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飞蓟宾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完全病毒学应答率的影响
1
作者 宋冬梅 徐兰玲 李娟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181-182,185,共3页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完全病毒学应答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商丘市立医院门诊或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8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完全病毒学应答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商丘市立医院门诊或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8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并记录治疗12周、24周、36周后完全病毒学应答率及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 AL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 AS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24周、36周研究组完全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30.00%、55.00%、95.00%,对照组分别为10.00%、32.00%、72.00%,两组不同时间点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24周、36周研究组HBeAg转阴率分别为20.00%、30.00%,对照组分别为2.50%、10.00%,两组不同时间点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水飞蓟宾胶囊用于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中,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还可获得更高的病毒学应答率,能为临床合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胶囊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血症 肝功能 完全病毒学应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再次抗病毒治疗持续病毒学应答率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程勇前 赵平 +1 位作者 王晓峰 聂青和 《肝脏》 2004年第1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病毒治疗 持续病毒学应答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ceprevir可提高HCV-1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
3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6期5-5,共1页
本刊讯 近日.一项Ⅱ期试验结果表明.在经聚乙二醇干扰素加利巴韦林标准治疗后无应答的丙肝患者中.半数以上在加用蛋白酶抑制剂boceprevir后都获得了持续病毒学应答。美国印第安纳大学Paul Y.Kwo博士称,“该应答率大大高于我们通常... 本刊讯 近日.一项Ⅱ期试验结果表明.在经聚乙二醇干扰素加利巴韦林标准治疗后无应答的丙肝患者中.半数以上在加用蛋白酶抑制剂boceprevir后都获得了持续病毒学应答。美国印第安纳大学Paul Y.Kwo博士称,“该应答率大大高于我们通常预计的初始治疗无应答的患者经传统治疗后所能达到的应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病毒学应答率 HCV-1 聚乙二醇干扰素 蛋白酶抑制剂 丙肝患者 标准治疗 利巴韦林 Ⅱ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显示硝唑尼特可改善慢性丙型肝炎的病毒学应答
4
《国外药讯》 2009年第3期24-25,共2页
美国胃肠病学会正式期刊三月刊发表一项研究,评估硝唑尼特(nitrazoxanide)(I)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2a(peginterferona-2a)(Ⅱ)与利巴韦林(Ⅲ)在慢性丙型肝炎(HCV)4型患者中的使甩。研究显示与只用(Ⅱ)加(Ⅲ)相比,... 美国胃肠病学会正式期刊三月刊发表一项研究,评估硝唑尼特(nitrazoxanide)(I)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2a(peginterferona-2a)(Ⅱ)与利巴韦林(Ⅲ)在慢性丙型肝炎(HCV)4型患者中的使甩。研究显示与只用(Ⅱ)加(Ⅲ)相比,在标准治疗外加用(I)可使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病毒学应答率 慢性丙型肝炎 硝唑尼特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利巴韦林 标准治疗 胃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1型HCV感染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美国肝病研究学会2011年指南简介) 被引量:4
5
作者 金生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2期256-256,260,共2页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标准治疗方案(standard of care,SOC)是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nterferon,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治疗,对基因1、4、5型HCV感染者疗程为48周,2、3型感染者疗程为24周,...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标准治疗方案(standard of care,SOC)是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nterferon,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治疗,对基因1、4、5型HCV感染者疗程为48周,2、3型感染者疗程为24周,在基因1型HCV感染者,其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4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 病毒治疗 基因 持续病毒学应答率 聚乙二醇干扰素 指南 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的干扰素抵抗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程勇前 聂青和 《肝脏》 2007年第4期303-305,共3页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长效干扰素 抵抗机制 持续病毒学应答率 IFN-Α 感染治疗 利巴韦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卡瑞韦/哌仑他韦治疗HCV/HIV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阮军 寇国先 +2 位作者 尹恒 苏瑞 杨成彬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3-567,共5页
目的分析格卡瑞韦/哌仑他韦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凉山州布拖县某医院收治的89例HCV/HIV合并感染无肝硬化的初治患者... 目的分析格卡瑞韦/哌仑他韦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凉山州布拖县某医院收治的89例HCV/HIV合并感染无肝硬化的初治患者,均予以8周的格卡瑞韦/哌仑他韦治疗,随访12周。观察并记录治疗结束时的病毒学应答率、治疗结束12周后的持续病毒性应答率(SVR1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89例HCV/HIV合并感染无肝硬化的初治患者多为中青年已婚男性(79例,88.8%),HIV感染主要经性接触传播(62例,69.7%)和静脉注射毒品传播(27例,30.3%)。HCV基因型最常见的是基因1b型(33例,37.1%)和基因3b型(25例,28.1%)。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8周治疗,且治疗结束时HCV RNA载量均低于检测值下限(<25 IU/mL)。其中,8例患者未能完成随访,余81例(100%)患者均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患者观察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但有11例患者发生轻度不良反应。结论格卡瑞韦/哌仑他韦8周方案治疗基因1、3、6型HCV/HIV合并感染无肝硬化的初治患者SVR12达100%,且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好,可以作为此类患者临床治疗的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格卡瑞韦/哌仑他韦 临床研究 病毒学应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
8
作者 王静 王佳琪 +3 位作者 陈芳 夏杰 李露锋 毛青 《重庆医学》 2025年第1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ALT正常的CHB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基线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分为低病毒载量组(HBV DNA<2×10^(6)IU/mL,n=76)... 目的探讨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ALT正常的CHB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基线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分为低病毒载量组(HBV DNA<2×10^(6)IU/mL,n=76)和高病毒载量组(HBV DNA≥2×10^(6)IU/mL,n=10)。采用恩替卡韦(ETV)、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进行抗病毒单药治疗,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人口学特征,初治和治疗12、24、36、48周的HBV DNA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统计各时间点的完全病毒学应答(CVR)率评估疗效,治疗48周时eGFR水平评估药物的安全性。结果低病毒载量组治疗12、24、36、48周的CVR率分别为81.6%、94.7%、100.0%、100.0%,高病毒载量组分别为40.0%、80.0%、80.0%、80.0%。治疗48周时eGFR水平(109.41±170.57)mL·min^(-1)·1.73 m^(-2)与基线(108.47±110.83)mL·min^(-1)·1.73 m^(-2)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ALT、肌酐水平升高,无一例因药物副作用而停药、换药。结论存在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且ALT正常的CHB患者使用ETV、TDF和TAF单药治疗总体疗效及安全性好,基线高病毒载量患者治疗48周不易达到CV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癌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乙型肝炎病毒 完全病毒学应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磨积解毒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运东 高月求 +2 位作者 吴眉 乐敏 陈建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7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磨积解毒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66例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磨积解毒方。两组疗程均为48周,比较肝功能... 目的观察健脾磨积解毒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66例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磨积解毒方。两组疗程均为48周,比较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病毒学应答效果、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硬度值及肝脏B超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早期应答率、治疗结束时应答率及持续应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ALT、AST、TBIL水平及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LB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仅ALT、AS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肝功能指标及Child-Pug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HA、LN、PCⅢ、Ⅳ-C、肝脏硬度值、肝脏积分、B超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硬度值、肝脏积分、B超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磨积解毒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能有效提高抗病毒疗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 健脾磨积解毒方 肝纤维化 病毒学应答率 肝脏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ceprevir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治疗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琳 窦志华 +1 位作者 秦刚 陈宇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44-54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Boceprevir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治疗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CENTRAL和EMBASE数据库中关于Boceprevir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三联疗法与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 目的系统评价Boceprevir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治疗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CENTRAL和EMBASE数据库中关于Boceprevir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三联疗法与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二联疗法治疗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主要结局指标为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次要结局指标为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和复发率。结果纳入4个RCTs,共2211例患者。无论初治或经治患者,三联疗法均能显著提高患者SVR[初治患者:64.08%(737/1150)对42.20%(176/417),OR=0.34,95%CI(0.27,0.42),P<0.00001;经治患者:63.02%(288/457)对21.09%(31/147),OR=0.16,95%CI(0.10,0.24),P<0.00001];三联疗法复发率显著低于二联疗法[11.33%(115/1015)对24.00%(66/275),OR=2.69,95%CI(1.90,3.81),P<0.00001];在获得RVR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11%(843/1169)对51.861%(265/511),OR=0.48,95%CI(0.13,1.78),P=0.28];三联疗法显示出了较高的严重贫血发生率[3.98%(64/1607)对1.46%(9/614),OR=0.33,95%CI(0.16,0.68),P=0.003]、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10.45%(168/1607)对7.33%(45/614),OR=0.66,95%CI(0.48,0.90),P=0.01]和因不良反应事件导致停药的发生率[12.49%(109/873)对5.18%(13/251),OR=0.37,95%CI(0.20,0.67),P=0.001]。结论 Boceprevir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能显著提高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或经治患者的SVR,减少复发率,但可能增加了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受纳入研究的数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基因1型 BOCEPREVIR 持续病毒学应答率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和HCV共同感染的研究现状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国凤 纪冬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11期1-3,共3页
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的治疗经历了干扰素为基础的时代和小分子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 acting-virus agents,DAAs)治疗时代,与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相比,DAAs治疗使得CHC的治疗疗程缩短(48周 vs 12周)、疗效提高[持续病... 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的治疗经历了干扰素为基础的时代和小分子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 acting-virus agents,DAAs)治疗时代,与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相比,DAAs治疗使得CHC的治疗疗程缩短(48周 vs 12周)、疗效提高[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约55%vs>95%]、用药方便、不良反应少、适用人群广泛等,即使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经无干扰素、无利巴韦林的12周疗程治疗,也可以取得100%SVR[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共同感染 HCV HBV 持续病毒学应答率 直接抗病毒药物 慢性丙型肝炎 肝硬化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肝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亚松 吴昊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2003年第6期186-189,共4页
对初次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每周一次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干扰素)(α-2a或α-2b)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是标准方案。此方案比每周三次标准干扰素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方案具有更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本文简要介绍了最近研究两种 ... 对初次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每周一次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干扰素)(α-2a或α-2b)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是标准方案。此方案比每周三次标准干扰素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方案具有更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本文简要介绍了最近研究两种 PEG-干扰素对丙肝的疗效,对特殊人群的治疗,如何减少副作用,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SVR等研究初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利巴韦林 联合治疗 持续病毒学应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
13
作者 李红伟 孙建勋 仝用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98-299,共2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方法采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60例CHB患者并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的35例CHB对照。结果6个月、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的生化应答率和病毒学应答率均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方法采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60例CHB患者并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的35例CHB对照。结果6个月、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的生化应答率和病毒学应答率均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者联用比单用拉米夫定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胸腺肽 拉米夫定治疗 联合 病毒学应答率 CHB 治疗组 统计学 单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抗体类药物研究新进展
14
作者 马力 周云 贾战生 《肝脏》 2010年第6期457-459,共3页
关键词 HCV基因型 抗体类药物 持续病毒学应答率 抗HCV药物 长效干扰素 病毒药物 肝脏疾病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fosbuvir联合daclatasvir治疗慢性HCV感染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高晓红 景鹏 郝晓芳 《肝脏》 2018年第4期353-354,共2页
据WHO统计,全球HCV感染率约2.8%,约有1.85亿人感染HCV,每年因HCV感染导致死亡约有35万例[1]。2006年我国调查显示,1~59岁的人群抗HCV阳性率为0.43%,约有560万HCV感染者[2]。慢性HCV感染抗病毒治疗方案一直是PR,PR诸多不良反应、长疗程... 据WHO统计,全球HCV感染率约2.8%,约有1.85亿人感染HCV,每年因HCV感染导致死亡约有35万例[1]。2006年我国调查显示,1~59岁的人群抗HCV阳性率为0.43%,约有560万HCV感染者[2]。慢性HCV感染抗病毒治疗方案一直是PR,PR诸多不良反应、长疗程限制了应用;研究显示PR方案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不足50%。随着对HCV生命周期深入研究,产生了针对HCV RNA复制过程中相关蛋白的特异性抑制剂,例如NS3/4A蛋白酶抑制剂,NS5A复制复合体抑制剂,NS5B聚合酶抑制剂。NS3/4蛋白酶抑制剂联合PR疗程24~48周虽然提高了SVR[3],但易耐药、不良反应严重;故优化HCV抗病毒方案迫在眉睫,无干扰素的SOF+DCV具有高效、安全、疗程短、口服方便、低耐药等优点,成为近5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因此将SOF+DCV±RBV治疗慢性HCV感染有效性、安全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HCV感染 治疗方案 蛋白酶抑制剂 持续病毒学应答率 特异性抑制剂 病毒方案 抗HCV阳性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A、桥接数据与丙型肝炎
16
作者 黄睿 《肝脏》 2013年第10期702-703,共2页
1年多前,boceprevir和telaprevir获得批准改变了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与更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随之而来的是临床医生需要面临新的且通常是令人困惑的治疗指南,这些指南建议在减少昂贵和毒性药物的暴露的同时使治疗效果最大化。因此... 1年多前,boceprevir和telaprevir获得批准改变了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与更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随之而来的是临床医生需要面临新的且通常是令人困惑的治疗指南,这些指南建议在减少昂贵和毒性药物的暴露的同时使治疗效果最大化。因此,应答指导的治疗(RGT)的原则旨在缩短大部分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患者的疗程,提高应答缓慢患者的疗效,在治疗无效时停止治疗。boceprevir和telaprevir有力的III期临床试验均是与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的,这些试验为在初治和复治患者中推荐上述药物提供了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持续病毒学应答率 III期临床试验 FDA 聚乙二醇干扰素 治疗指南 桥接 复治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派罗欣和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17
作者 张玉环 《医学信息》 2011年第5期1318-1318,共1页
自1989年科学家发珊漫性丙型肝炎(以下简称丙肝)基因至今,丙肝的治疗发生了飞跃式的发展。目前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已成为丙肝治疗的金标准。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从最初的13%提高到73%。本文追踪观察3例用派罗欣... 自1989年科学家发珊漫性丙型肝炎(以下简称丙肝)基因至今,丙肝的治疗发生了飞跃式的发展。目前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已成为丙肝治疗的金标准。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从最初的13%提高到73%。本文追踪观察3例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肝的患者,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用药治疗 慢性丙型肝炎 利巴韦林 派罗欣 护理对策 不良反应 持续病毒学应答率 聚乙二醇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保生 刘宏菊 +3 位作者 刘冰 郭秀英 王海英 马丽萍 《中国药物警戒》 2017年第2期75-77,86,共4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期间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4例进行开放性观察研究。阿德福韦酯组30例、拉米夫定组28例和恩替卡韦组36例;...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期间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4例进行开放性观察研究。阿德福韦酯组30例、拉米夫定组28例和恩替卡韦组36例;3组患者均连续服药96周;观察3组患者给药后不同时期的生物化学应答率、病毒学应答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等,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第4和8周时3组患者的ALT均有明显改善,3组间ALT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毒学应答率第12周和24周,3组患者第12和24的病毒学应答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阿德福韦酯组显著低于恩替卡韦组(P<0.017);第48周和96周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第96周3组间HBeAg血清学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安全性较高,适合长期使用;其中恩替卡韦宜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初始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生物化学应答 病毒学应答率 HBeAg血清学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贞芪扶正颗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艳芳 龚力 傅茂英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30-431,共2页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颗粒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48 w;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贞芪...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颗粒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48 w;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贞芪扶正颗粒冲服口服治疗,疗程为48 w。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快速病毒学应答率、早期病毒学应答率和治疗结束时应答率分别为76.7%、83.3%、86.7%,对照组则分别为43.3%、63.3%、7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贞芪扶正颗粒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提高病毒学应答率、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减少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2a 贞芪扶正颗粒 病毒学应答率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20
作者 欧阳宇 刘小波 吴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27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吉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 目的观察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吉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观察组予以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治疗4、12、24周及停药后24周的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病毒载量,HCV-RNA转阴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TBiL、ALT、AST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VR率、EVR率、ETVR率、SVR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4、12、24周及停药后24周HCV-RNA载量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HCV-RNA转阴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χ^(2)=18.175,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3.33%(χ^(2)=6.400,P=0.011)。结论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病毒学应答率及HCV-RNA转阴率,控制其HCV-RNA载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偿性肝炎肝硬化 索非布韦 达卡他韦 病毒学应答率 病毒载量 用药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