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些常见病理剖检变化所提示的禽病
1
作者 李立山 李敬双 郑富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5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病理剖检变化 禽病诊断 病理变化 鉴别诊断 兽医临床 鸡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猪病病理剖检变化的观察
2
作者 于萍 于晶华 李宽阁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2期123-123,共1页
每种疾病都有很多症状,有的具有特异性,临床上通过肉眼或借助某些器材对活体的各个组织、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找出某种疾病的示病症状、特征性症状、固有症状,常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临床常见病、
关键词 病理剖检变化 猪病 症状 特征性 常见病 疾病 临床 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二)
3
作者 孙桂芹 杨霞 《今日畜牧兽医》 2010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关键词 病理剖检变化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病病理剖检变化及疑似诊断
4
作者 徐从军 《北方牧业》 2017年第3期28-28,共1页
病理剖检是鹅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对病理剖检过程中发现的病理变化,要作出疑似诊断.然后才能将一系列症状综合起来作出正确诊断。
关键词 病理剖检变化 诊断 鹅病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病病理剖检变化及疑似诊断
5
作者 徐从军 《江西饲料》 2017年第1期33-36,共4页
病理剖检是鹅病诊断的重要方法。对病理剖检过程中发现的病理变化,要作出疑似诊断。
关键词 病理剖检变化 诊断 鹅病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病病理剖检变化及疑似诊断
6
作者 徐从军 《江西饲料》 2018年第2期34-37,共4页
病理剖检是鹅病诊断的重要方法。对病理剖检过程中发现的病理变化,要作出疑似诊断。1皮肤、肌肉与胸腺1.1皮肤皮肤苍白,见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内出血,如脂肪肝综合征和禽副伤寒引起的肝破裂;皮肤暗紫,见于各种败血性传染病,如禽霍乱、鹅副... 病理剖检是鹅病诊断的重要方法。对病理剖检过程中发现的病理变化,要作出疑似诊断。1皮肤、肌肉与胸腺1.1皮肤皮肤苍白,见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内出血,如脂肪肝综合征和禽副伤寒引起的肝破裂;皮肤暗紫,见于各种败血性传染病,如禽霍乱、鹅副黏病毒病等;皮下水肿,见于禽李氏杆菌病;皮下出血,见于某些传染病,如禽霍乱、鹅流行性感冒等;胸腹部皮肤呈暗紫或淡绿色,皮下呈胶冻样水肿,见于肥育仔鹅维生素E及硒缺乏症;胸部皮下化脓或坏死,见于鹅外伤引起皮肤感染葡萄球菌、链球菌或其他细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剖检变化 鹅病 诊断 脂肪肝综合征 败血性传染病 皮肤感染 鹅副黏病毒病 禽副伤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地区2004—2009年猪瘟病理剖检变化的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安海军 梁宏志 +1 位作者 周文明 于博洋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CAS 2010年第12期82-83,共2页
为进一步掌握哈尔滨地区猪瘟病理解剖学变化,更加准确地对猪瘟做出临床病理解剖学诊断,笔者通过对哈尔滨地区近6年的猪瘟确诊病例的病理解剖学临床诊断病例进行数据统计。
关键词 哈尔滨地区 病理剖检变化 病理 临床诊断 出血点 肺脏出血 出血斑点 木乃伊化 母猪繁殖障碍 实验室诊断
原文传递
浅谈鹅剖检中常见的器官病理变化及对诊断疾病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伍华信 柏传茂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第12期84-85,共2页
在进行鹅子疾病诊断过程中.通过病理剖检查看变化所能够提示的疾病的发生原因,本人经过多年兽医临床实践,在进行鹅病诊断时,病理剖检变化对诊断疾病的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现将一些鹅剖检中常见的器官病理变化及对诊断疾病提示归纳如... 在进行鹅子疾病诊断过程中.通过病理剖检查看变化所能够提示的疾病的发生原因,本人经过多年兽医临床实践,在进行鹅病诊断时,病理剖检变化对诊断疾病的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现将一些鹅剖检中常见的器官病理变化及对诊断疾病提示归纳如下,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剖检变化 诊断过程 病理变化 指示作用 疾病 鹅病 器官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病病理变化剖检图片
9
作者 李传新 王武 《今日畜牧兽医》 2011年第8期I0002-I0002,共1页
关键词 病理变化 猪链球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鸵鸟新城疫的剖检病理变化
10
作者 孙桂芹 杨霞 《今日畜牧兽医》 2014年第8期I0002-I0002,共1页
关键词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医病理学诊断及剖检注意事项
11
作者 聂小峰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1期114-114,共1页
无论是普通、无传染性的病还是传染病、寄生虫病,在畜牧场或地区,一旦发病,往往出现错综复杂的情况,此时需要兽医人员进行分析、综合,找出引起发病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防制措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兽医查找病因的依据是发病... 无论是普通、无传染性的病还是传染病、寄生虫病,在畜牧场或地区,一旦发病,往往出现错综复杂的情况,此时需要兽医人员进行分析、综合,找出引起发病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防制措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兽医查找病因的依据是发病畜群的疾病流行特征、临床症状、病死畜的病理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的化验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剖检变化 兽医人员 病理学诊断 发病率 寄生虫病 防制措施 流行特征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败血型猪瘟的临床和病理变化及鉴别诊治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金国 《养殖技术顾问》 2011年第5期137-137,共1页
急性败血型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强毒株引起的高度致死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猪高热稽留、全身广泛性出血,呈现败血等症状,严重危害养猪业。病猪和带毒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可通过口、鼻、精液、胎盘等途径进行传播。急性败血型猪瘟的... 急性败血型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强毒株引起的高度致死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猪高热稽留、全身广泛性出血,呈现败血等症状,严重危害养猪业。病猪和带毒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可通过口、鼻、精液、胎盘等途径进行传播。急性败血型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是基层兽医临床技术人员诊断该病的极为重要而必不可缺少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败血型 猪瘟病毒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诊治 鉴别 病理剖检变化 烈性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猪蟾蜍中毒的原因及病理变化
13
作者 刘守业 穆大勇 张书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5年第4期65-65,共1页
笔者于2014年8月在大石桥市高坎镇一农户家见过3头母猪食用蟾蜍而引起中毒。2头死亡,1头经治疗后康复。由于母猪产后奶量不足,又遇连降大雨3d,在圈舍周围出现了诸多蟾蜍。农户自认为蟾蜍可作为动物性饲料进行喂养,可增加母猪的产奶量和... 笔者于2014年8月在大石桥市高坎镇一农户家见过3头母猪食用蟾蜍而引起中毒。2头死亡,1头经治疗后康复。由于母猪产后奶量不足,又遇连降大雨3d,在圈舍周围出现了诸多蟾蜍。农户自认为蟾蜍可作为动物性饲料进行喂养,可增加母猪的产奶量和补充母猪营养。就将圈舍周围大大小小的13只蟾蜍收集起来,摔死后将蟾蜍用火烤熟,并将烤熟后的蟾蜍用石磙搌碎混入饲料中喂给母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性饲料 蟾蜍中毒 临床症状 病理剖检变化 出血斑点 泡沫状 针尖状出血点 黄色液体 肠道充血 伴随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山羊关节炎-脑炎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14
作者 范春玲 郭婷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64-67,共4页
2006年12月初,大庆某绒山羊养殖场发现,数只绒山羊羔出现跛足、运动失调和后肢麻痹、头痉挛,有时做转圈运动,确诊为山羊关节炎-脑炎。对脑组织、淋巴结和脾脏进行病理学观察发现:脑组织可见不对称性褐色-粉红色肿胀区并压迫邻近组织,有... 2006年12月初,大庆某绒山羊养殖场发现,数只绒山羊羔出现跛足、运动失调和后肢麻痹、头痉挛,有时做转圈运动,确诊为山羊关节炎-脑炎。对脑组织、淋巴结和脾脏进行病理学观察发现:脑组织可见不对称性褐色-粉红色肿胀区并压迫邻近组织,有脑软化,淋巴结和脾脏稍肿大;同时,镜下可见脑脊髓炎,脑组织水肿神经细胞肿胀或萎缩,神经细胞与周围组织间隙增大;胞核肿胀或固缩;神经纤维有程度不等的脱髓鞘;毛细血管充血,有较多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脾脏可见白髓萎缩,少量细胞坏死;淋巴结中淋巴组织增生,有小灶状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关节炎-脑炎 病理剖检变化 病理组织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炭疽的病理学和病原学诊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国财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7年第9期83-83,共1页
1病理学诊断1.1病理剖检变化为了防止该病的扩散及尸体内的炭疽杆菌暴露于空气中极易形成芽孢从而造成疫源地以及防止对操作者的危害,一般严禁作常规剖检。如遇可疑炭疽病牛的尸体尚未腐败时,应先做细菌学检查,若不能确诊而必须剖... 1病理学诊断1.1病理剖检变化为了防止该病的扩散及尸体内的炭疽杆菌暴露于空气中极易形成芽孢从而造成疫源地以及防止对操作者的危害,一般严禁作常规剖检。如遇可疑炭疽病牛的尸体尚未腐败时,应先做细菌学检查,若不能确诊而必须剖检时,也只限于在有解剖设备并能焚烧的场所或在埋葬坑旁进行。最急性死亡的病牛常见不到明显的肉眼变化。急性死亡的病牛,主要为内脏器官和肌肉出血,皮下、浆膜下、咽喉及肾周围等结缔组织发生胶样浸润和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诊断 炭疽杆菌 病原学诊断 病牛 病理剖检变化 急性死亡 细菌学 内脏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病临床检查的方法、内容及个体检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微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1期93-93,共1页
无论是普通、无传染性的猪病还是猪传染病、寄生虫病,在1个猪场或1个地区,一旦发病,往往出现错综复杂的情况,此时需要兽医人员进行分析、综合,找出引起发病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防制措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兽医人员查找病因... 无论是普通、无传染性的猪病还是猪传染病、寄生虫病,在1个猪场或1个地区,一旦发病,往往出现错综复杂的情况,此时需要兽医人员进行分析、综合,找出引起发病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防制措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兽医人员查找病因的依据就是发病猪群的疾病流行特征、临床症状、病死猪的病理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的化验和检测。因此,猪病的诊断包括兽医流行病学诊断、临床诊断、病理学诊断、微生物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 猪病 个体 病理剖检变化 兽医流行病学 临床诊断 微生物学诊断 兽医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炭疽病原学检疫及其防控措施
17
作者 丛明智 刘墨 《饲料博览》 2017年第11期66-66,共1页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西部地区发病较多,东北近年来很少有大规定疫情。其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生高热,昏迷倒卧,天然孔出血,可视黏膜发绀,很快死亡。炭疽杆菌可以在冻尸中...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西部地区发病较多,东北近年来很少有大规定疫情。其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生高热,昏迷倒卧,天然孔出血,可视黏膜发绀,很快死亡。炭疽杆菌可以在冻尸中存活上百年,在解冻之后即可以进入地下水。人畜一旦饮用就可导致炭疽病爆发,因此要高度重视,全民防范。1病原学检疫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只能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采取病料送实验室作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查。病料的采集和处理。有怀疑炭疽死亡的病鹿,严禁剖检。因此,对疑似为炭疽死亡的病例病料采取,一般用耳或末梢血涂片送检。用耳和末梢血涂片后火焰加热固定,装入盒内送实验室染色镜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杆菌 病原学 人畜共患传染病 病理剖检变化 防控 鹿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鸵鸟衣原体病的临床诊断和试验室检疫
18
作者 吕洪国 《饲料博览》 2017年第8期62-62,共1页
鸵鸟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鹦鹉患本病曾称鹦鹉病,后又称鹦鹉热,而将鹦鹉以外的家禽及野禽的禽衣原体病则称之为鸟疫。鸵鸟感染禽衣原体病也已有报道。禽衣原体病临床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 鸵鸟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鹦鹉患本病曾称鹦鹉病,后又称鹦鹉热,而将鹦鹉以外的家禽及野禽的禽衣原体病则称之为鸟疫。鸵鸟感染禽衣原体病也已有报道。禽衣原体病临床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患病鸵鸟以肠炎和呼吸道症状表现为主。有人则认为任何鸟类出现结膜炎都应怀疑是否感染了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原体病 鹦鹉衣原体 临床诊断 临床症状 腹腔器官 自然疫源 实质器官 病理剖检变化 鸡胚接种 局灶性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疫病原菌的检验报告
19
作者 王俊江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08年第3期19-20,共2页
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本病呈急性或慢性经过,以败血和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为特征,该病的流行对养猪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
关键词 猪肺疫 多杀性巴氏杆菌 传染病 病原菌 临床症状 实验室 猪气喘病 病理变化 急性 出血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种鸡腹膜炎的防控
20
作者 张建 《河南畜牧兽医》 2024年第7期22-24,共3页
肉种鸡腹膜炎是肉种鸡养殖生产管理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理剖检变化症状,是体内腹腔部位发生炎症的一种症状,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病;一般有卵黄性腹膜炎和细菌性腹膜炎(如大肠杆菌性腹膜炎),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腹膜炎两种;产蛋母鸡的... 肉种鸡腹膜炎是肉种鸡养殖生产管理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理剖检变化症状,是体内腹腔部位发生炎症的一种症状,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病;一般有卵黄性腹膜炎和细菌性腹膜炎(如大肠杆菌性腹膜炎),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腹膜炎两种;产蛋母鸡的发病率最高(卵黄性腹膜炎发病率逐渐上升),常见于肉种鸡产蛋中后期,多以细菌感染为主,且多伴随有其他症状(如肝脏肿大/破裂、脾脏坏死、肠炎等等)或混合感染;由于该病的诱因较多,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治疗效果不理想;发病后造成肉种鸡产蛋率、受精率等各项生产性能指标明显下降,给种鸡场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通过分析发病诱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在腹膜炎的防控中起到应有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性腹膜炎 病理剖检变化 肉种鸡 生产性能指标 产蛋母鸡 混合感染 受精率 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