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被引量:7
1
作者 孙志军 李虹伟 顾复生 《心电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87-190,共4页
一、急性肺栓塞的定义 急性肺栓塞是指由于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所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一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发生率高,根据文献报道在美国列心血管疾病的第3位,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病理生理学基础 心电图 病理生理综合征 肺循环障碍 心血管疾病 动脉主干 外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畸形修补同期行肺移植治疗埃森曼格综合征的进展
2
作者 黄日太 薛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8期621-623,共3页
埃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 syndrome,ES)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发展到重度肺动脉高压,出现不可逆性肺动脉压力升高,导致血液通过心内或心外异常通路产生双向或反向分流的一种病理生理综合征。患者一旦产生ES,心内畸形即失... 埃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 syndrome,ES)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发展到重度肺动脉高压,出现不可逆性肺动脉压力升高,导致血液通过心内或心外异常通路产生双向或反向分流的一种病理生理综合征。患者一旦产生ES,心内畸形即失去修补的手术机会,预后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肺动脉高压 病理生理综合征 心内畸形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移植治疗 修补 动脉压力升高 不可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曼格综合征并发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的前景
3
作者 何璐 张玉顺 《心电与循环》 2014年第6期462-464,482,共4页
艾森曼格综合征(ES)是指各种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晚期发展为重度肺动脉高压时出现的一种病理生理综合征。由于这些先天性缺陷在疾病早期未能得到及时干预,持续的左向右分流引起肺循环血流量增加,最终从动力型肺动脉高压... 艾森曼格综合征(ES)是指各种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晚期发展为重度肺动脉高压时出现的一种病理生理综合征。由于这些先天性缺陷在疾病早期未能得到及时干预,持续的左向右分流引起肺循环血流量增加,最终从动力型肺动脉高压转为阻力型肺动脉高压。当肺动脉压力达到或者超过体循环压力时,血液通过这些心内或心外的异常通道产生双向或逆向分流,出现紫绀及右心衰竭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近年内皮素受体拮抗剂、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和前列环素类及其类似物等靶向治疗药物的开发推广,为ES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肺动脉高压 艾森曼格综合征 靶向治疗药物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病理生理综合征 并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监测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吕晓莉 党小军 +2 位作者 李博 康华 张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1524-152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新生儿科收治的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患儿80例及对照组30例,SIRS组按出院诊断分为:细菌感染组52例和非细菌感染...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新生儿科收治的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患儿80例及对照组30例,SIRS组按出院诊断分为:细菌感染组5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28例。应用半定量胶体金免疫色谱检测法,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入院第1天及治疗后1周患儿血清PCT、CRP、WBC。结果:SIRS患儿血清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较非细菌感染组明显升高,两组间CRP、WBC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血清PCT、CRP水平明显下降,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联合检测新生儿SIRS治疗前后血清PCT,CRP水平的变化可作为病因鉴定,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分析 脓毒症综合征/病理生理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肽素与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变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表达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戴冬雪 曹辉彩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09-310,共2页
目的:探讨和肽素与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变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表达意义。方法:选择ACS患者208例,按照冠脉造影梗塞或者狭窄支数分为一支病变组(A组)87例,两支病变组(B组)65例,三支病变组(C组)35例,左主干病变组(D组)21例,与... 目的:探讨和肽素与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变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表达意义。方法:选择ACS患者208例,按照冠脉造影梗塞或者狭窄支数分为一支病变组(A组)87例,两支病变组(B组)65例,三支病变组(C组)35例,左主干病变组(D组)21例,与同期收治的冠脉造影狭窄<50%的胸闷胸痛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病例血浆和肽素和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变化值,观察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衰情况,并用Gensini积分法进行评分,分析和肽素和IMA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ACS组和肽素、IMA水平和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D组和C组和肽素、IMA水平和Gensini明显高于A组、B组;D组又高于C组,各组间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2和肽素、IMA水平Gensini积分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发生心衰患者和肽素、IMA水平和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衰患者,各组间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IMA可做为临床早期诊断ACS的金标准,和肽素通过与血脂等代谢因子的作用参与了ACS的发生发展过程,是ACS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可以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肽素 @缺血修饰白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内科治疗
6
作者 吴炳祥 高宇飞 《中国处方药》 2006年第8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艾森曼格综合征 内科治疗 syndrome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病理生理综合征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肺血管阻力 室间隔缺损 分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24 h血压昼夜节律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红霞 李敬蕊 +1 位作者 刘红梅 高春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3期4565-4566,共2页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X/病理生理 血压/生理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sVCAM-1和IL-18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娟 史东沙 +4 位作者 董艳迎 陈晞 王喆 董宇为 谢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858-861,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白细胞介素18(IL-18)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相关性,并观察其与肾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不同疾病分期52例HFRS患者血清sVCAM-1...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白细胞介素18(IL-18)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相关性,并观察其与肾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不同疾病分期52例HFRS患者血清sVCAM-1和IL-18含量变化,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的水平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以1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HFRS发病早期、少尿期及多尿期及恢复期患者血清中sVCAM-1和IL-18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于少尿期达高峰,多尿期下降,至恢复期患者血清中VCAM1和IL-18已接近正常水平。通过与肾损伤指标BUN和Cr的相关性分析,发现sVCAM-1和IL-18均与BUN和Cr显著相关;通过对患者血清中VCAM-1和IL-18的相关性分析,发现VCAM-1和IL-18也显著相关。结论:HFRS患者血清sVCAM-1和IL-18参与了HFRS的发病过程,可反映其病情程度,并与肾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病理生理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血液 白细胞介素-18/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室缺误诊艾森曼格综合征的诊治分析
9
作者 朱腾腾 李江 《医师在线》 2016年第34期23-24,共2页
艾森曼格综合征是指先天性心脏病随着肺血管阻力升高,导致肺动脉压力达到或超过体循环压力,最终引起血液通过心内或心外异常通道产生双向或右向左分流的一种病理生理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杵状指等。
关键词 艾森曼格综合征 病理生理综合征 诊治 误诊 室缺 先天性心脏病 肺血管阻力 肺动脉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肾综合征肾血流减少机制
10
作者 闻颖 刘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942-943,共2页
关键词 肝肾综合征/病理生理 肾/病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浅议代谢综合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涛 王大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0-221,共2页
关键词 生理病理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及BMP-7、BDN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琦 宝群 崔思玲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1015-1016,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红蛋白(Hb)浓度变化、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血液净化组和常...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红蛋白(Hb)浓度变化、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血液净化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接受调脂、抗凝及激素治疗,血液净化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疗法,于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BMP-7水平、BDNF水平、血清尿素氮(BUN)水平及血清肌酐(SCr)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血液净化组患者的Hb浓度、BUN水平、SCr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血液净化组患者的血清BMP-7水平、BDNF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血液净化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7.6% vs 82.9%,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恢复患者肾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病理生理 肾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大鼠心脏和肾脏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温雯 姚巧玲 +6 位作者 陈玉岚 李志强 孙晓靖 李瑜 张俊仕 珠勒皮亚·司马义 徐新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9-446,共8页
目的:探究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TRPC)相关蛋白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大鼠心脏和肾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实验组大鼠在间歇性低氧舱中,每天暴露于间歇性低氧环境8 h... 目的:探究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TRPC)相关蛋白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大鼠心脏和肾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实验组大鼠在间歇性低氧舱中,每天暴露于间歇性低氧环境8 h(10∶00—18∶00)。此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大鼠心脏和肾脏组织中TRPC mRNA和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心脏组织中TRPC3、TRPC4、TRPC5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而肾脏组织TRPC1、TRPC3、TRPC4、TRPC5、TRPC6、TRPC7的mRNA表达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肾脏组织中TRPC4、TRPC5、TRPC6的mRNA表达低于心脏组织(均P<0.05),对照组肾脏组织TRPC7的mRNA表达高于心脏组织(P<0.05)。实验组心脏组织中的TRPC5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而肾脏组织TRPC5、TRPC6、TRPC7相关蛋白的表达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RPC5可能参与OSAHS心脏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有望成为治疗OSAHS所致心脏损害的药物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代谢 蛋白质类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理生理 低氧/病理 心脏/代谢 肾/代谢 疾病模型 动物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特征与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尚颖 曹东平 +1 位作者 贾海英 刘志国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76-177,共2页
目的:慢性疲劳综合征一般预后良好。随着治疗和时间的延迟,17%~64%的患者症状有改善,不到10%的患者可完全恢复,10%~20%患者病情加重。老年人、症状严重的或伴有其他心理疾病的预后较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4-01/2005-0... 目的:慢性疲劳综合征一般预后良好。随着治疗和时间的延迟,17%~64%的患者症状有改善,不到10%的患者可完全恢复,10%~20%患者病情加重。老年人、症状严重的或伴有其他心理疾病的预后较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4-01/2005-03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病理生理学、病因学、治疗相关文献,检索词“chronicfatiguesyndrome/pathophysiology/etiology/treatment”,并限定文献语种为英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从资料中选取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评价、治疗等密切相关的文献。纳入标准:①以慢性疲劳综合征为研究主题。②涉及病因、病理生理、诊断评价、治疗方面的文献。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和个案报道及无对照组的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2篇关于慢性疲劳综合征实验、个案报道、Meta分析的文章,13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9篇中27篇是重复研究,12篇为个案报道。资料综合: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主要依据症状和功能损害。其病因是多方面的,病理机制是复杂的。有的有家族倾向。虽然它与某些精神类疾病有明显的症状交叉,但与之根本不同。其治疗主要对症综合治疗,包括药物、行为、认知和锻炼等。慢性疲劳综合征是多因素诱发、加重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使患者有患病倾向。结论:目前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1994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重新修订定义为标准。诊断主要依据症状和功能损害。其病因是多方面的,病理机制也是复杂的。治疗主要对症综合治疗,包括药物、行为、认知和锻炼等。评价和治疗尚无确定的方案,应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研究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如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客观诊断指标,病因和病理机制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综合征 慢性/病理生理 综述文献 疲劳综合征 慢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肺复张方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力学及血管外肺水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波 李东繁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122-1125,共4页
目的:探讨控制性肺膨胀以及压力控制两种肺复张方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力学以及血管外肺水指数的影响。方法:将收入ICU的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120例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均分为控制性肺膨胀组(SI组)以及压力控制法组(PCV组),监测两... 目的:探讨控制性肺膨胀以及压力控制两种肺复张方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力学以及血管外肺水指数的影响。方法:将收入ICU的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120例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均分为控制性肺膨胀组(SI组)以及压力控制法组(PCV组),监测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变化情况以及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以上指标的变化。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氧合指数(PaO_2/FiO_2)、气道分压(PIP)、肺静态顺应性(CST)以及平台压(Ppla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合指数(PaO_2/FiO_2)、肺静态顺应性(CST)均呈上升趋势,气道分压(PIP)、平台压(Pplat)均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0h)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但是两组治疗后12、24、48、72h同时间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VLWI均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控制性肺膨胀以及压力控制两种肺复张方式能够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肺氧合、降低患者EVLWI指数、降低气道压、增加患者肺顺应性,并且控制性肺膨胀对血液动力学影响低于压力控制法,提示控制性肺膨胀法应用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 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生理 血管外肺水/代谢 呼吸力学 @控制性肺膨胀 @压力控制肺复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红 李际春 赵君利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2037-2040,共4页
关键词 胰岛素抗药性/病理生理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理生理 炎症趋化因子类/生理 综述[文献类型]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高胰岛素和高雄激素血症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武金添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427-428,共2页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理生理 高胰岛索血症/病理生理 雄激素类/血液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18
作者 赵性武 刘洪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6期3038-3039,共2页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病理生理 胰岛/病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家兔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组织病理学改变 被引量:3
19
作者 金会艳 阮丽波 +1 位作者 韩毅 李树清 《微循环学杂志》 2012年第3期7-10,75,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APE)家兔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从家兔颈静脉注入自体血栓,观察APE后家兔基本表现和死亡率,以及呼吸频率(RR)、平均呼吸深度(MDR);动态监测右心室压力(RVP)和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以及颈...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APE)家兔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从家兔颈静脉注入自体血栓,观察APE后家兔基本表现和死亡率,以及呼吸频率(RR)、平均呼吸深度(MDR);动态监测右心室压力(RVP)和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以及颈动脉血压(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并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APE家兔成活率为86.9%。注栓后RR和MDR持续升高,与栓塞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右心室收缩压(RVSP)栓塞即刻达峰值,6h下降到栓塞前,右心室舒张压(RVDP)与栓塞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dp/dtmax栓塞即刻达峰值,4h下降到栓塞前,-dp/dtmax栓塞即刻升高后恢复到栓塞前。APE后动脉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均持续下降,观察8h也未出现恢复。HE染色可见肺动脉内有血栓及肺小静脉扩张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结论:自体血栓经颈静脉注入造成的APE可致血流动力学和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尤以右心室收缩压和AP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组织病理学改变 血流动力学参数 病理生理综合征 病理生理学改变 家兔 肺血栓栓塞症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肥胖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20
作者 尉广秀 高春华 +2 位作者 司瑞江 姜平凡 刘文珍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569-570,共2页
关键词 脂肪肝/病理 代谢综合征X/病理生理 脂类/血液 血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