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熏蒸结合强还原土壤灭菌法对菊花生长及连作土壤的影响
1
作者 金蕊 许建平 +5 位作者 楚芯可 管志勇 陈素梅 房伟民 陈发棣 赵爽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75-1584,共10页
为探讨生物熏蒸结合强还原土壤灭菌法(RSD)对菊花生长及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以南农冰洁为试验材料,以连作土壤为对照(CK),设置油菜生物熏蒸(R)、油菜生物熏蒸+水稻秸秆(R+RS)、油菜生物熏蒸+玉米秸秆(R+MS)和油菜生物熏蒸+麦麸(R+FS)4... 为探讨生物熏蒸结合强还原土壤灭菌法(RSD)对菊花生长及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以南农冰洁为试验材料,以连作土壤为对照(CK),设置油菜生物熏蒸(R)、油菜生物熏蒸+水稻秸秆(R+RS)、油菜生物熏蒸+玉米秸秆(R+MS)和油菜生物熏蒸+麦麸(R+FS)4个土壤灭菌处理,测定不同处理菊花各生育期生长、开花、根系指标和各器官养分含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土壤灭菌处理后,菊花生长及花期植株各指标均显著提高,以R+FS处理菊花各项生长指标最大;各土壤灭菌处理均能促进根系生长,以R+FS处理效果最好。不同土壤灭菌处理能提高土壤质量,土壤铵态氮、速效磷、有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02.59%~155.23%、31.49%~72.07%、31.50%~92.85%、38.32%~71.30%,土壤pH值下降0.09~0.37个单位;各处理对土壤EC值的影响不同,R+MS和R+FS处理后,土壤EC值分别从462μs·cm^(-1)下降至200和285μs·cm^(-1),R和R+RS处理分别增加至585和614μs·cm^(-1)。除苗期R+RS处理土壤真菌数量低于对照外,其余处理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表现为细菌增加幅度大于真菌;不同土壤灭菌处理后,土壤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数量显著降低(P<0.05),R+FS处理对其影响最大,苗期和盛花期分别为4.12和3.87 lg copies·g^(-1)soil,较对照下降62.11%和53.46%。各土壤灭菌处理菊花枯萎病发病率均低于对照,其防治效果可达33.65%~55.70%。综上,生物熏蒸结合麦麸处理能够改善菊花连作土壤理化性状并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养分含量,降低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从而有效促进菊花生长及优质高产。本研究结果为菊花绿色高效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熏蒸 油菜 菊花 强还原土壤灭菌法 连作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熏蒸研究进展
2
作者 夏秀清 温亮 +15 位作者 程云吉 陈秀斋 李军民 曹长代 田雷 欧开元 杨杰 陈为习 李峰 高强 宗浩 谭效磊 蒋龙 李林达 李泓良 侯欣 《微生物前沿》 202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生物熏蒸是一种替代目前主流的化学药剂熏蒸的一种方法,随着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要的情况下,生物熏蒸的重要性也变得愈加重要。目前主要的熏蒸材料以十字花科的芸苔属植物为主,但是对于植物来说,还存在着许多富含抗病原菌的植物,如中草... 生物熏蒸是一种替代目前主流的化学药剂熏蒸的一种方法,随着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要的情况下,生物熏蒸的重要性也变得愈加重要。目前主要的熏蒸材料以十字花科的芸苔属植物为主,但是对于植物来说,还存在着许多富含抗病原菌的植物,如中草药。许多中草药中都富含许多可以杀菌、杀虫的物质。这对于实际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熏蒸 芸苔属植物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菜生物熏蒸对水稻生长和病害发生的影响
3
作者 罗浩 叶琴 +1 位作者 罗先进 徐衡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6期83-85,155,共4页
为了有效控制水稻病害,本研究选取富含硫代葡糖甙的芥菜型芸薹属植物地隆1号作为试验材料,并通过田间试验来探究芥菜生物熏蒸对水稻生长、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熏蒸处理的对照相比,在经过芥菜熏蒸处理后的土壤中种植... 为了有效控制水稻病害,本研究选取富含硫代葡糖甙的芥菜型芸薹属植物地隆1号作为试验材料,并通过田间试验来探究芥菜生物熏蒸对水稻生长、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熏蒸处理的对照相比,在经过芥菜熏蒸处理后的土壤中种植的水稻展现出更优秀的农艺性状,平均株高增加了4.7%,分蘖数增加了24.9%,旗叶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增加了7.7%和24.5%。在水稻病害发生方面,芥菜熏蒸使水稻纹枯病病株减少50.0%,稻瘟病病株减少52.9%。此外,芥菜熏蒸显著增加了水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使亩产增加了31.3%。由此可知,芥菜生物熏蒸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显著抑制了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同时也增加了产量,在生产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物熏蒸 苗期生长 产量 病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熏蒸结合阳光消毒治理温室根结线虫技术 被引量:26
4
作者 黄文坤 张桂娟 +3 位作者 张超 张东升 王秉宇 彭德良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9-142,共4页
根结线虫病是危害北方大棚蔬菜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利用“麦秆+石灰氮”及“麦秆+鸡粪+碳酸氢铵”两种方法进行生物熏蒸,结合夏季高温闷棚进行阳光消毒,探讨了对温室蔬菜根结线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熏蒸结合... 根结线虫病是危害北方大棚蔬菜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利用“麦秆+石灰氮”及“麦秆+鸡粪+碳酸氢铵”两种方法进行生物熏蒸,结合夏季高温闷棚进行阳光消毒,探讨了对温室蔬菜根结线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熏蒸结合阳光消毒措施处理后2个月,根结线虫数量减少40.8%~49.6%、防治效果达60.3%~68.1%;采摘期增产率达18.5%~22.1%,显著高于生防制剂Sr18的控制效果,但低于熏蒸性杀线虫剂棉隆的控制效果。生物熏蒸结合阳光消毒治理蔬菜根结线虫,具有操作简便、防治效果好、投入产出比高等优点,适宜夏季在北方温室蔬菜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熏蒸 阳光消毒 根结线虫 石灰氮 棉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熏蒸对大棚连作茄子产量和黄萎病发病率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淑敏 郑成彧 +8 位作者 张润芝 杨自超 曲红云 刘彤彤 袁睿 姚小桐 王雪蓉 许宁 张春怡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41,共7页
多年茄子连作种植方式可致病害日益严重,其中茄子黄萎病为常见严重土传病害,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选取多年茄子连作大棚,采用四种芸薹属蔬菜作为土壤生物熏蒸材料,研究其对茄子产量和黄萎病防控效果。结果表明,BFN2处理产量最高,较CN处... 多年茄子连作种植方式可致病害日益严重,其中茄子黄萎病为常见严重土传病害,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选取多年茄子连作大棚,采用四种芸薹属蔬菜作为土壤生物熏蒸材料,研究其对茄子产量和黄萎病防控效果。结果表明,BFN2处理产量最高,较CN处理增产35.4%,发病率、病情指数、防控效果分别为30.8%、10.4和65.8%,显著优于CN处理。BFN1和BFN2处理大丽花轮枝菌数量在熏蒸后较CN处理显著降低。生物熏蒸后土壤pH、有机质、速效磷含量、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显著升高。生物熏蒸可显著提高茄子产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抑制茄子黄萎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熏蒸 茄子 产量 大丽轮枝菌 土壤理化性质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粕生物熏蒸防控辣椒疫病 被引量:12
6
作者 马艳 胡安忆 +3 位作者 杨豪 常志州 徐跃定 张建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4698-4706,共9页
【目的】研究菜粕生物熏蒸(biofumigation)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保护地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blight of chilli pepper)的防控效果。【方法】采用室内平板培养和模拟土壤熏蒸的方法,研究2种产地不同... 【目的】研究菜粕生物熏蒸(biofumigation)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保护地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blight of chilli pepper)的防控效果。【方法】采用室内平板培养和模拟土壤熏蒸的方法,研究2种产地不同的菜粕(RSM1和RSM2)分解产物对辣椒疫霉菌丝和游动孢子的生长抑制效果;通过菜粕对土壤进行生物熏蒸,研究其对辣椒疫病的盆栽和田间防控效果。【结果】RSM1和RSM2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分解产物对辣椒疫霉菌丝和游动孢子都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中,RSM2的菜粕抑制效果好于RSM1。2种菜粕挥发性分解产物对孢子抑制强于对菌丝的抑制,而非挥发性分解产物对菌丝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孢子的抑制。同一种菜粕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分解产物对辣椒疫霉菌丝的抑制作用差别不大,但对辣椒疫霉孢子的抑制作用有显著差别。室内模拟土壤熏蒸试验表明RSM2用量为0.2%(W/W)时,其挥发性分解产物可以完全杀死辣椒疫霉菌丝。盆栽试验中,采用定量PCR技术测定辣椒疫霉的数量,RSM2用量为0.2%时,虽然没有完全杀灭病原菌,但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可达到100%,取得与化学熏蒸相同的效果;生物熏蒸显著增加了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并增加了土壤中微生物总体数量和多样性。连续两茬田间试验表明,生物熏蒸对辣椒疫病的平均防治效果为82%,并使辣椒增产16.4%,应用效果明显好于化学熏蒸处理。【结论】RSM2菜粕对辣椒疫霉有较强的生长抑制效果,以菜粕为生物熏蒸材料进行土壤处理可以有效防控辣椒疫病并增加辣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熏蒸 菜粕 辣椒疫霉 土壤微生物 辣椒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生物熏蒸能力的几种植物材料的筛选 被引量:11
7
作者 范成明 刘建英 +2 位作者 吴毅歆 熊国如 何月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54-658,共5页
选用棉花枯萎菌、黄瓜腐霉菌和白菜根系非致病镰刀菌作为指示菌株,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测定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 L. H. Bailey)、结球甘蓝(B. oleraceavar. capitata)、白花椰菜(B. oleracea L. var. botry-tisL)、球茎甘蓝(B... 选用棉花枯萎菌、黄瓜腐霉菌和白菜根系非致病镰刀菌作为指示菌株,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测定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 L. H. Bailey)、结球甘蓝(B. oleraceavar. capitata)、白花椰菜(B. oleracea L. var. botry-tisL)、球茎甘蓝(B. oleracea var. gongylodes)、苦菜[B. integrifolia (West) O.E.Schulz]、芹菜(Apium graveolens L.)、黄瓜(Cucumis sativus L.)和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的生物熏蒸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组织捣碎粉末对3种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芸苔属植物的熏蒸抑菌效果好于非芸苔属植物,球茎甘蓝熏蒸效果较稳定,且效果最好,在第7 d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仍然达91.9%;但各植物抑菌效果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熏蒸 士传真菌 芸苔属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寿菊生物熏蒸对连作苹果幼苗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晓芳 徐少卓 +4 位作者 王玫 段亚楠 王海燕 盛月凡 毛志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3-224,共12页
以苹果(平邑甜茶)幼苗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以万寿菊植株风干粉末拌土熏蒸老苹果园土壤,为环境友好型熏蒸措施防控苹果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老龄苹果园土壤对照(未作处理,CK)、覆膜(未拌入万寿菊,F)、万寿菊1.5 g kg^(-1)+覆... 以苹果(平邑甜茶)幼苗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以万寿菊植株风干粉末拌土熏蒸老苹果园土壤,为环境友好型熏蒸措施防控苹果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老龄苹果园土壤对照(未作处理,CK)、覆膜(未拌入万寿菊,F)、万寿菊1.5 g kg^(-1)+覆膜(1.5T+F)、万寿菊6.0 g kg^(-1)+覆膜(6.0T+F)、万寿菊15.0 g kg^(-1)+覆膜(15.0T+F)。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万寿菊生物熏蒸处理能显著提高连作土壤中平邑甜茶幼苗的生物量,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土壤酶活性,土壤真菌减少、细菌增多。6.0 g kg^(-1)处理的效果最明显,幼苗地上部及根系干重分别为对照的8.1倍、13.1倍,根表面积及根体积分别增加了333.0%、548.4%;脲酶、磷酸酶活性分别较对照高103.6%、77.6%,蔗糖酶活性高出200.4%,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64.6%;土壤细菌/真菌比值为219.9,是对照的5.6倍;真菌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指数均降低,优势度指数增加;层出镰孢菌基因拷贝数较对照降低57.9%。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万寿菊生物熏蒸处理对连作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有显著影响,能够显著减少层出镰孢菌的数量。综上,连作土壤中添加6.0 g kg^(-1)万寿菊进行生物熏蒸可提高连作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改善连作土壤环境,有效缓解平邑甜茶的连作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邑甜茶 连作障碍 万寿菊 生物熏蒸 土壤酶活性 层出镰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熏蒸用于治理蔬菜根结线虫病的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世东 李明社 +1 位作者 缪作清 郭荣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71,共4页
将甘蓝(Brassica oleracea)、芥菜(B.juncea)和雪里蕻(B.junceavar.multiceps)的叶及芥菜疙瘩(B.napifor-mis)的块根组织以3.5 kg/m2的量分别施入密封于棉纱缸中的严重感染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土壤中,在25℃和32℃下熏蒸... 将甘蓝(Brassica oleracea)、芥菜(B.juncea)和雪里蕻(B.junceavar.multiceps)的叶及芥菜疙瘩(B.napifor-mis)的块根组织以3.5 kg/m2的量分别施入密封于棉纱缸中的严重感染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土壤中,在25℃和32℃下熏蒸6 d后对活体线虫的测定结果表明,在25℃下用上述4种材料熏蒸后活体线虫数量分别比对照减少80%、85%、87%和91%。32℃下的熏蒸效果明显优于25℃下的熏蒸效果,各处理土壤中均未发现活体线虫,而无处理对照土壤中的活体线虫数量为1 540条/kg土壤。对各类添加物增效作用的调查结果表明,添加麦麸的增效作用最明显。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材料单独或与添加物混合使用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太阳能和土壤还原消毒法的防效。其中芥菜添加麦麸在开花期和盛果期的防效分别为65.2%和66.0%,与对照药剂98%棉隆可湿性粉剂的防效无显著差异;各植物材料熏蒸效果大小依次为芥菜>雪里蕻>芥菜疙瘩>甘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熏蒸 根结线虫 芸薹属植物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熏蒸对南方根结线虫存活的室内测定 被引量:8
10
作者 曹素芳 邹雅新 +2 位作者 马娟 李敏权 陈书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270-274,共5页
在室内条件下测试了球茎甘蓝、甘蓝、大白菜、小白菜、芥兰、油菜和菠菜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熏蒸效果。结果表明,7种蔬菜对南方根结线虫均有一定防效,其中球茎甘蓝的熏蒸效果最好,在处理15 d后线虫的死亡率为92.1%,而菠菜的熏蒸效果最... 在室内条件下测试了球茎甘蓝、甘蓝、大白菜、小白菜、芥兰、油菜和菠菜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熏蒸效果。结果表明,7种蔬菜对南方根结线虫均有一定防效,其中球茎甘蓝的熏蒸效果最好,在处理15 d后线虫的死亡率为92.1%,而菠菜的熏蒸效果最差,仅为51.9%。在35°C条件下球茎甘蓝处理9 d后,线虫的死亡率达到100%,其熏蒸效果显著高于20°C和30°C处理。25 g球茎甘蓝碎段与200 g土壤混合后15 d、30 g球茎甘蓝与200 g土壤中混合后12d可杀死100%的线虫,30 g甘蓝与200 g土壤混合后熏蒸15 d也能达到100%的防效,各种蔬菜的对线虫的防效均随着熏蒸时间的延长、剂量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熏蒸 南方根结线虫 芸薹属蔬菜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薹属植物对四种土传病原微生物熏蒸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乔世佳 李淑敏 孟令波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24,共6页
通过培养皿试验,以抑菌率、菌丝干重、产孢量、孢子萌发率等四个指标来评价春夏秋冬小白菜、苏州青油菜、小花叶芥菜、红圆芜菁、香港迟花芥蓝和香港白花芥蓝六种芸薹属植物对黄瓜枯萎病、黄瓜灰霉病、黄瓜立枯病和水稻稻瘟病等四种病... 通过培养皿试验,以抑菌率、菌丝干重、产孢量、孢子萌发率等四个指标来评价春夏秋冬小白菜、苏州青油菜、小花叶芥菜、红圆芜菁、香港迟花芥蓝和香港白花芥蓝六种芸薹属植物对黄瓜枯萎病、黄瓜灰霉病、黄瓜立枯病和水稻稻瘟病等四种病原菌生物熏蒸效果。结果表明,所选六种芸薹属植物对四种病原菌都具有抑制效果。不同芸薹属植物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存在差异,小花叶芥菜抑制效果最好,其次为红圆芜菁、香港迟花芥蓝、香港白花芥蓝和苏州青油菜,春夏秋冬小白菜抑菌效果最弱;同种芸薹属植物对不同土传病害病原菌抑制也存在差异,其中同种试验植物对黄瓜立枯病病菌的抑制效果要好于其他三种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熏蒸 硫代葡萄糖苷 芸薹属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结合生物熏蒸防控辣椒疫病的效果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秋君 常志州 +1 位作者 王光飞 马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0-297,共8页
为找到防治由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辣椒疫病的有效方法,首先研究了生物熏蒸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结果发现在生物熏蒸第7 d时,土壤疫霉和真菌数量显著低于不加菜粕病土(对照),分别降低了20%和68%;而细菌和放线菌数... 为找到防治由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辣椒疫病的有效方法,首先研究了生物熏蒸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结果发现在生物熏蒸第7 d时,土壤疫霉和真菌数量显著低于不加菜粕病土(对照),分别降低了20%和68%;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增加了40%和49%;7 d后生物熏蒸处理和对照土壤中疫霉数量逐渐增加,说明生物熏蒸的最佳时间为7 d。为了增强生物熏蒸的防病效果,通过平板试验筛选了1株既可以拮抗辣椒疫霉又可以抵抗由菜粕降解释放的挥发性杀生气体的铜绿假单胞菌,然后将菜粕与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同时施入土壤中进行7 d的生物熏蒸盆栽试验。发现与生物熏蒸处理相比,生物熏蒸结合铜绿假单胞菌处理的土壤中假单胞菌数量显著增加了401%,疫霉菌的数量显著降低了72%,辣椒疫病的发病率降低了8%。表明生物熏蒸结合施用拮抗菌是一种环保的防控辣椒疫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熏蒸 铜绿假单胞菌 辣椒疫病 疫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生防菌菌剂与日光消毒和生物熏蒸相结合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肖同建 李蕊 +5 位作者 王小慧 高超 朱震 马雪莲 沈其荣 冉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2-268,共7页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覆膜日光消毒、有机物料生物熏蒸和接种根结线虫拮抗菌Bacillus cereus X5对番茄生物量、根结线虫侵染以及根际土壤和土体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根结线虫滋生土壤进行覆膜日光消毒、生物熏蒸和接...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覆膜日光消毒、有机物料生物熏蒸和接种根结线虫拮抗菌Bacillus cereus X5对番茄生物量、根结线虫侵染以及根际土壤和土体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根结线虫滋生土壤进行覆膜日光消毒、生物熏蒸和接种拮抗菌的联合处理效果最佳,优于单一处理。联合处理的番茄生物量干重比对照增加了1.8倍;每株番茄根结线虫卵块数和每卵块的虫卵数量分别减少了190.4%和380.5%,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达到82.7%;根际土壤和土体土壤的细菌和真菌数量显著增加;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孢杆菌 日光消毒 生物熏蒸 根结线虫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熏蒸对黄瓜枯萎病抑制及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德江 杨自超 +5 位作者 乔世佳 康春生 袁睿 姚小桐 胡小璇 李淑敏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8期125-130,共6页
以传统化学农药进行土壤消毒控制作物枯萎病,在杀死病原菌的同时会造成农药残留和污染环境,寻找新的控制土传病害的方法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试验利用含有硫苷的3种芸薹属植物(芥菜、红圆芜菁和秋冬小白菜)生物熏蒸含有黄瓜枯萎病的土... 以传统化学农药进行土壤消毒控制作物枯萎病,在杀死病原菌的同时会造成农药残留和污染环境,寻找新的控制土传病害的方法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试验利用含有硫苷的3种芸薹属植物(芥菜、红圆芜菁和秋冬小白菜)生物熏蒸含有黄瓜枯萎病的土壤,以非芸薹属植物菠菜和化学农药处理为对照,通过盆栽试验和大棚试验来研究生物熏蒸对黄瓜枯萎病抑制作用,以及对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芥菜生物熏蒸处理对黄瓜发病率、病情指数、防病效果分别为25.0%、25.0%、52.9%,显著优于其余各处理。小花叶芥菜和红圆芜菁熏蒸处理后,黄瓜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非芸薹属熏蒸和化学农药处理。小叶花芥菜和红圆芜菁生物熏蒸处理后的黄瓜总产分别是10.89、10.07 kg/m^2,是CK黄瓜产量的1.81、1.56倍。生物熏蒸能显著促进黄瓜植株的生长,对抑制黄瓜枯萎病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属 生物熏蒸 黄瓜 枯萎病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生物熏蒸剂原料——内生真菌Muscodor albus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维华 陈巧 +1 位作者 任俊生 曹志强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20,54,共3页
结合国外相关研究报道,简要介绍了内生真菌Muscodor albus的发现、分类地位及特征、代谢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质在对植物有害生物进行生物熏蒸防治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生物熏蒸 内生真菌 Muscodor ALB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熏蒸--环境友好型土壤熏蒸技术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大琪 颜冬冬 +10 位作者 方文生 黄斌 王献礼 王晓宁 李雄亚 王倩 靳茜 李园 欧阳灿彬 王秋霞 曹坳程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8,共8页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防治土传病害效果优异的溴甲烷已于2015年全面退出农业领域(除必要用途豁免外),环境友好型的生物熏蒸技术作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溴甲烷非化学替代措施而受到普遍关注。文章主要综述了生物熏蒸的作用机...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防治土传病害效果优异的溴甲烷已于2015年全面退出农业领域(除必要用途豁免外),环境友好型的生物熏蒸技术作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溴甲烷非化学替代措施而受到普遍关注。文章主要综述了生物熏蒸的作用机理:产生挥发性活性物质及提高土壤温度;介绍了生物熏蒸对腐霉菌、疫霉菌、尖孢镰刀菌等土传病害以及线虫的防治作用;同时阐述了生物熏蒸对土壤中氮(N)、磷(P)、钾(K)、pH值等土壤理化性质以及作物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阐明了生物熏蒸材料的选择以及施用熏蒸材料时的环境条件是影响生物熏蒸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作者认为,由于受生物熏蒸材料自身的限制,目前将生物熏蒸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生物熏蒸与化学熏蒸轮用等,依然具有广阔的研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熏蒸 生物熏蒸 土传病害 溴甲烷 环境友好 生物群落结构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熏蒸用于植物土传病害治理的研究 被引量:36
17
作者 李明社 李世东 +2 位作者 缪作清 郭荣君 赵震宇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6-302,共7页
采用以生物物质为材料的土壤熏蒸技术,研究了其对植物土传病害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在棉纱缸熏蒸装置中以甘蓝叶不同用量对黄瓜枯萎病菌在32℃条件下熏蒸,1·5kg/m2以下时,6d后对菌落扩展的抑制率不足15%;2·5kg/m2时抑制率快... 采用以生物物质为材料的土壤熏蒸技术,研究了其对植物土传病害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在棉纱缸熏蒸装置中以甘蓝叶不同用量对黄瓜枯萎病菌在32℃条件下熏蒸,1·5kg/m2以下时,6d后对菌落扩展的抑制率不足15%;2·5kg/m2时抑制率快速上升到50%以上;继续增加施用量抑制率增长变缓;甘蓝叶对黄瓜枯萎病菌的EC50值为3·25kg/m2。施用量为3·5kg/m2时,黄瓜枯萎病菌生物量累积比对照减少83·1%,产孢量为对照的0·5%,所产孢子的萌发率为对照的18·8%。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在甘蓝叶施用量为3·5kg/m2时对黄瓜枯萎病菌、番茄枯萎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番茄立枯病菌、番茄黄萎病菌和茄根腐疫病菌的抑制率达60%以上,对菌核病菌、辣椒猝倒病菌和小麦根腐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38·7%、17·4%和41·6%。对不同芸薹属植物熏蒸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芥菜和雪里蕻的叶片组织及芥菜疙瘩对供试7种病菌的抑制效果优于甘蓝。对不同添加物增效作用的测定结果表明,在甘蓝碎叶中添加麦麸后比只施用甘蓝对番茄立枯病菌的抑制率提高6·7%,菌丝干重累积减少45·5%。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在25和32℃条件下甘蓝对番茄立枯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20·2%和62·9%。田间试验表明,用4种植物熏蒸土壤后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效显著优于太阳能和土壤还原消毒法的防效。其中,芥菜(3·5kg/m2)添加麦麸(1·0kg/m2)后的防效达到6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属 生物熏蒸 土传病害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菜生物熏蒸对烟草疫霉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迪 贺依琳 +2 位作者 沈丹宇 窦道龙 田月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7-576,共10页
为了探究安全和环境友好的烟草黑胫病的绿色防控方式,本研究用‘地隆1号’芥菜采用培养皿培养方法进行生物熏蒸,研究了其对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的抑制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烟草疫霉菌(A2交配型)Pp025菌... 为了探究安全和环境友好的烟草黑胫病的绿色防控方式,本研究用‘地隆1号’芥菜采用培养皿培养方法进行生物熏蒸,研究了其对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的抑制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烟草疫霉菌(A2交配型)Pp025菌丝生长的抑制情况,对烟草疫霉菌孢子囊形成及游动孢子释放、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和卵孢子形成的影响,通过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变化测定了其对烟草疫霉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芥菜熏蒸处理后烟草疫霉菌致病力的变化。结果显示:利用‘地隆1号’芥菜进行生物熏蒸可显著抑制烟草疫霉菌的菌丝生长,其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值为0.362 g,75%最大效应浓度(EC75)值为0.499 g,最小抑菌量(MIC)为0.5 g,抑制效果与‘地隆1号’芥菜鲜物质的量呈剂量效应。0.3 g芥菜鲜物质即可显著抑制孢子囊的形成及游动孢子的释放,0.5 g芥菜鲜物质熏蒸处理对Pp025孢子囊形成和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率分别达72.8%和86.6%;当芥菜鲜物质的量增加为0.7 g时,可完全抑制Pp025孢子囊的形成;0.3 g和0.4 g鲜物质即可分别完全抑制游动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地隆1号’芥菜鲜物质熏蒸处理可减少Pp025卵孢子的形成,且减少幅度与芥菜鲜物质的量呈剂量效应,0.7 g鲜物质熏蒸处理可完全抑制卵孢子的形成。同时,熏蒸处理后增大了菌丝体细胞膜透性并导致膜脂质过氧化,经熏蒸处理150 min后,Pp025的电导率为对照组的2.2倍,丙二醛含量是对照的8.0倍;熏蒸处理减弱了病菌的致病力,与对照相比,病斑减小面积达88.9%。本研究结果表明:‘地隆1号’芥菜鲜物质熏蒸处理对烟草疫霉菌具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且熏蒸效果与‘地隆1号’芥菜鲜物质的量呈剂量效应。研究结果对生产上利用‘地隆1号’芥菜防控烟草黑胫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疫霉菌 芥菜 生物熏蒸 生长发育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生物熏蒸对蔬菜根结线虫及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金娜 王学艳 +3 位作者 刘倩 彭德良 彭焕 简恒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6-163,共8页
根结线虫是威胁农业生产的重要病原物。在田间研究了甘蓝生物熏蒸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并利用悬浮离心法分离土壤线虫,评价生物熏蒸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熏蒸可以降低根结线虫对番茄的危害,在定植60和90 d时防治效... 根结线虫是威胁农业生产的重要病原物。在田间研究了甘蓝生物熏蒸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并利用悬浮离心法分离土壤线虫,评价生物熏蒸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熏蒸可以降低根结线虫对番茄的危害,在定植60和90 d时防治效果分别达58.6%和45.8%,防效与化学农药噻唑膦相当。此外生物熏蒸可以增加土壤中的食细菌类线虫和捕食/杂食类线虫数量,降低土壤食真菌类线虫和植物寄生类线虫数量,增加土壤自由生活线虫丰富度指数MI,降低植物寄生线虫成熟度指数PPI和PPI/MI指数,说明甘蓝生物熏蒸对植物寄生线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了土壤受到干扰的次数和强度,对土壤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甘蓝生物熏蒸可以有效防治蔬菜根结线虫,是一种对生态环境友好的绿色防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结线虫 生物熏蒸 线虫群落 甘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熏蒸配施微生物菌剂对西瓜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常芳娟 张贵云 +4 位作者 张丽萍 吕贝贝 刘珍 范巧兰 姚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8-257,共10页
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引起的土传病害一直是制约西瓜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揭示土壤真菌群落对生物熏蒸及配施微生物菌剂的响应机制,本研究在连续种植两年的西瓜田设置生物熏蒸(R)、生物熏蒸配施微生物菌剂(RB)和空白对照(CK)处理,于... 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引起的土传病害一直是制约西瓜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揭示土壤真菌群落对生物熏蒸及配施微生物菌剂的响应机制,本研究在连续种植两年的西瓜田设置生物熏蒸(R)、生物熏蒸配施微生物菌剂(RB)和空白对照(CK)处理,于西瓜初花期采集土样,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生物熏蒸及配施微生物菌剂对连作西瓜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R和RB处理均提高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及有机质含量,降低了土壤pH;Alpha多样性指数显示,R和RB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表现为R<RB<CK。3个处理的西瓜连作土壤样本共获得794个OTU,其中含有一些未知真菌;在已知的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被孢霉门为3个主要菌门,其相对丰度占总丰度的95.14%~96.17%;R处理增加了土壤中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RB处理提高了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R和RB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毛壳菌科和小囊菌科相对丰度,此外,RB处理显著增加了从赤壳科真菌相对丰度,并降低了柔膜菌科真菌相对丰度。聚类分析表明,RB处理与CK的真菌群落结构相似。RDA分析可知,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pH是驱动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因子。综上所述,生物熏蒸配施微生物菌剂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质量,相比于单独生物熏蒸,还可提高土壤真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调节西瓜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向有益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熏蒸 生物菌剂 连作西瓜 土壤真菌群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