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8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脂的化学改性修饰进展
1
作者 江建林 张超 +3 位作者 秦冰 乔富林 肖宇 周林碧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6-296,共11页
伴随国家环保要求不断提升和油田助剂绿色化导向,生物表面活性剂逐渐成为油田化学品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然而,微生物发酵制备得到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产品结构多样性受限,难以满足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对油-水界面活性、乳化降黏能力、润湿... 伴随国家环保要求不断提升和油田助剂绿色化导向,生物表面活性剂逐渐成为油田化学品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然而,微生物发酵制备得到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产品结构多样性受限,难以满足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对油-水界面活性、乳化降黏能力、润湿翻转性能等的多方面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化学改性修饰。基于此,以槐糖脂为典型代表,详细归纳了修饰有非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阴离子型亲水基的改性产物及槐糖脂多聚物的合成进展。其中,非离子型改性槐糖脂的改性合成以酯交换和环氧加成反应为主,改性产物的界面活性、乳化、增溶、发泡能力相比槐糖脂均有所提升。阳离子型改性槐糖脂则通过先在分子中引入叔胺基团制得中间体,随后利用中间体与卤代烃之间的季铵化反应制备得到;若将中间体的叔胺基团进行氧化,即可制备得到氧化胺类两性离子型改性产物。阳离子型及两性离子型改性产物作为杀菌剂有应用前景。阴离子型改性产物通过糖环伯羟基的磺化反应制备得到,产物洗油效率相比改性前明显提升。通过槐糖脂之间的开环易位聚合(ROMP)反应,可制备得到槐糖脂多聚物。多聚物可作为高效药物递送载体使用,亦有望作为活性聚合物应用于原油开发领域。最后,对不同类型改性槐糖脂的合成方法和性能特点进行总结,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槐糖脂 化学改性修饰 油-水界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天然绿色生物表面活性剂创新企业获融资
2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25年第2期45-45,共1页
纯天然绿色生物表面活性剂创新企业广东菁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千万元级别天使+轮融资,由中科创星独家投资。本次融资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大产能、加强销售和建设团队等。菁萃生物成立于2018年8月,专注于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发... 纯天然绿色生物表面活性剂创新企业广东菁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千万元级别天使+轮融资,由中科创星独家投资。本次融资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大产能、加强销售和建设团队等。菁萃生物成立于2018年8月,专注于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融资 生物科技 扩大产能 纯天然 建设团队 绿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降解原油和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双功能菌株的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亚君 张宁 +4 位作者 张鹏飞 张瑞昌 周鸣 章春芳 魏学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293-5302,共10页
从高盐含油废水中分离出一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YY-1,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RNA序列分析,该菌属于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sp.).Shewanella sp.YY-1分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700mg/L,表面张力为30.76mN/m,且在... 从高盐含油废水中分离出一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YY-1,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RNA序列分析,该菌属于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sp.).Shewanella sp.YY-1分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700mg/L,表面张力为30.76mN/m,且在较宽的盐度(10~100g/L),温度(25~100℃),pH值(2~10)范围内均表现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通过薄层色谱、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生物表面活性剂被鉴定为磷脂类.将菌株Shewanella sp.YY-1应用于原油废水的生物修复中,表现出良好的降解效果,对原油中短链烷烃(C8~C10),中链烷烃(C11~C20),长链烷烃(C21~C44)的去除率可达74.70%,96.68%,99.42%.本研究为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在原油废水的生物修复提供优质的菌种来源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降解 生物表面活性剂 分离 希瓦氏菌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万璐 李霜 +1 位作者 黄和 俞亚东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4年第3期271-277,共7页
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驱油效果,是应用最广泛的化学驱油剂之一,但在应用中存在不足:表面活性剂在地层中的降解和吸附损失较大,导致使用成本高;表面活性剂在高温高盐条件下会失去活性。与不可降解的化学表面活性剂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因... 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驱油效果,是应用最广泛的化学驱油剂之一,但在应用中存在不足:表面活性剂在地层中的降解和吸附损失较大,导致使用成本高;表面活性剂在高温高盐条件下会失去活性。与不可降解的化学表面活性剂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因具有低毒或无毒、可生物降解、表面活性优异、环境相容性及稳定性好等优点,在三次采油中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本文首先对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分类并简述常用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其次详细阐述了单一生物表面活性剂、多种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与化学表面活性剂复配、生物表面活性剂与纳米材料复配驱油在三次采油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三次采油 纳米材料 复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资源化处理含油污泥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岑茜 佘跃惠 +4 位作者 张凡 孙珊珊 邓舒元 王晨月 霍其其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45-2150,共6页
生物表面活性以其可降解性、环境相容性、低毒甚至无毒性得以在资源化处理方面展现巨大潜力。对比了常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资源化处理含油污泥的技术发展,包括单一/复配处理,新型生物表面活性剂处理,与纳米颗粒/生... 生物表面活性以其可降解性、环境相容性、低毒甚至无毒性得以在资源化处理方面展现巨大潜力。对比了常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资源化处理含油污泥的技术发展,包括单一/复配处理,新型生物表面活性剂处理,与纳米颗粒/生物燃料电池结合处理等技术,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处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含油污泥 资源化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协同处理含油污泥
6
作者 高洁 唐善法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8-713,共6页
石油在炼制、储运和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含油污泥,造成了严重的石油浪费和环境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生物表面活性剂-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SMFC)协同工艺。以生物表面活性剂预处理过的含油污泥为阳极底泥构筑了SMFC,通过检测日... 石油在炼制、储运和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含油污泥,造成了严重的石油浪费和环境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生物表面活性剂-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SMFC)协同工艺。以生物表面活性剂预处理过的含油污泥为阳极底泥构筑了SMFC,通过检测日均电压、输出总电量、功率密度、表观内阻和石油去除率,探究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电菌投放时间、石油回收3个因素对SMFC产电性能及降解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表面活性剂-SMFC协同处理含油污泥的效果较生物表面活性剂或SMFC处理含油污泥的更优;含油污泥经生物表面活性剂预处理后,再投放产电菌更有利于含油污泥的降解及SMFC产电性能的发挥,相较于生物表面活性剂预处理前投放,其输出总电量增加了1463.63 C,石油去除率提高了17.09百分点;经生物表面活性剂回收石油后构筑的SMFC产电性能及降解性能更佳,其最大输出电压可以达到185.27 mV,石油去除率高达63.65%。生物表面活性剂-SMFC明显提升了含油污泥的降解性能和产电性能,产电菌不宜过早投放,石油回收可以大大提高SMFC的产电性能和含油污泥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SMFC 生物表面活性剂 产电菌 石油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钟炜欣 闻宇晨 侯吉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3-562,共10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强,乳化性能好,抗菌抗氧化活性强,稳定性高,且生物选择性好,环境友好性强。其中,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性能突出,是三次采油中化学表面活性剂的良好替代品。根据肽链氨基酸是否连接成环,可将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强,乳化性能好,抗菌抗氧化活性强,稳定性高,且生物选择性好,环境友好性强。其中,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性能突出,是三次采油中化学表面活性剂的良好替代品。根据肽链氨基酸是否连接成环,可将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分为环状脂肽和线形脂肽。亲水肽链不同种类氨基酸与排列顺序、疏水碳链长度及其支链位置不同,形成的脂肽结构与生物活性不同。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为:高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促进原油乳化形成大尺寸胶束,改变储层岩石润湿性、降低水相相对渗透率等。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用于原油开采的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结果表明,脂肽类生物驱油体系在获得与化学驱相当的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驱油剂成本,证实了其适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可行性。但脂肽在上游合成高产途径、下游低成本提纯工艺以及实际油藏中的地层适应性尚不明确,限制了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油田的商业化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脂肽 原油开采 提高采收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
8
作者 张怡 黄天怿 袁旻嘉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4期12-17,共6页
以酸式结构为主的槐糖脂(HA)、内酯式结构为主的槐糖脂(HL)和鼠李糖脂为研究对象,对比三者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的泡沫性能,并考察其与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椰油酰氨基丙酸钠(ACS)的协同发泡作用。槐糖脂单独使用时初始泡沫高度较低,其中HA... 以酸式结构为主的槐糖脂(HA)、内酯式结构为主的槐糖脂(HL)和鼠李糖脂为研究对象,对比三者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的泡沫性能,并考察其与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椰油酰氨基丙酸钠(ACS)的协同发泡作用。槐糖脂单独使用时初始泡沫高度较低,其中HA略优于HL,受pH和水硬度影响不显著。复配ACS时,槐糖脂可提高泡沫高度的稳定性,增加每平方毫米的气泡个数,使泡沫更加绵密,其中HL的改善效果更为突出。鼠李糖脂的初始泡沫高度高于槐糖脂;pH和水硬度对其影响不显著。鼠李糖脂在复配ACS时也可提高泡沫高度的稳定性。槐糖脂和鼠李糖脂均可根据实际需求应用于清洁类产品中,起到改善产品泡沫性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槐糖脂 鼠李糖脂 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素分离纯化技术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黄翔峰 彭开铭 +2 位作者 刘佳 陆丽君 祝威 《化工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20-1827,共8页
阐述了沉淀法、萃取法、色谱法、超滤、吸附、泡沫分离法、液膜分离法在生物表面活性素(surfactin)分离纯化中的应用进展,并强调了各分离纯化方法的选择与综合应用。原位分离技术(ISPR)是将分离纯化与生产发酵过程相耦合的技术之一,代... 阐述了沉淀法、萃取法、色谱法、超滤、吸附、泡沫分离法、液膜分离法在生物表面活性素(surfactin)分离纯化中的应用进展,并强调了各分离纯化方法的选择与综合应用。原位分离技术(ISPR)是将分离纯化与生产发酵过程相耦合的技术之一,代表了生物表面活性素工业规模生产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素 脂肽 生物表面活性剂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肥微生物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纯表征
10
作者 傅海燕 黄国和 +3 位作者 柴天 金磊 严滨 石谦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7-42,52,共7页
从堆肥中筛选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种,然后对筛选得到的菌种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得到生物表面活性剂.同时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液进行萃取、柱层析等一系列的分离提纯,得到较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及一种较好的提纯生物表面活性剂... 从堆肥中筛选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种,然后对筛选得到的菌种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得到生物表面活性剂.同时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液进行萃取、柱层析等一系列的分离提纯,得到较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及一种较好的提纯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方法,然后采用液质联用对提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堆肥中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主要菌种为铜绿假单胞菌,其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鼠李糖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筛选 生物表面活性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和潜在生物技术应用(待续)
11
作者 肖进新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1年第8期8-11,共4页
微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两亲分子,其由亲水部分和疏水部分组成。根据其分子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生物乳化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2大类。微生物表面活性剂根据其化学性质和制备所用的生物体的不同分成很多种类。这些生物分子由包括真菌、细菌和... 微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两亲分子,其由亲水部分和疏水部分组成。根据其分子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生物乳化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2大类。微生物表面活性剂根据其化学性质和制备所用的生物体的不同分成很多种类。这些生物分子由包括真菌、细菌和酵母在内的各类微生物所制备。其生产受到底物类型、发酵工艺和微生物菌株的显著影响。由于微生物固有的多功能特性和各种合成能力,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很多工业和生物医学应用中比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更受青睐,包括生物修复(治理)、采油、作为洗衣粉配方成分,食品和化妆品行业中的乳液稳定剂。作为一种有前途的、具有广泛功能的生物分子,本文对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及其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生物乳化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化合物 生物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 被引量:78
12
作者 潘冰峰 徐国梁 +2 位作者 施邑屏 李江云 李祖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4-267,共4页
从1000份土壤和水等样品中,经富集培养、血平板分离、摇瓶培养和排油活性测定等方法筛选出10株能产生各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包括细菌,酵母和霉菌)。其中一株细菌产海藻糖脂,一株细菌产鼠李糖脂,两株细菌分别产长碳链不... 从1000份土壤和水等样品中,经富集培养、血平板分离、摇瓶培养和排油活性测定等方法筛选出10株能产生各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包括细菌,酵母和霉菌)。其中一株细菌产海藻糖脂,一株细菌产鼠李糖脂,两株细菌分别产长碳链不饱和脂肪酸和壬二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菌种 筛选 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3
作者 时进钢 袁兴中 +2 位作者 曾光明 黄国和 李建兵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8-72,共5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 (Biosurfactant)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高表面活性的生物分子。相对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生态系统的毒性较低 ,且可生物降解。因此 ,生物表面活性剂开始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各个方面。文中从生物表... 生物表面活性剂 (Biosurfactant)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高表面活性的生物分子。相对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生态系统的毒性较低 ,且可生物降解。因此 ,生物表面活性剂开始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各个方面。文中从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菌的筛选、培养基的优化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取等方面对近年来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合成 提取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表面活性剂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牛明芬 李凤梅 +4 位作者 韩晓日 郭书海 牛之欣 冷延慧 张春桂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1-634,共4页
大庆油田油泥样品经富集培养,平板分离,获得52株菌.排油性实验和表面张力测定表明,菌株B22、B24、B25产生的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稳定,表面张力较低.温度、pH和NaCl浓度实验证实,细菌B22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可耐受120℃高温,另2种生物表... 大庆油田油泥样品经富集培养,平板分离,获得52株菌.排油性实验和表面张力测定表明,菌株B22、B24、B25产生的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稳定,表面张力较低.温度、pH和NaCl浓度实验证实,细菌B22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可耐受120℃高温,另2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可耐受80℃;3种细菌生物表面活性剂对pH有广泛适应性,B22 pH适应范围为4.0~13.0,B24、B25的pH适应范围为2.0~13.0;Na-Cl浓度对表面活性剂的生物活性影响不大.将3株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用于室内油泥处理实验,72 h石油去除率达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张力 生物表面活性剂 油泥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离提纯及其发展前景 被引量:15
15
作者 傅海燕 曾光明 +3 位作者 袁兴中 黄国和 时进钢 钟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1-4,共4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主要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产生的具有高表面活性的生物分子。由于其对环境无毒害作用 ,因此 ,受到了广泛的青睐 ,然而从发酵液中分离和纯化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生物表面活性剂商业化的一个主要问题 ,为此提出多种分离... 生物表面活性剂主要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产生的具有高表面活性的生物分子。由于其对环境无毒害作用 ,因此 ,受到了广泛的青睐 ,然而从发酵液中分离和纯化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生物表面活性剂商业化的一个主要问题 ,为此提出多种分离纯化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分离 提纯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结构、功能及生物合成 被引量:34
16
作者 侯红漫 靳艳 +2 位作者 金美芳 虞星炬 张卫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2-128,共7页
环脂肽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一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由亲水的肽环和亲油的脂肪烃链两部分组成,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除具表面活性外,环脂肽还具有抗真菌、抗细菌、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我国对这一领域的... 环脂肽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一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由亲水的肽环和亲油的脂肪烃链两部分组成,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除具表面活性外,环脂肽还具有抗真菌、抗细菌、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却刚刚起步。本文介绍了目前已知环脂肽的结构类型、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相关功能特点等,着重介绍了环脂肽生物合成的非核糖体多酶体系及合成酶基因操纵子,并对环脂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脂肽 生物表面活性剂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农业废物好氧堆肥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7
作者 戴芳 曾光明 +2 位作者 袁兴中 吴小红 时进钢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1-185,共5页
以稻草秸秆和麸皮为堆肥原料,本实验室制取的鼠李糖脂为促进剂,进行了控温条件下堆肥一次发酵的实验研究.堆肥采用好氧静态堆肥技术,含水率控制在60%~70%,通气量采用时间控制方式,发酵周期18d.实验分析了堆肥过程中有机质、pH值、水溶... 以稻草秸秆和麸皮为堆肥原料,本实验室制取的鼠李糖脂为促进剂,进行了控温条件下堆肥一次发酵的实验研究.堆肥采用好氧静态堆肥技术,含水率控制在60%~70%,通气量采用时间控制方式,发酵周期18d.实验分析了堆肥过程中有机质、pH值、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种群密度、半纤维素酶活、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等指标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实验组的有机质降解率比对照样高13·4%,水溶性有机碳的平均含量提高了2·2g/kg,同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增加了5·7%、10·7%.研究表明,添加鼠李糖脂能够改善堆肥处理的微环境,增强聚合物的水合程度,促进有机质降解,从而加快堆肥进程,提高堆肥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堆肥 农业废物 生物表面活性剂 鼠李糖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8
18
作者 丁立孝 何国庆 +2 位作者 孔青 李海军 林建强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2-54,共3页
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其产生微生物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开采、食品工业、农业、药品和化妆品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作了介绍 ,展现出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广阔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生物 生物表面活性剂 分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龚良玉 李雁宾 +3 位作者 王修林 梁生康 祝陈坚 韩秀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2-696,共5页
以东海原甲藻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藻细胞的抑制和杀藻作用.结果表明,鼠李糖脂在较低浓度下对东海原甲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增大用量,可直接杀灭藻细胞.生长延滞期的藻细胞对鼠李糖脂的作用... 以东海原甲藻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藻细胞的抑制和杀藻作用.结果表明,鼠李糖脂在较低浓度下对东海原甲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增大用量,可直接杀灭藻细胞.生长延滞期的藻细胞对鼠李糖脂的作用更为敏感.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鼠李糖脂对绿藻生长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在低浓度下对中肋骨条藻和湛江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也很弱,鼠李糖脂的浓度增至5.0mg/L 以上时,对中肋骨条藻和湛江叉鞭金藻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原甲藻 生物表面活性剂 生长抑制 杀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性表面活性剂(Ⅶ)——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腾 徐宝财 +2 位作者 周雅文 程杰成 吴军政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3,70,共5页
简要介绍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其合成方法;较详细地介绍了生物表面活性剂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相似和优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理学功能;重点阐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工业、环境工程、食品工业、化妆... 简要介绍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其合成方法;较详细地介绍了生物表面活性剂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相似和优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理学功能;重点阐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工业、环境工程、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及医学领域等方面的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特性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