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价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粘膜与系统免疫反应 被引量:11
1
作者 舒翠莉 高杰英 +6 位作者 彭虹 徐辉 陈志华 王华 陈洁 石辛甫 邢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21-524,共4页
目的 :探讨双价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后对小鼠不同粘膜部位和系统免疫部位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 ,每组 2 0只 ,FSM 2 117或FS 5 416 4× 10 7CFU/只经滴鼻途径免疫小鼠 ,间隔 2w ,3次免疫后 7d活杀 ,分离NALT、鼻通道、... 目的 :探讨双价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后对小鼠不同粘膜部位和系统免疫部位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 ,每组 2 0只 ,FSM 2 117或FS 5 416 4× 10 7CFU/只经滴鼻途径免疫小鼠 ,间隔 2w ,3次免疫后 7d活杀 ,分离NALT、鼻通道、脾、小肠PP及MLN淋巴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 ;收集鼻咽、肺、肠、生殖道冲洗液和血清 ,采用ELISA法检测其中特异性抗福氏、宋内氏LPSIgA和IgG。结果 :两株菌苗经鼻内免疫都诱发了鼻咽、肺、胃肠道和生殖道等不同粘膜部位及血清中特异性抗福氏、宋内氏LPSIgA、IgG的显著增加 (P <0 0 1) ;NALT、NP和PP淋巴细胞中CD3+ T细胞显著增加 ,其中以CD4+ T细胞增加为主 ;FSM 2 117免疫组的脾细胞中B2 2 0 + 细胞显著增加 ,而FS 5 416免疫组的脾细胞中CD3+ T细胞显著增加。结论 :两株菌苗经鼻粘膜免疫均可诱导不同粘膜部位及系统免疫反应的发生 ,鼻粘膜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免疫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菌苗 滴鼻免疫 淋巴细胞表型 抗原特异性抗体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价痢疾菌苗株免疫小鼠后GALT中ASC的观测 被引量:6
2
作者 石辛甫 高杰英 +2 位作者 彭红 陈志华 邢丽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31-232,237,共3页
为了观测两株菌苗FSM-2117(Ipa-)、FS-5416(Ipa+)免疫后所引起的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GALT)中的免疫反应,以小鼠灌胃免疫为模型,应用BA-ELISPOT法检测了GALT中诱导部位派伊尔小结(P... 为了观测两株菌苗FSM-2117(Ipa-)、FS-5416(Ipa+)免疫后所引起的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GALT)中的免疫反应,以小鼠灌胃免疫为模型,应用BA-ELISPOT法检测了GALT中诱导部位派伊尔小结(PP)、肠系膜淋巴结(MLN)和抗原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ASC),发现两菌苗株免疫小鼠后,PP结、MLN中福氏、宋内氏抗原SIgA、IgG抗体分泌细胞明显增加,尤以SIgA-ASC为甚。株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株菌苗与对照组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 双价痢疾菌苗 ASCS 肠粘膜 相关淋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不同部位淋巴组织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3
3
作者 舒翠莉 高杰英 +2 位作者 彭虹 王华 陈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探讨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后,小鼠不同粘膜部位和其它部位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舰疾菌苗株 TIM-2117或 FS-5416,按 5×10~6、1×10~7、4×10~... 目的 探讨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后,小鼠不同粘膜部位和其它部位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舰疾菌苗株 TIM-2117或 FS-5416,按 5×10~6、1×10~7、4×10~7和4×10~7CFU/只滴鼻跟 Balb/c小鼠4次涧隔两 wb。分离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鼻通道(NP)及脾、小肠的PP结淋巴细胞。一部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另一部分细胞与全菌破碎抗原共培养,于不同时间点取出,提取RNA做RT-PCR。结果两株菌苗经鼻内免疫后,NAL、NP和PP结的淋巴细胞中CD3T细胞显著增加,其中以CD4+T细胞增加为主。TSM-2117株免疫组的脾细胞中,B220+细胞显著增加;而FS-5416株免疫组的脾细胞中,CD3+T细胞显著增加。免疫小鼠的NALT、NP和PP结淋巴细胞,在体外经抗原刺激后,均在不同时间出现IFN-γ和IL-4mRNA的表达,TGF-β mRNA的表达在免疫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痢疾菌苗经鼻粘膜免疫,可诱导不同粘膜部位及全身免疫应答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菌苗 滴鼻免疫 淋巴细胞表型 流式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型双价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小鼠后黏膜和系统记忆反应观测 被引量:3
4
作者 石辛甫 邢丽 +1 位作者 彭虹 高杰英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1-425,共5页
目的 观测 5株 2类不同表型的双价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后所引起的黏膜和系统的记忆反应 ,为痢疾菌苗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小鼠滴鼻免疫为模型 ,3次免疫 (间隔 2周 )后 ,2 0周再次免疫 ,分别于 3次免疫及 2 0周加强免疫后第 7天 ,... 目的 观测 5株 2类不同表型的双价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后所引起的黏膜和系统的记忆反应 ,为痢疾菌苗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小鼠滴鼻免疫为模型 ,3次免疫 (间隔 2周 )后 ,2 0周再次免疫 ,分别于 3次免疫及 2 0周加强免疫后第 7天 ,收取鼻咽、肺、小肠及阴道冲洗液和血清 ,应用ELISA方法检测福氏、宋内氏特异性抗体。结果  2类双价菌苗株滴鼻免疫 3次后 ,多个黏膜部位及血清均产生了抗原特异性sIgA、IgG ,较PBS对照组有明显升高 ;2 0周后再次加强免疫 ,仍可诱导黏膜及系统的免疫反应 ,但较 3次免疫后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2株双价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小鼠后可诱导多个黏膜及系统的特异性抗体产生 ,并可产生一定时间的记忆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价痢疾菌苗 特异性抗体 滴鼻免疫 记忆反应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价痢疾菌苗不同途径免疫小鼠对脾细胞及GALT中ASC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辉 高杰英 +3 位作者 彭虹 舒翠莉 邢丽 石辛甫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633-635,639,共4页
目的:观察侵袭蛋白表达阴性(FSM-2117)和阳性(FS-5416)的两株双价痢疾菌苗经不同途径免疫小鼠后,脾细胞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gut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s,GALT)中抗体分泌细胞(antibody secreting cell,ASC)的变化,以... 目的:观察侵袭蛋白表达阴性(FSM-2117)和阳性(FS-5416)的两株双价痢疾菌苗经不同途径免疫小鼠后,脾细胞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gut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s,GALT)中抗体分泌细胞(antibody secreting cell,ASC)的变化,以探讨免疫途径及侵袭蛋白表达与否对痢疾菌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 3组,每组 20只, FSM-2ll7或 FS-5416 4 x10^7CFU分别经滴鼻、灌胃及肠内注射3种途径免疫小鼠,间隔2w,第3次免疫后7d活杀分离脾、小肠pp及MIN淋巴细胞,采用BA-ELISASPOT法检测其中特异性抗福氏、宋内氏LPSIgA和IgG分泌细胞。结果:滴鼻途径及小肠内免疫都能够诱生脾细胞特异性IgA-ASC、IgG-ASC显著升高(P<0.01);仅滴鼻免疫组Ipa+株较Ipa-株升高显著(P<0.01)。滴鼻和小肠内免疫同时诱生肠GALT中派伊尔小结(Payer's patch,PP)和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 node,MLN)淋巴细胞ASC显著升高(P<0.05,P<0.01),但株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同等剂量的灌胃免疫未能诱发脾细胞及GALT特异性ASC升高。结论:鼻粘膜和小肠内免疫可以有效地诱导脾脏和GALT淋巴细胞的免疫反应,且显著降低免疫原用量(本实验滴鼻剂量为常规灌胃的1/20),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免疫途径。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菌苗 滴鼻免疫 肠内免疫 GALT ASC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价痢疾菌苗免疫小鼠后抗体记忆反应的观测 被引量:1
6
作者 石辛甫 徐辉 +3 位作者 彭虹 陈志华 邢丽 高杰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0-131,134,共3页
目的 :FSM 2 117和FS 5 416是我室构建的具有不同生物表型的福氏、宋内氏双价痢疾菌苗株 ,前者不表达侵袭蛋白 ,无侵袭力 ,而后者表达侵袭蛋白 (Ipa) ,具有侵袭力。拟观测两株菌苗FSM 2 117(Ipa- )、FS 5 416 (Ipa+ )免疫后所引起的肠... 目的 :FSM 2 117和FS 5 416是我室构建的具有不同生物表型的福氏、宋内氏双价痢疾菌苗株 ,前者不表达侵袭蛋白 ,无侵袭力 ,而后者表达侵袭蛋白 (Ipa) ,具有侵袭力。拟观测两株菌苗FSM 2 117(Ipa- )、FS 5 416 (Ipa+ )免疫后所引起的肠粘膜局部和系统中的免疫记忆反应 ,为研制痢疾菌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小鼠灌胃免疫为模型 ,3次免疫后 ,间隔 3个月再次免疫 ,第 7天取血清和小肠冲洗夜 ,应用ELISA方法检测福氏、宋内氏特异性抗体。结果 :两菌苗株免疫组 ,血清中及局部抗原特异性sIgA、IgG抗体明显升高。两株菌苗与对照组相比 ,都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两株双价痢疾菌苗免疫小鼠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价痢疾菌苗 特异性抗体 记忆反应 小鼠 细菌性痢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价痢疾菌苗角结膜免疫豚鼠后泪液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7
作者 石辛甫 邢丽 +2 位作者 陈志华 彭虹 高杰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02-304,共3页
目的 :研究痢疾杆菌侵袭蛋白与局部免疫反应的关系 ,为痢疾菌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表达和不表达侵袭蛋白 (Ipa+ /Ipa-)的两株福氏、宋内氏双价痢疾菌苗经角结膜免疫豚鼠 ,并分别用福氏、宋内氏毒株攻击 ,BA ELISA方法检测豚... 目的 :研究痢疾杆菌侵袭蛋白与局部免疫反应的关系 ,为痢疾菌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表达和不表达侵袭蛋白 (Ipa+ /Ipa-)的两株福氏、宋内氏双价痢疾菌苗经角结膜免疫豚鼠 ,并分别用福氏、宋内氏毒株攻击 ,BA ELISA方法检测豚鼠泪液中特异性抗体升高情况。结果 :发现角结膜免疫后豚鼠泪液中特异性双价抗体水平较对照显著升高 ,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Ipa+ 菌苗免疫组宋内氏抗体水平较Ipa-免疫组升高 ,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攻击后 ,两免疫组局部抗体呈二次反应变化。结论 :侵袭蛋白的表达可加强痢疾菌苗诱导的局部抗体水平。两株双价痢疾菌苗均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蛋白 双价痢疾菌苗 特异性抗体 免疫生物学 局部抗体水平 免疫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价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小鼠后不同部位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
8
作者 舒翠莉 高杰英 +4 位作者 彭虹 徐辉 王华 陈洁 石辛甫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9-591,共3页
目的:观测双价痢疾工程菌苗滴鼻免疫小鼠后,不同时间、不同部位淋巴组织细胞表型的变化,探讨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对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以FSM-2117和FS-5416痢疾菌苗经滴鼻途径免疫小鼠4次... 目的:观测双价痢疾工程菌苗滴鼻免疫小鼠后,不同时间、不同部位淋巴组织细胞表型的变化,探讨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对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以FSM-2117和FS-5416痢疾菌苗经滴鼻途径免疫小鼠4次,菌量依次为5×106、1×107、4×107和4×107CFU/只,对照组给予PBS,间隔2 wk。4次免疫后7、30和90 d活杀,分离NALT、鼻通道、脾、小肠PP结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4次免疫后7 d,小鼠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鼻通道(NP)和Peyer’s结(PP)淋巴细胞中,CD3+T细胞数均显著增加,其中以CD4+T细胞增加为主。FSM-2117免疫组的脾细胞中B220+细胞显著增加;而FS+5416免疫组的脾细胞中CD3+T细胞显著增加。4次免疫后30 d,NALT、NP和脾淋巴细胞仍出现上述变化;而90 d,仅NALT和NP淋巴细胞出现上述同样变化。结论:两株双价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小鼠后,能有效地诱导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且持续时间较长,但该免疫应答的减弱是从距免疫部位较远的部位而开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菌苗 滴鼻免疫 淋巴细胞表型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FS痢疾菌苗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意坚 《浙江预防医学》 2002年第9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FS痢疾菌苗 药物不良反应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痢疾菌苗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0
作者 王秉瑞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0年第3期70-71,共2页
从日本人志贺氏发现菌痢的病原到现在已经有近一百年的历史了。在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全世界的有志之士从未间断过对痢疾菌苗的研究。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感染剂量小,10个菌即可使没有免疫力的人患病,而伤寒则起码要10000个菌。它不但可... 从日本人志贺氏发现菌痢的病原到现在已经有近一百年的历史了。在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全世界的有志之士从未间断过对痢疾菌苗的研究。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感染剂量小,10个菌即可使没有免疫力的人患病,而伤寒则起码要10000个菌。它不但可以通过食物和水传播,而且可以经过人与人的接触传播,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卫生条件不好,至今菌痢仍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年发病率很高,最高的可达20万/10万人口。我国的菌痢,据近两年疫情报告的统计也均居首位:1988年为190/10万,1989年为140/30万。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则较低,为50/10万。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预防制品对之进行免疫。可惜的是,前人的努力均以失败而告终。志贺氏发现菌痢的病原之后,即曾以之制成菌苗,给一万多人做了注射免疫,但因灭活不全,菌苗中尚有毒菌,结果有不少人得了该病;苏联从1924年即用痢疾死菌苗口服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菌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双价痢疾工程菌苗不同粘膜免疫途径的免疫原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辉 高杰英 +4 位作者 石辛甫 邢丽 彭虹 舒翠莉 陈志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途径、接种剂量及侵袭蛋白表达对两株双价痢疾工程菌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小鼠分为滴鼻、灌胃和对照组 ,分别以不同剂量免疫 3次 ,间隔 2周 ,3次免疫后 7d收集血清、小肠、鼻咽、肺、阴道冲洗液 ,EL ISA法检测其中特异性... 目的探讨免疫途径、接种剂量及侵袭蛋白表达对两株双价痢疾工程菌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小鼠分为滴鼻、灌胃和对照组 ,分别以不同剂量免疫 3次 ,间隔 2周 ,3次免疫后 7d收集血清、小肠、鼻咽、肺、阴道冲洗液 ,EL ISA法检测其中特异性福氏、宋内氏 L PS- Ig A和 Ig G。结果 4× 10 7CFU菌苗经鼻途径免疫即可诱导多个粘膜部位以及血清双价特异性抗体显著增高 ;菌苗剂量增加 2 0、2 0 0倍时经灌胃免疫诱发较为局限的粘膜特异性抗体增高。结论鼻粘膜免疫不仅诱导多个粘膜部位 (特别是生殖道 )以及系统免疫的抗体反应 ,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免疫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菌苗 侵袭蛋白 滴鼻免疫 灌胃免疫 细菌性痢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双价痢疾菌苗免疫小鼠后GALT中CD4^+、CD8^+ T细胞亚群的反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石辛甫 高杰英 +4 位作者 彭红 邢丽 刘育红 陈志华 曾关富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FSM-2117和FS-5416是两株具有不同生物表型的福氏、宋内氏双价痢疾菌苗株,FSM-2117无侵袭表型,无溶血活性,不表达侵袭蛋白抗原(Ipa-),FS-5416则为Ipa+,本实验是为了观测两株菌苗(I... 目的FSM-2117和FS-5416是两株具有不同生物表型的福氏、宋内氏双价痢疾菌苗株,FSM-2117无侵袭表型,无溶血活性,不表达侵袭蛋白抗原(Ipa-),FS-5416则为Ipa+,本实验是为了观测两株菌苗(Ipa-,Ipa+)免疫后引起的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GALT)中的细胞免疫反应,以探明痢疾菌苗在肠粘膜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以BALB/c小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只,灌胃免疫FSM-2117及FS-5416,8×108CFU/只,分别在1,4,7,10,13天随机取各组小鼠5只分离GALT淋巴细胞;同时设一组PBS对照组,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GALT中诱导部位〔派伊尔小结(PP)、肠系膜淋巴结(MLN)〕及效应部位〔上皮间淋巴细胞(IEL)、粘膜固有层(LPL)〕T细胞亚群的变化,荧光显微镜计数200个细胞计算阳性率。结果用SAS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两株双价菌苗株均可引起肠粘膜GALT中CD4+、CD8+淋巴细胞亚群改变,不同粘膜部位免疫反应不同。诱导部位(派氏小结、肠系膜淋巴结)CD4+细胞亚群明显升高,末次免疫后第7天达峰值,而后迅速下降;在效应部位,粘膜固有层表现为CD4+细胞亚群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菌苗 肠粘膜 淋巴组织 T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不同表型的双价痢疾菌苗的滴鼻免疫研究
13
作者 石辛甫 邢丽 +4 位作者 徐辉 陈志华 舒翠莉 彭虹 高杰英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为了探讨滴鼻免疫不同表型的双价痢疾菌苗的免疫效果 ,应用FSM 2 117(Ipa )及FS 5 40 2 (Ipa+)、FS 5 411(Ipa+)、FS 5 414(Ipa+)、FS 5 416 (Ipa+) 5株菌苗株分别滴鼻免疫小鼠 ,4× 10 7CFU/只 ,间隔 14d ,3次免疫后第 7天收集血... 为了探讨滴鼻免疫不同表型的双价痢疾菌苗的免疫效果 ,应用FSM 2 117(Ipa )及FS 5 40 2 (Ipa+)、FS 5 411(Ipa+)、FS 5 414(Ipa+)、FS 5 416 (Ipa+) 5株菌苗株分别滴鼻免疫小鼠 ,4× 10 7CFU/只 ,间隔 14d ,3次免疫后第 7天收集血清和小肠、鼻咽、肺、阴道冲洗液 ,ELISA法检测其中特异性福氏、宋内LPSIgA和IgG抗体水平 ,发现滴鼻免疫能够诱生血清中的双价IgA、IgG抗体显著升高 ,Ipa+株较Ipa 株升高显著 (P <0 0 1)。同时诱生鼻咽、肺、小肠内特异性抗体升高 ,尤其是生殖道冲冼液内抗体升高极为明显。表明鼻粘膜免疫不仅诱导多个粘膜部位 (特别是生殖道 )的抗体反应 ,且能诱导系统免疫反应 ,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免疫途径。研究中发现侵袭蛋白表达在鼻粘膜部位能够显著加强系统特异性抗体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菌苗 侵袭蛋白 滴鼻免疫
原文传递
FS痢疾双价活菌苗治疗慢性腹泻70例疗效初步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延岭 苏继忠 +3 位作者 谢贵林 宋树珍 田玉珍 王秉瑞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6年第2期14-16,共3页
对7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腹泻的病例经口服冻干FS痢疾双价活菌苗一个疗程三次服苗治疗后,除对慢性菌痢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各有1例无明显效果外(2.86%),其余68例慢性腹泻治疗后,有17例显效(24.29%),51例有... 对7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腹泻的病例经口服冻干FS痢疾双价活菌苗一个疗程三次服苗治疗后,除对慢性菌痢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各有1例无明显效果外(2.86%),其余68例慢性腹泻治疗后,有17例显效(24.29%),51例有效(72.86%)。大多数病人经两次服苗后慢性腹泻症状,体征消失或缓解;半年随访发现68例治疗有效的病人中,仅一例於治疗后两个月时复发,其余患者未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双价活菌苗 FS双价活疫苗 腹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角膜结膜模型用于痢疾活菌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15
作者 张士勋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1期41-43,共3页
采用家兔角膜结膜模型对依链株口眼痢疾福氏2a 和福氏3a 菌苗进行了免疫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两型菌苗的完全保护率分别为28.5%和19.1%,部份保护率为47.6%和61.9%,病程下降率为55.0%和47.4%,经与对照组作 Ridit 分析,差异非常显著;综... 采用家兔角膜结膜模型对依链株口眼痢疾福氏2a 和福氏3a 菌苗进行了免疫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两型菌苗的完全保护率分别为28.5%和19.1%,部份保护率为47.6%和61.9%,病程下降率为55.0%和47.4%,经与对照组作 Ridit 分析,差异非常显著;综合保护率分别为80.5%和76.5%。试验证明,这种模型是适用的,而且较灵长类动物便宜,操作易于掌握,无早期感染;较豚鼠容易获得和饲养,便于操作和观察,值得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角膜结膜模型 痢疾菌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痢疾活菌苗及其研究进展
16
作者 牟月钦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痢疾菌(亦称志贺氏菌)感染在全世界仍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痢疾发病率高,而且是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发达国家,痢疾也有流行。由于肠道菌抗药性质粒的传递及随之而来的对临床上常用抗菌素耐药性的增加,给痢疾... 痢疾菌(亦称志贺氏菌)感染在全世界仍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痢疾发病率高,而且是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发达国家,痢疾也有流行。由于肠道菌抗药性质粒的传递及随之而来的对临床上常用抗菌素耐药性的增加,给痢疾的药物预防和治疗带来困难。因此,为控制痢疾传染病的流行,使用特异性免疫制剂则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 痢疾菌苗 菌苗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羔羊痢疾症的防治 被引量:1
17
作者 达林台 《兽医导刊》 2015年第11期76-76,共1页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其特征。本病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一)病原本病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羔羊在生后数日内,魏氏梭菌可以通过羔羊吮乳、饲养员的手和羊的粪便而...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其特征。本病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一)病原本病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羔羊在生后数日内,魏氏梭菌可以通过羔羊吮乳、饲养员的手和羊的粪便而进入羔羊消化道。在外界不良诱因如母羊怀孕期营养不良,羔羊体质瘦弱;气候寒冷,羔羊受冻;哺乳不当,羔羊饥饱不匀,羔羊抵抗力减弱时,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痢疾 魏氏梭菌 初生羔羊 剧烈腹泻 吮乳 毒血症 痢疾菌苗 凝乳块 临床症状 高免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羔羊痢疾的防治技术
18
作者 张勇 《农业知识》 2003年第23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羔羊痢疾 出血性炎症 羊舍 痢疾菌苗 高免血清 常发地区 怀孕母羊 产羔 临床症状 次硝酸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春防治羔羊痢疾
19
作者 张蓄民 《吉林农业》 1995年第2期11-11,共1页
冬春防治羔羊痢疾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有剧烈的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等特征。冬春季节随羔羊出生可能普遍流行,如不及时防治,会使羔羊发生大量死亡,给养羊业造成重大损失。一、发病原因1、母羊营养不良,羔羊出生后... 冬春防治羔羊痢疾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有剧烈的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等特征。冬春季节随羔羊出生可能普遍流行,如不及时防治,会使羔羊发生大量死亡,给养羊业造成重大损失。一、发病原因1、母羊营养不良,羔羊出生后.因先天不足,抗病能力低而发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痢疾 初生羔羊 青霉素 一次内服 呋喃唑酮 痢疾菌苗 防治方法 腹部皮下注射 营养不良 发病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勒泰羊多胎羔羊常见疾病及治疗措施 被引量:3
20
作者 达吾列提 托力恒别克.哈米提 +1 位作者 朵散.托合塔尔 毛列提别克.哈布德热合曼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5年第5期44-45,共2页
为加快推进肉羊产业发展,阿勒泰地区开展了阿勒泰羊多胎(多羔)杂交生产,但出生的多胎(多羔)羔羊,由于母羊体弱母乳不足、护理能力差,而体质弱易患病。项目组针对这些情况,对多胎羔羊进行了有效的治疗,多胎(多羔)羔羊成活率提高了... 为加快推进肉羊产业发展,阿勒泰地区开展了阿勒泰羊多胎(多羔)杂交生产,但出生的多胎(多羔)羔羊,由于母羊体弱母乳不足、护理能力差,而体质弱易患病。项目组针对这些情况,对多胎羔羊进行了有效的治疗,多胎(多羔)羔羊成活率提高了6%,达到98%,促进了阿勒泰羊的高效繁殖与养羊生产的高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羊 肉羊产业 哈萨克羊 生物学分类 养羊生产 体质弱 力差 青霉素液 痢疾菌苗 冬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