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天坛经验
1
作者 李响 陆丽娟 宫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1-788,共8页
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是临床少见但高度异质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治疗方法取决于肿瘤类型,单纯生殖细胞瘤经放化疗可治愈、成熟型畸胎瘤经手术切除可治愈,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则需综合治疗。目前国内外指南或... 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是临床少见但高度异质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治疗方法取决于肿瘤类型,单纯生殖细胞瘤经放化疗可治愈、成熟型畸胎瘤经手术切除可治愈,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则需综合治疗。目前国内外指南或专家共识均建议先予以药物化疗,未达完全缓解者再手术切除。然而临床实践中发现药物化疗后手术风险增加,故部分学者主张直接手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提出儿童颅内NGGCT临床诊疗策略(2023天坛版),建议由神经外科医师和肿瘤科医师共同评估,个体化治疗,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脑肿瘤 儿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对早期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艳 胡卫平 +3 位作者 吴大保 周颖 赵卫东 申震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99-504,共6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LND)对早期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OGCTs)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09年1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52例早期MOGCT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分为两组,30例行... 目的探讨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LND)对早期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OGCTs)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09年1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52例早期MOGCT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分为两组,30例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患者为LND组,22例未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患者为Non-LND组,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及复发率,探讨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对早期MOGCTs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结果30例行LND患者未发现淋巴结转移。术后除8例Ia期无性细胞瘤患者不需化疗外,其余44例患者术后均接受化疗。LND和Non-LND组的复发率(10%与9.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LND组和Non-LND组的5年总生存期(OS)(100%与100%)、5年PFS(90%与95.45%)、10年OS(96.66%与100%)、10年无进展生存期(PFS)(90%与90.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直径、LND及病理类型对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早期MOGCTs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对生存及预后无明显影响,早期MOGCTs患者术中可不行LND。术后规范化化疗,可获得良好的生存率。保留生育功能患者应于化疗期间应用GnRHa进行卵巢功能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卵巢 淋巴结切除术 预后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β-HCG和AFP水平联合检测对男性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路蕾 冀天星 张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6期2085-2086,共2页
目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甲胎蛋白(AFP)水平联合检测对男性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该院就诊并被诊断为生殖细胞肿瘤的男性患者作为生殖细胞肿瘤组,以行β-HCG检测的非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取上述患者... 目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甲胎蛋白(AFP)水平联合检测对男性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该院就诊并被诊断为生殖细胞肿瘤的男性患者作为生殖细胞肿瘤组,以行β-HCG检测的非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取上述患者尚未进行医疗干预时的血液标本进行β-HCG和AFP的检测。结果生殖细胞肿瘤患者β-HCG阳性率可达50.00%,AFP阳性率为57.14%,其血清β-HCG和AFP水平也高于对照组。结论β-HCG可作为生殖细胞肿瘤诊断的辅助指标,β-HCG和AFP联合检测可提高生殖细胞瘤的阳性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绒毛膜促腺激素 β亚单位 甲胎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玮 郑慧 +7 位作者 夏正荣 张玉珍 李锐 张天月 乔中伟 刘明 李玉华 汪登斌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69-174,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Mixed germ cell tumor,m GCT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内mGCTs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患儿29例。33例患儿中,5...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Mixed germ cell tumor,m GCT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内mGCTs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患儿29例。33例患儿中,5例为多中心发生,共38个病灶。2例位于脑室内。16例位于松果体区,男14例,平均8.8岁,主要症状为颅内高压。11例内见钙化,3例内见脂肪,内见比例不等的囊性成分,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多中心发生的松果体区病灶表现为提前钙化的松果体。10例位于鞍区,90%的症状为尿崩症,60%为女性。多中心发生的鞍区病灶4例,共14个鞍区肿瘤,5个内见钙化,3个内见脂肪,13个瘤内伴不同程度的囊变。2例位于基底节区,主要临床表现为偏瘫、多动症,均为男性,1例双侧发病,共3个病灶。3个基底节区肿瘤中2个为实性团块,1个为不规则T2FLAIR高信号影。结论:8~13岁为颅内mGCTs好发年龄,松果体、鞍区为好发部位,也可位于脑室、基底节区,松果体区、基底节区的mGCTs男性占明显优势,不同部位m GCTs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各有特点,两者结合可提高对mGCTs的诊断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卵巢生殖细胞肿瘤6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方政 赵婷婷 +4 位作者 陈川 李敏 朱靖 申震 吴大保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842-846,共5页
目的对恶性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治疗方法,评估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4例恶性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及随访情况,包括病理类型、年龄分布... 目的对恶性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治疗方法,评估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4例恶性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及随访情况,包括病理类型、年龄分布以及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治疗、随访结果等资料。结果56例接受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8例采用根治性手术。64例患者中54例进行了术后化疗。术后辅助化疗采用PVB(顺铂+长春新碱+博莱霉素)方案、PEB(顺铂+依托泊苷+博莱霉素)方案。其中47例采用PEB方案化疗,7例采用PVB方案化疗。20例患者失访,3例复发,复发者1例死亡,存活43例。40例保留生育功能,23例术后有妊娠史,其中19例已生育,余17例未婚。结论恶性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早期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无生育要求及晚期患者行根治性手术是必要的。规范的术后化疗对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保留生育能力 放化疗 辅助 治疗结果 生活质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例
6
作者 陈凤喜 蔡萍 +3 位作者 成杰 刘晨 李晓明 王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3-473,共1页
患者女,46岁,无明显诱因鼻塞10月余,伴嗅觉减退;既往体健,否认家族史及遗传史。查体:右侧鼻翼隆起,鼻腔内见5.0 cm×2.0 cm×4.0 cm新生物,表面少量渗血。电子鼻镜:右侧鼻腔内鼻甲、鼻道结构消失、黏膜肿胀、新生物形成,表面见... 患者女,46岁,无明显诱因鼻塞10月余,伴嗅觉减退;既往体健,否认家族史及遗传史。查体:右侧鼻翼隆起,鼻腔内见5.0 cm×2.0 cm×4.0 cm新生物,表面少量渗血。电子鼻镜:右侧鼻腔内鼻甲、鼻道结构消失、黏膜肿胀、新生物形成,表面见脓血痂附着。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67.32μg/L。头部CT:右侧鼻腔内6.9 cm×2.7 cm×4.0 cm不规则软组织肿块,累及右侧上颌窦、筛窦、额窦及蝶窦,伴邻近骨质破坏(图1A)。头部MRI:右鼻腔见6.7 cm×2.6 cm×4.3 cm不规则软组织信号,T1WI、T2WI呈混杂信号,其内可见出血灶;肿块向后凸入右侧鼻咽部,向前上凸向筛窦、额窦及前额部(图1B);增强后肿物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C)。影像学综合考虑为右侧鼻腔内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结合ADC值鉴别诊断睾丸生殖细胞瘤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梦娜 高雪梅 +1 位作者 程敬亮 屈昭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DWI结合ADC值鉴别诊断睾丸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2例睾丸生殖细胞瘤患者,其中精原细胞瘤10例,非精原细胞瘤12例。均行MRI平扫、DWI扫描,并测量不同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采用独立样... 目的探讨DWI结合ADC值鉴别诊断睾丸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2例睾丸生殖细胞瘤患者,其中精原细胞瘤10例,非精原细胞瘤12例。均行MRI平扫、DWI扫描,并测量不同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ADC值的差异。结果 10例精原细胞瘤的DWI多呈均匀性高信号,平均ADC值为(0.63±0.12)×10^(-3)mm^2/s,12例非精原细胞瘤的DWI多呈不均匀高信号,平均ADC值为(0.98±0.22)×10^(-3)mm^2/s,二者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P<0.01)。结论 DWI结合ADC值有助于鉴别精原细胞瘤与非精原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扩散系数 扩散加权成像 睾丸肿瘤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混合生殖细胞瘤^18 F-FDG PET/CT显像1例
8
作者 李蕾 胡晓燕 +1 位作者 邱大胜 彭辽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93-1593,共1页
患者女,28岁,左颌下肿块切检术后1月余;既往体健。查体:左颌下呈术后改变。实验室检查及电子鼻咽喉镜均未见异常。PET/CT:左侧颈部呈术后改变;左侧颌下结节最大径1.2cm,代谢增高,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al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 患者女,28岁,左颌下肿块切检术后1月余;既往体健。查体:左颌下呈术后改变。实验室检查及电子鼻咽喉镜均未见异常。PET/CT:左侧颈部呈术后改变;左侧颌下结节最大径1.2cm,代谢增高,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al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6.10(图1A、1B),考虑恶性肿瘤。病理:左颌下淋巴结(图2)符合转移性生殖细胞肿瘤-无性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肿瘤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一例
9
作者 赵明泽 伍四春 《临床误诊误治》 2005年第9期669-669,共1页
关键词 脑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10
作者 韩磊 何子俊 +1 位作者 方陆雄 宋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3-269,共7页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类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高异质性肿瘤,其诊断与治疗策略与组织分型密切相关,由于外科手术适应证范围较小,使组织病理学标本的获取受到限制,加之活检困难或不全面等问题,给临床诊疗带来一定困难。而具有特异性的肿...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类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高异质性肿瘤,其诊断与治疗策略与组织分型密切相关,由于外科手术适应证范围较小,使组织病理学标本的获取受到限制,加之活检困难或不全面等问题,给临床诊疗带来一定困难。而具有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对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辅助诊断、治疗方案制定、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经典的组织学标志物、血清和(或)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为临床与科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脑肿瘤 生物标记 肿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松果体区生殖细胞肿瘤28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举磊 黄涛 +3 位作者 田启龙 周加华 王樑 屈延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0-315,共6页
目的总结儿童松果体区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与结果选择2012年3月至2019年12月的原发性松果体区生殖细胞肿瘤患儿共28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临床表现有高颅压症状、上视不能、性早熟等。其中7例经诊断性放... 目的总结儿童松果体区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与结果选择2012年3月至2019年12月的原发性松果体区生殖细胞肿瘤患儿共28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临床表现有高颅压症状、上视不能、性早熟等。其中7例经诊断性放化疗间接诊断为单纯生殖细胞瘤,其余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包括15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3例成熟畸胎瘤、2例未成熟畸胎瘤、1例绒毛膜癌。采用诊断性放化疗证实有效后继续完成放射治疗或药物化疗者7例。术前尝试药物化疗3例,肿瘤进展后改为开颅手术,直接开颅手术切除18例,其中手术入路为经前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15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6例。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所有患儿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均显著下降,平均为69.55%。平均住院时间19.35 d。术后出院时1例因昏迷放弃治疗,其余27例患儿头痛、恶心呕吐等高颅压症状明显缓解,有10例继发脑积水,再次出现高颅压症状,均经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症状消失。平均随访2.53年,其中7例生殖细胞瘤患儿未见复发。15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患儿完全缓解8/15;术后放弃治疗1例,失访1例;复发率5/15,其中原位复发2例、2例脑室播散、1例脊髓播散;死亡1例(1/15),术后23个月因肿瘤进展死亡。5例畸胎瘤患儿均未见复发。1例绒毛膜癌患儿于术后4个月因肿瘤进展死亡。结论儿童松果体区生殖细胞肿瘤病理类型多样,以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多见,血清学肿瘤标记物在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手术联合规范放化疗是重要治疗手段,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进行个体化精准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松果腺 儿童 神经外科手术 化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胚胎性肿瘤分类解读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17-822,共6页
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是一类高度异质性脑肿瘤,也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基于组织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可对其进行分类和分型,有助于指导治疗和预测预后。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对胚胎性肿瘤分类进行更新... 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是一类高度异质性脑肿瘤,也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基于组织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可对其进行分类和分型,有助于指导治疗和预测预后。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对胚胎性肿瘤分类进行更新,本文从髓母细胞瘤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两方面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侧睾丸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
13
作者 程方贤 徐涛 简新明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5年第2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睾丸肿瘤 横纹肌肉瘤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多层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志华 茹小红 +3 位作者 陈贵平 段海锋 张浩 黄可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239-1240,共2页
患儿女性,3岁。主因间断性头痛10天,加重伴意识障碍1天于2019年12月收入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体检:意识障碍,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肢体肌力4级,左下肢病理征阳性。头颅CT平扫示:右额颞顶部囊实性混杂密度占位,大小约12.0 cm×9.6 ... 患儿女性,3岁。主因间断性头痛10天,加重伴意识障碍1天于2019年12月收入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体检:意识障碍,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肢体肌力4级,左下肢病理征阳性。头颅CT平扫示:右额颞顶部囊实性混杂密度占位,大小约12.0 cm×9.6 cm×4.2 cm,实性部分位于肿瘤外侧,呈等密度,内可见多发钙化结节;低密度囊性部分位于肿瘤内侧,中间可见分隔,中线明显受压左偏,颅骨未见侵犯(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有多层菊形团的胚胎肿瘤 脑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菊形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其他未特指类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MR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丽娟 潘自来 苏文婷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讨其他未特指类CNS胚胎性肿瘤(原cPNET)的磁共振成像特征,并着重对肿瘤内囊性变加以分析,以加强对其他未特指类CNS胚胎性肿瘤的磁共振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其他未特指类CNS胚胎性肿瘤的磁共振成像特征。结果:MR平扫... 目的:探讨其他未特指类CNS胚胎性肿瘤(原cPNET)的磁共振成像特征,并着重对肿瘤内囊性变加以分析,以加强对其他未特指类CNS胚胎性肿瘤的磁共振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其他未特指类CNS胚胎性肿瘤的磁共振成像特征。结果:MR平扫肿瘤信号不均,T1WI多数呈稍低信号为主,T2WI多数呈高信号为主,T2 FLAIR呈高信号,肿瘤实性部分DWI呈高信号、囊变呈低信号。增强后多数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少数呈轻-中度强化及轻度强化。肿瘤内均出现不同程度囊变坏死,囊性变可分布于肿瘤深部或边缘,增强后囊变坏死区不强化,囊壁可明显强化或无强化。肿瘤内可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流空/供血动脉、瘤周水肿及脑膜强化。结论:其他未特指类CNS胚胎性肿瘤表现呈多样性,分析肿瘤内囊性变特征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胚胎性肿瘤二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文英 曾珍 +2 位作者 吴应行 李文富 张体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59-1360,共2页
病例资料病例1,男,18岁,因双下肢麻木伴疼痛1个月,大小便障碍2周入院。查体:腰5棘突压痛、叩击痛,双侧胫骨结节以远皮肤感觉减退。实验室检查无特殊。MRI平扫加增强:腰1-骶3椎管稍扩大,其内充满条状长T 1、稍长T 2信号,长11.2 cm,病变... 病例资料病例1,男,18岁,因双下肢麻木伴疼痛1个月,大小便障碍2周入院。查体:腰5棘突压痛、叩击痛,双侧胫骨结节以远皮肤感觉减退。实验室检查无特殊。MRI平扫加增强:腰1-骶3椎管稍扩大,其内充满条状长T 1、稍长T 2信号,长11.2 cm,病变上下端见小片状短T 1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图1a、b、c)。手术所见:腰4-骶3水平椎管内硬膜下见2个上下相连类圆柱形肿物,上方肿瘤直径1 cm,长6 cm,边界较清,下方肿瘤直径1 cm,长9 cm,边界不清,马尾神经受侵,内含透明白色胶冻状粘液。病理检查:镜下见肿瘤细胞排列密集,多呈小圆形,核大深染,胞质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yer综合征合并性腺非无性细胞瘤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15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梁欢 黎思健 +5 位作者 杨佳欣 吴鸣 曹冬焱 王瑾晖 王涛 张馨月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探讨Swyer综合征合并性腺非无性细胞瘤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GCT-NDG)的发生率、治疗和生存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5例Swyer综合征合并MGCT-NDG患者的临床病... 目的:探讨Swyer综合征合并性腺非无性细胞瘤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GCT-NDG)的发生率、治疗和生存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5例Swyer综合征合并MGCT-ND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共收治MGCT-NDG患者307例,其中发现Swyer综合征15例,Swyer综合征合并MGCT-NDG的发生率为4.9%(15/307);确诊MGCT-NDG和Swyer综合征的年龄分别为(16.8±6.7)和(16.7±6.6)岁。初次手术方式:术前确诊Swyer综合征6例,其中4例行双侧性腺切除±子宫切除术、2例分别行性腺肿瘤剔除术及单侧性腺切除+子宫切除术;初次手术后确诊Swyer综合征9例,其中6例初次手术行单侧性腺切除术、2例行性腺肿瘤剔除术、1例行单侧性腺切除+子宫切除术。病理类型:混合性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GCT)10例、卵黄囊瘤4例、未成熟畸胎瘤1例。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期6例、Ⅱ期3例、Ⅲ期5例和Ⅳ期1例。11例患者在延迟(7.9±6.2)个月后再次接受残存性腺切除术,其中MGCT-NDG 8例,性腺母细胞瘤1例,另2例残存性腺未见肿瘤累及。15例患者中,10例患者经历了至少1次复发或疾病进展,其中2例在初始治疗时仅接受了手术治疗,中位无事件生存时间为9个月(5,30个月),所有复发或疾病进展的患者均接受了再次手术并联合术后化疗。15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15,42个月);随访期内10例无病生存、3例死于本肿瘤、1例死于白血病骨髓移植后并发症、1例带病生存。结论:Swyer综合征合并MGCT-NDG的发生率为4.9%,应强调及时诊断并行双侧性腺切除术,以降低再次手术和第二次癌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发育不全 46 XY 生殖器肿瘤 女(雌)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发病率 存活率
原文传递
纵隔胚胎性癌1例报告
18
作者 张汶斌 叶圣华 张文慧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S1期107-114,共2页
关键词 纵隔肿瘤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倩 丁西来 +13 位作者 杨佳欣 曹冬焱 沈铿 郎景和 张国楠 辛晓燕 谢幸 张淑兰 吴玉梅 朱根海 王佳 陈亦乐 孔北华 郑建华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目的探讨有生育要求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OGCT)初治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收集1992-201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11家医院收治的105例有生育要求的MOGC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105... 目的探讨有生育要求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OGCT)初治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收集1992-201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11家医院收治的105例有生育要求的MOGC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105例患者均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分期手术组:47例(44.8%),行全面分期手术,手术范围包括患侧附件切除+大网膜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阑尾切除+腹膜多点活检;附件切除组:45例(42.9%),行患侧附件切除±对侧卵巢活检±大网膜切除术;肿物切除组:13例(12.4%),行肿物切除术。比较3组患者在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生育情况、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手术相关指标:分期手术组、附件切除组、肿物切除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96、104、253m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76、114、122min,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并发症:分期手术组、附件切除组、肿物切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8/47)、0、1/1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3)生育情况:分期手术组、附件切除组、肿物切除组患者的妊娠率分别为9/19、7/19、2/3,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5);生育率分别为8/19、5/19、2/3,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6)。(4)预后:分期手术组、附件切除组、肿物切除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13%(6/47)、0、2/1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病死率分别为6%(3/47)、0、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9);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9%、100%、10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100%、8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分期手术相比,附件切除术的并发症少、疗效显著、预后较好,且获得较为满意的妊娠率、生育率;而肿物切除术虽并发症较少,但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妇科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合并肺转移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瑛 任彤 +3 位作者 冯凤芝 万希润 沈铿 向阳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 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OGCT)合并肺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断、出现肺转移时间、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1982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MOGCT合并有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临床特点:患者平均... 目的 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OGCT)合并肺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断、出现肺转移时间、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1982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MOGCT合并有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临床特点: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3±11)岁(6 ~48岁).首发临床表现以腹部疼痛和不规则阴道流血为主,分别为8、4例.原发灶位于卵巢左、右侧者分别为8、6例,双侧者1例.转移灶仅为肺者12例,其他3例为多部位转移.(2)诊断:15例患者中,单纯性卵巢非妊娠性绒毛膜癌(绒癌;NGOC)9例,含有绒癌成分的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3例(包括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合并绒癌1例、卵黄瘤为主伴绒癌及胚胎癌成分1例、绒癌伴无性细胞瘤1例),不含绒癌成分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3例(包括内胚窦瘤2例、未成熟性畸胎瘤1例).其中,仅1例于术前明确诊断.(3)出现肺转移时间:12例NGOC或含绒癌成分的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中,11例在初始治疗的过程中即出现肺转移,1例为肿瘤复发后出现肺转移;3例不含绒癌成分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均为肿瘤复发后在疾病晚期出现肺转移.(4)治疗:15例MOGCT合并有肺转移患者均采用手术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平均化疗疗程数为16个(5 ~ 43个).(5)预后:10例(10/15)完全缓解,其病理类型均为NGOC或含绒癌成分的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进展死亡(1例NGOC,1例内胚窦瘤,1例未成熟性畸胎瘤),2例肿瘤进展(1例NGOC,1例内胚窦瘤)放弃治疗后失访.结论 MOGCT发生肺转移以含绒癌成分者多见.MOGCT合并肺转移患者给予手术联合化疗的结合治疗,多数可获完全缓解,病理类型为NGOC或是含绒癌成分的混合生殖细胞肿瘤肺转移患者的预后远较其他类型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合并肺转移者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肺肿瘤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