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刺法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瘀血阻滞证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罗丽红 陈波燕 李英 《中医研究》 2024年第7期50-54,共5页
目的:观察短刺法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瘀血阻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KOA患者采用摸球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在医师指导下开展膝关节康复运动治疗。A组采用短刺法(取穴:血海、梁丘... 目的:观察短刺法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瘀血阻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KOA患者采用摸球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在医师指导下开展膝关节康复运动治疗。A组采用短刺法(取穴:血海、梁丘、鹤顶、犊鼻、内膝眼、阴陵泉、阳陵泉)治疗;B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C组采用短刺法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14 d判定疗效。对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治愈8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3.33%(25/30);B组治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0%.00(24/30);C组治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67%(29/30)。C组和A组、B组分别进行疗效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疼痛VAS评分、WOMA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A组和B组(P<0.01)。3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短刺法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KOA瘀血阻滞证有较好疗效,能减轻疼痛,缓解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瘀血阻滞 短刺法 塞来昔布胶囊 视觉模拟评分法 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桃红四物汤对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瘀血阻滞型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傅强 程德良 +1 位作者 谢兴平 曹志军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对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瘀血阻滞型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14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瘀血阻滞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对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瘀血阻滞型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14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瘀血阻滞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桃红四物汤口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7(IL-17)、环氧合酶-2(COX-2)、骨碱性磷酸酶(ALP)、护骨素(OPG)、健康状况调查简表评分(SF-36)、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PGE2、COX-2、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PGE2、COX-2、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ALP、OP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ALP、OP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瘀血阻滞型患者,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调节骨代谢指标值,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腰椎压缩性骨折 瘀血阻滞 桃红四物汤 腰椎功能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通络推拿法联合温针灸治疗瘀血阻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3
作者 杨炉水 沈叶静 占桂平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7期115-120,共6页
目的:观察温经通络推拿法联合温针灸治疗瘀血阻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选取112例瘀血阻滞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经过剔除,最终2组各纳入54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温经通络推拿... 目的:观察温经通络推拿法联合温针灸治疗瘀血阻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选取112例瘀血阻滞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经过剔除,最终2组各纳入54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温经通络推拿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功能评估(JOA)]、疼痛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活动度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30%、85.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ODI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ODI、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腰椎屈伸、侧屈及旋转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观察组上述3项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2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经通络推拿法联合温针灸治疗瘀血阻滞型LDH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及腰椎活动度,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瘀血阻滞 温经通络推拿法 温针灸 腰椎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瘀血阻滞型子宫肌瘤53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燕婷 王施君 +2 位作者 陈丽影 凌幼霞 李雅丹 《福建中医药》 2024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瘀血阻滞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月在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子宫肌瘤瘀血阻滞证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予米...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瘀血阻滞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月在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子宫肌瘤瘀血阻滞证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组予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口服,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停药半年后子宫肌瘤最大截面的最大直径,2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性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子宫肌瘤最大截面的最大直径均明显缩小(P<0.05),治疗组缩小更为明显(P<0.05),停药半年后对照组子宫肌瘤最大截面的最大直径增大(P<0.05),而治疗组无明显改变(P>0.05),且停药半年后治疗组子宫肌瘤最大截面的最大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36%(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9%,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5%相当(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CRP、IL-1、IL-6、TNF-α、FSH、LH、E2水平均下降(P<0.05),治疗后2组比较,治疗组上述指标均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瘀血阻滞型子宫肌瘤,可减少炎症反应,降低性激素水平,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瘀血阻滞 桂枝茯苓胶囊 炎性因子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瘀血阻滞型膝骨关节炎的影响——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病》
5
作者 李海冰 杨雪芬 +2 位作者 李彬 赵晓翠 王丰年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I0001-I0001,共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病》由张朝驹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8088794。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的背景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确诊率逐年上升,其临床特点为病程长,预后性差,对患者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大多患者就医时...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病》由张朝驹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8088794。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的背景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确诊率逐年上升,其临床特点为病程长,预后性差,对患者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大多患者就医时自述疼痛难忍且日常活动受限。中医学将该病归属于“痹症”“骨痹”范畴。近几十年来,中医学术传承思想影响力越来越大,西医医学理论与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中医对骨关节炎的中医病证理论和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同时也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基于此,本文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病》的相关内容,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瘀血阻滞型膝骨关节炎的影响,以期为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有效的临床资料,施惠于广大骨关节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病证 骨关节病 瘀血阻滞 骨痹 确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加味脱花煎、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片治疗瘀血阻滞型稽留流产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谢灵君 钟凤娇 唐春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3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加味脱花煎、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片治疗瘀血阻滞型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阳江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瘀血阻滞型稽留流产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加味脱花煎、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片治疗瘀血阻滞型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阳江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瘀血阻滞型稽留流产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加味脱花煎、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片联合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排胎时间、宫腔组织残留情况、阴道出血量,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清宫术比例明显高于研究组,研究组排胎时间短于对照组,宫腔组织残留少于对照组,阴道出血程度与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穴位贴敷联合加味脱花煎、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片治疗瘀血阻滞型稽留流产效果可观,该联合疗法能够缩短排胎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降低宫腔组织残留,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稽留流产 瘀血阻滞 米非司酮片 米索前列醇片 穴位贴敷 加味脱花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血塞通和血栓通胶囊序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的临床疗效分析
7
作者 于江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81-0084,共4页
分析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患者接受注射用血塞通+血栓通胶囊序贯治疗的效果。方法 鸡西大众医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0月时间段选择鸡西大众医院收治的42例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患者开展研究,通过双盲法分为参照组(21例,阿司匹林)与... 分析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患者接受注射用血塞通+血栓通胶囊序贯治疗的效果。方法 鸡西大众医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0月时间段选择鸡西大众医院收治的42例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患者开展研究,通过双盲法分为参照组(21例,阿司匹林)与序贯组(21例,阿司匹林+序贯治疗),研究指标为治疗效果、症状评分、不良预后情况、独立生活能力、实验室检查结果、用药安全。结果 治疗后治疗效果显示序贯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评分显示序贯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良预后情况显示序贯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立生活能力显示序贯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结果内皮素-1显示序贯组更低,一氧化碳显示序贯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安全显示序贯组与参照组并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患者接受注射用血塞通和血栓通胶囊序贯治疗效果更好,优化临床症状,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改善实验室指标,保障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塞通 栓通胶囊 序贯治疗 脑梗死恢复期 瘀血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血塞通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楠楠 孟繁兴 +3 位作者 高芳 高燕洁 李迎春 陈志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395-398,共4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盲法、阳性药/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82例,... 目的:评价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盲法、阳性药/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高剂量) 105例、阳性药对照组35例、低剂量组71例及安慰剂组71例。疗程均为15d。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各项生命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改善NIHSS评分、mRS评分、Barthel指数及中医证候方面疗效皆优于阳性药物组、低剂量组、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与其他各组比较,能明显改善中医单项症状中下肢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痛、头晕、唇色紫暗(P <0. 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用于脑梗死恢复期疗效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塞通 脑梗死 恢复期 随机对照研究 瘀血阻滞 卒中量表 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瘀血阻滞证糖尿病足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9
作者 陶茂灿 曹毅 +1 位作者 许经纶 黄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2期353-355,共3页
目的:建立瘀血阻滞证糖尿病足大鼠动物模型。方法:给SD雄性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后,降低环境温度,造成糖尿病足动物模型;同时监测各组大鼠的体重、饮水量、空腹血糖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各组大鼠舌下、耳廓脉络变化,进行各组大鼠肢... 目的:建立瘀血阻滞证糖尿病足大鼠动物模型。方法:给SD雄性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后,降低环境温度,造成糖尿病足动物模型;同时监测各组大鼠的体重、饮水量、空腹血糖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各组大鼠舌下、耳廓脉络变化,进行各组大鼠肢端坏疽症状评分。结果:糖尿病足造模成功率75%。糖尿病足组与正常对照不降温组、降温组相比,体重明显减轻,饮水量明显增加,空腹血糖、肢端坏疽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升高,舌质紫黯,舌下脉络增长增粗,耳廓苍白或紫黯。结论:本方法可成功建立瘀血阻滞证糖尿病足大鼠模型,为探讨糖尿病足的发病机理和筛选药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瘀血阻滞 动物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瘀血阻滞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电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伊 刘松江 +3 位作者 秦潮 佟颖 李雨 闫珺 《中医药信息》 2015年第5期104-105,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瘀血阻滞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DPN)疗效,为临床治疗DPN这一疑难病证提供可行性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DPN患者证属瘀血阻滞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温经活血通络汤...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瘀血阻滞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DPN)疗效,为临床治疗DPN这一疑难病证提供可行性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DPN患者证属瘀血阻滞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温经活血通络汤联合口服甲钴胺片),对照组只服用甲钴胺片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证候量化积分、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总疗效率、证候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方面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有效地治疗瘀血阻滞型DPN,明显提高MCV,为临床治疗DPN提供可行性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瘀血阻滞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神经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福心脑清软胶囊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瘀血阻滞证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金柱 徐凤芹 +6 位作者 张晋 刘红旭 王凤荣 赵明君 孙兰军 许勇 胡有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7期1959-1962,共4页
目的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价五福心脑清软胶囊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瘀血阻滞证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优效性检验试验设计的方法。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瘀血阻滞证)病人24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2... 目的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价五福心脑清软胶囊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瘀血阻滞证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优效性检验试验设计的方法。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瘀血阻滞证)病人24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20例,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的变化。结果用药后,治疗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中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和疾病认知程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福心脑清软胶囊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瘀血阻滞证病人,可改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改善心绞痛稳定状态、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提高治疗满意程度和疾病认知程度,进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五福心脑清软胶囊 瘀血阻滞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瘀血阻滞证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郝美玲 路明 +12 位作者 唐豪 张丽霞 郑秋平 刘芳 高丰 历慧茹 孙艳红 宫晓红 俞兴源 苏艳 曹京源 李丽 周剑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年第5期351-355,共5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瘀血阻滞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与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对照试验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阳性对照组和安慰剂组。试验组采用注射...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瘀血阻滞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与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对照试验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阳性对照组和安慰剂组。试验组采用注射用血塞通(冻干)静脉滴注,阳性对照组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安慰剂组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模拟剂口服。15 d为1个疗程,共计2个疗程。主要疗效评价指标: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视网膜循环时间;次要疗效评价指标: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出血面积、无灌注区面积、有无新生血管生成、中医证候等。结果(1)视网膜循环时间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58);(2)3组间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试验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与安慰剂比较,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P=0.001,阳性对照组P=0.003),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6);(3)中医证候疗效结果,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与安慰剂比较,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P<0.001,阳性对照组P=0.006),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眼底出血面积、无灌注区面积、有无新生血管生成方面,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可以改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瘀血阻滞证患者视力及中医证候,临床使用安全,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瘀血阻滞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塞通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瘀血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与温针灸治疗瘀血阻滞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0
13
作者 陆金金 欧阳八四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4期119-121,共3页
目的:比较电针与温针灸治疗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瘀血阻滞型KOA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温针灸组各30例,以局部选穴与辨证选穴相结合分别施行电针和温针灸,得气后温针组针尾以艾... 目的:比较电针与温针灸治疗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瘀血阻滞型KOA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温针灸组各30例,以局部选穴与辨证选穴相结合分别施行电针和温针灸,得气后温针组针尾以艾绒灸之,每次2壮;电针组选择病痛所在关节附近1组穴位,接通电针仪,连续波,调节电流量,以患者能耐受且有舒服感为度。2组治疗30分钟后取针。隔日1次,每周3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临床愈显率电针组为56.67%(17/30),温针组为36.67%(1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有效率2组无明显差异(P>0.05)。电针组对关节疼痛症状的缓解作用明显(P<0.05),温针组对患者关节僵硬症状的缓解较有优势(P<0.05);在恢复日常功能活动上,电针组优于温针组(P<0.05)。结论:电针和温针灸均对瘀血阻滞型KOA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电针在缓解疼痛时间上效果较佳,而温针灸在缓解关节僵硬上效果较佳,电针总体效果优于温针灸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瘀血阻滞 电针 温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氏三色敷药外敷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瘀血阻滞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郭天旻 李浩钢 +5 位作者 吴军豪 石琤 屠安琪 余益群 吴海洋 桂璟 《中医正骨》 2018年第11期21-27,共7页
目的:观察石氏三色敷药外敷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瘀血阻滞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要求的90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瘀血阻滞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分别采用石氏三色敷药外敷和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治疗。石氏三色敷药... 目的:观察石氏三色敷药外敷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瘀血阻滞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要求的90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瘀血阻滞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分别采用石氏三色敷药外敷和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治疗。石氏三色敷药外敷患膝疼痛处,每2 d更换1次,连续贴敷28 d;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患膝疼痛处,每天3~4次,连续外涂28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开始后7 d、14 d、28 d,比较2组患者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疼痛评分、僵硬评分、躯体功能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28 d,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于治疗开始后28 d,比较2组患者的膝关节肿胀消退率和综合疗效,并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WOMAC疼痛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4. 266,P=0. 000); 2组患者WOMAC疼痛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10. 648,P=0. 001);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间WOMAC疼痛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222. 342,P=0. 000); 2组患者WOMAC疼痛评分随时间均呈下降趋势,但2组的下降趋势不完全一致[(38. 77±16. 60)分,(26. 05±12. 92)分,(17. 48±10. 84)分,(7. 85±10. 19)分,F=9. 192,P=0. 000;(37. 40±13. 08)分,(30. 72±12. 78)分,(25. 23±14. 02)分,(19. 11±15. 15)分,F=23. 720,P=0. 000];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7 d,2组患者的WOMAC疼痛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 189,P=0. 665; t=2. 976,P=0. 088);治疗开始后14 d、28 d,石氏三色敷药外敷组WOMAC疼痛评分均低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组(t=8. 617,P=0. 004; t=17. 089,P=0. 000)。②WOMAC僵硬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1. 918,P=0. 248); 2组患者WOMAC僵硬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0. 630,P=0. 428);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WOMAC僵硬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 149. 425,P=0. 000); 2组患者WOMAC僵硬评分随时间均呈下降趋势,且2组的下降趋势完全一致[(46. 57±25. 22)分,(30. 88±21. 96)分,(22. 09±17. 56)分,(11. 35±14. 97)分,F=6. 107,P=0. 000;(39. 31±18. 04)分,(31. 09±18. 10)分,(26. 93±18. 44)分,(20. 86±18. 45)分,F=6. 864,P=0. 000]。③WOMAC躯体功能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26. 460,P=0. 000); 2组患者WOMAC躯体功能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7. 405,P=0. 007);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WOMAC躯体功能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268. 812,P=0. 000); 2组患者WOMAC躯体功能评分随时间均呈下降趋势,但2组的下降趋势不完全一致[(44. 32±14. 73)分,(31. 87±14. 59)分,(22. 52±12. 50)分,(11. 57±12. 41)分,F=6. 429,P=0. 000;(41. 11±13. 84)分,(34. 98±14. 40)分,(29. 69±15. 77)分,(23. 62±18. 82)分,F=5. 142,P=0. 000];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7 d,2组患者的WOMAC躯体功能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 131,P=0. 290; t=1. 036,P=0. 312);治疗开始后14 d、28 d,石氏三色敷药外敷组WOMAC躯体功能评分均低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组(t=5. 710,P=0. 019; t=16. 252,P=0. 000)。④膝关节活动度。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041,P=0. 967);治疗开始后28 d,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99. 44°±13. 24°,120. 11°±13. 88°,t=-5. 739,P=0. 000; 98. 89°±11. 33°,111. 20°±13. 21°,t=-5. 125,P=0. 000),石氏三色敷药外敷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组(t=-4. 027,P=0. 000)。⑤膝关节肿胀消退率。治疗前,石氏三色敷药外敷组33例膝关节肿胀,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组36例膝关节肿胀;治疗开始后28 d,石氏三色敷药外敷组膝关节肿胀消退12例,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组膝关节肿胀消退5例;石氏三色敷药外敷组膝关节肿胀消退率高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组(χ~2=4. 684,P=0. 030)。⑥综合疗效。治疗开始后28 d,石氏三色敷药外敷组临床痊愈11例、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5例,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组临床痊愈5例、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石氏三色敷药外敷组综合疗效优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组(Z=-3. 177,P=0. 001)。⑦安全性。石氏三色敷药外敷组3例出现皮肤潮红、瘙痒,在三色敷药膏上加用红玉膏后皮肤过敏症状缓解;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组未出现不良反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379,P=0. 240)。结论:采用石氏三色敷药外敷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治疗早中期KOA瘀血阻滞证,均能缓解膝关节疼痛和僵硬,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和躯体功能,且并发症少,但前者在改善膝关节疼痛、活动度和躯体功能,消除肿胀及综合疗效方面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瘀血阻滞 中药外敷 石氏三色敷药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瘀降浊汤治疗瘀血阻滞证肝硬化腹水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华清 孙晓伟 王焕英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期113-116,共4页
目的观察消瘀降浊汤治疗以腹胀、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肝硬化腹水(瘀血阻滞证)的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中药方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保肝、利尿基础上,分别给予自拟消瘀降浊汤和... 目的观察消瘀降浊汤治疗以腹胀、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肝硬化腹水(瘀血阻滞证)的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中药方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保肝、利尿基础上,分别给予自拟消瘀降浊汤和安慰汤(红糖水)治疗,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用药4周后,治疗组的腹胀、少尿症状以及肝功检查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瘀降浊汤是治疗以腹胀、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肝硬化腹水的新中药制剂,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化瘀散结、扶正祛邪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降浊汤 瘀血阻滞 腹胀 少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脉通胶囊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瘀血阻滞兼阴虚阳亢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试验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晖戍 代国方 +7 位作者 耿乃志 李秀珍 李清波 高东升 乔松彦 姜丙华 窦啟玲 窦雅琪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3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在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瘀血阻滞兼阴虚阳亢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选择黑龙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洛阳市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在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瘀血阻滞兼阴虚阳亢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选择黑龙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洛阳市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阳市中医院六家医院2016年12月30日至2020年4月18日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瘀血阻滞兼阴虚阳亢证)患者23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采用心可舒片治疗,试验组176例采用心脉通胶囊治疗,两组均完成4周治疗,比较两组血压实测值变化、中医证候评分、血压达标率及药物安全性。结果用药4周后,试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证候积分均降低,观察组头痛、眩晕、胸闷、心悸、手足麻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过程中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通胶囊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瘀血阻滞兼阴虚阳亢证)患者中,能降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脉通胶囊 心可舒片 原发性高 瘀血阻滞兼阴虚阳亢证 中医证候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酸钠结合下肢熏洗方治疗瘀血阻滞型膝痹病54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邵加龙 陆健泉 +2 位作者 薛锦标 蔡春岳 黄凯健 《江西中医药》 2014年第7期47-49,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玻璃酸钠结合下肢熏洗方与单纯应用玻璃酸钠对瘀血阻滞型膝痹病治疗的差异。方法:将在本院就诊的106例瘀血阻滞型膝痹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4例,采用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结合下肢熏洗方行膝关节熏洗治疗;... 目的:对比观察玻璃酸钠结合下肢熏洗方与单纯应用玻璃酸钠对瘀血阻滞型膝痹病治疗的差异。方法:将在本院就诊的106例瘀血阻滞型膝痹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4例,采用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结合下肢熏洗方行膝关节熏洗治疗;对照组52例,单纯采用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将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酸钠结合下肢熏洗方治疗瘀血阻滞型膝痹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酸钠 瘀血阻滞 膝痹病 膝关节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丹通脉胶囊治疗瘀血阻滞型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玉峰 肖珉 +3 位作者 闫卫红 赵勇 刘玉庆 鲁卫星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赤丹通脉胶囊对高脂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予赤丹通脉胶囊;对照组30例予脂必妥片,观察治疗前后TC、TG、LDL -C、HDL -C水平。结果治疗组赤丹通脉胶囊临床控制率10 % ,显效率36 .7% ,有效率为33.3% ;对照... 目的观察赤丹通脉胶囊对高脂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予赤丹通脉胶囊;对照组30例予脂必妥片,观察治疗前后TC、TG、LDL -C、HDL -C水平。结果治疗组赤丹通脉胶囊临床控制率10 % ,显效率36 .7% ,有效率为33.3% ;对照组脂必妥片临床控制率为6 .7% ,显效率为30 .0 % ,有效率为36 .7% ,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赤丹通脉胶囊通过活血化瘀、通络降脂、兼补肝肾,对瘀血阻滞型高脂血症有较好疗效,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 赤丹通脉胶囊 瘀血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瘀血阻滞型痛经的B超改变观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丽萍 杨如芬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0-20,共1页
通过对 5 6例瘀血阻滞型痛经进行B超观测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显示 :其声象图改变明显 ,子宫增大明显 (P <0 0 0 1)有非常显著差异 ,2 0例 (35 % )患者子宫壁回声不均 ,粗糙 ,37例 (6 6 % )患者宫壁见光团、结节 ,33例 (5 9% )... 通过对 5 6例瘀血阻滞型痛经进行B超观测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显示 :其声象图改变明显 ,子宫增大明显 (P <0 0 0 1)有非常显著差异 ,2 0例 (35 % )患者子宫壁回声不均 ,粗糙 ,37例 (6 6 % )患者宫壁见光团、结节 ,33例 (5 9% )患者附件及子宫周围见液性或混合包块 ,提示痛经瘀血阻滞型患者往往并有瘕的发生 ,证实了中医瘀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瘀血阻滞 B超观测 中医诊断 Zhen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针刀结合通痹酊剂加热敷对瘀血阻滞型膝骨关节病患者IL-1、IL-6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里援 陈湘宜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5期158-161,共4页
目的:观察水针刀结合通痹酊剂加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病(KOA)瘀血阻滞证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KOA瘀血阻滞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2组均采取水针刀治疗,治疗组于水针刀术后3天开始隔天使用通痹酊剂加热敷治疗,持续... 目的:观察水针刀结合通痹酊剂加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病(KOA)瘀血阻滞证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KOA瘀血阻滞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2组均采取水针刀治疗,治疗组于水针刀术后3天开始隔天使用通痹酊剂加热敷治疗,持续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IL)-1、IL-6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关节僵硬、关节疼痛、日常活动受限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治疗1、2周,治疗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IL-1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IL-1、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水针刀结合通痹酊剂加热敷治疗KOA瘀血阻滞证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体内的促炎症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病(KOA) 瘀血阻滞 水针刀 通痹酊剂 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 白细胞介素(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