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提高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时盆底肌肉收缩表面肌电值 被引量:31
1
作者 冯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3期5346-5350,共5页
背景:女性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仪已广泛应用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其原理是利用从患者身上测量的肌电信号,并结合生物反馈技术和电疗技术来治疗女性尿失禁。目的:探讨盆底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盆底... 背景:女性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仪已广泛应用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其原理是利用从患者身上测量的肌电信号,并结合生物反馈技术和电疗技术来治疗女性尿失禁。目的:探讨盆底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盆底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治疗30例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治疗时间4-8周,设置刺激参数60 Hz、20-60 mA,反馈12 s指导患者收缩盆底肌肉,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盆底肌肉2 s快速收缩表面肌电最大值、盆底肌肉持续10 s收缩表面肌电平均值、盆底肌肉60 s耐受收缩表面肌电平均值变化,并观察每天漏尿次数。结果与结论:患者治疗后盆底肌肉2 s快速收缩表面肌电最大值、盆底肌肉持续10 s收缩表面肌电平均值、盆底肌肉60 s耐受收缩表面肌电平均值等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P<0.05)、平均每日漏尿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结果证实,盆底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可明显增加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肉收缩表面肌电值,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生物刺激反馈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肉收缩 表面肌电 漏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卢琴 刘佳华 林美姜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3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盆底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盆底生物刺激反馈治疗4~8周,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盆底肌肉2秒快速收缩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最大值、盆底肌... 目的探讨盆底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盆底生物刺激反馈治疗4~8周,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盆底肌肉2秒快速收缩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最大值、盆底肌肉持续10秒收缩sEMG平均值、盆底肌肉60秒耐受收缩sEMG平均值及每日平均漏尿次数等客观指标进行配对t检验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盆底肌肉2秒快速收缩sEMG最大值、盆底肌肉持续10秒收缩sEMG平均值、盆底肌肉60秒耐受收缩sEMG平均值等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平均每日漏尿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盆底生物刺激反馈治疗有助于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刺激反馈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肖忠平 何容 +1 位作者 杨苹 李琴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32期4688-4690,共3页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4月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9例,以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45例、研究组44例。对照组给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理疗,对...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4月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9例,以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45例、研究组44例。对照组给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理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盆底肌肌力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盆底肌肌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盆底肌肌力,推广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针刺 生物刺激反馈治疗 疗效 盆底肌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控射频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女性产后性交痛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陈星慧 王媛 +3 位作者 张丽池 陈爱菊 何军晶 马丽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117-123,共7页
目的 探究温控射频与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应用于女性产后性交痛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166例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健康管理中心盆底康复医学中心就诊的产后盆底肌肉高张导致性交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组(n=55)、... 目的 探究温控射频与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应用于女性产后性交痛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166例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健康管理中心盆底康复医学中心就诊的产后盆底肌肉高张导致性交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组(n=55)、射频治疗组(n=55)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射频治疗组(n=56)。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组患者接受单纯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射频组患者也只采用射频治疗;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射频治疗组患者在接受与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自第二周起开始接受妇科射频联合治疗方案。为评估三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对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盆底改良牛津肌力测定结果、盆底表面肌电值测定数据以及性功能(FSFI)评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联合治疗组的静息肌电平均值降低(P <0.05),这一变化表明肌肉的放松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盆底改良牛津肌力测定、快肌(Ⅱ类纤维)肌电最大值、慢肌(Ⅰ类纤维)肌电平均值以及耐力测试肌电平均值均得到提升,并且在性功能(FSFI)评分方面也表现出了明显改善,且优于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组和射频治疗组(P <0.05)。结论 温控射频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方法在针对产后性交痛的治疗过程中,展现出了明显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控射频 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性交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初次顺产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邹小云 陈园园 巨迪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4期73-77,共5页
目的探究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初次顺产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顺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对照组49例予以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0周... 目的探究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初次顺产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顺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对照组49例予以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0周后2组产妇的子宫动脉血流指标[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盆底超声指标(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容积)、盆底功能[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盆底肌肌力、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SF-36)]。治疗结束后比较2种治疗方式的费用。结果治疗10周后,2组的PSV、Ⅰ类肌肌电位值、Ⅱ类肌肌电位值、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RI、PI、CRP、IL-6、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容积和PFDI-20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初次顺产产妇产后子宫动脉血流指标、血清学指标、盆底超声指标、盆底肌肌力,促进盆底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盆底肌训练 初次顺产 盆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方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气虚证30例
6
作者 王小红 李奕祺 +3 位作者 赵洁如 杨柳 丰宇昕 周泽芳 《福建中医药》 2024年第9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盆底方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10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妇科的60例POP气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最终均完成研究。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盆底方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10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妇科的60例POP气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最终均完成研究。对照组给予单纯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30 min/次,隔日1次,连续10次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盆底方口服,2次/d,早晚餐后温服,连续30 d为1疗程,3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脱垂程度(POP-Q分级)、气虚积分、外周血清白介素(IL-6、IL-8)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0%,优于对照组66.67%(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OP-Q分级减轻(P<0.05),气虚积分、IL-6、IL-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POP-Q分级程度减轻(P<0.05),气虚积分、IL-6、IL-8水平降低(P<0.05)。结论盆底方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气虚证可更好改善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改善气虚证候积分,并降低外周血清IL-6、IL-8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气虚证 盆底方 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血清白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刺激反馈治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4
7
作者 陈龙毅 杨秀玮 王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24期6015-6017,共3页
目的评价生物刺激反馈治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1日-2016年7月1日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经筛查诊断为PFD并接受治疗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生物... 目的评价生物刺激反馈治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1日-2016年7月1日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经筛查诊断为PFD并接受治疗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生物刺激反馈治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Kegel训练(缩肛运动)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压力性、尿失禁(SUI)改善情况、性生活情况及盆底肌肉功能评估,盆底器官脱垂(POP)测定等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盆底肌力恢复观察组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5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脱垂(CPP)、性生活(SD)、压力性尿失禁(SUI)及下腹及阴道坠痛(POP)等方面两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57、14.265、17.257、22.019,均P<0.05)。结论生物刺激反馈治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PFD疗效满意且优于单纯盆底肌肉锻炼,该疗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无损伤、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生物刺激反馈治疗 盆底肌肉锻炼 疗效
原文传递
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在产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桂平 孙燕 +1 位作者 代文静 代静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1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在产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60例产后康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生物反馈电刺... 目的:分析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在产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60例产后康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督脉熏蒸治疗。比较两组盆底肌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盆底功能、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治疗后,两组盆底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在产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盆底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康复 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中药督脉熏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原位新膀胱术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沈玲玲 谢有琼 彭丽仁 《时珍国医国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417-3420,共4页
目的探索针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原位新膀胱术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90例,按时间顺序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泌尿外科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针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分别在术后3... 目的探索针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原位新膀胱术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90例,按时间顺序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泌尿外科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针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分别在术后3、6个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的膀胱容量、膀胱逼尿肌压力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尿失禁次数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最大尿流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提高膀胱癌患者原位新膀胱术后的控尿能力,改善尿失禁的症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治疗刺激生物反馈 原位新膀胱术 尿失禁 尿动力学
原文传递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临床价值分析
10
作者 黄进莲 吴宇腾 何云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63-0166,共4页
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实施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就诊的产后盆底筛查患者100例(2023.01~2023.12期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盆底康复锻炼,实验组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各50例。结果 比较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指标改善... 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实施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就诊的产后盆底筛查患者100例(2023.01~2023.12期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盆底康复锻炼,实验组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各50例。结果 比较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指标改善好,盆底肌力水平值改善好,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改善好,治疗有效率改善好,(p<0.05)。结论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而言,具有明确的康复治疗效果,进一步改善盆底肌力水平,临床推广意义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肌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张慧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21-0024,共4页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临床治疗中挖官网是采取电刺激和康复训练方式促进患者治疗有效率提高,本文对盆底肌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方案实施的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以我院收诊的18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临床治疗中挖官网是采取电刺激和康复训练方式促进患者治疗有效率提高,本文对盆底肌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方案实施的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以我院收诊的18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对两种治疗方案实施进行价值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盆底肌功能、治疗有效率以及性生活质量评分均有差异(P<0.05)。结论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一般而言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部分患者甚至无法恢复,应用盆底肌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方案实施对患者病情改善有较大的帮助,这种治疗方案实施后患者的生活有明显的变化,性功能也逐步的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逐步的恢复,对患者的生活改善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康复训练 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系统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丰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29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系统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配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系统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目的:探讨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系统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配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系统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评定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MBI及NFI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系统可以促进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肢体功能 运动疗法 生物刺激反馈治疗
原文传递
生物刺激反馈仪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9
13
作者 李长思 马跃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改善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采用生物刺激反馈仪对26例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0天和第20天分别对患者日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及残余尿量进行评定。结果 ...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改善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采用生物刺激反馈仪对26例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0天和第20天分别对患者日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及残余尿量进行评定。结果 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26例患者日排尿次数减少、单次排尿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排尿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可以显著改善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生物反馈刺激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谢佳 武子先 +2 位作者 周娅 刘立卫 杨俊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2期99-99,共1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凯格尔运动法加使用阴道哑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凯格尔运动法加使用阴道哑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测定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情况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 盆底肌力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阴式非脱垂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伍丽霞 柳晓春 +1 位作者 郑玉华 刘丹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7年第8期3061-3064,共4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阴式非脱垂子宫全切术病人盆底功能障碍的近期疗效。[方法]将行阴式非脱垂子宫全切术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阴式非脱垂子宫全切术病人盆底功能障碍的近期疗效。[方法]将行阴式非脱垂子宫全切术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盆底肌力、压力性尿失禁及盆底功能障碍量表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50例病人完成随访,对照组42例病人完成随访;两组病人术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时盆底肌力、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短表7(PFIQ-7)和障碍问卷-短表20(PFDI-20)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有助于改善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病人的盆底肌力,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改善盆底功能障碍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 阴式子宫全切术 盆底肌力 压力性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84例临床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岳青芬 邢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23期59-60,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盆底肌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选择生物反... 目的研究探讨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盆底肌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选择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1次/d,5次为一个治疗疗程,4个疗程之后对照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可见,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0%,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具有治疗方法简单、安全性好、有效性高、无痛苦、对身体无损伤、无不良反应、治疗价格经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生物反馈刺激治疗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临床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的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夏剑萍 邱锐 +2 位作者 周银娥 欧阳娜 肖静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12期2223-2225,共3页
目的探讨多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站立及走跑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2月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研究组患儿... 目的探讨多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站立及走跑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2月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研究组患儿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在表面肌电图指导下的多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个疗程(3个月),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MAS(腓肠肌痉挛)、ROM(被动踝关节关节活动度)、GMFM(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及iEMG(肌电积分值)。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MAS以及RO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M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儿,ROM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站立以及走跑跳GMF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站立及走跑跳时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腓肠肌以及胫骨前肌iE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腓肠肌iEMG低于对照组患儿,胫骨前肌iEMG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多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效果更佳,能够使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 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 表面肌电图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肌康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杨梅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91-292,共2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肌肉肌力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使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结果:治...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肌肉肌力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使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结果:治疗组盆底肌肌力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张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肌肉力,能有效改善产后产妇盆底肌肉的肌力,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肌力 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H HoLEP术后尿失禁的盆底生物反馈及电刺激联合电针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谢玺 何华东 +2 位作者 王旭亮 邓刚 王于勇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0期1847-1849,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盆底生物反馈及电刺激联合电针治疗与凯格尔运动训练盆底肌对于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术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评价,为盆底生物反馈及电刺激治疗开拓更广泛的应用空间。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盆底生物反馈及电刺激联合电针治疗与凯格尔运动训练盆底肌对于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术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评价,为盆底生物反馈及电刺激治疗开拓更广泛的应用空间。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t艋床资料。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凯格尔运动训练纽术后4周、2个月、3个月尿失禁治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3个月1h尿垫试验平均值与术后第一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联合治疗组和凯格尔运动训练组的术后4周1h尿垫试验,两组间漏尿的减少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盆底生物反馈及电刺激联合电针治疗对于HoLEP术后尿失禁明显优于盆底肌训练,尤其对于术后出现的轻度尿失禁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 盆底生物反馈及电刺激治疗 电针 术后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育对女性盆底肌力的影响及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肌力恢复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儒新 王栅栅 +1 位作者 任晓爽 张嘉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4期2648-2652,共5页
目的探究再生育对女性盆底肌力的影响,并观察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盆底肌力恢复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于产后6至8周复诊并进行盆底功能筛查的500例经产妇、50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究再生育对女性盆底肌力的影响,并观察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盆底肌力恢复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于产后6至8周复诊并进行盆底功能筛查的500例经产妇、50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产次不同分为再生育组和初产组,记录两组盆底肌力情况。将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624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n=312)行常规产后干预,B组(n=312)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盆底肌力变化、疲劳度和阴道压力情况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再生育组盆底肌力强度评分、Ⅰ类、Ⅱ类盆底肌力及肌电压分别为(2.77±0.22)分、(1.98±0.85)级、(1.89±0.66)级、(6.79±1.58)μV,均低于初产组[(2.99±0.23)分、(2.23±0.64)级、(2.35±0.56)级、(9.98±1.23)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强度评分、Ⅰ类、Ⅱ类盆底肌力及肌电压均较治疗前升高,且B组各值分别为(4.03±0.44)分、(4.33±1.23)级、(4.23±1.36)级、(14.33±2.13)μV,均高于A组[(3.64±0.34)分、(3.22±0.98)级、(3.16±1.01)级、(9.26±1.78)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疲劳度及阴道压力正常所占比例分别为84.94%、72.12%,均高于A组(77.56%、64.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盆腔器官脱垂、应激性尿失禁、张力性尿失禁、阴道壁膨出发生率分别为3.85%、1.92%、12.18%、13.46%,均低于A组(9.62%、7.05%、20.51%、22.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初产妇相比,再生育产妇盆底肌力强度评分及盆底肌力水平均更低,在产后干预中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以提高盆底肌力,降低盆底脱垂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育 盆底肌力 生物反馈刺激治疗 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