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置电压极性对差分电容微传感器可靠工作条件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董林玺 孙玲玲 王跃林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5-469,共5页
为了测得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变化,一般需要有直流偏置电压的交流驱动信号加到传感器上,然而驱动信号产生的静电力会干扰传感器的测量和可靠工作条件。文中分析差分电容传感器受到阶跃加速度信号作用时,不同偏置电压极性对可靠工作条件... 为了测得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变化,一般需要有直流偏置电压的交流驱动信号加到传感器上,然而驱动信号产生的静电力会干扰传感器的测量和可靠工作条件。文中分析差分电容传感器受到阶跃加速度信号作用时,不同偏置电压极性对可靠工作条件的影响,得到不同偏置电压极性下传感器的临界阶跃加速度与随测试信号电压和反馈系数的关系表达式及其变化曲线。结果表明若偏置电压极性为正—正或正—负配置,其电子机械反馈本质上是负反馈,且偏置电压极性为正—负配置时,传感器承受阶跃加速度冲击的能力最强。若偏置电压极性为负—负或负—正配置,其电子机械反馈本质上是正反馈,偏置电压极性为负—正配置时,其抗阶跃加速度冲击的能力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传感器 惯性传感器 可靠工作范围 阶跃信号 偏置电压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直流高压试验电压极性的分析
2
作者 陈化钢 《华北电力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20,共2页
直流高压试验包括测量泄漏电流和直流耐压试验。最近发布的电力行业标准《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规定:“在进行直流高压试验时,应采用负极性接线”。这是我国首次对直流高压试验电压极性进行规定。本... 直流高压试验包括测量泄漏电流和直流耐压试验。最近发布的电力行业标准《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规定:“在进行直流高压试验时,应采用负极性接线”。这是我国首次对直流高压试验电压极性进行规定。本文将通过试验电压极性对直流泄漏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试验 电压极性 分析 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区影响下双有源桥DC/DC电压极性反转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喆明 付超 +1 位作者 石新春 于德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1,共3页
针对应用于交直流混合微网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研究了其DC/DC环节在轻载状态下发生的电压反转和电压跌落现象。通过研究死区影响下DC/DC的运行模态,分析了电压反转发生的原因,并推导死区时间、移相比以及励磁电感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相应的... 针对应用于交直流混合微网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研究了其DC/DC环节在轻载状态下发生的电压反转和电压跌落现象。通过研究死区影响下DC/DC的运行模态,分析了电压反转发生的原因,并推导死区时间、移相比以及励磁电感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相应的设计以及运行参数范围。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仿真,并做了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电力电子变压器DC/DC环节存在避免电压反转发生的轻载最低限,验证了理论研究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双有源桥 电压极性反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直流高压试验中电压极性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晓波 《科技风》 2013年第7期51-52,共2页
为了能够准确及时的发现直流高压设备中潜在隐患问题,有必要对直流高压进行试验,并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本文选择对直流高压实验中电压极性的研究作为课题进行此方面的问题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直流电压 高压实验 电压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直流电气设备中的电压极性装置
5
作者 李建琦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第29期150-150,共1页
作为电气设备交接及其预防实验重要部分,电压极性装置主要功能有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的测量。文章首先分析了电气设备中电压极性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渗漏及耐压,给予电气设备项目一定的借鉴方案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电气设备 电压极性 研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变压器的电压极性变换器
6
作者 吴静凡 《安徽电力技术情报》 1994年第1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变换器 电压极性 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性重复方波电压下有机硅凝胶内局部放电起始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程金金 李学宝 +2 位作者 李超 刘相辰 赵志斌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3-190,共8页
高压大功率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器件封装用有机硅凝胶的绝缘性能制约着器件的绝缘性能,目前针对器件所承受的正极性重复方波下有机硅凝胶内局部放电起始特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文中建立了正... 高压大功率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器件封装用有机硅凝胶的绝缘性能制约着器件的绝缘性能,目前针对器件所承受的正极性重复方波下有机硅凝胶内局部放电起始特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文中建立了正极性重复方波电压下有机硅凝胶内局部放电实验平台,采用光电联合检测法获得了正极性重复方波下有机硅凝胶内局部放电起始特性并分析了机制,初步掌握了正极性重复方波波形参数包括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占空比和频率对有机硅凝胶内局部放电起始电压PDIV(partial discharge inception voltage)和放电瞬时电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DIV随上升时间变化不大,但200 ms处较150 ms处下降了10.4%,当下降时间大于100 ms时PDIV呈近似线性上升趋势,当占空比在30%~70%之间时保持相对稳定,随着频率增加PDIV在100 Hz处存在极小值。文中研究成果对于器件应用工况下IGBT器件内部封装用有机硅凝胶绝缘特性的认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重复方波电压 有机硅凝胶 波形参数 局部放电起始电压 放电瞬时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性操作冲击电压下含悬浮导体长空气间隙放电发展过程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嘉辰 丁同殊 +3 位作者 方雅琪 刘凯 伍绍铖 王力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4-1672,共9页
带电作业组合间隙是典型的含悬浮导体长空气间隙,含悬浮导体长空气间隙放电机理研究对提升带电作业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搭建了棒-棒-板含悬浮导体长空气间隙放电观测平台,开展了悬浮导体位于不同位置的间隙放电观测试验,获得了施... 带电作业组合间隙是典型的含悬浮导体长空气间隙,含悬浮导体长空气间隙放电机理研究对提升带电作业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搭建了棒-棒-板含悬浮导体长空气间隙放电观测平台,开展了悬浮导体位于不同位置的间隙放电观测试验,获得了施加电压、高电位放电电流以及放电光学图像等数据,研究了间隙的放电发展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含悬浮导体长空气间隙这2个子间隙的放电会同时进行并相互影响,子间隙1放电主要由下行先导-流注体系和上行流注组成,子间隙2放电主要由先导-流注体系组成;悬浮导体位置会影响放电发展各阶段的起始时刻和放电发展时间;悬浮导体在任意位置时,放电从子间隙1起始,子间隙2中放电在子间隙1击穿前起始,子间隙2击穿不早于子间隙1击穿;子间隙1流注-先导转化所需临界电荷为0.26μC,与长空气间隙相似;预放电电流幅值、先导发展速度等放电发展特征与长空气间隙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作业 悬浮导体 长空气间隙 放电发展过程 极性操作冲击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极性电压注入和PSO拟合的同步磁阻电机磁链自学习方法
9
作者 乔钰 苏健勇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50,共10页
同步磁阻电机(SynRM)存在明显的磁路饱和现象。如果在电机控制算法中使用固定电感值,无法实现理想的控制性能。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磁链自学习方法。首先,详细分析了SynRM的交叉饱和现象,并采用恒定转速方法建立了SynRM的磁饱和模型;然... 同步磁阻电机(SynRM)存在明显的磁路饱和现象。如果在电机控制算法中使用固定电感值,无法实现理想的控制性能。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磁链自学习方法。首先,详细分析了SynRM的交叉饱和现象,并采用恒定转速方法建立了SynRM的磁饱和模型;然后,设计了双极性电压注入的自学习给定方式,通过分区域拟合磁链曲线来后处理不均匀分布的原始磁链数据,并使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求解拟合函数系数;最后,在实验平台对提出的磁链自学习策略进行验证。实验证明,相较于直接插值方法,分区域拟合磁链曲线的后处理方法对原始数据点的分布没有要求,因此可以显著降低磁链曲面的学习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磁阻电机 磁路饱和 磁链自学习 极性电压注入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功电流补偿的Vienna整流器双极性直流母线电压平衡策略
10
作者 黄招彬 张志坚 +3 位作者 龙潭 胡斌 刘文龙 王高林 《电气传动》 2024年第12期33-39,46,共8页
当Vienna整流器连接不平衡负载运行在轻载条件时,较小的负载功率差异会导致双极性直流母线电压存在不平衡问题,增加了开关器件和直流电容的电压应力。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功电流补偿的双极性直流母线电压平衡策略。结合三相... 当Vienna整流器连接不平衡负载运行在轻载条件时,较小的负载功率差异会导致双极性直流母线电压存在不平衡问题,增加了开关器件和直流电容的电压应力。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功电流补偿的双极性直流母线电压平衡策略。结合三相参考电压可叠加零序分量幅值的大小分析不同功率可输出的中点电流。以相电压占空比为依据揭示了参考电压和输入电流的相角差对中点电流的影响,并由Vienna整流器的可运行区域得到奇、偶扇区的最大补偿无功电流。为增大轻载条件下的中点电流,以中点电流等高线为依据,在奇、偶扇区分别注入不同形式的无功电流补偿相角差,从而实现轻载条件下的双极性直流母线电压平衡。最后,所提出策略在Vienna整流器实验平台上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NNA整流器 母线电压平衡 轻载运行 极性直流母线电压 无功电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极性脉冲电压的水电导率仪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波 张效玮 +2 位作者 贾科进 刘新月 孙以材 《电子器件》 CAS 2007年第3期921-925,共5页
介绍了一种智能型水电导率仪的测量原理及软硬件结构.仪器采用双极性脉冲电压作为电导率测量的激励源,较好地解决高纯水电导率测量中的极化效应和电容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该仪器可以实现量程自动换档,温度自动补偿,电导率超限报警,清... 介绍了一种智能型水电导率仪的测量原理及软硬件结构.仪器采用双极性脉冲电压作为电导率测量的激励源,较好地解决高纯水电导率测量中的极化效应和电容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该仪器可以实现量程自动换档,温度自动补偿,电导率超限报警,清洗池进水和放水自动控制等功能;同时系统还具有人机交互界面,数据存储,与上位PC机通信等功能.上位机软件采用LabVIEW编程,通过串口实现了电导率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单片机 极性脉冲电压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铁电压电极性微晶一维生长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栋杰 姚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07-312,共6页
利用熔融法制备了BaO-SrO-TiO2-SiO2玻璃,并在温度梯度条件下制备了极性微晶Ba2-xSrxTiSi2O8沿c轴一维取向的压电玻璃陶瓷.用X-ray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对极性微晶的取向生长结构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极性微晶沿c轴取向生长的模型,其结果与... 利用熔融法制备了BaO-SrO-TiO2-SiO2玻璃,并在温度梯度条件下制备了极性微晶Ba2-xSrxTiSi2O8沿c轴一维取向的压电玻璃陶瓷.用X-ray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对极性微晶的取向生长结构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极性微晶沿c轴取向生长的模型,其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结果表明在光滑的表面,温度梯度方向和偶极子电场方向都是沿c轴晶格能大的方向,其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极性微晶沿c轴一维取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铁电压极性微晶 驱动力 一维生长 压电玻璃陶瓷 取向生长结构 极性玻璃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周期可调节的变极性方波电压注入式转子接地保护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哲 季学军 仇新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98-101,共4页
发电机组转子偏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的转子偏心将影响发电机组转子一点接地保护的正确运行。结合转子对地电容对转子一点接地保护的影响,提出了可调节2种周期时间的注入方波转子接地保护方法。通过调节方波极性变换周期的大小,... 发电机组转子偏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的转子偏心将影响发电机组转子一点接地保护的正确运行。结合转子对地电容对转子一点接地保护的影响,提出了可调节2种周期时间的注入方波转子接地保护方法。通过调节方波极性变换周期的大小,避免了由于转子对地电容引起的转子一点接地误报。通过调节直流分量采样计算窗口周期的大小,避免了由于转子偏心引起的转子一点接地误报。该方法对于各类机组由于转子对地电容和转子偏心引起的转子一点接地误报现象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转子一点接地保护运行不稳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接地保护 转子偏心 双周期可调节 极性方波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性雷电冲击电压下流注起始时延特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耿屹楠 庄池杰 +1 位作者 曾嵘 王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4-169,5,共6页
流注起始时延特性,体现冲击电压作用下流注起始的随机特性,是流注起始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流注起始时延特性有助于揭示长空气间隙放电机制。基于实验数据,认为有效自由电子形成的统计时延是流注起始时延的主要部分;从有效自由电子... 流注起始时延特性,体现冲击电压作用下流注起始的随机特性,是流注起始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流注起始时延特性有助于揭示长空气间隙放电机制。基于实验数据,认为有效自由电子形成的统计时延是流注起始时延的主要部分;从有效自由电子形成过程出发,通过理论推导,引入概率密度函数描述流注起始时延;并用大量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流注起始时延服从瑞利分布;瑞利分布的均值即为起始时延的均值,其方差即为起始时延的分散性。瑞利分布的特征参数具有明显的物理含义,可以很好地解释流注起始时延的变化规律。在正极性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电压变化率在80-240kV/s、棒电极半径在0.5-2.5 cm范围内,瑞利分布的特征参数在0.6-2.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雷电冲击电压 流注 起始时延 概率密度 瑞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涂层导线正极性电晕起始电压的计算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怡勇 张楚岩 +1 位作者 陈正颖 王黎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53-860,共8页
针对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导线人工划痕磨损及防覆冰需要,会在导线表面喷涂RTV涂料或防冰涂层等憎水性涂料,同时涂层导线的起晕电压会有较大的提高,涂层对降低导线电晕强度有明显的效果。为了分析电晕笼中导线表面涂层对正极性起晕电... 针对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导线人工划痕磨损及防覆冰需要,会在导线表面喷涂RTV涂料或防冰涂层等憎水性涂料,同时涂层导线的起晕电压会有较大的提高,涂层对降低导线电晕强度有明显的效果。为了分析电晕笼中导线表面涂层对正极性起晕电压的影响,首先采用模拟电荷法,建立了多层模拟电荷电晕笼涂层导线电场的计算模型,分析了电晕笼涂层导线的电场分布。然后,在经典正极性起晕电压判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光电离模型且考虑光子辐射波长的涂层导线正极性起晕电压起始判据。同时,在实验室搭建了电晕笼涂层导线起晕电压测量平台,对不同直径的干净导线及涂层导线正极性起晕电压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计算值相比较,二者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表明,涂层导线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起晕电压显著提高;随着涂层介电常数的增加,起晕电压略微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涂层导线 极性起晕电压 电晕笼 光电离 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极性脉冲间歇电压源的土壤电导测量仪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胜君 王卫星 +1 位作者 胡均万 尹东晓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37,共3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直流激励下土壤的极化效应,提出了一种双极性脉冲间歇电压激励的测量方法,设计了相应的转换电路、程控放大电路,实现了土壤电导的快速测量。双极性脉冲间歇电压激励信号和脉冲法激励信号的对比试验说明,改进后的激励信号... 从理论上分析了直流激励下土壤的极化效应,提出了一种双极性脉冲间歇电压激励的测量方法,设计了相应的转换电路、程控放大电路,实现了土壤电导的快速测量。双极性脉冲间歇电压激励信号和脉冲法激励信号的对比试验说明,改进后的激励信号能更好地削弱极化效应,测量的结果更加的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脉冲间歇电压 土壤电导 极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双极性振荡衰减冲击电压作用下的油纸绝缘累积效应 被引量:4
17
作者 司马文霞 吴婧瑜 +3 位作者 孙魄韬 华杰方 叶练 陈秋霖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35-1740,共6页
为研究电力变压器实际遭受的雷电冲击电压波和IEC规定的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SLIW)对油浸绝缘纸累积作用,基于变电站实测的雷电侵入波形,通过试验方法产生了不同波形参数的双极性振荡衰减冲击电压,采用匝间绝缘模型模拟真实状况下油纸... 为研究电力变压器实际遭受的雷电冲击电压波和IEC规定的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SLIW)对油浸绝缘纸累积作用,基于变电站实测的雷电侵入波形,通过试验方法产生了不同波形参数的双极性振荡衰减冲击电压,采用匝间绝缘模型模拟真实状况下油纸绝缘所承受的电场,并通过测量冲击电压幅值与冲击电压累积次数之间的关系特性和不同次数冲击电压作用前后相对介电常数等电气参数,探索了多次冲击电压作用对油纸绝缘的累积效应。研究表明:多次双极性振荡衰减冲击电压作用下油纸绝缘表现出明显的累积效应,在不同波形参数的冲击电压作用下油浸绝缘纸的U-N特性曲线均呈指数变化规律;在相同电压幅值下,油浸绝缘纸对双极性振荡衰减波的累积耐受能力比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更好,表明相同电压幅值下标准雷电冲击电压对绝缘的要求偏严;油浸绝缘纸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均随累积次数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表明多次双极性振荡衰减冲击电压作用对油纸绝缘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极性衰减振荡冲击电压 累积效应 U-N特性 频域介电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性振荡衰减冲击电压作用下油浸绝缘纸的绝缘累积效应特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司马文霞 吴婧瑜 +1 位作者 华杰方 孙魄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827-3834,共8页
变压器内油纸绝缘在雷电冲击电压的重复作用下会产生累积损伤,从而对变压器的安全运行产生威胁。实际侵入变压器的雷电冲击电压波受变电站进线衰减、折反射及绕组谐振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振荡特性,该波形与IEC规定的标准雷电波形有... 变压器内油纸绝缘在雷电冲击电压的重复作用下会产生累积损伤,从而对变压器的安全运行产生威胁。实际侵入变压器的雷电冲击电压波受变电站进线衰减、折反射及绕组谐振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振荡特性,该波形与IEC规定的标准雷电波形有显著差异。为此基于变电站实测的雷电侵入波形,通过试验方法产生了不同波形参数的双极性振荡衰减冲击电压,采用柱–柱电极结构测量了冲击电压幅值与冲击电压累积次数之间的关系特性(U-N特性)。通过观察累积冲击作用前后油浸绝缘纸的微观形貌变化并测量其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探索了多次冲击电压作用对油浸绝缘纸的累积损伤效应。研究表明,多次双极性振荡衰减冲击电压作用下油浸绝缘纸表现出明显的累积效应,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电极覆盖区域的试品表面会出现乳白色胶状附着物,且试品表面的纤维结构发生变化,粗糙程度逐渐增大,其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均呈明显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绝缘纸 极性衰减振荡冲击电压 累积效应 U-N特性 表面形貌 频域介电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电压差值极性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丰 曾祥君 +4 位作者 谢李为 喻锟 唐欣 王有鹏 邓清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55-165,共11页
针对现有配电网自动化设备和方法难以快速准确检测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电压差值极性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方法。通过分析配电网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压幅值特征,考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 针对现有配电网自动化设备和方法难以快速准确检测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电压差值极性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方法。通过分析配电网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压幅值特征,考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区别,揭示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与非故障相的电压幅值关系。利用故障相与非故障相的电压幅值特性,定义线路的电压差值极性系数Q,建立相应的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判据,实现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快速检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检测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检测结果不受中性点接地方式、负荷波动和故障角度的影响,具有较好的抗高阻故障能力。现场试验表明,所提方法可在3 ms内检测线路是否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可有效检测2.5 kΩ过渡电阻的单相接地故障,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检测 电压差值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性振荡冲击电压下变压器油放电特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倪鹤立 张乔根 +3 位作者 赵毅 郭宁 樊星 刘轩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27-3835,共9页
当外部过电压侵入油浸式变压器绕组内部时,其匝间绝缘会承受双极性振荡冲击电压的威胁。在此通过双极性振荡冲击电压下变压器油放电特性的研究,为绕组纵绝缘的合理设计及液体放电机理的探究提供参考。首先通过可调电路元件,严格控制外... 当外部过电压侵入油浸式变压器绕组内部时,其匝间绝缘会承受双极性振荡冲击电压的威胁。在此通过双极性振荡冲击电压下变压器油放电特性的研究,为绕组纵绝缘的合理设计及液体放电机理的探究提供参考。首先通过可调电路元件,严格控制外施电压波形参数,实验获得了稍不均匀场与极不均匀场中变压器油在单一波形变量下的冲击放电特性,统计得到了放电电压概率分布与击穿点分布特征。然后利用分幅相机拍摄了双极性振荡电压下油中流注形貌,阐述了流注极性转换等主要发展特征。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无论电场分布是否均匀,振荡系数的增加、振荡频率的降低或波前时间的缩短均会导致变压器油50%击穿电压下降,且当振荡系数高于0.55时存在低于标准雷电耐受水平的可能;当振荡频率较低时,击穿多发生在第1或第2个正极性波峰内,而随着频率的升高,击穿点逐渐向后序波峰偏移,击穿于负极性波峰内的概率显著增加。结合光电倍增管记录的流注发光信号,从流注发展角度分析了变压器油击穿电压与击穿点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油 极性振荡冲击电压 波形参数 放电特性 流注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