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镉、铅及其相互作用对小白菜根系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84
1
作者 秦天才 吴玉树 +1 位作者 王焕校 李启任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0-325,共6页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以镉、铅作为胁迫因子,研究了不同镉、铅浓度对小白菜根系生理生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培养液中镉超过0.1mg/L以后,侧根数目减少,根的分枝程度降低,根系生物量和体积下降,根系生长发育受阻,根系不发...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以镉、铅作为胁迫因子,研究了不同镉、铅浓度对小白菜根系生理生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培养液中镉超过0.1mg/L以后,侧根数目减少,根的分枝程度降低,根系生物量和体积下降,根系生长发育受阻,根系不发达,根系对锰、锌的吸收能力受到抑制,根系活动降低,对硝酸盐吸收能力下降,蛋白质分解加快,游离氨基酸积累,氮代谢紊乱、失调。在含镉的培养液中,施入铅,由于铅的加入,加强了镉对根系的生理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根系 生理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谷子集水保水技术的生理生态效应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德奇 廖允成 +2 位作者 贾志宽 季书勤 马庆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38-742,共5页
将地膜覆盖与保水剂两种集水保水技术集成应用,观测了抽穗期不同处理谷子光合作用日变化,分析了不同集水保水技术对产量和水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光合速率日变化存在“午休现象”,两种覆膜方式结合使用保水剂的处理使这种趋势... 将地膜覆盖与保水剂两种集水保水技术集成应用,观测了抽穗期不同处理谷子光合作用日变化,分析了不同集水保水技术对产量和水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光合速率日变化存在“午休现象”,两种覆膜方式结合使用保水剂的处理使这种趋势有所减轻;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气孔导度以上午8:00最高。地膜覆盖与保水剂处理表现出一定的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效果,平膜方式与垄沟方式分别较露地栽培增产78.98%和60.12%,保水剂使用较不使用平均增产7.66%,季末垄膜沟植有较好的水分效应,收获后2 m土层贮水量平均较对照增加59.9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保水剂 生理生态效应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间作系统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3
作者 刘天学 王振河 +1 位作者 董朋飞 李潮海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4-116,124,共4页
简要概述了玉米间作系统在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抗逆减灾、土壤污染修复等方面的生理生态效应,并对该领域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玉米 间作系统 生理生态效应 抗逆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生态栽培及其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4
作者 周志翔 李国怀 徐永荣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5-52,共8页
果园生态栽培及其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周志翔李国怀徐永荣(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OrchardEcocultivationandtheResearchAdvancesofEcophysiologicalCha... 果园生态栽培及其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周志翔李国怀徐永荣(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OrchardEcocultivationandtheResearchAdvancesofEcophys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Fr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果园 生态栽培 生理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平原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复合种植模式生理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黄进勇 李新平 孙敦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1-56,共6页
研究结果表明 ,与冬小麦 夏玉米平作和春玉米单作相比 ,冬小麦 春玉米 夏玉米复合种植模式各作物生殖生长时期均处于高空间生态位 ,田间光、温、气等生态条件得以改善 ,改平面受光为立体受光 ,作物群体内相对光强明显提高 ,而且各作... 研究结果表明 ,与冬小麦 夏玉米平作和春玉米单作相比 ,冬小麦 春玉米 夏玉米复合种植模式各作物生殖生长时期均处于高空间生态位 ,田间光、温、气等生态条件得以改善 ,改平面受光为立体受光 ,作物群体内相对光强明显提高 ,而且各作物行间地温升高 ,种植带内风速加大 ,均有利于提高籽粒灌浆的强度和速度 .同时 ,在籽粒灌浆过程中 ,各作物功能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均比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平作或春玉米单作有所提高 ,这是冬小麦 春玉米 夏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主要增产原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玉米 复合种植模式 生理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免耕法及其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43
6
作者 陈友荣 侯任昭 +3 位作者 范仕容 陈怀仰 李胜源 梁兴鸿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0-17,共8页
连续3年6季的研究表明,在地力相似,用肥用水量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免耕撒播法比采用常规耕作插秧法生产水稻,可使稻谷的产量提高1.4%~6.5%,降低生产成本23%~44%。产量较高的原因在于免耕法能导致水稻的穗粒性状优于常规耕作法,而这... 连续3年6季的研究表明,在地力相似,用肥用水量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免耕撒播法比采用常规耕作插秧法生产水稻,可使稻谷的产量提高1.4%~6.5%,降低生产成本23%~44%。产量较高的原因在于免耕法能导致水稻的穗粒性状优于常规耕作法,而这种优势的产生则与免耕法能改善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进而有利于提高根系及地上部的生理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免耕 生理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中镧积累对水稻的生理生态效应 被引量:14
7
作者 曾青 朱建国 +2 位作者 成后龙 谢祖彬 褚海燕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21,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 ,研究了红壤中稀土元素镧对水稻的生长发育 ,产量和一些对环境敏感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 ,La浓度为 75mg·kg-1时水稻的生育期明显滞后 ,La浓度为 30 0mg·kg-1时水稻的生长显著受到抑制 ,产量显著降低 ... 通过盆栽试验 ,研究了红壤中稀土元素镧对水稻的生长发育 ,产量和一些对环境敏感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 ,La浓度为 75mg·kg-1时水稻的生育期明显滞后 ,La浓度为 30 0mg·kg-1时水稻的生长显著受到抑制 ,产量显著降低 ,水稻生物量降低一半的EC50 =32 3 0 2mg·kg-1.La浓度为 75mg·kg-1时水稻的叶绿素a b显著降低 ,POD活性、细胞质膜透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生理生态效应 镧积累 水稻 EC50 生理指标 生长抑制 重金属污染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对豆科作物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俊 廖柏寒 +5 位作者 曾清如 张永 曾敏 黄运湘 周细红 周航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95-301,共7页
镉(Cd)污染对豆科作物的生理生态可产生较大影响.低浓度的Cd胁迫对豆科作物的生物量与株高、根长的增长具有一定的刺激效应,但高浓度的Cd胁迫对豆科作物生长有抑制效应;Cd在豆科作物各器官的富集和分布,存在根>茎>叶>籽粒的规... 镉(Cd)污染对豆科作物的生理生态可产生较大影响.低浓度的Cd胁迫对豆科作物的生物量与株高、根长的增长具有一定的刺激效应,但高浓度的Cd胁迫对豆科作物生长有抑制效应;Cd在豆科作物各器官的富集和分布,存在根>茎>叶>籽粒的规律;Cd胁迫可导致豆科作物的细胞亚微结构发生变化,并可使DNA发生变化,诱导细胞衰老;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性酶的调节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d胁迫对豆科作物膜脂的过氧化伤害作用,但这种保护作用有一定限度.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就Cd胁迫豆科作物的试验研究方法及其对豆科作物的生理生态效应进行了简要综述,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作物 生理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对番红花球茎膨大的生理生态效应 被引量:7
9
作者 刘芸 龙云 +2 位作者 朱利泉 操国兴 钟章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63-666,共4页
名贵中药番红花球茎的大小是决定其入药器官—柱头多少的关键 .用 4个不同K水平的营养液培养番红花 ,结果表明 ,随着施钾水平的提高 ,叶片中的钾含量、叶绿素含量、ATP相对含量及叶片净光合速率也相应提高 ,使得叶片作为“代谢源”的能... 名贵中药番红花球茎的大小是决定其入药器官—柱头多少的关键 .用 4个不同K水平的营养液培养番红花 ,结果表明 ,随着施钾水平的提高 ,叶片中的钾含量、叶绿素含量、ATP相对含量及叶片净光合速率也相应提高 ,使得叶片作为“代谢源”的能力加强 .随着施钾水平提高 ,新球茎富集钾的能力、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也增加 ,致使新球茎作为“代谢库”的功能也增强 ,球茎膨大速率加快 ..本文对钾元素通过加强“源”和“库”的功能来提高番红花球茎膨大速率的机理进行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红花 球茎膨大 生理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对农作物的生理生态效应 被引量:39
10
作者 刘秀梅 聂俊华 王庆仁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1-203,共3页
采用温室砂培盆栽试验,对小麦、玉米、水稻、油菜4种作物体内的含Pb浓度、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可溶性糖的含量及叶绿素的含量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b离子浓度的增高,小麦、水稻的茎叶和根系含Pb量也增高,在1000mg·L-1浓度下含Pb... 采用温室砂培盆栽试验,对小麦、玉米、水稻、油菜4种作物体内的含Pb浓度、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可溶性糖的含量及叶绿素的含量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b离子浓度的增高,小麦、水稻的茎叶和根系含Pb量也增高,在1000mg·L-1浓度下含Pb量达高峰,而油菜和玉米体内Pb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小麦和水稻根系中的含Pb量高于茎叶中的含量,而油菜和玉米根系中的含Pb量低于茎叶中含量。低浓度的Pb处理能够促进植物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如茎叶内硝酸还原酶活性(NO2-,μg·g-1,FW)、可溶性糖的含量、叶绿素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随着Pb离子浓度的增加,其促进作用变为抑制作用,高浓度严重阻碍作物正常的生理活动,表现症状为叶片黄化失绿、茎叶萎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生理生态效应 生态效应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园不同地面覆盖的生理生态效应 被引量:23
11
作者 刘淑明 孙丙寅 闫菊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91-194,共4页
对山地苹果园进行地面覆盖处理的结果表明,5月份,地面覆盖地膜和种植三叶草均能提高土壤含水量。40cm土层中,两种覆盖的土壤含水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7.6%和18.8%,种植三叶草能显著提高深层土壤含水量,地膜覆盖提高了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气... 对山地苹果园进行地面覆盖处理的结果表明,5月份,地面覆盖地膜和种植三叶草均能提高土壤含水量。40cm土层中,两种覆盖的土壤含水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7.6%和18.8%,种植三叶草能显著提高深层土壤含水量,地膜覆盖提高了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气温,8:00~18:00时,光合有效辐射分别较种植三叶草和对照高37.4%和45.8%,种植三叶草提高了苹果冠层相对湿度,分别较覆膜和对照提高10%和14%。试验表明,8:00~18:00时,地面覆膜条件下,苹果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0:00时和14:00时;三叶草时,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10:00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地面覆盖 生理生态效应 地膜 三叶草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植物产生烟与热的生理生态效应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飞 唐湘如 +2 位作者 杨军 陈玉芬 孔垂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94-600,共7页
燃烧植物产生的烟与热对植物的生理生态功能有重要的影响,相关研究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植物源烟对一些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与GA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相似。在植物烟水溶液中分离得到了具有促进植物... 燃烧植物产生的烟与热对植物的生理生态功能有重要的影响,相关研究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植物源烟对一些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与GA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相似。在植物烟水溶液中分离得到了具有促进植物种子萌发作用的化合物丁烯羟酸内酯,该物质具有热稳定性、挥发性和有效浓度范围广等特点。丁烯羟酸内酯可以通过纤维素加热产生,因而几乎所有的植物燃烧产生的烟中都可以产生丁烯羟酸内酯。热因子对植物种子萌发有利作用表现为打破种子休眠、清除限制种子萌发的物理、化学因素和减轻种子病原体等方面。大量研究显示,不同植物对烟与热的响应机理存在显著的差异,这是植物群落过火后物种组成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烟与热因子对植物生理生态作用的研究我国开展较少,这与我国是一个森林、草原火灾频繁的国家是不相称的,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很有必要。另外,今后我国可以在烟与热因子对植物作用的机理,揭示传统用烟火处理土壤促进农林业植物生长的物理和化学本质,以及这些机理在发展有机农业中运用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热因子 促进物质 种子萌发 生理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施硫的生理生态效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言文 毕冬梅 +2 位作者 赵全志 刘常珍 胡正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76-2380,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3个水平硫元素(0.30,60mg·kg^-1)对大豆的生理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施硫处理侧根数和根系干物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8.6%-33.2%和6.6%-34.3%,根瘤数量和干重分别增加了2.7%~35.9%和13.0%-75.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3个水平硫元素(0.30,60mg·kg^-1)对大豆的生理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施硫处理侧根数和根系干物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8.6%-33.2%和6.6%-34.3%,根瘤数量和干重分别增加了2.7%~35.9%和13.0%-75.7%,叶绿素含量增加了0.4—3.9个单位,单株产量提高了7.3%~12.8%.施硫还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中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表明施硫可明显提高大豆各项生理生态指标,促进大豆植株生长,提高大豆产量,其作用效果因施硫水平不同而异,综合各因素,以30mg·kg^-1施硫水平作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素 大豆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生理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木本植物木质部栓塞化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张硕新 申卫军 张远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88-794,共7页
对 6个树种 1年生枝木质部栓塞及水势进行了 1 4个月的连续观测。测定结果表明 ,木质部栓塞化直接引起木质部导水率下降 ,从而对树木生长发育节律造成影响。对导水率的影响可通过脆弱曲线看出 ,6种落叶阔叶树的 2类脆弱曲线模型建立 :y=... 对 6个树种 1年生枝木质部栓塞及水势进行了 1 4个月的连续观测。测定结果表明 ,木质部栓塞化直接引起木质部导水率下降 ,从而对树木生长发育节律造成影响。对导水率的影响可通过脆弱曲线看出 ,6种落叶阔叶树的 2类脆弱曲线模型建立 :y=aebx和 y=x2( a+bx2 ) 。通过模型求解 ,探讨和确定了参数 a、b的生理生态学意义 ,并据此比较不同树种木质部栓塞脆弱性的大小 ,结果为沙棘 >刺槐≥白榆 >加杨 >榛木 >元宝枫。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冬季木质部栓塞越严重的树种 ,春季开始展叶时间越晚 ;2在 3种木质部栓塞脆弱性大的树种上观察到因栓塞而引起的早春时 1年生枝枝梢的枯死 ,这一发现为 Zimmermann的“植物分节假说”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佐证。木质部栓塞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影响 ,内因主要是树种自身的输水结构特征 ,6个树种 1 4个月月均木质部栓塞程度的大小依次为白榆 >刺槐 >沙棘 >加杨 >榛木 >元宝枫 ,即环孔材树种 >半环孔材树种 >散孔材树种。外因主要是大气及土壤温湿度状况 ,在生长季节 ,水分因子在决定栓塞程度的大小上占主导地位 ,而冬季则是水分和温度因子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部栓塞化 生理生态效应 脆弱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午岭林区山杨-辽东栎混交林的生理生态效应 被引量:15
15
作者 秦娟 上官周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72-976,共5页
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次生林区山杨林、辽东栎林和山杨-辽东栎混交林3种林分的土壤物理特性和叶片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山杨林地在0~3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最大,而在200 cm土层以下,山杨-辽东栎混交林的土壤水分明显改善,并优于辽东栎林... 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次生林区山杨林、辽东栎林和山杨-辽东栎混交林3种林分的土壤物理特性和叶片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山杨林地在0~3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最大,而在200 cm土层以下,山杨-辽东栎混交林的土壤水分明显改善,并优于辽东栎林;在0~60 cm土层内,山杨林地土壤容重最大、土壤孔隙度最小,而山杨-辽东栎混交林的土壤容重最小、土壤孔隙度最大,且均优于纯林,说明混交林地有深层土壤水分可供利用,同时土壤理化特性得到改善.山杨林和辽东栎林的叶绿素含量较高,且均明显高于山杨-辽东栎混交林.辽东栎林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最大,其次为山杨林, 二者均明显高于山杨-辽东栎混交林.从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来看,辽东栎林〉山杨-辽东栎混交林辽东栎〉山杨-辽东栎混交林山杨〉山杨林.山杨-辽东栎混交林中辽东栎的PSⅡ最大光化学转换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值均较大,但与辽东栎林的Fv/Fm和Fv/Fo值差异不显著,而混交林中山杨的Fv/Fm和Fv/Fo值均相对小于山杨林,且与山杨林的Fv/Fm差异显著,山杨林和辽东栎林的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值均大于混交林地.因此,子午岭林区辽东栎林更趋于稳定且生长优于其混交林,而山杨林群落将逐步被替代,与纯林类型相比较,其混交林类型可能较不利于山杨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杨林 辽东栎林 山杨-辽东栎混交林 生理生态效应 子午岭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质对果树形态建成及果实品质的生理生态效应 被引量:43
16
作者 张微慧 张光伦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1期78-83,共6页
光质是影响果树形态建成和品质形成的主导生态因子。形态建成是果实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概述了光质对植物的叶、茎、根和花芽分化等器官的形态建成及其通过光受体和激素调节等方面的作用机理;光质与果实大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 光质是影响果树形态建成和品质形成的主导生态因子。形态建成是果实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概述了光质对植物的叶、茎、根和花芽分化等器官的形态建成及其通过光受体和激素调节等方面的作用机理;光质与果实大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果实色泽及其在膜透性、色素合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以探讨果树形态建成和品质指标的最佳光质,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 果实品质 形态建成 生理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对植物生长及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宋建 金凤媚 +1 位作者 薛俊 刘仲齐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2期19-22,共4页
镉(Cd)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可产生较大影响,低浓度的Cd胁迫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植物的生长,但高浓度的Cd胁迫对植物生长有抑制效应;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性酶的调节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 镉(Cd)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可产生较大影响,低浓度的Cd胁迫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植物的生长,但高浓度的Cd胁迫对植物生长有抑制效应;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性酶的调节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d胁迫对植物膜脂的过氧化伤害作用。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就Cd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生态效应进行了简要综述,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生理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对红海榄幼苗上藤壶的防治及其生理生态效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斌源 赖廷和 +2 位作者 王瑁 邱广龙 郑海雷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51-1356,共6页
设置4种施药频度(3、7、14和28d)和马拉硫磷4种浓度(分别为原农药浓度45%的1/200、1/400、1/600和1/800)处理,在初植红海榄(RhizophorastylosaGriff)幼苗上开展了1年防治藤壶试验。结果表明:随施药浓度和频度提高,处理组... 设置4种施药频度(3、7、14和28d)和马拉硫磷4种浓度(分别为原农药浓度45%的1/200、1/400、1/600和1/800)处理,在初植红海榄(RhizophorastylosaGriff)幼苗上开展了1年防治藤壶试验。结果表明:随施药浓度和频度提高,处理组幼苗上藤壶生物量显著降低,且所有处理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红海榄茎生物量和高度对施药浓度和频度不表现规律性反应;同一浓度的28d频度处理组幼苗的叶和根生物量及叶面积均低于其他频度处理组;在同一浓度下,施药频度越高叶数保持越多;3、7和14d频度处理组幼苗死亡率均较低,仅0~5%,28d频度处理组死亡率较高,为11%~22%,但对照组死亡率达39%;幼苗死亡率与藤壶生物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与叶生物量、叶数、根生物量及新生器官生物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与茎高、茎生物量、原繁殖体生物量等相关性不显著;施用农药造成红海榄幼苗叶绿素总量降低,Chl(a/b)比值上升,同时抗氧化酶系SOD和POD活性增大。建议在平均海平面高程的滩涂上造林,可采用频度14d、浓度1/800马拉硫磷喷雾防治藤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海榄 藤壶 农药防治 马拉硫磷 生长特征 生理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节水灌溉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44
19
作者 陈国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60-166,共7页
在可以控制水分的水泥槽中进行了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节水灌溉方式植株体内水分状态得到调节,又能延缓下位叶的衰老,增加光合作用的时间,生育后期根系活力提高,协调水稻高产与根系早衰的矛盾,生殖生长期干物质积累增加,有... 在可以控制水分的水泥槽中进行了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节水灌溉方式植株体内水分状态得到调节,又能延缓下位叶的衰老,增加光合作用的时间,生育后期根系活力提高,协调水稻高产与根系早衰的矛盾,生殖生长期干物质积累增加,有利于籽粒的形成。因此,节水灌溉方式具有增产节水的效果,本文还提出了最优的节水灌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灌溉 节水灌溉 生理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覆盖的水分生理生态效应 被引量:58
20
作者 张永涛 汤天明 +1 位作者 李增印 王开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1年第3期45-47,共3页
主要研究了在地膜覆盖的情况下各种水分生理生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明显提高土壤水分 ,增加土壤贮水量 30 % ,降低蒸散量 5 0 % ,减少水分亏缺 15 %以上 ,明显提高苗木成活率 ,起到很好的抗旱保墒效果。
关键词 地膜覆盖 水分 生理生态效应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