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例对照设计为基础的候选基因关联研究中交互作用的统计方法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金如锋 夏昭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5-270,共6页
候选基因关联研究中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统计分析有利于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本文针对病例对照设计的候选基因关联研究,综述交互作用的统计方法及其进展。交互作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参数法中最常用的为Logis... 候选基因关联研究中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统计分析有利于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本文针对病例对照设计的候选基因关联研究,综述交互作用的统计方法及其进展。交互作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参数法中最常用的为Logistic回归模型,非参数法主要是数据挖掘方法。有4类数据挖掘方法可用于候选基因关联研究,包括降维法、基于树的方法、模式识别法和贝叶斯法。本文对最常用且可靠的几种数据挖掘方法(多因子降维法、分类回归树、随机森林、贝叶斯上位效应关联图谱)的原理、分析过程和优缺点予以比较。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分析交互作用时各有优缺点;低维数据的分析可采用参数法和非参数法,高维数据的分析则主要采用非参数法。随着基因分型技术的发展,可检测的SNP规模逐渐增大,使得非参数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候选基因关联研究 病例对照设计 交互作用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例对照设计在肿瘤流行病学应用进展
2
作者 柳青 《中国肿瘤》 CAS 2000年第3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流行病学 病例对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正确运用χ^(2)检验——病例对照设计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纯严 胡良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21年第2期106-110,共5页
本文目的是介绍病例对照设计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优势比的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以及使用SAS与R软件实现的方法。针对病例对照设计的特点,重点介绍优势比的概念、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方法。对SAS与R软件计算的结果作出解释,并给出统计... 本文目的是介绍病例对照设计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优势比的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以及使用SAS与R软件实现的方法。针对病例对照设计的特点,重点介绍优势比的概念、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方法。对SAS与R软件计算的结果作出解释,并给出统计结论和专业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对照设计 χ^(2)检验 优势比 置信区间 SAS软件 R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集中监测嵌套巢式病例对照设计的30026例参芪扶正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连心 谢雁鸣 +1 位作者 艾青华 许文甫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739-4745,共7页
该文采取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注册登记式医院集中监测嵌套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设计方法,从参芪扶正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应用真实世界着眼,监测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患者30 026例,共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51例,包括... 该文采取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注册登记式医院集中监测嵌套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设计方法,从参芪扶正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应用真实世界着眼,监测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患者30 026例,共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51例,包括1例严重不良反应,计算ADR发生率为0.17%;采集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及其匹配患者的血液样本,对过敏反应相关生物指标进行统一检测与分析,以探讨过敏反应发生机制,从而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医院集中监测 巢式病例对照设计 ADR发生率 过敏反应机制
原文传递
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建平 张玫 +2 位作者 杨闵 王威亚 杜鑫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病例随机对照试验设计 中医药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例对照家系设计中样本含量的估算 被引量:3
6
作者 郜艳晖 姜庆五 赵根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4-346,共3页
目的 探讨病例对照家系设计中样本含量的估算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 在评价病例亲属和对照亲属再发风险的前提下 ,考虑亲属疾病表型的家庭相关 ,估计样本含量。结果 用实例说明了病例对照家系设计中样本含量估计方法的应用与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病例对照家系设计中样本含量的估算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 在评价病例亲属和对照亲属再发风险的前提下 ,考虑亲属疾病表型的家庭相关 ,估计样本含量。结果 用实例说明了病例对照家系设计中样本含量估计方法的应用与影响因素和样本含量的关系。结论 家庭相关越大 ,需要的家庭数越多 ;家庭中亲属成员个数越多 ,需要的家庭数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对照家系设计 样本含量 估算 家庭聚集性 影响因素 遗传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例-同胞对照设计统计方法检验效能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易洪刚 陈峰 +3 位作者 于浩 赵杨 娄冬华 荀鹏程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比较病例-同胞对照设计三种统计方法的检验效能。方法应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使用Slink软件产生的模拟家系资料,比较同胞-传递不平衡检验(s-TDT)、同胞组不平衡检验(SDT)和同胞对关联检验法(SAT)三种统计方法的检验效能。结果(1)... 目的比较病例-同胞对照设计三种统计方法的检验效能。方法应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使用Slink软件产生的模拟家系资料,比较同胞-传递不平衡检验(s-TDT)、同胞组不平衡检验(SDT)和同胞对关联检验法(SAT)三种统计方法的检验效能。结果(1)SDT方法的I型误差最接近检验水准α=0.05;(2)在三种遗传模式中,s-TDT方法的效能最高,SAT方法的效能最低。结论病例-同胞对照设计使用患者的同胞作为对照,避免了人群分层现象,可以用来评价遗传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同胞对照设计 检验效能 关联 MONTE-CARLO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村地区胃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家系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金湘东 代丽萍 +6 位作者 张建营 张校辉 王鹏 聂轶飞 王平 徐学琴 王凯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2-785,共4页
目的:探讨河南农村地区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确定胃癌病例家系和对照家系各325户,每组1010人,以家庭为单位入户面访方式收集人群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因素对胃癌发病的影响。结果:胃不适症状、... 目的:探讨河南农村地区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确定胃癌病例家系和对照家系各325户,每组1010人,以家庭为单位入户面访方式收集人群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因素对胃癌发病的影响。结果:胃不适症状、暴饮暴食、口味重、吃剩饭>3次/周、精神刺激史等因素在病例家系与对照家系的分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不适症状、暴饮暴食、口味重、吃剩饭>3次/周、精神刺激史等因素是病例家系成员发生胃癌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病例对照家系设计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原发性糖尿病病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崔然 夏昆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25期129-129,共1页
目的:通过病例病因调查探究糖尿病的发病因素,进一步明确哪些是最危险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最危险的因素是高糖膳食,肥胖和家族史。
关键词 原发性糖尿病 病因研究 病例-对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病因学研究中的新型研究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项永兵 袁剑敏 +2 位作者 俞顺章 金凡 高玉堂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1996年第4期168-172,共5页
本文对慢性病病因学研究中出现的新一类研究设计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讨论。主要介绍了两大类混合型或综合式研究设计,即在队列研究中开展嵌入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与病例-队列研究设计。从具体的设计过程和方案到相对应的统计方法做了详... 本文对慢性病病因学研究中出现的新一类研究设计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讨论。主要介绍了两大类混合型或综合式研究设计,即在队列研究中开展嵌入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与病例-队列研究设计。从具体的设计过程和方案到相对应的统计方法做了详细的说明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病因学 病例对照设计 病例-对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例-病例-时间-对照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晶 卓琳 詹思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96-1399,共4页
自身病例对照设计(如病例交叉设计、自身对照病例系列研究)虽然能控制不随时间变化的混杂因素(可测量或不可测量的)的影响,但是不能控制暴露时间变化趋势所带来的混杂.双向病例交叉设计可以控制暴露时间变化趋势.但是在药物流行病... 自身病例对照设计(如病例交叉设计、自身对照病例系列研究)虽然能控制不随时间变化的混杂因素(可测量或不可测量的)的影响,但是不能控制暴露时间变化趋势所带来的混杂.双向病例交叉设计可以控制暴露时间变化趋势.但是在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中,疾病状态通常影响后续的药物使用,因此这种双向病例交叉设计往往不适用.Suissa提出的病例-时间-对照设计将病例交叉设计和病例对照设计相结合,很好地控制了暴露的时间变化趋势所带来的偏倚.但是当病例组和对照组不能良好地匹配时,可能会引入新的选择偏倚.本文介绍一种新的研究设计方法“病例-病例-时间-对照设计”,该研究设计是“病例-时间-对照设计”的衍生,即在选择对照组时并不采用外部对照,而是将未来病例作为当前病例的对照,从而避免了暴露的时间趋势所带来的混杂.文后还通过实例分析,对此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病例-时间-对照设计 自身病例对照设计 暴露的时间变化趋势
原文传递
病例同胞对照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易洪刚 陈峰 +2 位作者 于浩 赵杨 娄东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介绍病例同胞对照设计的研究设计及统计分析方法,并对实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方法以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突变与冠心病连锁研究为实例,采用同胞-传递不平衡检验(s-TDT)和同胞组不平衡检验(SDT)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 目的介绍病例同胞对照设计的研究设计及统计分析方法,并对实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方法以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突变与冠心病连锁研究为实例,采用同胞-传递不平衡检验(s-TDT)和同胞组不平衡检验(SDT)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s-TDT分析,统计量Z=0.27,P>0.05;采用SDT分析,χ2=0.31,P>0.05。提示受累子代与非受累子代T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例同胞对照设计使用患者同胞作为对照,避免了人群分层现象,可以用来检测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或连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同胞对照设计 关联 连锁 基因
原文传递
病例-时间-对照设计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涛 詹思延 胡永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关键词 药物流行病学 研究 病例-时间-对照设计
原文传递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4
作者 潘东东 李正帮 +1 位作者 张维 李启寨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4-103,共20页
本文是对近十年来科学前沿热点问题之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一个综述,侧重于介绍其中所用到的统计分析方法,讨论当前GWAS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挑战,并就其发展前景作一个展望.
关键词 病例-对照设计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单核苷酸多态性 稳健检验 贝叶斯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理强 颜海锋 +1 位作者 何慧娟 谢滨浩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探讨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MS)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设计,选取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162例为随访队列,平均随访1.4年。在随访期间共诊断新发MS患者15例,为病例组。按照1∶1的比例,从随访队列中选取没有... 目的探讨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MS)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设计,选取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162例为随访队列,平均随访1.4年。在随访期间共诊断新发MS患者15例,为病例组。按照1∶1的比例,从随访队列中选取没有发生MS的15例被试作为对照组。登记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人口学信息,血压、腰围等生理指标,用药情况,病程,吸烟情况以及空腹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并通过基因直接测序法确定两组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因-675位点的基因型。运用logistic回归判断上述指标是否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MS的危险因素。结果 PAI-1位于-675 bp处的4G/5G基因多态性(OR=5.98,95%CI 2.00~17.88)和病程(OR=7.03,95%CI为1.98~24.98)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中MS的发生。结论 PAI-1在-675 bp处的4G/4G基因型和长病程,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M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精神分裂症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巢式病例对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哮喘危险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岳圣增 孙志群 《上海医药》 CAS 2008年第8期373-377,共5页
目的: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儿童哮喘发病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评估主要危险因素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估算子代的发病风险,为优生网络的构建提供咨询数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就67... 目的: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儿童哮喘发病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评估主要危险因素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估算子代的发病风险,为优生网络的构建提供咨询数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就67项可疑危险因素及有关情况填写问卷调查表,首先用单因素条件Logistic分析方法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可疑危险因素,再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主要危险因素,并逐步拟合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得出各变量的偏回归系数和优势比,根据专业知识,对模型予以解释。结果:通过单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出7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其中,呈显著正相关作用的变量有5个,分别是:婴幼儿期未补充鱼肝油、呼吸道感染史、个人过敏史、家族哮喘史、家庭成员吸烟;呈显著负相关作用的变量有2个:母亲学历和母乳喂养。结论:儿童哮喘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婴幼儿期未补充鱼肝油、呼吸道感染史、个人过敏史、家族哮喘史、家庭成员吸烟。可能的保护因素有母乳喂养和母亲学历。从遗传学角度分析,男女双方均有哮喘病史或其他特应性疾病史者,应尽量避婚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哮喘 危险因素 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条件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临床生化科学院检验医学实践指南:心血管疾病和卒中一级预防中新的生物标志物 第2章 新生物标志物实验室检测和临床应用的一般原则 被引量:1
17
作者 Peter W.F.Wilson 夏良裕 +1 位作者 郑芳 鄢盛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5-365,共1页
评估生物标志物测定对推动科学发展、指导危险筛查策略、影响临床护理的作用时,应牢记几条一般原则? 评估生物标志物的第1步是判断其浓度在患者与非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研究最初会使用病例对照设计,报告结果集中于与标志物相关... 评估生物标志物测定对推动科学发展、指导危险筛查策略、影响临床护理的作用时,应牢记几条一般原则? 评估生物标志物的第1步是判断其浓度在患者与非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研究最初会使用病例对照设计,报告结果集中于与标志物相关的特定危险,其次要考虑统计学校正。在此阶段公开发表的报道会相对高估新标志物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的相对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实验室检测 临床应用 病例对照设计 临床护理 报告结果 相对危险 新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及北爱尔兰人中空腹胰岛素浓度与冠心病发病率的关系:PRIME研究
18
作者 Bataille V. Perret B. +2 位作者 Troughton J. J. Ferriè res 杜媛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6年第8期43-44,共2页
Background: Reports abou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sulin concentrations and CHD risk are controversial. The objective of this survey was to stud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sulin levels and CHD risk in middle-aged m... Background: Reports abou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sulin concentrations and CHD risk are controversial. The objective of this survey was to stud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sulin levels and CHD risk in middle-aged male participants of the PRIME Study after 5 years of follow-up. Methods: Our study adopted a nested case-control design including 294 cases of CHD and 536 controls randomly selected among healthy participants from the PRIME cohort. Data were obtained by questionnaires(medical history, lifestyle), standardised clinical measurements(blood pressure,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 and a blood sample was obtained for biological measurements. Odds-Ratios for associations of four ordered classes of insulin concentration with CHD risk after adjustment for confounding factors were estimated using 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In Belfast, a significant trend(p< 0.03) was observed between insulin classes and CHD risk in bivariate analyses, but this association lost its significance after multiple adjustments. In the French centres, a high risk of CHD(OR=3.24 [1.80-5.85], p< 0.0001) was observed only for the second class of insulin concentration(6.5 to 9.9 mIU/l),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class(< 6.5 mIU/l). After multiple adjustments, this association remained highly significant(OR=2.92[1.44-5.92], p< 0.005). Conclusions: In Belfast(high-risk population), a significant trend was observed between insulin concentration classes and CHD risk but hyperinsulinaemia lost its association with CHD risk in multivariate analyses. In the French centres(lower risk population), slightly increased insulin concentrations were associated with a high risk of CHD, independently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other features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but very high insulin concentrations were n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CHD) 胰岛素浓度 PRIME 爱尔兰人 法国 条件LOGISTIC回归 发病率 病例对照设计 多因素分析 心血管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部分地区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保护效果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小梅 林雪倩 +2 位作者 刘伦光 敬维 蓝羲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959-964,共6页
目的评价2017—2020年四川省部分地区6~59月龄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A71)灭活疫苗肠道病毒71型疫苗的保护效果(VE)。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四川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2017—2020年四川省部分市、县6~59月龄儿... 目的评价2017—2020年四川省部分地区6~59月龄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A71)灭活疫苗肠道病毒71型疫苗的保护效果(VE)。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四川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2017—2020年四川省部分市、县6~59月龄儿童个案,采用检测阴性设计的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病例组纳入308例,对照组匹配616例,全程两剂次EV-A71灭活疫苗接种VE(93%,95%CI:87%~96%)高于单剂次接种EV-A71灭活疫苗的VE(78%,95%CI:51%~90%);24~59月龄组单剂次接种EV-A71灭活疫苗的VE(92%,95%CI:26%~99%)高于6~23月龄组(72%,95%CI:33%~88%);接种EV-A71灭活疫苗后到发病,不同时间间隔,VE值不同,最后1次接种EV-A71灭活疫苗到病例发病的时间间隔为12~17月的疫苗保护率最高。结论接种EV-A71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的手足口病,全程两剂次接种的保护效果优于单剂次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71灭活疫苗 疫苗保护效果(VE) 手足口病 检测阴性设计病例对照
原文传递
中国南方地区EBV高危亚型与鼻咽癌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雪琪 席俊彦 +5 位作者 谢尚杭 林冬丰 周杭宁 马征 彭一楠 曹素梅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69-775,787,共8页
目的 基于在中国南方开展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不同样本来源的Epstein-Barr病毒(EBV)高危亚型与鼻咽癌发生风险的关系,并评估其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于2020-2021年在广东省招募150例新诊断鼻咽癌患者(鼻咽癌组)和150名非鼻咽... 目的 基于在中国南方开展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不同样本来源的Epstein-Barr病毒(EBV)高危亚型与鼻咽癌发生风险的关系,并评估其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于2020-2021年在广东省招募150例新诊断鼻咽癌患者(鼻咽癌组)和150名非鼻咽癌健康人群(对照组),病例分别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科及广东省四会癌症中心鼻咽癌高发区筛查队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EBV衣壳抗原IgA抗体(VCA-IgA)和EBV潜伏感染时表达的核抗原1 IgA抗体(EBNA1-IgA),并计算EBV抗体评分。同时采用多重PCR法,对鼻咽刷子和唾液中EBV高危亚型(BALF2_162476T>C、BALF2_163364C>T、BALF2_162215C>A、RPMS1_155391G>A、LMP1_WT>del)检测,分析其与鼻咽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比较EBV抗体评分及不同标本来源BALF2对鼻咽癌的诊断效果,进一步将二者联合并评估其对鼻咽癌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 鼻咽癌组晚期(Ⅲ、Ⅳ期)占90.67%(136/150),早期(Ⅰ、Ⅱ期)占9.33%(14/150)。鼻咽癌组中EBV抗体评分为高危占80%,高于对照组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024,P<0.001)。鼻咽癌组鼻咽刷子中5种高危亚型(BALF2_162476T>C、BALF2_163364C>T、BALF2_162215C>A、RPMS1_155391G>A、LMP1_WT>del)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766、21.054、59.883、26.124、20.402,P均<0.001);其中鼻咽癌组、对照组中LMP1_WT>del阳性率最高分别为93.84%、71.08%;所有亚型检出率在早晚期患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鼻咽癌组唾液来源BALF2_162476T>C、BALF2_163364C>T、BALF2_162215C>A、RPMS1_155391G>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63、8.633、8.033、14.909,P均<0.05);其中晚期患者BALF2_162215C>A检出率高于早期(85.59%vs. 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其余高危亚型检出率在早晚期患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鼻咽刷子来源BALF2_162215C>A与鼻咽癌风险关系最强(OR=13.36, 95%CI:6.70~28.27, P<0.001)。将BALF2(162215-162476-163364)单倍体的变异进行组合,以3个低风险变异BALF2(A-T-C)作为参考时发现,鼻咽癌组鼻咽刷子样本来源中携带3个高危亚型的EBV变异检出率较高(76.71%),且与鼻咽癌的风险显著相关(C-C-T:OR=17.23, 95%CI:8.33~37.94,P<0.001);单倍型BALF2(C-C-C)和BALF2(C-T-C)与鼻咽癌风险的OR逐渐递减(C-C-C:OR=10.34,95%CI:3.32~37.18,P<0.001;C-T-C:OR=4.31, 95%CI:1.23~15.65, P=0.022);唾液样本来源中仅有BALF2(C-C-T)与鼻咽癌的风险显著相关(OR=2.93,95%CI:1.57~5.58,P=0.001)。鼻咽刷子来源EBV BALF2单倍体对鼻咽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67%和76.67%,将其与EBV抗体评分联合可将标志物的特异性提升至95.33%,同时保持敏感性85.33%。结论 不同标本来源的EBV高危亚型与鼻咽癌发生关系密切,结合EBV抗体评分和鼻咽刷子中的BALF2单倍体对鼻咽癌筛查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V抗体评分 EBV BALF2 诊断试验 病例对照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