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入性烧伤致呼吸衰竭肠内营养患者留置鼻空肠管和鼻胃管的短期效果比较
1
作者 陈蓝 戴萍 +1 位作者 李丽香 庄玲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7期697-700,F0003,共5页
目的 比较留置鼻空肠管、留置鼻胃管用于呼吸衰竭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04名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营养支持方法分为对照组(鼻胃管留置)和实验组(鼻空肠管留置)两组,每组各52例... 目的 比较留置鼻空肠管、留置鼻胃管用于呼吸衰竭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04名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营养支持方法分为对照组(鼻胃管留置)和实验组(鼻空肠管留置)两组,每组各52例。比较两组患者3个时间点(干预前、干预3 d、干预7 d)10项指标(Hb、PA、ALB、IL8、IL-18、TNF-α、ESO、IgA、IgM、IgG)含量的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10项指标均有P_总<0.001、P_(组间)<0.001、P_(组内)<0.001,P_(交互)>0.001。组内比较,随时间推移,10项指标均有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指标变化幅度进行组间比较,实验组Hb为(4.60±0.38)g/L,小于对照组的(15.60±3.42)g/L;实验组的ALB为(1.05±0.14)g/L,小于对照组的(8.01±2.02)g/L;实验组的PA为(0.03±0.01)g/L,小于对照组的(0.05±0.01)g/L;实验组的IL-8为(5.02±0.97)pg/ml,高于对照组的(3.40±0.73)pg/ml;实验组的TNF-α为(5.22±0.47)ng/L,高于对照组的(3.87±1.33)ng/L;实验组的EOS为(2.58±0.34)%,高于对照组的(2.37±0.40)%;实验组的IgA(0.23±0.03)g/L,低于对照组的(0.72±0.25)g/L;实验组的IgG(1.33±0.31)g/L,低于对照组的(5.28±0.74)g/L。结论 呼吸衰竭患者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提升机体免疫功能、缓解全身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胃管 空肠管 营养状况 炎症状态 免疫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被引量:12
2
作者 肖凤霞 卢少萍 徐永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07-307,共1页
关键词 留置鼻空肠管 肠内营养 护理 营养液 误吸 胃排空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置鼻空肠管对减少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意义
3
作者 明志红 郭宓嫣 +3 位作者 陈勇华 梁衍胜 召杰 高瑞雪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0期40-42,46,共4页
目的分析留置鼻空肠管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卧床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行留置鼻空肠管... 目的分析留置鼻空肠管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卧床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行留置鼻空肠管的为观察组(40例),行鼻胃管留置的为对照组(40例)。分析留置鼻空肠管对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置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老年卧床患者在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第7、14、21天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2.50%、20.00%、15.00%;观察组老年卧床患者在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第7、14、21天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00%、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5、4.507、5.165,P<0.05)。两组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鼻空肠管有助于减少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鼻空肠管 长期卧床 吸入性肺炎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留置鼻空肠管预防误吸效果及优质护理分析
4
作者 肖青艳 何晓燕 +1 位作者 易湘婵 何辉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S01期272-273,共2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患者留置鼻空肠管预防误吸效果及优质护理的分析。方法以2019年5月—2020年5月的7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患者,观察组采用留置鼻空肠管喂养联合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留置鼻空肠管喂养联合常规护... 目的探讨对老年患者留置鼻空肠管预防误吸效果及优质护理的分析。方法以2019年5月—2020年5月的7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患者,观察组采用留置鼻空肠管喂养联合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留置鼻空肠管喂养联合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显著较低(P<0.05)。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营养状态指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营养状态指标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理想(P<0.05)。结论给予老年患者留置鼻空肠管喂养及优质护理,有效降低了误吸的发生率,使患者的营养状态得到改善,在临床中值得被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留置鼻空肠管 预防误吸 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效果及护理
5
作者 刘艳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27-130,共4页
研究留置鼻空肠管辅助肠内营养及护理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9.1-2022.12收治的40例AP患者随机分为各含20例的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 研究留置鼻空肠管辅助肠内营养及护理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9.1-2022.12收治的40例AP患者随机分为各含20例的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营养状况及置管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白蛋白与转铁蛋白水平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白蛋白与转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置管成功率为94.68%,远高于对照组的65.43%,P<0.05。结论 对AP患者施以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置管与住院时间,有效降低其住院费用,还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置管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鼻空肠管 肠内营养 急性胰腺炎 管时间 营养状况 管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章丽 余丹 王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5期60-61,64,共3页
目的研究胃癌手术患者经留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1年5月间,本院因住院手术并经过电子胃镜、病理活检检查确诊为胃癌患者36例。予经留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2周,对肠内营养完成情况、肠功能恢复... 目的研究胃癌手术患者经留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1年5月间,本院因住院手术并经过电子胃镜、病理活检检查确诊为胃癌患者36例。予经留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2周,对肠内营养完成情况、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术前1 d及术后第14天检测患者体重、总蛋白、白蛋白等指标,并评估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结果通过留置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平均需(43.2±11.4)h。患者行肠内营养后的体重、总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减低,但术后10 d免疫学指标如IgA、IgG、IgM[(1.79±0.60)g/L、(10.78±2.88)g/L及(1.11±0.23)g/L]均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术后并发呕吐、咽喉疼痛等并发症率发生率13.9%(5/36)。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疗效确切,且与开腹手术相比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手术 肠内营养 空肠营养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志忠 肖红丽 +1 位作者 王艳 王国兴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鼻空肠管留置给予肠内营养(EN)实施疗效。方法:选择北京友谊医院急诊ICU 2017-09—2018-08期间收治的50例发生呼吸衰竭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行鼻空肠管留置组(试验组)和行... 目的:探讨急诊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鼻空肠管留置给予肠内营养(EN)实施疗效。方法:选择北京友谊医院急诊ICU 2017-09—2018-08期间收治的50例发生呼吸衰竭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行鼻空肠管留置组(试验组)和行鼻胃管留置组(对照组),每组25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14d观察并比较两组白蛋白(ALB)、前体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机械通气(MV)和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和反流误吸、胃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年龄、ALB、PA、Hb和病情严重度(通过APACHEⅡ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①营养指标:治疗7、14d时,试验组ALB、PA、Hb高于对照组[7dALB(g/L):(25.8±4.0)vs.(23.9±3.6),PA(g/L):(0.20±0.07)vs.(0.17±0.06),Hb(g/L)(99.6±20.6)vs.(97.8±19.8);14dALB(g/L):(31.7±3.9)vs.(29.8±3.5),PA(g/L):(0.21±0.06)vs.(0.17±0.03),Hb(g/L):(100.5±20.3)vs.(96.5±19.6),均P<0.05]。②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4/25)vs.48%(12/25),P<0.05]。③试验组患者MV时间、住E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MV时间(d):(11.0±1.6)vs.(14.8±2.4),住EICU时间(d):(13.1±1.8)vs.(18.6±2.7),住院时间(d):(25.2±2.5)vs.(31.5±2.8),均P<0.05];试验组患者VAP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24%(6/25)vs.36%(9/25),P<0.05]。结论:对于急诊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鼻空肠管留置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不仅能早期尽快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低胃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空肠管 肠内营养
原文传递
全胃切除术后经留置鼻空肠营养管与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8
8
作者 姚卫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780-782,共3页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经留置鼻空肠营养管与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实施全胃切除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54例,按肠内营养方法不同分为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组(A组)32例和空肠造口组(B组)22...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经留置鼻空肠营养管与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实施全胃切除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54例,按肠内营养方法不同分为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组(A组)32例和空肠造口组(B组)22例。比较两组肠内营养完成情况、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营养指标变化。结果:A组有3例改行肠外营养,B组全部顺利完成。B组不良反应较A组明显减少(P〈0.05),而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A组(P均〈0.05),两组营养指标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经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操作简便,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且相比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患者痛苦更小,胃肠功能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切除术 空肠营养管 空肠造口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例危重症患者留置鼻空肠管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小琴 《健康之路》 2016年第6期141-142,共2页
危重症患者及早进行肠内营养,可有助于保持肠道功能及结构完整、减少细菌移位进而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然而,许多研究表明,经胃管鼻饲时,由于胃肠道不耐受,常发生呕吐、返流甚至误吸等风险,其发生率高达62%[1]。最终可因胃肠道不耐受而不... 危重症患者及早进行肠内营养,可有助于保持肠道功能及结构完整、减少细菌移位进而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然而,许多研究表明,经胃管鼻饲时,由于胃肠道不耐受,常发生呕吐、返流甚至误吸等风险,其发生率高达62%[1]。最终可因胃肠道不耐受而不能达到其目标摄入量,因此,对于许多危重症病人,置入鼻空肠管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改善肠内营养耐受性,从而更易达到目标喂养量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留置鼻空肠管 护理体会
原文传递
老年患者留置鼻空肠管预防误吸效果及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江龄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87-88,共2页
目的:对老年患者留置鼻空肠管预防误吸效果及护理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7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37例采取留置鼻空肠管喂养联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37例采取留置... 目的:对老年患者留置鼻空肠管预防误吸效果及护理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7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37例采取留置鼻空肠管喂养联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37例采取留置鼻胃管喂养联合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误吸发生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误吸发生率为2.70%,和对照组的18.92%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在总蛋白、前清蛋白、血红蛋白三项营养状态指标情况上,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总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9%,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患者留置鼻空肠管,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能够降低误吸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并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采纳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留置鼻空肠管 预防误吸 护理干预方案
原文传递
床旁超声引导下留置鼻空肠管对心外科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蓝江华 曾云云 +1 位作者 卢凝 杨华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26-27,共2页
研究床旁超声引导下留置鼻空肠管对心外科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ICU病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以鼻胃管途径EN后出现喂养不耐受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放置鼻空肠管组与常规留置鼻... 研究床旁超声引导下留置鼻空肠管对心外科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ICU病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以鼻胃管途径EN后出现喂养不耐受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放置鼻空肠管组与常规留置鼻胃管组均30例,对照组胃内注气盲置鼻肠管肠内营养,观察组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营养状态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两项营养上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生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26.67%,置管成功率96.67%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外科术后患者可实施床旁超声引导下留置鼻空肠管,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患者营养情况,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 留置鼻空肠管 心外科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胃切除术后空肠造口肠内营养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彭有开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3期499-500,共2页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空肠造口肠内营养与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效果比较。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行空肠造口管行肠内营养,对照组行留置鼻...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空肠造口肠内营养与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效果比较。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行空肠造口管行肠内营养,对照组行留置鼻空肠营养管,观察两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经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比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效果好,可以明显加快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速度,而且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营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切除术 空肠造口肠内营养 空肠营养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胃切除术患者经留置鼻空肠营养管与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静松 陈余 吕冬梅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第19期28-30,共3页
目的比较全胃切除术患者经留置鼻空肠营养管与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进行全胃切除术治疗的57例患者按照肠内营养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的30例作为对照组,空肠造口... 目的比较全胃切除术患者经留置鼻空肠营养管与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进行全胃切除术治疗的57例患者按照肠内营养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的30例作为对照组,空肠造口的27例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第8d各项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4%,略低于对照组的13.3%,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患者经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临床效果更为满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并且使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更快,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是较佳的肠内营养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切除术 空肠营养管 空肠造口 肠内营养
原文传递
全胃切除术患者经空肠造口与留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明 强荣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17期37-39,共3页
目的:比较全胃切除术患者经空肠造口与留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78例,在征求患者意见的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肠造口组和鼻空肠营养管组,每组39例,分别予经空肠... 目的:比较全胃切除术患者经空肠造口与留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78例,在征求患者意见的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肠造口组和鼻空肠营养管组,每组39例,分别予经空肠造口和留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2周,对肠内营养完成情况、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营养状况、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空肠造口组肠内营养成功率100.0%(39/39),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6.44±8.3)h,并发症发生率7.7%(3/39),鼻空肠营养管组分别为92.3%(36/39)、(45.34±10.7)h、30.6%(11/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肠造口组与鼻空肠营养管组肠内营养后14d的体重、总蛋白、白蛋白较肠内营养前均存在不同程度下降[空肠造口组:(47.34±8.7)kg比(58.54±9.8)kg、(58.64±4.9)g/L比(67.5±12.8)g,L、(33.64±4.4)g/L比(41.54±6.3)g/L;鼻空肠营养管组:(48.14±9.2)kg比(57.64±10.7)kg、(57.84±5.3)g/L比(68.34±11.9)g,L、(32.84±4.9)g/L比(40.44±7.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后14d的体重、总蛋白、白蛋白空肠造口组与鼻空肠营养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患者经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在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的同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容易为患者所接受,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 肠道营养 空肠造口术 空肠营养管
原文传递
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8例诊治分析
15
作者 赵晶晶 朱洵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34-835,共2页
目的 探讨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8例患者早期确诊和积极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 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和经鼻留置空肠营养.药物治疗:胃复安促进胃排空防止胃内容物返流;新斯的明促进残胃蠕动;吗丁啉抑制恶心呕吐;莫沙必利促进乙酰胆... 目的 探讨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8例患者早期确诊和积极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 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和经鼻留置空肠营养.药物治疗:胃复安促进胃排空防止胃内容物返流;新斯的明促进残胃蠕动;吗丁啉抑制恶心呕吐;莫沙必利促进乙酰胆碱释放,增强消化道平滑肌动力;高渗盐水加地塞米松洗胃有利于胃黏膜和吻合口消肿.结果 18例患者中1周内恢复5例,11~15天恢复8例,2~3周逐渐恢复4例.保守治疗15天无明显改善1例,于术后16天再手术,22天基本恢复.结论 X线钡餐或碘剂动态观察和胃镜检查对于排除机械性梗阻、确定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处理原则应行保守治疗,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肠外营养的基础上应用胃复安和吗丁啉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 胃癌 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肠外营养 空肠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