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2篇文章
< 1 2 1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好生活消费质量评价模型与实证测量
1
作者 李仁仁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7-60,共4页
追求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消费成为当前国内消费的重要转变趋势之一。本文采用SEN-G模型,评估选取的我国31个省份的美好生活消费质量情况。研究发现:首先,大多数省份美好生活消费质量得到提升,但提升幅度有限,且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其次,美... 追求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消费成为当前国内消费的重要转变趋势之一。本文采用SEN-G模型,评估选取的我国31个省份的美好生活消费质量情况。研究发现:首先,大多数省份美好生活消费质量得到提升,但提升幅度有限,且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其次,美好生活消费质量影响要素均衡性表现较优的省份多位于东部地区,而均衡性以及单项要素表现较差的多位于西部地区;最后,SEM-G模型在凸显评价对象间的发展关系方面具有优势,适用于美好生活消费质量评价。基于此,文章从做好美好生活消费顶层设计、推动消费结构向美好生活型消费升级、持续加强美好生活消费观宣传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推动我国美好生活消费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生活消费质量 评价体系 实证测量 SEM-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五”时期湖北农民生活消费特点与“九五”消费展望
2
作者 时明国 《人口与发展》 CSSCI 1996年第1期37-41,55,共6页
“八五”时期湖北农民生活消费特点与“九五”消费展望时明国(湖北省统计局农调队)“八五”时期是农民生活向小康迈进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化,农民收入稳定增长。1994年,湖... “八五”时期湖北农民生活消费特点与“九五”消费展望时明国(湖北省统计局农调队)“八五”时期是农民生活向小康迈进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化,农民收入稳定增长。1994年,湖北农民人均纯收人已突破千元大关,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五”时期 农民生活消费 生活消费支出 消费特点 山区农民 食物消费支出 消费水平 农民消费 城镇居民 消费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生态系统占用的比较分析——以泰州、商丘、铜川、锡林郭勒为例 被引量:23
3
作者 闵庆文 李云 +2 位作者 成升魁 刘寿东 余卫东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6-292,共7页
论文引入生态足迹用于分析城市居民消费,通过选取代表不同经济水平和具有不同消费特点的泰州、商丘、铜川、锡林郭勒4个地级市(盟),从生态系统占用角度计算并分析了不同地区中等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生态系统占用的差异。结果表明:泰州、商... 论文引入生态足迹用于分析城市居民消费,通过选取代表不同经济水平和具有不同消费特点的泰州、商丘、铜川、锡林郭勒4个地级市(盟),从生态系统占用角度计算并分析了不同地区中等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生态系统占用的差异。结果表明:泰州、商丘、铜川90%左右的生态占用来自人们对吃穿的消费,而锡林郭勒这部分的占用则不到70%,其相当一部分占用是来自为了克服较差的气候条件而产生的取暖用煤量;位于草原地区的锡林郭勒多消费牛羊肉,对草地的人均占用多达0.333hm2,是其他地区的数倍,位于长江流域的泰州水产消费较其他地区多,对水域的人均占用达到了0.116hm2,另外三地仅及其16%~45%。结合4城市的生态空间分析发现,仅商丘、泰州、铜川的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所占用的生态空间就已经超出了整个城市地区的生态承载水平,即使是地广人稀的锡林郭勒,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占用也已接近全盟生态承载的1/2。显然,城市是一类典型的生态赤字区,如何有效调节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与消费结构,对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居民生活消费 城市生态 泰州 商丘 铜川 锡林郭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居民生活消费CO_2排放估算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冯蕊 朱坦 +1 位作者 陈胜男 张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3-169,共7页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2006年版)中的计算公式和CO2排放系数缺省值,以居住综合消费碳排放、叠加交通消费碳排放计算模型为基础,应用碳排放系数法估算了2006~2008年天津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CO2排放量...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2006年版)中的计算公式和CO2排放系数缺省值,以居住综合消费碳排放、叠加交通消费碳排放计算模型为基础,应用碳排放系数法估算了2006~2008年天津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CO2排放量及其在总的能源消耗CO2排放量中所占比例.结果表明,2006~2008年天津市居民生活消费CO2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的排放量比2006年增加了13.7%.居民生活消费CO2排放在总的能源消耗CO2排放中所占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并从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生活消费CO2排放 天津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占用初探——对北京、上海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03
5
作者 苏筠 成升魁 谢高地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4-28,共5页
生态占用方法是通过跟踪人类利用的大多数消费品和产生的废弃物 ,来计算生产和维持这些消费及同化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并与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 ,以此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程度。该文运用生态占用分析方法 ,以北京市、上海市... 生态占用方法是通过跟踪人类利用的大多数消费品和产生的废弃物 ,来计算生产和维持这些消费及同化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并与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 ,以此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程度。该文运用生态占用分析方法 ,以北京市、上海市为例 ,估算了 1 999年两市居民的食物、衣着、生活用品、生活用能等主要生活消费占用的生态空间。两市居民人均生态占用面积分别为 1 62hm2 和 1 3 3hm2 ,其中存在由于地方生活习惯差异造成的生态占用面积及类型的差异。虽然估算相对保守 ,但全市居民生态占用的总面积已经数十倍于城市实际面积。城市显然是“生态赤字”区 ,城市居民依赖于城市边界之外的生态系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随着我国今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将越来越重要 ,开展城市生态占用这一科学问题的研究也变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生态占用 居民生活消费 北京 上海 废弃物 生态经济 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变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范建双 周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369-4383,共15页
基于碳排放系数法估算了1997~2015年中国城镇、农村和整体(包含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引起的直接碳排放量,进一步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函数估计方法对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进行实证研究.同... 基于碳排放系数法估算了1997~2015年中国城镇、农村和整体(包含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引起的直接碳排放量,进一步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函数估计方法对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进行实证研究.同时,采用乘积式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模型(M-LMDI)分析了直接能源消费强度、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和单位能源碳排放强度3大因素对居民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并重点考察了各省份相关变量对生活消费碳排放影响的城乡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碳排放量在研究期内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空间上均存在显著非均衡特征.(2)中国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碳排放的地区总差异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从1997年的0.379下降到2015年的0.244.1997~199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的组间差距是城乡差距的主要来源,其贡献率超过50%.2000年后组内差距成为城乡差距的主要来源,其贡献率均大于40%并超过了组间差距.(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碳排放均在增加,地区差异均在扩大.(4)对全国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变动贡献最大的省区是内蒙古,累计贡献值达0.1005.贡献最小的省区是云南,累计贡献值为0.0125.(5)农村的能源消费强度和人均消费水平的贡献程度在研究期内均大于城镇,单位能源碳排放强度在两个地区的贡献水平表现出了波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生活消费 碳排放 Dagum基尼系数 LM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2010年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轨迹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莉娜 曲建升 +2 位作者 邱巨龙 曾静静 李燕 《开发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7-121,共5页
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是指居民在家庭生活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间接碳排放量。根据生活碳排放研究方法,计算了1995—2010年中国31个省区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量,并从时间、空间角度对我国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 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是指居民在家庭生活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间接碳排放量。根据生活碳排放研究方法,计算了1995—2010年中国31个省区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量,并从时间、空间角度对我国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1995—2010年,人均家庭生活消费、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碳排放强度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各项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主要处于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和居住消费碳排放上升趋势最显著。(2)在空间上,中国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性,由东南沿海各省向西北内陆各省递减。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居民家庭生活消费节能减排提出相应对策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家庭 生活消费 碳排放 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环境压力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莉 刘宁 +1 位作者 戴明忠 陆根法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6-765,共10页
论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定量研究哈尔滨市城乡居民食物、生活用品、生活用能、水资源、住区和生活污染等6类消费项的环境压力,为引导城市化发展和城乡居民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985~2003年哈尔滨市人均生活消... 论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定量研究哈尔滨市城乡居民食物、生活用品、生活用能、水资源、住区和生活污染等6类消费项的环境压力,为引导城市化发展和城乡居民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985~2003年哈尔滨市人均生活消费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并在此期间超过生态承载力,产生生态赤字。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及各分项足迹均大于农村居民,差距呈加大趋势。在消费构成上,城镇和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足迹最大,2003年两者分别为1.054hm^2/人和0.711hm^2/人,城镇人均动物性食物消费数量显著大于农村,是其食物足迹较大的主要原因;在生态空间占用上,耕地占用面积最大,城乡居民分别为0.947hm^2/人和0.700hm^2/人,分别占其总足迹的58.7%和73.4%。研究表明,城镇化发展和消费升级将进一步加大区域环境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生活消费 环境压力 生态足迹 可持续消费 哈尔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丘市居民生活消费生态足迹的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52
9
作者 闵庆文 余卫东 成升魁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5-131,共7页
该文以河南省商丘市为例,定量探讨1986年~2001年的居民生活消费生态足迹的变化和城乡生态足迹情况的差异,为该区域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商丘市人均生活消费生态足迹在1986年~2001年的16年中,呈现出较明显的平... 该文以河南省商丘市为例,定量探讨1986年~2001年的居民生活消费生态足迹的变化和城乡生态足迹情况的差异,为该区域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商丘市人均生活消费生态足迹在1986年~2001年的16年中,呈现出较明显的平稳上升趋势。这种上升趋势可以分成明显的两个阶段:1996以前增加幅度不大,从1986年的0 469增加到1996年的0 570,年递增1 8%;1996年~2001年,上升速度明显加快,从1996年的0 570增加到2001年的0 867,年递增7 2%。城镇、农村和全市平均的生态足迹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城镇的生态足迹始终大于农村的生态足迹,而农村人均生态足迹增加速率大于城镇。人均生态足迹中耕地的占用面积所占的比例一直比较高,14年平均值为82 8%,耕地的生态占用变化基本上决定了总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根据生态足迹和生态空间的比较分析说明,人均生态赤字和总生态赤字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因此,商丘市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本市所能够提供的生态空间,需要外部的输入来维持,而且对外部输入的需求在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消费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时间序列分析 城市化 商丘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足迹 被引量:29
10
作者 赵慧霞 姜鲁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8-181,共4页
城市既是区域商品、信息与技术的生产者和输出中心 ,又是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和服务功能的净输入者和消费者。城市居民必须从城市以外的、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广阔土地上获取粮食、水、煤炭等自然资源 ,同时还依赖城市外围的生态系统提供清洁... 城市既是区域商品、信息与技术的生产者和输出中心 ,又是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和服务功能的净输入者和消费者。城市居民必须从城市以外的、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广阔土地上获取粮食、水、煤炭等自然资源 ,同时还依赖城市外围的生态系统提供清洁空气并消纳废物。生态分析是定量评估城市对外部生态系统占用的有效方法 ,本文据此判定了济南市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足迹。根据估算 ,2 0 0 1年济南市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人均生态足迹为 1 0 16 9hm2 ,总生态 2 715× 10 6hm2 ,是济南市建成区面积的 15 4倍。为维持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生产力水平和资源利用率 ,倡导资源节约型的城市生活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 ,以有限的资源占用实现高质量的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城市居民生活消费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入产出中美居民生活消费间接碳排放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马晓微 叶奕 +1 位作者 杜佳 李晗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24-29,共6页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中美两国居民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因居民生活消费引致的间接碳排放进行定量的核算,在核算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居民生活消费引致的间接碳排放总量方面,美国整体上一直高于中国;但近些年...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中美两国居民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因居民生活消费引致的间接碳排放进行定量的核算,在核算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居民生活消费引致的间接碳排放总量方面,美国整体上一直高于中国;但近些年中国呈逐年快速上涨的趋势,美国则呈现逐年略微下降的趋势;(2)美国居民消费引致间接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居住、文教娱乐、交通通信方面;中国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居住方面,约占50%左右,在文教娱乐、交通通讯方面,中国远低于美国;(3)在家庭设备方面,中国居民家庭设备使用量增长迅速,但是家庭设备碳排放量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4)从居民居住导致的间接碳排放量绝对量来说,美国居民居住部门的碳排放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数值4亿吨;而中国居民居住导致的间接碳排放量从2002年的1.5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5亿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生活消费 间接碳排放 碳排放核算 投入产出模型 中美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的碳排放评估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艳 朱雅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8-92,共5页
农村居民能源消费涉及能源安全、环境效应、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从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仍是我国农村居民的主要生活能源。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现状的基础上,测算了199... 农村居民能源消费涉及能源安全、环境效应、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从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仍是我国农村居民的主要生活能源。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现状的基础上,测算了1998-2007年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的碳排放,评估了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的环境效应。得出结论:在我国农村居民能源生活消费的过程中,碳排放的主体是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的传统利用,其次是商品性能源的使用。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居民能源消费必须依靠农村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优化物质循环过程,变生物质能的传统利用为清洁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改善农村环境,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总体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可再生能源 生活消费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倾向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猛 王桂荣 王慧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78-1481,共4页
按照人们实际支出去向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为食品消费支出、衣着消费支出、家庭设备及服务;肖费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文教娱乐及服务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其他商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共8项内容,从农村居民生... 按照人们实际支出去向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为食品消费支出、衣着消费支出、家庭设备及服务;肖费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文教娱乐及服务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其他商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共8项内容,从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结构(食品、衣着、居住、文教娱乐)与农村居民享受型消费结构(交通通讯、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及服务)2方面的变化情况探讨了河北省农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变化状况,得出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逐年增长,生活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生存型消费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不是很大,主要是食品消费下降所到导致的结果,享受型正在消费缓慢增长,主要表现在交通通讯支出和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上。根据河北省2003~2007年农村居民调查资料,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8项指标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具有消除相关性影响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得出河北省生活消费支出从生存性;肖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农村屠民哇活消静水平在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农村居民 生活消费 支出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足迹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舒倩 周国华 +1 位作者 张小红 李红霞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5年第4期108-111,共4页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以长沙市为例,估算出2003年城市居民的食物、衣着、生活用品、生活用能等主要生活消费的生态足迹为1.0612hm2。居民生活消费的总生态足迹面积为21619.831km2,其市区面积为591.33km2...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以长沙市为例,估算出2003年城市居民的食物、衣着、生活用品、生活用能等主要生活消费的生态足迹为1.0612hm2。居民生活消费的总生态足迹面积为21619.831km2,其市区面积为591.33km2,生活消费的总生态足迹面积是其城市实际面积的36.6倍。最后就建立可持续的居民生活消费方式、促进长沙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市 城市居民生活消费 生态足迹 湖南 城市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征收对农户生活消费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月季 许海平 刘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1-159,168,共10页
土地征收势必会导致农户生活消费发生变化,人力资本投资是土地被征农户维持并改善家庭可持续生计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采用基于Logit模型的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察土地征收对农户生活消费支出和人力资本投资(... 土地征收势必会导致农户生活消费发生变化,人力资本投资是土地被征农户维持并改善家庭可持续生计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采用基于Logit模型的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察土地征收对农户生活消费支出和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支出和健康支出)的影响。研究显示:土地征收显著提升了农户生活消费和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且农户户主特征、健康与保障状况也对生活消费、人力资本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土地征收使得农民家庭的生活消费上升幅度为19.0%~22.2%;土地征收使得农户在教育和健康方面的支出分别提高了9.6%~15.5%和20.6%~20.9%;并且,东部地区农户相对中西部地区农户的生活消费支出更高、教育和健康投资力度更大。由此提出政府在实施土地征收制度过程中应注重农民家庭差异,进一步引导农户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帮助不同地区农户实现生活平稳过渡,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征收 人力资本投资 教育支出 健康支出 生活消费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家庭城市生活消费的影响——以举家迁移农民工家庭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广胜 郭江影 江金启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3-100,共8页
基于辽宁省农民工调研数据,采用OLS回归、Heckman两步法和处理效应模型,分析了社会保障对举家迁移农民工家庭城市生活消费的影响,并采用分位数回归法进一步考察了社会保障在不同消费水平上对家庭消费决策机制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 基于辽宁省农民工调研数据,采用OLS回归、Heckman两步法和处理效应模型,分析了社会保障对举家迁移农民工家庭城市生活消费的影响,并采用分位数回归法进一步考察了社会保障在不同消费水平上对家庭消费决策机制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家庭生活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社会保障家庭的消费决策明显区别于无社会保障家庭,这主要表现为人均收入、人均耕地面积、户主年龄和人均受教育年限等家庭特征对有社会保障家庭和无社会保障家庭生活消费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生活消费 处理效应模型 反事实分析 分位数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农民生活消费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万江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2期48-52,共5页
本文运用消费理论和消费函数方法,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农民生活消费的主要发展变化,特别是运用线性拄展系统模型(CLES模型)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全省农民生活消费与收入及消费内部构成的规律性变化特征。
关键词 农民生活消费 消费需求 自价格弹性 价格弹性系数 收入补偿 交叉价格弹性 生活消费支出 需求量变动 基本消费 价格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消费对CO_2综合排放强度的影响——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向求来 袁兴中 +3 位作者 江洪炜 曾光明 祝慧娜 曹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2-126,共5页
生活消费是CO2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对CO2综合排放强度的影响可以为探究生活消费领域节能减排侧重点、挖掘碳减排路径提供科学依据。基于LMDI模型,提出包括产业和生活消费的CO2综合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的分解方法,以湖南省为例分析生... 生活消费是CO2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对CO2综合排放强度的影响可以为探究生活消费领域节能减排侧重点、挖掘碳减排路径提供科学依据。基于LMDI模型,提出包括产业和生活消费的CO2综合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的分解方法,以湖南省为例分析生活消费对CO2综合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997~2009年湖南省CO2综合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形势,生活消费能源强度因素对其下降的贡献率为21.7%,且生活消费能源强度下降的空间较大;生活消费能源结构因素贡献率为-3.8%,没有发挥降低CO2综合排放强度的作用,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能够有效地降低CO2综合排放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综合排放强度 生活消费 LMDI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足迹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根明 向晓骥 《消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2,共4页
文章根据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计算和评价了湖南省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足迹状况,指出消费结构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就调节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与消费结构,促进生态湖南建设,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城市居民生活消费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生态足迹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长沙市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倪琳 张欢 余红梅 《西北人口》 CSSCI 2014年第1期69-73,共5页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采用相关经济数据,计算了1990—2010年工业化进程中长沙市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人均生态足迹,然后采用STIRPAT扩展模型,应用岭回归方法计量分析了人口、消费、技术及工业化水平对人均生态足迹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1990—...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采用相关经济数据,计算了1990—2010年工业化进程中长沙市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人均生态足迹,然后采用STIRPAT扩展模型,应用岭回归方法计量分析了人口、消费、技术及工业化水平对人均生态足迹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0年长沙市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人均生态足迹由1990年的0.7133 hm2增至2010年的1.3699 hm2。但自2007年以来,人均生态足迹的增速有所减缓,这与长沙市培养居民生态消费模式密不可分。(2)人口增长、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高导致长沙市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人均生态足迹的增长,而人均万元GDP生态足迹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导致人均生态足迹的降低。为缓解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长沙应降低人口负荷,大力推行生态消费模式,推进工业化的成效,强化技术和服务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生态足迹 城市居民生活消费 STIRPAT扩展模型 岭回归 长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