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3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流电晕放电协同膜蒸馏处理含盐废水的研究
1
作者 杨国清 单繁 +2 位作者 王德意 张梦烨 徐佳英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3,共13页
膜蒸馏技术因能量需求与盐度无关,尤其适合处理高盐度水体,但低膜通量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技术瓶颈。文中采用电晕放电协同膜蒸馏的手段,在不同电极结构、电压极性和放电强度下,研究了电晕放电对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 膜蒸馏技术因能量需求与盐度无关,尤其适合处理高盐度水体,但低膜通量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技术瓶颈。文中采用电晕放电协同膜蒸馏的手段,在不同电极结构、电压极性和放电强度下,研究了电晕放电对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疏水膜膜蒸馏过程的影响。实验发现:膜通量促进效果与电极结构有关,且存在极性效应。在单针和多针电晕放电下,PVDF膜通量可由0.108 g/(cm^(2)·h)提高到0.146 g/(cm^(2)·h)电晕停止后,膜通量恢复至初始水平。文中研究表明,将电晕放电和膜蒸馏相结合可以提高膜通量,并且电晕放电对PVDF疏水膜无破坏。在电晕辅助膜蒸馏过程中,薄膜上方荷电液滴的定向电泳对膜通量起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而离子风的形成及发展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聚偏氟乙烯 膜蒸馏 离子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下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粒子特性的仿真研究
2
作者 冷雪健 金福宝 +1 位作者 马山刚 陈科元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0,共7页
电晕放电作为等离子体的一种重要获取手段,它的放电特性及其降解能力与所处空气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得到不同海拔高度对电晕放电特性和等离子体降解能力的影响,本文通过COMSOL软件基于流体动力学模型,对不同海拔高度的放电模型进行... 电晕放电作为等离子体的一种重要获取手段,它的放电特性及其降解能力与所处空气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得到不同海拔高度对电晕放电特性和等离子体降解能力的影响,本文通过COMSOL软件基于流体动力学模型,对不同海拔高度的放电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别对电流波形、影响等离子体降解能力的电子密度、平均电子能量等物理量随海拔高度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环境温度越低,电流脉冲峰值越高,频率越高,脉冲启动时间越提前.脉冲波形的上升时间减小、下降时间增大.同时,电子密度以及平均电子能量也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电晕放电 COMSOL仿真 电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材料对C_(4)F_(7)N/CO_(2)混合气体电晕放电分解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王浩 颜湘莲 +3 位作者 韩冬 姚尧 马德英 刘晓波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8,共7页
全氟异丁腈(C_(4)F_(7)N)的环保和绝缘性能优良,是替代SF_(6)气体的主流环保气体。本文首先利用针-板电极对C_(4)F_(7)N/CO_(2)混合气体开展了一系列工频交流电晕放电实验,然后基于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了不同电极材料(不锈钢、铝和黄铜... 全氟异丁腈(C_(4)F_(7)N)的环保和绝缘性能优良,是替代SF_(6)气体的主流环保气体。本文首先利用针-板电极对C_(4)F_(7)N/CO_(2)混合气体开展了一系列工频交流电晕放电实验,然后基于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了不同电极材料(不锈钢、铝和黄铜)和施加电压对C_(4)F_(7)N/CO_(2)混合气体分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_(4)F_(7)N/CO_(2)混合气体特征分解气体的含量随施加电压的升高而增大,且受金属材料化学活性的影响明显,其中铝电极下的分解产物总量最高。特征分解气体含量比值c[C_(2)F_(6)]/c[CF_(4)]和v[C_(2)F_(4)]/v[C_(3)F_(6)]对电极材料和电晕放电程度具有较好的识别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4)F_(7)N/CO_(2)混合气体 电晕放电 分解特性 电极材料 特征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暴环境下多尖端电晕放电特征的数值模拟
4
作者 徐德望 谭涌波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9,共11页
为研究雷暴环境下多尖端电晕放电特征,利用二维时变电晕放电模型,模拟多尖端电晕放电过程,开展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空间中存在多尖端时,尖端能否释放电晕电荷与环境电场大小及自身相对位置有关,其中环境电场大小为主要因素,环境电场增... 为研究雷暴环境下多尖端电晕放电特征,利用二维时变电晕放电模型,模拟多尖端电晕放电过程,开展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空间中存在多尖端时,尖端能否释放电晕电荷与环境电场大小及自身相对位置有关,其中环境电场大小为主要因素,环境电场增强,能够释放电晕电荷的尖端数量增加。当环境电场相同时,尖端能否优先释放电晕电荷由自身相对位置决定,随着尖端间距增大,尖端间的相互作用减弱,释放电晕电荷的尖端同样增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尖端释放的电晕电荷总量随尖端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尖端数量增加至一定数值,电晕电荷总量基本保持不变。一旦尖端释放电晕电荷,电晕电荷对尖端产生抑制作用,尖端抑制电场由电晕电荷总量及其空间分布形态确定;当尖端电晕放电达到动态平衡时,尖端抑制电场可由环境电场及尖端畸变系数计算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尖端电晕放电 电晕电荷总量 抑制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配电网开关柜电晕放电检测设计
5
作者 田超华 赵欢 +2 位作者 黄鸿基 孙伟可 王学峰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1期51-54,60,共5页
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电晕放电量过大导致间隙击穿,开关柜输出电量信号出现过度电离,降低了运行稳定性。为此,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配电网开关柜电晕放电检测方法。利用与电晕信号相关的深度学习识别模型,定义单调非递增函数,并以此为基础... 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电晕放电量过大导致间隙击穿,开关柜输出电量信号出现过度电离,降低了运行稳定性。为此,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配电网开关柜电晕放电检测方法。利用与电晕信号相关的深度学习识别模型,定义单调非递增函数,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信号取样值,实现深度学习下的配电网开关柜电晕信号取样。确定电晕信号串表达式,根据开关柜脉冲求解结果,完成实时放电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将电晕放电量最大值控制在100 pC以下,能够避免开关柜输出电量信号出现过度电离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配电网开关柜 电晕放电 单调非递增函数 放电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晕放电离子风推力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陈圳 马贺 +2 位作者 李山 刘友江 陈池来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6,共6页
为了探讨不同气体介质对电晕放电离子风特性的影响,选取空气、氮气、氦气作为放电气体介质,研究了相同条件下,不同气体介质环境中针-环电晕放电离子风的推力和风速随电极电压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3种气体介质中电晕放电离子风的推力... 为了探讨不同气体介质对电晕放电离子风特性的影响,选取空气、氮气、氦气作为放电气体介质,研究了相同条件下,不同气体介质环境中针-环电晕放电离子风的推力和风速随电极电压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3种气体介质中电晕放电离子风的推力随电流变化均呈现出饱和趋势,但不同气体介质的饱和点各不相同,氦气饱和电流最小,其正电晕饱和推力为0.98mN,氮气正电晕饱和推力为1.96mN,空气趋向饱和速度最慢。放电性质变化前最大推力可达11.76mN;推功比随电压呈现下降趋势,3种气体中氦气的推功比下降速度最快,空气的推功比下降速度最慢,且并不呈现线性关系;3种气体介质离子风风速差异也较大,氦气环境下离子风风速最大能达到4.4m·s^(−1),而氮气仅有1.4m·s^(−1)。现有简单的离子排斥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以上现象,研究表明,这些现象与电子参与、气体粘滞性和密度等性质密切相关。这项研究对离子风机理的深入研究和应用都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离子风 气体介质 推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除尘器设备中电晕放电机制及其对除尘效果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武思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49-152,共4页
本文详细探讨了电除尘器中电晕放电的机制及其对除尘效果的具体影响,同时简要论述了电除尘器的基本构造与操作原理。通过对电晕放电的形成条件、特性及其在除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的深入分析,本文旨在提供对电除尘器性能优化的理论支持。... 本文详细探讨了电除尘器中电晕放电的机制及其对除尘效果的具体影响,同时简要论述了电除尘器的基本构造与操作原理。通过对电晕放电的形成条件、特性及其在除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的深入分析,本文旨在提供对电除尘器性能优化的理论支持。电除尘器利用高压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烟尘颗粒荷电并在电场力作用下沉积到集尘板上。通过研究电压、电流等关键参数,分析了电子和离子在除尘过程中的作用,为实际应用中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器 电晕放电 除尘效果 静电场 带电尘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技术在输电线路电晕放电检测中的实际应用
8
作者 韦忠宇 张道勇 范明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2期031-034,共4页
电晕放电指的是因导线表面电场强度较高,引起的空气电离所产生的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有很大的威胁,是当前电网输电部门在日常巡检工作中非常关注的问题。为了提高输电线路电晕放电的检测水平,从而提升电网线路... 电晕放电指的是因导线表面电场强度较高,引起的空气电离所产生的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有很大的威胁,是当前电网输电部门在日常巡检工作中非常关注的问题。为了提高输电线路电晕放电的检测水平,从而提升电网线路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文章对输电线路电晕放电检测的优势做出讲解,总结了无人机技术的高压输电线路电晕放电检测中遇到的问题,根据了解云南某地高压输电线路电晕放电实时检测的实际情况展开研究,为无人机技术在输电线路电晕放电检测中的实际作用提出了有效措施。希望对无人机技术在后续实践中提供更加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输电线路 电晕放电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晕放电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9
作者 郭秀峰 章玲 +2 位作者 高玥 汪兆霞 赵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97-4004,共8页
电晕放电是研究地闪过程和雷电预警的关键,而以往的模型多为二维模型或一维模型,且多以单个建筑物电晕放电为研究对象,因此建筑物(群)电晕放电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三维电晕放电模型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发了考虑风场与忽略风... 电晕放电是研究地闪过程和雷电预警的关键,而以往的模型多为二维模型或一维模型,且多以单个建筑物电晕放电为研究对象,因此建筑物(群)电晕放电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三维电晕放电模型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发了考虑风场与忽略风场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三维电晕放电模型,并通过应用于单针系统、双针系统以及九针系统,研究风场对单针系统电晕放电的影响以及多个尖端之间电晕放电的相互影响,以证明本文模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不同于均匀网格的划分,所开发的三维模型所采用变网格划分的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对大模拟域中细小尖端的精细化模拟,还能扩大模拟域范围;与一维和二维模型相比,本文模型能更全面地获取三维空间中电晕电荷的时空演变特征,且适用于研究多个尖端之间电晕放电的特征,如九针系统,这也是以往模型所无法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三维电晕放电模型 变网格划分 精细化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晕放电与介质阻挡放电净化氰化氢的机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欣 薛宇 +5 位作者 马懿星 王学谦 王郎郎 谢妮霏 陈怡 周晓霞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5-684,共10页
利用电晕放电以及介质阻挡放电两种低温等离子体产生方式净化氰化氢(HCN),同时对二者的反应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电晕放电中当输入能量比(SIE)达到8.3 kJ/L,HCN净化效率为76%,在介质阻挡放电中当SIE为11.9 kJ/L时,HCN净化效率为94%... 利用电晕放电以及介质阻挡放电两种低温等离子体产生方式净化氰化氢(HCN),同时对二者的反应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电晕放电中当输入能量比(SIE)达到8.3 kJ/L,HCN净化效率为76%,在介质阻挡放电中当SIE为11.9 kJ/L时,HCN净化效率为94%;通过Gaussian软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引入外电场,计算分析了两种不同放电方式在HCN净化过程中的差异,在引入外电场之后HCN分子的分子结构以及体系能量均发生了变化,在不同的放电方式中,HCN转化的中间产物—OCN在电晕放电中主要转化为CO_(2)与N_(2),而在介质阻挡放电中HCN更容易与体系中—OH结合生成H_(2)O与—CN,—CN会在介质阻挡放电中的高电子、粒子密度的作用下聚合为C_(3)N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氢 电晕放电 介质阻挡放电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FPI膜片纳米级振幅识别的电晕放电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朕蕊 张国强 +3 位作者 邱宗甲 张萌 李群 郝宝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81-4989,共9页
为检测微弱局部放电,评估局部放电严重程度,提出了基于声敏感膜片纳米级振幅解调的光纤非本征型法布里-珀罗(extrinsic Fabry-Perot interferometric,EFPI)超声传感器电晕放电检测的新方法。首先,结合理论分析,设计制作了共振频率为55.5... 为检测微弱局部放电,评估局部放电严重程度,提出了基于声敏感膜片纳米级振幅解调的光纤非本征型法布里-珀罗(extrinsic Fabry-Perot interferometric,EFPI)超声传感器电晕放电检测的新方法。首先,结合理论分析,设计制作了共振频率为55.5 kHz的EFPI探头。然后,研究了可解调纳米级膜片振幅的相位生成载波-反正切算法。基于EFPI探头和相位生成载波-反正切算法搭建EFPI超声传感器,并采用单点声源与点火脉冲发生器对传感器进行标定。EFPI超声传感器对膜片振幅的分辨率不低于0.43 nm,具有良好的响应线性度与超声信号检测能力。最后,将EFPI探头内置于电晕放电试验装置,实现13.86 pC局放量的检测。同时,结合Bootstrap小样本分析法建立膜片振幅与电晕放电发展情况的联系。试验结果表明:膜片振幅大小随放电电压呈指数增长,与局放量随电压变化的趋势相似,即膜片振幅大小与电晕放电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法布里-珀罗超声传感器 相位生成载波-反正切解调法 膜片振幅 小样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活性炭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处理采油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胜男 张华伟 +5 位作者 贾凌寒 李辉 应博文 王春华 王家骏 米俊锋 《皮革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采油废水是油田污水中最难处理的污水之一,其由较多种难以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组成,成分较为复杂。本文采用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技术处理采油废水,即利用高压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和活性氧物种·OH分解有机物,降解效果良好。并设置多... 采油废水是油田污水中最难处理的污水之一,其由较多种难以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组成,成分较为复杂。本文采用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技术处理采油废水,即利用高压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和活性氧物种·OH分解有机物,降解效果良好。并设置多组实验对比有无活性炭层对放电电流、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活性炭层厚度、流量对净化效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废水 活性炭 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晕放电电离源的双迁移管离子迁移谱检测仪
13
作者 张旭 宋瑜 +7 位作者 罗元江 黎皖君 孔令文 夏磊 刘亚伟 沈成银 黄超群 储焰南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623,共8页
离子迁移谱(IMS)在单一正、负离子模式下检测时易出现漏检或误检。本研究通过开发小型双路离子门控脉冲控制电路,研制了一台以电晕放电为电离源,具备同时检测正、负离子功能的双迁移管IMS检测仪。通过优化气体流速、迁移管温度和热解吸... 离子迁移谱(IMS)在单一正、负离子模式下检测时易出现漏检或误检。本研究通过开发小型双路离子门控脉冲控制电路,研制了一台以电晕放电为电离源,具备同时检测正、负离子功能的双迁移管IMS检测仪。通过优化气体流速、迁移管温度和热解吸温度等关键参数,检测了黑索金、甲基苯丙胺及三硝基甲苯(TNT)的取代产物2,4-二氨基-6-硝基甲苯。结果表明,该仪器能够同时检测正、负离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2,4-二氨基-6-硝基甲苯的检出限分别为200、260 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迁移谱(IMS) 电晕放电 离子门 双迁移管 正负同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联合脉冲电晕放电灭活水中维氏气单胞菌的效果与机制
14
作者 祝振飞 燕鹏程 +2 位作者 张荣 张敏 屈广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68-4977,共10页
将介质阻挡放电(DBD)与脉冲电晕放电(PCD)联合用于水中维氏气单胞菌的灭活,分析了DBD与PCD的协同效应,考察了电压、pH值、载气种类和流量等对DBD联合PCD(DBD/PCD)灭活维氏气单胞菌的影响,探讨了维氏气单胞菌的失活机制,分析了活性物质... 将介质阻挡放电(DBD)与脉冲电晕放电(PCD)联合用于水中维氏气单胞菌的灭活,分析了DBD与PCD的协同效应,考察了电压、pH值、载气种类和流量等对DBD联合PCD(DBD/PCD)灭活维氏气单胞菌的影响,探讨了维氏气单胞菌的失活机制,分析了活性物质的种类和作用,并通过斑马鱼攻毒实验验证了DBD/PCD的安全性.结果表明:DBD/PCD对维氏气单胞菌的灭活效果明显高于DBD和PCD单独灭活效果,且二者的协同系数均大于1;经过420s的处理,DBD/PCD可将维氏气单胞菌的浓度降低7个数量级;增加放电电压可显著提高维氏气单胞菌的灭活效率;碱性条件下,氧气作为载气有利于维氏气单胞菌的灭活;在0.5~1.5L/min的范围内,空气流量对灭活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DBD/PCD系统中产生的活性物质首先作用于维氏气单胞菌外膜,使其破裂,然后进入细胞内造成胞内蛋白和毒力基因的损伤,最终导致维氏气单胞菌失活.DBD/PCD系统产生的活性物质·OH、^(1)O_(2)和O_(2)·^(-)在维氏气单胞菌灭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斑马鱼攻毒实验表明:DBD/PCD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水体病原微生物灭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脉冲电晕放电 维氏气单胞菌 灭活 机制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场下涂层对导线表面水滴电致运动及电晕放电的影响
15
作者 李俨洲 李奇 +2 位作者 徐姝辛 刘锐 蒋兴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81-1791,共11页
架空输电线路上的电晕放电现象通常由导线表面凸起物造成,如雨滴、污秽等,其中雨滴产生的电晕放电现象最为普遍。当前世界各国对于直流输电线路电晕放电机理的研究仍不够深入,因此其也成为发展高压直流输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球... 架空输电线路上的电晕放电现象通常由导线表面凸起物造成,如雨滴、污秽等,其中雨滴产生的电晕放电现象最为普遍。当前世界各国对于直流输电线路电晕放电机理的研究仍不够深入,因此其也成为发展高压直流输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球板试验平台研究了涂敷涂层的铝球在表面附着水滴时,涂层对直流电晕特性及铝球表面水滴电致运动特性的影响;利用仿真软件建立了水滴电致运动多相流模型,分析了涂层接触角与水滴运动形态对水滴周围场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滴半径随接触角的增大而减小,水滴长度随接触角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超亲水性涂层表面水滴吸附效应较强,水滴的运动幅度大大降低,水滴周围的电场强度畸变程度较小,同时电晕电流脉冲有效值最低;而超疏水性涂层表面的水滴难以稳定存在,水滴周围场强畸变程度较大,在电场作用下极易发生喷射现象,水滴喷射后场强的畸变程度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高压直流输电 涂层 电流体动力学 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晕放电—膜催化耦合装置降解甲苯的性能研究
16
作者 刘伟 丁羽辰 +2 位作者 程灿 黄文君 晏乃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6-1621,1687,共7页
用陶瓷膜管包裹不锈钢电极,通过对陶瓷膜管进行Co、Mn负载改性,构建一种新型的脉冲电晕放电—膜催化耦合体系去除模拟烟气中的甲苯。结果表明,甲苯的降解效率随放电电压、反应温度的升高而提高,螺纹状电极更有利于在高压电场作用下降解... 用陶瓷膜管包裹不锈钢电极,通过对陶瓷膜管进行Co、Mn负载改性,构建一种新型的脉冲电晕放电—膜催化耦合体系去除模拟烟气中的甲苯。结果表明,甲苯的降解效率随放电电压、反应温度的升高而提高,螺纹状电极更有利于在高压电场作用下降解目标污染物。Co-Mn复配改性进一步提高陶瓷膜管的催化性能,当陶瓷膜管Co、Mn负载量(以质量分数计)分别为1.00%、0.11%,反应温度为30℃,气体流速为1.32 L/min,甲苯体积分数为16×10^(-6)时,脉冲电晕放电—膜催化耦合体系对甲苯的去除率可高达88.0%。同时,改性陶瓷膜管还具有抑制副产物生成、过滤去除细小颗粒物的作用。多物理场模拟软件(COMSOL)模拟分析表明,反应器中气体均匀通过电晕放电区域,电极附近气体流速较小,可以保证甲苯分子的充分降解。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有机废气净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晕放电 膜催化 耦合作用 甲苯降解 模拟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除尘器的研究
17
作者 王仲 黄鸿成 +6 位作者 张瑜 姜娇 毕娜 贾凌寒 李辉 米俊锋 杜胜男 《应用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67-2671,共5页
当前雾化电晕放电除尘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放电极表面布水不均造成的电极肥大,放电性能因此受限。为解决该问题,设计一种含有螺纹的均匀布水电极的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除尘器,并进行放电和除尘实验。详细分析了其放电特性,研究了正负... 当前雾化电晕放电除尘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放电极表面布水不均造成的电极肥大,放电性能因此受限。为解决该问题,设计一种含有螺纹的均匀布水电极的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除尘器,并进行放电和除尘实验。详细分析了其放电特性,研究了正负电晕放电对伏安特性的影响,探究了流量、两极间距对起晕电压、伏安特性、火花放电电压的影响,确定该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除尘器具有出色的放电性能和去除性能。实验探究的控制两极间距为25 mm流量10 mL/min时的负电晕放电可获得最佳放电特性;同时由对比实验得出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的除尘效率稳定性要优于传统电晕放电,控制流量为10 mL/min时获得最大除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电流 电晕放电 电离 除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兆瓦级飞轮储能定子绕组端部电晕放电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张益中 余双敏 傅斌 《大电机技术》 2024年第6期59-64,70,共7页
兆瓦级飞轮储能电压达到千伏级,频率达到500Hz以上,并且在低气压下运行,因此对电机的定子绕组防晕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气压和频率作为影响因子,通过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研究上述因子对于储能电机定子绕组放电的影响,为现有防晕结... 兆瓦级飞轮储能电压达到千伏级,频率达到500Hz以上,并且在低气压下运行,因此对电机的定子绕组防晕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气压和频率作为影响因子,通过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研究上述因子对于储能电机定子绕组放电的影响,为现有防晕结构的改进提供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因素影响方面,气压对于绕组电晕放电的影响要明显大于频率带来的影响,而两者结合后的影响会使起晕电压发生又一次突变式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 气压 定子绕组 电晕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端导体电晕放电辐射场的计算与实验 被引量:16
19
作者 胡小锋 刘尚合 +2 位作者 王雷 魏明 刘卫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266-2272,共7页
为研究输电线电磁辐射问题,以尖端导体电晕放电为研究对象,利用偶极子模型和传输线模型尖端导体电晕放电辐射场进行理论计算,得出了电磁辐射信号特征;在实验室进行直流高压下尖端电晕放电模拟和实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 为研究输电线电磁辐射问题,以尖端导体电晕放电为研究对象,利用偶极子模型和传输线模型尖端导体电晕放电辐射场进行理论计算,得出了电磁辐射信号特征;在实验室进行直流高压下尖端电晕放电模拟和实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电流注入导体产生的辐射场要比空气电晕区产生的辐射场强的多,在对尖端导体电晕放电辐射场的远距离探测时,空气电晕区产生的辐射场可以忽略不计;尖端导体电晕放电辐射场主要是垂直极化场,由电晕电流在导体两端来回反射引起的;信号的时域波形呈衰减振荡形式,信号的峰值随外加电压的升高而增大,正电压下信号的强度明显比负电压下信号的强度大;信号首脉冲的方向随外加电压的极性不同而相反;信号的持续时间在几百ns数量级,而且随着导体长度的增加,信号的持续时间有增大的趋势。该研究结果对于输电线电晕抑制及周围电磁环境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端电晕放电 辐射场计算 偶极子模型 传输线模型 细长导体 瞬态辐射 电晕放电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增强雾化电晕放电烟气净化器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米俊锋 许德玄 +2 位作者 杜胜男 孙英浩 郝成祥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7年第21期38-42,共5页
分别进行了雾化电晕放电和磁增强电晕放电的实验研究。采用接地极雾化,通过雾化电晕放电和水的循环利用,实现长期、高效并且无污水排放的静电除尘,对雾化电晕放电静电除尘器的构造、放电特点、雾化电晕放电伏-安特性、雾化状态和电极清... 分别进行了雾化电晕放电和磁增强电晕放电的实验研究。采用接地极雾化,通过雾化电晕放电和水的循环利用,实现长期、高效并且无污水排放的静电除尘,对雾化电晕放电静电除尘器的构造、放电特点、雾化电晕放电伏-安特性、雾化状态和电极清洗效果均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在电晕区附近加一个局部磁场,使电晕区内的自由电子形成拉莫运动,从而提高放电电流,提高荷电区内自由电子和负离子浓度。比较了磁增强预荷电器和传统预荷电器的荷电效率,初步探究了磁增强电晕放电的放电机理。为磁增强雾化电晕放电烟气净化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电晕放电 磁增强电晕放电 电离碰撞 气溶胶颗粒荷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