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_2分子电子激发态荧光辐射寿命的测定 被引量:3
1
作者 陈东 赵光兴 +2 位作者 凤尔银 季学韩 崔执凤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0,共5页
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 ,实验测定了NO2 分子 5 13~ 5 2 0nm范围内 ~A2 B2 电子激发态 6个不同振转能级激光诱导荧光衰减寿命 ,研究了激发态荧光寿命与气压和激发波长的关系 ,得到了无碰撞衰减寿命和碰撞猝灭系数 ,并对其反常长寿命进... 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 ,实验测定了NO2 分子 5 13~ 5 2 0nm范围内 ~A2 B2 电子激发态 6个不同振转能级激光诱导荧光衰减寿命 ,研究了激发态荧光寿命与气压和激发波长的关系 ,得到了无碰撞衰减寿命和碰撞猝灭系数 ,并对其反常长寿命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02 二氧化氮 荧光寿命 猝灭速率系数 分子物理 电子激发态 辐射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基的电子激发态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强 毛文涛 +3 位作者 李红志 朱起鹤 孔繁敖 黄明宝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879-884,共6页
对乙酰基的基态(X12A′)和激发态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通过采用MRSDCI和MP2方法计算,获得了CH3CO自由基的四个电子激发态(A12A″,B22A′,C32A′,D22A″),其垂直激发能分别为250.8kJ·mol-1,472.3kJ·mol-1,645... 对乙酰基的基态(X12A′)和激发态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通过采用MRSDCI和MP2方法计算,获得了CH3CO自由基的四个电子激发态(A12A″,B22A′,C32A′,D22A″),其垂直激发能分别为250.8kJ·mol-1,472.3kJ·mol-1,645.8kJ·mol-1和674.7kJ·mol-1。运用时间分辨付里叶红外光谱仪(TR-FTIR)分别研究了CH3CO自由基的热解和光解反应,观察到初生产物CO(V)的红外发射光谱.势垒仅为75.2kJ·mol-1的基态CH3CO极易热解.532um的激光只能将CH3CO激发到束缚态A12A″,故未观察到CO信号;而248nm或266nm的激光可使CH3CO发生B22A′←X12A′跃迁,生成高振动激发的CO(V8)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基 电子激发态 光解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土金属硫醇MSH(M=Mg,Ca,Sr)的电子激发态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永红 李俊峰 +1 位作者 王连宾 张敬来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5-588,共4页
用DFT,CCSD(T)和CASPT2方法对碱土金属硫醇MSH(M=Mg,Ca,Sr)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到了它们的平衡几何构型、振动频率和垂直激发能.研究表明MSH的基态几何构型都是弯曲结构,理论计算得到的几何参数和转动常数与实验值相吻合.理论预测得到的C... 用DFT,CCSD(T)和CASPT2方法对碱土金属硫醇MSH(M=Mg,Ca,Sr)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到了它们的平衡几何构型、振动频率和垂直激发能.研究表明MSH的基态几何构型都是弯曲结构,理论计算得到的几何参数和转动常数与实验值相吻合.理论预测得到的CaSH的22A′←X2A′,12A″←X2A′和32A′←X2A′跃迁的激发能分别为2.00、2.06和2.33 eV,SrSH的22A′←X2A′,32A′←X2A′和12A″←X2A′跃迁的激发能分别为1.76、1.84和1.85 eV,与观察值符合得非常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土金属硫醇 电子激发态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子激发态离子的自电离衰变处理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马新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3-210,共8页
在分析当前描述离子与原子碰撞的经典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处理多电子激发态自电离衰变问题的一些新的思路,把高电荷态离子与原子碰撞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分为四阶段描述,并依据能量守恒原理,规范了处理多电子激发态离子发... 在分析当前描述离子与原子碰撞的经典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处理多电子激发态自电离衰变问题的一些新的思路,把高电荷态离子与原子碰撞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分为四阶段描述,并依据能量守恒原理,规范了处理多电子激发态离子发生自电离衰变的规则,自洽地解决碰撞中间过程中俘获多电子后的离子发生自电离向末态衰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原子碰撞 电子激发态 自电离衰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NO和CHBr_3对电子激发态CH的淬灭
5
作者 陈从香 冉琴 +1 位作者 俞书勤 马兴孝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63-366,共4页
The collisional quenching rate constants of CH(A, V’=0) by Ar and CHBr3 and CH(A, B, V’= 0) by NO molecule were measured by means of laser photolysis of CHBr3 molecule at 266 nm generating CH(A, B) radicals and moni... The collisional quenching rate constants of CH(A, V’=0) by Ar and CHBr3 and CH(A, B, V’= 0) by NO molecule were measured by means of laser photolysis of CHBr3 molecule at 266 nm generating CH(A, B) radicals and monitoring the time-resolved signal of ethession CH(A, B→X). The dependence of quenching rate constant of CH(A, V’=0) by CHBr3 on rotational state of CH(A) is presen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quenching rate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rotational quantum number of C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 猝灭 NO 电子激发态 游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_2分子~2B_2电子激发态荧光辐射寿命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崔执凤 陈东 +3 位作者 凤尔银 季学韩 陆同兴 李学初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69-575,共7页
采用准分子激光泵浦的染料激光诱导的高分辨荧光技术 ,测定了NO2 分子 A2 B2 电子激发态的荧光辐射寿命及其与激发波长、NO2 分子气体压力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荧光衰减曲线是单指数的 ,辐射寿命在 2 0 .4 4~ 72 .53μs之间变化 ,利... 采用准分子激光泵浦的染料激光诱导的高分辨荧光技术 ,测定了NO2 分子 A2 B2 电子激发态的荧光辐射寿命及其与激发波长、NO2 分子气体压力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荧光衰减曲线是单指数的 ,辐射寿命在 2 0 .4 4~ 72 .53μs之间变化 ,利用光谱涨落统计理论对 A 2 B2 电子态的反常长寿命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辐射寿命 电子激发态 二氧化氮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代甲烷分子对电子激发态CH(A^2Δ,B^2Σ~-和C^2Σ~+)的猝灭
7
作者 冉琴 陈从香 +2 位作者 刘立宇 尤田耙 马兴孝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6期483-489,共7页
本文用激光光解-荧光猝灭方法测定了CH3Cl对CH(A,B和C)及CH2Cl2、CHCl3和CCl4对CH(C)的猝灭速率常数。结果表明,氯代甲烷分子对CH(C)的猝又速率常数近似于CH(B)的猝灭速率常数,而比CH... 本文用激光光解-荧光猝灭方法测定了CH3Cl对CH(A,B和C)及CH2Cl2、CHCl3和CCl4对CH(C)的猝灭速率常数。结果表明,氯代甲烷分子对CH(C)的猝又速率常数近似于CH(B)的猝灭速率常数,而比CH(A)的猝灭速率常数大,但都具有与气动速率相当的量级,表明化学反应在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且CH(A,B,C)的猝灭速率常数都随氯代甲烷分子中的C-Cl键数的增加而增大。我们用碰撞络合物模型计算了氯代甲烷分子与CH(A,B)形成碰撞络合物时的生成截面,结果表明在电子激发态CH的猝灭过程中多极吸引势起着重要作用,且该过程属于入口通道控制的猝灭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甲烷 电子激发态 猝灭速度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环芳烃菲电子激发态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8
作者 仇毅翔 张勇 王曙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2030-2034,F007,共6页
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 DFT及组态相关CIS、含时TD HF方法对菲的UV光谱进行了理论研究 ,在几何构型优化的基础上 ,计算了其垂直电子激发能 .计算表明 ,基函数的选择对激发能的计算影响较大 ,而不同的密度泛函交换 -相关势对其影响较小 ,... 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 DFT及组态相关CIS、含时TD HF方法对菲的UV光谱进行了理论研究 ,在几何构型优化的基础上 ,计算了其垂直电子激发能 .计算表明 ,基函数的选择对激发能的计算影响较大 ,而不同的密度泛函交换 -相关势对其影响较小 ,这和轨道能级的系统误差相互抵消有关 .对菲的电子跃迁能的计算 ,与实验结果比较相一致 ,理论与实验的误差和不同的实验之间的误差在同一个数量级之内 ,显示TD DFT方法比CIS ,T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环芳烃 电子激发态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几何构型 紫外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2,NO,N_2O,NH_3及胺类分子对电子激发态CCl_2(~1B_1)自由基猝灭的动力学
9
作者 高义德 冉琴 +2 位作者 刘云珍 陈旸 陈从香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4-417,共4页
对CCl4/Ar混合气体直流脉冲放电产生CCl2自由基,再用541.52nm激光将电子基态CCl2激励到激发态A^1B1(0,4,0)振动态的k=0能级上,通过检测激发态CCl2时间分辨荧光信号,该信号呈双指数衰减,测得室温下CCl2(A^1B1)被N2,NO,N2O,NH3及胺类分子... 对CCl4/Ar混合气体直流脉冲放电产生CCl2自由基,再用541.52nm激光将电子基态CCl2激励到激发态A^1B1(0,4,0)振动态的k=0能级上,通过检测激发态CCl2时间分辨荧光信号,该信号呈双指数衰减,测得室温下CCl2(A^1B1)被N2,NO,N2O,NH3及胺类分子猝灭的实验结果,用三能级模型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获得态分辨速率常数KA和Ka值,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 NO N2O NH3 胺类 电子激发态 CCl2 自由基 猝灭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_2自由基电子激发态解离通道的静力学分析
10
作者 方立铭 季学韩 崔执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30-133,共4页
本文根据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利用对称性关联的方向性原则,研究了三原子CF2体系的可能解离通道.在轨道和自旋规则限制下,得到了母体自由基特定电子态与解离碎片电子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具体给出了CF2自由基在不同电子态下可... 本文根据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利用对称性关联的方向性原则,研究了三原子CF2体系的可能解离通道.在轨道和自旋规则限制下,得到了母体自由基特定电子态与解离碎片电子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具体给出了CF2自由基在不同电子态下可能的解离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 解离通道 CF2自由基 电子激发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头计算研究NiI分子的基态和低电子激发态
11
作者 杨传路 高峰 +1 位作者 张晓燕 韩克利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7-77,共1页
采用多参考组态方法和相对论有效势基函数组研究了NiI分子的基态和低激发态的势能曲线、光谱项、势动能级和光谱常数,在15000cm^-1的能量内发现了6个2重自旋电子态,其中3个为△对称性,另外三个为Ⅱ对称件.最低的△电子态证实为基态... 采用多参考组态方法和相对论有效势基函数组研究了NiI分子的基态和低激发态的势能曲线、光谱项、势动能级和光谱常数,在15000cm^-1的能量内发现了6个2重自旋电子态,其中3个为△对称性,另外三个为Ⅱ对称件.最低的△电子态证实为基态,而最低的Ⅱ态高出它2174.56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I 电子激发态 基态 计算研究 分子 势能曲线 激发态 组态方法 光谱常数 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子束和激光技术研究电子激发态原子、分子的态-态传能(I)——转动态-态传能和电子态产物的分支比
12
作者 李学初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主要介绍了利用分子束和激光技术研究NH2 ( A)与分子碰撞时转动角动量 ,电子自旋和核自旋的变化情况 ,以及CO(a3∏ )与NO传能中生成NO电子激发态的各种通道 .文中也涉及到惰性气体亚稳态原子与分子E -E传能的微观机理 ,同时还介绍了激... 主要介绍了利用分子束和激光技术研究NH2 ( A)与分子碰撞时转动角动量 ,电子自旋和核自旋的变化情况 ,以及CO(a3∏ )与NO传能中生成NO电子激发态的各种通道 .文中也涉及到惰性气体亚稳态原子与分子E -E传能的微观机理 ,同时还介绍了激发态分子在碰撞中自身量子态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 态-态传能 原子 分子 电子激发态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子束和激光技术研究电子激发态原子、分子的态-态传能(II)——亚稳态原子传能和激发态分子内能量传递
13
作者 李学初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103-106,118,共5页
The article presents mainly the study of the changes of rotational angular momentum, electronic spin and nuclear spin in the collision of NH 2() with molecules and the channels of producing the excited NO in the colli... The article presents mainly the study of the changes of rotational angular momentum, electronic spin and nuclear spin in the collision of NH 2() with molecules and the channels of producing the excited NO in the collision of CO(a 3∏) with NO. The mechanism on the E-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rare gas metastable atoms and molecules is also discussed. In addition, the quantum state change in the excited molecules is also considered in the collision with or without intramolecular perturb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 激光 电子激发态 原子 分子 态-态传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氦铀离子的双电子激发态辐射衰变特性
14
作者 马新文 Mokler P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2-195,共4页
讨论了类氢铀离子与H2分子碰撞中,经KLL共振转移和激发过程形成类氦铀离子双电子激发态的机制,分析了实验测量到的X射线能谱和各种竞争过程对X射线能谱的贡献。对由于纯电子电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双激发态的Kα辐射衰变的超级卫星线的角分... 讨论了类氢铀离子与H2分子碰撞中,经KLL共振转移和激发过程形成类氦铀离子双电子激发态的机制,分析了实验测量到的X射线能谱和各种竞争过程对X射线能谱的贡献。对由于纯电子电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双激发态的Kα辐射衰变的超级卫星线的角分布测量结果表明,角分布呈各向异性,电子态布居存在很强的定向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转移和激发 电子激发态 角分布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序系统中电子激发态的色散能量输运(Ⅰ)——主方程及其Green函数解的Dyson方程(英文)
15
作者 刘小兵 史向华 周明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1期77-79,共3页
从EESET的主方程的格林函数解入手 ,采用合理的位形退耦平均近似 ,第一次给出了适合于短时低浓度区域的平均平方位与扩散系数的含时闭合的解析形式 ,与现有的其它理论所给出的相应的渐近级数展开结果一致 ,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
关键词 电子激发态 格林函数 能量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序系统中电子激发态的色散能量输运(Ⅱ)
16
作者 史向华 刘小兵 周明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4期62-65,共4页
从EESET的主方程的格林函数解入手 ,采用合理的位形退耦近似 ,第一次给出了适合于短时低浓度区域的平均平方位移与扩散系数的含时闭合的解析形式 ,与现有的其它理论所给出的渐近级数展开结果一致 。
关键词 电子激发态 格林函数 能量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_2自由基电子激发态的理论研究
17
作者 李步通 魏子章 +2 位作者 潘清江 张红星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68-2170,共3页
采用CASPT2/CASSCF方法对HO2自由基进行统计算,优化了三个电子态的稳定点几何构型,得到详细的频率数据.利用垂直激发计算确定了3个里德堡态、11个价电子态的电子结构以及在三种理论水平上(CASSCF,SS-CASPT2和MS-CASPT2)的能量信息.计算... 采用CASPT2/CASSCF方法对HO2自由基进行统计算,优化了三个电子态的稳定点几何构型,得到详细的频率数据.利用垂直激发计算确定了3个里德堡态、11个价电子态的电子结构以及在三种理论水平上(CASSCF,SS-CASPT2和MS-CASPT2)的能量信息.计算中使用了ANO-L和ANO-L+基组,验证了已知实验数据的同时,通过与其它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揭示了应用弥散轨道系数对于该体系激发态研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激发态 CASPT2 里德堡态 HO2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基咔唑与蒽之间电子激发态能量传递
18
作者 章立民 张月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1-13,共3页
本文研究了以丙基咔唑为能量传递给体,蒽为受体时分子间的电子激发态能量传递过程,用简化模型计算可得其传递速率为kET=1.3×1010(mol/L)-1s-1,并且测定了丙基咔唑在苯溶液中的荧光寿命τD=8.
关键词 丙基咔唑 电子激发态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硅中的电子激发态及其光谱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薛肪时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1-168,共8页
本文用硅-氧化硅复合纳米材料的能带混合模型研究了多孔硅中的高能激发态.理论计算表明,随着电子能量的升高△波和Г波之间产生了极强的相互耦合,形成一对强△态和强Г态.这两种状态分别被限制在中心硅丝和表面氧化硅层中,从而产... 本文用硅-氧化硅复合纳米材料的能带混合模型研究了多孔硅中的高能激发态.理论计算表明,随着电子能量的升高△波和Г波之间产生了极强的相互耦合,形成一对强△态和强Г态.这两种状态分别被限制在中心硅丝和表面氧化硅层中,从而产生实验中观察到的量子限制态和非量子限制态.在有效质量理论框架下计算了不同能级间的光跃迁矩阵元,得出了跃迁选择定则.强△态与Г态间的跃迁几率很小,在俘获电子以后可以构成一种元激发陷阶,运用所计算的结果较好地解释了实验中观察到的PL和CL光谱中的量子限制态、非量子限制态、元激发陷阱以及各种不同的谱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 电子激发态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iCl(001)-(1X1)表面电子激发态及其随时演化
20
作者 陈武超 王能平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0年第1期101-109,共9页
采用多体摄动理论研究CO:LiCl(001)-(1X1)表面的激发态性质、CO分子激子态随时演化及其寿命.首先用局域密度近似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CO分子吸附在LiCl(001)-(1X1)表面的几何结构;随后运用GW近似研究LiCl块体、LiCl(001)-(1X1)干净表面以... 采用多体摄动理论研究CO:LiCl(001)-(1X1)表面的激发态性质、CO分子激子态随时演化及其寿命.首先用局域密度近似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CO分子吸附在LiCl(001)-(1X1)表面的几何结构;随后运用GW近似研究LiCl块体、LiCl(001)-(1X1)干净表面以及CO:LiCl(001)-(1X1)表面的准粒子能带结构,引入电子-空穴相互作用,求解二粒子格林函数的Bethe-Salpeter方程(BS方程),并得出其电子-空穴激发态及光学吸收谱,将计算得到的光吸收谱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最后基于吸附系统CO:LiCl(001)-(1X1)的BS方程的解,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得出的分子激发态的随时演化.因衬底和吸附分子之间的耦合作用,CO分子激子态在随时演化的初始阶段呈现非常快的衰减,其寿命仅为0.75 fs.CO分子激子态的空穴大幅度地向衬底转移,而激子态的电子仍然滞留在CO分子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粒子能带结构 GW近似 电子激发态 BS方程 随时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