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嵌同步机支撑特性的含储能并网变流器电流型控制策略
1
作者 韩宇 乔学博 +2 位作者 李勇 喻松涛 曹一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58-168,共11页
光储并网变流器具有低惯量、弱阻尼、调压能力弱和功率频繁波动等特征,大规模接入会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针对此类含储能并网变流器,提出了一种内嵌同步机支撑特性的电流型控制策略,以增强系统的惯性支撑能力。该策略模拟同步机... 光储并网变流器具有低惯量、弱阻尼、调压能力弱和功率频繁波动等特征,大规模接入会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针对此类含储能并网变流器,提出了一种内嵌同步机支撑特性的电流型控制策略,以增强系统的惯性支撑能力。该策略模拟同步机的动力学行为,将并网变流器输出外特性控制成具有同步机控制特性的受控电流源,融合了基于虚拟同步机的构网型控制与基于锁相环的跟网型控制两者的优势,在惯性支撑、故障穿越、电网谐波、孤岛运行等方面具备显著综合优势,并且虚拟惯性支撑的实现无须对系统输出频率微分进行检测采样,避免了频率微分检测带来的噪声干扰。此外,针对交流侧惯性支撑能力与直流侧电压稳定难以调和的矛盾,设计了兼顾直流侧电压稳定与交流侧惯性支撑的模糊自适应比例-积分(PI)协调控制策略。最后,硬件在环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变流器 光伏 储能 惯性支撑 虚拟同步机 电流型控制 电压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传感器电流型控制开关电源斜坡补偿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陶雪慧 许建平 吴松荣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80,共6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开关电源电流检测方法,并分析了这些电流检测方法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介绍了不需要电流检测电路的无传感器电流型控制方法。通过以Boost变换器为例对无传感器电流型控制原理以及无传感器电流型控... 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开关电源电流检测方法,并分析了这些电流检测方法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介绍了不需要电流检测电路的无传感器电流型控制方法。通过以Boost变换器为例对无传感器电流型控制原理以及无传感器电流型控制的斜坡补偿问题进行的详细分析研究发现,对控制环路中的误差放大器输出信号提供具有适当斜率的补偿斜坡,可使系统获得更优的环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源 电流型控制 无传感器电流型控制 斜坡补偿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器研究(I)——直流分压电容不均压问题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东华 谢少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5-88,51,共5页
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器直流分压电容电压存在偏差,电容中点的电压偏移容易导致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的畸变,使电路性能恶化,甚至使系统失控。文中分析了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器分压电容不均压产生的原因,给出电容中点电压偏移的理论值,讨论... 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器直流分压电容电压存在偏差,电容中点的电压偏移容易导致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的畸变,使电路性能恶化,甚至使系统失控。文中分析了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器分压电容不均压产生的原因,给出电容中点电压偏移的理论值,讨论了电容不均压问题对整个逆变器系统造成的影响。仿真和实验结果证实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由于该问题的存在,限制了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器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交器 半桥电路 电流型控制 不均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器研究(Ⅱ)——直流电容电压偏差前馈控制技术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东华 谢少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73,共5页
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器直流分压电容存在偏差,实际电路容易失控,限制了其实用性。针对电压电流双闭环瞬时值控制半桥逆变器提出了电容电压偏差前馈控制方案,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采用该技术后,分压电容的直流偏差被消除,半桥逆变电路在... 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器直流分压电容存在偏差,实际电路容易失控,限制了其实用性。针对电压电流双闭环瞬时值控制半桥逆变器提出了电容电压偏差前馈控制方案,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采用该技术后,分压电容的直流偏差被消除,半桥逆变电路在各种情况下都可以正常工作。本文的方法为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电路的实用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半桥电路 电流型控制 不均压 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控制单电感双输出Buck变换器的动力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瑶 徐利梅 +1 位作者 李爱 廖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3-651,共9页
通过对电流型控制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Buck变换器工作原理的描述,推导了三个电感电流边界,建立了电流型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离散迭代映射模型。采用分岔图和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了以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为... 通过对电流型控制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Buck变换器工作原理的描述,推导了三个电感电流边界,建立了电流型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离散迭代映射模型。采用分岔图和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了以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为变化参数的分岔行为。通过稳定性分析,得到了电流型控制SIDO Buck变换器从稳定的周期1工作状态到不稳定工作状态,从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到断续导电模式转移的分界线方程,并利用参数空间映射图对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域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路参数变化,电流型控制SIDO Buck变换器发生了倍周期分岔和混沌,且运行轨道与三个边界碰撞后产生不同的分岔路由,包括周期数倍增和工作模式转移。最后,建立了电流型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仿真和实验电路,时域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型控制 单电感双输出 离散迭代映射模 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补偿固定关断时间电流型控制Boost变换器的次谐波振荡机理及失稳边界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希 许建平 +2 位作者 许多 陈诚 张凯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2-249,共8页
当电压外环反馈增益较大或变换器输出电容等效串联电阻(equivalentseriesresistance,ESRl较大时,采用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补偿的固定关断时间电流型(fixedoff-timecurrent.mode,FOT-CM)控制Boost变换器存在... 当电压外环反馈增益较大或变换器输出电容等效串联电阻(equivalentseriesresistance,ESRl较大时,采用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补偿的固定关断时间电流型(fixedoff-timecurrent.mode,FOT-CM)控制Boost变换器存在次谐波振荡现象,导致变换器工作在不稳定状态。PI补偿器中补偿电容电压是变换器电感电流和输出电容电压的线性组合,由此建立了PI补偿FOT-CM控制Boost变换器的降阶离散时间模型,研究了电压外环反馈增益和输出电容ESR对变换器稳定性的影响,阐述了次谐波振荡现象的产生机理。进一步,通过近似降阶离散时间模型,得到了PI补偿FOT-CM控制Boost变换器的近似临界稳定条件。结果表明,当输出电容ESR较小时,随反馈增益的增大,PI补偿FOT-CM控制Boost变换器通过倍周期分岔失稳;随着输出电容ESR的增大,变换器通过边界碰撞分岔失稳。为了避免次谐波振荡现象的产生,变换器需采用ESR较小的输出电容,且电压外环需设计较小的反馈增益。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变换器 固定关断时间电流型控制 比例积分补偿器 等效串联电阻 次谐波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型控制的矿用列车车载通信电源的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凤岩 许峻峰 +1 位作者 吴松荣 许建平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30,33,共5页
详细介绍48 V输入、13.6 V/10 A输出的开关电源的设计过程。主电路采用推挽电路拓扑,驱动简单,变压器磁通可以双向复位;控制电路采用电流型控制芯片UC3846,可以有效地解决推挽拓扑易出现的直流偏磁问题。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电源具有... 详细介绍48 V输入、13.6 V/10 A输出的开关电源的设计过程。主电路采用推挽电路拓扑,驱动简单,变压器磁通可以双向复位;控制电路采用电流型控制芯片UC3846,可以有效地解决推挽拓扑易出现的直流偏磁问题。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电源具有很快的响应速度和良好的电流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型控制 直流偏磁 电流保护 磁通 变压器 推挽电路 拓扑 开关电源 响应速度 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器直流分压电容电压偏差前馈控制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少军 陈东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39,共3页
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器直流分压电容电压存在偏差,电容中点的电压偏移容易导致系统失控。文中分析了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器分压电容不均压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电容中点电压偏移的理论值;针对电压电流双闭环瞬时值控制半桥逆变器,提出了电... 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器直流分压电容电压存在偏差,电容中点的电压偏移容易导致系统失控。文中分析了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器分压电容不均压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电容中点电压偏移的理论值;针对电压电流双闭环瞬时值控制半桥逆变器,提出了电容电压偏差前馈控制方案。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采用该技术后,分压电容的直流偏差被消除,半桥逆变电路在各种情况下都可以正常工作。该方法为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电路的实用创造了条件,同样可应用于电流型控制半桥直/直变换器和直/交变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半桥电路 电流型控制 不均压 前馈控制 直流分压 电容 电压 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型控制的LED恒流源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景忠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9-152,共4页
设计了一种输出功率约50W的LED恒流源驱动模块,其负载为由多只LED管(每只功率为1W)采用混联方式组成的LED阵列。通过对其电流型反激式变换及恒流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试制,并在不同输入电压下,改变负载测试,可看出其电流变化规律基本相似。... 设计了一种输出功率约50W的LED恒流源驱动模块,其负载为由多只LED管(每只功率为1W)采用混联方式组成的LED阵列。通过对其电流型反激式变换及恒流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试制,并在不同输入电压下,改变负载测试,可看出其电流变化规律基本相似。随着负载变小,输出电压升高,输出电流逐渐减小,输出电流稳定度达4.6%。在一定负载时,输出电压值保持在47.2V左右,电压纹波峰-峰值约为400mV。电流波动约0.05A,输出电流稳定可靠,可用于对多只串并混联的LED阵列驱动供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光源 恒流控制 电流型控制 反激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PFC变换器中电流型控制的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春芳 何志伟 《电源技术应用》 2002年第6期12-15,共4页
传统的电压型控制是一种单环控制系统,是一种有条件的稳定系统因而出现了双环控制系统即电流型控制系统从原理、应用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单相PFC变换器中电流型控制的发展,阐述了各种控制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 单相 功率因数校正 变换器 电流型控制 双环控制 AC/DC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FC技术中的平均电流型控制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丽敏 《电气传动自动化》 2001年第2期38-40,共3页
分析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APFC)技术中的平均电流型控制原理及其特点。用平均电流型控制原理设计一个APFC电路 ,并进行了实际测试 。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 平均电流型控制 AC/DC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控制芯片UC3842应用于重频升压电源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景忠 《通信电源技术》 2007年第6期94-95,共2页
新型开关电源控制芯片UC3842基于电流型控制稳压技术原理,外围电路少,使用方便。文中介绍了一种利用UC3842的重频升压电源的设计方法,它克服了以往PWM开关电源开关损耗大、干扰严重的缺点。
关键词 电流型控制 重频 脉冲升压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电源电流型控制IC—UC3842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贵玺 《集成电路应用》 1997年第4期17-19,共3页
本文介绍了电流控制开关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并将其与电压控制型开关稳压电源进行了比较,指出了电流型控制的优点。最后具体介绍了电流型控制IC—UC3842的特点及其应用。
关键词 电压控制 电流型控制 开关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控制单电感双输出开关变换器稳定性与瞬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周述晗 周国华 +2 位作者 毛桂华 张凯暾 徐顺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74-1381,共8页
提出一种单电感双输出(SIDO)开关变换器的电流型控制技术。以工作于连续导电模式(CCM)的SIDO Boost变换器为例,详细分析电流型控制CCM SIDO 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工作时序、系统稳定性,得到变换器稳定工作的条件。建立电流型控制CCM ... 提出一种单电感双输出(SIDO)开关变换器的电流型控制技术。以工作于连续导电模式(CCM)的SIDO Boost变换器为例,详细分析电流型控制CCM SIDO 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工作时序、系统稳定性,得到变换器稳定工作的条件。建立电流型控制CCM SIDO Boost变换器的时域仿真模型,通过时域仿真分析变换器的稳态性能、瞬态性能、输出支路的交叉影响以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共模-差模电压型控制,电流型控制CCM SIDO Boost变换器可提高变换器的瞬态响应速度并抑制输出支路间的交叉影响;对于变换器存在的不稳定性问题,可以通过引入适当的斜坡补偿解决。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感双输出 电流型控制 斜坡补偿 交叉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控制移相全桥变换器建模及最优化
15
作者 周雨花 马瑾 赵宝军 《通信电源技术》 2009年第6期18-19,53,共3页
建立了电流型控制移相全桥变换器主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并根据其给出闭环传递函数。以AISE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连续优化算法ALAPT和离散优化算法MDOD相结合进行求解。
关键词 小信号模 ISE 移相全桥变换器 电流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控制开关变换器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志勇 柯曾喜 王云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6-98,共3页
电流型控制是开关变换器控制方式的主要发展方向。论述峰值电流控制和平均电流型控制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的主要特点。针对平均电流型控制电路,给出了系统稳定性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电压控制 峰值电流控制 平均电流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控制三态Boost变换器的小信号建模与负载瞬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曾绍桓 周国华 +1 位作者 周述晗 毛桂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68-1477,共10页
为了提高三态Boost变换器的负载瞬态响应速度,将电流型控制技术应用于三态Boost变换器。详细分析电流型控制三态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在考虑负载电流变化对电路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分别建立电流型恒定参考电流(CRC)和电流型动态参考电流... 为了提高三态Boost变换器的负载瞬态响应速度,将电流型控制技术应用于三态Boost变换器。详细分析电流型控制三态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在考虑负载电流变化对电路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分别建立电流型恒定参考电流(CRC)和电流型动态参考电流(DRC)控制三态Boost变换器的完整小信号模型,推导两种控制方法的输出阻抗,并通过频域仿真验证小信号模型的正确性。对比分析两个输出阻抗的低频增益,结果表明:与电流型DRC控制相比,电流型CRC控制三态Boost变换器的输出阻抗低频增益更低,因此具有比电流型DRC控制三态Boost变换器更快的负载瞬态响应速度。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态Boost变换器 电流型控制 小信号建模 负载瞬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C3846间接电流型控制的分析与实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豁然 陈道炼 陈源夫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103,共3页
分析研究了基于电感或变压器绕组电压积分的间接电流型控制技术。该技术通过对电感或变压器绕组的电压积分,可以将交变的脉冲波转化为三角波。该三角波能表征开关电流的变化规律,因此可以作为PWM的三角载波,从而实现占空比的调节。此外... 分析研究了基于电感或变压器绕组电压积分的间接电流型控制技术。该技术通过对电感或变压器绕组的电压积分,可以将交变的脉冲波转化为三角波。该三角波能表征开关电流的变化规律,因此可以作为PWM的三角载波,从而实现占空比的调节。此外,将间接电流型控制技术与单周期控制技术作了比较。选用新颖的推挽正激式电路进行了实验验证,并按此方案制作了实验样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间接电流型控制 单周期控制 控制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DC变流器电流型控制的原理与实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志正 黄志武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32,共4页
介绍了电流型变流器的优缺点。针对电流型变流器存在问题,提出了斜坡补偿法。理论分析与试验表明,通过引入斜坡补偿可以抑制或消除占空比超过50%时的开环不稳定性、次谐波振荡倾向、不理想的闭环响应、噪声等。
关键词 DC-DC变流器 电流型控制 电压控制 控制原理 斜坡补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控制芯片UCC3802及其在开关辅助电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雅茹 王建国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2年第6期68-70,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电流型控制PWM芯片UCC380 2 ,产以UCC380 2为核心 ,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单端反激式开关辅助电源。介绍了该电源的工作原理及各部分功能 ,给出了主要参数的选择和设计。该辅助电源具有结构简单 ,输出稳定等优点 。
关键词 电流型控制 开关 直流电压 辅助电源 供电 优点 输出 PWM芯片 单端反激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