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测抓握力和振动传递的手-臂系统生物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遵铭 邱毅 +1 位作者 郑旭 刘迟 《声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201,共8页
针对手-臂的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手-臂混合模型来计算不同抓握力下叉车方向盘传递给手-臂的振动。该模型由肩膀、上臂、前臂和手组成,通过具有刚度和阻尼的关节连接。手部模型包含手掌和五个手指,每个手指的远端、近端和掌指端通过旋转... 针对手-臂的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手-臂混合模型来计算不同抓握力下叉车方向盘传递给手-臂的振动。该模型由肩膀、上臂、前臂和手组成,通过具有刚度和阻尼的关节连接。手部模型包含手掌和五个手指,每个手指的远端、近端和掌指端通过旋转关节相互连接,在手指关节上施加力矩来模拟抓握手柄时的主动肌肉力。通过调整模型材料参数以匹配手和手臂在抓握手柄时的接触压力和振动。将标定后的模型应用于某叉车方向盘对手臂系统振动传递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考虑抓握力和手与手柄接触条件的模型能够预测车辆驾驶员手臂系统的振动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臂 生物动力学模型 振动传递率 接触压力 抓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动力学模型的^(18)F-FDGPET扫描患者个体化累积活度分布评估
2
作者 何宇涛 倪明 +1 位作者 李晓宇 陈志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931-938,共8页
目的:利用生物动力学模型,在基于单个时间点PET图像的基础上,实现进行^(18)F-FDGPET扫描患者的个体化累积活度分布计算评估。方法:首先,构建目标器官的生物动力学隔室模型,并将各隔室内的活度变化描述为微分方程组。然后,使用每例患者... 目的:利用生物动力学模型,在基于单个时间点PET图像的基础上,实现进行^(18)F-FDGPET扫描患者的个体化累积活度分布计算评估。方法:首先,构建目标器官的生物动力学隔室模型,并将各隔室内的活度变化描述为微分方程组。然后,使用每例患者特定时间点的PET图像数据,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系数进行优化,计算各个器官的累积活度情况,分析患者不同排尿情况下对膀胱累积活度的影响。最后,考虑放射性核素在组织器官中分布的异质性,计算人体全身累积活度分布图,并与现有方法进行对比,评估本研究提出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在本研究分析的11例病例中,生物动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总体上与实验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平均差异小于15%。同时,在不同排尿情况下,患者膀胱的累积活度平均值差异最高可达2.4倍,表明强制患者排尿对于降低辐射影响有积极意义。与ICRP128号出版物中获得的生物动力学数据比较显示,脑部和心脏部分器官存在较大差异,标准偏差分别为61.0%和46.3%。结论:基于构建的生物动力学模型能够准确合理地计算PET患者个体化的累积活度分布,提出的评估方法将为进行PET扫描的每例患者的内照射辐射剂量学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累积活度 生物动力学模型 内照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内照射剂量计算的生物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阎效珊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12,共4页
本文介绍了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56、67、69和71号出版物发表的新的生物动力学模型,并对其模型的资料来源、组成和描述。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摄入 生物动力学模型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RP生物动力学模型的贫铀辐射危险估计算法
4
作者 董五义 丁志斌 孙树全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8年第2期21-24,共4页
针对线性年龄相关剂量学程序PLEIADES(Program for Linear Age-dependent Dosimetry)计算贫铀辐射危险存在的影响因素较多、系数不确定性大、使用不便的问题,基于ICRP生物动力学模型,采用美国原子管理委员会编制的放射性物质工具箱中提... 针对线性年龄相关剂量学程序PLEIADES(Program for Linear Age-dependent Dosimetry)计算贫铀辐射危险存在的影响因素较多、系数不确定性大、使用不便的问题,基于ICRP生物动力学模型,采用美国原子管理委员会编制的放射性物质工具箱中提供的典型条件下铀的各同位素剂量转换系数,分析了不同背景下剂量的影响因素,给出了贫铀的辐射危险概率的简化计算方法,并同PLEIADES的结果相比较。分析表明两者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原理简单,使用方便,适合于对贫铀辐射危险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铀 生物动力学模型 辐射危险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RP生物动力学模型的镅急性吸入后在主要源器官中滞留份额计算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倩兰 骆志平 刘森林 《中国辐射卫生》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 为了避免超铀核素镅大量吸入造成对关键靶器官的伤害,并为事故后促排或其他辐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依据IAEA通用安全导则No.GSG-2的内照射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通用准则、ICRP当前最新的生物动力学模型及参数,以工作人员... 目的 为了避免超铀核素镅大量吸入造成对关键靶器官的伤害,并为事故后促排或其他辐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依据IAEA通用安全导则No.GSG-2的内照射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通用准则、ICRP当前最新的生物动力学模型及参数,以工作人员急性吸入241Am[粒径AMAD 5μm(σ=2.5)]为例建立计算程序,确定关键靶器官为肺部AI区和红骨髓,并确定造成关键靶器官短期吸收剂量的主要源器官为肺部AI区、血液、小梁骨骨表。结果 计算出241Am吸入后主要源器官中滞留份额随时间的变化。结论 镅吸收入血后从血液中快速转移,不同吸收类别镅在血液中早期滞留份额变化趋势相似,S、M、F类镅在血液中滞留份额峰值出现在0.03 d左右,到约1.7 d时衰减到峰值的一半;镅吸入后在肺部AI区、小梁骨中的早期滞留份额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S、M类镅在肺部AI区滞留份额随时间变化较小,F类镅从肺部快速被吸收入血;小梁骨中镅,S类在前7 d快速增加,M类主要在前2周逐渐增加,F类在前2 d较快速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RP 生物动力学模型 关键靶器官 主要源器官 滞留
原文传递
钚生物动力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6
作者 崔双双 董娟聪 李幼忱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14-320,共7页
放射性核素钚是后处理厂工作人员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之一,衰变时会释放出α粒子。对钚进入体内所导致的内照射危害及促排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时需要估算内照射剂量,明确钚在体内的转移代谢过程是进行内照射剂量估算的基础。笔者对目前有... 放射性核素钚是后处理厂工作人员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之一,衰变时会释放出α粒子。对钚进入体内所导致的内照射危害及促排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时需要估算内照射剂量,明确钚在体内的转移代谢过程是进行内照射剂量估算的基础。笔者对目前有关钚转移代谢的相关模型及其研究进行综述,为有关钚的生物动力学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动力学模型 内照射
原文传递
剂量计算工作组的生物动力学和剂量学模型
7
作者 夏益华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16,共4页
剂量计算工作组负责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2分委员会的剂量系数的计算。该工作组最近已系统地描述和提供了一种年龄依赖的剂量学方法。本文对该方法学作一评述,并对系统描述中的某些具体细节作讨论。
关键词 内照射 生物动力学模型 剂量学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法动力学模型解析(2)—PF型反应器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开 贺佳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45-48,共4页
导出与分析了不同混合条件下 ,各类活性污泥生物反应器的动力学模型。以此为基础 ,模拟了不同活性污泥法的动力学过程 ,并讨论了计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条件下 ,推流型反应器 (PFR:Plug flow reactor)性能优于完全混合型反应... 导出与分析了不同混合条件下 ,各类活性污泥生物反应器的动力学模型。以此为基础 ,模拟了不同活性污泥法的动力学过程 ,并讨论了计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条件下 ,推流型反应器 (PFR:Plug flow reactor)性能优于完全混合型反应器 (CSTR: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但这一差别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4阶以上的 CSTR性能与 PFR相接近。分析表明 ,在做 CSTR的设计计算时 ,不能同时设定污泥龄或出水基质浓度。同时 ,污泥龄不宜直接用于计算 P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型反应器 活性污泥法 生物反应器 生物动力学模型 数值解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暴露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的本土化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珂玲 张宏志 +1 位作者 张志刚 严培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3-169,共7页
我国现阶段重金属污染引发的群体事件频繁发生,其中铅污染事件尤为突出和严重。铅污染暴露对儿童健康损害的严重性、不可逆性以及铅污染后果的积累性和潜伏性特点,使得铅暴露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对中国的铅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我国现阶段重金属污染引发的群体事件频繁发生,其中铅污染事件尤为突出和严重。铅污染暴露对儿童健康损害的严重性、不可逆性以及铅污染后果的积累性和潜伏性特点,使得铅暴露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对中国的铅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铅污染暴露的儿童健康风险评估模型是美国EPA开发的IEUBK模型。为使IEUBK模型在中国得到更好的应用,本文首先对美国IEUBK模型系统做出如下本土化:1鉴于中国儿童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及暴露参数等方面与欧美儿童存在的差异,对IEUBK模型暴露模块中的膳食模块和土壤-灰尘模块的数学模型进行改进;2探讨IEUBK模型中生理毒物代谢多隔室模型的高速精确的迭代算法。即针对生理毒物代谢多隔室模型的线性特征,通过离散化方法转化为线性方程组,引进中间变量,设计出了不需要进行高阶矩阵计算、存贮量较小、计算速度快且大样本模拟计算时优点明显的模型求解的一次迭代算法;3根据改进后的模型算法,编制模型的底层代码程序,并优化设计出友好的IEUBK模型系统中文输入界面。接着,对本土化IEUBK模型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模型迭代算法的计算快速、结果准确,输入界面友好。然后,对本土化IEUBK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本土化IEUBK模型的血铅预测值与血铅实测值的统计学差异并不显著。因此,本土化的IEUBK模型可在中国推广应用。最后,本文探讨了本土化的IEUBK模型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方向及其在中国环评、环境标准制定及环境诉讼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UBK模型 本土化 儿童血铅生物动力学模型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姿人体垂向振动特性及其三自由度模型参数 被引量:15
10
作者 侯之超 高江华 何乐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23-1227,共5页
为了更为准确地理解坐姿中国人体垂向振动特性,采用宽带随机白噪声信号对28名志愿者进行了多种激励水平下的坐姿垂向振动测试,得到了视在质量数据.应用ISO5982-2001推荐的三自由度模型,依据视在质量的幅频和相频信息定义误差函数,通过... 为了更为准确地理解坐姿中国人体垂向振动特性,采用宽带随机白噪声信号对28名志愿者进行了多种激励水平下的坐姿垂向振动测试,得到了视在质量数据.应用ISO5982-2001推荐的三自由度模型,依据视在质量的幅频和相频信息定义误差函数,通过优化识别出全部志愿者的模型参数.对每个志愿者,模型给出的视在质量与实验数据高度吻合.通过质量归一化平均处理,得到了不同激励水平下的模型参数,以描述相应年龄段标准中国人体坐姿垂向振动特性.研究显示,坐姿人体垂向振动响应存在两阶固有频率,二者平均值随激励水平的不同分别在4.31~5.57Hz与9.34~12.1 Hz变化;识别建立的三自由度模型可以准确地描述坐姿人体垂向振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姿人体 垂向振动 视在质量 生物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暴露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模型综述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园 耿春女 蔡超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43-951,共9页
铅是一种在暴露环境下,可以通过手口途径或者皮肤接触而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许多组织器官都产生毒性作用的重金属,其对儿童的危害尤为突出.我国对暴露在铅环境下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价研究起步较晚,基于血铅指标的铅污染土壤风险评估方法... 铅是一种在暴露环境下,可以通过手口途径或者皮肤接触而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许多组织器官都产生毒性作用的重金属,其对儿童的危害尤为突出.我国对暴露在铅环境下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价研究起步较晚,基于血铅指标的铅污染土壤风险评估方法导则仍在探讨建立中.而国外已经存在一些较为成熟的用于成人及儿童的铅暴露吸收和生物动力学模型,其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是成人血铅模型(ALM)以及儿童在铅中的综合暴露吸收生物动力学模型(IEUBK).前者描述了关于非居住区土壤中铅暴露物对成人风险的评估,且重点针对污染土壤的铅暴露物所导致的孕妇体内胎儿的血铅浓度进行评估;后者则重点预测6—84个月的儿童在铅的综合暴露下的健康风险.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模型进行对比总结,从而提出可用于我国铅污染风险评估的理论依据及指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风险评价 儿童在铅中的综合曝露吸收生物动力学模型(IEUBK) 成人血铅模型(A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活性污泥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芳 赵朝成 +1 位作者 张秀霞 耿春香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0-54,共5页
以简化的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和二沉池沉淀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普通活性污泥系统数学模型。其中的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主要描述了碳氧化和硝化过程,模型组分、反应过程和参数的数量都少于国际水质协会推出的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二沉池沉... 以简化的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和二沉池沉淀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普通活性污泥系统数学模型。其中的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主要描述了碳氧化和硝化过程,模型组分、反应过程和参数的数量都少于国际水质协会推出的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二沉池沉淀模型以固体通量理论为基础,结合了Takacs沉淀速率方程,通过测定模型组分、化学计量系数和动力学参数,为模型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最后利用活性污泥系统数学模型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进行了动态模拟,模拟结果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并且也验证了模拟程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活性污泥系统 数学模型 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 二沉池模型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工艺简化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13
作者 刘芳 陈季华 奚旦立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241-245,共5页
以简化的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和二沉池沉淀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活性污泥工艺简化数学模型.其中的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主要描述了碳氧化和硝化过程,模型组分、反应过程和参数的数量都少于ASM1;二沉池沉淀模型以固体通量理论为基础,结合了Tak... 以简化的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和二沉池沉淀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活性污泥工艺简化数学模型.其中的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主要描述了碳氧化和硝化过程,模型组分、反应过程和参数的数量都少于ASM1;二沉池沉淀模型以固体通量理论为基础,结合了Takacs沉淀速率模型.通过测定模型组分、化学计量系数和动力学参数,为模型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最后利用活性污泥工艺简化数学模型对城市污水厂的运行进行了动态模拟,模拟结果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并且也验证了模拟程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工艺 简化数学模型 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 二沉池模型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故吸入^(241)Am后RBE加权吸收剂量系数计算
14
作者 陈倩兰 陈宝维 +2 位作者 夏益华 骆志平 刘森林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当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放射性核素急性大量摄入时,对于确定效应(或组织反应)剂量范围,需要一个能够快速估计敏感靶器官或组织在短时间内吸收辐射能量的技术手段或工具,从而能够基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安全导则GSG-2进行核与辐射应急响... 当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放射性核素急性大量摄入时,对于确定效应(或组织反应)剂量范围,需要一个能够快速估计敏感靶器官或组织在短时间内吸收辐射能量的技术手段或工具,从而能够基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安全导则GSG-2进行核与辐射应急响应和其他响应行动决策,尽可能地减少受照射人员的急性大剂量照射、保护人员的生命健康。本文在系统研究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呼吸道模型、系统模型、消化道模型设计原理和参数建立依据基础上,编写^(241)Am为代表的超铀核素吸入后的滞留排泄份额m(t)计算程序,计算事故吸入^(241)Am后敏感靶器官的短期相对生物效应(RBE)加权吸收剂量AD(30)_(T)系数,并经验证确保计算结果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动力学模型 RBE加权 吸收剂量系数 滞留排泄份额 验证 确定效应 ^(241)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某县儿童血铅超标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6
15
作者 潘文 张红振 +1 位作者 曹东 於方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560-563,572,共5页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儿童血铅超标中毒事件,给人民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社会影响恶劣,湖南某县作为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儿童血铅超标风险极大。文章利用美国环境署开发的综合暴露生物动力学模型(IEUBK)来计算湖南某县儿童由血铅引起轻度...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儿童血铅超标中毒事件,给人民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社会影响恶劣,湖南某县作为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儿童血铅超标风险极大。文章利用美国环境署开发的综合暴露生物动力学模型(IEUBK)来计算湖南某县儿童由血铅引起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发病率。根据收集到的湖南某县儿童环境铅暴露信息预测儿童群体的血铅水平几何均值,进一步估算儿童群体血铅水平超过某一临界浓度(100μg/L)的概率,经过计算得出该县每1 000名儿童中有11.3名儿童可能得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说明该县环境污染严重,由此给当地儿童血铅超标带来的风险极大,需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障儿童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污染 血铅 综合暴露生物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情况下铀的内照射剂量估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尚爱国 张文锋 +2 位作者 秦晋 黄卫新 刘波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评估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吸入铀所致内照射剂量。方法采取ICRP提出的放射性核素内照射剂量系数方法,结合ICRP66、78号报告提供的生物动力学模型,针对铀的体内代谢规律建立相应的数学计算模型,并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了吸入情况下肺中... 目的评估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吸入铀所致内照射剂量。方法采取ICRP提出的放射性核素内照射剂量系数方法,结合ICRP66、78号报告提供的生物动力学模型,针对铀的体内代谢规律建立相应的数学计算模型,并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了吸入情况下肺中铀和生物样品中铀的预期值。结果计算结果与ICRP78号报告中数据基本吻合。结论建立的数学计算模型可方便准确地估算吸入情况下铀的内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照射 剂量估算 生物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计数器虚拟校准结果的影响因素
17
作者 武祯 邱睿 +2 位作者 陈宜正 李春艳 李君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9-535,共7页
内照射活体测量中,肺部计数器通常忽略肺以外其他器官中沉积的放射性核素对探测器计数的贡献,且校准使用的参考体模和被监测人之间会有身体形态的差异。本文利用中国成年男性体模库,采用蒙特卡罗程序模拟计算了^(65)Zn和^(60)Co核素的... 内照射活体测量中,肺部计数器通常忽略肺以外其他器官中沉积的放射性核素对探测器计数的贡献,且校准使用的参考体模和被监测人之间会有身体形态的差异。本文利用中国成年男性体模库,采用蒙特卡罗程序模拟计算了^(65)Zn和^(60)Co核素的器官源探测效率,并计算了总探测效率,研究了这两个因素对虚拟校准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类似65Zn的核素不能忽略肺部以外其他器官源的计数贡献;同一身高下,肺部计数器对^(65)Zn和^(60)Co核素的总探测效率随体重增加而降低,且对于65Zn核素的降低比例会随摄入时间而变化;对于同一体模的总探测效率会随时间而降低。由此证明,核素生物动力学分布和体模形态的差异对肺部计数器总探测效率均有较大影响,且对不同核素影响会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校准 体模库 生物动力学模型 探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氚的内照射剂量转换系数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平辉 张磊 郭秋菊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9期641-644,共4页
不同的生物动力学模型给出的氚的摄入量滞留函数和剂量转换系数存在明显的差别。Crawford-Brown模型在氚化学形态转化描述和年龄段剂量转换系数分析上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在比较不同模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对Crawford-Brown模型进行计... 不同的生物动力学模型给出的氚的摄入量滞留函数和剂量转换系数存在明显的差别。Crawford-Brown模型在氚化学形态转化描述和年龄段剂量转换系数分析上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在比较不同模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对Crawford-Brown模型进行计算,给出不同年龄段的氚滞留函数和剂量转换系数,并同其他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结果显示,除了成人摄入氚水情况,Crawford-Brown模型计算给出的不同年龄段人群摄入氚水和有机氚的剂量转换系数都会比ICRP模型的高。随着年龄的减小,氚水和有机氚的相互转换愈发明显,剂量转换系数上的差别愈发明显。成人氚水摄入量滞留函数的比较表明,几种模型在100d内的滞留函数曲线几乎完全相同,只在长期滞留项上存在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照射 生物动力学模型 剂量转换系数 摄入量滞留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放射性药物^(18)F-AV45的PET-CT图像的脑组织内照射吸收剂量蒙特卡罗计算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永哲 卢昱 +6 位作者 彭昭 倪明 谢强 汪世存 裴曦 徐榭 陈志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1期1333-1337,共5页
目的:计算放射性药物^(18)F-AV45在人体头部时,头部及其各组织和器官的吸收剂量。方法:采集5名患者的PET-CT图像,首先利用蒙特卡罗软件GATE计算头部区域单位衰变数的吸收剂量,然后利用生物动力学模型计算出头部区域的累积衰变数并求得... 目的:计算放射性药物^(18)F-AV45在人体头部时,头部及其各组织和器官的吸收剂量。方法:采集5名患者的PET-CT图像,首先利用蒙特卡罗软件GATE计算头部区域单位衰变数的吸收剂量,然后利用生物动力学模型计算出头部区域的累积衰变数并求得头部吸收剂量,最后分割头部CT图像各组织和器官并计算其吸收剂量。结果:5名患者头部单位衰变数的吸收剂量分别为4.29×10^(-6)、4.48×10^(-6)、4.39×10^(-6)、4.49×10^(-6)、4.29×10^(-6)mGy/(MBq∙s),蒙特卡罗模拟平均统计误差为2.6%,头部累积的吸收剂量分别为0.39、0.59、1.17、1.01、0.71 mGy,计算了4号患者头部的12个组织和器官的平均吸收剂量。结论:实现了放射性药物^(18)F-AV45在人体头部时,头部及各组织和器官的吸收剂量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蒙特卡罗 内照射吸收剂量 生物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3D航迹规划及动态避障算法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谭建豪 马小萍 李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4-233,共10页
规划一条高时效且低代价的三维(3D)航行轨迹,成为目前无人机广泛应用亟须解决的问题。针对蚁群算法在航迹规划中出现的航迹长度和平滑性不足问题,通过改进蚁群系统中的节点移动规则、构造多重启发信息并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搜索能... 规划一条高时效且低代价的三维(3D)航行轨迹,成为目前无人机广泛应用亟须解决的问题。针对蚁群算法在航迹规划中出现的航迹长度和平滑性不足问题,通过改进蚁群系统中的节点移动规则、构造多重启发信息并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提出了蚁群粒子群融合算法。同时,就飞行航迹中出现的动态避障问题和目标点变化问题,提出了改进生物启发神经动力学模型算法,该算法针对3D静态最优航迹中出现的障碍物和目标点变化,实现了局部在线航迹调整。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蚁群粒子群融合算法能在3D静态环境中规划出一条期望航迹。同时,改进生物启发神经动力学模型算法不仅能对突发障碍动态避障,还能对动态目标点变化实时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蚁群粒子群融合算法 航迹规划 改进的生物启发神经动力学模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