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泳沉积法γ-Al_2O_3微孔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6
1
作者 范晓丹 徐廷献 +1 位作者 徐明霞 梁辉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0-464,共5页
采用电泳沉积法制备γ -Al2 O3微孔膜 ,考察了干燥及烧成制度对膜形成的影响 ,并用IR ,XRD ,SEM ,N2 吸附 -脱附等测试手段对γ -Al2 O3微孔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采用电泳沉积法可成功地制备均匀的γ -Al2 O3保护膜 ;实验中采用室... 采用电泳沉积法制备γ -Al2 O3微孔膜 ,考察了干燥及烧成制度对膜形成的影响 ,并用IR ,XRD ,SEM ,N2 吸附 -脱附等测试手段对γ -Al2 O3微孔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采用电泳沉积法可成功地制备均匀的γ -Al2 O3保护膜 ;实验中采用室温慢速干燥法 ,制得了完整的凝胶膜 ,经过焙烧可获得与基片结合良好的γ -Al2 O3多孔膜 ,在焙烧过程中 ,γ -AlOOH发生如下的晶型转变 :γ -AlOOH 34 5℃γ -Al2 O3,并且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 ,γ -Al2 O3膜的结晶性得到改善。此外 ,γ -Al2 O3膜的断面结构较疏松 ,膜厚度大而均匀 ;一次成膜厚度达十几 μm ,γ -A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沉积法 Γ-AL2O3 微孔膜 制备 表征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沉积法所制γ-Al_2O_3微孔膜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范晓丹 徐廷献 +1 位作者 徐明霞 梁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2-64,共3页
以制得的Al(OH)_3溶胶为电泳液,用电泳沉积法制备了平均孔径为4.6nm的γAl_2O_3微孔膜。采用SEM、孔径分布等测定方法考察了γ-Al2O_3膜的微观形貌和孔结构,并研究了其气体透过性。结构表明,γ-Al2O_3膜表面是平整的,未见明显开裂,且膜... 以制得的Al(OH)_3溶胶为电泳液,用电泳沉积法制备了平均孔径为4.6nm的γAl_2O_3微孔膜。采用SEM、孔径分布等测定方法考察了γ-Al2O_3膜的微观形貌和孔结构,并研究了其气体透过性。结构表明,γ-Al2O_3膜表面是平整的,未见明显开裂,且膜上有气孔存在。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γ-Al_2O_3晶粒长大,形状变得更加规整,粒径大小均匀;孔径分布集中性降低,大孔比例、孔容及孔隙率都有显著增大,表明控制焙烧温度可调控孔大小及其分布。气体H_2/N_2和O_2/N_2可充分透过γ-Al_2O_3膜,其气体透过机理应为努森扩散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 电泳沉积法 γ-Al2O3微孔膜 结构 气体透过性 氧化铝膜 气体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沉积法制备固体电解质薄膜的沉积速率和沉积机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卢立柱 胡湖生 +1 位作者 谢慧琴 李陵川 《化工冶金》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7-103,共7页
研究了用电泳沉积法制备含钇8末在悬浮介质中的荷电机理;采用界面移动法测定了8YSZ粉末在有机悬浮液中的电泳淌度和ξ电势,研究了ξ电势的影响因素;考察了8YSZ粉末在有机悬浮液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研究了电泳沉积的动力学... 研究了用电泳沉积法制备含钇8末在悬浮介质中的荷电机理;采用界面移动法测定了8YSZ粉末在有机悬浮液中的电泳淌度和ξ电势,研究了ξ电势的影响因素;考察了8YSZ粉末在有机悬浮液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研究了电泳沉积的动力学规律,确定了电泳沉积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推导出电泳沉积速率方程.利用重复沉积-烧结法制备的致密化薄膜厚度为26~56μm,硬度为4.33GPa,在1000℃时O-2电导率为12.2S/m,电导激活能为1.09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沉积法 固体电解质薄膜 沉积速率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沉积法制备YBaCuO厚膜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凤华 赵升升 +1 位作者 王珏 樊占国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28,32,共4页
在极间距为 2 .5 cm的电泳容器中 ,以丙酮为分散介质 ,沉积速度随着粉末浓度和碘加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 ,最佳参数值 YBa Cu O粉末浓度 3g/ l,碘 0 .3/ l。在本实验设备条件下 ,外加直流电压应为 110 V。在 930℃下恒温 4小时就能达... 在极间距为 2 .5 cm的电泳容器中 ,以丙酮为分散介质 ,沉积速度随着粉末浓度和碘加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 ,最佳参数值 YBa Cu O粉末浓度 3g/ l,碘 0 .3/ l。在本实验设备条件下 ,外加直流电压应为 110 V。在 930℃下恒温 4小时就能达到固化效果 ,没有裂纹出现。固化膜对基带的附着力用划格法测量 ,按 ASTM( American Standards of Testing Mate-rial)标准可达 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沉积法 YBaCuO厚膜 制备工艺 银基底 超导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沉积法制备V_2O_5薄膜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靳艾平 陈文 朱泉峣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2-816,共5页
将V2O5溶胶电泳沉积在ITO导电基片上制备V2O5薄膜.运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薄膜的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紫外-可见光透射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分别测试其光学和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电泳沉积V2O5薄膜具有致密的显微结构,薄膜厚度均匀、与... 将V2O5溶胶电泳沉积在ITO导电基片上制备V2O5薄膜.运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薄膜的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紫外-可见光透射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分别测试其光学和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电泳沉积V2O5薄膜具有致密的显微结构,薄膜厚度均匀、与基片的粘附性很好;循环实验中,薄膜呈现黄色到绿色的可逆变化,最大的透射率变化达到30%左右;薄膜具有很好的注入/退出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50次循环效率仍能达到88.02%,并且循环后的薄膜与ITO导电玻璃的粘附性仍然很好,没有溶解现象;应用交流阻抗法计算Li+在V2O5薄膜着色过程的扩散系数为5.10×10-12cm2/s,表明该薄膜可以作为电致变色材料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电泳沉积法 五氧化二钒薄膜 电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沉积法制备CuO薄膜的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石锋 李玉国 孙钦军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89,共3页
在经清洗后的硅(111)衬底上,分别采用电泳过程中氧化制备CuO薄膜和电泳制备Cu膜后退火氧化制备CuO薄膜。用XRD和SEM对薄膜样品进行了组分、表面形貌等微观结构的分析,发现两种方法制备的CuO薄膜的组分基本一致,但形貌完全不同,前者是由... 在经清洗后的硅(111)衬底上,分别采用电泳过程中氧化制备CuO薄膜和电泳制备Cu膜后退火氧化制备CuO薄膜。用XRD和SEM对薄膜样品进行了组分、表面形貌等微观结构的分析,发现两种方法制备的CuO薄膜的组分基本一致,但形貌完全不同,前者是由非常均匀的CuO小颗粒(200nm)相连而成团簇状,后者是由一些大小均匀的半径约为200nm的CuO小颗粒和气孔相互交融紧密连接而成的条状或块状。电泳过程中氧化制备的CuO薄膜结晶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沉积法 CuO薄膜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沉积法制备PZT压电陶瓷管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瑞芳 张和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23,共4页
应用电泳沉积技术从乙醇悬浮液中制备出(壁厚约0.4mm,内径为0.8~2.4mm)锆钛酸铅犤Pb(Zr0.52Ti0.48)O3,PZT犦压电陶瓷管。分析了电泳沉积速率和ζ-电位对PZT悬浮液的稳定性及电泳沉积质量的影响,并研究了烧结前后PZT管的微结构和电学性... 应用电泳沉积技术从乙醇悬浮液中制备出(壁厚约0.4mm,内径为0.8~2.4mm)锆钛酸铅犤Pb(Zr0.52Ti0.48)O3,PZT犦压电陶瓷管。分析了电泳沉积速率和ζ-电位对PZT悬浮液的稳定性及电泳沉积质量的影响,并研究了烧结前后PZT管的微结构和电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5.5~6.5范围,悬浮液的ζ-电位高达50mV以上,此时悬浮液体系分散好而稳定,有最佳的沉积速率和相对沉积密度。在此条件下制备出的PZT管,壁厚均匀一致,经1150℃烧结1h后,相对密度为98.7%,管直且基本无变形,剩余极化强度是29.7μC/cm2,矫顽场强是19.2kV/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沉积 压电陶瓷管 悬浮液 PH ζ-电位 电泳沉积法 PZT 制备 剩余极化强度 沉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沉积法在IPMC电极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杜野 赵刚 +3 位作者 隋志阳 梁博 王仲文 张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106,125,共8页
化学镀是制备IPMC(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s,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电极的常用方法.传统化学镀银方法制备Ag-IPMC(传统化学镀方法)的周期约为32 h,时间较长.为此,本文采用电泳沉积法将多壁碳纳米管(MCNT)沉积在Nafion基膜表面... 化学镀是制备IPMC(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s,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电极的常用方法.传统化学镀银方法制备Ag-IPMC(传统化学镀方法)的周期约为32 h,时间较长.为此,本文采用电泳沉积法将多壁碳纳米管(MCNT)沉积在Nafion基膜表面作为IPMC电极,以缩短电极制备周期.由于MCNT与Nafion基膜之间的结合力较小,所以首先进行一次化学镀得到Ag-IPMC(1次化学镀),然后再利用电泳沉积法得到MCNT-Ag复合电极IPMC.同时研究了电泳电压和电泳沉积时间对IPMC电致动性能的影响.电泳沉积法不仅制备周期为传统化学镀方法的一半,并且制备的IPMC电致动性能也明显优于传统化学镀法.电泳沉积法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IPMC电极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 MCNT-Ag-IPMC 电泳沉积法 多壁碳纳米管 IPMC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沉积法制备碳化钛膜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游常 江东亮 +1 位作者 谭寿洪 孙莹 《陶瓷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电泳沉积法 (EPD)制备薄膜具有设备简单 ,成本低 ,成膜快 ,被镀件 (用于沉积薄膜的基体 )形状不受限制 ,薄膜厚度均匀 ,并且其厚度在较大范围内可控等优点。碳化钛熔点高、硬度高、化学稳定性好 ,在复合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 电泳沉积法 (EPD)制备薄膜具有设备简单 ,成本低 ,成膜快 ,被镀件 (用于沉积薄膜的基体 )形状不受限制 ,薄膜厚度均匀 ,并且其厚度在较大范围内可控等优点。碳化钛熔点高、硬度高、化学稳定性好 ,在复合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电泳沉积法制备出了均匀的碳化钛膜 ,研究了碳化钛粉末在悬浮介质中的荷电机理 ;考察了碳化钛粉末在有机悬浮液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研究了电泳沉积的动力学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沉积法 制备 碳化钛薄膜 ξ电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沉积法制备氧化石墨烯膜的微动电接触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龚聪煜 刘善邦 +2 位作者 曹中清 聂裕宸 蔡振兵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7-236,共10页
目的研究氧化石墨烯膜在不同表面粗糙度条件下的微动电接触性能。方法采用金属铜为基底,使用不同粒度的砂纸进行处理,制备不同表面粗糙度的试样。通过电泳沉积法在不同粗糙度的铜表面制备氧化石墨烯膜。通过微动电接触试验装置,研究氧... 目的研究氧化石墨烯膜在不同表面粗糙度条件下的微动电接触性能。方法采用金属铜为基底,使用不同粒度的砂纸进行处理,制备不同表面粗糙度的试样。通过电泳沉积法在不同粗糙度的铜表面制备氧化石墨烯膜。通过微动电接触试验装置,研究氧化石墨烯膜在不同表面粗糙度条件下的微动电接触性能。采用拉曼光谱仪分析氧化石墨烯膜的沉积情况。使用白光干涉仪、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磨痕形貌、磨损体积和成分进行分析。结合摩擦因数及接触电阻,分析氧化石墨烯膜在微动磨损下的电接触性能。结果表面粗糙度为1.51、1.27μm时,氧化石墨烯膜的D峰和G峰强度高于其他试样。在室温条件下,接触电阻最低可降至10 mΩ,且更加稳定。与未处理试样相比,摩擦因数减少的最大幅度为50%,从0.46减少至0.23(Ra=0.88μm);磨损体积减少的最大幅度为90%,从6.28×10^(5)μm^(3)减少至6.40×10^(4)μm^(3)(Ra=1.27μm)。在100℃时,接触电阻基本不超过200 mΩ,摩擦因数增加至0.51及以上,磨损体积增加至1.45×10^(5)μm^(3)及以上。表面粗糙度为1.51、1.27μm的试样磨损体积明显低于其他两个表面粗糙度的试样。在200℃时,接触电阻最终超过了400 mΩ,摩擦因数不低于0.49,磨损体积增加至4.05×10^(5)μm^(3)及以上。结论氧化石墨烯膜在表面粗糙度为1.51、1.27μm时的沉积效果较好。氧化石墨烯膜能显著降低接触电阻、摩擦因数和磨损体积。高温下,接触电阻和摩擦因数上升,磨损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膜 电泳沉积法 微动磨损 电接触 表面粗糙度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沉积法制备YSZ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斌霞 陈添忠 +2 位作者 朱瑞 王道累 曹岚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35-6039,共5页
电泳沉积(electrophoresis deposition,EPD)方法具有沉积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发展和应用前景广阔。首先,介绍了电泳沉积方法与电镀方法的区别。然后,综述了基于EPD技术制备YSZ陶瓷涂层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EPD技术在固体燃料电池、... 电泳沉积(electrophoresis deposition,EPD)方法具有沉积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发展和应用前景广阔。首先,介绍了电泳沉积方法与电镀方法的区别。然后,综述了基于EPD技术制备YSZ陶瓷涂层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EPD技术在固体燃料电池、热障涂层和生物陶瓷3个领域的YSZ涂层制备工艺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EPD制备YSZ涂层的发展趋势,对提升YSZ涂层性能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沉积法 YSZ涂层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热障涂层 生物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泳沉积法的碳纤维表面改性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超 《云南化工》 CAS 2022年第8期19-21,共3页
碳纤维由于质量好、强度大等优点受到了很多行业的青睐,常被用作复合材料的增强体。但由于其生产工艺以及表面结构的影响,导致碳纤维的表面极性基团数量相对较少,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化学上的惰性,进而使得碳纤维与树脂的表面无法紧密粘... 碳纤维由于质量好、强度大等优点受到了很多行业的青睐,常被用作复合材料的增强体。但由于其生产工艺以及表面结构的影响,导致碳纤维的表面极性基团数量相对较少,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化学上的惰性,进而使得碳纤维与树脂的表面无法紧密粘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相关学者发现,氧化石墨烯(CNT)以及碳纳米管(GO)的比表面积相对较大,且表面含有大量的极性基团,将这两者引入到碳纤维的表面当中,可以使得碳纤维与树脂界面结合得更加紧密。基于此,对利用电泳沉积法改良的碳纤维表面进行了详细综述,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沉积法 碳纤维 氧化石墨烯 碳纳米管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泳沉积法制作陶瓷叠层复合材料 被引量:2
13
作者 帕奇克.尼科森 帕瑟.撒卡 +1 位作者 桑瓦.达塔 王平芳 《江西建材》 1997年第2期44-47,共4页
电泳沉积法能控制操作参数,用于制作一类陶瓷产品,包括单层复合材料、颗粒补强薄层复合材料、含多孔层薄片、含非平面层薄片、连续纤维补强陶瓷复合材料以及功能梯度材料.
关键词 陶瓷复合材料 叠层薄片 电泳沉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电泳沉积法在金属基材上涂覆多层复合物的方法(美国)
14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02年第10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电泳沉积法 金属基材 涂覆 多层复合物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电解质薄膜的电泳沉积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秉国 刘亚迪 +2 位作者 胡浩然 张扬军 曾泽智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4-806,共13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是一种高效、清洁的全固态能量转化装置,但过高的工作温度(700~900℃)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和寿命,SOFC中低温化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制备超薄电解质(厚度<10μm)可缩短氧离子传导路径,有效降低欧姆损耗并提升...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是一种高效、清洁的全固态能量转化装置,但过高的工作温度(700~900℃)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和寿命,SOFC中低温化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制备超薄电解质(厚度<10μm)可缩短氧离子传导路径,有效降低欧姆损耗并提升中低温SOFC输出功率。电泳沉积工艺因其成本低、制备速度快等优势,极具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电解质薄膜的潜力。本文归纳了近十年来电泳沉积工艺在SOFC电解质薄膜生产中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电泳沉积过程中的基体选择及预处理、稳定悬浮液制备、气泡消除及热处理过程等瓶颈问题展开讨论。结合大规模商业化薄膜制备应用的需求分析,给出了电泳沉积工艺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沉积法 致密 电解质薄膜 中低温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原文传递
电泳沉积法制备高度有序的SnO_(2)/Fe_(2)O_(3)复合纳米线阵列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建军 张兴堂 +4 位作者 陈艳辉 李蕴才 黄亚彬 杜祖亮 李铁津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65-868,共4页
通过电泳沉积的方法在AAO模板微孔中制备出了高度有序的SnO2/Fe2O3复合纳米线阵列,并用SEM,TEM,EDX,XRD及XPS对其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所得SnO2/Fe2O3复合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80nm,长度达几十微米,由高度结晶的六方结构的α-... 通过电泳沉积的方法在AAO模板微孔中制备出了高度有序的SnO2/Fe2O3复合纳米线阵列,并用SEM,TEM,EDX,XRD及XPS对其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所得SnO2/Fe2O3复合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80nm,长度达几十微米,由高度结晶的六方结构的α-Fe2O3和四方结构的SnO2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沉积法 复合纳米材料 SnO2/Fe2O3 化学结构 气敏特性
原文传递
电泳沉积法制备多层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17
作者 张合 卓清松 +1 位作者 简淑华 陈韦安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13-117,共5页
将纳米TiO2颗粒以电泳沉积法披覆于导电玻璃上,同时整合光电极、反电极、电解质及染料制备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首先将TiO2纳米颗粒与异丙醇所混合的电泳悬浮液通过电泳技术沉积出适当厚度的多层膜结构;精确控制制程中的电流、电压与... 将纳米TiO2颗粒以电泳沉积法披覆于导电玻璃上,同时整合光电极、反电极、电解质及染料制备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首先将TiO2纳米颗粒与异丙醇所混合的电泳悬浮液通过电泳技术沉积出适当厚度的多层膜结构;精确控制制程中的电流、电压与沉积时间而获得单层厚度为3.3μm的TiO2薄膜.此多层膜通过低温烧结增加其致密性及染料披覆效果.最后将此多层薄膜作为工作电极,封装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经由I-V曲线检测结果显示,所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5.29%,且这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十分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电泳沉积法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原文传递
钛基表面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电泳沉积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菲 林昌健 王周成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71,共5页
 应用沉淀法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并以电泳沉积法在粗糙化的钛表面制备纳米结构的羟基磷灰石涂层.纳米涂层有利于保持羟基磷灰石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制备的涂层均匀并且无裂缝,烧结后涂层仍保持纳米结构,其烧结温度也明显降低。钛表面经...  应用沉淀法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并以电泳沉积法在粗糙化的钛表面制备纳米结构的羟基磷灰石涂层.纳米涂层有利于保持羟基磷灰石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制备的涂层均匀并且无裂缝,烧结后涂层仍保持纳米结构,其烧结温度也明显降低。钛表面经化学处理后,可形成很多微孔和TiO2薄层,增强了涂层和基体之间的结合.涂层的结合力为 18±2. 5MPa,硬度和杨式模量分别为 32. 0和 2. 4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纳米涂层 电泳沉积法 生物活性 生物材料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Cr2MoV钢表面电泳沉积氧化铝和氧化锆涂层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津 郭海明 +1 位作者 李洪 何业东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73,共6页
采用电泳沉积法以硝酸铝和硝酸钇为溶胶原料,在溶胶制备过程中加入钇稳氧化锆(YSZ),然后利用电泳沉积和热压滤烧结相结合方法在32Cr2MoV钢表面制备氧化铝和氧化锆涂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涂层表面及界面形貌进行观察,利用X射线衍... 采用电泳沉积法以硝酸铝和硝酸钇为溶胶原料,在溶胶制备过程中加入钇稳氧化锆(YSZ),然后利用电泳沉积和热压滤烧结相结合方法在32Cr2MoV钢表面制备氧化铝和氧化锆涂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涂层表面及界面形貌进行观察,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涂层物相组成进行分析,采用热循环氧化试验研究涂层对基体在900℃空气中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电泳沉积法在32Cr2MoV钢表面制备了一层致密陶瓷涂层,经热压滤烧结后涂层由表层α-Al2O3和ZrO2、次表层Fe的氧化物以及靠近基体的Fe、Mo、Cr氧化物层组成,经900℃热循环氧化试验表明,陶瓷复合涂层对基体32Cr2MoV钢起到了一定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沉积法 Al2O3-ZrO2复合涂层 热循环氧化 32Cr2MoV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电泳法制备YBa_2Cu_3O_(7-δ)超导涂层的影响
20
作者 罗清威 李英楠 +1 位作者 李凤华 樊占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51-1754,共4页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YBa2Cu3O7-δ(YBCO)具有高载流能力、高不可逆场、低交流损耗和高转变温度,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对象.采用低成本的电泳沉积技术在Hastelloy合金上成功制备了YBCO超导层.添加剂对电泳液的稳定性及涂层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YBa2Cu3O7-δ(YBCO)具有高载流能力、高不可逆场、低交流损耗和高转变温度,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对象.采用低成本的电泳沉积技术在Hastelloy合金上成功制备了YBCO超导层.添加剂对电泳液的稳定性及涂层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实验研究了添加剂(种类选择及添加量)与YBCO超导层的关系.结果表明,添加0.05 g PVB时所制备的样品具有较好的超导电性,其临界电流密度可达100 A/cm2(0 T,77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带 添加剂 电泳沉积法 超导涂层 YBCO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