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灌改良条件下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冬小麦生长与产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常吉 刘乐 +1 位作者 林树峰 宋静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2期7-10,共4页
黄河泥沙施用量和灌水量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大田试验,探讨了不同泥沙施用量和灌水量与冬小麦的株高、分蘖数、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小麦的生长和产量都随着泥沙施用量和... 黄河泥沙施用量和灌水量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大田试验,探讨了不同泥沙施用量和灌水量与冬小麦的株高、分蘖数、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小麦的生长和产量都随着泥沙施用量和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泥沙施用量的影响均大于灌水量。泥沙施用量和灌水量在拔节期以后对冬小麦株高影响较大。6 cm泥沙施用量、330 mm灌水量处理的叶面积指数、灌水量和产量最高,叶面积指数在抽穗期达到最大(6.89);干物质积累量在成熟期最大(13620 kg/hm^2);冬小麦产量最为5556.3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灌改良 盐碱地 冬小麦 生长与产量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技术对农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崔伟 《河北农业》 2023年第12期79-80,共2页
农作物生长与产量是农业生产的核心问题,而种植技术作为农作物生产中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表现。随着农业种植技术不断进步和创新,为提高农作物生长质量和增加产量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旨在探讨种植技术对农... 农作物生长与产量是农业生产的核心问题,而种植技术作为农作物生产中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表现。随着农业种植技术不断进步和创新,为提高农作物生长质量和增加产量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旨在探讨种植技术对农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技术 农作物生长与产量 影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增温对东北稻田生态系统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佳华 张健南 +2 位作者 姚凤梅 门艳忠 高西宁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1,共7页
全球变暖在高纬度和气候凉爽地区更为明显,并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为了明确未来气候背景下作物的适应趋势,在中国东北哈尔滨地区设立红外增温模拟试验站,利用开放式增温系统(FATI)对东北水稻进行2个温度梯度的模拟增温试验。结果表明... 全球变暖在高纬度和气候凉爽地区更为明显,并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为了明确未来气候背景下作物的适应趋势,在中国东北哈尔滨地区设立红外增温模拟试验站,利用开放式增温系统(FATI)对东北水稻进行2个温度梯度的模拟增温试验。结果表明:增温情况下,东北水稻生长和发育加快、始穗期提前,但收获期延后;分蘖数增加,单分蘖产量下降;植株高度增加,乳熟期后植株出现倾到;叶面积增加,单叶叶长扩展;与对照比较,2种增温梯度下产量差异不同,W1(每组1根红外灯管)增温产量增加,W2(每组2根红外灯管)增温模式下产量略有下降(未到达显著);地上有机物分配及穗粒结构较对照存在差异,节宽减小,壁厚减小,千粒重减少,籽粒含水量增加;叶绿素增加、单叶净光合速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增温系统 东北地区 稻田生态系统 水稻 作物生长与产量
原文传递
种子质量对免耕精播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赵霞 薛华政 +3 位作者 唐保军 黄瑞冬 李潮海 凡军洲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1期37-42,共6页
为了研究中国玉米机械化精播对种子质量的要求,于2011年选用不同种子公司的11个品种,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种子质量对免耕精播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0个精播种子、‘郑单958’普通种子、‘郑单958’精播种子的平均出苗率为9... 为了研究中国玉米机械化精播对种子质量的要求,于2011年选用不同种子公司的11个品种,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种子质量对免耕精播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0个精播种子、‘郑单958’普通种子、‘郑单958’精播种子的平均出苗率为96.47%、90.95%和93.92%,精播种子之间、‘郑单958’普通种子和精播种子之间的田间出苗率差异不显著。‘先玉335’精播种子、国内精播品种的平均出苗速率分别为0.21和0.17,二者差异达显著水平。精播种子的出苗整齐度和株高整齐度分别为6.10和4.80,‘郑单958’普通种子的出苗整齐度和株高整齐度分别为4.86和3.94,差异达显著水平。所有参试品种株高和叶面积差异不显著。所有精播种子、国内精播种子、‘郑单958’精播种子和‘郑单958’普通种子的产量分别为9820.79、9862.19、10116.04、9477.75 kg/hm2,所有精播种子和‘郑单958’普通种子产量差异不显著,9个国内精播种子之间产量的差异也不显著。而‘郑单958’精播种子和‘郑单958’普通种子差异达显著水平。综合以上因素,玉米机械化播种要采用精播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质量 免耕覆盖 精密播种 夏玉米 生长与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0
5
作者 王琪 马树庆 +3 位作者 郭建平 张铁林 于海 徐丽萍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5-260,共6页
为了明确气温变化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建立玉米低温冷害监测和气象评估模式,在东北地区中部的榆树市进行了玉米分期播种试验。试验采用3个品种,设置早、中、晚3个播种期,进行玉米生长发育进程、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产量和温度... 为了明确气温变化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建立玉米低温冷害监测和气象评估模式,在东北地区中部的榆树市进行了玉米分期播种试验。试验采用3个品种,设置早、中、晚3个播种期,进行玉米生长发育进程、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产量和温度等观测。结果表明:玉米的生长速率与温度密切相关,平均气温每升高1℃,出苗速率提升17%,营养生长速率提升5%;积温每增加100℃.d,玉米最大叶面积指数增加10%,最大生物量和产量增加8%;玉米生长发育期(日平均气温稳定>10℃期间)间平均气温降低0.7℃,或活动积温减少100℃.d,玉米成熟期将延迟7d,发生一般低温冷害,玉米单产减少8%;气温下降1℃,或积温减少140℃.d,生育期延迟10d,发生严重低温冷害,减产10%以上;在水分条件比较适宜的前提条件下,气候变暖对东北地区玉米单产提高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分期播种 温度影响 生长与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分郁闭度对竹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梁梅华 安家成 +3 位作者 黎创基 隆卫革 廖英汉 朱昌叁 《广西林业科学》 2022年第4期499-502,共4页
为探讨林分郁闭度对竹芋(Maranta arundinacea)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不同郁闭度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分内及林外空地露天种植竹芋,测定并分析竹芋植株鲜重(不含薯)、株高、茎节数、第1茎节长和第2茎节长等生长指标及单株薯鲜重、... 为探讨林分郁闭度对竹芋(Maranta arundinacea)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不同郁闭度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分内及林外空地露天种植竹芋,测定并分析竹芋植株鲜重(不含薯)、株高、茎节数、第1茎节长和第2茎节长等生长指标及单株薯鲜重、单株薯数量、单薯平均重量和薯产量等产量指标,确定林下栽培竹芋的适宜林分郁闭度。结果表明,不同林分郁闭度下,植株鲜重(不含薯)和茎节数均随林分郁闭度增加而减少,株高、第1茎节长和第2茎节长均随林分郁闭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单株薯鲜重和薯产量随林分郁闭度增加均呈降低趋势,单薯平均重量随林分郁闭度增加呈先减后增的趋势,单株薯数量随林分郁闭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植株鲜重(不含薯)与单株薯鲜重、单株薯数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增加植株鲜重(不含薯)能提高竹芋产量;单株薯数量与茎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促进竹芋分枝可增加单株薯数量。郁闭度为0.2时,薯产量及单薯平均重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郁闭度和林外空地的竹芋产量,该郁闭度是林下栽培竹芋的最适宜郁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与产量 竹芋 林分 郁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与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关系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0
7
作者 刘桃菊 殷新佑 +2 位作者 戚昌瀚 唐建军 陈美球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6-490,共5页
应用水稻生长日历模拟模型 (RICAM 1 3)模拟亚洲地区不同地点和不同气候条件下水稻的生育期和产量形成 .其中 3s Beta模型被用于预测水稻开花期和描述水稻光温反应的 3个连续阶段 :基本营养生长期、光敏感期和光敏感后期 .从时间与地... 应用水稻生长日历模拟模型 (RICAM 1 3)模拟亚洲地区不同地点和不同气候条件下水稻的生育期和产量形成 .其中 3s Beta模型被用于预测水稻开花期和描述水稻光温反应的 3个连续阶段 :基本营养生长期、光敏感期和光敏感后期 .从时间与地理梯度的变化对水稻产量进行模拟 ,以中国、日本和菲律宾作为从北到南的地理梯度 ,以 2 0世纪 80年代气候变化作为时间梯度 ,应用RICAM 1 3进行模拟 .结果表明 ,模型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能较好地模拟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变化与产量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稻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互作对南疆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8
作者 周望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6期30-37,共8页
水肥是影响作物生产力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探索水氮互作对南疆膜下滴灌棉花生长、籽棉产量以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计4个施氮水平(底肥+追肥:0+0、84+225 kg/hm~2、84+300 kg/hm~2、84+375 kg/hm~2),分别记为N1、N2、N3、N4;每... 水肥是影响作物生产力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探索水氮互作对南疆膜下滴灌棉花生长、籽棉产量以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计4个施氮水平(底肥+追肥:0+0、84+225 kg/hm~2、84+300 kg/hm~2、84+375 kg/hm~2),分别记为N1、N2、N3、N4;每个施氮水平设计3个依据潜在作物需水量与降雨量差值(W=ETc-P)确定的不同灌水水平(0.8 W、1.0 W、1.2 W,分别记为W1、W2、W3)。结果显示,土壤中硝态氮主要分布于0~40 cm土层,随灌水量的增大而降低,随施氮量的增大而增大。株高、茎粗、干物质重则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株高、茎粗、地上干物质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W3N3处理,分别为85.97 cm、11.86 mm、94.37 g。籽棉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与W1处理相比,W2和W3的平均籽棉产量分别提高了15.54%和1.33%。二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出,当施氮量为342.67~410.0 kg/hm~2,灌水量为381.7~445.9 mm(0.92~1.07 W)。可以使南疆膜下滴灌棉花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综合效益最大化。研究成果可为南疆膜下滴灌棉花的水氮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 棉花 生长与产量 水氮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优良品种‘清香’在陕北南部的生长性状研究
9
作者 张旭恩 樊娟娟 《陕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46-49,54,共5页
为引进选育适应性强、商品质量较高的核桃主导品种,在渭北黄土高原,持续17年将‘清香’核桃与香玲、辽核1号、辽核2号、陕核5号4个早实品种的特性与商品性,进行综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清香核桃属晚实品种中的早果品种,树势健壮,其适应... 为引进选育适应性强、商品质量较高的核桃主导品种,在渭北黄土高原,持续17年将‘清香’核桃与香玲、辽核1号、辽核2号、陕核5号4个早实品种的特性与商品性,进行综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清香核桃属晚实品种中的早果品种,树势健壮,其适应性、抗病性较强、丰产性及坚果商品特性明显优于香玲等早实品种,尤其在无灌溉条件下表现更为突出,可作为当地核桃产业的主导品种,对该区域核桃品种化、栽培省力化、果品商品化及产业化发展与巩固脱贫成效具有积极的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 陕北南部 生长与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改良及盐碱地农业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10
作者 姜万 张壹 +2 位作者 杨伟丹 陈波 乔悦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2期32-35,38,共5页
盐碱地通常是受气候或所处自然地理位置影响形成的,土壤由于受高盐分和高碱度影响,很多作物难以正常生长。通过对盐碱地进行土壤改良与开发,不仅可改善盐碱地周边的生态环境,而且改良后的盐碱地可作为耕地投入农业生产,对保障我国的粮... 盐碱地通常是受气候或所处自然地理位置影响形成的,土壤由于受高盐分和高碱度影响,很多作物难以正常生长。通过对盐碱地进行土壤改良与开发,不仅可改善盐碱地周边的生态环境,而且改良后的盐碱地可作为耕地投入农业生产,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使用文献计量学工具CiteSpace对1993-2023年发表的盐碱地土地改良方法和农艺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并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针对该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力量、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做出归纳总结和展望。结果表明,该领域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跨机构、跨国家、跨区域的科研合作体系,导致研究内容缺乏涉及多学科的融合。建议将研究重点从深度和尺度2个方面发展,注重盐碱地土壤中微生物的运动机理,并从全球数据中得出有效方案,以指导大范围的盐碱地改良和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改良 土壤培肥 作物生长与产量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养分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和增温处理对东北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丹 张佳华 +5 位作者 孟凡超 郝翠 周正明 李辉 张华 王凯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04-2910,共7页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C4植物玉米产生的可能影响以及检验作物模型模拟得出的结果,本研究在中国辽宁锦州地区设立了红外增温模拟试验,利用开放式增温系统和水分控制装置,设置...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C4植物玉米产生的可能影响以及检验作物模型模拟得出的结果,本研究在中国辽宁锦州地区设立了红外增温模拟试验,利用开放式增温系统和水分控制装置,设置不同水分和温度梯度来模拟气候变化对东北玉米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增温使玉米植株变矮6.5%,同时增温和增水则对株高无影响;增温导致叶面积减小13.8%,增水则影响较小;增温和增水都不利于干物质的累积,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增温对叶的分配系数有正效应,增水有负效应,同时增温和增水的情况下,则对叶的分配系数影响不明显;增温降低籽粒产量40%,其主要是降低了果穗长、果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同时增大了瘪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试验 水分控制 玉米 C4植物 生长与产量
原文传递
寒旱区地膜覆盖与施肥对土壤作物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卜玉山 李伟 +4 位作者 周秋香 闫双堆 胡学峰 史晓凯 马茹茹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期69-75,共7页
为了明确寒旱区不同地膜覆盖与不同施肥量的土壤和作物效应特点以及地膜覆盖增温和保水作用的相对重要性,采用二因素完全组合随机区组设计大田试验,分析比较了寒旱区宽窄幅普膜和降解膜与施肥的土壤水分、温度与作物生长和产量效应的差... 为了明确寒旱区不同地膜覆盖与不同施肥量的土壤和作物效应特点以及地膜覆盖增温和保水作用的相对重要性,采用二因素完全组合随机区组设计大田试验,分析比较了寒旱区宽窄幅普膜和降解膜与施肥的土壤水分、温度与作物生长和产量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宽、窄降解膜和普膜覆盖均有明显的增温保水作用,施肥也具有一定的增温保水作用。宽、窄降解膜和普膜覆盖玉米各生育时期均比CK明显提前,而施肥处理对玉米生育期无影响,覆盖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生育前期,而施肥处理主要表现在生育中后期。不同覆盖处理显著增加了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且宽幅膜效果又显著好于窄幅膜,增产的原因主要是百粒重的显著增加,而施肥显著增产的原因是穗粒数和百粒重共同增加的结果。寒旱区限制玉米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是低温,地膜覆盖增产作用相对大于施肥,二者互作效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旱区 地膜覆盖 施肥 土壤水分与温度 玉米生长与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膨润土对沙地土壤改良及紫花苜蓿生物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周春生 龚萍 +3 位作者 刘伟 王岳 关海波 牟艳军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22,共7页
【目的】探索改性膨润土掺量对沙地土壤结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物效应的影响,为提高沙地土壤持水性能及生产能力、紫花苜蓿产量及品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用高庙子膨润土改性后掺入沙土(采自乌兰布和沙漠... 【目的】探索改性膨润土掺量对沙地土壤结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物效应的影响,为提高沙地土壤持水性能及生产能力、紫花苜蓿产量及品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用高庙子膨润土改性后掺入沙土(采自乌兰布和沙漠)中制成试验用土,研究了改性膨润土掺量(0、3%、5%、7%、9%、11%)对土壤持水性能、土壤硬度、呼吸强度及紫花苜蓿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不同掺量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持水性能、土壤硬度及呼吸强度,同时促进苗期紫花苜蓿的生长。与CK相比各掺量处理的平均日耗水量降低了18.3%、22.2%、28.1%、39.6%、40.2%,灌溉水量节约了21.7%、22.6%、28.3%、38.1%、38.3%。干物质量增加了146.4%、198.5%、-15.9%、-20.1%、-34.2%。紫花苜蓿叶片数增加了99.8%~492.9%,叶周长增加了3.6%~411.4%,叶、茎贡献率增加了1.8%~5.4%、5.9%~9.8%;比叶面积降低了55.7%~96.4%,根贡献率降低了10.1%~12.6%。【结论】改性膨润土可改善沙地土壤性状、提高持水性能,降低平均日耗水量,节约灌溉用水,同时提高了紫花苜蓿的产量,质量分数3.0%~5.0%的改性膨润土掺量为此试验沙地紫花苜蓿种植的适宜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 改性膨润土 苜蓿 生长与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麦田化学除草效果
14
作者 刘忠强 《农业知识》 2020年第21期24-27,共4页
麦田杂草与小麦生长基本同步,小麦出苗后杂草也开始出土,在小麦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与麦株争水、争肥、争光。杂草也是某些病虫害的寄主和传播媒介,可诱发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影响小麦生长与产量。
关键词 麦田杂草 病虫害 生长与产量 小麦生长 传播媒介 寄主 麦田化学除草 生长发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制剂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试验研究
15
作者 郝中昌 《今日农业》 2022年第16期0117-0117,共1页
小麦茎基腐病是重要的真菌性土传病害,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有效防控小麦茎基腐病,本试验选取多种生物制剂开展田间试验,评估不同生物制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小麦生长影响。试验设置多个处理组,如不同生物制剂的种子... 小麦茎基腐病是重要的真菌性土传病害,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有效防控小麦茎基腐病,本试验选取多种生物制剂开展田间试验,评估不同生物制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小麦生长影响。试验设置多个处理组,如不同生物制剂的种子包衣处理组、对照组等,对小麦的生长情况、茎基腐病的发病程度以及最终产量展开系统观测。结果表明,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多黏类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对小麦茎基腐病具有显著防治效果,能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生物制剂 田间试验 小麦生长与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腐植酸文摘
16
《腐植酸》 2021年第4期50-55,共6页
本期刊出2019—2020年发表在非《腐植酸》杂志上的,腐植酸及其衍生产品在"土肥和谐"方面的国内外基础研究与应用实践文献摘要22篇,供读者参阅。一、增施腐植酸钾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通过在膜下滴灌水稻苗期分2次... 本期刊出2019—2020年发表在非《腐植酸》杂志上的,腐植酸及其衍生产品在"土肥和谐"方面的国内外基础研究与应用实践文献摘要22篇,供读者参阅。一、增施腐植酸钾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通过在膜下滴灌水稻苗期分2次随水滴施腐植酸钾,研究腐植酸钾对膜下滴灌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水稻 腐植酸钾 文献摘要 生长与产量 衍生产品 随水滴施 生育期 土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