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3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金刚与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瑛 徐清 +1 位作者 朱建中 俞皎 《精神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65-167,共3页
【摘要】目的探讨美金刚与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6例老年期BPSD患者分为关金刚组与奥氮平组,治疗8周。在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和8周末,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 【摘要】目的探讨美金刚与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6例老年期BPSD患者分为关金刚组与奥氮平组,治疗8周。在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和8周末,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定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美金刚组在治疗后第2、4、8周末BEHAVE—AD评分较奥氮平组显著下降(t=2.12、t=2.23、t=2.28,P〈0.05)。美金刚组在治疗后第8周末MMSE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2.33,P〈0.05),奥氮平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异无显著性(t=0.42,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04,P〈0.05)。两组治疗后第8周末ADL评分显著下降(t,=2.35,t2=2.49,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45,P〉0.05)。美金刚组不良反应少于奥氮平组(x2=5.09,P〈0.05),两组在锥体外系反应(EPS)、口干、嗜睡、体质量增加方面差异有显著性(x2=4.62~6.86,P〈0.05)。结论关金刚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行为和精神症状的改善均有效,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金刚 奥氮平 老年期痴呆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的药物治疗调查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惠芳 盛建华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5年第6期339-340,共2页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治疗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情况。方法:调查443例伴有明显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其行为和精神症状有效的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结果:常用于治疗BPSD的抗精神病药有奋乃静、利培酮、氟...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治疗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情况。方法:调查443例伴有明显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其行为和精神症状有效的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结果:常用于治疗BPSD的抗精神病药有奋乃静、利培酮、氟哌啶醇、氯丙嗪、氯氮平、硫利达嗪、舒必利等,其起始剂量与有效剂量均较小,大多单一用药。用药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主要不良反应是锥体外系反应、便秘或排尿困难、嗜睡或步态不稳、吞咽困难等。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典型抗精神病药发生率(18.4%)显著高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9.6%)。结论:多种抗精神病药治疗BPSD均有效,治疗剂量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安全性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药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和氟哌啶醇随机双盲治疗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 被引量:11
3
作者 盛建华 高之旭 +2 位作者 陈美娟 张明廉 刘建农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9-362,共4页
目的 :评价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利培酮组 2 8例 ,剂量 (1.3±s 0 .5 )mg·d- 1,0 .5~ 2mg·d- 1。氟哌啶醇组 2 5例 ,剂量(2 .8± 0 .9)mg·d-... 目的 :评价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利培酮组 2 8例 ,剂量 (1.3±s 0 .5 )mg·d- 1,0 .5~ 2mg·d- 1。氟哌啶醇组 2 5例 ,剂量(2 .8± 0 .9)mg·d- 1,1~ 4mg·d- 1,疗程均 8wk。治疗前后进行阿尔采末病病理行为评分表 (BE HAVE AD)、Cohen Mansfield激越问卷 (CMAI)等量表评定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2组病人治疗后BEHAVE AD和CMAI评分显著下降 (P <0 .0 1) ,2组病人之间治疗后的BEHAVE AD和CMAI减分值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2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均以锥体外系反应为主 ,利培酮组 2 3% ,氟哌啶醇组4 0 %。结论 :低剂量的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BPSD疗效确切 ,病人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行为症状 心理生理性障碍 利培酮 氟哌啶醇 双盲法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的治疗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新芳 苗国栋 冯培玲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1年第6期372-373,共2页
关键词 痴呆 行为 治疗 精神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伴发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甄文凤 马辛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20-24,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以痴呆综合症和精神病性症状为主,其中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对患者及照料者有重要影响。针对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抗精神病药物已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对胆...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以痴呆综合症和精神病性症状为主,其中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对患者及照料者有重要影响。针对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抗精神病药物已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对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行为和精神症状 胆碱酯酶抑制剂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期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调查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波 简天容 谭小林 《四川精神卫生》 2004年第3期189-189,共1页
关键词 老年期痴呆 精神症状 护理措施 BPSD 抢救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金刚与喹硫平治疗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对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靖 张勇 +2 位作者 徐东 马闯胜 王秀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美金刚与喹硫平治疗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BPSD患者随机分为美金刚组与喹硫平组,每组39例,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定认... 目的探讨美金刚与喹硫平治疗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BPSD患者随机分为美金刚组与喹硫平组,每组39例,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生活质量,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美金刚组BEHAVE-AD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不良反应、锥体外系反应及嗜睡方面均优于喹硫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金刚可有效控制BPSD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改善其认知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金刚 喹硫平 痴呆 行为和精神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临床特征和护理措施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秋华 侯建民 《中国民康医学》 2004年第7期450-451,共2页
关键词 痴呆 行为 精神症状 BPSD 临床特征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期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罗玲春 秦庆力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13期307-307,共1页
老年期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VD)及混合性痴呆(即前两者并存),常常伴发幻觉、妄想及行为障碍。1996年在国际老年精神病学会国际协商会议上将“痴呆患者出现的紊乱的知觉、思维内容、心境或行为症状”... 老年期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VD)及混合性痴呆(即前两者并存),常常伴发幻觉、妄想及行为障碍。1996年在国际老年精神病学会国际协商会议上将“痴呆患者出现的紊乱的知觉、思维内容、心境或行为症状”概括为“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对64例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进行分析,并作护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痴呆 精神障碍 行为障碍 症状分析 护理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症状 混合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老年人精神行为症状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10
作者 彭枳荧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135-138,共4页
旨在深入评估针对血管性痴呆(VD)老年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实施护理干预后的实际成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 2020 年 10 月至 2023 年 9 月这一时间段内的 70 例 V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确保研究的科学性与对比性,将这 70 例患者平均划分为两组... 旨在深入评估针对血管性痴呆(VD)老年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实施护理干预后的实际成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 2020 年 10 月至 2023 年 9 月这一时间段内的 70 例 V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确保研究的科学性与对比性,将这 70 例患者平均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均包含 35 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该方式遵循一般的护理流程与规范;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专门针对精神行为症状的专项护理干预措施,这些措施是依据 VD 老年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的。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与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在精神与心理状态方面呈现出更为明显的改善效果。同时,干预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推行针对精神行为症状的干预护理措施,能够对 VD 老年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起到切实有效的改善作用,为提升 VD 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护理干预 认知功能引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剂量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
11
作者 金丽丽 程万春 冯汝恩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6期12-14,共3页
目的:分析小剂量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佛山市康复医院收治的60例Va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丁苯酞治疗)和观察组(30例,接受小... 目的:分析小剂量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佛山市康复医院收治的60例Va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丁苯酞治疗)和观察组(30例,接受小剂量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认知功能评分、精神行为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丁苯酞治疗VaD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且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富马酸喹硫平 丁苯酞 认知功能 精神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氟哌啶醇与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林立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75-0078,共4页
分析氟哌啶醇与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本院2023年01月至2023年12月间60例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不同疗法,分为对照组(氟哌啶醇)和观察组(利培酮),各30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 分析氟哌啶醇与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本院2023年01月至2023年12月间60例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不同疗法,分为对照组(氟哌啶醇)和观察组(利培酮),各30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痴呆伴精神行为异常的患者,使用利培酮,其疗效优于氟哌啶醇,值得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啶醇 利培酮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光治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帕金森病失眠患者睡眠障碍及精神症状的影响
13
作者 闵云师 相晓萍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评估强光治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帕金森病失眠患者睡眠障碍和减轻精神症状的疗效。方法纳入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20例帕金森病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 目的评估强光治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帕金森病失眠患者睡眠障碍和减轻精神症状的疗效。方法纳入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20例帕金森病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应用简单随机抽样技术将研究对象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强光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艾普沃斯嗜睡量表(ESS)、神经精神科问卷(NP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8)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变化,并根据患者干预后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PSQI、ESS和NPI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DSS及MMSE、MoCA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但联合组患者上述评分改善更为显著,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PDQ-8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ADL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但联合组患者干预4周后PDQ-8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干预后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在强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能够帮助帕金森病失眠患者改善睡眠障碍症状、减轻精神症状,从而帮助患者实现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光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精神症状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精神行为症状发生率及其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14
作者 朱英华 周淑玲 +1 位作者 闫明珠 施艳 《实用老年医学》 2025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精神行为症状(BPS)的发生率,并构建BPS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西京医院诊治的174例老年AIS病人,根据精神行为问卷(NPI)评估结果分为BPS组和非BPS组。比较2组间...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精神行为症状(BPS)的发生率,并构建BPS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西京医院诊治的174例老年AIS病人,根据精神行为问卷(NPI)评估结果分为BPS组和非BPS组。比较2组间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指标,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BPS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结果174例病人中,94例(54.02%)病人在卒中后1个月内出现BPS,不同梗死部位病人BPS类型表现各异。单因素分析显示,教育年限、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MoCA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与BPS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R、NLR、MoCA评分和ADL评分为BP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风险预测模型的AUC为0.899(95%CI:0.855~0.944),敏感度为89.40%,特异度为76.20%。结论老年AIS病人BPS发生率较高,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为临床提供有效的BPS风险评估结果,有助于早期识别和预防B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精神行为症状 老年人 发生率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音乐疗法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前瞻性记忆及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
15
作者 张银 杨晓芸 +1 位作者 陶芳芳 吕丹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3期243-245,252,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痴呆症,是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及各类精神行为症状等[1-2]。临床常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康复训练的方式进行治疗。但A...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痴呆症,是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及各类精神行为症状等[1-2]。临床常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康复训练的方式进行治疗。但AD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依从性较差,因此探讨有效的无创非药物疗法具有重要意义[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音乐疗法 阿尔茨海默病 前瞻性记忆 精神行为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论治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赟 吴鹏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期10-11,82,共3页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指痴呆患者出现知觉、情绪、行为等方面的紊乱,如易怒、抑郁、情感淡漠、睡眠障碍等。该文基于肝与痴呆精神症状的病理、生理联系,探讨从肝论治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关键词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郁证 癫狂 体阴用阳 从肝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林 陈辉 杨景新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1期38-41,共4页
目的 探讨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药物对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展开疾病治疗的价值。方法 非随机选取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于2020年3月—2023年5月收治的68例老年痴呆合并精神行为症状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参照组... 目的 探讨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药物对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展开疾病治疗的价值。方法 非随机选取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于2020年3月—2023年5月收治的68例老年痴呆合并精神行为症状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参照组(34例)给予奥氮平药物治疗,研究组(34例)给予多奈哌齐+奥氮平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评分以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高于参照组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以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疗效较好,无额外不良反应,可以有效增强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改善认知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奈哌齐 奥氮平 老年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美金刚片联合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李江娇 欧阳升 张志江 《系统医学》 2024年第9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片与喹硫平联合用药在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4例伴发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片与喹硫平联合用药在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4例伴发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美金刚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症状行为与认知评分、睡眠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阿尔兹海默症行为量表评分为(13.52±3.36)分,低于对照组的(15.34±4.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7,P=0.032)。观察组总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认知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金刚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喹硫平并严格控制剂量,能够改善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与睡眠质量,提升疗效,且用药过程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症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喹硫平 睡眠质量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伴精神行为症状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秀琴 薛阳 朱甜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59-61,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对伴精神行为症状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常州医疗区收治的80例伴精神... 目的分析应用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对伴精神行为症状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常州医疗区收治的80例伴精神行为症状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多奈哌齐+奥氮平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后评估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简明精神量表(BPRS)、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痴呆简易量表(BSSD)、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量表(ADAS-cog)、神经精神科问卷(NPI)、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血清神经肽Y(NP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P物质(S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BPRS、BEHAVE-AD、ADAS-cog、NPI、ADL评分及血清NPY、SP、Hcy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BSSD评分、血清BDNF水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奈哌齐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伴精神行为症状的血管性痴呆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精神行为症状及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多奈哌齐 精神行为症状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口服液治疗门诊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胡健 吕梅 范思佳 《精神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77-278,共2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口服液治疗门诊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老年期痴呆伴BPSD患者随机分成阿立哌唑组35例,利培酮口服液组33例,疗程8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及激越性问卷(CMAI)...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口服液治疗门诊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老年期痴呆伴BPSD患者随机分成阿立哌唑组35例,利培酮口服液组33例,疗程8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及激越性问卷(CMAI)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第6、8周末BEHAVE-AD和CMA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之间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BEHAVE-A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阿立哌唑组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口服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期痴呆伴发BPSD均有较好疗效,两者总体疗效、起效时间相当,而阿立哌唑的安全性优于利培酮口服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利培酮口服液 老年痴呆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