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 被引量:2
1
作者 宁玉萍 沐楠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02-404,共3页
痴呆是一种大脑病变引起的综合征,根据其病因主要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和其他原因,如神经变性疾病、代谢障碍、营养障碍、感染、外伤、肿瘤、药物和毒素、缺氧、慢性炎性疾病等导致的痴呆。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患病率约... 痴呆是一种大脑病变引起的综合征,根据其病因主要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和其他原因,如神经变性疾病、代谢障碍、营养障碍、感染、外伤、肿瘤、药物和毒素、缺氧、慢性炎性疾病等导致的痴呆。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患病率约4%~6%,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认知功能障碍,但常伴有非认知症状的精神行为症状,后者一般被称为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痴呆 行为干预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与其他常见老年性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林林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8期161-163,168,共4页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期疾病中常见病,大部分的老年性痴呆患者有明显的痴呆行为和心理症状,伴有精神症状时往往给痴呆类型的诊断增加困难或误诊。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为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故本文就近几年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与其他类...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期疾病中常见病,大部分的老年性痴呆患者有明显的痴呆行为和心理症状,伴有精神症状时往往给痴呆类型的诊断增加困难或误诊。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为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故本文就近几年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与其他类型的老年性痴呆所伴发痴呆行为和心理症状进行比较,希望对临床诊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性性痴呆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 血管性痴呆 帕金森病痴呆 额颞叶痴呆 路易体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勇杰 张惠实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12期1434-1436,共3页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52例老年痴呆伴有精神行为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各26例,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分别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52例老年痴呆伴有精神行为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各26例,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分别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BEHAVE-AD评分治疗后均显著性下降(P<0.01),治疗前后两组间BEHAVE-AD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4、8周时喹硫平组的TESS评分低于利培酮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对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相似,并且剂量越小安全性越高。喹硫平不良反应较利培酮少,更适用于老年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喹硫平 利培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徐萍 李晨虎 +1 位作者 饶顺曾 沈文龙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第5期525-527,578,共4页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04例老年痴呆伴精神障碍患者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奥氮平治疗,其中齐拉西酮组45例,奥氮平组59例,疗程共12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 AD)...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04例老年痴呆伴精神障碍患者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奥氮平治疗,其中齐拉西酮组45例,奥氮平组59例,疗程共12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 AD)、Cohen-Mansfield激惹性问卷(CMAI)评定临床疗效,在治疗前及治疗第6及12周末对血糖、血脂、心电图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后Behave AD和CMA 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2)齐拉西酮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奥氮平组治疗后血糖及TG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后两组间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齐拉西酮和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精神障碍均有效,齐拉西酮对患者的血糖、血脂影响较奥氮平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 齐拉西酮 奥氮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疗法配合常规药物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谢多英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7期824-826,共3页
目的:观察体育疗法配合常规药物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常规药物配合体育疗法治疗。并于治疗前与治疗后第4、8、12周采用AD病理行为评... 目的:观察体育疗法配合常规药物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常规药物配合体育疗法治疗。并于治疗前与治疗后第4、8、12周采用AD病理行为评分量表(BE-HAVE-AD)对患者进行评定,对所得AD病理行为评分进行记录,分析。结果:①两组治疗前后AD病理行为评定量表减分值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AD病理行为评定量表减分值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8周后两组的AD病理行为评定量表减分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12周后两组的AD病理行为评定量表减分值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②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对照组8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③在两组治疗过程中,焦虑恐惧精神情感症状第4周观察组较对照组就已经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的缓解作用,8周即表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的缓解;攻击行为在治疗8周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的改善,12周即表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的缓解;昼夜节律紊乱症状在治疗12周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的改善。结论:体育疗法配合常规药物治疗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不仅促进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缓解,尤其在昼夜节律紊乱、情感障碍、焦虑恐惧三方面,使症状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减缓,而且有利于大脑抑制功能的解除,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促进患者神经生长素的产生,预防大脑退化。从而延缓了病情的进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我们认为应用体育疗法配合常规药物治疗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体育疗法 AD病理行为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有哪些?
6
作者 窦成学 《保健文汇》 2020年第9期101-101,共1页
1996年国际老年精神病学会制定了一种新的疾病现象学术语言"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其就是指痴呆患者经常出现的紊乱的行为、心境、思维内容以及知觉等等。痴呆的精... 1996年国际老年精神病学会制定了一种新的疾病现象学术语言"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其就是指痴呆患者经常出现的紊乱的行为、心境、思维内容以及知觉等等。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是当下对痴呆老年病人以及其家庭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痴呆老人在前往医院进行治疗的过程中,BPSD是我们需要面对最大的问题。而通过有效精神科干预治疗,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起到有效改善痴呆老人以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老年精神病学 疾病现象 BPSD 学术语言 老年病人 痴呆患者 精神
原文传递
奥氮平治疗痴呆的精神与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陆佳瑞 费慧 谢帆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痴呆的精神与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阿尔茨海默病或血管性痴呆患者分别给予奥氮平和利培酮,其中奥氮平组34例,利培酮组33例,疗程共8周。治疗期间评定阿尔茨海默病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 ...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痴呆的精神与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阿尔茨海默病或血管性痴呆患者分别给予奥氮平和利培酮,其中奥氮平组34例,利培酮组33例,疗程共8周。治疗期间评定阿尔茨海默病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 AD)、Cohen-Mansfield激惹性问卷(CMAI)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结果:两组治疗后BehaveAD与CMA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在治疗痴呆的精神与行为症状时小剂量即可取得满意疗效,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 奥氮平 利培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拉西酮和喹硫平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谢多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5期138-139,共2页
目的评估喹硫平和齐拉西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双盲对照试验中,127名伴有精神与行为症状的痴呆的门诊患者被随机地给予接受喹硫平,齐拉西酮治疗;剂量根据需要调整患者跟踪至36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行为... 目的评估喹硫平和齐拉西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双盲对照试验中,127名伴有精神与行为症状的痴呆的门诊患者被随机地给予接受喹硫平,齐拉西酮治疗;剂量根据需要调整患者跟踪至36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AD)、Co-hen-Mansfield激惹性问卷(CMAI)评定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及治疗第6及12周末对血糖、血脂、心电图进行检测及分析而得到。采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治疗后BehaveAD和CMA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齐拉西酮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喹硫平组治疗后血糖及TG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两组间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率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使用齐拉西酮的患者不良反应少。结论齐拉西酮和喹硫平治疗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均有效,但是使用齐拉西酮的患者不良反应少,其耐受性好,对患者的血糖、血脂影响较喹硫平小。故新型抗精神病药齐拉西酮是治疗BPSD较为理想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 齐拉西酮 喹硫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与血浆Hcy和叶酸及Vit B_(12)的相关性 被引量:6
9
作者 郑占杰 王金东 +1 位作者 孔伶俐 崔维珍 《齐鲁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叶酸、维生素B12(Vit B12)与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相关性。方法对77例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其中BPSD组40例,非BPSD组37例)进行血浆Hcy、叶酸及Vit B12测定,以同期常规体检的健康老年人39例作...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叶酸、维生素B12(Vit B12)与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相关性。方法对77例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其中BPSD组40例,非BPSD组37例)进行血浆Hcy、叶酸及Vit B12测定,以同期常规体检的健康老年人3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BPSD组和非BPSD组血浆Hcy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199.64,q=19.9、11.4,P<0.01),且BPSD组高于非BPSD组,差异有显著性(q=8.1,P<0.01)。BPSD组和非BPSD组血浆叶酸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F=35.17,q=-6.5、-7.8,P<0.05),而BPSD组与非BPS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q=1.4,P>0.05)。BPSD组及非BPSD组血浆Vit B12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F=350.99,q=-26.0、-17.2,P<0.01),且BPSD组显著低于非BPSD组(q=8.4,P<0.01)。结论Hcy、叶酸和Vit B12水平降低可能参与BPSD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普乐辅助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精神与行为症状32例观察
10
作者 黄玉琴 刘满芬 +2 位作者 马淑君 陈俊雄 李植荣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第5期530-532,共3页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辅助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伴发的精神与行为症状。方法:采用低剂量再普乐为期2个月辅助治疗32例门诊阿尔茨海默氏病伴发的精神与行为症状。治疗者与照料者分别采用阿尔茨海默氏病病理行为评分量表(BehaveAD)和...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辅助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伴发的精神与行为症状。方法:采用低剂量再普乐为期2个月辅助治疗32例门诊阿尔茨海默氏病伴发的精神与行为症状。治疗者与照料者分别采用阿尔茨海默氏病病理行为评分量表(BehaveAD)和临床大体疗效评定方法进行评定。结果:日量2.5~10.25mg的再普乐对阿尔茨海默氏病伴发的精神与行为症状有肯定疗效且安全性高。结论:对阿尔茨海默氏病伴发的精神与行为症状选择合适的抗精神病药物辅助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自身社会功能和生活能力,也有利于家庭管理,其中,再普乐是较好的选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氏病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 再普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脑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祖星 闵文蛟 +1 位作者 蒋富贵 肖军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22年第1期73-77,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往往伴随着很多痴呆的精神与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近年来,不同类型的无创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往往伴随着很多痴呆的精神与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近年来,不同类型的无创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NIBS)技术被广泛用于AD患者的治疗,先前大量的研究表明,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都能显著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然而,关于NIBS对AD患者BPSD治疗的研究相对较少,结果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就tDCS和rTMS对AD患者BPSD治疗的研究进展做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经颅宜流电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硫平治疗精神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蒲强红 吕秋菊 王俊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56-160,共5页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喹硫平临床应用广泛,已批准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急性躁狂发作、双相障碍、重度抑郁等)。临床试验发现喹硫平可治疗焦虑谱系障碍、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失眠症、酒精依赖症等精神障碍。故本文主要综述喹硫平...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喹硫平临床应用广泛,已批准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急性躁狂发作、双相障碍、重度抑郁等)。临床试验发现喹硫平可治疗焦虑谱系障碍、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失眠症、酒精依赖症等精神障碍。故本文主要综述喹硫平治疗焦虑谱系障碍、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失眠症、酒精依赖症等精神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以期为精神科医生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焦虑谱系障碍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失眠症 酒精依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痴呆患者经济负担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38
13
作者 安翠霞 于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92-594,共3页
目的:探讨痴呆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自行设计痴呆患者经济负担调查表,对46例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①痴呆患者与痴呆相关的总花费平均1296±736元/月,其中非医疗费用600±502元/月(47.07%),医疗费用703±533... 目的:探讨痴呆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自行设计痴呆患者经济负担调查表,对46例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①痴呆患者与痴呆相关的总花费平均1296±736元/月,其中非医疗费用600±502元/月(47.07%),医疗费用703±533元/月(52.93%)。②经济负担大小与简明精神症状检查表(MMSE)得分呈负相关。③不同MMSE 得分者的总费用、非医疗费用、每天需照顾的时间有显著差异,而医疗费用差异不明显。④伴有痴呆相关的行为及精神症状的患者总费用、医疗费用、非医疗费用、照顾时间均与不伴这些症状者有显著差异。结论:痴呆患者的经济负担大小与认知损害的程度及有无伴发精神行为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患者 经济负担 横断面研究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奈哌齐和美金刚联合利培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齐若兵 杨永秀 +5 位作者 蒋辉权 尹肖雯 陈斌华 费建惠 雷兰英 张学平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11期1843-1845,1915,共4页
目的研究多奈哌齐、盐酸美金刚与利培酮联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AD伴BPSD患者共15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利培酮组(A组)、利培酮+多奈... 目的研究多奈哌齐、盐酸美金刚与利培酮联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AD伴BPSD患者共15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利培酮组(A组)、利培酮+多奈哌齐组(B组)、利培酮+多奈哌齐+盐酸美金刚组(C组),每组50例。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及不良反应。评估治疗后3组治疗突发症状量表(TESS)评分。结果 3组治疗后C组MoCA、PANSS评分明显改善。A组MoCA评分为(14.86±3.78)分,B组为(16.94±3.57)分,C组为(18.10±3.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58,P<0.05);A组PANSS评分为(110.52±11.55)分,B组为(99.96±8.47)分,C组为(86.14±5.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100,P<0.05)。3组不良反应(口干、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血糖、血脂、TESS评分、利培酮使用量C组均较A组、B组改善更明显。结论利培酮+多奈哌齐与利培酮+多奈哌齐+盐酸美金刚治疗AD伴BPSD后改善认知功能效果较好,副反应较少,可有效减少利培酮药物的治疗剂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利培酮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盐酸美金刚
原文传递
居家和养老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符霞 张美芬 +1 位作者 张俊娥 刘可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71,共4页
目的了解居住环境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神经精神量表分别调查100例居家及100例养老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了解居住环境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神经精神量表分别调查100例居家及100例养老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养老院患者的“幻觉”、“焦虑”、“异常的动作行为”及“睡眠紊乱”得分及其总均分显著高于居家患者;居家与养老院的AD患者在“异常的动作行为”、“情绪淡漠/冷漠”、“幻觉”、“睡眠紊乱”、“焦虑”、“抑郁,情绪低落”及“食衡进食障碍”方面的发生程度显著不同,其中养老院患者“睡眠紊乱”中的“体质量下降”条目发生程度较轻,其余均较居家患者严重。结论处于不同环境的患者其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情况有所不同,养老院患者症状偏重,因而呼吁家属应尽量让AD患者居住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比较
原文传递
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徐海 范玲 +1 位作者 白帆 黄鸿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5年第2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方法 100例伴精神行为症状的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方法 100例伴精神行为症状的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等。结果治疗组在改善BEHAVE-AD量表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MMSE、ADL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多奈哌齐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原文传递
城市与农村Alzheimer's病患者神经心理损害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温咪咪 张晓凡 张旻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52-357,共6页
目的探讨城市与农村Alzheimer’s病(AD)患者神经心理损害特征的差异。方法登记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诊断为很可能AD患者的居住信息。共纳入166例AD患者,其中110例长期定居城市,56例长期定居农村,均进行了MMSE... 目的探讨城市与农村Alzheimer’s病(AD)患者神经心理损害特征的差异。方法登记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诊断为很可能AD患者的居住信息。共纳入166例AD患者,其中110例长期定居城市,56例长期定居农村,均进行了MMSE、波士顿命名测验(BNT)、画钟测验(CDT)、神经精神量表(NPI)、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的评估。其中城市与农村患者分别有87例及39例同时进行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的测评。使用SPSS 23.0软件对城乡AD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及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AD患者的就诊年龄较城市AD患者更小(P=0.014),并且受教育水平更低(P<0.001)。城市与农村患者在MMSE、BNT、CDT、MoCA评分及NPI症状发生率、照料者苦恼发生率、ADL受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PI分项中,农村AD患者激越与食欲异常/进食障碍的发生率较城市AD患者明显增高(33.93%vs.18.18%,P=0.024;30.36%vs.13.64%,P=0.010)。ADL亚项中,城市与农村AD患者在躯体生活自理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城市AD患者吃药能力的受损率明显增高(62.73%vs.44.64%,P=0.026)。不同年龄组及性别组中城乡AD患者的认知评估、NPI症状发生率及ADL受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城市与农村AD患者在神经心理损害特征上存在差异,农村AD患者激越与食欲异常/进食障碍的发生率更高,而城市AD患者吃药能力的受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s病 神经心理评估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