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镉胁迫下萝卜基因组DNA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58
1
作者 杨金兰 柳李旺 +3 位作者 龚义勤 黄丹琼 王峰 何玲莉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9-226,共8页
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分析了重金属镉(cd)胁迫处理后萝卜基因组DNA甲基化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经50、250和500mg/L CdCl_2处理后,MSAP比率分别为37%、43%和51%,均高于对照(34%);全甲基化率(双链C^mCGG)分别为23%、25%和2... 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分析了重金属镉(cd)胁迫处理后萝卜基因组DNA甲基化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经50、250和500mg/L CdCl_2处理后,MSAP比率分别为37%、43%和51%,均高于对照(34%);全甲基化率(双链C^mCGG)分别为23%、25%和27%,而其对照为22%,表明重金属CdCl_2胁迫后,某些位点发生了重新甲基化。萝卜叶片DNA中总甲基化水平的增加与CdCl_2处理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甲基化变异可分为重新甲基化、去甲基化、不定类型以及与对照相同的甲基化模式等类型,Cd胁迫处理引起的植株基因组DNA甲基化程度的提高主要是重新甲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镉胁迫 DNA甲基 甲基敏感增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SAP)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龚治 张亚楠 +1 位作者 周世豪 符悦冠 《生物安全学报》 2016年第1期7-12,共6页
DNA甲基化是生物体内最为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形式之一,在生态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收集、整理生态表观遗传学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SAP)的原理、优势与局限性及其在生态学上的应用和展望。MSAP因其应... DNA甲基化是生物体内最为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形式之一,在生态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收集、整理生态表观遗传学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SAP)的原理、优势与局限性及其在生态学上的应用和展望。MSAP因其应用广泛、操作简便等优点成为研究DNA甲基化水平的有力工具,特别是在探究生物体如何快速适应生境变化以及外来入侵生物如何突破遗传瓶颈等问题上。MSAP技术能够很好地揭示生物种群内部或种群之间的表观遗传差异,是对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研究的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敏感增多技术 种群变异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棉纤维发育过程中DNA表观遗传变化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钱森和 洪亮 +2 位作者 魏明 林毅 蔡永萍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6-326,共11页
【目的】分析绿色棉纤维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状态差异。【方法】利用2组限制性内切酶Eco RⅠ/HpaⅡ和Eco RⅠ/MspⅠ对绿絮棉1号纤维基因组甲基化位点进行识别和切割,并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引物对切割产物进行扩增,分析基因组内5... 【目的】分析绿色棉纤维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状态差异。【方法】利用2组限制性内切酶Eco RⅠ/HpaⅡ和Eco RⅠ/MspⅠ对绿絮棉1号纤维基因组甲基化位点进行识别和切割,并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引物对切割产物进行扩增,分析基因组内5'-CCGG-3'位点的甲基化状态;同时对扩增的差异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其生物学功能。【结果】66对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4112个条带;平均每个样品共扩增出822.4个带型,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2.46个片段。随着绿色棉纤维的发育,甲基化条带总数、甲基化条带比率、全甲基化条带百分比均逐渐升高;其中,开花后10、15、20和25 d时甲基化条带总数分别比开花后5 d时增加11.45%,13.86%,20.10%和33.13%。与开花后5 d相比,开花后10、15、20和25 d时纤维DNA发生甲基化变化位点的比例分别为3.15%,3.43%,3.65%和2.52%;而去甲基化位点的比例分别为12.87%,14.72%,13.31%和48.81%。通过测序和Blast分析表明,17个片段与已知的功能基因同源性较高,包括棉花线粒体基因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和酯酶基因,且这些基因均在开花后25 d发生去甲基化。【结论】绿色棉纤维发育过程中DNA发生了甲基化与去甲基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棉 纤维发育 表观遗传 甲基敏感增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检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海 席婷 +1 位作者 张静 魏传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36,共3页
为了获得理想的甲基化检测效果,通过调整基因组DNA用量、PCR试剂浓度等因素,优化了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SAP)体系。结果表明:基因组用量为250 ng,预扩与选扩体系分别采用Fermentas公司生产的PCR混合物1/2和1/4体系时,能得到理想... 为了获得理想的甲基化检测效果,通过调整基因组DNA用量、PCR试剂浓度等因素,优化了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SAP)体系。结果表明:基因组用量为250 ng,预扩与选扩体系分别采用Fermentas公司生产的PCR混合物1/2和1/4体系时,能得到理想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敏感增多技术 优化 酶切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扩增引物筛选及初步应用
5
作者 宗凯 赵营莉 +3 位作者 周莉质 李秀秀 宫鹏 夏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9期149-152,共4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黄芪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扩增反应体系,对中药材黄芪甲基化水平进行研究。[方法]磁珠法提取黄芪DNA后,采用Hpa II/Msp I 2种内切酶进行酶切,将酶切产物加上连接接头序列,经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反应,最终从黄... [目的]建立并优化黄芪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扩增反应体系,对中药材黄芪甲基化水平进行研究。[方法]磁珠法提取黄芪DNA后,采用Hpa II/Msp I 2种内切酶进行酶切,将酶切产物加上连接接头序列,经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反应,最终从黄芪MSAP的256对引物中筛选出最佳分辨引物4对。应用筛选到的4对引物,分析12种不同产地黄芪的甲基化模式,并对甲基化水平聚类分析。[结果]经MSAP检测12个黄芪样本半甲基化率在12.5%~26.7%,全甲基化率在25.6%~51.1%,总甲基化率在48.7%~73.5%,总体上黄芪样本的全甲基化率大于半甲基化率。采用NTSYSpc软件对黄芪样品Hpa II和Msp I多态性数据进行分析,获得UPGMA聚类图和主成分分析PCA图。[结论]MSAP技术能够很好地用于黄芪的甲基化分析,结合NTSYSpc软件能对不同产地黄芪之间甲基化水平进行聚类分析,且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从UPGMA和PCA图上来看,地区相近的单株聚类分析表现出了一定的地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甲基敏感增多 选择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体系的建立与甲基化初步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文充 贾宁 +2 位作者 董昂 闫道良 曾燕如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8-478,共11页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为浙江省重要的经济树种。近年来细胞生物学及分子标记的研究发现,山核桃中存在无融合生殖,天然群体的多态性不佳,存在印迹数量性状位点(iQTLs)。iQTLs与DNA甲基化有关,而DNA甲基化对生物表观遗传调控起着重要...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为浙江省重要的经济树种。近年来细胞生物学及分子标记的研究发现,山核桃中存在无融合生殖,天然群体的多态性不佳,存在印迹数量性状位点(iQTLs)。iQTLs与DNA甲基化有关,而DNA甲基化对生物表观遗传调控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可遗传的生物现象。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MSAP)是基于PCR扩增多态性的DNA甲基化检测方法。在建立山核桃MSAP标记体系的基础上对来自3个天然居群的山核桃单株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核桃存在甲基化,非甲基化相对水平大于总甲基化相对水平,且两者间差异极显著(Wilcoxon Rank Sum检验P<0.001),内侧胞嘧啶甲基化相对水平远大于半甲基化相对水平,且两者间差异极显著(分子方差分析及邓肯多重比较, P<0.001);天然居群山核桃内侧胞嘧啶甲基化相对水平高,则半甲基化相对水平和非甲基化相对水平则相对较低,反之亦然;居群间存在明显的表观遗传分化,主要变异存在于居群内。此外,山核桃的MSAP体系可用于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 2个物种在位点及位点数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山核桃 甲基 甲基敏感增多 表观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分析
7
作者 郑雪芳 舒江霞 +5 位作者 林莹 王阶平 陈燕萍 陈梅春 陈峥 刘波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86-2997,共12页
【目的】探究不同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连续传代过程中致病力、DNA甲基化水平与模式的变化。【方法】将不同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连续传代培养50次,通过弱化指数(attenuated index,AI)和接种番茄盆栽苗,分析其F_(1)和F_(50)菌株致病力变化;... 【目的】探究不同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连续传代过程中致病力、DNA甲基化水平与模式的变化。【方法】将不同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连续传代培养50次,通过弱化指数(attenuated index,AI)和接种番茄盆栽苗,分析其F_(1)和F_(50)菌株致病力变化;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技术分析不同致病力和传代数青枯雷尔氏菌DNA甲基化水平变化;利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RT-PCR)技术分析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相关酶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结果】经连续传代50次后,强致病力菌株FJAT15304和过渡型菌株FJAT445均变为无致病力菌株,而无致病力菌株FJAT15249仍然保持其无致病力特性。MSAP分析显示,与F_(1)菌株相比,强致病力菌株传代50次的FJAT15304.F_(50)和致病力衰退型菌株传代50次的FJAT445.F_(50)的总甲基化率分别增加7.82%和38.22%;无致病力菌株FJAT15249的F_(1)和F_(50)的总甲基化率均为33.33%;强致病力和过渡型菌株的主要甲基化模式为全甲基化,其全甲基化率高于半甲基化率,而所有无致病力菌株主要甲基化模式为半甲基化。qRT-PCR分析表明,强致病力和过渡型菌株连续传代致病力衰退菌株的DNA甲基化酶相关基因dam、dcm和ftsZ表达量显著增加,而去甲基化酶相关基因alkB表达量显著降低,推测DNA甲基化水平变化在致病力衰退过程起重要作用。【结论】青枯雷尔氏菌连续传代出现致病力衰退现象,这种致病力衰退可能与DNA甲基化水平有关。本研究为利用无致病力菌株防治青枯病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雷尔氏菌 连续传代培养 DNA甲基 甲基敏感增多
原文传递
大花蕙兰子房授粉前后基因组DNA胞嘧啶甲基化状态的MSAP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小强 王春国 +2 位作者 李秀兰 宋文芹 陈瑞阳 《云南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4-470,共7页
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分析了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ium)授粉前后子房DNA甲基化状态的变化(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差异模式)。采用72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共得到5892条带... 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分析了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ium)授粉前后子房DNA甲基化状态的变化(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差异模式)。采用72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共得到5892条带,其中748条带为甲基化多态性带。结果显示DNA甲基化在大花蕙兰子房发育过程中发生频繁,从授粉前后子房的总扩增位点甲基化水平(14%和11.4%)和全甲基化率(9.5%和7.8%)来看,授粉后都略低于未授粉子房,表明子房在授粉后的发育过程中在某些位点发生了去甲基化。除甲基化水平有变化外,大花蕙兰子房授粉前后的DNA甲基化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共检测到14种带型,分为两大类(Ⅰ和Ⅱ型)。其中,授粉前后DNA甲基化状态保持不变的位点较少,只占25.6%,归为Ⅰ型;大部分检测位点(占74.4%,归为Ⅱ型)的DNA甲基化模式在授粉前后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大花蕙兰子房发育过程中以DNA甲基化为代表的表观遗传调控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的开展将促进对与大花蕙兰子房发育相关的甲基化差异片段及受DNA甲基化调控的关键基因的克隆,进而为从表观遗传学这一新角度揭示大花蕙兰子房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 大花蕙兰 甲基敏感增多(MSAP) 子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多倍体复合体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的MSAP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薛梅 陈成彬 +1 位作者 陈力 马小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13-1716,共4页
目的分析半夏多倍体复合体DNA甲基化状态的变化(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差异模式)。方法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采用34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结果扩增共得到7708条带,其中5636... 目的分析半夏多倍体复合体DNA甲基化状态的变化(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差异模式)。方法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采用34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结果扩增共得到7708条带,其中5636条带为甲基化多态性带在半夏7倍、8倍、9倍、10倍体值株间DNA甲基化水平变化不大。总扩增位点甲基化水平在54%~58%,全甲基化率为24.1%~24.3%,高倍性植株甲基化程序相应比较高。除甲基化水平稍有变化外,半夏不同倍性株间的DNA甲基化模式也形式各异,检测到的带型分为两大类(和型)。其中,不同倍性间DNA甲基化状态保持不变的位点占52.5%,归为型;少部分检测位点(占47.5%,归为型)的DNA甲基化模式在不同倍性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半夏多倍体复合体各倍性植株间存在大量的胞嘧啶甲基化变异且整体甲基化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 半夏 多倍体复合体 甲基敏感增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温度胁迫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彪 杨爱国 +3 位作者 孙秀俊 刘志鸿 周丽青 宫一震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0-146,共7页
为探讨急性温度胁迫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本研究从表观遗传学角度,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技术比较分析了升温海水(17℃和24℃)... 为探讨急性温度胁迫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本研究从表观遗传学角度,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技术比较分析了升温海水(17℃和24℃)急性胁迫虾夷扇贝(原暂养于9℃的海水中)9 h和24 h后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9对引物在各组的总扩增位点数为314–337,总甲基化位点为79–94,所占比例为23.45%–28.51%;所有处理组基因组DNA总甲基化率低于对照组,急性升温胁迫使虾夷扇贝基因组DNA发生去甲基化,而且去甲基化程度随胁迫温差增大和胁迫时间增长而增强,说明急性升温胁迫能够改变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本研究为进行虾夷扇贝抗逆基因的筛查提供了新思路和研究基础,丰富了表观遗传学在扇贝中的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温度胁迫 DNA甲基 甲基敏感增多(MS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菘蓝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飞 徐延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4-348,共5页
目的分析四倍体菘蓝Isatis indigotica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方法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方法,对四倍体菘蓝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水平和模式进行分析。结果筛选36对MSAP... 目的分析四倍体菘蓝Isatis indigotica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方法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方法,对四倍体菘蓝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水平和模式进行分析。结果筛选36对MSAP选择性引物进行扩增,共得到1 733条清晰的条带。二倍体菘蓝基因组胞嘧啶甲基化水平为24.05%,四倍体菘蓝基因组胞嘧啶甲基化水平为23.70%。检测到83个(4.86%)CCGG位点在四倍体菘蓝基因组中发生了DNA甲基化模式的改变,其中37个(2.13%)位点发生了超甲基化,36个(2.08%)位点发生了去甲基化。结论二倍体和四倍体菘蓝在CCGG位点上存在胞嘧啶甲基化状态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四倍体 二倍体 DNA甲基 甲基敏感增多
原文传递
绵羊基因组DNA甲基化与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关联性分析
12
作者 袁晓航 高剑峰 +3 位作者 岳远瑞 周路 陈月娥 苟亚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27,共4页
为了从自身的角度提高绵羊对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抗感染能力,采用MSAP(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的方法对20只患病绵羊和20只正常绵羊基因组DNA甲基化与传染性胸膜肺炎关联性进行了分析。以绵羊在患传染性胸膜肺炎前后的全基因组DNA为研究对象,... 为了从自身的角度提高绵羊对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抗感染能力,采用MSAP(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的方法对20只患病绵羊和20只正常绵羊基因组DNA甲基化与传染性胸膜肺炎关联性进行了分析。以绵羊在患传染性胸膜肺炎前后的全基因组DNA为研究对象,经过同裂酶HpaⅡ和MspⅠ对其进行双酶切,最后通过测序胶的聚丙烯凝胶电泳处理从16对MSAP选择性引物组合中挑选出4对引物的扩增结果,进行绵羊患病前后甲基化变化的评估。分析结果,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患病与否,与绵羊的甲基化程度有一定的关联,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患病绵羊甲基化水平普遍高于非患病绵羊,同时甲基化多态性也随之升高。结果对研究动物疾病与动物自身表观遗传之间关联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小尾寒羊 全基因组 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 DNA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下红麻生理特性及DNA甲基化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增强 丁鑫超 +7 位作者 卢海 胡亚丽 岳娇 黄震 莫良玉 陈立 陈涛 陈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1-1042,共12页
DNA甲基化在植物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但是有关铅胁迫下植物DNA甲基化水平变化的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以红麻P3A为材料,采用水培法对幼苗进行不同浓度(0、200、400、600μmol L^(-1))PbCl_(2)处理,测定幼苗农艺性状、根系... DNA甲基化在植物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但是有关铅胁迫下植物DNA甲基化水平变化的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以红麻P3A为材料,采用水培法对幼苗进行不同浓度(0、200、400、600μmol L^(-1))PbCl_(2)处理,测定幼苗农艺性状、根系ROS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变化情况;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分析600μmol L^(-1)铅胁迫条件下根系DNA甲基化水平变化,回收差异甲基化片段并克隆测序,采用qRT-PCR技术对DNA甲基化差异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bCl_(2)胁迫均显著抑制幼苗的茎粗、根长和根表面积,且400μmol L^(-1)及以上浓度PbCl_(2)胁迫显著抑制红麻幼苗的株高和全鲜重。随着铅浓度的提高,红麻幼苗根系的铅含量显著升高,O_(2)^(-)和MDA含量显著增加,SOD活性显著升高,POD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CAT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对照及600μmol L^(-1)PbCl_(2)处理下的幼苗根系DNA甲基化率分别为71.13%、62.20%,其中全甲基化率分别为50.52%、37.80%,半甲基化率分别为20.62%、24.40%,即铅胁迫显著降低了红麻幼苗根系的DNA甲基化率和全甲基化率,提高了根系的半甲基化率。qRT-PCR分析表明,7个与抗性密切相关的DNA甲基化差异基因也存在表达量差异,推测DNA甲基化水平变化在响应红麻铅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结果为深入探索DNA甲基化响应植物非生物胁迫的潜在机制,以及生产上利用红麻改良土壤铅污染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铅胁迫 DNA甲基 甲基敏感增多(MSAP)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抗氧化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乐猪血液基因组甲基化修饰与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磐 冉雪琴 王嘉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142-145,149,共5页
为探明柯乐猪血液免疫细胞的基因表达是否受甲基化调控,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SAP)和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技术(ELISA)对柯乐猪与大白猪血液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水平、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浓度进行检测,分析柯乐猪与大白猪在甲基化水平... 为探明柯乐猪血液免疫细胞的基因表达是否受甲基化调控,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SAP)和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技术(ELISA)对柯乐猪与大白猪血液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水平、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浓度进行检测,分析柯乐猪与大白猪在甲基化水平、细胞因子浓度方面的差异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柯乐猪基因组总甲基化水平为32.38%,与大白猪接近(P>0.05);IL-2、IL-4、IL-6和IL-10浓度分别为(302.37±125.72)pg/mL、(88.71±32.05)pg/mL、(219.01±30.42)pg/mL和(116.95±30.24)pg/mL,其中IL-6和IL-10分别极显著、显著低于大白猪;IFN-α、IFN-γ分别为(211.09±76.08)pg/mL和(57.18±14.21)pg/mL,分别极显著、显著高于大白猪。柯乐猪基因组的全甲基化水平与IFN-γ浓度间呈弱负相关关系(ρ=-0.256)。说明,血液免疫细胞的基因表达可能受甲基化的调控,且与柯乐猪的抗病力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乐猪 基因组DNA甲基 甲基敏感增多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感温性甘蓝型冬油菜DNA甲基化差异及At4g02000-like结构预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白静 孙万仓 +8 位作者 刘丽君 武军艳 马骊 何辉立 常瑜 蒲媛媛 米文博 方彦 李学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9-359,共11页
为研究甘蓝型冬油菜(Brassica napus L.)在低温胁迫后DNA甲基化水平及模式的变化情况,以强抗寒的15TS306和14NS52-3等13个甘蓝型冬油菜为材料,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选用12对引物组合对低温(4℃)胁迫后的冬油菜DNA甲基化水平及... 为研究甘蓝型冬油菜(Brassica napus L.)在低温胁迫后DNA甲基化水平及模式的变化情况,以强抗寒的15TS306和14NS52-3等13个甘蓝型冬油菜为材料,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选用12对引物组合对低温(4℃)胁迫后的冬油菜DNA甲基化水平及模式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并对差异片段进行序列比对及克隆。结果发现:低温胁迫后,弱抗寒的14美切实7、14美切实16、14美切实20、14美切实3和美切实38等品系DNA甲基化水平有所升高,且具有较高的甲基化程度;而强抗寒的15TS306、14NS52-3、15TS309、14NS54-7和15TS312等品系去甲基化程度较高。经过对22条DNA甲基化特异片段的序列分析,有16条片段序列与已知和假定功能的酶及蛋白具有同源性,其中以At4g02000-like蛋白变化最为明显。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At4g02000-like蛋白等电点9. 20,相对分子质量38. 89kD。甘蓝型冬油菜受低温胁迫后,抗寒性强的品种DNA甲基化水平降低,以去甲基化为主;抗寒性弱的材料DNA甲基化水平升高;而且油菜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性与某些特定基因不同的甲基化模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冬油菜 低温胁迫 DNA甲基 甲基敏感增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暗条件下大蒜DNA甲基化差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何艳霞 王子成 +1 位作者 曹红平 张成婉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88,共4页
用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分析光暗条件下生长的大蒜DNA甲基化水平差异。结果表明,用8对引物组合扩增出343条带,完全一致的带型240条,不一致的103条。在不一致的条带中,光照条件下相同的47条带与黑暗条件下相同的带型有差异,与黑... 用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分析光暗条件下生长的大蒜DNA甲基化水平差异。结果表明,用8对引物组合扩增出343条带,完全一致的带型240条,不一致的103条。在不一致的条带中,光照条件下相同的47条带与黑暗条件下相同的带型有差异,与黑暗相比光照下出现的去甲基化带28条,有56条差异带在2个处理内个体间也有差异。总的趋势是光照引起大蒜DNA去甲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 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 大蒜 光暗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甜叶菊的DNA甲基化差异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杨岚 李红 向增旭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25-1130,共6页
以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为材料,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研究不同倍性植株基因组之间的DNA甲基化水平及其模式变化。四倍体和二倍体甜叶菊甲... 以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为材料,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研究不同倍性植株基因组之间的DNA甲基化水平及其模式变化。四倍体和二倍体甜叶菊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分别为46.10%、46.53%,与二倍体相比较,四倍体基因组DNA的总甲基化率和全甲基化率均有所降低,而半甲基化率则有所升高;四倍体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有29.72%(过甲基化为12.8%,去甲基化为11.81%,次甲基化为5.12%)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二倍体 同源四倍体 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 甲基化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幼苗超低温保存后DNA甲基化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22
18
作者 何艳霞 王子成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7-322,共6页
运用MSAP技术分析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幼苗超低温保存后DNA甲基化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在扩增的662条带中,对照和2个处理及其第2代间完全一致的带型有598条;发生变化的带型有64条,其中能遗传给第2代的有48条,占变异条带... 运用MSAP技术分析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幼苗超低温保存后DNA甲基化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在扩增的662条带中,对照和2个处理及其第2代间完全一致的带型有598条;发生变化的带型有64条,其中能遗传给第2代的有48条,占变异条带的75%。与对照相比,经超低温保存的样品新产生的甲基化位点有14个,而去甲基化的位点有22个。经过处理但未冷冻的与冷冻处理组之间带型一致的有624条,差异条带有38条,占5.7%,而对照与未冷冻处理组的差异率是7.45%,对照与冷冻处理组之间的差异率是6.63%。可见,拟南芥在超低温保存中,无论是经液氮冷冻还是未经冷冻处理,对材料的甲基化状态均有影响,而这种甲基化变化大部分是可以遗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DNA甲基 遗传变异 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2-乙己基)酯致小鼠睾丸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盛德 朱静 +4 位作者 李娅莎 甘立强 袁心刚 徐明灯 魏光辉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76-881,共6页
目的:探讨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己基)酯(DEHP)作用于怀孕小鼠后,其仔代睾丸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改变情况。方法:妊娠KM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玉米油对照组和DEHP实验组。自妊娠12.5 d到生后第3天分别持续经口予以玉米油和DE... 目的:探讨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己基)酯(DEHP)作用于怀孕小鼠后,其仔代睾丸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改变情况。方法:妊娠KM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玉米油对照组和DEHP实验组。自妊娠12.5 d到生后第3天分别持续经口予以玉米油和DEHP[500 mg/(kg.d)],于生后第7天取仔代睾丸,应用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对仔鼠睾丸组织DNA进行EcoRⅠ/MspⅠ和EcoRⅠ/HpaⅡ两种酶切反应,经ABI 3730DNA自动测序仪电泳及检测后,运用Genescan3.1分析扩增谱带。结果:对CCGG位点,DEHP实验组小鼠仔代睾丸组织DNA甲基化程度明显增高,其甲基化水平为(34.03±3.05)%;而正常对照组和玉米油对照组小鼠仔代睾丸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程度分别为(28.37±2.37)%和(28.58±2.45)%。DEHP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和玉米油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HP作用孕鼠后可导致仔代睾丸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改变,影响基因组表观遗传修饰改变,可能是导致生殖系统损害的重要毒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2-乙己基)酯 DNA甲基 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 睾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鸡胚胎发育过程DNA甲基化的MSAP检测 被引量:7
20
作者 班谦 赵宗胜 曹体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9902-9904,共3页
[目的]检测鸡胚不同发育阶段时的DNA甲基化水平。[方法]以不同发育阶段的家鸡胚胎为试验材料,提取基因组DNA,采用甲基敏感扩增片段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对其甲基化水平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 [目的]检测鸡胚不同发育阶段时的DNA甲基化水平。[方法]以不同发育阶段的家鸡胚胎为试验材料,提取基因组DNA,采用甲基敏感扩增片段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对其甲基化水平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共发现甲基化位点880个,CCGG位点单链外侧的胞嘧啶甲基化位点比例为20.48%,双链CCGG位点的内侧胞嘧啶甲基化19.30%,两者总比例为39.78%。[结论]鸡胚发育过程,DNA甲基化随着胚胎的发育呈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 表观遗传 鸡胚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