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浸提对有色冶炼废渣中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才丽 许友泽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1年第9期93-95,共3页
本研究针对某冶炼厂的有色冶炼废渣,利用生物浸出技术浸提废渣中的有价金属,考察浸出前后各重金属形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浸出后余渣中Cd、Mn、Cu、Pb、Zn等有害元素含量显著降低,浸出过程重金属的酸可提取态相对含量逐渐降低,残渣态相... 本研究针对某冶炼厂的有色冶炼废渣,利用生物浸出技术浸提废渣中的有价金属,考察浸出前后各重金属形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浸出后余渣中Cd、Mn、Cu、Pb、Zn等有害元素含量显著降低,浸出过程重金属的酸可提取态相对含量逐渐降低,残渣态相对含量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冶炼废渣 生物浸提 重金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浸提在含重金属废物资源化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谌书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5期86-87,共2页
含重金属的各种工业废物或副产物、消费品和城市垃圾若处理不当会成为潜在的污染物;若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去处理与回收它们,则可成为重要的二次资源。生物浸提含重金属废物恰好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污染治理的目的。文章综述生物浸提... 含重金属的各种工业废物或副产物、消费品和城市垃圾若处理不当会成为潜在的污染物;若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去处理与回收它们,则可成为重要的二次资源。生物浸提含重金属废物恰好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污染治理的目的。文章综述生物浸提技术在冶金与制造、化工和石化、电镀和制革,电子行业等产生的废物资源化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浸提 固体废物 生物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质炭浸提液对萝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毒害效应
3
作者 胡晓飘 韩佳琳 +5 位作者 夏宏蕾 王蕾 方朝储 王敏艳 张进 单胜道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3,共9页
【目的】探究生物质炭对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毒副作用,以期为典型有机废弃物炭化农业应用潜力筛选及安全利用剂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厨余垃圾炭、猪粪沼渣炭、水稻秸秆炭等3种典型生物质炭为材料,设置m(炭)∶V(水)分别为1∶2... 【目的】探究生物质炭对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毒副作用,以期为典型有机废弃物炭化农业应用潜力筛选及安全利用剂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厨余垃圾炭、猪粪沼渣炭、水稻秸秆炭等3种典型生物质炭为材料,设置m(炭)∶V(水)分别为1∶20、1∶50、1∶100等3个浸提处理,以去离子水为对照,研究生物质炭浸提液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的毒害效应。【结果】与对照相比,m(炭)∶V(水)为1∶100的生物质炭浸提液对萝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影响不显著,m(炭)∶V(水)为1∶20、1∶50的浸提液对萝卜种子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m(炭)∶V(水)为1∶20时,萝卜幼苗存活率<12%。m(炭)∶V(水)为1∶50时,幼苗表观指标(鲜质量、根长、苗长)相比于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9.55%-51.89%、20.77%-76.04%、37.73%-56.01%,呈显著的生长抑制效应(P<0.05),抑制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厨余垃圾炭、水稻秸秆炭、猪粪沼渣炭。浸提液的pH、无机盐总量、砷(As)、纳(Na)、钾(K)均与萝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呈显著负相关(P<0.05),是抑制萝卜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m(炭)∶V(水)为1∶50浸提液培养的萝卜幼苗根系活力降低、丙二醛提高,幼苗根系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发生脂质过氧化,表现出明显的毒害效应。【结论】厨余垃圾炭、猪粪沼渣炭和水稻秸秆炭的m(炭)∶V(水)>1∶50时,浸提液对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期生长存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浸提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叶绿素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多聚物在废旧锌锰电池生物浸提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牛志睿 祁乙浩 +1 位作者 史宁 刘强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837-3844,共8页
以A.thiooxidans和L.ferrooxidans为浸提菌株,研究其胞外多聚物(EPS)在废旧锌锰电池生物浸提中的作用.通过三维荧光获取了生物浸提中EPS的组成及特征变化,并利用半透膜包覆生物淋滤实验和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手段探讨了菌株... 以A.thiooxidans和L.ferrooxidans为浸提菌株,研究其胞外多聚物(EPS)在废旧锌锰电池生物浸提中的作用.通过三维荧光获取了生物浸提中EPS的组成及特征变化,并利用半透膜包覆生物淋滤实验和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手段探讨了菌株及其EPS与电极材料的界面行为.结果表明:EPS促进了菌株与材料的接触,强化了Fe^(3+)/Fe^(2+)的生物循环;EPS总荧光区域积分标准体积(ΦT,n)与锌、锰的溶出效率之间拟合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42和0.981,EPS保有量显著提升了锌、锰浸提效率;废旧锌锰电池溶释是菌株EPS参与下的直接接触浸提及其代谢产物间接浸提的共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多聚物 废旧锌锰电池 生物浸提 三维荧光 Fe3+/Fe2+ 机理研究
原文传递
微生物燃料电池用于低品位锰矿浸提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梅 卢国贤 +8 位作者 农富钧 卢波 廖思明 黄俊 高晓梅 覃秋容 梁士颉 肖宁 彭立新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8-374,共7页
为提高低品位锰矿的利用,实现有机废水对锰矿物粉的浸提,通过改造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在阴极反应池中增加电解室及矿物质室,构建用于锰矿湿法浸提的MFC反应器,实现有机废水与锰矿物粉的还原氧化反应的分离。结果显示,以乙酸钠为碳源,... 为提高低品位锰矿的利用,实现有机废水对锰矿物粉的浸提,通过改造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在阴极反应池中增加电解室及矿物质室,构建用于锰矿湿法浸提的MFC反应器,实现有机废水与锰矿物粉的还原氧化反应的分离。结果显示,以乙酸钠为碳源,以低品位锰矿粉为阴极的MFC输出电压最高可达0.81 V,是以K_(3)[Fe(CN)_(6)]为阴极液(0.631 V)的1.23倍。在相同条件下,矿物浸提MFC对COD的去除率可达90.9%,高于对照组(87.5%),而降解时间为3 d,显著少于对照组(5.2 d)。在降解COD能力的提升上,可实现对低品位锰矿粉中MnO_(2)的还原,其锰含量由原矿粉的23%降至0.98%,浸提率可达95.7%。进一步通过高通量测序对阳极端菌群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菌群为地杆菌属(Geobacter),相对于对照组的85%,矿物浸提MFC中该属比例占总菌群的95%。结果表明,矿物浸提MFC可有效地将有机降解与矿物浸提耦合,避免两者直接混合反应带来的二次废水污染及浸提产物硫酸锰的净化问题,在提高MFC产电效率、处理废水的同时,实现对低品位锰矿的浸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电池 矿物浸提 低品位锰矿 产电微生物 生物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木槭种皮透水性与种子浸提液生物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军保 张振全 +2 位作者 沈海龙 张鹏 杨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8571-8574,共4页
[目的]为解除色木槭种子休眠和促进发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完整种子和刺破种皮种子用蒸馏水浸泡,定时测重,计算吸水量,分析种皮透水性;层积过程中定期取种样,研碎用醇提取,获得的浸提液稀释至不同倍数用于浸泡滤纸,将白菜种子置于... [目的]为解除色木槭种子休眠和促进发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完整种子和刺破种皮种子用蒸馏水浸泡,定时测重,计算吸水量,分析种皮透水性;层积过程中定期取种样,研碎用醇提取,获得的浸提液稀释至不同倍数用于浸泡滤纸,将白菜种子置于浸泡过滤纸上进行发芽试验,分析浸提液生物效应。[结果]色木槭的种皮透性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12 h内刺破种皮种子和完整种子都达吸水饱和状态。色木槭种子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随浸提液稀释程度的加大和层积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但层积时间少于60 d时,这种减弱程度较小;层积80 d时,10%和20%浸提液的白菜种子发芽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100%浸提液发芽率仍为对照的35%。[结论]种皮透水性构不成色木槭种子休眠的原因;种子内含有发芽抑制物质且抑制物质在层积催芽过程中转化速度慢是导致色木槭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木槭 种皮透水性 种子浸提生物效应 低温层积催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豆子生物碱浸提物的抑菌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余永婷 冯作山 《农产品加工(下)》 2018年第5期22-24,共3页
采用乙醇浸提法从苦豆子中提取生物碱浸提物,对苦豆子生物碱浸提物的抑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苦豆子生物碱浸提物对供试细菌和霉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活性与苦豆子生物碱浸提物浓度成正比,浸提物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良... 采用乙醇浸提法从苦豆子中提取生物碱浸提物,对苦豆子生物碱浸提物的抑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苦豆子生物碱浸提物对供试细菌和霉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活性与苦豆子生物碱浸提物浓度成正比,浸提物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时间越长抑菌效果越明显,而且在p H值为8时抑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生物浸提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浸提液对盐胁迫水稻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机制 被引量:9
8
作者 甄晓溪 徐凡 +2 位作者 蒋太英 高继平 张文忠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1-475,共5页
生物炭是一种可以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新型农林废弃物再利用材料,在其加工时可以产生某些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溶性分子,通过水溶液振荡方式可制备成含有水溶活性分子的生物炭浸提液。利用生物炭浸提液水培系统培养水稻幼苗,探... 生物炭是一种可以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新型农林废弃物再利用材料,在其加工时可以产生某些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溶性分子,通过水溶液振荡方式可制备成含有水溶活性分子的生物炭浸提液。利用生物炭浸提液水培系统培养水稻幼苗,探讨生物炭浸提液中活性分子对水稻幼苗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浸提液可以缓解由盐胁迫造成的水稻种子萌发抑制、幼苗生长缓慢,以及地上部鲜重、存活率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MDA含量升高。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生物炭浸提液可以使盐胁迫下水稻钾离子转运蛋白编码基因Os HAK7和Os HAK10的表达量分别提高2.5倍和3.4倍。综上可见,生物炭浸提液可以提高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的抗氧化能力和对盐胁迫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生物浸提 水稻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浸提液对茅苍术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贝 向增旭 +2 位作者 郑金伟 李恋卿 潘根兴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03-1705,共3页
目的:研究生物炭浸提液对茅苍术形态、生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在大田试验中设计了小麦秸秆生物炭提取液叶面喷施(T1)、灌根(T2)和叶面喷施+灌根(T3)三个不同处理,分析毛苍术生长特征和品质特征。结果:施用生物... 目的:研究生物炭浸提液对茅苍术形态、生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在大田试验中设计了小麦秸秆生物炭提取液叶面喷施(T1)、灌根(T2)和叶面喷施+灌根(T3)三个不同处理,分析毛苍术生长特征和品质特征。结果:施用生物炭浸提液显著提高了茅苍术植株中叶绿素含量,增大了叶面积。T1、T2、T3三个处理茅苍术根茎产量分别提高14.1%、15.6%、14.8%,苍术素含量分别提高7.7%、10.6%、9.6%。同时,生物炭浸提液处理也促进了茅苍术对微量元素铁、锰、锌、铜的吸收。结论:施用生物炭浸提液能显著提高茅苍术产量,改善品质,表明生物炭浸提液具有开发为营养肥料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浸提 茅苍术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秆生物质炭浸提液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磊 王怡 +1 位作者 郑金伟 刘晓雨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116,共7页
为研究烟秆生物质炭中水溶性有机碳对黄瓜幼苗生长的作用,以磷酸、水、氢氧化钾分别浸提450℃烟秆生物质炭得到浸提液,并分别稀释25、50、100倍用于黄瓜育苗试验,探讨不同稀释倍数浸提液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3种浸提液不... 为研究烟秆生物质炭中水溶性有机碳对黄瓜幼苗生长的作用,以磷酸、水、氢氧化钾分别浸提450℃烟秆生物质炭得到浸提液,并分别稀释25、50、100倍用于黄瓜育苗试验,探讨不同稀释倍数浸提液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3种浸提液不同稀释倍数处理均能提高幼苗壮苗指数;②不同处理对幼苗茎叶、根系生长、物质分配及养分积累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酸浸提液作用效果最佳;③浸提方式、稀释倍数及二者互作效应对幼苗SPAD值、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重、磷钾积累量、总根长及总体积有显著影响;④烟秆生物质炭浸提液对黄瓜幼苗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以酸浸提液效果最佳。综合而言,磷酸浸提液稀释25倍综合效果最佳,烟秆生物质炭浸提液能显著促进黄瓜幼苗生长,烟秆炭化制备生物质炭浸提液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幼苗 烟秆生物质炭浸提 秸秆资源化 壮苗指数 物质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浸提液对老化水稻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潇 袁珺 +1 位作者 纪金翔 杨东霞 《种子科技》 2021年第18期15-17,共3页
为探求生物炭浸提液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作用,以沈农9816、北粳二号、辽粳九号3种人工老化水稻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配制生物炭浸提液浓度3 g/L、6 g/L、9 g/L,处理培养后测定不同品种水稻种子发芽情况、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 为探求生物炭浸提液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作用,以沈农9816、北粳二号、辽粳九号3种人工老化水稻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配制生物炭浸提液浓度3 g/L、6 g/L、9 g/L,处理培养后测定不同品种水稻种子发芽情况、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水稻经过不同浓度生物炭浸提液培养后发芽率均有提高,沈农9816在浓度为6 g/L的生物炭浸提液作用下,3d后发芽率提高了13%;北粳二号在浓度为3 g/L的生物炭浸提液作用下,9d后发芽率提高了6%;辽粳九号在浓度为6 g/L的生物炭浸提液作用下,3 d后发芽率提高了17%。适量浓度的生物炭浸提液可以提高老化后水稻种子沈农9816、北粳2号、辽粳9号膜浸出液的电导率、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降低水稻种子萌发时丙二醛(MDA)浓度,从而促进种子活力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浸提 水稻种子 发芽率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炭化温度和生物质炭组分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钟佳霖 许觜妍 +4 位作者 张怡云 李婕 刘晓雨 李恋卿 潘根兴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775-2785,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原料、炭化温度和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而揭示生物质炭的增产机制。【方法】分别以木屑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在350、450、550℃下裂解得到生物质炭。采用热水浸提法将生物质炭中的可溶性组分(浸提液)与难... 【目的】探究不同原料、炭化温度和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而揭示生物质炭的增产机制。【方法】分别以木屑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在350、450、550℃下裂解得到生物质炭。采用热水浸提法将生物质炭中的可溶性组分(浸提液)与难溶性组分(炭骨架)分离。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生物质炭及组分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添加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及其各组分处理下,小白菜地上部生物量平均为16.1 g/盆,显著高于添加木屑生物质炭及其各组分(13.0 g/盆)和对照处理(13.5 g/盆)。与地上部生物量类似,添加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及其各组分处理下小白菜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等形态学指标较木屑生物质炭和对照处理显著改善。添加炭骨架处理下小白菜地上部生物量平均为16.5 g/盆,较添加原状生物质炭和浸提液分别提高26.9%和17.9%。添加炭骨架处理下小白菜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较添加浸提液处理分别提高64.1%、51.1%、38.3%和80.0%。不同炭化温度裂解得到的生物质炭对小白菜地上部生物量和根系生长无显著影响。与添加原状生物质炭处理相比,添加炭骨架处理下小白菜地上部氮含量提高25.9%,而磷和钾含量分别降低39.7%和14.1%。添加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及其各组分处理下土壤pH、有机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添加木屑生物质炭处理分别提高0.1个单位、20.3%、19.1%、29.1%和189.2%。与添加原状生物质炭相比,添加生物质炭骨架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14.6%、6.6%、41.3%和55.1%,土壤pH升高0.13个单位;而添加生物质炭浸提液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降低49.8%、18.9%和24.2%,土壤pH和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变化。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处理下小白菜地上部生物量与根长、表面积、平均直径、根体积、根尖数等根系形态指标和土壤pH呈正相关,与小白菜地上部磷含量呈负相关。【结论】生物质炭制备原料和组成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玉米秸秆生物质炭较木屑生物质炭有更好的增产效果;玉米秸秆生物质炭经热水浸提后再添加至土壤中有更好的增产效果。生物质炭中可溶性组分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是生物质炭增产的主要机制,而可溶性组分对根系促生作用与原料、制备温度和其本身物质组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浸提 小白菜 产量 根系形态 作物增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两面针镇痛软膏药材浸提工艺优化
13
作者 张家为 《北方药学》 2014年第7期60-61,共2页
目的:探索复方两面针镇痛软膏药材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总生物碱浸出收率为指标,考察浸提乙醇浓度、倍量、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次数对干浸膏得率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浸提最佳条件。结论:... 目的:探索复方两面针镇痛软膏药材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总生物碱浸出收率为指标,考察浸提乙醇浓度、倍量、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次数对干浸膏得率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浸提最佳条件。结论:影响药材浸提收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浸提温度>乙醇倍量>浸提次数>浸提时间>乙醇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两面针镇痛软膏 药材浸提 生物浸提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检测饲料霉菌国家标准方法的探讨
14
作者 温刘发 何四旺 谭党红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6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饲料霉菌 检测方法 国家标准方法 生物浸提液稀释度 饲料粉碎粒度 生物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Potato Extract on its Phenolic Metabolism,SAGs Accumulation and Allelopathic Autotoxicity 被引量:2
15
作者 柳永强 马廷蕊 +2 位作者 杨谋 李掌 高彦萍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5期647-650,658,共5页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otato extract on its phenolic metabolism,SAGs accumulation and allelopathic autotoxicity.[Method] With water treatment as control,the effects of aqueous extracts of po...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otato extract on its phenolic metabolism,SAGs accumulation and allelopathic autotoxicity.[Method] With water treatment as control,the effects of aqueous extracts of potato bud,leaf-stem and tuber on i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henolic metabolism,glycoside alkaloids accumulation and allelopathic autotoxicity were studied.[Result] After the treatment of aqueous extract,the germination rate of potato reduced,germination was delayed,the plants became smaller,and the growth of root slowed down;the content of phenolic substances in roots,stems and leaves of potato increased,glycoside alkaloids accumulated,the activity of PPO and PAL increased.The effects of aqueous extract treatment on germination,growth,phenolic metabolism,glycoside alkaloid content and allelopathic autotoxicity successively were bud extractleaf-stem extracttuber extractcontrol.Treatment of aqueous extract did not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phenolic substances and glycosidic alkaloid in potato.[Conclusion] Phenolic substances and glycosidic alkaloid involved in the allelopathic autotoxicity of aqueous extract of potato,which had inhibition effect on germination and growth of pota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ATO Aqueous extract Glycosidic alkaloid PHENOL PPO PAL Allelopathic autotoxi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leaching of heavy metals from contaminated alkaline sediment by auto- and heterotrophic bacteria in stirred tank reactor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建裕 张静霞 +6 位作者 李芊 韩涛 胡岳华 刘学端 覃文庆 柴立元 邱冠周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9期2969-2975,共7页
Bioleaching Xiangjiang River alkaline sediment contaminated by multiple heavy metals was investigated. Multiple metals in alkaline sediment possess significant toxicity to aquatic organisms or humans and will greatly ... Bioleaching Xiangjiang River alkaline sediment contaminated by multiple heavy metals was investigated. Multiple metals in alkaline sediment possess significant toxicity to aquatic organisms or humans and will greatly inhibit bioleaching. The bioleaching method using autotrophic bacteria mixed with heterotrophic bacteria can solve this problem successfully.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bioleaching efficiencies of Zn, Mn, Cu, and Cd were 95.2 %, 94.2 %, 90.1 %, and 84.4 %,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changes of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different fractions in contaminated sediment before and after bioleaching were analyzed by selective sequential extraction, and 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 main fractions of Zn, Mn, Cu and Cd after bioleaching are Fe-Mn oxide, organic associated form and a residual form. Its biotoxicity decreased greatly. The bioleaching heavy metals from sediment using autotrophic bacteria combined with heterotrophic bacteri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ioleach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 tox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EACHING alkaline sediment heavy metals sequential extraction auto-and heterotrophic bacter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richment of ferric iron on mineral surface during bioleaching of chalcopyrite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堂见 周丹 +6 位作者 刘学端 余润兰 姜涛 顾帼华 陈淼 邱冠周 曾伟民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544-550,共7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nrichment of ferric iron bound by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 (EPS) on the mineral surface during bioleaching of chalcopyrite, several methods including sonication, heating and vor...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nrichment of ferric iron bound by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 (EPS) on the mineral surface during bioleaching of chalcopyrite, several methods including sonication, heating and vortexing were used and sonication at 48℃ was shown as a good way to extract ferric ir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er (EDX) analysis showed that lots of cracks and pits can be found on the chalcopyrite surface after bioleaching and that iron oxide was filled in these cracks and pits. The variations of contents of ferric iron and EPS on the chalcopyrite surfac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 of EPS increased rapidly in the first 10 d and then maintained at a stable level, while ferric iron content increased all the time, especially in the later stage of biolea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LCOPYRITE ferric iron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 EXTRACTION sonication BIOLEA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鸦椿种子内源抑制物活性初探 被引量:18
18
作者 廖源林 蔡仕珍 +1 位作者 李西 林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0-606,538,共8页
以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种壳和胚为材料,甲醇浸提得到种壳浸提液和胚浸提液,配制浸提液浓度梯度为原浸提液浓度的10%、20%、30%、40%,研究不同浓度的种壳和胚浸提液对白菜、小麦、绿豆种子底物酶活性、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高的影... 以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种壳和胚为材料,甲醇浸提得到种壳浸提液和胚浸提液,配制浸提液浓度梯度为原浸提液浓度的10%、20%、30%、40%,研究不同浓度的种壳和胚浸提液对白菜、小麦、绿豆种子底物酶活性、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高的影响,萃取和分离种壳和胚甲醇浸提液中的内源抑制物质,探讨野鸦椿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与成分。结果表明:随着种壳和胚浸提液浓度的增加,白菜种子酸性磷酸酶活性和发芽率均显著降低(P<0.05),表现为抑制作用递增,种壳的抑制作用小于胚,而幼苗的根长和苗高则表现为低促高抑,在10%浸提液处理下根长和苗高达最大值,种壳的促进效果弱于胚;小麦种子淀粉酶活性及幼苗的根长和苗高递减(P<0.05),表现为抑制作用递增,而发芽率则在浓度≤20%时差异不明显(P>0.05),浓度为30%时显著降低(P<0.05),40%时发芽率为0,种壳的抑制作用大于胚;绿豆种子蛋白酶活性、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高均在浸提液浓度≥20%时显著下降(P<0.05),且种壳的作用效果小于胚。种子内源抑制物萃取及分离表明,外壳中含酚酸类较胚多,含碱类较胚少。综上认为,野鸦椿种壳和胚中均含有较高活性的内源抑制物,但性质、成分及含量存在差异,外壳内源抑制物主要作用对象为淀粉类物质,胚乳内源抑制物主要作用于油脂类和蛋白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 甲醇浸提 内源抑制物质 生物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固液比下废旧锌锰电池生物淋沥的特性及机理
19
作者 牛志睿 喻伟东 +4 位作者 冯美宁 张立 祁乙浩 史宁 刘强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063-6071,共9页
以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和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为淋沥菌株探讨高固液比条件下废旧锌锰电池中锌锰浸出的影响因素、特性及淋沥机理。研究了胞外多聚物(EPS)辅助淋沥浸提的影响、不同固液比淋沥体系代谢产物组成及特征的... 以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和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为淋沥菌株探讨高固液比条件下废旧锌锰电池中锌锰浸出的影响因素、特性及淋沥机理。研究了胞外多聚物(EPS)辅助淋沥浸提的影响、不同固液比淋沥体系代谢产物组成及特征的变化;借助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三维荧光光谱和接触角、表面能等测试手段分析菌株、电极材料的界面行为。结果表明:生物浸提中EPS的辅助吸附和氧化作用提升了40%左右的锌锰浸提效率;淋沥体系代谢EPS总荧光区域积分标准体积(ΦT,n)与锌锰的溶出呈显著正相关;EPS提高材料的亲水性,促进了材料和淋沥液的润湿接触,而高固液比下EPS的缺失降低了能源底物的利用和对电池材料的接触浸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固液比 生物浸提 废旧锌锰电池 淋沥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