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日节律对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甲苯磺酸瑞马唑仑镇静深度的影响
1
作者 许庆龄 吕远志 +2 位作者 宁恒艺 谢玉波 钟妤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3-408,共6页
目的探讨近日节律对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镇静深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18~65岁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根据麻醉诱导开始时间将患者分为日间组(7:00~19:00)和夜间组(19:00至次日7:00),每组70例,每组再分为0.11、... 目的探讨近日节律对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镇静深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18~65岁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根据麻醉诱导开始时间将患者分为日间组(7:00~19:00)和夜间组(19:00至次日7:00),每组70例,每组再分为0.11、0.13、0.16、0.18和0.22 mg/kg 5个等比亚剂量组,每个亚组各14例。观察给药3 min后的MOAA/S评分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计算两者的相关系数,记录MOAA/S评分≤1时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的诱导剂量和单位体质量剂量,记录日间组和夜间组以及不同性别患者日间和夜间瑞马唑仑的诱导剂量,计算日间组和夜间组的半数有效量(ED50)、95%有效量(ED95)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当MOAA/S≤1时,与日间组(13.98±4.21)mg相比,夜间组瑞马唑仑的诱导剂量(12.34±3.51)mg减少,与日间组(0.22±0.056)mg/kg相比,夜间组瑞马唑仑的单位体质量剂量(0.20±0.049)mg/kg减少,日间组与夜间组瑞马唑仑的ED50和ED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组BIS与MOAA/S相关系数为0.902(95%CI:0.876~0.925),夜间组BIS与MOAA/S相关系数为0.905(95%CI:0.888~0.927),两组MOAA/S与BIS呈极强相关性,组间相关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组女性患者BIS与MOAA/S相关系数为0.763(95%CI:0.726~0.799),夜间组女性患者BIS与MOAA/S相关系数为0.777(95%CI:0.739~0.808)。日间组男性患者BIS与MOAA/S相关系数为0.768(95%CI:0.723~0.804),夜间组男性患者BIS与MOAA/S相关系数为0.771(95%CI:0.723~0.811)。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日间组和夜间组的MOAA/S与BIS呈强相关性,组间相关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组的BI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瑞马唑仑总诱导剂量在日间和夜间均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夜间组的BIS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近日节律对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诱导镇静效应产生影响,夜间组患者的镇静效应更强,并且存在性别的差异,夜间女性患者的镇静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日节律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镇静效应 麻醉诱导剂量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张娜娜 周俊辉 +1 位作者 任苏恩 钟巍 《海南医学》 2025年第5期635-638,共4页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5月拟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接受心脏瓣膜手术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丙泊酚组和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5月拟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接受心脏瓣膜手术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丙泊酚组和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意识消失时、气管插管后1 min及手术开始后1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并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术毕至苏醒、拔管时间、术后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15)评分]和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气管插管后1 min、手术开始后1 min的MAP及HR均低于麻醉诱导前,且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明显高(快)于同时间点的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患者术毕至苏醒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分别为(51.33±6.74)min、(5.02±0.61)h,明显早于丙泊酚组的(64.14±8.20)min、(7.20±0.89)h,QoR-15评分为(109.98±10.02)分,明显高于丙泊酚组的(100.11±8.9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丙泊酚组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67%,略低于丙泊酚组的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能够提高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减少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及气管导管的拔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丙泊酚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泊酚复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应用于无痛胃肠镜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刘欣 刘力 +3 位作者 赵雅 曾晓琴 刘香玉 夏瑞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6期96-101,共6页
目的探讨环泊酚复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应用于无痛胃肠镜诊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6月行无痛胃肠镜诊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环泊酚组(C组)、瑞马唑仑组(R组)、环泊酚复合瑞马唑仑组(CR... 目的探讨环泊酚复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应用于无痛胃肠镜诊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6月行无痛胃肠镜诊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环泊酚组(C组)、瑞马唑仑组(R组)、环泊酚复合瑞马唑仑组(CR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5μg/kg阿芬太尼后,C组静脉给予环泊酚0.5 mg/kg,R组静脉给予瑞马唑仑0.3 mg/kg,CR组静脉先给予环泊酚0.25 mg/kg后给予瑞马唑仑0.1 mg/kg。比较三组患者的镇静成功率,药物追加次数,苏醒时间,记录麻醉诱导前(T_(1))、胃镜通过喉部时(T_(2))、肠镜开始时(T_(3))、肠镜通过肝曲时(T_(4))、检查结束时(T_(5))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RR)、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并比较围手术期低氧血症、循环抑制、呃逆、呛咳、体动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CR组的苏醒时间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_(2)时刻,CR组SpO_(2)高于C组,BIS值低于C组,HR低于R组;在T_(3)~T_(5)时刻,CR组SpO_(2)高于C组;在T_(3)、T_(4)时刻,CR组BIS值低于R组;在T_(5)时刻,CR组BIS值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低氧血症、循环抑制、呛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呃逆发生率低于R组,CR组体动发生率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环泊酚复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具有更好的镇静效果,对患者呼吸影响小,苏醒时间更短,苏醒质量更高,呃逆、体动等不良事件出现概率更低,更能安全有效舒适地应用于无痛胃肠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无痛胃肠镜 脑电双频指数 呃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在高龄患者无痛胃镜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杨雪忠 《医药前沿》 2025年第3期48-50,54,共4页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在无痛胃镜麻醉过程中应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与瑞芬太尼联合方案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8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6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在无痛胃镜麻醉过程中应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与瑞芬太尼联合方案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8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6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注射麻醉,观察组采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滴注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插入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检查结束后1 h时,观察组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舒张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与瑞芬太尼的联合应用在高龄无痛胃镜麻醉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及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瑞芬太尼 无痛胃镜 麻醉 临床效果 呼吸 不良反应 苏醒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对宫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班磊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3期98-101,106,共5页
目的 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对宫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无锡怡和妇产医院2022年7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8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丙泊酚联... 目的 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对宫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无锡怡和妇产医院2022年7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8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予以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镇痛效果、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置入喉罩时、扩张宫颈时、拔除喉罩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24h疼痛评分[(3.86±0.47)、(3.22±0.46)分]低于对照组[(4.28±0.52)、(3.79±0.48)分](P <0.05)。观察组术后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243.52±25.89)、(312.52±38.65)、(102.21±12.87)pg/ml]低于对照组[(286.55±26.87)、(352.47±40.19)、(128.64±13.54)pg/ml](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镇痛效果较好,可减小血流动力学波动,减轻手术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舒芬太尼 宫腔镜手术 血流动力学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雷高锋 张伟娜 +6 位作者 杨婷婷 王立敏 陈平平 丁淑珍 宋建军 耿鹏程 雷雨昕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的麻醉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宁津县人民医院2023年9月至12月收治的200例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PA组(100例)和PA组(100例)。RPA组依次静脉注射...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的麻醉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宁津县人民医院2023年9月至12月收治的200例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PA组(100例)和PA组(100例)。RPA组依次静脉注射5μg/kg的阿芬太尼、0.1 mg/kg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和2 mg/s的丙泊酚(0.5~1 mg/kg),PA组则静脉注射相同剂量与速率的阿芬太尼和2 mg/s的丙泊酚(1~2 mg/kg)。比较两组术前与术中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前1 min,诱导后1、3、5、10、15、20、25、30 min)的心率、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脑电双频指数、术中追加丙泊酚的量、麻醉诱导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诱导期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诱导前的心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与脑电双频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A组诱导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诱导后1、3、5、10、15、20、25、30 min)高于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A组诱导后的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与脑电双频指数与P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A组与PA组不同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A组患者的术中追加丙泊酚剂量、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与麻醉诱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阿芬太尼,加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对老年患者的呼吸抑制更小,麻醉诱导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与有效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二氮[艹卓]类 阿芬太尼 丙泊酚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消化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S和微旁流EtCO_(2)监护下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日间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俊杰 杨晓春 +4 位作者 刘卓懿 吴若秋 李平 郭曲练 王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研究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日间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纳入行日间宫腔镜手术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年龄18~60岁,BMI18.5~27 kg/m~2,ASAⅠ-Ⅱ级。R组应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P组应用... 目的研究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日间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纳入行日间宫腔镜手术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年龄18~60岁,BMI18.5~27 kg/m~2,ASAⅠ-Ⅱ级。R组应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P组应用丙泊酚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在手术开始前5 min予以舒芬太尼0.1μg/kg缓慢静脉注射。R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首剂予以0.2 mg/kg缓慢静脉注射,根据镇静深度单次予以0.05 mg/kg追加。P组丙泊酚首剂予以1.5~2 mg/kg缓慢静脉注射,根据镇静深度单次予以0.5 mg/kg追加。所有患者入室后持续监测并记录心电图、SpO_(2)、NIBP、HR、BIS、微旁流EtCO_(2)。记录所有患者的麻醉效果相关指标(包括麻醉药物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离室时间),安全性指标(低血压、低氧饱和度、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日间宫腔镜手术中镇静深度满足临床要求,低血压和注射痛发生率低(P<0.01),呼吸抑制更轻(P<0.05),手术时间、离室时间、恶心呕吐及满意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日间宫腔镜检镇静深度合适,低血压、注射痛发生率低,呼吸抑制更轻微,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日间宫腔镜手术的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丙泊酚 宫腔镜 注射痛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对胰胆管取石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金娴冰 庄凌云 潘小燕 《大医生》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目的 分析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对胰胆管取石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8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胰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 分析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对胰胆管取石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8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胰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麻醉)和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联合阿芬太尼麻醉),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经皮血氧饱和度(SpO_(2))]、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体动次数少于对照组,术后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在进镜时(T_(1))、进镜后10 min(T_(2))和手术结束清醒时(T_(3))的HR、MAP水平均低于麻醉前(T_(0)),但T_(1)~T_(3)观察组患者的HR、MAP和Sp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TNF-α、IL-6水平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低于术前,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用于行ERCP手术的胰胆管结石患者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体动次数,缩短术后清醒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阿芬太尼 胰胆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无痛宫腔镜手术镇静的半数有效剂量
9
作者 姚淑萍 单子宝 魏代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2期10-13,共4页
目的测定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无痛宫腔镜手术镇静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95%有效剂量(ED95)。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于我院行无痛宫腔镜手术的患者。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先静脉滴注0.1μg/kg舒芬太尼,3 min后再静脉滴注预定剂量... 目的测定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无痛宫腔镜手术镇静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95%有效剂量(ED95)。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于我院行无痛宫腔镜手术的患者。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先静脉滴注0.1μg/kg舒芬太尼,3 min后再静脉滴注预定剂量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2 min后开始置入宫腔镜。观察受试患者对宫腔镜检查的反应情况。按照改良Dixon序贯法,设定首例患者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初始剂量为0.2 mg/kg,若在宫腔镜置入时出现体动等行为或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评分>2分,影响检查操作判为阳性,下一例患者增加剂量,阴性时则降低剂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增减浓度梯度为0.02 mg/kg。直至出现7次阳性转阴性转折点则停止试验。采用概率单位Probit回归分析法计算甲苯磺酸瑞马唑仑ED50、ED95及其95%CI,同时记录麻醉前(T0)、药物起效(T1)、宫腔镜进境(T2)、苏醒时(T3)、出手术室时(T4)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结果共24例患者完成试验。复合舒芬太尼0.1μg/kg时,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抑制患者宫腔镜置入反应的ED50及其95%CI为0.134(0.120~0.144)mg/kg;ED95及其95%CI为0.159(0.143~0.208)mg/kg;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1例患者出现脉搏血氧饱和度<90%,通过提下颌方式缓解;所有患者24 h随访均未出现术中知晓以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复合舒芬太尼0.1μg/kg的情况下,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抑制患者宫腔镜置入反应的ED50及其95%CI为0.134(0.120~0.144)mg/kg,ED95及其95%CI为0.159(0.143~0.208)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舒芬太尼 无痛宫腔镜 半数有效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通过调节CX3CL1-CX3CR1信号通路对老年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10
作者 陈龙平 李军 《免疫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2期883-887,共5页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RT)对老年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趋化因子C-X3-C-基元配体1/趋化因子C-X3-C-基元受体1(CX3CL1-CX3CR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所有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POCD组)、甲苯磺酸...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RT)对老年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趋化因子C-X3-C-基元配体1/趋化因子C-X3-C-基元受体1(CX3CL1-CX3CR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所有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POCD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低、高剂量处理组(RT-L、RT-H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高剂量处理+CX3CL1抗体组(RTH+CX3CL1抗体组),建立肝部分切除老年大鼠模型并按分组给予相应药物处理;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认知功能;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6水平;Niss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病理情况;TUNEL染色检测大鼠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C-caspase-3及CX3CL1-CX3CR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给予RT可减少老年POCD大鼠逃避潜伏期,增加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减轻神经元损伤,细胞排列基本整齐,细胞增多,核固缩现象减轻,核仁相对清晰,降低TNF-α、IL-6水平和神经元凋亡指数及Bax、Caspase-3、C-caspase-3表达,升高CX3CL1、CX3CR1表达,高剂量处理效果更显著;CX3CL1抗体可部分逆转RT对POCD的改善作用。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可改善老年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与激活CX3CL1-CX3CR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趋化因子C-X3-C-基元配体1/趋化因子C-X3-C-基元受体1信号通路 肝部分切除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苏醒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李庆丰 王帅中 黄庆先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9-42,共4页
目的评价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IAC)患者苏醒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拟全麻下行IAC术的患者68例,年龄39~5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 目的评价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IAC)患者苏醒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拟全麻下行IAC术的患者68例,年龄39~5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各34例。记录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Riker镇静躁动(SAS)评分。监测给药前(T_(0))、插管即刻时(T_(1))、插管后5 min(T_(2))、拔管即刻时(T_(3))、拔管后5 min(T_(4))的HR、DBP、SBP。术前、术后第1天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钙结合蛋白β(S100β)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R+D组患者的麻醉苏醒及拔管时间、拔管时SAS评分短(低)于D组;T_(1)~T_(4)时的HR、DBP、SBP水平和术后第1天的MBP、NSE、S100β水平均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IAC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右美托咪定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分别复合艾司氯胺酮对小儿腔镜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12
作者 李喆 马磊 吕建瑞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4年第6期547-550,共4页
目的:比较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简称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分别复合艾司氯胺酮用于小儿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6月行择期腹部腔镜手术的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组与RP组,各30例。P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麻醉,RP... 目的:比较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简称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分别复合艾司氯胺酮用于小儿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6月行择期腹部腔镜手术的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组与RP组,各30例。P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麻醉,RP组采用瑞马唑仑复合艾司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患儿入室时(T_(0))、插管时(T_(1))、术毕时(T_(2))、麻醉恢复室(PACU)拔管时(T_(3))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力(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期的Ramsay镇静评分、躁动评分(PEAD评分)、躁动发生率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T_(0)、T_(1)、T_(2)、T_(3)的HR、MAP和SpO_(2),麻醉诱导时间以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RP组患儿苏醒期PAED评分和躁动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复合艾司氯胺酮麻醉可提高患儿麻醉效果,降低患儿艾司氯胺酮麻醉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艾司氯胺酮 丙泊酚 小儿 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喻是霖 胡文 +5 位作者 张梅 徐贺辰 熊灏靖 苏殿三 胡柏龙 邹小华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36-442,共7页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54例行无痛胃镜检查老年患者均分为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1.5 mg/kg+舒芬太尼0.15μg/kg麻醉)和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2 mg/kg+舒芬太尼0.1...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54例行无痛胃镜检查老年患者均分为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1.5 mg/kg+舒芬太尼0.15μg/kg麻醉)和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2 mg/kg+舒芬太尼0.15μg/kg麻醉),待观察者警觉性/镇静评估量表(MOAA/S)评分≤1分后行胃镜操作,术中如有体动每次分别追加丙泊酚和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初始剂量的1/3,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基础性疾病],记录2组患者给药前(T 0)和给药后2 min(T 1)、4 min(T 2)、6 min(T 3)、8 min(T 4)及离院时(T 5)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呼吸频率(RR)、呼吸抑制率以及有效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观察2组患者的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AA/S评分均达到≤1分、镇静成功率均为100%;用药后R组患者RR<8次/min的发生率较P组降低(P<0.001);R组和P组患者RR<8次/min的最小值及SpO 2最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者注射痛的例数明显少于P组(P<0.001)。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是安全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丙泊酚 老年患者 无痛胃镜 镇静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老年腰椎减压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万磊 黄俊 +5 位作者 谢厚宠 李建杰 章荣庆 李雪 罗杉杉 唐朝亮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4期693-696,700,共5页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老年腰椎减压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过程中的镇静效果,评价其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老年腰椎减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期分别使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老年腰椎减压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过程中的镇静效果,评价其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老年腰椎减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期分别使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4 mg·kg^(-1)和1.0 mg·(kg·h)^(-1);对照组分别使用丙泊酚2.0 mg·kg^(-1)和4.0 mg·(kg·h)^(-1)。两组麻醉诱导期均使用舒芬太尼0.2~0.5μg·kg^(-1),维持期使用瑞芬太尼0.05~0.10μg·(kg·min)^(-1)。在麻醉诱导前(T0)、意识消失时(T1)、插管后1 min(T2)、切皮即刻(T3)及拔管后即刻(T4)时间点,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指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时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睁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1、T2、T3时MAP及HR高于对照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3 d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老年腰椎减压手术患者,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提高苏醒质量,患者认知功能受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老年人 腰椎减压手术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及丙泊酚对门诊老年患者拔牙麻醉效果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15
作者 程婵 李璐 +5 位作者 王凯璇 扈大为 张晓彤 曹静 潘楚雄 曹晨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10-314,共5页
目的比较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门诊老年患者拔牙的麻醉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北京口腔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于门诊无痛中心行复杂牙拔除术的老年患者6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T组)和丙泊酚组(C组),每... 目的比较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门诊老年患者拔牙的麻醉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北京口腔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于门诊无痛中心行复杂牙拔除术的老年患者6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T组)和丙泊酚组(C组),每组33例。T组给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04 mg/kg iv。C组给予丙泊酚0.3 mg/kg iv。比较两组首次用药前5 min(T0)、首次用药后5 min(T1)、手术开始后5 min(T2)、手术结束时(T3)、手术结束后10 min(T4)、离院时(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镇静评分、VAS镇痛评分、患者满意评分、医生满意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T1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有明显下降,与各时间点相比,T1时T组的SBP、DBP下降平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各时间点相比,T2时两组患者SBP、DBP和RR均有所回升,T组的SBP、DBP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的医生满意度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值在9.5分以上,均高于C组,医生满意度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应用于门诊老年患者拔牙时,与丙泊酚相比,具有镇静、抗焦虑、血流动力学波动小、安全性更高等诸多优点,医生及患者满意度更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丙泊酚 拔牙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老年超重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凯 鲍杨 +2 位作者 倪欣 蒋晴 高红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56-59,共4页
目的观察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老年超重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超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马唑仑组和丙泊酚组,每组30例。瑞马唑仑组使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进行麻醉,丙泊酚组使用丙... 目的观察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老年超重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超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马唑仑组和丙泊酚组,每组30例。瑞马唑仑组使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进行麻醉,丙泊酚组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分别记录麻醉给药前(T_(0))、胃镜过喉部(T_(1))、肠镜开始时(T_(2))、肠镜过肝曲(T_(3))、唤醒时(T_(4))、出复苏室(T_(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同时记录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操作时间、加药次数及常见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呼吸抑制、呛咳等),并对两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T_(1)、T_(2)、T_(3)、T_(4)、T_(5)时点的HR、MAP较T_(0)时点均出现下降,瑞马唑仑组T_(1)、T_(2)、T_(3)、T_(4)时点HR、MAP高于丙泊酚组(P均<0.05);两组T_(3)、T_(4)、T_(5)时点SpO_(2)高于T_(0)时点,瑞马唑仑组T_(1)、T_(2)时点SpO_(2)高于丙泊酚组(P均<0.05)。瑞马唑仑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老年超重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效果优于丙泊酚,且呼吸、循环抑制更轻,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胃肠镜检查 全身麻醉 老年超重患者 呼吸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老年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晨 田刚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和依托咪酯组(E组)。麻醉诱导时,给予R组患者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3 ...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和依托咪酯组(E组)。麻醉诱导时,给予R组患者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3 mg/kg,给予E组患者依托咪酯0.3 mg/kg。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完成即刻(T1)、气管插管后(T2)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指数(BIS)。统计2组患者诱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5 min时的Ramsay镇静评分、出麻醉后恢复室(PACU)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T0时MAP、HR、B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者T1、T2时MAP高于E组患者(P<0.05),T2时HR低于E组患者(P<0.05);与T0时比较,R组患者T1、T2时的HR、MAP和BIS均降低,E组患者T1、T2时MAP和BIS均降低,T1时HR下降,T2时HR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者诱导时间及拔管时间短于E组患者(P<0.05)。2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出PACU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肌阵挛和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R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依托咪酯,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依托咪酯 老年患者 麻醉诱导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AC的制备及其对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分离分析研究
18
作者 沙鸥 李慧文 +4 位作者 陈晓兵 戴欣成 吴赟帆 徐梓舜 王滋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7-250,256,共5页
采用超声辅助法制备磁性活性炭复合材料(Fe_(3)O_(4)@AC)并用作磁分散固相萃取剂,同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联用对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进行了分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浓度与峰面积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范围... 采用超声辅助法制备磁性活性炭复合材料(Fe_(3)O_(4)@AC)并用作磁分散固相萃取剂,同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联用对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进行了分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浓度与峰面积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05~1.000μ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5,检出限为3.5μg/L。以模拟人体尿液作为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验证,加标回收率为86.1%~106.9%,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9%~7.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分散固相萃取 超声辅助法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艾司氯胺酮在肝硬化患者无痛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9
作者 陈艳杰 赵同航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750-756,共7页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艾司氯胺酮在肝硬化患者无痛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EVL)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接受无痛EVL的肝硬化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3组,每组30例。...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艾司氯胺酮在肝硬化患者无痛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EVL)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接受无痛EVL的肝硬化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2 mg/kg诱导后以1 mg/(kg·h)维持;B组:丙泊酚1~2 mg/kg诱导后以3~8 mg/(kg·h)维持;C组:丙泊酚1~2 mg/(kg·h)诱导后以1.2%~2%七氟醚维持。三组均予艾司氯胺酮0.15 mg/(kg·h)输注复合麻醉。记录患者术前基本资料、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操作成功率、术中麻醉药物用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例数、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出血量、输液量、患者疼痛评分、患者和内镜医生满意度评分和相关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拔管时间[(5.50±1.78)min]、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15.27±2.18)min]均较B组[(7.27±1.96)min、(18.63±2.66)min]、C组[(7.77±1.28)min、(19.33±1.45)min]缩短(P<0.05)。虽然B组操作期间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患者数略多于其他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和C组相比,A组患者舒张压在T2(插管后)和T5(插管后15 min)时间点升高(P<0.05);心率在T7(拔管后5 min)时升高,而在T_(9)(拔管后15 min)时降低(P<0.05)。三组患者的内镜医师满意度、术后早期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艾司氯胺酮麻醉方案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肝硬化患者EVL,可缩短拔管时间和术后PACU停留时间,加快内镜室周转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艾司氯胺酮 肝硬化 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 无痛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老年腹腔镜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先蕊 吴浩 徐幻浠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60-565,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老年腹腔镜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医院收治的老年腹腔镜术后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以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n=30,0.1 mg/kg)、中...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老年腹腔镜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医院收治的老年腹腔镜术后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以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n=30,0.1 mg/kg)、中剂量组(n=30,0.15 mg/kg)与高剂量组(n=30,0.2 mg/kg)。对比3组麻醉诱导前(T0)、切片时(T1)、手术开始30 min(T2)、手术结束时(T3)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对比3组术前、术后24 h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CD4^(+)、CD8^(+)水平,对比3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3组的心率、MAP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3组MMSE评分均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MMSE评分高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MMSE评分高于低剂量组(P<0.05)。术后24 h,3组MDA均升高(P<0.05),3组SOD均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MDA低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MDA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SOD高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SOD高于低剂量组(P<0.05)。术后24 h,3组CD4^(+)均升高(P<0.05),3组CD8^(+)均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CD4^(+)高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CD4^(+)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CD8^(+)低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CD8^(+)低于低剂量组(P<0.05)。3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 mg/kg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更有助于维持老年腹腔镜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与认知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