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和白细胞介素-17的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光辉 曾今诚 +5 位作者 刘伟 王小梅 张俊爱 郑淑华 徐军发 陈慧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900-1902,共3页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可溶性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VEM)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8例SLE患者和1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可溶性HVEM和IL-17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可溶性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VEM)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8例SLE患者和1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可溶性HVEM和IL-17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血清可溶性HVEM水平为(168.5±106.7)μg/L,健康者血清可溶性HVEM为(42.9±11.8)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IL-17水平为(295.5±151.7)pg/mL,健康者血清IL-17水平为(229.3±97.1)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可溶性HVEM水平与L-17水平呈正相关(r=0.433,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可溶性HVEM可能是SLE的一种新型诊断标志物,检测血清HVEM对SLE的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 白细胞介素17 TH1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疱疹病毒侵入介体在免疫应答及抗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建波 李俊 +1 位作者 卫立辛 沈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03-1007,共5页
T细胞以及抗原提呈细胞上的受体和它们的配体所传递的激活或抑制信号,对于免疫细胞的有效激活或保持休眠状态极其重要。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和CD28-B7家族就包含了很多这样的调节分子。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VEM)能在其配体肿瘤坏死因... T细胞以及抗原提呈细胞上的受体和它们的配体所传递的激活或抑制信号,对于免疫细胞的有效激活或保持休眠状态极其重要。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和CD28-B7家族就包含了很多这样的调节分子。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VEM)能在其配体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LIGHT)的作用下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的激活;同时HVEM作为B和T淋巴细胞衰减子(BTLA)的配体,使其转导共抑制信号。本文介绍HVEM精细调节免疫的功能并讨论其在抗肿瘤免疫中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侵入介体 免疫应答 抗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髓系树突状细胞表面疱疹病毒侵入介体表达的变化
3
作者 蒋玉平 蒋靓 +2 位作者 陈曦 张学光 顾宗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4,93,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髓系树突状细胞(BMDC)共刺激分子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VEM)表达的变化。方法将促DC成熟活化因子LPS、TNF-α、2A抗体、1c10抗体和免疫负性调节因子IL-10加入到各组BMDC中,观察BM-DC上HVEM表达的变化。结果加入促成熟活化因子... 目的探讨小鼠髓系树突状细胞(BMDC)共刺激分子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VEM)表达的变化。方法将促DC成熟活化因子LPS、TNF-α、2A抗体、1c10抗体和免疫负性调节因子IL-10加入到各组BMDC中,观察BM-DC上HVEM表达的变化。结果加入促成熟活化因子的各组BMDC上HVEM表达与对照组明显下调(P<0.05)。而加入免疫负性调节因子的BMDC上HVEM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5)。结论促成熟活化因子有下调BMDC上HVEM表达的作用,而免疫负性调节因子有上调BMDC上HVEM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疱疹病毒侵入介体 B和T淋巴细胞弱化子
原文传递
可溶性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及其配体在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小鼠体内的异常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夏丽坤 李琰 +3 位作者 张胜男 曹哲瑶 陆岩 杨宏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01-1106,共6页
目的研究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及其配体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erpes virus entry mediator,HVEM)在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erpetic stromal keratitis,HSK)小鼠角膜组织中及外周血CD4+T细胞上的表达水... 目的研究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及其配体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erpes virus entry mediator,HVEM)在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erpetic stromal keratitis,HSK)小鼠角膜组织中及外周血CD4+T细胞上的表达水平,探讨共抑制信号BTLA-HVEM是否参与了CD4+T细胞介导的HSK免疫病理反应。方法将106PFU的单纯疱疹病毒I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KOS毒株接种于BALB/c鼠的角膜上建立HSK动物模型,分别于角膜接种病毒前(0d),接种病毒后的第3、7、10、14、21天,用毛细管取小鼠的左眼眼眶静脉窦血1mL,分离淋巴细胞,行荧光抗体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BTLA+T细胞和CD3+CD4+HVEM+T细胞阳性率;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角膜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TLA蛋白及HVEM蛋白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BALB/c鼠的角膜接种HSV-1后的1~5d,角膜擦拭液中均检测出HSV-1复制,表明小鼠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显示:角膜接种HSV-1后第3天,所有小鼠均患了急性上皮性角膜炎,并于感染后1周内痊愈,自病毒接种后第8天起,小鼠出现角膜基质炎的改变,表现为角膜基质呈灰白色混浊,角膜基质混浊于病毒接种后的第10天达到高峰,持续至第14天后逐渐减轻。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4+BTLA+T细胞和CD3+CD4+HVEM+T细胞的阳性率,在角膜接种病毒前(0d)分别为(3.15±0.60)%和(9.84±1.06)%,在角膜接种病毒后第10天(HSK疾病程度最严重时)分别增加到(20.47±3.15)%和(45.18±3.90)%(与0d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HSK小鼠角膜组织中BTLA和HVEM的蛋白表达结果一致:HSK临床表现最严重时,即病毒接种后第10天时,BTLA蛋白和HVEM蛋白在角膜组织中表达最强,主要表达于角膜基质层内浸润的炎性细胞上,角膜上皮层和内皮层也有表达。结论在HSK小鼠模型中,BTLA及其配体HVEM蛋白在角膜组织中及外周血CD4+T细胞上表达明显增强,共抑制信号BTLA-HVEM参与了CD4+T细胞介导的HSK的免疫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性角膜基质炎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细胞衰减因子 疱疹病毒侵入介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UL144基因克隆表达及其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汪怀周 蔡刚 沈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74-878,共5页
目的:构建携带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4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研究UL144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功能变化。方法:从hCMV-DNA阳性患者外周血提取cDNA,采用PCR技术扩增出UL144基因。采用AdEasy系统构建携带hCMVUL144基因的... 目的:构建携带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4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研究UL144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功能变化。方法:从hCMV-DNA阳性患者外周血提取cDNA,采用PCR技术扩增出UL144基因。采用AdEasy系统构建携带hCMVUL14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UL144,转染HEK293细胞后包装产生重组腺病毒Ad-UL144。通过RT-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将此重组腺病毒转染小鼠骨髓来源的D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分子,采用ELISA技术分析DC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UL144基因修饰的DC激活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成功将UL144基因片段克隆至载体上,并经HEK293细胞包装出病毒颗粒,经测定病毒滴度为3×1010pfu/ml。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UL144基因修饰的DC表面分子CD80、CD86和I-Ad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ELISA分析表明,UL144基因修饰的DC分泌TNF-α、IL-6和IL-1β的能力减弱(P<0.05)。UL144基因修饰的DC介导的T细胞增殖功能明显低于DC对照组(P<0.01)。结论:UL144基因修饰的DC具有维持相对未成熟状态的能力,并减弱了对抗原特异性T效应细胞的刺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UL144基因 疱疹病毒侵入介体 树突状细胞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小鼠HVEM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马衣努尔.买提托合提 韩凌斐 +4 位作者 廖术杰 周志刚 董红 马丁 王世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克隆小鼠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VEM)基因,构建其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鉴定目的基因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用RT-PCR法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克隆出全长HVEM基因,构建携带HVEM基因的穿梭质粒pAAV-IRES-HVEM-hrGFP和辅助质粒pAAV-RC及pAAV-He... 目的克隆小鼠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VEM)基因,构建其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鉴定目的基因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用RT-PCR法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克隆出全长HVEM基因,构建携带HVEM基因的穿梭质粒pAAV-IRES-HVEM-hrGFP和辅助质粒pAAV-RC及pAAV-Helper,利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将穿梭质粒共转染入AAV-293细胞中,采用细胞内质粒DNA同源重组法构建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HVEM。用氯仿-PEG8000法纯化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测病毒滴度。RT-PCR检测rAAV-HVEM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组装重组小鼠HVEM腺相关病毒,纯化后病毒滴度为5×1010v.g/mL,且在CHO转导细胞中能有效表达目的基因。结论构建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HVEM为组织工程相关细胞转基因构建及临床应用提供先进的载体系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HVEM的功能及其在部分疾病基因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侵入介体 腺相关病毒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单纯疱疹病毒易感的鼠黑色素瘤细胞系B16R^HSV
7
作者 庄秀芬 周爱萍 +6 位作者 施桂兰 韩香萍 李洁 张郁 张友会 张叔人 刘滨磊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目的构建溶瘤性单纯疱疹病毒(oHSV)易感的C57/BL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B16R^HSV,同时仍保留其在小鼠体内诱导肿瘤生长的能力。方法以人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VEM)... 目的构建溶瘤性单纯疱疹病毒(oHSV)易感的C57/BL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B16R^HSV,同时仍保留其在小鼠体内诱导肿瘤生长的能力。方法以人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VEM),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中并测序。将测序正确的HVEM基因克隆入pcDNA3质粒载体,产生pcDNA3-HVEM。以pcDNA3-HVEM质粒载体转染C57/BL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使用含有G418的完全培养基筛选可能的阳性克隆,并通过免疫磁珠筛选出表达HVEM的细胞,命名为B16R^HSV。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oHSV(oHSV^GFP)与B16R^HSV细胞体外共培养,观察细胞病变效应和GFP的表达情况。分别以相同剂量的B16-F10和B16R^HSV细胞接种于C57/BL小鼠右侧背部皮下,观察这两种细胞诱导小鼠体内形成肿瘤的能力。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B16R^HSV细胞表达绿色荧光并出现细胞病变效应,证明B16R””细胞能够被oHSV感染并在细胞内繁殖,而其亲代细胞B16-F10则不能。B16R^HSV和B16-FI0细胞接种于小鼠5d后,两组小鼠均可观察到肿瘤生长,且肿瘤生长情况基本一致。用oHSV^GFP治疗两种细胞的荷瘤鼠,仅在B16R^HSV细胞荷瘤的小鼠体内显示出明显的溶瘤效应。结论构建的B16R^HSV是对oHSV易感、保持体内成瘤性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黑色素瘤 疱疹病毒侵入介体 小鼠
原文传递
阻断型抗人CD258(LIGHT)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生物学特性的鉴定
8
作者 黄子逸 申春苹 +3 位作者 陈晨 胡玉敏 王雪峰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41-1045,共5页
目的分析CD258(LIGHT)/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VEM)介导的信号通路对T细胞的协同刺激作用与机制。方法以基因转染细胞L929/LIGHT为免疫原免疫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次黄嘌呤、氨基蝶呤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HAT)选择性培养基培养... 目的分析CD258(LIGHT)/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VEM)介导的信号通路对T细胞的协同刺激作用与机制。方法以基因转染细胞L929/LIGHT为免疫原免疫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次黄嘌呤、氨基蝶呤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HAT)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杂交瘤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筛选阳性克隆,经过4次亚克隆化培养,获得1株小鼠抗人LIGHT单克隆抗体(m Ab),检测其是否识别特异性抗原位点,体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LIGHT m Ab共培养。结果反复筛选并亚克隆获得一株鼠抗人LIGHT单克隆抗体7A8,亚类为Ig G2b,轻链为κ型。流式细胞术分析该m Ab特异性识别细胞表面的LIGHT分子。LIGHT m Ab与转基因细胞的结合率受到HVEM-Ig融合蛋白干预而有所降低。PBMC与LIGHT转基因细胞体外共培养实验证实,该m Ab阻断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进一步减少细胞因子分泌。结论成功获得一株特异性识别人LIGHT分子的单克隆抗体7A8,与HVEM-Ig融合蛋白结合L929/LIGHT的抗原表位不完全相同,是一株有阻断效应的功能型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分子 CD258(LIGHT) 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VEM) 单克隆抗体(m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GHT/TNFSF14减轻顺铂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及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雁 钟渝 +3 位作者 孟利 谢攀 许桂莲 彭侃夫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97-902,共6页
目的研究与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D竞争结合疱疹病毒侵入介体的淋巴毒素类似物(LIGHT)即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蛋白14(TNFSF14)在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s-AKI)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雄性野生型(WT)和LIGHT敲除(LIGHT^-/-)C57BL/... 目的研究与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D竞争结合疱疹病毒侵入介体的淋巴毒素类似物(LIGHT)即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蛋白14(TNFSF14)在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s-AKI)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雄性野生型(WT)和LIGHT敲除(LIGHT^-/-)C57BL/6小鼠,分为WT小鼠生理盐水组、WT小鼠顺铂组、UGHT^-1-小鼠生理盐水组和LIGHT^-1-小鼠顺铂组.其中顺铂组予以单次腹腔注射顺铂(20 mg/kg,200μL),生理盐水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替代.72h后,处死小鼠,眼球取血,同时收集肾脏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肝(Scr)水平;HE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肾组织中UGHT、肾损伤分子1(阻M-I)、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肾组织中LIGHT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LIGHT、Bc12、BAX、细胞色素C的蛋白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处理的WT小鼠相比,顺铂处理WT小鼠肾组织LIGHT表达明显升高.与顺铂处理的WT小鼠相比,LIGHT^-/-小鼠顺铀诱导的肾损伤更为严重BUN、Scr升高和肾脏组织损伤更严重;且肾组织IL-6、MCP-1和TNF-α的mRNA以及BAX、细胞色素C的蛋白水平增加,Bc12蛋白水平降低.结论LIGHT在Cis-AKI中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分泌及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D竞争结合疱疹病毒侵入介体的淋巴毒素类似物(LIGHT)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蛋白14(TNFSF14) 顺铂 急性肾损伤 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 免疫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GHT信号通路在鼠衣原体生殖道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丽丽 孙源彬 +6 位作者 徐莎 符玺宗 周洲 陆春雪 杨菲 许桂莲 吴移谋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2-500,共9页
【目的】初步探讨与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D竞争结合疱疹病毒侵入介体的淋巴毒素类似物(lymphotoxin-like inducible protein that competes with glycoprotein D for herpesvirus entry on T cells,LIGHT)在抗衣原体感染免疫及介导衣原体... 【目的】初步探讨与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D竞争结合疱疹病毒侵入介体的淋巴毒素类似物(lymphotoxin-like inducible protein that competes with glycoprotein D for herpesvirus entry on T cells,LIGHT)在抗衣原体感染免疫及介导衣原体生殖道病理损伤过程的作用。【方法】用1×104IFUs的Mo Pn经生殖道感染野生型(wild type,wt)、LIGHT KO小鼠,每组一半小鼠于感染后49d,再次感染相同剂量的Mo Pn。每隔3-4 d取生殖道分泌物,测定其中衣原体包涵体的数量。初次感染后80d,处死小鼠,眼眶取血,分离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其中抗体类型及效价;同时分离生殖道,肉眼观察其输卵管、子宫角水肿程度,然后甲醛固定、切片,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织炎性浸润程度和管腔水肿程度。分离小鼠脾细胞,体外用衣原体EB刺激,测定上清中IL-4、IL-5、IL-17和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LIGHT KO小鼠阴道带菌时间与wt组相当,大部分小鼠均在原发感染后28d左右完全清除感染,且均产生对再次感染的免疫力。LIGHT KO和wt小鼠子宫角和输卵管均出现一定程度的病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小鼠在原发和继发感染Mo Pn后,均产生高效价的特异性抗Mo Pn Ig G抗体,总抗体及各Ig G抗体亚类效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Ig G2a/Ig G1比值均大于1。和wt小鼠一样,LIGHT KO小鼠脾淋巴细胞经衣原体再次刺激后均可产生较高水平的IFN-γ和IL-17,且未能检测到IL-4和IL-5。【结论】小鼠抗Mo Pn生殖道感染及Mo Pn引起的生殖道病理损伤不依赖于LIGHT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衣原体 与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D竞争结合疱疹病毒侵入介体的淋巴毒素类似物 泌尿生殖道感染 病理损伤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HVEM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国艳 刘伟 +5 位作者 郑淑华 吕晶 王小梅 曾今诚 刘学军 徐军发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905-907,共3页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sHVEM)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夹心ELISA法检测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4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HVEM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HVEM水平为(81.2±22.8)μg/L,正...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sHVEM)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夹心ELISA法检测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4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HVEM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HVEM水平为(81.2±22.8)μg/L,正常人血清sHVEM为(39.9±22.3)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HVEM与甲胎蛋白(AFP)呈正相关(r=0.513,P<0.05);Ⅲ/Ⅳ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HVEM水平为(102.1±55.8)μg/L,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58.5±30.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HVEM水平为(74.8±27.4)μg/L,显著低于术前(98.7±38.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高水平的sHVEM与临床分期、治疗情况及其他肿瘤标志物相关,提示sHVEM可能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sHVEM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疗效评估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可溶性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 ELIS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