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睡眠时长模式对中老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林利霞 曾秋婵 +3 位作者 郭蕴源 梁荣相 吴昊 邵玉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1-338,共8页
目的探讨夜间和日间睡眠时长模式对中老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采集的11085例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基线调查时(2011),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研究人群的夜间和日间睡眠时长。基于夜间... 目的探讨夜间和日间睡眠时长模式对中老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采集的11085例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基线调查时(2011),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研究人群的夜间和日间睡眠时长。基于夜间睡眠时长的第33、66百分位数,将研究人群分为3组,分别赋值为1、2、3分;基于日间睡眠时长的第33、66百分位数将研究人群分为3组,分别赋值为3、2、1分;将夜间和日间睡眠分值相加(2~6分)。将睡眠总分值为6分定义为模式一(代表夜间睡眠时长较长而无日间睡眠或时长较短),类似地,将睡眠总分值为5、4、3、2分别定义为模式二、三、四、五(代表夜间睡眠时长较短而日间睡眠时长较长)。基线及2013、2015、2018年随访时,采用Katz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评估。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睡眠时长模式与ADL受限的关联。结果本研究共随访63015人年,11085例样本,其间3239人发生ADL受限。研究人群夜间睡眠时长的第33、66百分位数分别为6.00 h、7.00 h,日间睡眠时长的第33、66百分位数分别为0.00 h、1.00 h。其中,模式一1522例,模式二2196例,模式三4299例,模式四2304例,模式五764例。调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地区、吸烟、饮酒、慢性病、抑郁状况、季节后,与睡眠时长模式一相比,模式三、模式四、模式五中老年人发生ADL受限的风险更高(P<0.05),且趋势性检验P<0.001。未发现性别、年龄、季节与睡眠时长模式间的交互作用(P>0.05)。与夜间睡眠时长≥9 h且日间睡眠时长<2 h人群相比,夜间睡眠时长<7 h且日间睡眠时长≥2 h者发生ADL受限的风险较高(P<0.05)。结论夜间睡眠时长较短而日间睡眠时长较长的中老年人发生ADL受限的风险较高。睡眠节律可能影响中老年人群ADL,通过管理中老年人睡眠时长模式,可能有助于预防ADL受限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残疾 睡眠模式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运动训练联合运动贴扎技术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王晶 高晶 +1 位作者 王冬明 何璐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58,共5页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训练联合运动贴扎技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精细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3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28例,运动贴扎组26例以...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训练联合运动贴扎技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精细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3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28例,运动贴扎组26例以及联合对照组2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运动贴扎组给予常规康复联合运动贴扎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常规康复联合悬吊运动训练联合运动贴扎治疗。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下肢内收肌和腘绳肌及腓肠肌的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三组患儿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均增加,且运动贴扎组和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运动贴扎组(P<0.05);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下肢内收肌、腘绳肌及腓肠肌的肌张力均下降,且运动贴扎组和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运动贴扎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三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88)中C、D、E区评分及总分、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ale,FMFM)中B、C、D、E区评分及总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均升高,且运动贴扎组和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运动贴扎组(P<0.05)。结论:悬吊运动训练结合运动贴扎可增加痉挛型脑瘫患儿关节活动度,改善患儿肌张力;提高患儿粗大、精细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悬吊运动训练 运动贴扎 粗大运动 精细运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骨盆带控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葛盼丽 王志祥 +5 位作者 王雪 郭慧慧 许海峰 沈子杰 张文 胡瑞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3期410-415,共6页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骨盆带控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江苏钟山老年康复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骨盆带控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江苏钟山老年康复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予以骨盆带控制康复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予以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骨盆带控制康复干预,两组患者康复干预时间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康复干预前后的步行能力、步态参数、临床痉挛指数、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能力及康复干预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6周后的“起立-行走”测试(TUG)评分、功能性步行分类(FAC)评分、6 min步行测试(6MWT)与步态参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下肢评价量表(FMA-LE)评分和康复干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6周后的临床痉挛指数(CSI)、改良巴氏指数(MBI)、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骨盆带控制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步态参数及运动功能,康复效果更佳,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康复机器人 骨盆带 脑卒中 偏瘫 步行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协同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情绪效果分析
4
作者 高步刚 沈丹 解萍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协同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及情绪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于滁州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100例脑卒中后偏瘫...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协同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及情绪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于滁州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CBT协同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社会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康复效果评估,并对2组患者的康复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干预2个月后,2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康复依从率(94%)高于对照组(84%)(P<0.05)。结论:CBT协同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负性情绪、社会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方面有积极影响,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康复训练 脑卒中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生活活动中的隐性课程建构探究
5
作者 陈薇 《名师在线(中英文)》 2025年第2期49-51,共3页
幼儿生活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构成,在幼儿园课程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意味着教师要以幼儿生活活动为依托,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文章从“物质—空间”类隐性课程、“组织—制度”类隐性课程、“文化—心理”类隐性课程入手,阐述... 幼儿生活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构成,在幼儿园课程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意味着教师要以幼儿生活活动为依托,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文章从“物质—空间”类隐性课程、“组织—制度”类隐性课程、“文化—心理”类隐性课程入手,阐述了依托幼儿生活活动建构隐性课程的策略,希望能在丰富幼儿园生活课程的基础上,促使幼儿获得良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生活活动 隐性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生活活动中劳动教育研究
6
作者 安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5年第1期013-016,共4页
众所周知,在幼儿的生活当中劳动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园开展高质量的劳动教育活动,对于幼儿劳动意识是有一定的培养作用,并且也能够有效地丰富幼儿的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使幼儿的劳动能力得到加强,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 众所周知,在幼儿的生活当中劳动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园开展高质量的劳动教育活动,对于幼儿劳动意识是有一定的培养作用,并且也能够有效地丰富幼儿的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使幼儿的劳动能力得到加强,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幼儿的健康茁壮成长。对现阶段的幼儿劳动教育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采取相关的教育策略,去开展劳动教育,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生活活动 劳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滴渗透 润物无声——对幼儿园生活活动中随机教育的一些思考
7
作者 唐丽 徐云华 《求知导刊》 2025年第2期128-130,共3页
随着课程游戏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活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基于此,分析了幼儿园生活活动中随机教育的含义和价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幼儿园生活活动中随机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包括保持热爱幼儿的初心、... 随着课程游戏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活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基于此,分析了幼儿园生活活动中随机教育的含义和价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幼儿园生活活动中随机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包括保持热爱幼儿的初心、树立随机教育的意识、提升随机教育的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生活活动 随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功能性训练改善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与VOSviewer的可视化分析
8
作者 朱极 王成云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5年第1期225-229,共5页
目的:探究国外功能性训练(FT)在改善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方面的研究热点与进展,为减轻老龄化社会负担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2003—2023年关于FT改善老年人ADL能力的相关文献。共收集1157篇文... 目的:探究国外功能性训练(FT)在改善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方面的研究热点与进展,为减轻老龄化社会负担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2003—2023年关于FT改善老年人ADL能力的相关文献。共收集1157篇文献,采用CiteSpace6.2.R2与VOSviewer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1)FT在老年人ADL能力改善方面的研究自2003年以来呈现稳步增长趋势,特别是在2009年后发文量显著增加。(2)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最为深入,发文量和中心性均居首位,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系统和哈佛大学等机构在发文量和合作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3)被引期刊主要集中在医学、临床医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美国老年医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等期刊是该领域的重要知识来源。(4)研究热点集中在骨骼肌疾病、认知与心理健康、中风康复等方面,前沿趋势则包括个性化运动干预、老年人生活环境的考量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建议:随着智能辅助技术的不断进步,需要进一步探究结合老年人个体差异的FT干预方案的可行性,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康复服务,缓解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训练 老年人 日常生活活动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胃癌病人营养风险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衰弱与跌倒风险间的链式中介效应
9
作者 张玉姣 雷奕 +2 位作者 蓝江玲 张仕珍 朱茵 《全科护理》 2025年第3期397-401,共5页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老年胃癌病人衰弱和跌倒风险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衰弱表型量表(FP)、Morse跌倒评估量表(MFS)、简易营养评估量表(MNA‐SF)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235例老年胃癌病人进行调查。结...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老年胃癌病人衰弱和跌倒风险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衰弱表型量表(FP)、Morse跌倒评估量表(MFS)、简易营养评估量表(MNA‐SF)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235例老年胃癌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35例病人,其中衰弱病人76例,发生率为32.3%;不同年龄、职业、学历以及合并疾病老年胃癌病人的衰弱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衰弱与跌倒风险呈正相关,营养风险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也呈正相关;衰弱和跌倒风险均与营养风险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负相关。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营养风险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衰弱和跌倒风险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成立,总间接效应为52.1%。结论:营养风险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衰弱和跌倒风险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可以通过改善营养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跌倒风险来减缓衰弱的发生,为推测衰弱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胃癌 衰弱 跌倒风险 营养风险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链式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共病对中老年抑郁的影响:生活满意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交活动的多重中介效应
10
作者 于茜 王慧 +1 位作者 王晓骁 王威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
目的:探讨生活满意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交活动在慢性病共病(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MCCs)与抑郁关联中的多重平行中介作用。方法:数据来源于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 目的:探讨生活满意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交活动在慢性病共病(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MCCs)与抑郁关联中的多重平行中介作用。方法:数据来源于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库,选取45~99岁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共纳入17318例研究对象,中老年人MCCs患病率为58.10%,抑郁患病率为37.56%,88.88%的中老年人对生活满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为(6.53±1.50)分,社交活动评分的中位数为0(0,2.00)分。多重平行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在全部研究对象和各亚组中MCCs与抑郁症状关联的直接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满意度和ADL评分在该关联中的中介效应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社交活动的中介效应仅在老年人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Cs在直接影响抑郁症状的同时,还可通过生活满意度和ADL间接影响抑郁症状。因此,应关注中老年慢性病群体,预防与延缓慢性病进展的同时要增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满意度,鼓励和帮助慢性病较多的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以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中介效应 慢病共病 抑郁 生活满意度 日常生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配合认知功能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11
作者 梁寰宇 陈爱清 +2 位作者 陈湛愔 杨亮 黄莹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配合认知功能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湛江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 目的:探讨高压氧配合认知功能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湛江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与干预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组基于常规康复训练给予高压氧配合认知功能训练,比较两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干预2个月,两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上肢功能与下肢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及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且干预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采用高压氧配合认知功能训练干预可改善认知功能,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恢复期 高压氧 认知功能训练 认知功能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观察
12
作者 招连香 《医用气体工程》 2025年第1期30-32,40,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舱内作业治疗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5月-2024年4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作业训练治疗)与研究组(实施高压氧舱内作业训... 目的:探讨高压氧舱内作业治疗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5月-2024年4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作业训练治疗)与研究组(实施高压氧舱内作业训练治疗),各30例。观察两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P<0.05);治疗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Ma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舱内作业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压氧舱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功能缺失程度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障碍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娜 蒋红樱 +2 位作者 白彝华 张凤 周欢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治疗和延长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是MHD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研究发现CI会引起MHD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治疗和延长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是MHD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研究发现CI会引起MHD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下降。目前,大部分人对MHD患者CI认识不足,对患者ADL能力丧失的关注度不够。因此,本文将基于国内外文献报道,对MHD患者CI和ADL能力现况进行分析,综述CI的发病机制及对ADL能力的影响,并通过必要的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认知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揿针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海 杨斌 +3 位作者 孟文彬 曹良东 夏冰 马丹丹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165-170,共6页
目的:观察揿针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73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及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康复治疗,且在运... 目的:观察揿针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73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及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康复治疗,且在运动疗法后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揿针疗法。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16周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定(GMFM-88)、Berg平衡量表(BBS)、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GMFM-88评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提高,存在时间效应(P<0.05);观察组评分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存在分组效应(P<0.05);分组因素与时间因素对评分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治疗第8周、第12周和第16周,观察组GMFM-88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时间点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的前一时间点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BS评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提高,存在时间效应(P<0.05);观察组评分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存在分组效应(P<0.05);分组因素与时间因素对评分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治疗第8周、第12周和第16周,观察组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时间点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的前一时间点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DL评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提高,存在时间效应(P<0.05);观察组评分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存在分组效应(P<0.05);分组因素与时间因素对评分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治疗第12周和第16周,观察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时间点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的前一时间点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可进一步促进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提升,提高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揿针疗法 核心稳定性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15
作者 杨柳 何雯雯 +6 位作者 郝旭磊 张茜茜 王海燕 宋田雪 田志永 贾婉宁 王永娥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评价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自理能力,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中日友好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28例老年MHD患者,采用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和衰弱筛查量表进行现况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 目的:评价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自理能力,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中日友好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28例老年MHD患者,采用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和衰弱筛查量表进行现况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70.9±7.2岁,男性占51%,23.7%的患者在日常生活(进食、个人卫生、穿衣、入厕及排泄和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赖。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透析血流量、非计划下机和关注事件(骨折、心血管事件、门急诊住院)在不同ADL能力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发生率高达85%,衰弱与ADL自理能力中度相关(r=0.50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DL可自理者发生ADL轻度、中度依赖的风险因素包括衰弱(OR=0.22、0.124,P<0.01)和年龄(OR=1.104、1.117,P<0.01);透析龄是ADL完全不能自理的风险因素(OR=1.151,P<0.01)。结论:老年MHD患者ADL自理能力与衰弱关系密切,衰弱进展增加了自理能力下降的风险。发生临床事件、设置较低的血流量、透析龄增加和非计划下机行为均与ADL自理能力下降有关,临床护理中应给予关注,尽早识别患者ADL能力下降并进行早期护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老年患者 日常生活活动 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形用户界面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系统设计
16
作者 冯真真 郭萌 李伟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14-18,共5页
目的借助MATLAB App Designer软件工具,设计一套简易实用的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估系统,提高传统评估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方法以Barthel指数分级为核心,通过MATLAB App Designer开发软件设计一款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老年人ADL... 目的借助MATLAB App Designer软件工具,设计一套简易实用的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估系统,提高传统评估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方法以Barthel指数分级为核心,通过MATLAB App Designer开发软件设计一款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老年人ADL评估系统。结果该系统将用户登录、被评估者信息收集、ADL评估、查询统计四个模块集中在一起,充分满足了老年人ADL评估工作的需要。结论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老年人ADL评估系统实现了“人工+纸质调查表”向“软件+系统评估”的方式转变,便于养老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图形用户界面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老年人多维度衰弱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奕 杨敬源 +4 位作者 杨星 周全湘 蒋芸 黄慧 朱宇杰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4,共6页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老年人身体衰弱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损之间存在关联,但老年人心理衰弱和社会衰弱与其ADL受损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仍不明确。目的探讨农村老年人多维度衰弱及其各维度与老年人ADL受损之间的关联,为预防农村老年人失...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老年人身体衰弱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损之间存在关联,但老年人心理衰弱和社会衰弱与其ADL受损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仍不明确。目的探讨农村老年人多维度衰弱及其各维度与老年人ADL受损之间的关联,为预防农村老年人失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况研究设计,于2021年7—9月,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贵州省2个市(州)共30个行政村的≥6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n=1298)。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纳入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患慢性病情况、睡眠质量,采用中文版Tilburg衰弱(TFI)量表评估老年人的多维度衰弱情况,采用ADL量表评估老年人的ADL受损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多维度衰弱及其各维度衰弱对ADL受损的影响,并计算多因素调整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c%)。结果1298名老年人中,存在ADL受损498名(38.37%),存在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受损40名(3.08%),存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受损494名(38.06%);存在多维度衰弱382名(29.43%),存在身体衰弱319名(24.58%),存在心理衰弱567名(43.68%),存在社会衰弱69名(5.3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混杂因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睡眠质量)后,老年人多维度衰弱、身体衰弱、心理衰弱对ADL、IADL、BADL受损均有影响(P<0.05)。进一步分析老年人多维度衰弱、身体衰弱、心理衰弱对ADL受损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发现多维度衰弱对BADL的人群归因危险度最大[PARc%(95%CI)=24.6(19.1~27.1)],心理衰弱对ADL、BADL、IADL受损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相对较大[PARc%(95%CI)分别为18.4(12.1~24.5)、23.6(3.2~33.7)、19.4(12.4~24.7)]。结论农村老年人多维度衰弱及其身体衰弱、心理衰弱对ADL受损、BADL受损及IADL受损均有影响,失能归因于心理衰弱较大。加强老年人多维度衰弱的筛查与干预,尤其是心理衰弱,可能会降低老年人失能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多维度衰弱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老年人 农村卫生 Logistic模型 人群归因危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棒循经敲打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李春红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12期50-54,共5页
目的观察药棒循经敲打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针灸病房收治的104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参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中医... 目的观察药棒循经敲打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针灸病房收治的104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参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案(包括:病情观察、给药护理、康复锻炼、饮食指导、情志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来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药棒循经敲打进行护理。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4天(2周)、治疗后第28天(4周)作为结点,使用Fugl-Meyer量表和Barthel指数(BI)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Fugl-Meyer量表和BI量表评分较干预上升(P<0.05),且观察组Fugl-Meyer量表和BI量表总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15%(50/52),高于对照组的76.92%(40/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药棒循经敲打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棒 脑卒中恢复期 中医护理 经络理论 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19
作者 张莉 安琪儿 刘菲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09-212,共4页
该研究目标从一体化对比实验的视角探讨家庭护理在早期阶段的介入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技能的作用。方法 收集的是自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间医院收治的46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借助电脑随机数表法把他们平均划分为... 该研究目标从一体化对比实验的视角探讨家庭护理在早期阶段的介入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技能的作用。方法 收集的是自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间医院收治的46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借助电脑随机数表法把他们平均划分为两组。每组23人。一组命为常规组,另一组命为实验组。常规组接触的是普通的出院干预,但实验队则进行早期的家庭护理干预。通过两队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技能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技能都有所提高。然而,实验组的提升程度明显较常规组有优势。两组之间在干预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早期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论 早期家庭护理干预措施相较于常规出院后护理,能更有效地促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维持与改善,同时增强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家庭护理干预在疾病的早期介入能够减缓认知功能的退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综合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早期回归家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魏辰 王子贤 +3 位作者 李淑璠 王芃 贾舒祺 田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1-291,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镜像疗法(MT)干预是否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其改善效果是否受到患者年龄和病程的影响,MT的干预周期、时间、频次等影响因素是否对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具有剂量效应。方法检索Embase... 目的系统评价镜像疗法(MT)干预是否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其改善效果是否受到患者年龄和病程的影响,MT的干预周期、时间、频次等影响因素是否对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具有剂量效应。方法检索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维普和中国知网等7个数据库,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3年4月。筛选MT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ADL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4.1进行Meta分析,采用R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绘制网状Meta分析表和累计概率表进行排序比较,采用Stata 17.0软件绘制漏斗图检验结局指标发表偏倚情况。采用GRADE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涉及532例患者。PEDro评分6~8分。多数文献未完整汇报盲法情况或未实施分配隐藏,可能存在一定局限。MT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评分(n=466,MD=6.05,95%CI 3.44~8.66,P<0.001)、(改良)Barthel指数(n=230,MD=9.95,95%CI 6.23~13.68,P<0.001)和功能性独立测量评分(n=147,MD=4.17,95%CI 2.61~5.72,P<0.001)。网状Meta分析显示,MT对于40~59岁,病程≤3个月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干预效果更好;干预周期≤4周、单次干预时间≤30 min、每天干预时间>30 min和每天2次的MT干预处方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更好。结论MT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ADL有较显著的改善效果,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效果受到患者年龄和病程的影响,且与干预的周期、时间和频次存在一定程度的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镜像疗法 上肢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