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液界面厚度和分维数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朝 张新铭 +1 位作者 谭宁 曾丹苓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2-564,共3页
本文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进行了汽液界面厚度和分维数的模拟研究。用统计系综方法,以氩原子为对象,对长方形模拟盒中粒子数目为2048个的汽液平衡共存系统进行模拟计算。研究了一定条件下汽液界面厚度的取定对确定界面分维数的影响... 本文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进行了汽液界面厚度和分维数的模拟研究。用统计系综方法,以氩原子为对象,对长方形模拟盒中粒子数目为2048个的汽液平衡共存系统进行模拟计算。研究了一定条件下汽液界面厚度的取定对确定界面分维数的影响,根据计算模拟结果,提出了可用15~85法则确定界面厚度和分维数。汽液界面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具有不同的分维数,充分说明了汽液界面的各性异性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汽液平衡 分维数 界面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场法模拟过冷熔体枝晶生长的界面厚度参数的取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于艳梅 杨根仓 +3 位作者 赵达文 吕衣礼 A.Karma C.Beckermann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92-1197,共6页
研究了用相场法模拟纯物质过冷熔体枝晶生长过程中,界面厚度的取值对模拟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及影响界面厚度取值的因素;然后,在选取合理界面厚度取值的基础上,计算了不同过冷度下纯镍过冷熔体枝晶生长的速度并与实验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 研究了用相场法模拟纯物质过冷熔体枝晶生长过程中,界面厚度的取值对模拟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及影响界面厚度取值的因素;然后,在选取合理界面厚度取值的基础上,计算了不同过冷度下纯镍过冷熔体枝晶生长的速度并与实验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为了获得可靠的计算结果,界面厚度的取值应足够小;合理的界面厚度的取值由过冷度、各向异性、界面动力学、热扩散系数等参数综合决定;在选取合理界面厚度的基础上,模拟结果与实验吻合,证明界面厚度足够小时可获得可靠的模拟结果,为相场法模拟过冷熔体技晶生长时的界面厚度参数的取值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场法 枝晶生长 界面厚度 过冷度 过冷熔体 各向异性 界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厚度对双丝拉拔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亚芳 高照 +1 位作者 刘浩 何娟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6-481,共6页
考虑三维状态下界面、钢丝和混凝土基体三相材料物理力学参数的介观非均匀分布,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双丝拉拔混凝土三维模型,研究了界面厚度对双丝拉拔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及界面的作用机理,获得试件声发射演化过程图和声发射-位移-... 考虑三维状态下界面、钢丝和混凝土基体三相材料物理力学参数的介观非均匀分布,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双丝拉拔混凝土三维模型,研究了界面厚度对双丝拉拔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及界面的作用机理,获得试件声发射演化过程图和声发射-位移-荷载曲线,得到峰值荷载、韧性和声发射耗散总能量随界面厚度变化的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的界面越厚,界面传递应力的能力越强,平均界面剪切强度越大,双丝发生脱黏的时间也越晚.此外,适当增加界面的厚度有利于提高双丝试件的拉拔强度和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细观力学 双丝拉拔 界面厚度 声发射 峰值荷载 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界面厚度方法在气动光学波前失真仿真中的研究
4
作者 赵慧洁 王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306-311,共6页
将气动光学波前失真与流体力学特性联系起来,通过分界面厚度研究湍流流场物理结构和气动光学波前失真的关系.利用导弹绕流流场的计算流体力学数据,采用高折射率梯度分界面代替完整折射率场模拟流场的光学效应.将其结果和光直接传播通过... 将气动光学波前失真与流体力学特性联系起来,通过分界面厚度研究湍流流场物理结构和气动光学波前失真的关系.利用导弹绕流流场的计算流体力学数据,采用高折射率梯度分界面代替完整折射率场模拟流场的光学效应.将其结果和光直接传播通过原始流场所计算出的光程差比较,发现仅利用50%的折射率高梯度模拟的流场计算出的光程差与原始流场计算出的光程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高梯度分界面能较好模拟大尺度气动光学效应.折射率分界面方法对于气动光学失真的预测与校正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可用于控制高速流场,抑制气动光学失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厚度 气动光学失真 折射率分界面 光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角X射线散射法测定溶胶平均界面厚度
5
作者 李志宏 巩雁军 +4 位作者 吴东 孙予罕 王俊 柳义 董宝中 《Beijing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2001年第2期43-46,共4页
溶胶界西层厚应通常是用Porod法对高角区负偏离的队Porod曲线进行拟合求算,但本文研究表明还可通过分别测定Porod负偏离校正前后体系粒子的平均阗径之差而获得平均界面厚度。应用上述方法测定了在不同制备条件下制备的二氧化硅溶胶的... 溶胶界西层厚应通常是用Porod法对高角区负偏离的队Porod曲线进行拟合求算,但本文研究表明还可通过分别测定Porod负偏离校正前后体系粒子的平均阗径之差而获得平均界面厚度。应用上述方法测定了在不同制备条件下制备的二氧化硅溶胶的平均界面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角X射线散射法 溶胶 测定 平均界面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厚度对果汁等温结晶冰晶生长影响的相场法模拟 被引量:5
6
作者 田妍基 陈锦权 陈梅英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75-980,共6页
将果汁体系视为水和溶质组成的二元系统,采用相场法模拟二元系统的相变微观结构,研究了等温结晶过程中,界面厚度对冰晶生长的形貌及溶质分布的影响,确定模型中界面厚度的合理取值。结果表明:界面厚度对冰晶的形貌有正负影响。在扰动干... 将果汁体系视为水和溶质组成的二元系统,采用相场法模拟二元系统的相变微观结构,研究了等温结晶过程中,界面厚度对冰晶生长的形貌及溶质分布的影响,确定模型中界面厚度的合理取值。结果表明:界面厚度对冰晶的形貌有正负影响。在扰动干扰的范围内,二次枝晶随着界面厚度的增大而越来越发达,枝晶尖端也尖锐;在扰动干扰范围外,晶粒不产生二次枝晶,同时主轴枝晶变细,部分主轴枝晶消失。界面厚度取值越大,晶粒生长速率越快,而枝晶尖端半径减小。界面厚度取值在3dx左右能较好地反应枝晶生长形貌及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场法 界面厚度 等温结晶 冰晶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的界面厚度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存龙 陈少航 +5 位作者 黄庆学 刘光明 李海斌 杨小容 朱琳 姜正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2-133,138,共3页
研究了热轧工艺制度和Q235A普碳钢/304不锈钢复合板结合界面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大于30%以上的大压下率试样剪切强度符合国标要求;大压下率轧制试样结合界面间元素扩散程度增大,界面厚度增加,复合板的结合强度也增强。
关键词 碳钢 / 不锈钢复合板 热轧 界面厚度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厚度对非晶一次晶化过程中微观组织的影响
8
作者 马文婧 王进 +2 位作者 吕美妮 张宏泽 杨浩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2年第7期62-65,共4页
本文采用相场方法模拟研究了界面厚度对非晶一次晶化过程中微观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演化时间的增加,合金一次晶化过程中晶粒逐渐形核长大,相同演化时间情况下,界面厚度越大,演化后期晶粒尺寸分布范围越广,晶粒间合并生长越显著,... 本文采用相场方法模拟研究了界面厚度对非晶一次晶化过程中微观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演化时间的增加,合金一次晶化过程中晶粒逐渐形核长大,相同演化时间情况下,界面厚度越大,演化后期晶粒尺寸分布范围越广,晶粒间合并生长越显著,晶粒间的间距越小,晶粒分布越密集。各尺寸间的晶粒数量呈正态分布,大多分布在22nm至72nm之间,并且随着界面厚度的增加,大尺寸晶粒数量也越大。晶化分数随着演化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演化后期逐渐趋于稳定。晶化分数随着界面厚度的增长而增大,界面厚度越大,相同演化时间内的晶化分数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晶化 相场方法 界面厚度 微观组织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厚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胡翠平张绪涛赵倩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7年第1期00258-00259,共2页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其高强度重量比而被广泛应用于风机叶片材料。本文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传统的纤维-基体两相介质扩展为纤维-界面-基体三相介质,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界面力学性能及其相关参数对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其高强度重量比而被广泛应用于风机叶片材料。本文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传统的纤维-基体两相介质扩展为纤维-界面-基体三相介质,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界面力学性能及其相关参数对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复合材料模型整体的弹性强度与界面层厚度成线性增长关系,而复合材料整体的弹性模量与界面层厚度成二次曲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数值模拟 界面厚度 界面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角X射线散射法测定溶胶平均界面厚度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志宏 巩雁军 +7 位作者 吴东 孙予罕 王俊 柳义 董宝中 WANG JUN LIU YI DONG Bao-Zhong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28-1131,共4页
溶胶界面层厚度通常是用Porod法对高角区负偏离的Porod曲线进行拟合求算 ,但本文研究表明还可通过分别测定Porod负偏离校正前后体系粒子的平均半径之差而获得平均界面厚度 .
关键词 小角X射线散射 溶胶 平均界面厚度 二氧化硅溶胶 Porod法 曲线拟合
原文传递
截面分析法对界面过渡区厚度的放大作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惠苏 孙伟 +1 位作者 赵庆新 Stroeven Piet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30-1134,共5页
在采用截面法分析研究截面过渡区厚度时,由于截平面并不一定正好垂直于集料的表面,导致得到的表观界面过渡区厚度与实际界面过渡区厚度是不同的。以3种规则形状(球形、椭圆形截面以及矩形截面)的集料为例,从几何概率角度研究了截面分析... 在采用截面法分析研究截面过渡区厚度时,由于截平面并不一定正好垂直于集料的表面,导致得到的表观界面过渡区厚度与实际界面过渡区厚度是不同的。以3种规则形状(球形、椭圆形截面以及矩形截面)的集料为例,从几何概率角度研究了截面分析法对界面过渡区厚度的放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截面分析法得到的表观界面过渡区厚度都大于实际的界面过渡区厚度,平均放大倍数与集料的粒形有关。对正方体性集料而言,平均表观界面过渡区的厚度是实际界面厚度的1.12倍;对球形集料而言,实际界面过渡区厚度被放大了π/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面分析法 界面过渡区厚度 集料形状 放大倍数 几何概率 水泥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体系界面相厚度与接触角的可视化测量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正姣 欧阳贻德 陈金芳 《化工科技》 CAS 2005年第5期5-8,共4页
利用自行设计的微型可视化反应器研究了液体石蜡-水、乙苯-水体系的界面性质。实验测得静置的液体石蜡-水体系的界面相厚度为9.5μm,界面与器壁的接触角为36.97°;静置与扰动过的乙苯-水体系的界面相厚度分别为45.68μm、73.27μm... 利用自行设计的微型可视化反应器研究了液体石蜡-水、乙苯-水体系的界面性质。实验测得静置的液体石蜡-水体系的界面相厚度为9.5μm,界面与器壁的接触角为36.97°;静置与扰动过的乙苯-水体系的界面相厚度分别为45.68μm、73.27μm。为液液界面相厚度与接触角的可视化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厚度 接触角 可视化 界面现象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面分析法对任意凸形粒子周围界面过渡区厚度过高估计的解析解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惠苏 孙伟 赵庆新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5-163,共9页
借助于几何概率中的一些相关理论,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对表面为凸形曲线或曲面的二维和三维任意形状粒子建立了表观界面过渡区厚度统计平均值和实际界面过渡区厚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对于二维凸形粒子,截面分析法所得的表观界面过... 借助于几何概率中的一些相关理论,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对表面为凸形曲线或曲面的二维和三维任意形状粒子建立了表观界面过渡区厚度统计平均值和实际界面过渡区厚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对于二维凸形粒子,截面分析法所得的表观界面过渡区厚度的统计平均值与实际界面过渡区厚度之间的比值小于π/2。精确比值与粒子的形状有关。如果实际界面过渡区厚度与粒子的尺寸相比可以忽略的话,截面分析法所得的表观界面过渡区厚度的统计平均值与实际界面过渡区厚度之间的比值约等于π/2。对于三维凸形粒子,截面分析法所得的表观界面过渡区厚度的统计平均值与实际界面过渡区厚度之间的比值小于2,比值的精确解与粒子的形状有关。如果实际界面过渡区厚度与粒子的尺寸相比可以忽略的话,截面分析法所得的表观界面过渡区厚度的统计平均值与实际界面过渡区厚度之间的比值约等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面分析法 界面过渡区厚度 粒子形状 放大倍数 几何概率 Cauchy均值定理 Crofton均值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CO_(2)、CH_(4)、N_(2)混合物界面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宇 孙乾 +4 位作者 张娜 刘伟 郭凌空 唐志淏 付铄然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7,共9页
油气界面张力是气驱提高采收率过程中分析油气两相混合程度、影响油气最小混相压力和注气开发效果的重要参数。针对页岩油的主要成分正辛烷(C8),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纯CO_(2)和混合气体(CO_(2)、CH_(4)、N_(2))与C8的界面张力... 油气界面张力是气驱提高采收率过程中分析油气两相混合程度、影响油气最小混相压力和注气开发效果的重要参数。针对页岩油的主要成分正辛烷(C8),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纯CO_(2)和混合气体(CO_(2)、CH_(4)、N_(2))与C8的界面张力及界面微观特征变化规律,并考虑了温度、压力和气体组分等外界因素对界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相压力的增大,气体与C8混合程度增大,界面厚度、粗糙度、相对吸附量等微观特征增强,导致油气界面张力逐渐减小。界面张力随温度在不同压力区间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在低压时温度越高,界面张力越小;在高压时温度越高,界面张力反而越大。相较于纯CO_(2)、CH_(4)和N_(2)的加入会增大混合气体与油相的界面张力,其中N_(2)对油气界面张力的影响更大;同时CH_(4)和N_(2)会使得油气界面厚度、相对吸附量等微观特征减弱。在三元CO_(2)+CH_(4)+N_(2)/C8体系中,CO_(2)的相对吸附量最大,CH_(4)次之,N_(2)最小,证明了3种气体与油的相互作用由强到弱为CO_(2)>CH_(4)>N_(2)。此外,所有体系相对吸附量均大于0,吸附量越大,界面张力随压力的增大下降得越快,这与吉布斯吸附理论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界面张力 分子动力学 微观特征 界面厚度 相对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层厚度的估算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基照 《合成橡胶工业》 EI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85-287,共3页
分析了填充粒子与基质之间的界面层对聚合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简化的模型,提出了估算界面层厚度的表达式: Li = rf{{[1 - Φf(1 - v)]/ (1 - Φf)} 1/ 3 - 1} , 讨论了粒子的大小和含量... 分析了填充粒子与基质之间的界面层对聚合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简化的模型,提出了估算界面层厚度的表达式: Li = rf{{[1 - Φf(1 - v)]/ (1 - Φf)} 1/ 3 - 1} , 讨论了粒子的大小和含量与界面层厚度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界面厚度 数学模型 高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铝固液相复合板界面层厚度建模
16
作者 张鹏 杜云慧 +3 位作者 康永林 张奇志 崔建忠 巴立民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7-359,共3页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钢-铝固液相复合中助焊剂质量分数、铝液温度、模具温度、压力与界面层厚度间的关系模型,并结合最大剪切强度的复合工艺参数得出了钢-铝固液相压力复合的最佳界面层厚度为10.0μm.
关键词 固液相复合 界面厚度 钢-铝复合板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厚度界面单元边坡浅基础极限承载力上限值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煜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67-272,共6页
采用研发的有限单元分析程序,并同时考虑以库仑摩擦界面为组成模式的多段式无厚度界面单元,藉以探讨边坡坡角与坡缘距离对边坡坡顶浅基础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并应用于不同几何破坏机制条件,计算边坡基础在凝聚性土体的最小荷载上限值,模... 采用研发的有限单元分析程序,并同时考虑以库仑摩擦界面为组成模式的多段式无厚度界面单元,藉以探讨边坡坡角与坡缘距离对边坡坡顶浅基础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并应用于不同几何破坏机制条件,计算边坡基础在凝聚性土体的最小荷载上限值,模拟土体间的滑动破坏趋势与渐进式破坏行为。研究分析内容包含:(1)浅基础位于半无限空间;(2)在不同边坡坡角条件下,浅基础位于坡顶边缘处;(3)在不同边坡坡角条件下,浅基础位于不同坡缘距离等。经由数值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坡缘距离值愈小或边坡坡角愈陡峭时,边坡浅基础极限承载力值则愈小。换言之,当浅基础位于坡顶边缘处且坡角为垂直开挖情况时,则导致浅基础极限承载力降低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浅基础 极限承载力上限值 厚度界面单元 有限单元分析 渐进式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无厚度界面元用于上限值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煜舲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937-2945,共9页
采用实验室研发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程序,同时考虑多段式平面和曲面无厚度界面元素,在不同几何条件下,藉以分析计算黏性土内部极限值与其渐进式破坏行为,而三维有限元分析内容包含边坡和浅基础的极限承载力计算等。由分析结果可知;数值计... 采用实验室研发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程序,同时考虑多段式平面和曲面无厚度界面元素,在不同几何条件下,藉以分析计算黏性土内部极限值与其渐进式破坏行为,而三维有限元分析内容包含边坡和浅基础的极限承载力计算等。由分析结果可知;数值计算结果符合极限分析理论最小上限值,并显示利用三维无厚度界面元素,在不同破坏机制问题上,能模拟且预估土体极限承载力;同时,土体内部的塑性破坏情形沿既定几何滑动面逐渐破坏而达到整体破坏,可初步了解边坡和基础渐进破坏行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三维无厚度界面元素 黏性土 极限分析 渐进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掺合料对混凝土界面晶体取向和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谷新辉 《市政技术》 2020年第1期265-266,270,共3页
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是水泥浆体和骨料之间的薄层部分,也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和力学性能的关键部位。为研究磷渣、硅灰、玄武岩掺合料对混凝土界面性能的影响,选取晶体取向和厚度作为界面处变化指标。通过试验得出如下结论:磷渣会使得界面... 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是水泥浆体和骨料之间的薄层部分,也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和力学性能的关键部位。为研究磷渣、硅灰、玄武岩掺合料对混凝土界面性能的影响,选取晶体取向和厚度作为界面处变化指标。通过试验得出如下结论:磷渣会使得界面晶体取向指数逐渐增大,界面过渡区厚度也逐渐增大;硅灰有利于降低界面晶体取向指数;玄武岩有利于降低界面过渡区厚度。3种掺合料两两进行混合,只能提高混凝土的一种性能;而将3种掺合料都混合使用,则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性能。该试验结果可为今后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矿物掺合料 界面晶体取向指数 界面过渡区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厚度界面元程式研发与土壤极限分析应用
20
作者 李煜舲 刘益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72-1178,共7页
为了解土壤极限承载能力与其相关破坏机制,以研发之有限元分析程序同时考虑多段式无厚度界面元,其界面力学行为遵循莫尔–库仑破坏准则,并配合极限分析理论,模拟土壤破坏滑移面力学行为与各种不同几何之破坏机制,进而应用于土壤浅基础... 为了解土壤极限承载能力与其相关破坏机制,以研发之有限元分析程序同时考虑多段式无厚度界面元,其界面力学行为遵循莫尔–库仑破坏准则,并配合极限分析理论,模拟土壤破坏滑移面力学行为与各种不同几何之破坏机制,进而应用于土壤浅基础和边坡浅基础之极限承载力计算。经由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有限元配合多段式无厚度界面元之分析模式,可藉由网格优化程序进行土壤极限分析与破坏机制之模拟,不仅可以了解土壤之渐进破坏行为,亦能计算出土壤极限承载力之最小上限值,且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与极限分析上限值相互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度界面 有限元分析 极限分析 渐进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