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量输血时病理性出血的原因 被引量:5
1
作者 赵绥民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3-4,共2页
关键词 大量输血 血小板减少 病理性出血 低体温 稀释性 输注 血小板异常 血小板功能异常 消耗性凝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量输血后病理性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孔福珠 孔福仙 蒋小燕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7年第11期3039-3040,共2页
关键词 病理性出血 护理对策 原因分 输血后 凝血功能障碍 大量输血 急性大出血 严重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量输血时病理性出血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曹晓丹 许晶 +1 位作者 金惠玉 朴香花 《当代医学》 2015年第3期103-103,共1页
大量输血是一种效果明显的临床急救措施,在大型手术、严重创伤以及急性大出血等病症中应用较多。本文就大量输血时病理性出血的产生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并就如何避免和减少出血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于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 大量输血是一种效果明显的临床急救措施,在大型手术、严重创伤以及急性大出血等病症中应用较多。本文就大量输血时病理性出血的产生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并就如何避免和减少出血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于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输血 病理性出血 原因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髓和电麻等引起牲畜各组织、脏器非病理性出血与病理性出血的鉴别
4
作者 谷钧相 《动物检疫》 1991年第1期43-44,共2页
为使牲畜屠宰方便安全,常用断髓和麻电等方法,但这两种方法都能引起各组织,脏器的非病理性出血。麻电造成非病理性出血的原因是麻电器的电压过高,麻电时间过长,电流过大,破坏了血压调节中枢、致使动。静脉血压升高,流向心脏的血量减少,... 为使牲畜屠宰方便安全,常用断髓和麻电等方法,但这两种方法都能引起各组织,脏器的非病理性出血。麻电造成非病理性出血的原因是麻电器的电压过高,麻电时间过长,电流过大,破坏了血压调节中枢、致使动。静脉血压升高,流向心脏的血量减少,流入肌肉、皮肤、肺、肝、脾、肾等的血量增加,引起非病理性出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牲畜 断髓 电麻 病理性出血 屠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补肾片治疗阴虚火旺型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早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大虎 刘新泉 +2 位作者 江丹 董志国 张殷建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5年第6期412-415,共4页
目的观察滋阴补肾片对阴虚火旺型病理性近视(PM)黄斑出血早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阴虚火旺型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早期患者60例(60只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30只眼,予口服滋阴补肾片、肾上腺色腙片(安络血)和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滋阴补肾片对阴虚火旺型病理性近视(PM)黄斑出血早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阴虚火旺型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早期患者60例(60只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30只眼,予口服滋阴补肾片、肾上腺色腙片(安络血)和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仅予口服安络血和维生素C。随访观察3~6个月,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1.视力疗效: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治疗组的视力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3.33%、83.33%、83.33%,对照组分别为36.67%、60.00%、70.00%,治疗后1个月时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出血吸收疗效:治疗组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86.67%、90.00%,对照组为36.67%、56.67%、80.00%。2组各时间点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侯疗效:治疗组3个时间点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3.33%、96.67%、96.67%,对照组为3.33%、22.67%、56.67%,治疗组各时间点疗效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补肾片可以稳定阴虚火旺型PM黄斑出血患者的眼底情况,促进黄斑出血的吸收,提高视力,并可改善阴虚火旺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补肾片 阴虚火旺 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干预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临床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健全 侯昕玥 +1 位作者 亢泽峰 袁慧艳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中药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的中药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库(CBM)、维普(VIP)、Pub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和手工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 目的:系统评价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中药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的中药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库(CBM)、维普(VIP)、Pub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和手工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10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9篇文献共包括686只眼,全部为中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药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在提高总体疗效(OR=2.73,95%CI[1.77,4.20],P<0.05)、促进黄斑区出血吸收(OR=5.17,95%CI[2.26,11.84],P<0.05)、降低视网膜中心厚度(MD=-1.86,95%CI[-2.49,-1.24],P<0.05)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提高矫正视力(OR=2.82,95%CI[0.91,8.76],P>0.0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个研究主要治法为养血补精,活血行气,其余以活血通络、补脾益气为主。9个研究均未提及有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中药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能加快吸收黄斑区出血,降低视网膜中心厚度,在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总体疗效方面有优势,治法多为养血补精,活血行气。中药干预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或手术治疗,但需要通过更多高质量试验提高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技术在诊断病理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海涛 《当代医学》 2001年第1期59-60,共2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SIS、MRI等,使得医师对于子宫出血这种妇科常见症状的诊断变得更加容易. SIS的使用主要是针对那些需要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的病人,同时还可以指导外科治疗,减少使用子宫镜的次数.SIS的应用已经极... 进入20世纪90年代,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SIS、MRI等,使得医师对于子宫出血这种妇科常见症状的诊断变得更加容易. SIS的使用主要是针对那些需要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的病人,同时还可以指导外科治疗,减少使用子宫镜的次数.SIS的应用已经极大地提高了子宫TVUS检查的效果.对于子宫肌层的各种情况,单独使用TVUS常不能获得满意的影像,而SIS则可以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的增强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子宫出血 诊断 影像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提醒替格瑞洛的出血风险 被引量:1
8
《中国药物评价》 2015年第6期326-326,共1页
加拿大卫生部审查了3项由生产商实施的加拿大替格瑞洛处方医生调查。这些调查提示,某些处方医生并未充分理解与替格瑞洛同时给药的乙酰水杨酸(ASA)剂量,以及与该药物相关的出血风险。加拿大卫生部希望在替格瑞洛药品说明书中提醒医务... 加拿大卫生部审查了3项由生产商实施的加拿大替格瑞洛处方医生调查。这些调查提示,某些处方医生并未充分理解与替格瑞洛同时给药的乙酰水杨酸(ASA)剂量,以及与该药物相关的出血风险。加拿大卫生部希望在替格瑞洛药品说明书中提醒医务人员下列与出血相关的重要安全性和用药信息:应以单次180 mg口服负荷剂量(2片90 mg药片)开始替格瑞洛治疗,然后以90 mg每日两次持续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卫生部 负荷剂量 乙酰水杨酸 用药信息 药品说明书 持续用药 病理性出血 联合给药 消化性溃疡 肝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致桥脑出血死亡1例
9
作者 李建梁 冯福辰 《刑事技术》 1988年第1期41-,共1页
外伤致桥脑出血死亡报道较少,我们曾遇1例,现介绍如下:1986年6月14日,农民岳××(男、52岁)被他人推倒在猪圈内,15分钟后自己爬了上来。当晚自述头疼,15日发生面神经麻痹,16日下午出现左侧偏瘫,17日下午病情加重,经送县医院抢... 外伤致桥脑出血死亡报道较少,我们曾遇1例,现介绍如下:1986年6月14日,农民岳××(男、52岁)被他人推倒在猪圈内,15分钟后自己爬了上来。当晚自述头疼,15日发生面神经麻痹,16日下午出现左侧偏瘫,17日下午病情加重,经送县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医院诊断为'脑溢血'。为正确判断死因,于20日上午对尸体进行了解剖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脑出血 左侧偏瘫 解剖检验 面神经麻痹 对冲性 病理性出血 皮下出血 脑挫伤 面神经核 基底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内出血40例诊治体会
10
作者 操群毅 李军 《中国乡村医药》 2009年第8期27-27,共1页
腹腔内出血是临床常见急腹症,急性出血多为外伤引起,少数无明显外伤史而为病理性出血。临床症状的不典型常导致误诊误治,危及患者生命。本组资料为1990年8月至2007年8月我院收治的腹腔内出血病例,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关键词 腹腔内出血 诊治 临床症状 病理性出血 急性出血 误诊误治 外伤史 急腹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血康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扶蓉 《海峡药学》 2001年第1期21-23,共3页
痛血康对兔动脉和肝脏创伤性出血、小鼠断尾出血和兔、小鼠凝血时间有明显的止血和缩短凝血时间的作用 ,并拮抗肝素和华法令引起的小鼠病理性出血。效应与剂量相关。
关键词 痛血康 创伤性出血 新尾出血 凝血时间 病理性出血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量输血的不良反应12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巴旭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7-17,共1页
大量输血是成人在24小时内输入血量超过2500ml,小儿输入血量超过血容量的50%.大量输血后可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尤其大量输入异体血后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不利的因素,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临床急救尤要重视.
关键词 不良反应 临床急救 异体血 凝血因子 库存血 病理性出血 低体温 红细胞悬液 肾挫裂伤 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议简讯
13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4期242-242,共1页
△中国法医学会第二期法医病理学专题讲习班于1992年4月13~25日在武汉市同济医科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公、检、法及大专院校共40名学员参加了学习。主要内容为心源性猝死病理、外伤性颅内出血.与病理性出血、蛛网膜下... △中国法医学会第二期法医病理学专题讲习班于1992年4月13~25日在武汉市同济医科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公、检、法及大专院校共40名学员参加了学习。主要内容为心源性猝死病理、外伤性颅内出血.与病理性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讲习班采取理论讲授与疑难案例会诊、专题讨论相结合,应用幻灯片、录相片和切片显微电视示教及观察实际案例标本等方法进行,收到良好效果。△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病理学专业委员会首次专题研讨会于1992年7月16~19日在吉林抚松召开。主题是“当前法医尸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会上交流论文26篇。主要内容:法医尸检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 中国法医学会 病理性出血 会议简讯 同济医科大学 法医学鉴定 规范化问题 示教 法医临床学 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屠宰检疫与处理措施
14
作者 张和平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年第9期205-205,210,共2页
在动物屠宰检疫中,因屠宰加工不慎和病理性原因,常会发现出血、水肿、蜂窝织炎、脓肿、败血症等局部或全身性变化。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屠宰检疫实践,简要介绍准确判断变化的要点及处理措施,供读者参考。1出血出血是指血液从血管或心脏外... 在动物屠宰检疫中,因屠宰加工不慎和病理性原因,常会发现出血、水肿、蜂窝织炎、脓肿、败血症等局部或全身性变化。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屠宰检疫实践,简要介绍准确判断变化的要点及处理措施,供读者参考。1出血出血是指血液从血管或心脏外出到组织间隙、体腔或体表。1.1病理性出血生猪发生某些传染病(如炭疽、猪瘟等)和中毒(砷、有机磷)时,皮肤、浆膜、黏膜常表现为渗出性出血。发现胴体或器官出血时,根据颜色和性质可以判定其发生的时间和程度,并查明是否具有水肿、炎症、坏死,化脓及其他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检疫 病理性出血 渗出性出血 病理性原因 蜂窝织炎 屠宰加工 脂肪坏死 病变特点 组织间隙 继发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女人──不是谈撒切尔夫人(赵医生门诊)
15
作者 晓侠 《税收与社会》 1996年第4期32-32,共1页
铁·女人──不是谈撒切尔夫人(赵医生门诊)晓侠稍具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女性的血色素水平比男性低,而且更容易引起贫血。这是什么原因呢?基于女性的生理特点,女子自初潮起,就开始了漫长的失血岁月,这就是月经,一般每月一... 铁·女人──不是谈撒切尔夫人(赵医生门诊)晓侠稍具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女性的血色素水平比男性低,而且更容易引起贫血。这是什么原因呢?基于女性的生理特点,女子自初潮起,就开始了漫长的失血岁月,这就是月经,一般每月一次,每次失血量约50毫升。不仅如此,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撒切尔夫人 门诊 医生 病理性出血 多种维生素 蛋白质食物 红血球 爱吃零食 医学常识 生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ohn’s and coliti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被引量:4
16
作者 Andrew S Day Oren Ledder +1 位作者 Steven T Leach Daniel A Lember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1期5862-5869,共8页
Crohn's disease and ulcerative colitis can be grouped as th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 These condition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ommon in recent years, including i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lthough muc... Crohn's disease and ulcerative colitis can be grouped as th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 These condition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ommon in recent years, including i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lthough much is known about aspects of the pathogenesis of these diseases, the precise aetiology is not yet understood, and there remains no cure. Recent data has illu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a number of genes-several of these are important in the onset of IBD in early life, including in infancy. Pain, diarrhoea and weight loss are typical symptoms of paediatric Crohn's disease whereas bloody diarrhoea is more typical of colitis in children. However, atypical symptoms may occur in both conditions: these include isolated impairment of linear growth or presentation with extra-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 such as erythma nodosum. Growth and nutrition are commonly compromised at diagnosis in both Crohn's disease and colitis. Consideration of possible IBD and completion of appropriate investigations are essential to ensure prompt diagnosis, the- reby avoiding the consequences of diagnostic delay. Patterns of disease including loc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IBD in childhood differ substantially from adult- onset disease. Various treatment options are available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IBD. Exclusive enteral nutrition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the induction of remission of active Crohn's disease. Medical and surgical therapies need to consider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a growing and developing child.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these chronic conditions in children should include multi-disciplinary expertise, with focus upon maintaining control of gut inflammation, optimising nutrition, growth and quality of life, whilst preventing disease or treatment-related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REN Adolescents Crohn's disease Ulcerative coliti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F SCALP-POINTS ON ABNORMAL DISCHARGES OF NEURONS AROUND THE CEREBRAL HEMORRHAGE FOCUS IN THE RAT
17
作者 东红升 东贵荣 白妍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4年第4期33-40,共8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of scalp-points for regulating abnormal discharges of neurons in different regions around the cerebral hemorrhage focus by using neuro-electrophysiological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of scalp-points for regulating abnormal discharges of neurons in different regions around the cerebral hemorrhage focus by using neuro-electrophysiological methods. Methods: 80 Wistar rats (anesthetized with 20% urethane 1 g/kg, i.p.)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saline, model and EA groups, 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 Cerebral hemorrhage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intracerebral injection of the rat’s own arterial blood sample (40 uL). In rats of saline group, the same volume of saline was given for intracerebral injection. Extracellular electrical activity of neurons of the caudate nucleus and parafascicular nucleus and Tail flicking latency (TFL) were used as the indexes. “Baihui”(百会 GV 20) and “Taiyang”(太阳 EX-HN 5) were punctured from GV 20 towards EX-HN 5 with filiform needles and stimulated electrically with stimulating parameters of strength of 1 V, frequency of 15 Hz and duration of 15 min. Results: Compared with normal group, TFL values of model group and EA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1); and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those of EA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1), suggesting that the pain threshol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cerebral hemorrhage rats while after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it lowered strikingly. Compared with normal and saline groups, the latency values of the pain excitement and inhibitory responses of the cellular discharges of the caudate and parafascicular nuclei in model and EA group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0.01), while after EA, it recovered apparently (P<0.01), showing an apparent regulative effect of EA on the abnormal changes of discharges of neurons around the cerebral hemorrhage focus. Conclusion: Scalp-acupuncture possesses an apparent regulatory effect on the abnormal electrical activity of neurons around the cerebral hemorrhage focus which may favor the early recovery of functional activity of neurons near the focus tiss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lp-acupuncture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Extracellular discharge Caudate nucleus Parafascicular nucle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后绒毛膜上皮癌脑转移致脑出血死亡1例
18
作者 岳霞 乔东访 +1 位作者 谭晓辉 王慧君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0-241,263,共3页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吴某,女,28岁。某年11月11日被丈夫用铁锹铲背面击打头枕部1次,被打时头戴竹质斗笠,伤后有头晕、头痛,自觉外伤轻微,未到医院就诊。18d后因“停经50d,伴恶心、呕吐、右下腹闷痛、头痛10d”入院,诊断:...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吴某,女,28岁。某年11月11日被丈夫用铁锹铲背面击打头枕部1次,被打时头戴竹质斗笠,伤后有头晕、头痛,自觉外伤轻微,未到医院就诊。18d后因“停经50d,伴恶心、呕吐、右下腹闷痛、头痛10d”入院,诊断: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即行右侧输卵管部分切除术。术后诉头晕、头痛,且日渐加重。CT示:脑右额叶、左顶叶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 绒毛膜上皮癌 脑转移 病理性出血 外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