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小组模式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张泰山 沈晶晶 《中外医疗》 2025年第7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interaction model of client health behavior,IMCHB)的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小组模式应用于带状疱疹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带状疱疹患者为... 目的探讨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interaction model of client health behavior,IMCHB)的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小组模式应用于带状疱疹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IMCHB的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小组模式护理,两组均连续护理1周。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舒适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健康问卷、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评分分别为(12.33±1.84)分、(9.19±1.4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51±1.96)分、(12.76±1.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74,10.918;P均<0.05)。护理后,观察组两项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IMCHB的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小组模式可缓解带状疱疹患者负面情绪,改善其疼痛程度和舒适度,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 心理护理 疼痛护理小组 心理状态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护理小组模式对火针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影响
2
作者 汪芳 明静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75-477,共3页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小组模式对火针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采用火针结合中药内服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疼痛护理小组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各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情况、睡眠质量...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小组模式对火针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采用火针结合中药内服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疼痛护理小组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各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情况、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RS、PSQI、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小组模式可有效增强火针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小组模式 火针 中药内服 带状疱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护理小组模式在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聪聪 庄东梅 杜鑫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24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小组模式在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疼痛科2021年6月1日~2023年12月1日诊治的顽固性PHN患者200例,利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疼痛护理...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小组模式在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疼痛科2021年6月1日~2023年12月1日诊治的顽固性PHN患者200例,利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疼痛护理小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DLQI)、威斯康星简要疼痛目录(WBP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积极与消极情感量表(PANAS)中积极心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消极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小组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顽固性PHN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和睡眠质量,改善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生活质量 疼痛护理小组模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护理小组在四肢创伤骨折病人急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蒋娟 《全科护理》 2015年第22期2171-2172,共2页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小组在四肢创伤骨折病人急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用骨科在职护理人员15名组成疼痛护理小组,小组积极开展疼痛护理工作,进行培训学习、病人教育、药物使用等活动,分析四肢创伤骨折病人在接受急性疼痛专业护理...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小组在四肢创伤骨折病人急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用骨科在职护理人员15名组成疼痛护理小组,小组积极开展疼痛护理工作,进行培训学习、病人教育、药物使用等活动,分析四肢创伤骨折病人在接受急性疼痛专业护理前后的康复率和护理效果。[结果]成立疼痛护理小组并开展相应活动后,护理人员能对四肢创伤病人的术后早期疼痛规律进行把握记录,病人的相关疼痛基础性知识得到提高,康复率较急性护理前高,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在四肢创伤骨折病人急性疼痛的护理过程中通过成立相应的疼痛护理小组,给予病人急性疼痛专业化护理,有利于护理人员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组织,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确保了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创伤骨折 急性疼痛 疼痛护理小组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护理小组模式在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4
5
作者 唐二云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12期1550-1553,共4页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小组在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2017年1月成立由科室主任、护士长、护士共10名成员组成的疼痛护理小组,实施专业性的疼痛护理措施,采用疼痛数字评价法(NRS)、威斯康星简要疼痛目录(WBPI)、休...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小组在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2017年1月成立由科室主任、护士长、护士共10名成员组成的疼痛护理小组,实施专业性的疼痛护理措施,采用疼痛数字评价法(NRS)、威斯康星简要疼痛目录(WBPI)、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HPOI)、SAS及SDS比较小组成立前(2015年1月-2016年12月,对照组)和成立后(2017年1—12月,观察组)分别收治的45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干预10 d后观察组患者NRS(1.10±0.89)分、WBPI(1.21±0.80)分、SAS(41.65±6.24)分、SDS(43.30±6.18)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POI评分(8.01±1.42)分,对照组(7.00±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小组在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干预中应用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疼痛控制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焦虑 抑郁 疼痛护理小组
原文传递
疼痛护理小组的护理管理模式对缓解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症状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杨露 蔡少青 +1 位作者 张英利 曾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113-116,共4页
针对四肢创伤骨折患引用疼痛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观察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分别命名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认知能力、负面情绪、睡眠质量、并发... 针对四肢创伤骨折患引用疼痛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观察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分别命名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认知能力、负面情绪、睡眠质量、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几个维度。结果 观察组在骨折术后6h、12h、48h、72h的VAS评分分别为6.66±0.41、5.21±0.33、4.44±0.47、3.04±0.85分,认知评分、SAS及SDS评分分别为79.57±5.02、41.04±6.79、40.14±5.62分,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入睡时间等因子评分分别为1.21±0.35、0.88±0.31、0.75±0.34、0.86±0.37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3.33%、100.00%,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疼痛护理小组护理四肢骨折患者,护理效果较以往有很大的改善,并从患者生活质量、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因此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小组 护理管理 四肢创伤骨折 急性疼痛症状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癌痛患者实施疼痛专科护理小组管理 被引量:15
7
作者 彭贞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7-9,共3页
目的评估疼痛专科护理小组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成立疼痛专科护理小组,对108例癌痛患者(观察组)实施规范的疼痛评估与护理,并对患者及家属、护理人员、社区及相关行业人员进行疼痛知识讲座。回顾性选择接受常规护理的92例... 目的评估疼痛专科护理小组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成立疼痛专科护理小组,对108例癌痛患者(观察组)实施规范的疼痛评估与护理,并对患者及家属、护理人员、社区及相关行业人员进行疼痛知识讲座。回顾性选择接受常规护理的92例癌痛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住院期间疼痛程度、服用镇痛药物每日剂量以及累计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疼痛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疼痛程度评分、日均服用镇痛药物剂量及累计使用时间显著少于和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建立疼痛专科护理小组可提高癌痛患者对癌痛治疗的认知度和用药依从性,提升疼痛控制质量;也使临床护士真正成为了患者疼痛状态的主要评估者、镇痛措施的具体落实者,体现了护理专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疼痛 疼痛专科护理小组 镇痛药物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疼痛教育对创伤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8
8
作者 侯丽莉 王峻 张艳华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8期92-94,97,共4页
目的研究创建疼痛护理小组对创伤患者进行规范化疼痛教育,取得患者主动配合疼痛控制治疗,有效控制围手术期疼痛,让患者更舒适地渡过围手术期.方法将2009年6月收治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镇痛治... 目的研究创建疼痛护理小组对创伤患者进行规范化疼痛教育,取得患者主动配合疼痛控制治疗,有效控制围手术期疼痛,让患者更舒适地渡过围手术期.方法将2009年6月收治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镇痛治疗,研究组由疼痛护理小组进行规范化疼痛教育,对照组则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疼痛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掌握率、疼痛控制配合度、疼痛控制效果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疼痛评分掌握率及疼痛控制配合度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76%与86%.研究组疼痛控制效果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规范化疼痛教育能提高患者依从性,有效控制了围手术期疼痛,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小组 疼痛教育 创伤 围手术期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