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新电热耦合模型的锂电池关键状态在线联合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芳 刘新慧 +2 位作者 苏卫星 王琬茹 卜凡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2-214,共13页
面向电动汽车一类宽温度,大幅值、宽频率随机电流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全新电热耦合模型的锂电池多状态在线联合估计方法。该模型由自回归等效电路模型与单态集总热模型耦合而成,以提高模型电气动态跟随性能。电热耦合模型参数采取“... 面向电动汽车一类宽温度,大幅值、宽频率随机电流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全新电热耦合模型的锂电池多状态在线联合估计方法。该模型由自回归等效电路模型与单态集总热模型耦合而成,以提高模型电气动态跟随性能。电热耦合模型参数采取“先验信息初始化-在线修正”的方式确定,以避免电池一致性问题带来的误差,从而实现电热耦合关系在宽温度内的连续准确表达。基于所提出的ARST(autoregression-single state thermal model)耦合模型,该文采用双滤波算法实现锂电池多状态的在线联合估计,弥补目前电池3种及以上状态联合估计的稀缺问题。最后,在[0,50]℃,基于两个动态工况,将所提出的算法与两类基于模型的多状态联合估计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RST模型具有更好的电气跟随性能;所提出的模型参数在线辨识算法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精度,从而提高多状态联合估计精度;在宽温度应用中,相较仅基于电模型的多状态联合估计算法,兼顾热状态估计的多状态联合估计算法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状态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电热耦合模型 多状态联合估计 双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热耦合模型的宽温域锂离子电池SOC/SOP联合估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莹 孙丙香 +1 位作者 赵鑫泽 张珺玮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30-3041,共12页
准确的状态估计对于锂离子电池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非线性强,多参数耦合,实现宽温域多参数联合在线估计难度较大。考虑到温度影响,建立电热耦合模型,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EKF)在线辨识电池参数,通过电压及温度仿真验证... 准确的状态估计对于锂离子电池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非线性强,多参数耦合,实现宽温域多参数联合在线估计难度较大。考虑到温度影响,建立电热耦合模型,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EKF)在线辨识电池参数,通过电压及温度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然后针对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UKF)历史数据利用率低的问题,引入多新息理论(MI)改进UKF,改进后的算法在非电压平台区荷电状态(SOC)估计均方根误差不超过1.2%,相较于改进前误差降低了30%以上,并结合安时积分法设计切换算法,解决了MIUKF算法在磷酸铁锂电池电压平台区无法通过电压反馈修正SOC估计误差的问题,实现了宽温域复杂工况下全区间SOC的准确估计,在不同SOC初始值条件下验证了结合算法的准确性,均方根误差不超过3%,为峰值功率(SOP)估计提供了可靠的SOC值;最后将温度约束引入到SOP估计中,提出多约束条件下的SOP估计方法,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温度起到关键限制作用,可以防止电池温升过大,减少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宽温域 SOC/SOP联合估计 电热耦合模型 改进UKF 多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载复合煤岩变形破裂力电热耦合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桢 代爽 +1 位作者 李鑫 齐庆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64-2772,共9页
采用自主研制的电磁辐射信号采集系统、高精度红外热成像仪分别采集由顶板岩、煤层、底板岩组成的复合煤岩受载破裂产生的电磁辐射、红外辐射温度信号。对复合煤岩的弹性模量与温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合热损伤、力电耦合模型,提出复... 采用自主研制的电磁辐射信号采集系统、高精度红外热成像仪分别采集由顶板岩、煤层、底板岩组成的复合煤岩受载破裂产生的电磁辐射、红外辐射温度信号。对复合煤岩的弹性模量与温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合热损伤、力电耦合模型,提出复合损伤因子,建立了受载复合煤岩破裂力电热耦合模型。对试样测试的数据进行拟合,分别采用力电耦合模型、力电热耦合模型对测试的试样模型参数m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煤岩的弹性模量和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复相关系数在0.9以上。建立的新模型参数复相关系数比力电耦合模型有一定提高,结果表明考虑热损伤对模型修正后,模型精确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载煤岩 电磁辐射 变形破裂 电热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释热机理及电热耦合模型 被引量:6
4
作者 宋士刚 李小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0-282,297,共4页
分析了锂离子电池放电过程中的温度特性及其释热机理,利用充放电测试仪对其在不同倍率放电过程中电池表面温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测试电池内阻及开路电压温度系数,分析了电池内部温度受不可逆热及可逆热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可变产热... 分析了锂离子电池放电过程中的温度特性及其释热机理,利用充放电测试仪对其在不同倍率放电过程中电池表面温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测试电池内阻及开路电压温度系数,分析了电池内部温度受不可逆热及可逆热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可变产热速率的电热耦合模型,并在实验中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电池内部温度的多项式函数估算方法,通过与仿真模型计算结果对比,该方法能较好地满足要求,为电池管理系统在线估计电池内部温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释热机理 电热耦合模型 内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热耦合模型的风电变流器IGBT结温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苏咏梅 王振宇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0-65,共6页
随着我国新能源电力的规模化开发,新能源发电系统(包括风电、光伏、生物质能、海浪等)装机容量不断增长,对新能源变流器的容量、效率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风电变流器IGBT的结温有助于研究变流器的可靠性,为新能源安全运行提... 随着我国新能源电力的规模化开发,新能源发电系统(包括风电、光伏、生物质能、海浪等)装机容量不断增长,对新能源变流器的容量、效率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风电变流器IGBT的结温有助于研究变流器的可靠性,为新能源安全运行提供了支持。目前,针对IGBT结温的计算主要是基于数据手册,损耗计算采用了热路模型或者场的方法,并且忽略了恶劣的运行环境以及IGBT不同工况故障带来的影响。针对其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结温特性问题,建立了IGBT功率模块的电热耦合模型,分析了在SPWM控制策略下IGBT功率模块结温特性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电网遇到的三相故障短路问题、开路问题以及高海拔地区风机恶劣的运行环境影响下,对IGBT的结温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结温计算 电热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浸式蒸发冷却IGBT电热耦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玉斌 温英科 阮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845-3856,共12页
电力电子器件的小型高集成度发展趋势对散热技术提出挑战。相较于间接液冷,采用全浸式蒸发冷却技术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具有器件温升低、温度分布均匀的优点,因此其应用于IGBT冷却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该文提出全浸式蒸发冷却I... 电力电子器件的小型高集成度发展趋势对散热技术提出挑战。相较于间接液冷,采用全浸式蒸发冷却技术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具有器件温升低、温度分布均匀的优点,因此其应用于IGBT冷却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该文提出全浸式蒸发冷却IGBT电热耦合模型的建模方法。首先,基于参数拟合法,建立了IGBT模块的电模型,计算功率损耗;其次,根据等效导热系数,建立了全浸式蒸发冷却条件下IGBT的热模型,并在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假设下得到了全浸式蒸发冷却IGBT的降阶模型;然后,建立了全浸式蒸发冷却IGBT电热耦合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对建立的模型逐一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准确表征IGBT的电、热及其耦合特性,并且具有模型参数提取简单、仿真速度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 全浸式蒸发冷却技术 电热耦合模型 降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耦合模型与UKF组合估算电池温度与SOC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雨辰 周飞 +1 位作者 徐帅 杨文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6-172,共7页
提出电热耦合模型与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组合算法来估算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及其平均温度,并且将SOC和平均温度用于在线调整模型的参数,该估算的平均温度更接近电池内部真实温度。结果表明在实际工况下,模型估算温度高于电池表面温... 提出电热耦合模型与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组合算法来估算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及其平均温度,并且将SOC和平均温度用于在线调整模型的参数,该估算的平均温度更接近电池内部真实温度。结果表明在实际工况下,模型估算温度高于电池表面温度且最高温差在2.6℃以内,它们的变化趋势相同的同时,1 C放电时能够提前预测到电池内部温度。采用实时估算的平均温度和SOC调整模型参数,当初始SOC与实际SOC相同时,SOC估算误差在1%以内;当初始SOC与实际SOC相差较大时,能够在250 s内收敛到真实值,其SOC估算误差在1%~2%间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荷电状态估算 电热耦合模型 无迹卡尔曼滤波 电池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热耦合模型和寿命预测的IGBT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帅双旭 熊炜 +3 位作者 彭月 艾小清 刘玉洁 朱拉沙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1年第6期17-25,共9页
针对IGBT可靠性评估中结温与运行工况和工作特性紧密相关的问题,以及考虑寿命预测中受多因素的影响,基于IGBT结构及失效机理,提出基于电热耦合模型和Bayerer寿命预测模型的IGBT可靠性预测流程,并结合贵州大学城市配电网柔性互联关键设... 针对IGBT可靠性评估中结温与运行工况和工作特性紧密相关的问题,以及考虑寿命预测中受多因素的影响,基于IGBT结构及失效机理,提出基于电热耦合模型和Bayerer寿命预测模型的IGBT可靠性预测流程,并结合贵州大学城市配电网柔性互联关键设备及技术研究示范工程,以MMC和DAB换流器中IGBT模块为研究对象,建立其热网络模型并根据设备实际运行工况计算内部IGBT芯片、FWD功率损耗和瞬时结温;通过雨流算法提取温度循环获得IGBT结温统计特征,从而得到IGBT的寿命预测和可靠性评估相关参数,并与利用功率循环曲线计算的失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考虑了工作运行状态并基于电热耦合模型和寿命预测模型获得的失效率更能反映IGBT的实际运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 可靠性评估 寿命预测 电热耦合模型 雨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热耦合模型的动力电池荷电状态估计
9
作者 赵建峰 何锋 +1 位作者 罗卫东 李晴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9-107,共9页
提出一种考虑温度因素的电热耦合模型,运用离散辨识和无迹粒子滤波(UPF)在线辨识方法分别对电池等效电路模型与集总参数热模型多个参数进行参数辨识,并将各个参数数据拟合为环境的连续函数。另外根据无迹卡尔曼滤波(UKF)提出一种与电热... 提出一种考虑温度因素的电热耦合模型,运用离散辨识和无迹粒子滤波(UPF)在线辨识方法分别对电池等效电路模型与集总参数热模型多个参数进行参数辨识,并将各个参数数据拟合为环境的连续函数。另外根据无迹卡尔曼滤波(UKF)提出一种与电热耦合模型结合的SVD-DUKF算法,同时估计电池核心温度与电池荷电状态(SOC)。最后,采用US06和FUDS两种循环工况的实验数据,对所搭建的算法进行仿真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上述算法能够准备获取电池SOC与电池核心温度,具有较高的精度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温度 核心温度 电热耦合模型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热耦合模型的功率器件热可靠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敬敏 程禹 陈学锋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3-98,共6页
功率器件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分析和解决功率器件热可靠性问题是提高功率器件可靠性的重要课题。文中围绕功率器件在高温和温度变化下的可靠性这一主题,提出从仿真分析的角度对功率器件进行热可靠性分析评价,通过综合考虑电应力... 功率器件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分析和解决功率器件热可靠性问题是提高功率器件可靠性的重要课题。文中围绕功率器件在高温和温度变化下的可靠性这一主题,提出从仿真分析的角度对功率器件进行热可靠性分析评价,通过综合考虑电应力、热应力对器件电学特性、传热特性的影响,运用傅里叶基方法和Cauer网络模型建立器件的电热耦合模型,结合失效物理模型对器件进行寿命预测和薄弱环节分析,相比可靠性试验方法具有显著的周期和成本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器件 热可靠性 电热耦合模型 傅里叶基 失效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FFRLS参数辨识的蓄电池三维电热耦合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傅军栋 刘深深 +1 位作者 孙翔 陈浩杰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3-457,共5页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现代生产中广泛应用,为了精确分析锂电池放电过程中三维温度场分布与电压特性,基于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利用可变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VFFRLS)对锂离子蓄电池参数进行在线辨识和实时修正,结果表明仿真电压数据与实测...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现代生产中广泛应用,为了精确分析锂电池放电过程中三维温度场分布与电压特性,基于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利用可变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VFFRLS)对锂离子蓄电池参数进行在线辨识和实时修正,结果表明仿真电压数据与实测电压数据最大误差为0.0862 V,最大相对误差为2.53%,具有较高辨识精度。并将参数辨识结果传递到COMSOL中进行三维电热耦合模型仿真实验,实验表明不同放电倍率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内部中心温度高于外部温度,外表面及上下底面温度略低,正负极柱温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二阶RC模型 参数辨识 三维电热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热耦合模型研究
12
作者 张鹭 李润秋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2年第14期84-87,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热耦合模型的MMC功率损耗和结温的仿真计算方法,根据拟合的特性曲线得到不同状态下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瞬时通态能耗和开关能耗,同时测量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MMC仿真系统中的变量。最后,在MATLAB中建立仿真计算模型,通...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热耦合模型的MMC功率损耗和结温的仿真计算方法,根据拟合的特性曲线得到不同状态下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瞬时通态能耗和开关能耗,同时测量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MMC仿真系统中的变量。最后,在MATLAB中建立仿真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得到相应功率器件的总损耗和结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功率损耗 电热耦合模型 MMC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绝缘介质非线性特性的高压阀侧套管电热耦合模型研究
13
作者 何永胜 张施令 +1 位作者 杨帆 鲁宗相 《电网技术》 2025年第4期1689-1697,I0076-I0078,共12页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工作在电场、温度场和机械应力场多场耦合环境,电容芯子内部出现温度和电场不均匀分布,亟需将绝缘介质非线性特性引入到阀侧套管的电热耦合机理并开展优化设计。该文模拟了直流分量和多次谐波分量激励下阀侧套...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工作在电场、温度场和机械应力场多场耦合环境,电容芯子内部出现温度和电场不均匀分布,亟需将绝缘介质非线性特性引入到阀侧套管的电热耦合机理并开展优化设计。该文模拟了直流分量和多次谐波分量激励下阀侧套管的复杂电场和温度分布,建立了阀侧套管电容芯子发热模型,创新提出了考虑电容芯子绝缘材料非线性特性的阀侧套管电热耦合非线性模型。研究表明:特高压阀侧套管在正常工作时承受电压和电流除50Hz工频分量外,存在复杂谐波分量和直流分量,在频率分量达到2500Hz后其波形幅值趋近于零。随温度在区间[20,110]℃升高和频率在区间[10^(-1),10^(6)]Hz降低,损耗角正切值参数显著增大且存在多处波峰和波谷区域,材料介电常数和温度、频率之间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该文提出的阀侧套管电热耦合非线性模型形成了电热耦合非线性改进等裕度设计方法,实现了套管芯子径向场强最大值为5.85kV/mm,轴向场强为0.41kV/mm,局部放电裕度值为1.29。阀侧套管芯子极板间轴向场强实现均匀分布,验证了阀侧套管电热耦合非线性模型的合理性。该文模拟数据可为特高压阀侧套管的设计制造提供理论支撑,对于保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安全可靠运行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侧套管 电热耦合模型 电容芯子绝缘材料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热耦合模型和多参数约束的动力电池峰值功率预测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春雨 崔纳新 +1 位作者 李长龙 张承慧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8-35,共8页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峰值功率(State of power,SOP)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加速爬坡性能以及回馈制动的能量回收能力,然而其不能直接测量,且准确估计十分困难。这源自于电池内部复杂的电化学特性,尤其是电池运行是一个电热特性相互耦合的过程,...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峰值功率(State of power,SOP)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加速爬坡性能以及回馈制动的能量回收能力,然而其不能直接测量,且准确估计十分困难。这源自于电池内部复杂的电化学特性,尤其是电池运行是一个电热特性相互耦合的过程,过高的充放电功率可能引起电池过热,进而导致电池寿命加速衰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引入电池温度作为峰值功率的重要约束条件之一,综合电池温度、电压、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等多参数约束实现峰值功率预测。首先建立电池电热耦合模型,准确描述电池电、热动态特性;进而在多参数约束条件下预测电池峰值功率;最后,改进了电池热模型的参数辨识方法,并在不同温度环境和动态工况下试验验证电池建模和峰值功率预测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预测电池充放电功率,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锂离子动力电池 峰值功率 电热耦合模型 多参数约束
原文传递
储能系统锂电池电热耦合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研究
15
作者 龙潘 耿光超 +2 位作者 江全元 马福元 赵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8-327,共10页
针对电化学机理模型存在全阶结构复杂度高、电池温度变化过程无法精确描述的问题,该文提出将简化电化学模型与热力学模型耦合,建立简化电化学-热力学耦合模型,通过智能辨识算法获取模型相关参数。实验表明,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在宽环境温... 针对电化学机理模型存在全阶结构复杂度高、电池温度变化过程无法精确描述的问题,该文提出将简化电化学模型与热力学模型耦合,建立简化电化学-热力学耦合模型,通过智能辨识算法获取模型相关参数。实验表明,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在宽环境温度范围、常用放电倍率工况下仿真曲线与实际测试曲线的拟合效果较好,能较好地描述电池电压、电流和温度变化。该模型以较低的模型复杂度和较高的模型精度描述电池内部电化学、热力学行为,可支撑电池状态估计和剩余寿命预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锂离子电池 电热耦合模型 参数辨识 电化学机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热耦合效应的锂电池荷电状态与温度状态联合估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常小兵 侯宗尚 +2 位作者 刘连起 王光 谢家乐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2-1153,共12页
准确估计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和内部温度可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其中,电池模型的准确性和估计算法的适用性是关键。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本文建立了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多参数电热耦合模型。模型考虑电池SOC与温度变化之间的耦合关... 准确估计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和内部温度可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其中,电池模型的准确性和估计算法的适用性是关键。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本文建立了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多参数电热耦合模型。模型考虑电池SOC与温度变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并且利用改进的熵热系数实验获得电池运行中产生的可逆热与不可逆热,通过可变遗忘因子最小二乘算法(VFFRLS)进行参数辨识,并对比独立的电模型与热模型的SOC与内部温度估计结果,验证了多参数电热耦合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证明所提模型相比较于单独的电热模型,估计精度提高了70%以上。最后,设计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卡尔曼滤波(SVD-AUKF)算法来同时在线估计SOC和内部温度,并在改进的动态测试(DST)工况下对所提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较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与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能实现更高精度的SOC和温度估计,SOC与内部温度的平均误差分别是5%和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热 SOC和温度联合估计 多参数电热耦合模型 SVD-AUKF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热电联供组件光电热耦合与性能研究
17
作者 谢胡凌 黄佩豪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61-68,共8页
针对由聚光器与光伏光热(Photovoltaic/Thermal,PV/T)器件构成的太阳能热电联供组件,建立太阳能流在组件中传递的光电热耦合理论模型,在稳态条件下,用理论模型计算组件电热输出性能并进行实验检测。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组件光电效率为13.... 针对由聚光器与光伏光热(Photovoltaic/Thermal,PV/T)器件构成的太阳能热电联供组件,建立太阳能流在组件中传递的光电热耦合理论模型,在稳态条件下,用理论模型计算组件电热输出性能并进行实验检测。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组件光电效率为13.1%,光热效率为53.0%;实验检测组件光电效率为13.0%,光热效率为52.8%,理论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理论模型计算准确。研究过程发现,环境温度对组件光热效率影响较小,原因在于聚光器替代大部分PV/T器件使得PV/T器件顶部热损失面积降低,进而降低了组件热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电联供组件 电热耦合理论模型 光电效率 光热效率 顶部热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参数时变的电池包电热耦合建模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勇 周振雨 +3 位作者 申付涛 黄欢 邱晓斌 翁勇永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80-3190,共11页
在对动力电池包散热系统进行设计时,以往采用有限元建模估计电池温度存在着不能与控制算法进行实时仿真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在MATLAB/Simulink中依据电池的生散热特性搭建的电热耦合模型,用于实时估计电池包温度变化。动力电池电热耦... 在对动力电池包散热系统进行设计时,以往采用有限元建模估计电池温度存在着不能与控制算法进行实时仿真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在MATLAB/Simulink中依据电池的生散热特性搭建的电热耦合模型,用于实时估计电池包温度变化。动力电池电热耦合模型主要由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及热模型两部分组成,利用电池充放电试验,使用遗传算法离线辨识时变条件下的等效电路模型参数,热模型参数通过理论分析动力电池的产热方式和散热方式计算得到。等效电路模型和电池热模型通过内阻-温度的关系相互耦合,从而建立单体电池电热耦合模型。通过分析电池模组中热量传递方式,建立冷却流道温度模型,从而进一步完善电池包的电热耦合模型。将电池耦合模型与通过STAR-CCM+数值模拟温度对比,二者误差基本处于1℃左右;同时电热耦合模型端电压仿真结果能较好地跟踪实测端电压;而且能合理地描述电池包内降温过程温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电热耦合模型可以有效估计实际电池包的温度变化,从而达到缩短电池包热管理控制策略开发周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参数辨识 电热耦合模型 STAR-C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换流阀用IGBT模块芯片焊料层状态评估
19
作者 黄雄峰 段熙尧 +3 位作者 黄明 陈忠 祝琳 张宇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换流阀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在风电输送与电网互联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IGBT芯片焊料层易发生热疲劳损伤,导致模块可靠性降低,因此实现IGBT模块芯片焊料层状态评估尤为关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换... 换流阀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在风电输送与电网互联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IGBT芯片焊料层易发生热疲劳损伤,导致模块可靠性降低,因此实现IGBT模块芯片焊料层状态评估尤为关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换流阀用IGBT模块芯片焊料层状态评估方法.首先,分析焊料层的疲劳机理,并从数据的表征能力和获取难易程度出发,选取能够反映芯片焊料层疲劳状态的评估参数;其次,建立不同焊料层疲劳损伤状态的IGBT模块电热耦合模型,并通过有限元计算获得“疲劳状态-评估参数”数据;最后,考虑芯片焊料层疲劳状态与评估参数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交叉等问题,选取多种算法共同实现由评估参数到芯片焊料层的疲劳状态的映射,并对评估参数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本评估方法准确性、实时性均满足工程需要,可为IGBT模块运维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焊料层 状态评估 数据驱动 评估参数 电热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联合系统最优潮流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述欣 戴赛 +1 位作者 胡林献 丁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5-290,共6页
电热联合系统发展迅速,电热联合优化可取得更大经济效益。在分析实际热网结构特点基础上,结合热力系统的水力模型、热力模型,提出了计及热网回水管网热损失的热力系统潮流计算模型。建立了热力系统和热电机组、电锅炉等电热耦合设备的... 电热联合系统发展迅速,电热联合优化可取得更大经济效益。在分析实际热网结构特点基础上,结合热力系统的水力模型、热力模型,提出了计及热网回水管网热损失的热力系统潮流计算模型。建立了热力系统和热电机组、电锅炉等电热耦合设备的运行约束条件以及含多分支辐射状热网的电热联合系统最优潮流模型。研究了跟踪中心轨迹法求解该模型的计算方法与计算过程。算例计算以及与普通潮流对比分析表明,最优潮流可在热源参数上下限范围内优化选择热网运行控制参数,并优化发电机出力,故热电联合系统最优潮流运行时,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联合系统 最优潮流 热力系统潮流模型 回水管网热损耗 电热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