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质粒拯救系统的塞内卡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与生物学特性
1
作者 史燕 李名洋 +6 位作者 樊帅 胡曼 张雨杭 何文瑞 万博 韩世充 张改平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98-1405,共8页
参考甲型塞内卡病毒(SVA)CH/HuB/2017株全基因组序列,构建SVA通用型载体,合成SVA FragⅠ和FragⅡ基因片段,并通过无缝克隆技术依次将病毒基因片段插入通用型载体,获得包含病毒全基因组的真核转录质粒pcDNA-SVA;经双酶切和测序验证后,在I... 参考甲型塞内卡病毒(SVA)CH/HuB/2017株全基因组序列,构建SVA通用型载体,合成SVA FragⅠ和FragⅡ基因片段,并通过无缝克隆技术依次将病毒基因片段插入通用型载体,获得包含病毒全基因组的真核转录质粒pcDNA-SVA;经双酶切和测序验证后,在IBRS-2细胞上进行转染和传代,以获得拯救毒株rSVA-CH/HuB/2017;经遗传稳定性评价后,利用蛋白免疫印迹、间接免疫荧光和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等试验,鉴定和分析拯救毒株在猪肾细胞系IBRS-2和PK-15中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cDNASVA直接转染普通敏感细胞系IBRS-2,即可快速拯救出含有沉默突变NheⅠ分子标记的毒株,且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拯救毒株和野生亲本毒株在IBRS-2和PK-15细胞中的复制和增殖特性相似。结果表明,通过建立一种基于T7启动子、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终止子、核酶HamRz和HDVRz等元件的SVA单质粒高效拯救系统,可以在质粒水平快速编辑病毒基因组,为定向改造和拯救病毒提供了基础性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塞内卡病毒 单质粒拯救系统 感染性克隆 反向遗传学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