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界面状态对C/PLA复合材料降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万怡灶 王玉林 +1 位作者 周福刚 李来风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研究了具有不同界面结合特性的两种复合材料在体外降解过程中吸水率、质量损失、宏观力学性能与降解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可减小C/PLA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和质量损失,降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弯曲强度、弯曲模量... 研究了具有不同界面结合特性的两种复合材料在体外降解过程中吸水率、质量损失、宏观力学性能与降解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可减小C/PLA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和质量损失,降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剪切强度)和界面结合强度下降的速率.界面结合强度的提高对C/PLA复合材料的降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状态 C/PLA复合材料 降解特性 聚乳酸 碳纤维 体外降解 界面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状态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抗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永健 李慧 张宁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21,共7页
考虑钢-混凝土界面完全粘结和自由滑移2种极限状态,研究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受弯过程的截面中和轴平移规律,并基于平截面假定,分别给出2种界面状态下构件抗弯承载力、抗弯刚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同时,针对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界面平均粘结强度... 考虑钢-混凝土界面完全粘结和自由滑移2种极限状态,研究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受弯过程的截面中和轴平移规律,并基于平截面假定,分别给出2种界面状态下构件抗弯承载力、抗弯刚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同时,针对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界面平均粘结强度,分析抗弯构件在界面脱粘时的有效受压区高度。研究结果表明:矩形钢管混凝土的界面脱粘导致核心混凝土的抗弯承载力过早失效,构件的整体抗弯刚度和承载力降低;高宽比越大,钢管混凝土梁的整体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状态性能对构件抗弯承载力的影响越明显;实际中核心混凝土在未达到极限受压强度前与钢管发生脱粘,为充分利用核心混凝土的材料强度,应对矩形钢管混凝土的界面粘结进行构造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钢管混凝土 界面状态 抗弯性能 粘结强度 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板厚度对爆炸复合材料界面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文彬 张建臣 +3 位作者 王宇新 孙明 董守华 孙捷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49,共5页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数值计算,验证了基板厚度对爆炸复合材料界面状态的影响,提出了当量厚度的概念,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说明,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爆炸焊接的成波机理.
关键词 爆炸焊接 复合板 界面状态 当量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界面状态有效性的GUI自动测试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恒山 王金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4-36,共3页
针对图形用户界面 (GUI)自动功能测试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状态有效性的有限自动机 (FSM )测试模型 ,给出了建模方法和测试方法 .该模型不仅能提高测试脚本的重用性 ,而且能够自动产生GUI测试路径和测试输入数据 .
关键词 GUI测试 界面状态 有效性 F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状态对椭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影响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程高 张正琦 +1 位作者 刘永健 孟俊苗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4-452,共9页
为分析界面状态对椭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的影响,构建了脱黏、有黏结滑移和完全黏结等3种典型界面状态的本构模型,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围绕椭圆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在工程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典型受荷方式,如钢管... 为分析界面状态对椭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的影响,构建了脱黏、有黏结滑移和完全黏结等3种典型界面状态的本构模型,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围绕椭圆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在工程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典型受荷方式,如钢管和混凝土共同受力、仅混凝土受力、仅钢管受力等,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界面状态对构件的钢-混界面法向压应力、钢管及混凝土截面压应力、极限承载力和轴压刚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仅混凝土受力和仅钢管受力模式下,界面状态显著影响椭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力学性能;界面黏结作用越强,钢管和混凝土互相帮助分担荷载的能力就越强,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就越强;钢管和混凝土共同受力模式下,界面状态对构件钢管和混凝土截面压应力、极限承载力及轴压刚度几乎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管混凝土 椭圆截面 界面状态 受荷方式 短柱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状态对电流变液传输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范志康 别少伟 梁淑华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4-98,共5页
应用电流变液(以下简称ERF)制备了一套可模拟无级调速和制动的传动系统,研究了输入转速、外加电场强度、传动系统界面状况及尺寸对ERF传递力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在传输界面上设置直条来提高ERF传动装置的传输能力,其最... 应用电流变液(以下简称ERF)制备了一套可模拟无级调速和制动的传动系统,研究了输入转速、外加电场强度、传动系统界面状况及尺寸对ERF传递力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在传输界面上设置直条来提高ERF传动装置的传输能力,其最佳直条数取决于ERF传动套的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液 界面状态 传动装置 传输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W液膜体系的界面状态方程 被引量:3
7
作者 蒋元力 王子镐 傅举孚 《北京化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7-10,19,共5页
在Langmuir等温吸附式的基础上,利用“有效浓度”的概念,推导出了乳化液膜体系的界面状态方程。进一步探讨了乳化液膜体系乳化溶胀与表面活性剂本身的及界面吸附状态的关系。所提出的界面状态方程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关键词 界面状态方程 吸附 乳化溶胀 乳状液 液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状态对PHC管桩填芯抗拔承载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彬 郭昭胜 +3 位作者 贺武斌 刘瑞峰 许春博 成旭振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19期103-108,共6页
对考虑两种界面状态和3种填芯长度的PHC⁃600⁃B⁃130管桩混凝土填芯足尺试件开展轴心抗拔静载试验,获得了极限轴心抗拔荷载值、界面滑移量、分段黏结强度和平均黏结强度等试验数据。分析试验数据表明:相同填芯长度下,管桩内壁的两种界面... 对考虑两种界面状态和3种填芯长度的PHC⁃600⁃B⁃130管桩混凝土填芯足尺试件开展轴心抗拔静载试验,获得了极限轴心抗拔荷载值、界面滑移量、分段黏结强度和平均黏结强度等试验数据。分析试验数据表明:相同填芯长度下,管桩内壁的两种界面状态对极限轴心抗拔荷载值影响并不明显;相同界面状态下,极限轴心抗拔荷载值随着填芯长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大趋势;混凝土填芯界面平均黏结强度试验值介于0.618~0.692MPa。相对试件加载远端,加载近端处的填芯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和滑移量均相对较大,表明加载端的填芯混凝土承担了大部分的轴拉荷载;无端板试件的PHC管桩在加载端附近出现竖向开裂,表明加载端填芯混凝土在轴拉作用下存在剪胀现象,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管桩 填芯混凝土 抗拔承载性能 界面状态 黏结强度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角对爆炸复合材料界面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建臣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8,共6页
复合材料界面状态是衡量复合质量优劣的主要评定因素之一,焊接参数和界面状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为了获得理想的复合质量,必须正确选择爆炸焊接参数。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和数值计算,探讨了爆炸复合的力学模型及物理机... 复合材料界面状态是衡量复合质量优劣的主要评定因素之一,焊接参数和界面状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为了获得理想的复合质量,必须正确选择爆炸焊接参数。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和数值计算,探讨了爆炸复合的力学模型及物理机制,验证了碰撞角对再入射流的质量(或再入射流的厚度)和爆炸复合材料界面状态存在的影响,得出了波形的变化趋势与碰撞角的变化趋势相一致的结论,同时确立了波形参数和碰撞角的半定量表达式,拓展和深化了爆炸复合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爆炸复合的成波机理,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工程应用,减少工程损耗,提高复合质量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复合 碰撞角 界面状态 波形参数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强度对双金属爆炸复合界面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建臣 《焊接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22,共3页
复合材料界面状态是衡量复合质量优劣的主要评定因素之一,焊接参数和界面状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为了获得理想的复合质量,必须正确选择爆炸焊接参数。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和数值计算,探讨了爆炸复合的力学模型及物理机... 复合材料界面状态是衡量复合质量优劣的主要评定因素之一,焊接参数和界面状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为了获得理想的复合质量,必须正确选择爆炸焊接参数。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和数值计算,探讨了爆炸复合的力学模型及物理机制,验证了材料强度对双爆炸复合材料界面状态的影响,修正了比强度表达式,同时确立了波形参数和比强度的半定量表达式,丰富和发展了爆炸复合的成波机理,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工程应用,减小工程损耗,提高复合质量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复合 比强度 波形参数 界面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液膜体系的界面状态方程(英文)
11
作者 魏振枢 蒋元力 +1 位作者 吴增刚 黄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40-44,共5页
本文在Langmuir等温吸附式的基础上,结合乳化液膜(LSMs)膜相中“有效浓度”的概念,提出了乳化液膜的界面状态方程.利用该界面状态方程,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乳化液膜膜相中表面活性剂“有效浓度”与乳状液-外相水间界面张力的关系.同时,对... 本文在Langmuir等温吸附式的基础上,结合乳化液膜(LSMs)膜相中“有效浓度”的概念,提出了乳化液膜的界面状态方程.利用该界面状态方程,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乳化液膜膜相中表面活性剂“有效浓度”与乳状液-外相水间界面张力的关系.同时,对搅拌机槽缺乏几何条件和操作参数对界面张力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所建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状态方程 界面张力 乳化液膜 乳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剂对食品O/W乳状液界面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包德才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2期22-25,共4页
用膜乳化法制备了单分散 O/W乳状液 ,讨论了乳化剂的种类与浓度对粒子界面状态的影响。当乳化剂的浓度增加时 ,乳化剂分子组成的粒子界面水合层变厚 ,粒子间距离变大。沉降速度减慢。粒子间距离除了水合层 ,还受乳液粒子界面电位的影响。
关键词 乳化剂 膜乳化法 界面状态 O/W乳状液 食品 粒子界面水合层 粒子界面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载体影响的液膜体系界面状态方程
13
作者 高广颖 蒋元力 +1 位作者 黄强 吴增刚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1998年第4期93-96,共4页
在文献[1]中提出的液膜体系界面状态方程的基础上,考虑了载体对乳状液-水相间界面张力的影响,发现膜相中载体的存在会使得界面张力降低,说明载体能够吸附于界面并同表面活性剂发生界面上的“竞争吸附”,从而提出了一个新的液膜... 在文献[1]中提出的液膜体系界面状态方程的基础上,考虑了载体对乳状液-水相间界面张力的影响,发现膜相中载体的存在会使得界面张力降低,说明载体能够吸附于界面并同表面活性剂发生界面上的“竞争吸附”,从而提出了一个新的液膜体系界面状态方程,利用该方程可使界面张力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液膜 界面状态方程 载体 液膜 界面张力
全文增补中
金刚石薄膜界面状态及其生长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鸿修 胡晋生 +5 位作者 朱静 戚立昌 杨佩春 玄真武 浦新 侯立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1期27-32,共6页
本文以Si(100)为衬底,利用电子增强式化学汽相沉积方法生长的金刚石膜为试样,用透射电镜(Cross-seotion制样)和扫描电镜观测了金刚石薄膜界面状态及其生长过程。研究表明:界面是一种非晶态的碳的过渡层,其衍射晕环的中心所对应的面间距... 本文以Si(100)为衬底,利用电子增强式化学汽相沉积方法生长的金刚石膜为试样,用透射电镜(Cross-seotion制样)和扫描电镜观测了金刚石薄膜界面状态及其生长过程。研究表明:界面是一种非晶态的碳的过渡层,其衍射晕环的中心所对应的面间距与金刚石相近。界面的边缘或平整或凹凸不平,参差不齐,宽度在0.2-0.8μm之间。界面上所生长的金刚石薄膜由胚芽层和晶粒层组成;胚芽层有三种形态;同一试样上的不同部位或不同试样上的界面状态及生长过程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薄膜 非晶态碳 界面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驱动编程环境下界面状态的集中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鸿飞 李毓麟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14,共2页
在事件驱动编程环境下,由于程序代码分散而导致界面的状态控制十分复杂。提出了一种对界面状态进行集中控制的简单方法,并通过的子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事件驱动编程 集中控制 界面状态 程序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与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共混体系的结晶行为、流变性能以及界面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明德 俞强 +2 位作者 姜德文 芮岷翔 孙载坚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Z1期1-8,共8页
本文利用DSC、毛细管流交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尼龙—6/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体系的结晶行为、熔体流变性能以及界面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混物是热力学不相容体系,由于接枝聚乙烯与尼龙的化学反应改善了二者的相容... 本文利用DSC、毛细管流交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尼龙—6/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体系的结晶行为、熔体流变性能以及界面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混物是热力学不相容体系,由于接枝聚乙烯与尼龙的化学反应改善了二者的相容性、分散及界面状况明显改善,同时也影响了共混体系的结晶行为和熔体的流变性能.尼龙—6/接枝聚乙烯共混体系中,尼龙相的ΔHf(blend)、ΔHe(blend)和Te均低于理论值,共混物的Avrami指数较纯尼龙大。聚乙烯或接枝聚乙烯的加入对尼龙相的结晶具有成核作用.共混体系的熔体粘度大于纯尼龙,与尼龙—6/聚乙烯体系相比,接枝共混体系的熔体粘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接枝 结晶行为 共混体系 成核作用 界面状态 相容体系 流变性 熔体粘度 扫描电子显微镜 粘流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Murphy——界面状态控制机原型
17
作者 胡晓伟 《程序员》 2006年第9期118-121,10,共4页
界面设计和编码工作并非低技术含量或不需要重视,这方面的方法总结和创新也是提高程序健壮性和可维护性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 界面状态 控制机 原型 程序健壮性 技术含量 界面设计 可维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界面接触状态的湿式离合器扭矩特性
18
作者 崔家豪 吴健鹏 +1 位作者 刘继凯 王立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07,119,共8页
为提升重型车辆传动系统中湿式离合器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建立了考虑界面接触状态的湿式离合器扭矩模型,通过模型研究了不同参数对离合器扭矩特性的影响规律。首先,对湿式离合器进行仿真模拟,增加界面接触状态参数,搭建湿式离合器充油模... 为提升重型车辆传动系统中湿式离合器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建立了考虑界面接触状态的湿式离合器扭矩模型,通过模型研究了不同参数对离合器扭矩特性的影响规律。首先,对湿式离合器进行仿真模拟,增加界面接触状态参数,搭建湿式离合器充油模型与结合模型。其次,基于SAE#2试验台开展湿式离合器扭矩试验,将仿真获得的结果与离合器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最后,结合模型研究了油压、油温和碟形量对湿式离合器扭矩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考虑了界面接触状态的模型相较于传统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提高了22.30%;随着控制油压的减小,离合器的总扭矩降低,当压力从1.5 MPa减小到1.0 MPa时,扭矩峰值降低了22.38%,同时制动时间延长了46.05%;润滑油温度对离合器的黏性转矩和摩擦扭矩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温度越高,黏性转矩越小,摩擦扭矩越大,整体制动时间稍有减小;摩擦片碟形量对离合器扭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扭矩产生时间,碟形量的增加会导致离合器制动时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离合器 SAE#2试验台 扭矩特性 界面接触状态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状态对CFRTP/不锈钢激光连接接头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强 焦俊科 +3 位作者 王飞亚 昝少平 张文武 盛立远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7-534,共8页
为了研究界面状态对CFRTP/金属激光连接质量的影响规律,实现二者高质量的连接。对不同界面情况下的样件进行了焊接实验、强度拉伸测试以及断面组织分析,找到了添加树脂层厚度、不锈钢表面粗糙度对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及酸洗和激... 为了研究界面状态对CFRTP/金属激光连接质量的影响规律,实现二者高质量的连接。对不同界面情况下的样件进行了焊接实验、强度拉伸测试以及断面组织分析,找到了添加树脂层厚度、不锈钢表面粗糙度对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及酸洗和激光微织构化处理提高接头连接强度的机理。结果表明,通过金属表面预处理和提高结合面熔融树脂量均能有效提高接头的剪切强度,特别是激光微织构化处理后拉伸样件的失效发生在树脂基体与碳纤维之间,这说明CFRTP/不锈钢之间的连接剪切强度已超过了CFRTP内部基体树脂与碳纤维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连接 CFRTP 界面状态 表面处理 剪切强度
原文传递
Alq_3/ITO结构的表面和界面电子状态的XPS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代顺 李海蓉 +1 位作者 王延勇 张福甲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1-356,共6页
用传统的真空蒸镀法制备了Alq3/ITO样品,并用X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Alq3/ITO紧密接触的表面和界面电子化学状态。对Alq3/ITO样品的表面分析表明,在lq3分子中,Al原子的束缚能(Eb)为70.7... 用传统的真空蒸镀法制备了Alq3/ITO样品,并用X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Alq3/ITO紧密接触的表面和界面电子化学状态。对Alq3/ITO样品的表面分析表明,在lq3分子中,Al原子的束缚能(Eb)为70.7eV和75.1eV。分别对应于Al(0)和Al(Ⅲ)态,C原子的束缚能为285.8eV、286.3eV和286.8eV,分别对应于C-C、C-O和C-N键;N原子的主峰位于 401.0eV,对应于 C-N=C键;而 O原子主要与 H原子成键,其束缚能为532.8eV。为了研究Alq3/ITO的界面电子状态,我们用氩离子束对样品表面进行了溅射剥蚀,当溅射时间分别为30,35,45分钟时进行XPS采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氩离子束溅射时间增长,Al2p、C1s、N1s、O1s、In3d5/2和Sn3d5/2峰都向低束缚能方向有微小移动,且Al2p、C1s和N1s峰变弱,这是受ITO中扩散进入Alq3层的O、In和Sn原子的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q3/ITO XPS 结构 表面电子状态 界面电子状态 电致发光器件 8-羟基喹啉铝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