106,共2页
执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发现,学生对于各个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路理解不清。要解决这一问题,可运用"支架式教学",通过搭建"支架",构建"模型"的方式,把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划归到统一的框架下进行分析,从而降低学生... 执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发现,学生对于各个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路理解不清。要解决这一问题,可运用"支架式教学",通过搭建"支架",构建"模型"的方式,把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划归到统一的框架下进行分析,从而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科学思维培养的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教学实践--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雨殷 《中学教学参考》 2023年第29期88-90,共3页
文章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轮复习为例,通过创设“改造新会柑果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等思维方法建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模型、生态金字塔模型,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从能量... 文章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轮复习为例,通过创设“改造新会柑果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等思维方法建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模型、生态金字塔模型,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从能量流动角度解决真实情境问题,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通过拓展迁移,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复习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思维 高中生物学 一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方式中的展现 被引量:2
5
作者 许加俊 《山东教育》 2023年第35期47-49,共3页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明确表示,应以“核心素养为宗旨”展开生物教学,且《标准》中给出了核心素养的具体表述,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社会责任”四方...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明确表示,应以“核心素养为宗旨”展开生物教学,且《标准》中给出了核心素养的具体表述,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社会责任”四方面。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展现四个“核心素养”是应有之义,而如何体现则是一个方法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教学 生命观念 《标准》 科学探究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方法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课为例
6
作者 杜变变 李胤宁 杜娟娟 《甘肃教育》 2022年第10期111-114,共4页
PBL教学模式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明确新旧知识点的逻辑关系。文章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探讨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PBL教学模式。通过问题的... PBL教学模式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明确新旧知识点的逻辑关系。文章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探讨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PBL教学模式。通过问题的逐级递进,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驱动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教学 PBL教学模式 应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基于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
7
作者 仇微 《中学生物学》 2021年第1期37-39,共3页
近年来,关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不断增多。深度学习是在主动加工、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经过高水平思维过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真实情境 认知结构 主动加工 高水平思维 深度理解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学习新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念模型”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8
作者 郑美婷 韦红群 韦朝满 《中学生物学》 2020年第1期10-12,共3页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3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概念模型为主线,巧妙运用同屏技术和思维导图进行生成性教学,引导学生在模型建构与模型变式的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升华,加深对"能量流动"过程的理解,完...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3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概念模型为主线,巧妙运用同屏技术和思维导图进行生成性教学,引导学生在模型建构与模型变式的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升华,加深对"能量流动"过程的理解,完善知识体系,培养科学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概念模型 同屏技术 思维导图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动·生智·生命”的“三生”生物学课堂——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课为例
9
作者 黄锦丽 《中国教师》 2024年第12期47-50,共4页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学科。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要构建“生动·生智·生命”的“三生”生物学课堂,教师可通过教学语言来使课堂更“生动”;可通过任务驱动、问题引领让课堂“生智”;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现象和...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学科。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要构建“生动·生智·生命”的“三生”生物学课堂,教师可通过教学语言来使课堂更“生动”;可通过任务驱动、问题引领让课堂“生智”;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体现“生命”的理念。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选择性必修2中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课为例,通过构建基于“生动·生智·生命”的“三生”生物学课堂,使教学充满活力,拓宽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物学教学 问题引领 生物学核心素养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任务驱动 生物学课堂 课堂教学 教学语言
原文传递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立民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教学设计 中学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教学设计
11
作者 李小梅 《高考》 2020年第14期183-184,共2页
一、教材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了第一节《结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学习生态系统的功能.让学生明白结构决定功能,也为第六章《生物与环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 一、教材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了第一节《结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学习生态系统的功能.让学生明白结构决定功能,也为第六章《生物与环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学内容主要从"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过程"、"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和"人类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这三个方面来阐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思维导图 教学设计
原文传递
浅谈生物学科的生活化教学
12
作者 涂晶 《师道(教研)》 2020年第6期64-64,共1页
一、借用生活经验学习生物知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记忆,而是要深入理解,融会贯通。那么借用生活常识去学习生物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 一、借用生活经验学习生物知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记忆,而是要深入理解,融会贯通。那么借用生活常识去学习生物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例如谚语“一山容不下二虎”在生态因素的教学中,可作为种内斗争的典例。在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一知识点时,又可将它引入到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 生物知识 生物学科 生活常识 生态因素 融会贯通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种内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