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解锰废水中氨氮的离子交换法处理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孙瑾 羊依金 +4 位作者 雷弢 郑梦桃 信欣 谭显东 胡俊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5年第6期18-22,共5页
采用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电解锰废水中的氨氮,并对达到氨氮穿透点的树脂进行再生后重吸附,考察不同床体积流量的离子交换柱对氨氮的吸附效果以及再生后重吸附的性能。结果表明,床体积流量分别为3.75、2.50、1.88 BV/h时,离子... 采用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电解锰废水中的氨氮,并对达到氨氮穿透点的树脂进行再生后重吸附,考察不同床体积流量的离子交换柱对氨氮的吸附效果以及再生后重吸附的性能。结果表明,床体积流量分别为3.75、2.50、1.88 BV/h时,离子交换柱穿透时间点分别为7.04、11.42、14.81 h;再生液流速为5.0 BV/h时能经济有效地完成氨氮解吸,解析完全所需时间为150 min;3组离子交换柱经过8次吸附-再生,性能稳定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电解锰废水 氨氮 吸附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负载树脂去除电解锰废水中高浓度氨氮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高小娟 王璠 +1 位作者 刘斌 汪启年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1年第4期55-59,共5页
采用自制的铜负载D113树脂处理电解锰废水中高浓度氨氮,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确定了最佳吸附与再生条件。模拟电解锰废水中氨氮的质量浓度为1 141.07 mg/L,在最佳试验条件下通过三级吸附交换,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为11 mg/L,达到GB 8978—1996... 采用自制的铜负载D113树脂处理电解锰废水中高浓度氨氮,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确定了最佳吸附与再生条件。模拟电解锰废水中氨氮的质量浓度为1 141.07 mg/L,在最佳试验条件下通过三级吸附交换,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为11 mg/L,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去除率达到99%;以1.5 mol/L的H2SO4作为再生剂对吸附饱和的树脂进行脱附再生,再生液多次脱附再生后可回用于电解锰生产工艺中,同时实现了废水的有效治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树脂 电解锰废水 氨氮 高浓度 吸附 再生 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锰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8
3
作者 杜兵 周长波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4-37,共4页
概述了电解锰废水的来源、特征及危害,着重综述了近年来电解锰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进展。指出除了絮凝沉降法,微电解法、铁氧体法、改性高分子去除法都是今后研究的焦点。特别是随着处理重金属废水技术的发展,某些处理方法可能会在今... 概述了电解锰废水的来源、特征及危害,着重综述了近年来电解锰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进展。指出除了絮凝沉降法,微电解法、铁氧体法、改性高分子去除法都是今后研究的焦点。特别是随着处理重金属废水技术的发展,某些处理方法可能会在今后的电解锰废水处理中得到应用。此外,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展望,指出研究和发展新工艺、加强多种技术的综合利用是治理电解锰废水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废水 电解 铁氧体法 改性高分子去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锰废水中锰(Mn^(2+))和氨-氮(NH_3-N)的处理 被引量:1
4
作者 余嘉政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5-38,共4页
本文讨论了沉淀法和空气提气法去除电解锰废水中含有的锰(Mn^(2+))和氨-氮(NH_3-N),并研究了该方法的最佳条件,为废水日排放量在300—400T之间的工厂设计了废水处理路线。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处理后的废水中Mn^(2+)和NH_3-N含量达到或低... 本文讨论了沉淀法和空气提气法去除电解锰废水中含有的锰(Mn^(2+))和氨-氮(NH_3-N),并研究了该方法的最佳条件,为废水日排放量在300—400T之间的工厂设计了废水处理路线。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处理后的废水中Mn^(2+)和NH_3-N含量达到或低于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废水 氨-氮 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对电解锰废水中Cr(VI)的去除及其产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何则强 张蕊 +3 位作者 龙秋萍 万祖杨 谢彪 熊利芝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37-1947,共11页
构建以F026为阳极产电菌和含Cr(VI)电解锰废水为阴极液的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考察电解锰模拟废水pH、Cr(VI)初始质量浓度、MFC运行温度等因素对废水中Cr(VI)的还原率及MFC产电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对最优条件下MFC处理实际电解锰含... 构建以F026为阳极产电菌和含Cr(VI)电解锰废水为阴极液的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考察电解锰模拟废水pH、Cr(VI)初始质量浓度、MFC运行温度等因素对废水中Cr(VI)的还原率及MFC产电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对最优条件下MFC处理实际电解锰含铬废水的效果和Cr(VI)的还原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废水pH为2、MFC运行温度为303K时,MFC对含Cr(VI)废水具有最佳的处理效果。在此条件下,MFC对Cr(VI)质量浓度为124 mg/L的电解锰废水处理80 h后,92.1%的Cr(VI)可有效还原为α-Cr_2O_3,而155h处理后还原率可达100%,产电功率达到914.7 mW/cm^2,表明MFC是一种发展前景良好的含Cr(VI)电解锰废水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废水 六价铬 微生物燃料电池 产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析选择性分离电解锰废水中的阳离子 被引量:4
6
作者 何飞阳 向文毓 +2 位作者 陈舒琦 胡晓宇 韩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02-1208,共7页
以电解锰行业清洁化与资源化发展为目标,探究了电渗析工艺中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CSO)对电解锰废水中的阳离子Mn^(2+)、NH_(4)^(+)及Mg^(2+)选择性分离的效果、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选择性系数P_(NH_(4)^(+)^(Mn)^(2+))远小于1,即... 以电解锰行业清洁化与资源化发展为目标,探究了电渗析工艺中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CSO)对电解锰废水中的阳离子Mn^(2+)、NH_(4)^(+)及Mg^(2+)选择性分离的效果、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选择性系数P_(NH_(4)^(+)^(Mn)^(2+))远小于1,即CSO膜能轻易实现NH_(4)^(+)和Mn^(2+)的选择性分离,保障任意时刻NH_(4)^(+)迁移量均远高于Mn^(2+).由于边界层内的离子扩散差异,Mn^(2+)的选择透过性随电流密度与离子总浓度增大而降低,且电流密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在Mn^(2+)、NH_(4)^(+)和Mg^(2+)三离子体系中,迁移顺序为NH_(4)^(+)>Mn^(2+)>Mg^(2+),与离子水和作用能的差异一致,且电压变化曲线呈现出S型变化规律,可用于评价电渗析过程中单价离子的迁移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废水 电渗析 选择性分离 选择透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锰废水中Cr^(6+)、Mn^(2+)的去除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慧卿 周康根 吴运东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3期9-15,共7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还原沉淀-晶种曝气组合工艺去除电解锰废水中Cr6+和Mn2+,并探索了最佳工艺条件.首先以Na2SO3做还原剂将Cr6+转化为Cr3+后再通过化学沉淀法除去,然后采用加入MnO2做晶种曝气氧化去除废水中的Mn2+.结果表明:当Na2SO3投加量... 通过实验研究了还原沉淀-晶种曝气组合工艺去除电解锰废水中Cr6+和Mn2+,并探索了最佳工艺条件.首先以Na2SO3做还原剂将Cr6+转化为Cr3+后再通过化学沉淀法除去,然后采用加入MnO2做晶种曝气氧化去除废水中的Mn2+.结果表明:当Na2SO3投加量为0.5 g/L,还原反应pH值为4,还原反应时间6 min,Cr6+可完全转化为Cr3+.Cr3+在pH值为8时沉淀最完全,出水总铬浓度可从100 mg/L降到0.5 mg/L以下.除铬后,当MnO2投加量为25 g/L,废水pH值为9,曝气10 min,出水Mn2+浓度可从1 000 mg/L降到0.4 mg/L以下.通过以上处理出水总铬和总锰均达到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SO3 化学沉淀 晶种MnO2 曝气 电解锰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锰废水处理及锰回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董俊 刘鲁建 +2 位作者 王琦 彭峰莉 王芳 《河南化工》 CAS 2012年第23期35-40,共6页
采用三种方法处理电解锰废水,并进行锰的回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加碱中和法、碳酸锰沉淀法、离子交换法三种方法中,前两种方法处理后出水中锰浓度难以达到排放标准限值2 mg/L,且沉淀物细微过滤困难,而离子交换法处理后出水可实现达标排... 采用三种方法处理电解锰废水,并进行锰的回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加碱中和法、碳酸锰沉淀法、离子交换法三种方法中,前两种方法处理后出水中锰浓度难以达到排放标准限值2 mg/L,且沉淀物细微过滤困难,而离子交换法处理后出水可实现达标排放。通过对离子交换法处理电解锰废水工艺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出,该法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操作稳定性,易解吸性。模拟交换柱试验,出水锰离子浓度很低,且单次再生效率达到84.5%,表明该法是具有实际价值的减污增效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废水 回收 离子交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回收电解锰废水中镁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薛余化 李佳 +1 位作者 郭莉 杜冬云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7-52,共6页
探究了锰矿酸浸工段产生的废气中CO2回收脱锰后电解锰废水中Mg^(2+)、Ca^(2+)、NH4+-N可行性,确定了CO2回收废水中Mg^(2+)、Ca^(2+)、NH4+-N最佳工艺条件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240min、反应温度45℃、pH=9.2、二氧化碳体积... 探究了锰矿酸浸工段产生的废气中CO2回收脱锰后电解锰废水中Mg^(2+)、Ca^(2+)、NH4+-N可行性,确定了CO2回收废水中Mg^(2+)、Ca^(2+)、NH4+-N最佳工艺条件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240min、反应温度45℃、pH=9.2、二氧化碳体积浓度15%、搅拌速率600r/min的条件下,初始Mg^(2+)、Ca^(2+)、NH4+-N浓度为1 200、560、875mg/L废水中各元素回收率分别可达97.58%、99.68%、80.71%;回收Mg^(2+)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表观活化能为61.40kJ/mol,主要受扩散过程控制;废水中Mg^(2+)、Ca^(2+)主要通过形成Mg(OH)2·MgCO3沉淀被回收,其中NH4+-N则主要通过吸附在新生成沉淀晶体表面得以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废水 二氧化碳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锰废水资源化预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农富钧 闭伟宁 +4 位作者 罗铭耀 廖英欢 王涛 张琦 黄西平 《中国锰业》 2021年第2期56-58,66,共4页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矿山建设,金属锰在采矿、生产及尾渣堆放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无害化治理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针对现有废水预处理工艺副产废渣量大,难以回收利用,反应效率低,处理成本较高的问题,研究开发了“调控结晶—分级提取...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矿山建设,金属锰在采矿、生产及尾渣堆放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无害化治理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针对现有废水预处理工艺副产废渣量大,难以回收利用,反应效率低,处理成本较高的问题,研究开发了“调控结晶—分级提取—水质净化”连续反应处理新工艺和成套技术装备,并成功实现产业化生产。该技术在保证产水水质符合相关工艺和排放标准要求的同时,单位处理成本较原有工艺降低近25%;同时,分级提取实现了废水中锰、钙、镁资源的回收利用,进一步降低处理成本。资源化预处理技术研究对于推动锰行业在废水治理方面的技术进步、节能减排和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废水 调控结晶 资源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锰废水中的氨氮处理方法、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金龙 《清洗世界》 CAS 2021年第3期27-28,共2页
分析电解锰废水中氨氮来源和去向,对电解锰氨氮废水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从未端处理、源头控制、终端回用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电解锰氨氮处理方式可行性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电解锰废水 氨氮处理 方法 源头控制 回用X78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子交换技术的电解锰废水自动化处理系统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伟 顾国良 +1 位作者 刘于海 陈江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2年第12期29-29,44,共2页
电解锰工业生产过程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问题,国内电解锰废水处理技术相对落后。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合作,基于离子交换原理,采用先进的工业控制技术设计了一套电解锰废水自动化处理系统,实现了电解锰废水自动化处理与重金属资源... 电解锰工业生产过程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问题,国内电解锰废水处理技术相对落后。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合作,基于离子交换原理,采用先进的工业控制技术设计了一套电解锰废水自动化处理系统,实现了电解锰废水自动化处理与重金属资源化利用,现场运行表明该系统满足排放标准,实现了电解锰清洁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废水 离子交换 自动化 组态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屑微电解——共沉淀法处理电解锰废水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妮 《湖南农机》 2014年第7期52-55,共4页
采用铁屑微电解-共沉淀法对电解锰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铁屑用量、pH值、反应时间对电解锰废水中Cr6+、Mn2+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铁屑用量为15%,pH为4.0,反应时间为2h时,Cr6+、Mn2+去除率最高,处理后废水中的Cr6+和Mn2+去除率... 采用铁屑微电解-共沉淀法对电解锰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铁屑用量、pH值、反应时间对电解锰废水中Cr6+、Mn2+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铁屑用量为15%,pH为4.0,反应时间为2h时,Cr6+、Mn2+去除率最高,处理后废水中的Cr6+和Mn2+去除率均可达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屑 电解 共沉淀 电解锰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MBR在电解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加向 《中国环保产业》 2021年第8期42-44,共3页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采用AO+MBR工艺可将电解锰生产废水中的氨氮浓度处理至≤10mg/L,前置AO生化工艺保证了氨氮及总氮的去除效果,后置MBR工艺可保证低碳源情况下系统的污泥浓度,使世代周期长的硝化菌能在好氧池内富集,保证了系统良好的硝...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采用AO+MBR工艺可将电解锰生产废水中的氨氮浓度处理至≤10mg/L,前置AO生化工艺保证了氨氮及总氮的去除效果,后置MBR工艺可保证低碳源情况下系统的污泥浓度,使世代周期长的硝化菌能在好氧池内富集,保证了系统良好的硝化反硝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生产废水 低碳源高浓度氨氮废水 膜生物反应器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解锰废水处理技术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汪启年 王璠 于宏兵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714-4718,共5页
基于电解锰废水处理技术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个4层10指标3方案的技术评价体系,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性能3个方面,对3种电解锰废水处理技术进行分析。采用专家评分的方法,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对3种技术进行评分。结果表明,... 基于电解锰废水处理技术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个4层10指标3方案的技术评价体系,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性能3个方面,对3种电解锰废水处理技术进行分析。采用专家评分的方法,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对3种技术进行评分。结果表明,电解锰废水全过程控制技术由于低廉的运行成本,较易运行,较高的锰、铬、氨氮去除率和回收率等优点使其总评分高于其他2种技术,是电解锰废水处理技术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电解锰废水 废水处理技术 技术评价
原文传递
电解金属锰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钟琼 廖德祥 +1 位作者 李小明 郭正 《中国锰业》 2005年第4期7-9,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絮凝沉淀法、铁屑微电解法和液膜分离法在处理电解金属锰工业废水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电解锰废水 絮凝沉淀 电解 液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法处理电解金属锰生产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钟琼 高栗 +1 位作者 杨婵 郭正 《中国锰业》 2007年第1期27-29,共3页
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分离技术处理电解金属锰生产废水,在实验基础上确定极板距离为3 cm、阴极区的最佳电解液为(NH4)2SO4溶液及最佳pH值为8.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电解锰废水锰的电沉积效率达到62.44%。
关键词 电解锰废水 絮凝沉淀 电解 液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金属锰废水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姚俊 田宗平 +2 位作者 姚祖风 陈上 方继辉 《中国锰业》 2000年第3期25-27,共3页
研究了分别利用聚合氯化物 ,聚合氯化物—硅酸盐、聚合氯化物—亚铁盐、聚合氯化物—铁盐、聚合氯化物—有机高聚物、有机高聚物、聚合氯化物—有机高聚物—pH调节剂等作为混凝剂处理电解锰废水。实验表明 :聚合氯化物—有机高聚物—pH... 研究了分别利用聚合氯化物 ,聚合氯化物—硅酸盐、聚合氯化物—亚铁盐、聚合氯化物—铁盐、聚合氯化物—有机高聚物、有机高聚物、聚合氯化物—有机高聚物—pH调节剂等作为混凝剂处理电解锰废水。实验表明 :聚合氯化物—有机高聚物—pH调节剂处理电解锰废水 ,沉淀完全 ,水质清澈 ,沉淀颗粒大且易处理 ,方法经济 ,简便 ,快速而且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物 絮凝沉降 废水处理 电解锰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锰废水闭路循环分析及实验研究
19
作者 汪启年 王璠 于宏兵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1,19,共5页
废水闭路循环是解决电解锰废水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电解锰废水产生过程和水质水量的分析,确定削减废水水量和除去废水中铬是实现电解锰废水闭路循环的关键。为使电解锰废水闭路循环有更大的可操作空间,进行了15 mL/L和20 mL/L废... 废水闭路循环是解决电解锰废水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电解锰废水产生过程和水质水量的分析,确定削减废水水量和除去废水中铬是实现电解锰废水闭路循环的关键。为使电解锰废水闭路循环有更大的可操作空间,进行了15 mL/L和20 mL/L废水的回用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解液净化试剂H2O2、SDD消耗量和电流效率较无回用时差异不明显;电解过程中,无电解锰发黑、返溶等异常现象出现;电解产品符合YB/T 051—2003 DJMnD标准,纯度达9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 电解锰废水 闭路循环
原文传递
某电解金属锰厂废水处理站升级改造工艺技术研究
20
作者 郑子恩 《中国金属通报》 2022年第1期10-12,共3页
本文采用除重金属法-蒸汽汽提脱氨工艺对废水处理站进行技术改造,经过改造处理后,综合废水中锰含量均可<1mg/l,氨氮指标稳定在15mg/l以下,满足排放标准,同时可回收锰含量大于30%的碳酸锰渣和浓度为9.8%的稀氨水;该工艺实现了节能、... 本文采用除重金属法-蒸汽汽提脱氨工艺对废水处理站进行技术改造,经过改造处理后,综合废水中锰含量均可<1mg/l,氨氮指标稳定在15mg/l以下,满足排放标准,同时可回收锰含量大于30%的碳酸锰渣和浓度为9.8%的稀氨水;该工艺实现了节能、清洁、环保生产,可对电解金属锰废水进行达标处理,又综合回收废水中的有价资源锰和氨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废水 技术改造 汽提脱氨 工艺设计 达标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