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码子偏性对痘苗病毒载体表达效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相民 王世峰 +9 位作者 辛伟 邓瑶 李仁清 闫克夏 齐香荣 高瑛瑛 谭文杰 鲁宁 孟昕 阮力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0-357,共8页
为了研究密码子偏性对痘苗病毒载体表达效率的影响,分别采用痘苗病毒及其宿主细胞的优势密码子对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进行改造,利用荧光、Western blot和FCM等方法分析其在痘苗病毒载体系统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全部采用痘苗病毒优势密码... 为了研究密码子偏性对痘苗病毒载体表达效率的影响,分别采用痘苗病毒及其宿主细胞的优势密码子对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进行改造,利用荧光、Western blot和FCM等方法分析其在痘苗病毒载体系统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全部采用痘苗病毒优势密码子(富含A+T)和全部采用宿主细胞优势密码子(富含G+C),以及部分使用宿主细胞优势密码子的三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都能够有效表达,表达水平相近,表明痘苗病毒载体对目的基因密码子的使用具有很好宽容性。为了探讨这种宽容性的机理,分别利用在胞核内和在胞浆内转录的质粒载体对不同密码子偏性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显示,胞核内转录目的基因的pcDNA3质粒载体能有效表达富含G+C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不能有效表达富含A+T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而胞浆内转录目的基因的pSCA质粒载体能同样有效表达上述不同密码子偏性的目的基因。这些结果表明,位于胞浆内的富含A+U的转录产物能够有效表达,细胞核内生成的富含A+U的转录产物可能受核膜屏障或其它核内因素影响而不能有效表达。因此,胞浆内繁殖的特性是痘苗病毒载体具有密码子宽容性的主要原因。此研究为痘苗病毒载体和常用真核表达载体的选择使用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码子偏性 痘苗病毒载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痘苗病毒载体介导的IL-2基因局部转染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万涛 曹雪涛 +5 位作者 刘江秋 鞠佃文 陶群 陈国友 章卫平 于益芝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1-214,共4页
采用编码人IL-2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载体(rVV-IL-2),以invivo模式体内局部转染小鼠黑色素瘤,结果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荷瘤小鼠存活期显著延长。体内免疫功能的检测表明,荷瘤小鼠脾细胞的NK活性及诱导后的L... 采用编码人IL-2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载体(rVV-IL-2),以invivo模式体内局部转染小鼠黑色素瘤,结果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荷瘤小鼠存活期显著延长。体内免疫功能的检测表明,荷瘤小鼠脾细胞的NK活性及诱导后的LAK、CTL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rVV-IL-2载体介导invivo的肿瘤基因治疗具有一定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基因治疗 痘苗病毒载体 白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疫苗株筛选的痘苗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小云 刘颖 +4 位作者 饶力群 王芙 戴凯凡 段丹丽 邵一鸣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5-321,共7页
为构建适用于疫苗株筛选的痘苗病毒载体,利用标记瞬时稳定的原理,在痘苗病毒单选择标记载体psc65的基础上,构建成带有neo和LacZ双选择标记的痘苗病毒载体pVI75。为检验载体pVI75的有效性,将HIV-1合成基因syngpnef插入到载体pVI75上,构... 为构建适用于疫苗株筛选的痘苗病毒载体,利用标记瞬时稳定的原理,在痘苗病毒单选择标记载体psc65的基础上,构建成带有neo和LacZ双选择标记的痘苗病毒载体pVI75。为检验载体pVI75的有效性,将HIV-1合成基因syngpnef插入到载体pVI75上,构建成转移质粒pVI75-syngpnef,并与天坛株752-1痘苗病毒共转染CEF细胞。筛选得到的重组病毒经PCR和Dotblot检验表明,标记基因已被删除,而目的基因被整合到痘苗病毒基因组上。Westemblot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的表达正确。痘苗病毒载体pVI75的构建使得疫苗株筛选的工作量大为降低,时间大大缩短,为利用痘苗病毒载体构建重组病毒疫苗株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苗病毒载体 疫苗株 筛选 共转染 构建 重组病毒 HIV-1 选择标记 利用 标记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痘苗病毒载体介导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潜伏期膜蛋白2A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对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许继军 姚堃 +2 位作者 彭光勇 谢芳艺 丁传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痘苗病毒载体介导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潜伏期膜蛋白2A(LMP2A)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对DC的表型和功能的影响,以及EBV相关肿瘤免疫治疗性疫苗的可行性。方法:用EBV-LMP2A基因重组痘苗病毒(Vac-LMP2A)转染成熟的DC,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痘苗病毒载体介导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潜伏期膜蛋白2A(LMP2A)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对DC的表型和功能的影响,以及EBV相关肿瘤免疫治疗性疫苗的可行性。方法:用EBV-LMP2A基因重组痘苗病毒(Vac-LMP2A)转染成熟的DC,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转染前后DC表面分子CD1a、CD83、CD40、CD80、HLA-DR变化;3H-TdR掺入法检测转染前后DC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等功能的改变。结果:转染后LMP2A蛋白在DC细胞内高表达。Vac-LMP2A转染成熟DC前后对其表面共刺激分子及特征性表面标志无影响,转染后的DC仍具有较强的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痘苗病毒载体是介导外源基因LMP2A转染DC的有效载体,Vac-LMP2A转染成熟DC对DC表型和功能无明显影响,是EBV相关肿瘤如鼻咽癌免疫治疗的理想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苗病毒载体 树突状细胞 EB病毒 潜伏期膜蛋白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痘苗病毒载体在冠状病毒反向遗传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剑峰 秦鄂德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2005年第4期121-125,共5页
反向遗传学方法是研究RNA病毒的主要方法,痘苗病毒载体则是感染性克隆技术的主要媒介,目前这一技术已趋向成熟并扩大其应用领域及对象。本文对痘苗病毒载体的构建、在冠状病毒反向遗传学中的应用情况以及目前该领域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痘苗病毒载体 冠状病毒 反向遗传学 感染性克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疫苗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刘颖 段丹丽 +6 位作者 彭虹 唐海丽 刘沙 张宁 王宁 刘建源 邵一鸣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1-283,共3页
目的 分析比较HIV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疫苗在小鼠和家兔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 HIV痘苗病毒载体疫苗vTKgpe以肌内、皮下、皮内 3种途径接种小鼠 ,每周采血检测HIV特异性抗体和针对痘苗病毒载体的抗体 ,4周时取脾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 目的 分析比较HIV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疫苗在小鼠和家兔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 HIV痘苗病毒载体疫苗vTKgpe以肌内、皮下、皮内 3种途径接种小鼠 ,每周采血检测HIV特异性抗体和针对痘苗病毒载体的抗体 ,4周时取脾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此外vTKgpe皮内途径接种 2只家兔 ,每周采血检测抗体。结果 肌内和皮下免疫的小鼠在 2周时开始出现HIV特异性抗体 ,4周时开始消失 ;针对痘苗病毒载体的抗体滴度在 4周时急剧升高 ;血清吸附实验表明痘苗病毒抗体的升高对HIV特异性抗体检测有一定的掩盖。细胞免疫仅在皮内免疫的小鼠中检测到。家兔的HIV特异性抗体在 2周时出现 ,并能维持一段时间。结论 在小鼠体内 ,肌内和皮下注射 2种途径倾向于诱导体液免疫 ,而皮内接种则以诱导细胞免疫为主。家兔对痘苗病毒的敏感性要高于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痘苗病毒载体 小鼠 特异性抗体 细胞免疫 皮下 体内 家兔 接种 疫苗免疫
原文传递
以痘苗病毒天坛株为载体的表达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糖蛋白D的重组活疫苗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崔虹 尚大庄 +4 位作者 杨天忠 杨雄虎 侯云德 阮力 朱既明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3-201,共9页
从我国分离到的一株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168株)病毒基因组中,分离出含有糖蛋白D(gD)基因的1.2kb片段,插入带有痘苗病毒天坛株TK区的质粒pJSB1175P7.5k启动子下游,转染无白血病鸡胚原代细胞... 从我国分离到的一株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168株)病毒基因组中,分离出含有糖蛋白D(gD)基因的1.2kb片段,插入带有痘苗病毒天坛株TK区的质粒pJSB1175P7.5k启动子下游,转染无白血病鸡胚原代细胞,获得带有HSV-1-168gD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此株重组病毒在感染细胞膜上表达HSV-1-168gD糖蛋白抗原,能与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反应。在感染细胞中表达的膜抗原经SDS-PAGE分析,表达分子量为54kD糖蛋白。用Southern杂交分析了重组病毒DNA中特异的gD基因,对作为活疫苗的重组痘苗病毒株进行了一些微生物学活性、免疫原性和毒力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苗病毒载体 疱疹病毒 病毒疫苗 糖蛋白D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痘苗病毒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HIV-1 Env的表达调控
8
作者 金宁一 殷震 《传染病信息》 1997年第2期67-68,共2页
本研究对牛痘病毒A型包涵体(ATI)启动子和多个38聚P7.5早期启动子进行正向连接,构建了一系列能在感染早期和晚期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痘苗病毒载体,表达效率高于迄今报道的任何一种痘苗病毒载体。应用这种新型痘苗病毒载体表达氯霉素乙酰... 本研究对牛痘病毒A型包涵体(ATI)启动子和多个38聚P7.5早期启动子进行正向连接,构建了一系列能在感染早期和晚期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痘苗病毒载体,表达效率高于迄今报道的任何一种痘苗病毒载体。应用这种新型痘苗病毒载体表达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痘苗病毒 痘苗病毒载体 启动子活性 高效表达载体 表达效率 感染细胞 早期启动子 表达量 载体表达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D28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痘苗病毒载体介导的真核表达
9
作者 陈虹宇 马宏进 魏淑敏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用RT-PCR方法从人Jurkat细胞克隆了CD28cDNA,将CD28全编码区基因片段重组入PUC质粒,测序证实所获得的为人CD28基因。以痘苗病毒天坛株为载体,构建表达人CD28的重组痘苗病毒株,并在重组病毒感染... 用RT-PCR方法从人Jurkat细胞克隆了CD28cDNA,将CD28全编码区基因片段重组入PUC质粒,测序证实所获得的为人CD28基因。以痘苗病毒天坛株为载体,构建表达人CD28的重组痘苗病毒株,并在重组病毒感染的细胞膜上表达人CD28膜抗原,拟用该抗原免疫小鼠以制备抗CD28的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8基因 克隆 痘苗病毒载体 免疫疗法
原文传递
表达HSV-TK痘苗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MJ601的构建与鉴定
10
作者 郜恒骏 朱红音 +3 位作者 顾伟齐 搂屹 任卫平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2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构建含自杀基因(HSV-TK)的痘苗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MJ601,为进一步实施胃癌的基因治疗作必要准 备。方法:利用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质粒抽提、琼脂糖凝胶电泳、酶切等多种基因工 程技术... 目的:构建含自杀基因(HSV-TK)的痘苗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MJ601,为进一步实施胃癌的基因治疗作必要准 备。方法:利用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质粒抽提、琼脂糖凝胶电泳、酶切等多种基因工 程技术将胶纯化回收的HSV-TK与pMJ601进行连接、转化及鉴定。结果:克隆在X-pPNT质粒上的HSV-TK DNA 成功地被克隆到经BamHⅠ-HindⅢ双酶切的pMJ601载体上。结论:重组HSV-TK痘苗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MJ601 的构建,为胃癌自杀基因的基因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性病毒-胸苷激酶 pMJ601 构建 鉴定 自杀基因 重组HSV-TK痘苗病毒真核表达载体 胃癌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表达多种外源基因的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的构建 被引量:16
11
作者 马海伦 孙朝晖 +4 位作者 陆柔剑 娄元梅 郭斐 张帆 阮力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1-28,共8页
利用非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构建了能同时表达乙型肝炎(乙肝)病毒SS1、麻疹病毒HA和F及白细胞介素2(IL2)的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VHFIL2ΔCKSS1,及其相应的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VHFIL2SS1。这两株重组... 利用非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构建了能同时表达乙型肝炎(乙肝)病毒SS1、麻疹病毒HA和F及白细胞介素2(IL2)的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VHFIL2ΔCKSS1,及其相应的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VHFIL2SS1。这两株重组病毒在CEF细胞上连续传至第25代,经Southernblot证实,两株病毒均在A24、A27间稳定整合有SS1基因,非复制型重组病毒C、K间基因稳定缺失。经RIA、ELISA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这两株病毒均可稳定分泌表达SS1蛋白,其分泌表达的SS1蛋白与CHO细胞表达的SS1蛋白性质相近,接近于天然。经免疫打点检测,两株病毒均可稳定表达麻疹病毒的HA与F蛋白以及IL2。而且VHFIL2ΔCKSS1与VHFIL2SS1表达多种外源抗原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VHFIL2ΔCKSS1经皮内注射免疫家兔,4周后可诱发抗乙肝病毒SS1、抗麻疹病毒及抗痘苗病毒的特异性IgG抗体;加强免疫2周后,特异性抗体滴度可上升4~16倍,与其初始病毒VHFIL2ΔCK诱发的抗体水平相同,比VHFIL2SS1诱发的抗体滴度低0~4倍。非复制型多价重组痘苗病毒的构建,为评价非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作为多价疫苗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价疫苗 痘苗病毒载体 遗传稳定性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HSV-2 gD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保护小鼠对抗致死量HSV病霉攻击 被引量:4
12
作者 容敏清 阎辉 +3 位作者 阮力 侯云德 何南祥 朱既明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0-227,共8页
利用PCR方法对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糖蛋白D(HSV-2gD)基因进行了修饰,在其5'端删去约500bp的非编码区,仅保留ATG上游7个bp。将修饰后的HSV-2gD基因插入到带有痘苗病毒天坛株TK基因区段的痘苗表达质粒... 利用PCR方法对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糖蛋白D(HSV-2gD)基因进行了修饰,在其5'端删去约500bp的非编码区,仅保留ATG上游7个bp。将修饰后的HSV-2gD基因插入到带有痘苗病毒天坛株TK基因区段的痘苗表达质粒pJSA1175,置于痘苗病毒P7.5k早/晚期启动子控制下。将此重组质粒用脂质体Lipofectin方法转染已受野型TK ̄+痘苗病毒天坛株感染的TK ̄-143细胞,通过同源重组机制和标志基因LacZ产物的蓝斑显色作用,以及BudR试剂对TK表型的选择压力,筛选出整合有HSV-2gD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Southem杂交表明,HSV-2gD基因已正确地插入痘苗病毒TK基因区内;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显示,HSV-2gD蛋白已得到有效表达,且主要分布于细胞膜。重组病毒免疫家兔可产生明显的抗HSV-2gD中和抗体。用重组病毒免疫小鼠,3周后可使94%(17/18)的小鼠对抗HSV-2的致死量攻击,表明重组病毒具有明显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疫苗 痘苗病毒载体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疫苗株RVJ123ΔCK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性状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柔剑 郭斐 +2 位作者 娄元梅 孙朝晖 阮力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利用重组质粒 pNeo-CK与 pNeo-CKLacZ和表达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S抗原的重组痘苗病毒RVJ12 3[1] ,构建了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RVJ12 3ΔCK。Southernblot证实 ,非复制型重组病毒RVJ12 3ΔCK基因组C和K片段间与宿主范围和毒力相关的基... 利用重组质粒 pNeo-CK与 pNeo-CKLacZ和表达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S抗原的重组痘苗病毒RVJ12 3[1] ,构建了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RVJ12 3ΔCK。Southernblot证实 ,非复制型重组病毒RVJ12 3ΔCK基因组C和K片段间与宿主范围和毒力相关的基因稳定缺失 ,同时 ,J片段中插入的乙肝S抗原基因稳定存在。重组病毒RVJ12 3ΔCK在鸡胚成纤维母细胞中可良好繁殖 ,而在人源细胞系中不繁殖或仅低度繁殖 ,但都能表达HBsAg ,并且在病毒一个复制周期内 ,复制型和非复制型病毒HBsAg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非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 疫苗株 遗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表达狂犬病毒基因的非复制型痘苗病毒改建及免疫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薇 徐葛林 +7 位作者 胡巧玲 李萍 王继鳞 严家新 吴杰 祝玉桃 阮力 朱家鸿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4年第4期376-379,共4页
为减少重组病毒非必需外源基因,进一步提高非复制重组痘苗病毒狂犬病疫苗的安全性,本研究改建不含报道基因LacZ的双表达狂犬病毒aG株G、N的非复制重组痘苗病毒VTKRGΔCKRN。采用G418-neo富集、蓝白斑及免疫蚀斑筛选等方法,以表达狂犬病... 为减少重组病毒非必需外源基因,进一步提高非复制重组痘苗病毒狂犬病疫苗的安全性,本研究改建不含报道基因LacZ的双表达狂犬病毒aG株G、N的非复制重组痘苗病毒VTKRGΔCKRN。采用G418-neo富集、蓝白斑及免疫蚀斑筛选等方法,以表达狂犬病毒糖蛋白(RG)基因的非复制重组痘苗病毒VTKRG△CKlacZ作为亲本株,利用同源重组原理,删除C与K片断间lacZ,并将狂犬病毒核蛋白(RN)基因插入C-K片段间。经核酸及蛋白水平检测表明VTKRGΔCKRN能同时稳定有效地表达狂犬病毒G和N,并具有非复制病毒生长特性。重组病毒裸鼠毒力实验表明VTKRG△CKRN较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VTKRG病毒毒力显著减弱。VTKRGΔCKRN免疫小鼠可诱生较高有效中和抗体,并能保护小鼠免于致死剂量狂犬病毒攻击。以1.6×106PFU较低免疫剂量、仅一次免疫狗可保护狗经致死量中国狂犬病毒街毒株SBD株攻击后存活,诱生具有保护性中和抗体。非复制狂犬-痘苗重组病毒VTKRGΔCKRN免疫效果好、更具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 狂犬病毒 糖蛋白 核蛋白 重组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18型E6/E7融合基因痘苗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15
作者 陈富强 邓金桂 +2 位作者 兰新平 孙业红 李体远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3-657,共5页
目的:构建一种含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18型E6/E7融合基因痘苗病毒表达载体。方法:PCR扩增HPV16型、18型E6、E7基因,克隆到pSC-A载体中,通过定点突变方法,分别构建成含E6/E7融合基因的质粒,即pSC-A-HPV16 E6/E7和pSC-A-HPV18 mE6/E7,... 目的:构建一种含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18型E6/E7融合基因痘苗病毒表达载体。方法:PCR扩增HPV16型、18型E6、E7基因,克隆到pSC-A载体中,通过定点突变方法,分别构建成含E6/E7融合基因的质粒,即pSC-A-HPV16 E6/E7和pSC-A-HPV18 mE6/E7,并将二者连接成载体pSC-A-HPV16 E6/E7-HPV18mE6/E7(pSC-T,HPV16 E6/E7-HPV18mE6/E7:T),最后以痘苗病毒表达载体pJ38为转移载体,构建质粒pJ38-HPV16 E6/E7-HPV18mE6/E7(pJ38-T),对所有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结果:E6/E7融合基因成功克隆到pJ38上。结论:成功构建表达HPV E6/E7融合基因重组痘苗病毒载体,为研制宫颈癌治疗性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 、18型 基因克隆 定点突变 E6/E7融合基因 痘苗病毒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表达HPV16L1、L2、E67蛋白的重组非复制型痘苗病毒的构建
16
作者 黄薇 田厚文 +5 位作者 任皎 范江涛 赵莉 边涛 陆振华 阮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构建共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L1、L2、E67蛋白的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人用疫苗株。方法:以痘苗病毒为载体、利用同源重组技术筛选共表达HPV16L1、L2、E67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该病毒在CEF细胞上连续传至... 目的:构建共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L1、L2、E67蛋白的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人用疫苗株。方法:以痘苗病毒为载体、利用同源重组技术筛选共表达HPV16L1、L2、E67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该病毒在CEF细胞上连续传至第15代,经斑点杂交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基因组中有L1、L2、E6、E7基因插入;经Westernblot检测,重组病毒能稳定表达HPV16L1、L2、E67蛋白。结论: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NTVJE67CKL1L2可作为预防和治疗HPV16相关肿瘤及其癌前病变的候选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肿瘤 痘苗病毒载体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载体构建及在疫苗研制上的应用
17
作者 张德礼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11期1-5,共5页
痘苗病毒载体研究和应用虽多,但国际卫生组织(WHO)已宣布全球消灭天花可不再种痘,加之该病毒用于生物体后可以引起机体发生免疫排斥反应,限制了目的基因在生物体内长期有效的表达,也给重复接种带来困难,而且痘苗病毒对生物体还具有一定... 痘苗病毒载体研究和应用虽多,但国际卫生组织(WHO)已宣布全球消灭天花可不再种痘,加之该病毒用于生物体后可以引起机体发生免疫排斥反应,限制了目的基因在生物体内长期有效的表达,也给重复接种带来困难,而且痘苗病毒对生物体还具有一定毒性作用,人类种痘偶尔产生严重副反应,从而限制了其使用范围。目前在改造腺病毒基因组方面已取得明显进展,证明腺病毒是基因工程疫苗的重要载体,倾向于以腺病毒为表达载体发展多价重组口服活疫苗,尤其在乙型肝炎和狂犬病疫苗研制上成效卓著,安全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必将产生并成功地得到临床应用。本文着重从腺病毒载体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载体 疫苗研制 痘苗病毒载体 基因克隆 目的基因 乙型肝炎 载体疫苗 重组腺病毒 国际卫生组织 HBC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 gag基因修饰在不同载体系统中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瑛瑛 齐香荣 +5 位作者 黄保英 王文玲 邓瑶 孟昕 谭文杰 阮力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2年第3期313-317,328,共6页
目的:了解gag基因修饰前后在不同载体系统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对免疫效果的影响,为确定HIV疫苗中能诱发较高水平细胞免疫的Gag靶抗原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含有优化前后gag基因的HIV-1 DNA(pVRC)疫苗和重组痘苗病毒(rVV)载体疫苗单... 目的:了解gag基因修饰前后在不同载体系统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对免疫效果的影响,为确定HIV疫苗中能诱发较高水平细胞免疫的Gag靶抗原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含有优化前后gag基因的HIV-1 DNA(pVRC)疫苗和重组痘苗病毒(rVV)载体疫苗单独或联合免疫BALB/c小鼠,利用IFN-γ酶联免疫斑点法和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检测各组的细胞免疫效果,ELISA检测体液免疫水平,分别比较基因优化前后及在不同载体内的Gag诱发的免疫效果。结果:DNA疫苗中gag基因修饰后细胞免疫反应由472提高至925 SFC/10^6MNC,抗体滴度随免疫次数增加而提高,基因修饰后第二针的抗体水平由104.2提高至105.3,三针后则没有差别;而以rVV为载体的疫苗基因修饰前后细胞免疫反应(-320 SFC/10^6MNC)和抗体水平(-10^4.4)均没有差异。2种疫苗联合免疫均可显著提高Gag修饰前后在小鼠体内的免疫效果,基因修饰后细胞免疫反应由1700提高至2100 SFC/10^6MNC,抗体水平则没有差别。结论:gag基因修饰明显提高常规DNA疫苗免疫效果,并可进一步提高联合免疫效果,但对rVV疫苗单独免疫效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DNA疫苗 痘苗病毒载体 密码子优化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LMP2A特异性CTL的体外诱导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堃 许继军 +2 位作者 丁传林 周锋 谢芳艺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用EBV LMP2A重组痘苗病毒 (rVV LMP2A )转染人树突状细胞 (DC ) ,转染后的DC分别在第 1、 7、 14天刺激相同MHC背景的T细胞 ,在IL 2作用下诱导LMP2A特异性CTL。用LDH释放法检测CTL杀伤活性 ;流式细胞术 (FACS )检测CTL诱导分化过程中CD... 用EBV LMP2A重组痘苗病毒 (rVV LMP2A )转染人树突状细胞 (DC ) ,转染后的DC分别在第 1、 7、 14天刺激相同MHC背景的T细胞 ,在IL 2作用下诱导LMP2A特异性CTL。用LDH释放法检测CTL杀伤活性 ;流式细胞术 (FACS )检测CTL诱导分化过程中CD3+ 、CD4 + 、CD8+ 、CD5 6 + 等细胞的分群变化 ;RT PCR检测细胞分化过程中FasLmRNA表达 ;生物活性法检测功能性细胞因子IFN γ的分泌。结果显示本法诱导的CTL对靶细胞有特异性杀伤活性 ,第 2次和第 3次DC刺激后杀伤活性有所上升 ;在CTL诱导分化的第 7、 14、 2 1天细胞分群以CD4 + 、CD8+ 细胞为主 ;RT PCR证实所诱导的细胞内有FasLmRNA的表达 ;随细胞培养天数的增加IFN γ分泌增加 ,在第 14天达到较高水平。研究表明重组痘苗病毒载体rVV LMP2A转染的DC刺激T细胞可诱导出EBV LMP2A特异性C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苗病毒载体 树突状细胞 EB病毒 潜伏期膜蛋白2A 细胞毒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的研究新进展
20
作者 邢思熙 许方婧伟 张云涛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18-324,共7页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是以病毒为载体递送目的抗原的一种疫苗。病毒载体技术路线早期多用于动物疫苗和难以用传统技术路线开发的病原体疫苗。我国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苗研发布局的5条技术路线中, 因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具备可同时产生较强...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是以病毒为载体递送目的抗原的一种疫苗。病毒载体技术路线早期多用于动物疫苗和难以用传统技术路线开发的病原体疫苗。我国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苗研发布局的5条技术路线中, 因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具备可同时产生较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可通过黏膜途径接种以及1剂完成免疫程序等优势而获批上市, 并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因预存免疫问题, 即存在可能降低疫苗保护效力、为增强免疫原性可能导致安全性风险提升等因素, 故上市的重组病毒载体疫苗产品较少。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病毒载体种类日渐增多, 并在多种疫苗中得到应用。此文就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的研发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病毒载体 病毒载体 痘苗病毒载体 仙台病毒载体 麻疹病毒载体 水疱性口炎病毒载体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埃博拉疫苗 流感疫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