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段生物走廊带维管植物名录(2) 被引量:8
1
作者 汪建云 母其爱 蔺如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4期52-59,共8页
文章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段生物走廊带维管植物名录的延续,记载了从被子植物门金缕梅科开始的种类。
关键词 高黎贡山 南段 生物走廊带 维管植物 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段生物走廊带维管植物名录(1) 被引量:6
2
作者 汪建云 母其爱 蔺如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3期57-63,共7页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段生物走廊带是高黎贡山植物多样性的组成的部分。考察共收集维管植物2门103科233属327种5亚种23变种2变型,其中蕨类植物16科34属50种4变种1变型,被子植物87科199属277种5亚种19变种1变型。文章记载了从蕨类植物门...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段生物走廊带是高黎贡山植物多样性的组成的部分。考察共收集维管植物2门103科233属327种5亚种23变种2变型,其中蕨类植物16科34属50种4变种1变型,被子植物87科199属277种5亚种19变种1变型。文章记载了从蕨类植物门到被子植物门蝶形花科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山 南段 生物走廊带 维管植物 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理论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走廊带环境保护与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段红莲 蔺汝涛 何茜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2期69-72,80,共5页
瑞尔保护协会倡导的变革理论模型于2008~2010年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走廊带中推广。项目选择云南省隆阳区赧亢村为工作区域,通过保护意识教育、节柴改灶技术推广、节能改灶培训等基础工作,逐步改变工作区居民依赖薪柴的传统... 瑞尔保护协会倡导的变革理论模型于2008~2010年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走廊带中推广。项目选择云南省隆阳区赧亢村为工作区域,通过保护意识教育、节柴改灶技术推广、节能改灶培训等基础工作,逐步改变工作区居民依赖薪柴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项目设置宣传栏3块,广告牌1块,年历10 000份,宣传海报600份,宣传笔记本1 000本,胸章4 000个;在社区支持节柴改灶100口,推广电饭锅154台、电磁炉154台;培训技工10名、社区村民200余人;1.4万元投入作为相关设施的建设配套资金和培训费。项目实施结束后,工作区域内薪柴消耗量显著下降,监测林地样方内伐桩数量趋于平衡,人对猿胁迫行为显著减少。变革理论在社区的环境教育中有积极的作用,项目在减少社区居民对森林资源的威胁方面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革理论 生物走廊带 环境保护与教育 节柴改灶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走廊带规划方案选择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许定成 《华东森林经理》 1998年第2期40-43,23,共5页
应用层次分析方法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建立生物走廊带涉及各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判断矩阵,选择最佳方案。
关键词 生物走廊带 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生物走廊带植物物候监测及结果分析
5
作者 张雯婷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9期173-174,共2页
指出了物候知识在当代的农业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良好的应用效果,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为农户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意见和建议,为其在植物的生长、动物的养育方面都可以得到良好的依据作为参考。针对高黎贡山生物走廊带植物... 指出了物候知识在当代的农业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良好的应用效果,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为农户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意见和建议,为其在植物的生长、动物的养育方面都可以得到良好的依据作为参考。针对高黎贡山生物走廊带植物的物候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其最终的监测结果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山 生物走廊带植物 物候监测 监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8国道秦岭生物走廊带大熊猫主要伴生动物调查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洪峰 封托 +3 位作者 孔飞 朱云 蔡琼 吴晓民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共3页
2009-2010年,作者利用红外感应照相机对108国道秦岭生物走廊带废弃公路两侧大熊猫主要伴生动物进行了调查,共布设红外相机45架次,计843个照相日,记录到大、中型兽类12种。该区域遇见次数相对较多的是小麂(Muntiacus reevesi),总计遇见38... 2009-2010年,作者利用红外感应照相机对108国道秦岭生物走廊带废弃公路两侧大熊猫主要伴生动物进行了调查,共布设红外相机45架次,计843个照相日,记录到大、中型兽类12种。该区域遇见次数相对较多的是小麂(Muntiacus reevesi),总计遇见38次;其次是野猪(Sus scrofa)32次,鬣羚(Naemorhedus sumatraensis)22次,平均遇见率分别为(24.50±1.93)%、(20.08±1.43)%和(13.95±1.91)%。金猫(Profelis temmincki)、青鼬(Martes flavigula)、猪獾(Arctonyx collaris)遇见次数相对较少,仅为5次、4次、2次,平均遇见率分别为(3.15±1.52)%、(2.44±0.97)%、(1.25±0.72)%,不同物种遇见次数频率差异极显著(χ2=112.472,df=11,P<0.01),遇见率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物种相对数量的多少,而海拔高度不同是影响走廊带内大熊猫伴生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8国道 大熊猫 伴生动物 秦岭生物走廊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德隅 顾祥顺 刘伯扬 《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4期16-19,共4页
在编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时,对自然保护区性质的认识、类型的确定、功能区划分、野生动植物重点保护物种名录的选用、生物走廊带的法律地位以及自然生物地理分区等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在认识和方法上阐述了一些看法,并提出了解决的基... 在编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时,对自然保护区性质的认识、类型的确定、功能区划分、野生动植物重点保护物种名录的选用、生物走廊带的法律地位以及自然生物地理分区等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在认识和方法上阐述了一些看法,并提出了解决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总体规划 生物多样性 功能区划 生物走廊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联合保护与社区的协调发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荣禄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55-57,共3页
群众参加武夷山保护区联合保护的重点是把区内群众引向联合保护,把周边群众吸引到联合保护。联合保护工作的主要对策是建立生物走廊带,创建保护区周边生物防火带等。
关键词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联合保护 社区 生物走廊带 生物防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技术在西双版纳尚勇保护区亚洲象保护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建伟 王利繁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3期18-23,共6页
针对亚洲象保护所面临的栖息地减少、生境破碎化、人象冲突加剧、盗猎等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和监测,取得了尚勇保护区亚洲象种群数量及分布、活动地点、对生境因子的选择、周边社区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数据。应用GIS技术对数据进... 针对亚洲象保护所面临的栖息地减少、生境破碎化、人象冲突加剧、盗猎等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和监测,取得了尚勇保护区亚洲象种群数量及分布、活动地点、对生境因子的选择、周边社区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数据。应用GIS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野外巡护、栖息地改造与恢复、生物走廊带建设、缓解人象冲突4个方面开展对尚勇保护区的亚洲象保护方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亚洲象 栖息地 生物走廊带 西双版纳 尚勇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